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五行

(一)五元運行之意。即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數於天地間運行不息,故稱為五行;其為萬物化育生成之要素,與佛教以地、水、火、風四大種為能造之說有相通之處。此為佛教東傳以前,我國之固有思想,廣行於儒、墨、道、法、兵、醫諸家之間。漢代以後此說漸盛,更將之配於人生百般之事象。五行有所謂相生、相剋之兩義。南北朝以來,五行之說混入佛教,提謂經等以之配五戒,三種悉地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祕密陀羅尼法則以之配於五字、五佛、五智、五臟等,大日經疏卷四以之配於信、進、念、定、慧等五根。〔宿曜儀軌、摩訶止觀卷八上、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三〕

(二)指菩薩所修之五種行法。即:(一)聖行,聖,正之意。謂菩薩依戒、定、慧所修之行,稱為聖行。(二)梵行,梵,淨之意。謂菩薩於空、有之二邊無愛著之染,稱為淨;以此淨心運於慈悲,與眾生樂而拔其苦,故稱梵行。(三)天行,天,即指第一義天。謂菩薩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稱天行。(四)嬰兒行,嬰兒,以喻人天、小乘。謂菩薩以慈悲之心,示同人天、聲聞、緣覺之小善之行,故稱嬰兒行。(五)病行,謂菩薩以平等心,運無緣之大悲,示現出同於眾生之煩惱、病苦等之行,故稱病行。

上述五行乃天台宗之釋義,其中別圓二教於此五種之按配則有殊義;就別教之意而論,五行之次第如下:(一)聖行,為初地以前菩薩之自行。(二)梵行,為初地以前菩薩之化他。(三)天行,為初地以前菩薩之內證。(四)嬰兒行,為初地以上菩薩隨應善之現化。(五)病行,初地以上菩薩隨應惡之現化。上記五種前後隔歷,互不融即,稱為次第五行。又此為別教之行,故稱為別五行。

另就圓教之意而論,圓教以法華經所謂之如來莊嚴為圓聖行,如來室為圓梵行,如來座為圓天行,如來衣有二種,其中之柔和為圓嬰兒行,忍辱為圓病行。然此五行在一心中,圓具無缺,修性不二,因果融即,為一實相行,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不即不離而不可思議,故稱為不次第五行、如來行、一心五行、圓五行、一五行。此外,據法華經玄義卷四下載,一心五行即是三諦三昧,聖行即是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即是俗諦三昧,天行即是中道王三昧。〔南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法華經玄義卷三下、卷四上、涅槃經疏卷十三、大乘義章卷十二〕

(三)指五門修行。又作修行五門。五門,乃於六度中合定、慧二度為止觀一門,故稱五門。據大乘起信論所舉,即:(一)施門,施有三義:(1)若見一切來求索者,將己所有之財物隨力而施與,捨己之慳貪而令人歡喜,此即是財施。(2)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之能力方便救濟,令人無有畏懼,此即無畏施。(3)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所解而方便為說,不為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以迴向菩提,此即法施。(二)戒門,謂不作眾惡,遠離憒鬧而常處寂靜,少欲知足,修頭陀等行,對於小罪,心生怖畏而慚愧改悔,不輕如來所制之禁戒,常慎於譏嫌以防止過失。(三)忍門,謂能忍受他人之損惱而心不懷報,亦應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四)進門,謂對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而勤修一切功德,自利利他以速離眾苦。(五)止觀門,止,謂止息一切境界散亂之相而隨順奢摩他(止);觀,謂分別因緣生滅之相而隨順毘婆舍那(觀)。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而得成就。此外,將止觀配於真如、生滅二門,即:依真如門止息諸境相而無所分別,即成根本無分別智,此為止門;依生滅門分別諸相而觀諸相之理趣,即成後得智,此為觀門。然此二門唯一心,故需二門雙運,方能稱為正止觀。〔圓覺經大疏鈔卷五上、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末、起信論疏筆削記卷六、起信論義記教理抄卷十八、卷十九〕(參閱「止觀」1476) p1085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