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 法海情仇(63)﹝三自皈﹞-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Xfile
標  題: Re: - 法海情仇(63)﹝三自皈﹞-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at Feb 10 12:01:34 2001)
轉信站: Lion

以下是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關於慧琳法師圓寂時所在寺院的記載:

西明寺

  位於陜西省西安府(古之長安)。係唐• 顯慶元年(656)八月,高
宗為太子於延康坊濮王故宅所建之寺。三年六月落成後,下令遴選五十位
大德駐錫,以道宣為上座,神泰為寺主,懷素為都維那,並命玄奘監督。
後寺運大興。建中、元和年間(780∼820),不空三藏的門人慧琳曾在此
撰《一切經音義》百卷。圓測、道世、圓照、道邃等人亦皆曾來住。會昌
法難時,因堂塔遭毀,遂趨式微。 

  相傳本寺仿自中印度舍衛國的祇園精舍。寺廣三五0步,周圍數里。
有青槐列其外,綠水亙其間。廊殿樓臺高聳入雲。金鋪藻棟,光彩奪目。
全寺凡有十院,屋四千餘間,規模莊嚴,雄偉之盛,古今罕有。據說建於
日本奈良的大安寺,即係依入唐僧道慈所攜之本寺圖樣而仿造。 

  1992年,西明寺遺址被中國大陸的考古工作者所發掘。依據研究指出
,西明寺位於西安巿區西南的白廟村,考古工作者在一萬四千多平方公尺
的面積內,發掘出一座前後三進的完整院落基址。中院有主殿,殿堂的東
、西、南三面圍有迴廊,後院是講堂或經堂,兩側是僧舍。此外,還發現
了散水、窖井、水井、排水道等附屬設施。這一以庭院為單位的建築群,
是迄今已發掘的諸多隋唐寺院中布局清楚,保存較好的一處遺址,對研究
隋唐佛教及寺院的形制、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這次發掘證實了歷史文獻關於西明寺的方位、規模、範圍的記載。它
位於唐長安城中部偏西的延康坊,東西長約五百公尺,南北寬約二百五十
公尺,有「十院屋四千餘間」,每院自成一體。其規模超過了內有大、小
雁塔的慈恩寺和薦福寺。 

  〔參考資料〕 《祇園寺圖經》;《集古今佛道論衡》卷四;《續高
僧傳》卷四、卷二十;《開元釋教錄》卷八;《大宋僧史略》卷下;《宋
高僧傳》。 

--

可惜後來被不肖之徒搞成辦吸錢法會的地方 :Q

☆歡迎光臨: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教X檔案 - 用科學的態度探索科學的死角                          BudaXfile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