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良師,專心依從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Shishimaru@Lion (欣厭), 信區: BudaMagazine
標  題: 淨因三要--選擇良師,專心依從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hu Sep 30 15:23:05 1999)
轉信站: Lion

[ 本文轉載自獅子吼站 tzuchi 版 ]
[ 本文原作者為: kftseng.bbs@buddha.nsysu.edu.tw ]

□□□□□□□□□□□□□□□□□□□□□□□□□□□□□□□□□□□□□□□
□                                                                          □
□                       淨因三要 -- 選擇良師,專心依從                     □
□                                                            證嚴法師      □
□                                                                          □
□□□□□□□□□□□□□□□□□□□□□□□□□□□□□□□□□□□□□□□
                                                                              
    參學求法一定要尊師、重道,同時要秉持正知正見,才不致有所偏差。            
                                                                              
    人生苦短,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今日既過,生命亦隨之減
少一天; 要時時自我反省過去不正確的觀念、行為或思想,是否隨著歲月消逝、壽命減損
而日益減少呢? 修行就是要日日精進,將過去錯誤的觀念,一天天地改正減少,並將正確
的觀念,一日一日地充實增加,如此慧命才能增長。                                
                                                                              
    佛教所蘊含的教育,是人生最活潑、最實在的教育,是我們人倫、教育、文化的前導
者,學佛也當配合不同的時代背景與潮流——今日社會教育普及,學識智力水準提高,不
同於古時的生活背景,若仍然停留在一般的民間信仰——人家說什麼,你就做什麼,這就
不是宗教真正的宗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擇師要正確,用心要專注                         □
~~~~~~~~~~~~~~~~~~~~~~~~~~~~~~~~~~~~~~~~~~~~~~~~~~~~~~~~~~~~~~~~~~~~~~~~~~~~~~
                                                                              
    蓮池大師云:「應知出世投師,須求正見。」是說在五濁惡世中學法,即是學習讓心
不受染著,能以超脫常人的智慧看待人事物; 而想要真正超俗,一定要有正見。        
                                                                              
    參學求法必須謹慎選擇自己的方針與目標,以免產生偏差,否則會「差之毫釐,失之
千里」。假設人云亦云,今天聽這個法有道理,就開始用心於此,明天聽那個法不錯,又
開始用心於彼,時時處在開始的階段,則永遠停留在第一步而無法再往前邁進。選擇必定
要正確,心念一定要專注,有了正確的選擇之後,就要認真致力。                    
                                                                              
    德蕾莎修女為苦難眾生付出的感人事蹟,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她付出一生的時間,
以悲天憫人的慈愛心照顧病苦垂危蒼生,讓他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尊嚴,這是她終身所依
皈的宗旨,她偉大的愛心與胸懷,就是菩薩精神的表現。                            
                                                                              
    我們都是抱著救濟貧病眾生的心來到慈濟,慈濟志業與德蕾莎修女的博愛精神其實是
相同的。慈濟人以佛陀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精神為依皈,這是我們一生的理想,大
家要盡全心、盡本分地珍惜、把握人生,身體力行愛一切眾生,這就是慈濟人的正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慎選依止之師                               □
~~~~~~~~~~~~~~~~~~~~~~~~~~~~~~~~~~~~~~~~~~~~~~~~~~~~~~~~~~~~~~~~~~~~~~~~~~~~~~
                                                                              
    修行要依循自己所選擇的宗旨、志向,如果宗旨一偏,則目標就差了。人生幾何? 一
生能有多少日子任我們磋跎? 所以,學佛修行除了宗旨、觀念必須正確外,最要緊的就是
選擇明師。                                                                    
                                                                              
    蓮池大師曾經開示擇師之道──「應知出世投師,須求正知正見; 參訪請益,莫附邪
宗:要明罪福之因,審辨正邪之利; 正則成佛,邪則成魔; 是以如來知師非而捨去,千擇
師善者而從之。觀古聖之如斯,何今人而不爾? 」                                  
                                                                              
    這段話是說,佛陀的教法有八萬四千法門,而一生中有多少個日子、多長的壽命讓我
們樣樣學習呢?所以,專心正念才是修行的宗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罪福不離身口意                               □
~~~~~~~~~~~~~~~~~~~~~~~~~~~~~~~~~~~~~~~~~~~~~~~~~~~~~~~~~~~~~~~~~~~~~~~~~~~~~~
                                                                              
    學佛最主要就是要「明罪福之因」──明辨何者是罪業? 何者是福業?             
                                                                              
    造罪或造福,都不離「身、口、意」三業:「身」——多殺、多淫; 「口」──妄言
、惡口、綺語、兩舌;「心」——貪、瞋、癡,這些都是罪業的因。                   
                                                                              
    能愛護生靈、不淫不殺,親手遍布施,身體力行愛護一切眾生,生活守節無染污,這
就是「身」的淨業之因。至於「口」的淨因,則是時時勸導、調和眾生的是非紛爭,令其
去除惡念,趨向善道,這就是口的淨業。若心能不貪求,常生施捨心:不生瞋怨,時時有
慈悲、柔和、善順的心念; 不癡妄,時時向正確的道路行進,所謂「形正影端」,能心存
正念,則身行必定端正,這就是「意」的淨業。所以,要時時培養慈悲、喜捨、正念的心
,這就是「福業」,修行的關鍵也在於此。                                        
                                                                              
    學佛能否邪正分明,在於「審辨」——仔細謹慎地分別邪正。身、口、意若正,則能
成佛,三業若不正,則成魔; 也就是說修行的觀念正確,則一切動作、行為皆正; 觀念一
偏差,則一切動作都是邪行、邪思,也就是魔業,因此必須非常小心謹慎。            
                                                                              
    「因」是由觀念、心念、心田中所培養,種下正因則成佛,種下邪因則成魔,所以,
學佛發心必定要非常慎重。修行者若能改正過去的陋習、錯誤的觀念,行於正道,則能達
到成佛、證菩提的目標; 反之,如果不能捨棄過去的陋習、修改過去的偏執,反而更加深
一分執迷不悟,到最後終會成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吾愛吾師,當擇善而從                           □
~~~~~~~~~~~~~~~~~~~~~~~~~~~~~~~~~~~~~~~~~~~~~~~~~~~~~~~~~~~~~~~~~~~~~~~~~~~~~~
                                                                              
    「是以如來知師非而捨去」——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曾為太子,因為體悟到人間生
老病死的苦,而捨離榮華離開皇宮。在外最初五年的時間裡,他到處參訪婆羅門教,後來
覺得此非解脫的道路,所以立即捨去。我們求師問道所依止的人,如果言論、行為不能合
於人生正道,就應該再尋找正確的明師。                                          
                                                                              
    「子擇師善者而從之」──佛弟子應該好好選擇真正的正道、至善之師,並終生奉行
。孔子在論語中明確地教導我們如何選擇師長、如何尊重師道,必須「擇其善者而從之」
,要「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就有道而正焉」,入世的教育是如此尊師重道、如此慎擇
師長,何況是出世修行的人?                                                     
                                                                              
    「觀古聖之如斯,何今人而不爾? 」──釋迦牟尼佛在無數過去生、無量劫以前,即
不斷地出現人間,不斷地以身行示法,教導我們如何修行,如何選擇師長,如何捨身為人
。佛陀是時時刻刻現身於人間的,可惜凡夫的肉眼不能看見如來的真法身。孔子與佛陀都
是顯現於世間的古聖先哲,他們的行誼一直流傳至今,今人為何不能效法聖人之節,追從
聖人之跡呢?                                                                   
                                                                              
    我們不妨仔細觀察周遭人的言行舉止,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何者是善,何者不善,大家需好好用心分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悟得正道,一生依止                           □
~~~~~~~~~~~~~~~~~~~~~~~~~~~~~~~~~~~~~~~~~~~~~~~~~~~~~~~~~~~~~~~~~~~~~~~~~~~~~~
                                                                              
    能源大師曾引先哲的言論教導後學:「學道,悟之為難; 既悟,守之為難; 既守:行
之更為難; 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 唯行者必等
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是宜祇畏。」
                                                                              
    「學道,悟之為難」──是說要真正體會道理中的精粹,實在不簡單,所以孔子說:
「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上若能聽到一句真理,深加體悟,並且心與理合一,即使晚上死
了也不遺憾。一般人常常在聽道理、講道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體會道理中的真髓呢? 所
謂「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日於斯,夜於斯,時時刻刻行於斯。」能夠早晚時時刻刻依理行
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談舉止、行為動作合於道理,就是真正體悟道理的真髓了。    
                                                                              
    我創辦「慈濟功德會」的目的,在於「為佛教,為眾生」,這就是我遵從師教所體悟
的真理,也是我一生依止與遵循的法則; 而要真正體會為什麼要「為佛教,為眾生」,必
須先體會人生的真諦,能體會就叫做「悟」。                                      
                                                                              
    「既悟,守之為難」──要一生一世固守所悟得的道理,熱心不退、恆心不滅的堅持
下去,實在很難啊! 不過,在慈濟這個團體裡,以精舍常住眾為例,他們任勞任怨,為了
志業工作而默默奉獻毫無怨言,這就是「守」:工作人員以「志業」的精神投入「職業」
,不計較時間、工作分量,專心致志奉獻一己之力,這也是「守」──守其職志。至於慈
濟委員呢? 慈濟創辦二十幾年來,每月增加不少委員,他們不是三個月、五個月短時期的
發心,而是持恆長心,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為慈濟濟貧教富工作奔忙,這也叫做「守
」。他們能夠體會佛陀的慈悲、體會慈濟志業的深遠意義,因此身體力行此志願,這就是
「悟而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甘願做,再困難也能行                           □
~~~~~~~~~~~~~~~~~~~~~~~~~~~~~~~~~~~~~~~~~~~~~~~~~~~~~~~~~~~~~~~~~~~~~~~~~~~~~~
                                                                              
    「既悟,守之為難」──奉持善法後,要進一步力行時,也是很困難。            
                                                                              
    然而,慈濟人長期不斷地為志業努力奮鬥,不管風霜雨露,不論烈日酷陽,一樣奔走
於長街陋巷,這股精神與毅力,讓很多困難的事迎刃而解,這就是菩薩精神的發揚。只要
甘願做的事,即使再困難艱鉅,都能歡喜信受樂意奉行; 如果是不情願做的,即使再輕鬆
也覺得困難。                                                                  
                                                                              
    「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修行者當要
開始實行的那一刻,才深深覺得這比悟道、守道更加困難,因為是要從自我勉勵進一步到
力行實踐的階段。一生守身潔志,將身戒規矩守好,堅定心念,沒有一曝十寒,沒有朝秦
暮楚,不致三天精進,七天懈怠:不過,這都只是「勉在己躬而已」──只是身體力行、
獨善其身而已。                                                                
                                                                              
    諸位應該感到很欣慰,在慈濟世界裡,大家持守「難行能行」的志節,如此一來,一
切的「難」,似乎部已不算是困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貫徹利益眾生的宏願                           □
~~~~~~~~~~~~~~~~~~~~~~~~~~~~~~~~~~~~~~~~~~~~~~~~~~~~~~~~~~~~~~~~~~~~~~~~~~~~~~
                                                                              
    「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修行的人,要立下誓願,以平等心、平
常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不可認為「我會做的,你不曾做」而心生驕傲。這種利益群生的
任務不只到死為止,佛教有「倒駕慈航」的說法,不僅要一生一世不改變心志,還要有來
生再續未竟志業的誓願,再回到婆婆世界繼續濟助蒼生的工作。                      
                                                                              
    有人問我:「師父,妳以後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 」我毫不考慮的回答:「我不要
到西方極樂世界,我想再生為人,因為人間需要我們! 」每個人都應該要有這種以犧牲自
我、利益他人為責任的誓願,而且堅持貫徹,永不改變心志。                        
                                                                              
    「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若無平等心、誓願不堅定,一心以利益自己
為前提,則容易顛倒是非; 只要一念心顛倒,行為就顛倒了。所以又說「是宜祇畏」──
種正因則得正果,終至成佛; 若種邪因,就會走入偏邪的魔道成為魔。對於這種因果循環
,應該心生警惕。                                                              
                                                                              
    在學道路上倍守與力行,雖然世人以為困難,但修行之人如果能擇師而行、擇善從之
,事事勇猛精進,一切便不以為難了。                                            

---------------------------------------------------------------<< 5 待續 >>---
--
慈濟捐款帳戶:0688779-1 請註明 921 震災捐款
為號召更多的人響應救災行動, 重建我們的家園。請將以下的 HTML 指令加入您的首頁

Ξ Origin: [鹿苑]五明學館  [FROM: 140.117.100.125]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