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北本涅槃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經名)四十卷,大般涅槃經之異名。北梁曇無讖譯。


[佛光大辭典]

凡四十卷。北涼曇無讖譯。即大般涅槃經。略稱涅槃經。宣說佛身常在,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為與南本涅槃經區別,特稱北本涅槃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參閱「大般涅槃經」844) p1582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五十字門

(名數)又稱五十字母。一名摩多體文。即梵語字母之總數也。摩多者,謂母音,此有十二摩多與四別摩多之十六字。體文者,謂子音,此有三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哩(引)(註)、[口*呂][口*呂](引)四字,子音中其結合字乞叉Ka,及濫Lla,恰如日本之伊呂波假名字,嚴密言之,則難稱為字母,故有時省略之。如大日經第二,母音中,唯舉一阿字,總略其餘,子音出三十三字,缺結合字,合列三十四字母。方廣大莊嚴經第四,唯舉十二摩多,缺四別摩多,子音三十四字中加乞叉,合列四十六字母。悉曇字記亦缺四別摩多,子音中加乞叉濫之二字,為三十五字,合列四十七字母。又南海寄歸傳第四謂悉談本有四十九字,是也。又如列舉五十字母之經典中,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文殊問經字母品,加結合字乞灑,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南本涅槃經第八,大般泥洹經第五等,加Lla,北本涅槃經第八加[口*荼]a,無有一準。

然於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統,互相一致,先舉母音,次第及於隨音點anusvāra,涅槃點visarga,次依子音中喉音,上顎音,舌音,齒音,唇音之順序,排各各強弱,含氣,不含氣之諸字母,次列半母音,齒頭音,吹氣音。蓋此等字母,印度小學兒童,必先學習,寄歸傳第四所謂斯乃小學標章之稱,六歲童子學之,六月方了者,是也。彼國為使童幼婦女學習諳誦之,設種種之法,有一法,乃選語之頭字有字母,或其語中含字母之語,以此語說明其字母之意義也。例如選字母阿在頭字之阿怛也Ānitya(無常之義)之語,說阿為無常之義,又選阿提ādi(初或本之義)及阿耨波陀Anutpāda(不生之義)之語,示阿字有本不生之義,後密教用此童蒙學習之法,解釋淺略之文字字母於深秘,直顯絕待究竟之極理,五十字門,悉是法爾之法曼荼羅,通於三世十方,常恒不變。故學之書之,則得常住之佛智,誦之觀之,則證不壞之法身。乃至說為諸教之根本,諸佛之父母。

大日經疏第七,謂「於一字之中,具無量義,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有義。如梵本阿字有本初聲,若有本初,則是因緣之法。故名為有。又阿者,是無生義。若法攬因緣成,則自無有性。是故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實境界。一實境界,即是中道。故龍樹云:因緣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論明薩婆若有三種名:一切智與二乘共,道種智與菩薩共,一切種智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實一心中得,為分別令人易解故,作三種名,即此阿字義也。又如囉字亦有三義:一者塵義;二者以入阿字門故,即是無塵義,又有波羅蜜義,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即不生,當知亦具三點;三點即攝一切法,如阿字囉字者,餘諸字義皆然。又一切言語中帶阿聲者,皆阿字門所攝。若帶囉聲者,皆囉字門所攝。餘字亦爾。(中略)如上所說,皆是隨他意語,明淺略義耳。若就隨自意語明深密義,隨入一門,皆具一切法界門。乃至諸世天等,悉是毘廬遮那。何有深淺之別。若行者能於無差別中解差別義。差別中解無差別義,當知是人通達二諦義亦識真言相也。」

此可以見其義趣。今為便覽,表示北本涅槃經已下諸經之字母數,即如圖(表中,北涅即北本涅槃經,南涅即南本涅槃經,泥洹即大般泥洹經,文殊即文殊師利問經,瑜母即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殊母即文殊問經字母品,大日即大日經,莊嚴即方廣大莊嚴經,字記即悉曇字記,皆略符也)。

(CBETA註:原書作「哩(引)」,實際應為「哩(引)」。)


涅槃食

(譬喻)涅槃譬之食。南本涅槃經四曰:「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北本涅槃經曰:「涅槃飯。」


諸惡莫作

(術語)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總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廣海,攝盡於此一偈。大小乘八萬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增一阿含一曰:「時大迦葉問阿難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諸法皆由此生。阿難報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諸法。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時尊者阿難便說是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北本涅槃經十四曰:「何等名為伽陀經?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餘有說四句之偈,所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智度論十八曰:「隨相門者,如佛說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法華玄義四之一曰:「戒經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諸善者善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昇,故稱為善。自淨其意者,即是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正助法門,能消除心垢,淨諸瑕穢,豈過於慧,佛法曠海,此三攝盡。」釋氏要覽上曰:「阿難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世謂之七佛通戒偈。其義雖為通誡,然七佛各各有禁戒偈。此四句偈為第六佛迦葉如來之偈也。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於此賢劫中有佛名為迦葉如來,壽二萬歲,二十年中恒以一偈以為禁戒。一切惡莫作,當奉行其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



(術語)一作愛藹。南本涅槃經作「黳」,北本涅槃經作「野」,字記曰:「長藹字,近於界反」,大日經作「藹」,金剛頂經作「愛」。見條。


[佛光大辭典]
一人當千

一人可敵千人之謂;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經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當千,更無有能降伏之者,故稱此人一人當千。」 p2


一子地

指菩薩證得化他之果,以平等、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一如己子之階位。全稱極愛一子地。住於此階位之菩薩,視眾生猶如父母之愛子,見子安穩、修善,則心生歡喜;見子煩惱、病苦,則心愁憂念。北本涅槃經卷十六(大一二.四五九上):「見諸眾生法身未增,或行身、口、意業不善;菩薩見已,則以智手拔之令出,不欲令彼流轉生死,受諸苦惱(中略)。見一闡提墮於地獄,亦願與俱生地獄中。何以故?是一闡提若受苦時,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當為說種種法,令彼得生一念善根,是故此地復名一子。」即謂住於一子地之菩薩,心常繫念眾生,救拔不捨。〔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三十八、涅槃經義記卷五下〕 p3


一切皆成

指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之意;係一乘家所倡之說。又作一切皆成佛、一性皆成。與五性各別對稱。法相宗等三乘家倡五性各別之說,主張無性有情、定性聲聞、定性獨覺等三者不能成佛。然大乘宗如天台、華嚴等,皆主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能成佛。如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大一二‧四八七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法眾僧無有差別。」又同經卷十(大一二‧四二三上):「一切三乘同一佛性。(中略)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未來之世,皆當歸於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於大海。」天台宗更進而認為,即使是草木國土等無情物亦具有佛性。〔大雲經卷四、 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六、華嚴五教章卷二〕(參閱「佛性」2633) p13


一化五味之教

乃以五味次第配於佛陀一代時教之教法。此即天台宗所立之五時判教。五時指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此五種教法即如北本涅槃經卷八所說之五味喻,又作五時之教。五味指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者,在先後順序上有五時之分。法華文句卷六下(大三四‧八六下):「四大弟子,深得佛意,探領一化五味之教始終次第。」(參閱「五味」1104) p21


一心五行

又作如來行、不次第行、圓五行。天台宗主張,一心之中具足五行之功德,稱為一心五行。五行,指聖行、梵行、嬰兒行、病行、天行。若以五行配於三諦三昧,聖行即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即俗諦三昧;天行則為中道王三昧。然於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圓具此五行而不缺其一,此一心即具五行,稱為一心五行;此係修性不二,因果融即,一即五,五即一,不即不離不思議之行。〔北本涅槃經卷十一、法華玄義卷四下〕(參閱「五行」1085) p24


一名

名即名字,謂理雖是一,假言施設,種種不同。如經中只一涅槃之名,如來隨經演說,亦名無生,亦名無作,亦名無為,亦名解脫,亦名彼岸,亦名無退,亦名安處,亦名寂靜,亦名無相,亦名無二,亦名一行,亦名清涼,亦名無諍,亦名吉祥,雖立多種之別,只是涅槃一名,是為一名。〔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三〕 p33


一名無量義

於一名詞中,具有無量無邊之義理。反之,一件事物有無量無邊之名稱,則稱一義無量名。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三迦葉菩薩品(大一二‧五六三下):「於一名法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名。」此謂佛陀能自由自在地使用名相,隨順眾生之根機而說法。 p33


一字不說

謂諸佛所自證之道,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唯佛與佛乃能徹底了解。猶如以手指月,其指非月,一切語言文字也不全等於諸佛證悟之內容。關於此義,華嚴宗謂「果分不可說」,禪宗謂「不立文字」,天台宗亦立有「四不可說」之義。〔大般若經卷四二五、北本涅槃經卷二十〕 p37


一性

指正因佛性。謂一切眾生皆具此性,但背覺合塵,常為煩惱之所覆障。若順性而修,則能超脫生死,悟入涅槃,與佛所證,無二無別。〔北本涅槃經卷十、卷三十六、新華嚴經卷五十一、華嚴五教章卷二〕 p48


一殺多生

殺一人而救多人,乃菩薩為利益眾生所作之善權方便。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一載,菩薩雖守淨戒律儀,但如見一盜賊為貪財故,欲殺眾多生命,或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欲造更多無間業;菩薩為使彼惡人不受地獄之苦報,及救多數眾生生命,遂以善心、無記心,或憐愍心殺害其命,寧可自己墮地獄,不令彼受無間苦。〔報恩經卷七、北本涅槃經卷十二〕 p66


二女

即功德天女與黑闇女。功德天女,能使人財寶盈滿;黑闇女,能令人耗盡財寶。前者為姊,後者為妹。姊妹常不相離,功德天女所到之處,黑闇女亦必伴之。〔北本涅槃經卷十二〕 p188


一解脫

解脫者,無拘無礙、自由自在之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本來解脫,因心生執著,妄自迷倒,受諸纏縛。若能一念反妄歸真,了縛無縛,則與諸佛如來同一解脫,無有差別。〔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法華經方便品〕 p72


一實諦

謂一實相中道之理。無有虛妄,無有顛倒,若聖若凡,性本不二,故稱一實諦。〔北本涅槃經卷十三〕 p76


一闡提

梵語 icchantika 或 ecchantika 之音譯。又作一闡底迦、一顛迦、一闡提柯、闡提。另有阿顛底迦、阿闡提或阿闡底迦等詞,當為一闡提同類語之訛音。此語原意為「正有欲求之人」,故譯為斷善根、信不具足、極欲、大貪、無種性、燒種,即指斷絕一切善根、無法成佛者。入楞伽經卷二分闡提為二,即:(一)斷善闡提,即本來即缺解脫因者(斷善根)。(二)大悲闡提,又作菩薩闡提,即菩薩本著救度一切眾生之悲願,而故意不入涅槃者。又大莊嚴論經卷一中,亦有二說,即:(一)有性闡提,借助佛力,終可成佛者。(二)無性闡提,無論至何時,皆不得成佛者。此外,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則立有斷善闡提、大悲闡提和無性闡提三者之說。其中,斷善闡提乃屬有性闡提一類。一闡提發心至難,有若天生之盲人難以治癒,故喻為生盲闡提。昔時,道生主張「闡提成佛」之說,遭受守舊僧徒之抨擊,直至曇無讖譯出大般涅槃經後,此類說法乃漸被接受。然法相宗仍主張有不能成佛之眾生存在;天台、華嚴及其他大乘諸宗,則主張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故一闡提能否成佛,猶為教界爭論之問題。〔北本涅槃經卷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五、華嚴經疏卷二、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p85


七妙法

梵語 sapta sat-purusa-dharmāh。又作七法、七知、七善、七善法。即:(一)知法,乃知悉經中所說之法,即了解能詮之教法有十二部經之別。(二)知義,乃分別說法所表詮之義理,於文字不壅塞。(三)知時,乃知悉適合修行之時宜,即適宜修止時修止,適宜修觀時修觀,乃至語默誦授皆適時而行。(四)知足,即知節、知量。乃知悉飲食、衣服、行、住、坐、臥等之節量。(五)知自,即知己。即了知自己之德多少,信戒聞施,乃至族姓、辯才等之分。(六)知眾,乃知悉集會大眾之族姓、身分等差別,而決定如何對機說法。(七)知尊卑,即知人勝如,又作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乃知眾人德行之優劣。〔北本涅槃經卷十五〕(參閱「七知」99) p98


七知

北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載,佛於涅槃會上,告諸菩薩,住於大乘,知七善法,稱為具足梵行。七知即:(一)知法,知十二部經能詮之法。(二)知義,知經中一切文字語言所詮之義理。(三)知時,知可修寂靜、精進、捨定、供養佛師、布施、忍辱、般若等之時。(四)知足,於飲食、衣、藥、行、住、坐、臥等,知所止足。(五)知自,知悉自己之戒、多聞、慧、正念、善行等。(六)知眾,知分別剎利、婆羅門、居士、沙門之眾,而為應機之說法問答。(七)知人尊卑,知信者與不信者之別,又知自度與他度之尊卑。(參閱「七妙法」98) p99


七眾溺水

北本涅槃經對眾生之分類譬喻,謂眾生有七種。該經卷三十二載,第一人入水,以不習浮,故入水即溺;譬如一闡提,入生死河即沒。第二人雖沒還出,出已還沒;譬如人天乘將進而退者。第三人沒已即出,出更不沒;譬如內凡之人,具軟、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永不墮三惡道。第四人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譬如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即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已即去;譬如緣覺。第六人入已即去,淺處則住;譬如菩薩。第七人既到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冤賊,受大悅樂;譬如佛。

同經卷三十六亦載:(一)常沒,入水則沒,譬如一闡提,常墮於惡道。(二)暫出還沒,如人天。(三)出已則住,如內凡。(四)出已遍觀四方,四方即四諦,如聲聞。(五)遍觀已行,越聲聞而行於緣覺,如緣覺。(六)行已復住,如菩薩。(七)水陸俱行,如佛。 p106


七善

(一)七處善之略稱。(參閱「七處善」106)

(二)佛所說大小乘經典具有七善。此大小乘經論之解略異。(一)據成實論三善品,七善即:(1)時善,一部初、中、後三時之所說皆甚深。(2)義善,佛法之義,深有利益,可得今世、後世出世之道利。(3)語善,隨方俗之語而能示正義。(4)獨法,僅為無餘而說。(5)具足,指諸法圓滿,不待餘經而成。(6)清淨調柔,語清淨故謂清淨,義清淨故謂調柔。(7)梵行,此道能至涅槃之意。(二)依法華經序品所載,法華文句卷三釋之。又稱頓教七善、大乘七善。即:(1)時節善,頓教之序、正、流三分皆善。(2)義善,了義之理以二乘之智慧不能測知。(3)語善,以八音(極好、柔軟、和適、尊慧、不女、不誤、深遠、不竭)吐露,會理直說,悅樂菩薩之心。(4)獨一善,純一不共二乘。(5)圓滿善,明界內、界外滿字之法。(6)調柔善,無二邊之瑕穢。(7)無緣慈善,即無緣大慈清淨之行。此七善之義雖通大小乘經典,其法體則隨經論而有別,如小乘經解獨一為無餘涅槃,法華經解為圓頓一乘法。(三)北本涅槃經名字功德品亦說有七善,即(大二一‧三八五上):「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義味深邃其文亦善,純備具足清淨梵行,金剛寶藏滿足無缺。」 p108


七漏

謂七種有漏煩惱。即見漏、修漏、根漏、惡漏、親近漏、受漏、念漏等。漏者,漏泄之義;即煩惱之異稱,謂一切煩惱之流注漏泄。(一)見漏,即見道所斷之諸種邪見。(二)修漏,修道所斷之貪、瞋、癡等諸煩惱。以上二者係就漏之體所立,分別為見、修二道所斷。(三)根漏,依眼、耳、鼻、舌等根所生之煩惱。此係就諸根能生煩惱之外緣而立。(四)惡漏,依一切惡象、惡王、惡知識、惡國等之惡事、惡法所生之煩惱。(五)親近漏,依親近衣服、飲食、醫藥、房舍四事所生之煩惱。與惡漏同為漏產生之內緣,前者為違緣,後者為順緣。(六)受漏,受乃苦、樂、捨三受,能生貪、瞋、癡等煩惱。(七)念漏,念乃邪念。與受漏同為漏之因,與前三緣和合而生諸煩惱。〔中阿含經卷二、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二、成實論卷十、大乘義章卷五末〕 p113


七種語

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五舉出佛陀為眾生說法時之七種類型,即:(一)因語,如來於現在因中說未來之果,如謂眾生樂殺,乃至樂行邪見,以此為因,是人當受地獄果報。(二)果語,如來於現在之果中說過去之因,如見貧窮醜陋之眾生,則謂此皆由是人前世破戒瞋妒、無有慚愧所致。(三)因果語,如來說一事過去之因乃至未來之果,如謂眾生現在之六入觸乃由過去之業為因,且現在之六入觸能起惑業而招未來之果。(四)喻語,如來為鈍根之眾生巧說譬喻,如喻佛身為獅子王。(五)不應語,如來說法必依真俗二諦之理,真則言一切法離性離相,皆即中道;俗則言世間、出世間之法,法法宛然,不可斷滅。如是而說,無不於理相應。然如來亦嘗謂天地可合、河不入海、四方山來、沙羅樹能受八戒;如是等說,於理不相應,故稱不應語。(六)世流布語,如來隨順世間流布之語,如謂男女、大小、車乘、房舍、城邑等。(七)如意語,如來於諸眾生,凡所教誡,悉如其意,方便而說。 p118


九河發心

謂若有眾生能於尼連禪河沙數乃至八恒河沙數之諸佛所發菩提心,則未來世必能誦持涅槃經等大乘經典,並護持無上正法。〔北本涅槃經卷六〕 p135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