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巴的勝觀〉(下)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grace@Lion (善護念), 信區: BudaMagazine
標  題: 〈噶瑪巴的勝觀〉(下)
發信站: 獅子吼站 (Fri Dec 17 13:40:25 1999)
轉信站: Lion

            陳履安的書房 〈噶瑪巴的勝觀〉(下)

  大乘的修行則是要設法除去小乘這種微細的心靈依賴。至於要如何
達到這個目標呢?答案則是更一步的出離,也就是我們要把觀修的目的,
如解脫輪迴,獲某種體悟以及找到一個依靠處等的想法完全拋棄。同樣的
,它不能僅依知性上的了解就能達到,我們還必須經由禪修的訓練,始能
漸次達成。

  大乘的修法稱為「婁炯Lojong」,也就是指修心或心的訓練而言,
它又包含相對與絕對兩個層面。絕對的修法包括持續的禪修,而經由
此修行,行者會逐漸熟悉無我和無緣的層面,此稱為絕對菩提心。菩提
心意指證覺的心。此時行者對於舞動和活躍的心緒不再像之前那樣感到
畏懼,因為他逐漸能體會到充滿一切體驗中無所依緣的特質--不論是
輪迴或涅槃。這可助我們消除對輪涅的二元之見,並生起無住的體驗,
也就是一種無所依緣的狀態。和絕對修行不可分的是一種相對的修行,
也稱為相對菩提心。在此行者藉由動禪和其他人一起工作。相對修行
依於絕對修行中所生起的觀力和信心,以利益眾生為目標,加以實踐
上的行動。

  這項修行包括不斷拋棄自我的領域,同時儘可能的幫助他人。也就
是我們不但不應該責怪別人,反需更要將過失由自己承擔;不但不迴避
眾生的困苦,反更要代眾生受苦;不但不求自己的利益一切眾生,尤其
要令一切眾生脫離輪迴大苦。經過此等刻苦的修行後,我們將體會到通常
此種自我為中心的求生本能,可以被一種更為廣大具義的事所超越,而將
個人的心靈依賴全部拋棄,一切僅為解脫眾生而努力。如此行者可以在
日常生活的行動中達到如同在坐禪中所達到的無住境界,完全無所依憑。
噶瑪巴的大乘修行指的就是這種訓練。

  在屬於噶瑪巴的傳承中,小乘和大乘法是修行金剛乘的前行基礎。
大、小乘均強調出離,此外,大乘更發現無住和無所住緣。然而由佛教
中最高教義的金剛乘觀點來看,我們發現其本身亦為一種微細的執著。
在一種極細的形式下,心中仍有一種分別、選擇和曲解的情況發生。
因此任何體悟必須以「無住」而評斷之,若缺乏無住的特質,則依大乘
觀點來說,此仍為心靈上的缺失,我們必須以空性的正觀修正它。因為
在金剛乘看來,此與小乘雷同,將導致產生二元之見,只是它是在一
個更為微細的層面而已。偉大的金剛乘詩人薩惹哈對於上面的論點曾
有如下的譬喻:「只修習空性而無法享用淨化後之六識的人,正有如
一隻鳥由船上飛起,在空中環繞一陣後,又落回船上一樣。」

  學習金剛乘必須更進一步出離,需要認識大乘對空性的微細執著,
並願意捨離對精神與物質的二元分別,甚至對「無住」這個概念也要
澈底消除。如果這些都能全部做到的話,那麼所剩的又是什麼呢?
就是了悟本身了--一種毫無主觀、概念、希求、評斷和分別等的了悟。
了悟本身赤裸裸的自然顯出其特在的意象和紋理。在金剛乘的傳承中,
如實了悟的境界具有如下幾項特性,即當下性、空性、光明性和燦爛性
。當下性來自小乘的修行。在看到了了悟本身和自己思想上的差別後,
行者可將心住於當下,不再活於過去的記憶和未來的希求中。空性則
來自大乘的訓練,在此行者學習如何不再去追求一個堅實的依緣處。
光明性和燦爛性則來自金剛乘的修習。世界之所以光明是因為當行者
對事物不再起妄時,世界就顯得十分生動活潑,而其之所以燦爛則因為
世界是神聖的,同時充滿著莊嚴和力量。

  和小乘及大乘相同,欲了悟金剛乘者,亦必須經過踏實和刻苦的
修行。金剛乘在修行上也有絕對(無相)和相對(有相)兩個層面。無相
修行包括了持續修定的「無相禪修」,以求更徹底的了悟空性。而有
相的修行則包含兩類,一是坐禪(坐中修),另一則是動禪(動中修)。
以上兩類均與金剛乘的本尊有關,現在略釋如下:

  在金剛乘中藉由修大乘法所啟發的無緣智慧被賦予一個可觀想的
形象,令行者能直接與此智慧產生因緣,而超越自我的束縛。此即將
自己觀想成為本尊,其次再將外在的世界觀想成為本尊的淨土以示其
莊嚴性。接著再觀自化的本尊與外在現象的本尊的淨土乃合一不二,
也就是自己的內在世界與外在觀象是無分別的,它們僅是指同一實相
的兩種顯現而已。

  金剛乘的有相修行方面,不論是坐禪或動禪,自己和外境皆被觀成
本尊和本尊的淨土。由於本尊均具有相與無相兩個層面,因此其修行也
結合了有相與無相的兩種修行方式。金剛乘道在於開展絕對的了悟,也
即是對本尊的如實之性有更堅定的信心和虔誠,在有相與無相上完全沒有
染污而究竟圓滿。

  在此,我們應該了解「勝觀」是什麼。其實它就是一種我們心中最
深處的無緣智慧,以及現界之神聖性的顯現。見到本尊乃表示我們見到
了存在的基本層面。當我們的自心起惑迷時,本尊給予我們更深的智慧
;當我們的心對世界起惑迷時,本尊示予我們一切萬物之純一與莊嚴的
本貌。每一位噶瑪巴和金剛乘的本尊之所以有這樣深的關係,乃因噶瑪
巴表現了人類的根本莊嚴和世界的善美。我們可以看到噶瑪巴如何指導
其弟子證悟佛法的教理,也看到他們如何消除社會上的政治動亂和痛苦
,使其回復於和諧和相互尊敬的快樂中。由於歷代噶瑪巴見到眾生和世
界的美善,因此他們懷抱理想,要在社會和政治上實踐。本尊乃是一種
無緣、無我之智,以及一切現象爾如是的展現,而由於噶瑪巴與本尊之
間的關係,所以得他們擁有實現這些理想的資源。

  因此,噶瑪巴的勝觀就是能見到一切現象諸法當下之實相的深奧觀力
,此觀力建立在小乘、大乘和金剛的修行之上。而無我智之如是性,以及
現象諸法之神聖性則給予噶瑪巴的勝觀無盡的力量和意義。歷代噶瑪巴的
任務是要將世界的本貌開啟出來,也即是教導眾生其美善之本質,以及
尊敬一切事物之本然的神聖性。而使噶瑪巴成為如稀有難得之人的原因
就是來自此勝觀,以及欲證得此勝觀的種種修行。

------------------------------------------------
          本文出自  化育文教基金會1999 10,11月份「善有善報」
          http://www.hwayue.org/chen/tung11-5.htm
--
     
              舊酒沒  新醅潑
                  老瓦盆邊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閒吟和
                          他出一對雞  我出一個鵝  閒快活
                                          《四塊玉》--閒適  關漢卿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典電子化討論版 - 三藏經典電子化結集中                           BudaTech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