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本涅槃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經名)初北涼曇無讖,譯大乘之大般涅槃經有四十卷,後南朝劉宋沙門慧觀,與謝靈運等再治為三十六卷,所謂南本涅槃經也,部文精練,天台章安尊者依此本作疏,但流通於世者甚少,舊本則久行於世也。
凡三十六卷。又作大般涅槃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北涼曇無讖所譯之涅槃經四十卷,因其文粗樸,品目過略,後由南朝劉宋沙門慧嚴、慧觀與謝靈運等,依法顯之六卷泥洹經將之加以刪訂修治,文辭精練,共成二十五品,三十六卷。天台章安尊者即依此本作疏,然流通於世者甚少。為區別兩譯本,故原譯本稱北本涅槃經,修治本稱南本涅槃經。〔梁高僧傳卷七慧嚴傳〕(參閱「大般涅槃經」844) p3738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九十五種外道與九十六種外道
(名數)經論中舉西域外道之總數有九十五種與九十六種之二說。九十六種者,六十華嚴經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來幢,摧滅一切九十六種諸邪見幢。」央掘摩羅經四舉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種種之苦行外道,其結文曰:「如是九十六種,皆因是比丘種種形類,起諸妄想,各自生見。」增一阿含經二十曰:「我能盡知九十六種外道所趣向者,如來之法所趣向者不能分別。」智度論三曰:「云何勝一切?九十六種外道論義能破故名勝。」同三十二曰:「世間諸法實相寶山,九十六種異道皆不能得。」同三十六曰:「九十六道不說依意生識,但以依神為本。」同四十八曰:「與九十六種邪行求道相違,故名正勤。」成實論十曰:「以戒取故,九十六種有差別法。」婆沙論六十六曰:「如是正見中,九十六種外道所無。」釋摩訶衍論九曰:「言外道者,九十六種諸大外道,九萬三千眷屬外道。」而薩婆多論五解其數曰:「六師者,一師十五種教,以授弟子。為教各異,弟子受行各成異見。如是一師出十五種異見。師則有法與弟子不同,師與弟子通為十六種。如是六師有九十六種。」九十五種者,南本涅槃經十曰:「世尊常說:一切外學九十五種皆趣惡道,聲聞弟子皆向正路。」大集經五十五曰:「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名字比丘為無上寶。比餘九十五種異道最尊第一。」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曰:「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解九十六種有二說。一依薩婆多論之釋,九十六種悉為邪道。依此說,則九十六種與九十五種之相違,不可和會。但可視為異說。是南山宗之義也。資持記上一之一先舉薩婆多論之說,次言「僧祇總有九十六種出家人。則佛道為一。邪道九十五。末詳合數。兩出不同。」(已上一說)。二依九十六道經,九十六道此為邪合說,邪道定為九十五,九十六之邪道者,加犢子部附佛法之外道,或加定性二乘而會通之也。是天台之釋也。文句記五之一曰:「九十六道經云:唯有一道是正,餘者悉邪。有人引多論云:六師各有十五弟子,并本師六即九十六也。准九十六道經無此說也。彼論自是一途,豈可六師必定各只十五弟子?九十六中有邪有正。」輔行三之三曰:「九十五種者通舉諸道,意且出邪。(中略)故大論二十五云:九十六道中實者是佛。」(二十五為廿三之誤,實字論文作寶)。然九十六道經真偽未決,今不傳。又見智度論二十三(輔行曰大論二十五)之文曰:「人中寶者是佛,九十六種道法中寶者是佛法,一切眾中寶是僧。」是佛如為人中之外,佛法亦視為九十六種之外,乃為穩當(智度論前後之文有九十六種外道。既於前舉之)。
(譬喻)迦提或鴛鴦之雌雄二鳥,常同遊而不相離,以喻常與無常。苦與樂,空與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離也。南本涅槃經鳥喻品曰:「鳥有二種:一名迦鄰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捨離。是苦無常無我等法亦復如是,不得相離。」章安會疏八曰:「云雙遊者,生死具常無常,涅槃亦爾。在下在高雙飛雙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諦即中中即二諦,非二中而二中,是則雙遊義成雌雄亦成。」
(名數)又稱五十字母。一名摩多體文。即梵語字母之總數也。摩多者,謂母音,此有十二摩多與四別摩多之十六字。體文者,謂子音,此有三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ṛ、哩(引)ṝ(註)、[口*呂]ḷ、[口*呂](引)ḹ四字,子音中其結合字乞叉Kṣa,及濫Llaṁ,恰如日本之伊呂波假名字,嚴密言之,則難稱為字母,故有時省略之。如大日經第二,母音中,唯舉一阿字,總略其餘,子音出三十三字,缺結合字,合列三十四字母。方廣大莊嚴經第四,唯舉十二摩多,缺四別摩多,子音三十四字中加乞叉,合列四十六字母。悉曇字記亦缺四別摩多,子音中加乞叉濫之二字,為三十五字,合列四十七字母。又南海寄歸傳第四謂悉談本有四十九字,是也。又如列舉五十字母之經典中,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文殊問經字母品,加結合字乞灑,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南本涅槃經第八,大般泥洹經第五等,加攞Lla,北本涅槃經第八加[口*荼]ḍa,無有一準。
然於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統,互相一致,先舉母音,次第及於隨音點anusvāra,涅槃點visarga,次依子音中喉音,上顎音,舌音,齒音,唇音之順序,排各各強弱,含氣,不含氣之諸字母,次列半母音,齒頭音,吹氣音。蓋此等字母,印度小學兒童,必先學習,寄歸傳第四所謂斯乃小學標章之稱,六歲童子學之,六月方了者,是也。彼國為使童幼婦女學習諳誦之,設種種之法,有一法,乃選語之頭字有字母,或其語中含字母之語,以此語說明其字母之意義也。例如選字母阿在頭字之阿儞怛也Ānitya(無常之義)之語,說阿為無常之義,又選阿提ādi(初或本之義)及阿耨波陀Anutpāda(不生之義)之語,示阿字有本不生之義,後密教用此童蒙學習之法,解釋淺略之文字字母於深秘,直顯絕待究竟之極理,五十字門,悉是法爾之法曼荼羅,通於三世十方,常恒不變。故學之書之,則得常住之佛智,誦之觀之,則證不壞之法身。乃至說為諸教之根本,諸佛之父母。
大日經疏第七,謂「於一字之中,具無量義,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有義。如梵本阿字有本初聲,若有本初,則是因緣之法。故名為有。又阿者,是無生義。若法攬因緣成,則自無有性。是故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實境界。一實境界,即是中道。故龍樹云:因緣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論明薩婆若有三種名:一切智與二乘共,道種智與菩薩共,一切種智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實一心中得,為分別令人易解故,作三種名,即此阿字義也。又如囉字亦有三義:一者塵義;二者以入阿字門故,即是無塵義,又有波羅蜜義,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即不生,當知亦具三點;三點即攝一切法,如阿字囉字者,餘諸字義皆然。又一切言語中帶阿聲者,皆阿字門所攝。若帶囉聲者,皆囉字門所攝。餘字亦爾。(中略)如上所說,皆是隨他意語,明淺略義耳。若就隨自意語明深密義,隨入一門,皆具一切法界門。乃至諸世天等,悉是毘廬遮那。何有深淺之別。若行者能於無差別中解差別義。差別中解無差別義,當知是人通達二諦義亦識真言相也。」
此可以見其義趣。今為便覽,表示北本涅槃經已下諸經之字母數,即如圖(表中,北涅即北本涅槃經,南涅即南本涅槃經,泥洹即大般泥洹經,文殊即文殊師利問經,瑜母即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殊母即文殊問經字母品,大日即大日經,莊嚴即方廣大莊嚴經,字記即悉曇字記,皆略符也)。
(CBETA註:原書作「哩(引)ḹ」,實際應為「哩(引)ṝ」。)
(術語)依賴也。南本涅槃經十九曰:「依憑國王,無有盜賊。」
(名數)苦味,酸味,甘味,辛味,鹹味,淡味之稱。南本涅槃經一曰:「其食甘味有六種味: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鹹,六淡。復有三德:一者輕軟,二者淨潔,三者如法。」
(名數)菩薩修行涅槃經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聞所不能開者。(中略)斷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來之密義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見、聞、到、知也。三、第三功德有三事:得第一義慈,得菩薩所緣之慈,得菩薩無緣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難傾動,生自身決定之想,見福田及非福田,修淨佛土,滅除有餘,斷除業緣,修淨淨身,了知諸緣,離諸怨敵,斷除二邊。五、第五功德有五事果:諸根完具,邊地不生,諸天愛念,常為天魔沙門婆羅門等所恭敬,得宿命智。六、第六功德有一事:得金剛三昧,安住此中,悉能破散一切諸法,見一切法皆是無常,皆是動相,恐怖之因緣病苦,念念滅壞,而無有真實。七、第七功德有四種之法:為大涅槃之近因,善友親近,專心聽法,繫念思惟,如法修行。八、第八功德有五事:斷除五事,斷除色受想行識之五陰,而不見其相,遠離五事,遠離身等五見,成就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六法,修習知定,寂定,身心受快樂定,無樂定,首楞嚴定五種禪定,守護菩提心,菩薩守護此菩提心,猶如世人守護一事。九、第九功德初發之五事:悉能成就,信,直心,戒,親近善友,多聞是也。十、第十功德有一事,菩薩修習三十七品入於大涅槃之常樂我淨,為諸眾生分別解說大涅槃經,顯示佛性,自南本涅槃經十九至已下二十四皆廣說之。
(術語)堪忍苦難也。南本涅槃經二十六曰:「不惜身命,堪忍眾難。」俱舍論十八曰:「眾苦逼身,皆能堪忍。」
(術語)菩薩十地中,初地之別名。南本涅槃經十一曰:「得四念處已,則得住堪忍地中。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已,則能堪忍貪欲恚痴,亦能堪忍寒熱飢渴、蚊虻蚤蝨、暴風惡觸、種種疾疫、撾打楚撻,身心苦惱,一切能忍。是故名為住堪忍地。」此堪忍地,配於菩薩之十地,諸師各有異見,天台一家以定之為初地之位。涅槃經會疏十一曰:「舊云:第五地禪波羅蜜備是堪忍地。今明不爾。若各就別圓,別論定果,已如前釋。若圓別合論,還是初地。」玄義四上曰:「祇登地時,不為二邊所動,名不動地。上持佛法,下荷眾生,名堪忍地。於生死涅槃,俱得自在,名無畏地。無畏地從我德立名,堪忍地從樂德立名,不動地從常德立名。淨德通三處,登地之日,四德俱成。」
(術語)虛妄不實之分別也。我見邊見等是也。南本涅槃經八曰:「為除世間諸妄見故。」俱舍論九曰:「一切妄見皆轉倒攝。」大乘義章三曰:「唯心妄見,故說為妄。」
(植物)Śiriṣa’,或作尸利灑。樹名。尸利沙者,吉祥之義。此方之合昏樹也。又曰尸利沙者,頭之義。其果曰似頭果。又云舍利沙。此譯合歡樹。南本涅槃經三十二曰:「如尸利沙果,光無形質,見昴星時,果則出生身長五寸。」增一阿含經四十一曰:「拘屢孫如來坐尸利沙樹下而成佛道。」心地觀經六曰:「尸棄如來於尸利沙樹下成道。」玄應音義三曰:「尸利沙,即是此間合昏樹也。其樹種類有二:若名尸利沙者葉果則大,若名尸利駛者葉果則小。此樹時生人間關東下里家誤名沙羅樹是也。」又曰:「舍利沙此云合歡。」慧琳音義八曰:「尸利沙此云吉祥,即合昏樹也,俗名為夜合樹也。」最勝王經七作合昏樹(尸利灑)。又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尸利沙果者,此云似頭果。」陀羅尼經十曰:「舍離沙樹,此云合歡樹。」
(術語)常沈沒於生死海之眾生也。南本涅槃經三十六曰:「常沒者。所謂大魚,受大惡業,身重處深,是故常沒。」
(術語)憍慢之念想也。南本涅槃經二十二曰:「其心初無憍慢之想。」西方要決曰:「等心起敬,勿生慢想。」
(術語)專急於成佛之道而研知慧,謂之乘急之人,特嚴戒法而後研智慧,謂之戒急之人。因此生乘急戒緩,戒急乘緩,乘戒俱急,乘戒俱緩之四種。是謂戒乘之四句。乘急戒緩之人,如維摩居士。戒急乘緩之人,如小乘之比丘。乘戒俱急之人,如出家之菩薩。乘戒俱緩之人,不足言。南本涅槃經六曰:「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止觀四上曰:「約此乘戒,四句分別:一乘戒俱急,二乘急戒緩,三戒急乘緩,四乘戒俱緩。」
(術語)應於善惡業因之苦樂果報。又業因與果報。寶積經九十六曰:「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南本涅槃經六曰:「是薄福人受業報故。」法華經序品曰:「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宗鏡錄二十六曰:「命是一期之業報。」
(經名)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經,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二卷,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三卷,失譯,般泥洹經三卷,是為同本異譯,說八相成道化身之釋迦,於拘尸那城入涅槃前法之狀者。是化身佛之實錄也。其他中阿含中有涅槃經。說可得涅槃之觀行。大乘之涅槃經,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方等般泥洹經二卷,東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六卷,隋闍那崛多譯四童子三昧經三卷,此三本廣略不同,然皆為大乘涅槃經之初一分也。其全經為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四十卷,稱為北本涅槃。後劉宋慧觀等再治前經為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稱為南本涅槃。說佛之涅槃,非灰身滅智,佛今雖現入滅之相,然佛身常住不滅。此外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說佛之附屬及入涅槃,荼毘,分骨等事。是為前經後分之補足,故稱為後分經。已上數本中,常稱為涅槃經者,乃南北二本之大般涅槃經。南本不拘有台家章安之疏,諸宗一般通用者,北本涅槃也,各家之註述及關於本經之著作如下:涅槃經玄義二卷,隋灌頂撰。涅槃經疏三十三卷,隋灌頂撰,唐湛然再治。涅槃義記二十卷,隋慧遠述。涅槃經遊意一卷,隋吉藏撰。大涅槃經玄義文句會本二卷,隋灌頂撰,唐道暹述,日本守篤分會。涅槃經會疏條目三卷,涅槃經會疏,三十六卷,隋灌頂撰,唐湛然再治,日本本純分會。涅槃經疏私記十二卷,唐行滿集。涅槃經疏私記九卷,唐道暹述。涅槃經疏三德指歸二十卷,缺卷十五,宋智圓述。涅槃經治定疏科十卷,宋智圓撰。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四卷,宋智圓述。科南本涅槃經三十六卷,元師正排科,可度重訂。涅槃經會疏解三十六卷,元師正分科,明圓澄會疏。涅槃經末後句一卷,淨挺著。
(譬喻)涅槃譬之食。南本涅槃經四曰:「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北本涅槃經曰:「涅槃飯。」
(術語)深妙秘奧也。大品經有深奧品。智度論七十四曰:「深奧處者,空是其義。」南本涅槃經九曰:「譬如良醫子所知深奧出過諸醫。」
(術語)無實體也。南本涅槃經十二曰:「有名無實即世諦。」不真空論曰:「以名求物,無當名之實。」
(雜語)人數多時,眾人為同一之語也。報恩經一曰:「異口同音,俱發聲言。」南本涅槃經十曰:「異口同音,唱如是說。」慈恩之彌勒上生經疏曰:「身別故異口,語等故同音。」
(術語)今世福德薄之人也。今世福德薄以無宿世之善根故也。唐華嚴經十曰:「苦多而樂少,薄福之所處。」南本涅槃經九曰:「薄福之人則不得聞。」止觀二曰:「一種眾生底下薄福,決不能於善中修道。」戒疏一上曰:「三寶薄福不遇。」
(術語)會得真理也。開真智也。南本涅槃經十六曰:「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六十華嚴經七曰:「彼光覺悟命終者,念佛三昧必見佛。」
[佛光大辭典]
一名四實
名與實為事物一體之兩面。先陀婆即一名;水、鹽、器、馬即四實。南本涅槃經卷九,迦葉菩薩讚言如來微密之教難以得知,唯有智者始能了知甚深佛法。譬如大王告諸群臣:「先陀婆來!」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心欲水時,口索先陀婆者,智臣知王意,即以水奉之。索鹽、器、馬三物,亦稱先陀婆,智臣即以三物隨意奉之。比喻如來為諸眾生說無常、苦、空、無我之相,大乘菩薩應當善知,以證涅槃解脫之道。
(一)水,若王欲洗時,索先陀婆,智臣便奉水。謂水無定性,在方器則方,在圓器則圓,比喻如來為眾生說入涅槃,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為計常者說無常相,欲令眾生修無常想。(二)鹽,若王欲食時,索先陀婆,智臣便奉鹽。謂鹽味苦,比喻如來或說正法當滅,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為計樂者說於苦相,欲令眾生多修苦想。(三)器,若王食已,將欲飲漿,索先陀婆,智臣便奉器。謂器中本空,比喻如來或說空者是正解脫,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說正解脫,欲令眾生修學空想。(四)馬,若王欲遊,索先陀婆,智臣便奉馬。謂馬由人策,不得自在,比喻如來或說我今病苦,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說無我相,欲令眾生修無我想。(參閱「先陀婆」2188) p33
謂破三界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種三昧。亦稱三昧之王。即:(一)以無垢三昧能壞地獄有,(二)以不退三昧能壞畜牲有,(三)以心樂三昧能壞餓鬼有,(四)以歡喜三昧能壞阿修羅有,(五)以日光三昧能斷東弗婆提有,(六)以月光三昧能斷西瞿耶尼有,(七)以熱燄三昧能斷北鬱單越有,(八)以如幻三昧能斷南閻浮提有,(九)以不動三昧能斷四天處有,(十)以難伏三昧能斷三十三天處有,(十一)以悅意三昧能斷炎摩天有,(十二)以青色三昧能斷兜率天有,(十三)以黃色三昧能斷化樂天有,(十四)以赤色三昧能斷他化自在天有,(十五)以白色三昧能斷初禪有,(十六)以種種三昧能斷大梵天有,(十七)以雙三昧能斷二禪有,(十八)以雷音三昧能斷三禪有,(十九)以注雨三昧能斷四禪有,(廿)以如虛空三昧能斷無想有,(廿一)以照鏡三昧能斷淨居阿那含有,(廿二)以無礙三昧能斷空處有,(廿三)以常三昧能斷識處有,(廿四)以樂三昧能斷不用處有,(廿五)以我三昧能斷非想非非想處有。〔南本涅槃經卷十三、法華經玄義卷四上、法華玄義釋籤卷四上〕 p174
依諸條件之不同,戒律可二分為如下十一種。(一)性戒與遮戒。前者戒性罪,後者戒遮罪。以之產生種種異名,稱舊戒與新戒、主戒與客戒、性重戒與息世譏嫌戒、性重戒與離惡戒、性戒與離戒。〔南本涅槃經卷十一、正法念經卷五十九、摩訶止觀卷四〕
(二)定共戒與道共戒。新譯作靜慮律儀與無漏律儀(道生律儀)。(一)定共戒,乃三乘聖者發色界定,自得防非止惡之戒體。(二)道共戒,為三乘聖者發得無漏道,自契廢惡修善之律儀。於此,小乘有部與大乘唯識家所解不同。有部主張定共戒乃共色界有漏定,大乘則謂通於無漏、無色界;道共戒為共依無漏道,此二戒皆為隨心轉。(參閱「戒」2896)
(三)止持戒與作持戒。指於戒律之止惡、修善二類。(參閱「二持」204)
(四)善戒與惡戒。又稱正戒與邪戒。(一)善戒指隨順世法、佛制,於身、口、意防非止惡。(二)惡戒指如牛戒、狗戒等邪見之戒法。〔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華嚴玄談卷四〕
(五)世間戒與出世間戒。又稱在家戒與出家戒。(一)為五戒、八戒等。(二)為出家者應受持之十戒、六法、具足戒等。〔正法念經卷五十九、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末〕
(六)聲聞戒與菩薩戒。又作小乘戒與大乘戒、小戒與大戒。(一)聲聞戒為小乘聖者受持之戒律,如「五、八、十、具」諸戒。(二)菩薩戒為大乘菩薩所受持者,如十無盡戒、四十八輕戒等。〔南本涅槃經卷二十六〕
(七)作戒與無作戒。又作表戒與無表戒、教戒與無教戒。(一)作戒,依諸種表業而受戒。(二)無作戒,為已受戒而身得戒體。〔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大乘義章卷十〕
(八)權戒與實戒。又作粗戒與妙戒。乃天台宗所談,(一)權戒為權教所說之戒律,如「五、八、十、具」諸小乘戒,瑜伽、善戒諸大乘戒,皆是三乘共門所持,藏、通二教界內卑淺之粗戒。(二)實戒乃實教所說之戒律,如梵網經中十重、四十八輕戒,獨為別、圓二教與界外菩薩受持之妙戒。〔法華玄義卷四下〕
(九)事戒與理戒。又作隨相戒與離相戒。(一)事戒係受持三業、四威儀等事相之戒法,如四分、瑜伽、梵網等大、小乘戒皆是。(二)理戒乃戒不見戒相,以安住空、假、中三觀為戒律,如圓頓大戒。〔摩訶止觀卷四之一〕
(十)威儀戒與從戒戒。(一)威儀戒,雖受戒,唯外現威儀,但為名利,欲受人尊敬。(二)從戒戒,順從佛制,清淨三業,內外相稱,如實受持戒行。〔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
(十一)求戒與捨戒。(一)求戒係為求三有之果報而持戒。(二)捨戒乃捨三有之果報,真實受持戒法者。〔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 p197
(一)斷見(又作無見)與常見(又作有見)。又稱有見、無見。(一)乃固執人之身心斷滅不續生之妄見。(二)為固執人之身心常住不間斷之妄見。〔大智度論卷七〕(參閱「常見」4526、「斷見」6560)
(二)相貌見與了了見。(一)非見實際之物,但見相貌而類推其事體者,稱為相貌見。如見遠處有煙而謂見火者。(二)眼根清淨不壞,直接見其物者,稱為了了見。如自於掌中見阿摩勒果者。此二者實相當於比量及現量。菩薩見菩提涅槃時為了了見。〔南本涅槃經卷十五〕
(三)眼見與聞見。(一)謂直接以眼見物者。(二)乃由聽聞得知物者。〔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
(四)住地分見與究竟無見。(一)十住等菩薩,由淺至深,破一品無明之惑,顯一分之三德,稱為住地分見。(二)等覺菩薩已斷最後品微細無明之惑,淨盡無餘,登妙覺果佛之位,本有之性德一時究竟顯現,更無所見,稱為究竟無見。〔大明三藏法數卷六〕 p198
乃指迦隣提或鴛鴦一類之雌雄二鳥。以其同遊而不相離,故以喻常與無常、苦與樂、空與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離。南本涅槃經鳥喻品(大一二‧六五五中):「鳥有二種,一名迦隣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捨離。是苦、無常、無我等法亦復如是,不得相離。」又大般涅槃經疏卷十二(大三八‧一一○下):「言雙游者,生死具常、無常,涅槃亦爾。在下在高,雙飛雙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諦即中,中即二諦;非二中而二中。是則雙游義成,雌雄亦成。」 p213
涅槃經所載印度之八條大河。即:(一)恆河(梵 Gavgā),(二)閻摩羅河(梵 Yamunā),(三)薩羅河(梵 Sarabhu),(四)阿夷羅跋提河(梵 Aciravatī),(五)摩訶河(梵 Mahī),(六)辛頭河(梵 Sindhu),(七)博叉河(梵 Vaksu),悉陀河(梵 Śītā)。〔南本涅槃經卷三長壽品〕 p278
據南本涅槃經卷九載,如來為救度眾生,隨機而演說種種法要,能破一切眾生之無明,令其皆能遠離貪、瞋、癡等煩惱,而獲得涅槃清淨之樂;猶如月盛滿之時,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明朗,故以月為喻。即:(一)能破暗,謂如來種種說法能破除一切眾生無明大暗;猶如月盛滿之時,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明朗。(二)令見道非道,謂如來說法開示正道、邪道,人皆分別而知其可行不可行;猶如月盛滿之時,普照大地,凡是路或非路,皆令眾生明見。(三)令見道邪正,謂如來開示生死邪險之途,令眾生趨於涅槃平正之道;猶如月盛滿之時,普照大地,凡路之邪正險夷,皆令眾生明見。(四)除鬱蒸得清涼,謂如來說法令人皆能遠離貪欲、瞋恚、愚癡、生死之苦,而獲涅槃清涼之樂;猶如月盛滿之時,雖遇炎暑鬱結之蒸熱,然令清涼之氣襲人。(五)破壞螢火高心,謂如來出世,正法昭著,一切外道邪見之光明悉皆破壞;猶如月盛滿之時,一切山河大地無不普照,而螢火之光悉皆不現。(六)息盜賊想,謂如來說法令眾生破無明暗,一切煩惱皆不復生;猶如月盛滿之時,一切幽暗無不朗耀,使盜賊竊取之想法自然息止。(七)除畏惡獸心,謂如來說法開示眾生正見,令其煩惱蓋障悉皆除滅;猶如月盛滿之時,一切幽暗無不照燭,令曠野夜行之人於惡獸出沒時皆能明見。(八)開敷優鉢羅華,優鉢羅華,指青蓮。謂如來說法開示明了,一切眾生所有心華悉皆敷榮;猶如月盛滿之時,因其光照之故,華乃開敷。(九)合蓮華,謂如來說法開示明了,令眾生被五欲覆蓋之心不復發起;猶如月盛滿之時,因其光照之故,蓮華開而復合。(十)發行人進路心,謂如來說法令諸眾生勇猛進修,趣向大涅槃之道;猶如月盛滿之時,一切道路邪正夷險悉皆明白,使行者之心歡喜前進。(十一)令眾生受樂,謂如來說法開示明了,令眾生修習禪定,破諸煩惱,而得解脫之樂;猶如月盛滿之時,令人賞玩而生娛樂心。 p327
又作十僊。(一)出自涅槃經。指十位婆羅門,即:闍提首那、婆私吒、先尼、迦葉、富那、清淨、犢子、納衣、弘廣、須跋陀。彼等皆先與佛論議,終受佛教化,證阿羅漢果。〔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九憍陳如品、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五〕
(二)十種仙人。(參閱「十行仙」430) p408
梵語 daśa hetavah。又作十種因。(一)指四緣據所依處之十種分類。即用以說明一切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得以產生之十種原因。(一)唯識宗之說法:(1)隨說因,依語依處而立。隨見聞說諸義時,則能說之語為所說之因。(2)觀待因,依領受依處而立。觀待甲以生住成得乙之諸事,所待之甲為能待之因。例如以手為因,有執取之動作。(3)牽引因,依習氣依處而立。諸種子未熟潤之位,牽引遙遠之自果。(4)生起因,依有潤種子依處而立。種子已熟潤,生起較近之自果。(5)攝受因,依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實具等六依處而立。種子以外之諸緣相攝受而得以起果。(6)引發因,依隨順依處而立。善、染、無記之種現諸法能引起同類勝行及無為法之因。(7)定別因,又作定異因,依差別功能依處而立。一切有為法各引發證得自果,而無雜亂。(8)同事因,依和合依處而立。由以上七種因,與果和合為一。(9)相違因,依障礙依處而立。以違緣為性,於諸法之生、住、成、得等事有所障礙。(10)不相違因,依不障礙依處而立。於諸法之生等無障礙。此十因以穀物之由種子至成熟為譬喻,說明阿賴耶識種子於生起世界各種現象及支配人之種種活動中之決定性作用,以及業報輪迴之必然性。(二)諸經之說法:(1)菩薩地持經卷三所立之十因,即:隨說因、以有因、種植因、攝因、生因、長因、自種因、共事因、相違因、不相違因。(2)菩薩善戒經卷三所立之十因,即:流布因、從因、作因、攝因、增長因、轉因、不共因、共因、害因、不害因。〔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顯揚聖教論卷十八、成唯識論卷八〕(參閱「十五依處」376)
(二)菩薩成就十種行法,可得涅槃之境界,故此十種行法稱為涅槃十因。即:(一)信,(二)戒,(三)近善友,(四)寂靜,(五)精進,(六)正念具足,(七)濡語(軟語),(八)護法,(九)布施,(十)正意。此說出自南本涅槃經卷二十九,大乘義章卷十四明示其為十因。 p418
即十種戒。大乘、小乘有各種十戒之說。(一)小乘沙彌、沙彌尼應受持之十戒。又作沙彌戒、沙彌尼戒,或勤策律儀、勤策女律儀。即:(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香花嚴身,(七)不歌舞觀聽,(八)不坐臥高廣大床,(九)不非時食,(十)不蓄金銀財寶。
(二)大小乘共通之十善戒。(參閱「十善十惡」468)
(三)大乘梵網經等所說之十重戒。在大乘教團中構成被放逐之重罪有:(一)殺生,(二)偷盜,(三)姦淫,(四)妄語,(五)販酒,(六)說在家、出家之菩薩及比丘、比丘尼之罪過,(七)自讚毀他,(八)吝施,(九)不允他人謝罪,(十)譭謗佛法僧三寶等十種禁戒。此戒為天台宗圓頓戒所依用。
(四)菩薩護他之十戒。又作十種護持、防護十願。即:(一)禁戒,持四重禁。(二)清淨戒,護持僧殘。(三)善戒,持波逸提。上記三戒屬於律儀戒。(四)不缺戒,令發未來禪、根本禪等禪定,不缺漏事行、性行之戒律。屬於定共戒。(五)不析戒,相對析空觀之道共戒而顯體空觀之道共戒。(六)大乘戒,自利利他雙修。(七)不退戒,菩薩為度眾生,以善巧方便行種種非道,而不退失禁戒。(八)隨順戒,隨物之機宜,隨順道理之戒。(九)畢竟戒,究竟無上之大法。(十)具足成就波羅蜜戒,圓滿一切,法無不備。上記六戒屬於道共戒。〔南本涅槃經卷十一、大般涅槃經義記卷五(慧遠)、摩訶止觀卷四上〕
(五)菩薩所念之十戒。又作大論十戒。即:(一)不缺戒,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無缺損毀犯,常能守護,如愛明珠。若犯淨戒,如器缺損,不堪使用。(二)不破戒,持十三僧殘而無破損,若有毀犯,如器破裂,不耐使用,須速補治。(三)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若有毀犯,如器物穿漏,不能受道,然猶易補治。(四)不雜戒,護持定共戒,心住禪定,不起欲念。(五)隨道戒,聲聞初果之人,隨順諦理,能破見惑,無所分別。(六)無著戒,二乘人見真諦理,能成聖道,於諸思惑無所染著。(七)智所讚戒,菩薩於諸世界化導眾生,為智者之所讚歎。(八)自在戒,菩薩化他妙用,於諸世間而得自在無礙。(九)隨定戒,菩薩隨首楞嚴定,現諸威儀,利導眾生,雖威儀變現,而任運常靜。(十)具足戒,菩薩持中道第一義諦戒,用中道慧遍入諸法,無戒不備。〔摩訶止觀卷四上、菩薩戒義疏卷上〕
(六)菩薩所持之十戒。出自舊華嚴經卷十二菩薩十無盡藏品。即:(一)饒益戒,又作普饒益戒,即廣利益一切眾生。(二)不受戒,不受外道諸戒。(三)無著戒,又作不住戒,即不求於三界受生而住。(四)安住戒,又作無悔恨戒,即不作五無間罪,永不犯一切戒,心無悔恨。(五)不諍戒,又作無違諍戒,於佛制之禁戒,心常持護,而不違犯。(六)不惱害戒,不學邪幻咒術及造方藥惱害眾生。(七)不雜戒,又作無雜穢戒,即不著邊見,不持雜戒,一心專持出離生死之戒。(八)離邪命戒,又作無貪求戒,指菩薩不以貪求心現異相,彰己有德,但為滿足出離生死法而持戒。(九)離惡戒,又作無過失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貢高。(十)清淨戒,又作無毀犯戒,即受持淨戒而無毀犯,永斷十惡,具足十善。〔華嚴經探玄記卷六、華嚴經疏卷二十四〕
(七)菩薩所持之十戒,即:(一)不捨菩提心戒,(二)遠離二乘地戒,(三)觀察利益一切眾生戒,(四)令一切眾生住佛法戒,(五)修一切菩薩所學戒,(六)於一切法無所得戒,(七)以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戒,(八)不著一切如來身戒,(九)思惟一切法離取著戒,(十)諸根律儀戒等十種。〔新華嚴經卷五十三、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
(八)菩薩所持之十重戒。又作俱密之十重戒。出自無畏三藏禪要。即:(一)不應退菩提心,(二)不應捨三寶,(三)不毀三寶及三乘經典,(四)對甚深大乘經典不生疑惑,(五)令已發菩提心之眾生不趣二乘,(六)末發者亦如是說法令不發二乘心,(七)對小乘及邪見人不應輒說深妙大乘,(八)不發諸邪見等法,(九)於外道前不應自說我具無上菩提之妙戒,(十)於一切眾生有所損害及無利益者皆不應作、不教人作、不見作隨喜。〔大日經疏卷十七〕(參閱「十重禁戒」461) p439
指構成人身之三十六種要素。然關於數目,多有異說。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八所舉,三十六物分為外相、身器、內含三類:(一)外相十二物,髮、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二)身器十二物,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三)內含十二物,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臟、熟臟、赤痰、白痰。雜阿含經卷四十三則列髮、毛、爪、齒、塵垢、流涎、皮、肉、白骨、筋、脈、心、肝、肺、脾、腎、腸、肚、生臟、熟臟、胞、淚、汗、涕、沫、肪、脂、髓、痰、癊、膿、血、腦、汁、屎、溺等三十六種。南本涅槃經卷二十二(大一二‧七四九中):「見凡夫身,三十六物不淨充滿。」故「不淨觀」,即是觀三十六物不淨(自體不淨)。〔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經卷五、坐禪三昧經卷上〕 p516
綿亙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立因果業感之理。蓋以過去之業為因,招感現在之果;復由現在之業為因,招感未來之果。如是因果相續,生死無窮,此即迷界流轉之相狀。說一切有部更以三世兩重之因果說解釋十二因緣,即以「無明、行」為過去之因,招感「識、名色、六處、觸、受」等現在之五果;復以「愛、取、有」為現在之三因,招感「生、老死」等未來之兩果。對其他宗教只論現在一世或現在、未來二世,此三世因果實為佛教教理之一大特色。〔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三、無量壽經卷下、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俱舍論卷六、卷九、成唯識論卷八〕(參閱「十二因緣」337、「三世」536、「因果報應」2295) p538
又作佛三語、三意語。即:(一)隨自意語,佛隨順自意所說內證真實明了之法。(二)隨他意語,佛隨順眾生根機所說方便之法。(三)隨自他意語,半隨自證,半隨對機而宣說之語。〔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摩訶止觀卷三之二〕 p553
(一)梵語 samādhi 之音譯,巴利語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等持、定、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又一般俗語形容妙處、極致、蘊奧、訣竅等之時,皆以「三昧」稱之,蓋即套用佛教用語而轉意者,然已與原義迥然有別。
於佛典中,samādhi 譯為等持時,「等」乃指離開心之浮(掉舉)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詳,「持」則指將心專止於一境之意,此即為將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之狀態,稱為心一境性。俱舍宗視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認為是五別境之一,且兩宗均以之為心所之一,但經部與成實宗則認為心所並無別體。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為三昧。達三昧之狀態時,即起正智慧而開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達到佛之聖境者,則稱三昧發得或發定。舊譯常將三摩地(梵 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鉢底(梵 samāpatti,等至、正受、正定、現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āhita,等引、勝定)混同,而一概譯為三昧。實際上,三昧應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認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於定、散及善、惡、無記之三性,而僅限於一切有心位(不通於無心定)不亂心,且對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稱三摩地。對此,三摩鉢底與三摩呬多則通於有心、無心,而僅局限於定(包含有心定、無心定而不通於散定)。
俱舍論卷二十八謂,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靜慮(四禪)、四無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別。四靜慮及四無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為體;又四靜慮及四無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鉢底)有八種,故稱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等三種。此外亦指空、無相、無願,或空空、無相無相、無願無願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種三昧之中,第一種係以尋(尋求推度之粗雜的精神作用)與伺(伺察思惟之深細的精神作用)之有無,而分為:(一)初靜慮(初禪)與未至定。此屬有尋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覺有觀三昧。(二)中間靜慮(中間定),屬無尋唯伺三摩地。又作無覺有觀三昧。(三)第二靜慮(第二禪)之近分以上屬無尋無伺三摩地。又作無覺無觀三昧。第二種則指觀「人、法」皆空之三昧,稱為空三昧。捨離差別相之三昧,稱為無相三昧;捨離願求之思之三昧,則稱為無願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願無願三昧等。
據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謂唯三解脫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有尋有伺等之三三昧稱為三昧。同論又揭示定之範圍較狹,三昧之範圍則較廣,依此,諸佛菩薩所得之定可視為三昧。大乘義章卷十三舉出雜阿毘曇心論卷六、成實論卷十二、十地經論卷五等之說,而述明禪、定、三昧、正受、三摩[足*伐](梵 samāpatti,巴同,等至)、解脫、奢摩他(梵 ś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異。依其說法,則狹義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廣義則指四無量心及其他諸定。
阿含經認為四禪八定之外,另有空、無相、無願等之三三昧(三解脫門)與有尋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則有數百上千種種三昧之說。大乘經典之名稱,以「三昧」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慧印三昧經、自誓三昧經、佛印三昧經、法華三昧經、念佛三昧經、月燈三昧經、金剛三昧經等多種,這些經典對標題所示之「三昧」均有詳細說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稱諸佛現前三昧與佛立三昧。此外,法華經卷一曾舉出無量義處三昧之名,舊譯華嚴經卷六與卷四十四,有華嚴三昧、海印三昧、師子奮迅三昧之說。大品般若經卷三、卷五,亦有首楞嚴(健行)、寶印、師子遊戲等百八三昧之說。
天台宗在摩訶止觀卷二上舉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種三昧之說;修此四種三昧之道場,稱為四三昧院。此外,成實論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聖正三昧(兼修定、慧之無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經卷十三列出菩薩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種三昧之名,法華經卷七之十六三昧,即為法華三昧之異名。又身發火焰之三昧,稱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屍骸之意。最勝之三昧,則稱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選擇本願念佛集中將念佛稱為王三昧,又瑩山紹瑾撰之坐禪用心記亦將坐禪稱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稱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種類而分,即有法華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雜阿含經卷十八、長阿含經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經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論卷二十八、瑜伽師地論卷十一、集異門足論卷六、佛地經論卷一、成唯識論卷八、大乘義章卷十三、圓覺經略疏註卷上、翻譯名義集卷四上〕(參閱「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場、墓地,亦稱為三昧。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華三昧堂,並延請僧侶修法華三昧。其法華三昧堂,可簡稱為三昧堂或三昧。 p580
(一)指大涅槃所具之三種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脫三者。依南本涅槃經卷二載,三德猶如伊字三點(悉曇伊字為)或摩醯首羅(大自在天)之三目()。又據大乘義章卷十八載:(一)法身係指一切存在本來具足之真如,或指以功德法完成之身。(二)解脫即脫離煩惱束縛之謂。(三)般若則指悟之智慧。此三者,三即一,一即三;而在因位時,稱為三佛性;在果位時,稱為三德。又於大般涅槃經玄義卷上,將「摩訶般涅槃那」譯為「大滅度」,此係以「大」為「法身」,以「滅」為「解脫」,以「度」為「般若」。此外,由於因、果之相對,故三德亦有順逆兩種之別,所謂順三德,即:正因佛性之果成就法身之德,了因佛性之果成就般若之德,緣因佛性之果成就解脫之德。反之,若由轉「苦」成就法身德,由轉「惑」成就般若德,由轉「業」完成解脫德,則稱為逆三德。
依天台宗,三德之說曾出現在法華經以前之諸經,但法華圓教之三德係非縱非橫、非三非一,可說大異於前說。同時此三德亦可配於三菩提、三佛性、三寶、三道、三識、三般若、三大乘、三身、三涅槃等。此外,據攝大乘論舉出,轉五蘊可成三德,即:轉色蘊可成法身德,轉受、想、行三蘊可成解脫德,轉識蘊可成般若德。〔摩訶止觀卷三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一、金光明經玄義卷上、法華玄義卷五下〕
(二)指佛果位所具足之三種德相,即:智德、斷德、恩德。據佛性論卷二所舉:(一)智德,指其所具之德,乃是從佛之立場觀察一切諸法之智慧。(二)斷德,指滅盡一切煩惱惑業之德。(三)恩德,由於救度眾生之願力,而予眾生以恩惠之德。以上三德配於法、報、應三身,同時智、斷二德具有自利、自行、自覺之內涵,而恩德則具有利他、化他、覺他之內涵。華嚴經疏卷十二(大三五‧五八九下):「佛種不斷,有何相耶?謂成三德。救護眾生,成就恩德;永斷煩惱,成於斷德;了知諸行,成於智德。」〔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八、彌勒上生經疏卷下〕
(三)指一切事物所具之三種性質。即:(一)薩埵(梵 sattva),表示勇健之德。(二)剌闍(梵 rajas),表示塵坌之德。(三)答摩(梵 tamas),表示闇鈍之德。此係印度數論學派所提倡,見金七十論卷上。此三德依序譯作喜、憂、闇,或勇、塵、闇,或貪、瞋、癡,或樂、苦、捨,或黃、赤、黑,或染、粗、黑等。即二十五諦之第一諦(自性冥諦)所具之德。此德能生各種善惡美醜之物。此外,除神我諦以外,其餘二十三諦皆兼具此三德。〔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
(四)又作三種圓德、三圓德。指如來所具之三種圓滿德相,即:(一)因圓德,謂如來之因行圓滿具足。因行有四修:(1)無餘修,福德與智慧二種資糧具修無遺。(2)長時修,經三大阿僧祇劫而不倦。(3)無間修,精勤勇猛,無剎那廢修。(4)尊重修,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修而不慢。(二)果圓德,謂如來之果德圓滿具足。有四德:(1)智圓德,具有無師智、一切智、一切種智、無功用智四種。(2)斷圓德,具有一切煩惱斷、一切定障斷、畢竟斷、并習斷四種。(3)威勢圓德,即於外境化變住持之自在威勢;於壽量若延若促之自在威勢;於空、障、極遠、速行、小大相入等自在威勢;令世間種種本性法爾轉勝之希奇威勢。或於難化而必能化;於答難必決疑;立教必出離;於惡黨必能伏之四種威勢。(4)色身圓德,具眾相、具隨好、具大力、及內身骨堅固,超越金剛,外煥神光,踰百千之日。(三)恩圓德,謂如來慈悲哀愍之德圓滿具足,永遠解脫三惡趣與生死之苦,亦令眾生安住於人天之善趣與三乘。〔俱舍論卷二十七、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七〕 p668
梵語 parmātman,或 mahātman。即遠離我執、我見,而達自由自在境界之最高我;含有常一主宰之意。為涅槃四德「常樂我淨」中之「我」。吾人所執著自我之身心,無自在性、常一性;佛陀所證得之涅槃,則為真實且常住不變者,故稱為大我,義同真我。凡上所說,勝鬘經等諸經典,有詳細之說明。印度思想界之大我思想,一度被佛教之無我、空觀等所否定,然至後世,又被採用通行。此外,密教以「成就八自在我,於諸法得大自在」者為大我,廣義指曼荼羅所示之諸佛諸菩薩諸尊,狹義則特指大日如來或五智如來。〔南本涅槃經卷二十一、大日經疏卷五〕 p792
闡述法身常住,眾生悉有佛性、闡提成佛等論題之大乘經典。據諸經錄所載,歷來漢譯涅槃經有如下十五種:(一)胡般泥洹經,凡二卷,後漢支婁迦讖譯。(二)大般涅槃經,凡二卷,曹魏安法賢譯。(三)大般泥洹經,凡二卷,三國吳之支謙譯。(四)方等般泥洹經,凡二卷,西晉竺法護譯。(五)佛般泥洹經,凡二卷,西晉白法祖譯。(六)大般泥洹經,凡六卷,東晉法顯、佛陀跋陀羅共譯。(七)大般涅槃經,凡三卷,法顯譯。(八)般泥洹經,凡二卷。譯者不詳。(九)佛遺教經,全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十)大般涅槃經,凡四十卷,北涼曇無讖譯。(十一)般泥洹經,凡二十卷,劉宋智猛譯。今已失傳。(十二)般泥洹經,全一卷。譯者不詳。(十三)四童子三昧經,凡三卷,隋闍那崛多譯。(十四)大般涅槃經後分,凡二卷,唐代若那跋陀羅、會寧共譯。(十五)大悲經,凡五卷,北齊那連提耶舍、法智共譯。
以上十五種中,(一)(二)(三)(十一)(十二)等五種今已不存,(五)(七)(十二)為小乘涅槃經,其餘皆屬大乘涅槃經,其中又以(六)(十)(十四)為重要。四十卷本為最完全者,即北本涅槃經,其後傳於南方宋地,由慧嚴、慧觀、謝靈運等將本經前半對照法顯所譯之六卷泥洹經,整理為三十六卷二十五品,此即南本涅槃經。〔中國佛教史及佛教史籍卷一〕(參閱「大般涅槃經」844 、「南本涅槃經」3738) p819
指大海所具有之十種德相;舊華嚴經卷二十七即以此十種德相比喻十地菩薩修行而得入於佛之智海,即:(一)次第漸深,比喻歡喜地菩薩修行,入佛智海,漸次而進,能成就大願。(二)不受死屍,比喻離垢地菩薩修行,入佛智海,獲功德清淨,離諸垢染。(三)餘水入失本名,比喻發光地菩薩修行,入佛智海,皆獲平等功德,捨離一切假名。(四)普同一味,比喻焰慧地菩薩修行,入佛智海,獲無差別功德,與佛如來同一體相。(五)無量珍寶,比喻難勝地菩薩修行,入佛智海,獲廣大無量方便,利益眾生。(六)無能至底,比喻現前地菩薩修行,入佛智海,獲甚深功德,利益眾生。(七)廣大無量,比喻遠行地菩薩修行,入佛智海,獲無量功德,以廣大覺慧,觀察諸法,無有窮盡。(八)大身所居,大身即鯤鯨之類,比喻不動地菩薩,修無功用行,入佛智海,獲住一切功德,以無量身,現廣大莊嚴。(九)潮不過限,比喻善慧地菩薩修行,入佛智海,獲護世功德,利於世間,隨機授法。(十)普受大雨,比喻法雲地菩薩修行,入佛智海,獲護世功德,受如來大法雲雨,而無厭足。
又舊華嚴經卷四十六記載,海雲比丘觀大海十相,除觀上述(一)(五)(六)(七)(八)等五相外,並觀「水量無限、水色有種種不可思議、一切生物住其中、為大雲所覆、無增減」等五相,合為十相。此外,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舉出大海有八不思議,即除去上述十相中之(三)與(七),所餘之八種。海八德經亦稱巨海有八美德,以喻僧伽之德,稱為大海八德。中阿含卷八阿修羅經亦舉出大海之八未曾有法,其內容亦與上述所舉大致相同。〔南本涅槃經卷三十、新華嚴經卷三十九、華嚴經疏卷四十四、大般涅槃集解卷六十二〕 p836
梵名 Mahā-parinirvāna。凡六卷。東晉法顯譯。又稱六卷泥洹經。今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解說如來常住、悉有法性等義,共分十八品。本經相當於北涼曇無讖所譯大般涅槃經之前十卷五品,譯文較曇無讖稍略。本經有多種同本異譯本,出三藏記集卷二之新集異出經錄共舉出大般涅槃經等八部,開元釋教錄卷十一則舉出泥洹經等七部。或謂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之泥洹經與長阿含遊行經亦為本經之同本異譯。此外,南本涅槃經即根據北本涅槃經與本經再治而成者。〔高僧法顯傳、出三藏記集卷十五智猛傳、法經錄卷一、歷代三寶紀卷七、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二〕(參閱「大般涅槃經」844) p839
梵名 Mahā-parinirvāna-sūtra。(一)凡四十卷。北涼曇無讖譯。又作大涅槃經、涅槃經、大經。今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係宣說如來常住、眾生悉有佛性、闡提成佛等之教義。屬大乘涅槃經。共分十三品:(一)壽命品,(二)金剛身品,(三)名字功德品,(四)如來性品,(五)一切大眾所問品,(六)現病品,(七)聖行品,(八)梵行品,(九)嬰兒行品,(十)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十一)師子吼菩薩品,(十二)迦葉菩薩品,(十三)憍陳如品。
本經以阿含、法句經為始,並援引首楞嚴經、瞿師羅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法華經、城經、雜華經等,所受般若經之影響不小。本經係於北涼玄始十年(421),依河西王沮渠蒙遜之請,於姑臧譯出。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會寧傳,與西藏譯本之經末所記載,本經之梵本原有二萬五千偈。西藏譯本共有兩種譯本,兩本皆題為大般涅槃經(藏 Yovs-su mya-van-las-hdus-pa chen-pohi mdo),一本譯自梵本,相當於本經之初分五品,另一本則轉譯自漢譯本,相當於本經及「大般涅槃經後分」。又本經由曇無讖譯出後,傳於南方宋地,經慧嚴、慧觀、謝靈運等人,對照法顯所譯之六卷泥洹經,增加品數,重修而成二十五品三十六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古來稱之為南本涅槃經;對此,曇無讖譯本則稱為北本涅槃經。此外,一八七一年,英國學者比爾(S. Beal)曾將本經之卷十二、卷三十九譯為英文出版。
本經之注疏極多,較重要者有涅槃論一卷(元魏達磨菩提譯)、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一卷(陳‧真諦譯)、大般涅槃經集解七十一卷(梁代寶亮等集)、涅槃經義記十卷(隋代慧遠)、涅槃經玄義二卷(灌頂)、涅槃經疏三十三卷(灌頂)、涅槃經遊意一卷(吉藏)、涅槃經疏十五卷)唐代法寶)、涅槃經宗要一卷(新羅元曉)等。〔梁高僧傳卷七慧嚴傳、出三藏記集卷八、卷十五、法經錄卷一、大唐內典錄卷三、閱藏知津卷二十五〕
(二)凡三卷。東晉法顯譯。又作方等泥洹經。今收於大正藏第一冊。內容敘述佛陀入滅前後之情況。屬小乘涅槃經。本經缺少大乘涅槃經所說之「佛身常住」、「眾生悉有佛性」、「闡提成佛」等論旨。其異譯本有三:(一)西晉白法祖所譯之佛般泥洹經二卷,(二)東晉譯(譯者不詳)之般泥洹經二卷,(三)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之長阿含遊行經三卷。此外,今人巴宙亦譯有大般涅槃經,係從南傳巴利文經典譯出。〔開元釋教錄卷十三、出三藏記集卷二、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六、法經錄卷三〕(參閱「大乘涅槃經」819) p844
凡三十三卷。隋代灌頂撰。又作南本涅槃經疏、涅槃經疏。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本書係以天台教旨解釋南本涅槃經,並隨處以南本涅槃經與方等般泥洹經、大般泥洹經、北本涅槃經等經辨其異同。灌頂於大業十年(614)至十五年間撰著之,原書僅有釋文十二卷、玄義一卷,書中唯以科句節斷經文。其後荊溪湛然再治之,於諸文之下,冠上「私謂」或「私云」之語,以彰顯其義。荊溪再治本共有十五卷。南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師正以原疏之科句分別標示於經中,於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開版。至明朝萬曆年中,圓澄更將經文與注疏彙編成會疏三十六卷,並製條箇三卷,然後人對其所作會疏頗有「擅自筆削,混淆涇渭」之貶。日本守篤本純重行取十五卷疏會入經文,校合諸本,附上注解,共成三十六卷刊行之。此外,本書另有十八卷、二十卷、三十三卷等諸種版本。本書之注疏有私記十二卷(行滿)、私記九卷(道暹)、治定疏科十卷(智圓)、三德指歸二十卷(智圓)等。〔大般涅槃經玄義卷下末、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四、宋高僧傳卷六、佛祖統紀卷七、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 p846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