城市書摘 - 陽明山十大傳奇 之 菅芒浪白 (2000/01)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bbsjjlu (靜竹) Sat Mar 25 01:32:01 2000

中時電子報  城市書摘  (2000.01.31 - 2000.01.24)

菅芒浪白  (摘自《陽明山十大傳奇》, 作者:林宗聖, 出版社/人人月曆. )

陽明秋季另一場花的盛會

 「大屯秋芒」是大屯秋色的重頭戲,也是秋天花季的主角。當時序入秋,海拔較
高的白背芒會在九月下旬開始抽穗、十月底泛白;十一月中旬起,較低海拔的白背
芒便開始接替白芒角色,一直到一月中旬止。在此期間整個山區從高地到平地,「
芒」裡偷閒,「白」裡浪濤,又適值東北季風吹起,恰似一片翻騰的浪花,在陽光
輝映下呈現美麗的金黃色。

  本區芒草,閩南語稱「菅芒」,是「菅芒浪白」稱謂的由來。芒草奇景動人心弦
大屯火山的芒草有「台灣最壯觀的芒草奇景」之稱,也是昔時草山(現今的陽明山)
地名的由來。清康熙郁永河在其「裨海紀遊」一書中留下兩首律詩描述當年草山風
景,其中 第一首寫道︰

     造化鍾奇構,崇岡湧沸泉;怒雷翻地軸,毒霧撼山巔;
     碧澗松長槁,丹山草欲燃;蓬瀛遙在望,煮石迓神仙。

 而「丹山草欲燃」描述草山紅色芒草像熊熊火焰燃燒般。

 據李瑞宗在「芒草 - 挑戰民族植物學」一文中提到︰芒草為禾本科芒屬植物,
芒屬全世界約 20 種,台灣有1種(五節芒)與3變種(即中國芒的變種台灣芒、
白背芒和高山芒),以及許多品系變異。另外,芒屬植物的型態易與蘆葦、甜根子
草、白茅互相混淆,增加不少調查困難。現就其分類及分布簡述如下︰

 (1) 五節芒(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 Warb)

 光復後的植物學家將本種與白背芒混淆不清,終至越俎代庖將白背芒植株較大者,
稱為五節芒,植株較小者稱為台灣芒,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
授李瑞宗博士認為,這是芒屬植物分類最大的糾纏不清之處。

 五節芒葉背綠色,葉下無白粉是最大特徵,乳狀凸起不明顯,花期為三月至七月,
有別於其他3變種。分布的重心在中南部海拔 250公尺∼1140公尺的山區,最高可
攀昇至 2300 公尺的翠峰。大甲溪以北的山區逐漸減少且不連續分布,台3號公路
以東的丘陵地是五節芒分布最為密集的地方,大屯火山群如紗帽山、湖底、福壽橋
一帶及北海岸等,則在較低海拔處有零星小分布,數量不多。

 (2) 台灣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var·formosanus Hack)

 本種為中國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的變種,莖稈因土地肥瘠而粗
細不一,其最主要特徵為葉下具白粉及鞘身具明顯密毛或細長毛,有時鞘身還會呈
現格子狀。本變種花期為九月至十二月。因屬於雲霧帶生育的種類,可視為雲霧帶
的指標植物,分布海拔大致自南而北逐次下降(2300公尺至1100公尺),東部山區
則較西部山區海拔分布更為 提昇。大屯山區並無分布。

 (3) 白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var·glaber(Nakai)J.T. Lee)

 在全省分布廣泛且數量又多,其最大特徵為葉下具白粉可與五節芒界分,葉鞘光
滑無毛又可與台灣芒界分,故稱白背芒。本變種鞘身無毛但鞘緣具毛,野生於向陽
山坡或破壞地。李瑞宗博士提到,昔日曾因葺頂的需求而大量栽培,其栽培的品系
計有紅腳種、文淵種、赤葉種、麵線種等,而這些變種實已無法歸屬植物分類的範
疇,因歷經先民的百年栽培,早已具有園藝品系的特質。

 本變種多分布在受東北季風影響的區域,其分布的海拔高度可達雲霧帶,有時與
台灣芒一起生長。如南北兩端的山區橫越公路(陽金公路、北宜公路、南迴公路)
則主要生長本變種,但偶見五節芒混雜其中。而其分布重心在大肚台地至大甲溪以
北的北部地區,大屯火山群諸高地及其以下大量生長,其分布在硫氣區如小油坑一
帶,受熱氣薰罩的芒草花穗呈鮮艷的紅褐色,而其他未受薰罩則呈現白色。

 (4) 高山芒
   (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var·transmorrisonensis(Hayata)Y.Lee

 本變種亦不產於大屯火山群。其主要特徵為植株低矮瘦小約50公分高、葉片窄約
0.5∼0.8公分寬,花序分枝簡單、色深堅硬。本變種分布在雲霧帶(海拔2300公尺)
以上的環境,多生長於向陽的礫石坡面,鞘身無毛、植株細瘦。分布範圍與台灣芒
有些重疊,可達各主要高山頂峰。

 芒屬植物的真空地帶是在大肚溪以南和高屏溪以北的嘉南平原,這裡是本省最重
要的農業生產地帶。而大屯火山群全區僅產白背芒和五節芒兩種,真正代表「大屯
秋芒」盛景的只有白背芒,從大屯白芒、大屯坪白芒、小油坑紅芒、風櫃嘴白芒以
至軍艦岩的白芒均為白背芒的天下;而在春夏間開花的五節芒因數量少且零星分佈,
較不壯觀而被忽略。

 芒花初開時微紅,而後轉白維持一段時間,入冬後泛黃枯萎。芒草有頂生圓錐花
序的芒花,人見人愛,但長劍形葉片卻是登山者穿梭其間的最恨,不戴手套及穿長
袖衣,稍一不慎就會被劃傷。

天涼好個秋,最佳賞芒花路線推薦

 (一) 〈路線-大屯群峰線(大屯白芒)〉花期十月至十一月

 於台北公保大樓搭台汽客運金山線在七星山站下車,左轉 101甲縣道的巴拉卡公
路,約三十多分抵大屯山登山口,左轉石階上山約四十分可抵大屯山。沿途白背芒
兩側夾道,山頂望面天、大屯西峰方向,眼前山谷坡地盡是大片白背芒,亦是欣賞
芒花落日奇景的好所在。

 開車族亦可經由巴拉卡公路草湳轉大屯山公路上來,一路白茫茫的芒花叫人心曠
神怡。

 體力還可以的話,不妨由山頂先下至大屯坪,欣賞比人還矮的白背芒族群,然後
再上大屯南峰轉大屯西峰。白芒搖曳,俯瞰山巒,眺望台北盆地,是一大視覺享受。
由西峰直下面天坪,此處所見的芒草因位於背風面,故白背芒長得比人還高大,和
山頂較矮小的白背芒相映成趣。最後由面天坪先下至三聖宮瀏覽一番後直下新北投
還可以泡泡溫泉,滌盡世俗塵埃。

 (二) 〈路線二︰七星山小油坑線(小油坑紅芒)〉花期十月至十一月

 於台北公保大樓搭台汽客運金山線在小觀音站下車,右轉小油坑公路直抵小油坑
停車場。在小油坑遊憩區的白背芒由於受硫氣熱薰,所開的芒草花穗呈紅褐色;由
登山口往七星主峰的路上除包籜箭竹外,白背芒受熱薰呈紅褐色,遠離小油坑後,
顏色轉呈微白。

 (三) 〈路線三︰萬溪古道靈泉寺線(風櫃嘴白芒)〉花期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

 由雙溪的故宮起步沿萬溪公路上,經楓林橋明顯上坡,快到古道最高點「風櫃嘴」
前已可見大片的白背芒。越過風櫃嘴往萬里方向,在一段大連續彎路上,白芒開滿
整個山坡崖壁,猶如置身芒海中,愈往下芒花愈後開,途經靈泉寺不妨進去禮佛參
禪,清靜一番,領 略一下這古道名剎,再搭便車回台北。

 (四) 〈路線四︰陽明大學烏尖連峰線(軍艦岩白芒)〉花期十一月上旬至下旬

 由石牌陽明大學門口進去,走到最上層一排建築物,由機車停車位旁一條小徑穿
越教室,快到陽明大學操場前,於深秋季節可見大片白背芒搖曳白浪滔滔的芒花,
數大果真就是美。俗謂「落葉知秋」的另一寫照不正是「芒白知秋」嗎?在這繁忙
的社會裡,別忙白了頭,也請您不要錯過「芒白了頭」的芒花盛景,卻道天涼好個
秋,來個「芒裡偷閒」,何樂而不為?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