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一乘

(術語)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車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載人運於涅槃岸,故謂之乘。

法華經專說此一乘之理。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同品曰:「諸佛如來,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同品曰:「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文句四上曰:「圓頓之教,為一佛乘。」勝鬘經曰:「一乘即是第一義乘。」勝鬘寶窟上本曰:「一乘者,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依法華論,此大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第十四名一乘經。起信論義記上曰:「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案方便品所說,即開會三乘之別執,悉歸趣於平等大會,等使一切眾生成佛道也。

蓋大乘佛教中,所謂權大乘家,立一切有情為法爾,五性各別之說。故其中定性二乘及無性,畢竟無由成佛。是故諸佛之法,自不可無三乘之別。定性二乘,必由聲聞緣覺之二乘而般涅槃,菩薩種性,必由大乘而般涅槃。然法華等經,或說唯有一乘者,是引攝不定性者,不使墮於二乘地,進而使由大乘般涅槃也,即如來密意之說也。又以所趣之真如無差別,三乘解脫等相等,故說為一乘耳。實則非無二三之別也。如大乘莊嚴經論第五,攝大乘論釋第十,廣列十義或八義意趣而論之。是為所謂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之教旨,以深密等經為所依之法相家所主張也。

至於實大乘則不然。蓋其所立之說,一切眾生,本無五性之別,悉有佛性,一性平等,故皆得由佛乘而成佛。昔曾說三乘各別之法者,不過為對於權機假說之方便耳。此為所謂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之教旨,天台華嚴等宗家所主張也。其中天台所依之法華經,主對於三乘之人,說其教之所以方便,開會之,使歸於一佛乘,華嚴經主對於十地之大菩薩,廣說其所入之一乘法,故至智儼賢首,分一乘而更論同教別教之二種。五十要問答上,謂「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孔目章一,謂「一乘之義,分別有二,一正乘,二方便乘,正乘如華嚴經所說,方便乘有十義」云云。又五教章上,謂「一乘教義之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並廣釋述之。

今擇要言之,則在同於三乘而說一乘為同教,於三乘全不共而別說一乘為別教。彼法華譬喻品所謂宅內所指之門外三車,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車,是別教一乘教也。同教者,如是三一不為別說。或謂一同於三,或謂三同於一,互相交參,是欲使成根欲性,進而入於華嚴別教一乘也。由是而概括之,一乘凡有三種:

一、為存三之一乘,所謂不破三乘之疑執,亦不會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之平等而說為一乘。如攝大乘論之十義意趣是也。

二、為遮三之一乘,會二乘之行果,遮三乘之別執,而說為一乘。如法華之同教一乘是也。

三、為直顯之一乘,不對於二乘,故無可破,唯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之儀。如華嚴之別教一乘是也。

又若經五教而論之,則總有五種之一乘。一別教一乘,如華嚴是。二同教一乘,如法華是。三絕想一乘,如楞伽是。是為頓教。所謂絕想亡言之邊,名為一乘。四佛性平等一乘,是為終教。一性皆成之邊,名為一乘。五密意一乘,即為始教。如攝論之十義意趣是。


一人當千

(雜語)以一人之力當千人。涅槃經二曰:「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當千,更無有能降伏之者,故稱此人一人當千。」


一代三段

(術語)總括釋尊一代之說教,視如一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華嚴阿含方等般若諸經為序分。無量義經法華經普賢觀經為正宗分。涅槃經為流通分。此日本日蓮上人依傍天台五時教判,主張法華經中心主義之名目也。見觀心本尊鈔四種三段下。


一代五時佛法

(術語)天台宗區別釋迦一代之教法,為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之五時。四教儀曰:「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罄無不盡。」詳五時條。


一偈

(雜語)規定字數句數,以三字乃至八字為一句,以四句為一偈。見偈字下。涅槃經二十二曰:「一偈之力,尚能如是。」法華經法師品曰:「妙法華經,一偈一句。」


一切皆成

(術語)謂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對於五性各別而言。蓋三乘家有無性有情之一類,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說,立無餘界永滅之計。而一乘家則唱悉有佛性之義,明二乘開會之旨,為無餘界迴心之說。故謂一切眾生無不成佛者。今舉三五經說證之。法華經方便品曰:「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又「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涅槃經十曰:「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於未來世皆當歸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大海。」又第三十六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雖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然必當成菩提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菩提。」又第十一說五種人成佛中,明須陀洹果人過未來八萬劫成菩提,斯陀含果人過未來六萬劫,阿那含果人過未來四萬劫,阿羅漢果人過未來二萬劫,辟支佛道人過未來十千劫,成阿耨菩提之旨。大雲經第四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得菩提心。」入楞伽經第二曰:「說三乘者,為使發起修行地故,雖說諸性差別,然非究竟地,聲聞緣覺,畢竟得如來身。」中陰經上曰:「於無餘泥洹界,發金剛心,一一成佛。」密嚴經中曰:「十梵之處:無煩、無熱、善見、善現、阿迦尼吒、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住彼已,漸除貪欲,從此生清淨佛土,常遊妙定,至於真解脫。」尼乾子經二曰:「為此眾生故,分別差別說。究竟皆成佛,更無餘乘有。我為化眾生,分別說餘道。漸化入於一,故無三差別。」勝鬘經曰:「聲聞辟支佛乘皆入於大乘。」圓覺經曰:「有性無性,齊成佛道。」等是也。


一化五味之教

(術語)天台宗區別釋迦如來一代之教法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之五時。此五時之教法,託於涅槃經所出之五味喻,謂為五味之教。五味者乳、酪生酥、熟酥、醍醐,如其次第配於彼五時。見五味條。法華文句六下曰:「四大弟子,深得佛意,探領一化五味之教,始終次第,其文出此也。」


一印頓成

(術語)習得一印相而頓得成佛之利益也。

又一法印之意,謂諸法實相唯一不二之真理也。玄義八之上曰:「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中略)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


一味

(術語)如來之教法,譬如甘味。教法之理趣,唯一無二。故名一味。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涅槃經五曰:「又解脫者,名為一味。」深密經四曰:「一切一味相勝義諦。」三藏法數四曰:「一味者喻法華一乘三教也。」法華經義疏八曰:「一味謂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一城

(譬喻)以城譬小乘之涅槃。法華經化城喻品曰:「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二百由旬,化作一城。」文句七下曰:「防非禦敵,稱之為城。」


一塵

(術語)一微塵也。為物質之極小者。涅槃經十曰:「一塵一佛。」華嚴經五十一曰:「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悉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悉明見,破塵出經卷,普饒益眾生。」


一字不說

(術語)佛雖說八萬四千之法。而佛自證之法,則非可以言說說。又所說之諸教,有本來法性,而非為佛之創說。此義謂之一字不說。四卷楞伽經三曰:「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七卷楞伽經四曰:「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我於某夜。成最正覺。乃至某夜當入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亦不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語。佛言: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說。云何二法。謂自證法。及本住法。云何自證法。謂諸佛所證。我亦同證。不增不減。證智所行。離言說相。離分別相。離名字相。云何本住法。謂法本性。如金等在。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金剛經曰:「須菩提!於意如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同經曰:「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一實乘

(術語)一實之教法也。教法能乘人到涅槃之岸,故曰乘。


一殺多生

(雜語)殺一人救多人也。殺生雖為罪惡之業,然殺一人,得生多數之人,則卻為功德。瑜伽論第四十一曰:「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思維,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云。涅槃經第十二,記仙豫王殺害世惡婆羅門,以其因緣卻不墮地獄。行願品疏鈔五,引報恩經文以明一殺多生之因緣。報恩經七曰:「有一婆羅門子,聰明黠慧,受持五戒護持正法。婆羅門子緣事他行,有五百人,共為徒侶。前至嶮路,五百群賊,常住其中。賊主密遣一人,歷伺諸伴,應時欲發。爾時賊中復有一人,先與是婆羅門子,親善知識,故先來告語。爾時婆羅門子,聞此語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語伴,懼畏諸伴害此一人;若害此人,懼畏諸伴沒三惡道,受無量苦;若默然者,賊當害伴;若害諸伴,賊墮三惡道,受無量苦。作是念已,我當設大方便利益眾生,三惡道苦,是我所宜。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斷此賊命,使諸同伴安隱無為。」


一法印

(術語)對小乘之三法印稱大乘之實印相,曰一法印。又有一實相印之名。即諸法實相之理也。妙玄八之上曰:「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


一無礙道

(術語)生死與涅槃融和無障之悟道也。往生論註下曰:「一道者,一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是涅槃。」


一篋四蛇

(譬喻)以一篋盛四蛇,喻一身之四大和合也。涅槃經二十三曰:「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贍養餧飼。臥起摩跣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當准法戮之都市。」四卷金光明經一曰:「地水火風,合集成立,隨時增減,共相殘害,猶如四蛇,同處一篋,四大蚖蛇,其性各異。」止觀一下曰:「三界無常,一篋偏苦。」


一解脫

(術語)法華經方便品曰:「佛說一解脫義。」文句記四中曰:「一解脫者,昔教三人,同一解脫。」涅槃經三十二曰:「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


一諦

(術語)對於二諦三諦而言。謂究竟無二之實義也。與所謂一實諦同。涅槃經第十三曰:「文殊白佛言: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佛答曰:世諦者,即第一義諦。有善方便故,隨順眾生,說有二諦。」是世諦即第一義諦,言有二諦者,示方便之意也。法華玄義第二明一諦之意義,謂譬如醉人,其心眩亂,視日月山川等,悉皆迴轉,而醒人但見不轉,不見轉,眾生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雖謂有二諦,而世諦如轉日,實唯為本日之一諦也。又毘婆沙論第七十二,解一諦之說頗多。有謂滅諦為一諦,有謂道諦名為一諦,乃至評家謂四諦,亦是世諦,亦是第一義諦云。又勝鬘經,謂四聖諦中,三諦是虛妄法,不真實,一滅諦為真實諦。」義林章第二末,謂勝鬘經說為一實諦,是唯如來藏乃為一實,餘有起盡云。案智度論八十六曰:「聲聞人以四諦得道,菩薩以一諦入道。」


一路

(術語)到涅槃之一道路也。首楞嚴經五曰:「此阿毘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長水之義疏曰:「唯此一路,能通至彼。」傳燈錄七,盤山語曰:「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一道

(術語)一實之道也。六十華嚴經六曰:「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八十華嚴經十三曰:「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離。」涅槃經十三曰:「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大日經疏十七曰:「一道者即是一切無礙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場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獨一法界,故言一也。」涅槃經二十五曰:「一道者,謂大乘也。」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蘇跋陁羅

梵語阿羅漢名也唐云善賢是佛在世時最後得度聖弟子也即涅槃經中須[跳-兆+(乏-之+(犮-、))]陁羅是也


娑羅雙樹

彼國亦云高遠林西域記云四樹特高在河西岸其樹似槲而皮青白葉甚光潤樹汁流出凝結如香如來涅槃處也


檀波羅蜜

具足應云檀那波羅蜜多檀那云布施波羅蜜云彼岸多云到謂離相行檀得至涅槃彼岸


釋迦文

釋迦能姓。劫初之時未有君長。眾推有道以為司契共立一王號莫訶三未多云大等音樂謂大眾齊等意樂立為王也即佛高祖以嫡相從曾不失墜共讚能為人帝。因斯遂姓釋迦。牟尼寂義。佛之別號。謂能寂默生死惡法。亦能證得涅槃寂理。姓号雙舉故云釋迦牟尼。今語略云釋迦文。智度論云釋迦文尼即牟尼同譯殊略尼字也云釋迦文也


一間

古閑反梵言翳迦鼻至迦翳迦此云一鼻至迦此云間謂壁際孔也說文間隟也言有一間隟在不得般涅槃也舊言一種子者梵言鼻豉迦此言種斯或譯者不善梵言或筆受人不尋本語致茲訛失也


阿闡底迦

梵語此云無欲曾不樂般涅槃亦言一闡底柯此云多貪謂貪樂生死不求出離故不信樂正法舊云阿闡提譯云隨意也


耆毱

上音祇下居六反梵語人名也即涅槃經中醫王耆婆是也此乃翻譯者華質不同梵音訛轉也


制多

舊言支提或言脂帝浮圖皆訛也此翻應名可供養處佛涅槃處生處說法處悉名制多皆須供養恭敬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上羊吏反別也坐禪三昧經云得暖法人也亦名得涅槃分善根人也注云不共无漏故言異也舊言凡夫非也又大智度論云乾慧地釋云乾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臊-品+巳]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任受道或習觀佛三昧或不淨觀或行慈悲无常等觀集諸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巳>已]來惣名乾慧也華嚴經云隨順世俗生長善根是童蒙凡夫人明了法


證詄

自七反速也急也正作疾𧪠二形也小品經云疾得涅槃明度經云[巳>已]得證疾並是也玉篇作意佚二音非也切韻作徒結反亦非也


涅[月*桑]

涅槃


槃嘻

許之反日藏經作涅槃


行般

上戶庚反用也進步也有功用也三法度論云行者謂之有為多方便及道緣行至無為故日行般涅槃也無行般涅槃者謂無為也少作方便及道緣無為至無為故曰無行般涅槃也亦謂之身證也


蘇[圯/土]

奴禮反智也正作閑坭二形也侍者名也大悲和尚涅槃經要作坭字是也密語名侍者義名為智如大悲和尚釋云拘那含牟𡰱者西國音此名无我与无漏智合故名侍者


字母

涅槃經十四音文同


[飢-几+互][飢-几+旬]

上徒兮反下戶吳反蘓精也正作醍醐下亦作餬也涅槃經云從乳出酪出生蘓從生蘓出熟蘓從熟蘓出醍醐也


憂稗

卑尒反或作▆卑吉反或云憂卑又或云憂畢义此云捨涅槃經云憂畢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諍又名不觀亦名不行是名為捨是也又蒲拜反非


婆𠷐

巨陵反案涅槃十四音作𠷐字也又况遠反非


重結句如後。

[巳>已]上三行准前切脚讀之与涅槃等同


涅[胳-口+木]

涅槃二字


胞罠

上布交反下或作▆同居例反人名也佛說般泥洹經作福𦋺大般涅槃經作弗迦沙長阿含作福貴並一義也經音義作珉以罠替之羙方反非也


泥洹

戶官反正言涅槃此云[旡>无]為亦云[宋-木+(廾@?)]滅亦云圓[宋-木+(廾@?)]


為軻

普何反梵言蠰佉唐言螺亦云珂亦云貝珂𤨴貝皆一物異名也涅槃經作儴佉王非躰也


渥洹

上奴𠔃反下戶官反亦云涅槃僧亦云涅婆珊此云裙上悮


第卅九卷

上徒骨反下女加反大般涅槃經作徒廬那般泥洹經作屯屈也


揵樹

上子葉反續木也正作接𢈻二形又或作[擴-黃+(建-干+├)]疾𦰧反尓疋云際接翼捷也注云摙謂相接續也大毗婆沙論云▆如有樹依他根生涅槃經云從伊蘭子生栴檀樹


泥洹

胡官反或云涅槃此云無為亦云圓寂川音作淖非也


泥洹

戶官反此云无為亦名圓寂即涅槃楚夏耳


埿洹

上奴𠔃反下戶官反即涅槃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翻梵語]
般泥洹

應云般梨涅般 譯曰般利者大亦云真也涅槃者如上說


須陀洹

亦云須呵洹亦云須陀般那 禪經曰流入涅槃譯曰入流


須涅牟梨破群那

應云涅槃多羅牟梨群濯 譯曰脩涅多羅者好眼牟梨者根破群那者星名


[佛光阿含藏]

流(sota)(巴),指聖洗,八聖道為趣向涅槃之流。


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ahajkāra-mamajkāra mānānusayā na honti)(巴),有我,即以識身為實在、常住、獨一、主宰;我所見,即見外境一切相為我所有;我慢使,那恃我而自貢高慢他,此慢惑能驅使人之身心,令入生死。參照雜阿含第四十七經:「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本句大意即在問以如何的「知」、「見」得以不受束縛、驅使。

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ahajkāra-mamajkāra mānānusayā na honti)(巴),有我,即以識身為實在、常住、獨一、主宰;我所見,即見外境一切相為我所有;我慢使,那恃我而自貢高慢他,此慢惑能驅使人之身心,令入生死。參照雜阿含第四十七經:「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本句大意即在問以如何的「知」、「見」得以不受束縛、驅使。


得阿那含道

又作阿那含果(anāgāmi-phala)(巴),不還果,譯為不來,謂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不來者,斷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


至安處

巴利本作 patta-yoga-kkhema(達瑜伽安穩),指至涅槃處。


四念處

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念即能觀之觀,處即所觀之境。四念處者,即: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四念處(cattāro satipatthānā)(巴),念是能觀之智,處屬所觀之境,以智觀境為念處。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意斷(cattāro sammappadhānā)(巴),又作四正勤、四正斷、四正勝,意中決定,而斷行之,故名四意斷。即:已生惡法令斷、未生惡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長。四神足(cattāro iddhipādā)(巴),又作四如意足,能發神通,所願皆遂,故名如意足。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五根(pañc' indriyāni)(巴),根具有二義:(一)能持義,如樹有根,能持所生枝葉,不致焦枯。(二)能生義,能生花果,令得成熟。五根指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pañca balāni)(巴),五根增長,具大力用,不為他法所伏,而能摧伏他法(疑惑、懈怠等)。五力指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覺意(satta bojjhavgā)(巴),又作七覺支、七等覺支、七菩提分。即由前慧力所發真正無漏之智,善能覺了。覺法分七種,故稱支或分。即: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賢聖八道(ariya atthavgika magga)(巴),又作八聖道分、八正道分。聖者正也,無漏聖法曰正,能通涅槃曰道。由前擇法覺分,不依偏邪,故入聖道。八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四念處、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為三十七種修行之法,循此而修,能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三十七菩提分法。


云何,阿難!用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所見身,而取滅度乎?

「云何,阿難!用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所見身,而取滅度乎?」巴利本(S. vol. 5, p. 162)作:「阿難!難道舍利弗……取了你的定蘊而般涅槃嗎?取慧蘊而般涅槃嗎?取解脫蘊而般涅槃嗎?取解脫智見蘊而般涅槃嗎?」


甘露門

通入甘露涅槃之門戶,即如來之言教。巴利本作 mahāpphalo hoti mahānisajso(有大果大功德)。


我所學道,求願者必成其法

中阿含第一○七經林經(上)(佛光二‧九一○)作:「或無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脫便得解脫,諸漏不盡而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則得涅槃。」


增上法

向上、更深之涅槃法。


劫貝

劫貝(kappāsa)(巴),又作劫貝娑,樹名。學名 Gossypium hebaceum,屬於棉之一種,可製成布衣,質細軟。大般涅槃經卷二十:「覺身細軟,如繒綿劫貝娑花」。

劫貝(kappāsa)(巴),為綿之音譯。「貝」,聖本作「鉢」。

劫貝(kappāsa)(巴),即綿布。


生般涅槃阿那含

阿那含果中分為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五種涅槃。生般涅槃為聖者生於色界,不久便斷餘惑而般涅槃


泥洹

泥洹(nibbāna)(巴),又作涅槃,譯為滅、寂、不生、無為、安樂。謂滅盡生死之因果,並度過生死之流,不再有生死苦果而達到安穩快樂的境地。


無餘解脫

有餘、無餘新譯為有餘依、無餘依。依,指有漏的依身;餘,指殘餘的惑業煩惱。若生死之惑業已盡,而有漏依身的苦果猶存,稱為有餘涅槃;反之,生死之惑業既盡,而有漏依身之苦果亦滅盡無餘,則稱為無餘涅槃。已全然脫離有漏依身之惑業而獲得自在解脫者,稱為無餘解脫。

巴利本作 anupādā vimutto(無執著而解脫)。


苦滅道跡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dukkhanirodhagāminī patipadā ariyasaccaj)(巴),四聖諦之四,指八正道,能達於涅槃之道。


解脫所見身

解脫所見身(vimuttiññānadarranakkhandha)(巴),又作解脫知見身,即自知見證涅槃之智慧。雜阿含卷四十二第一一二八經(大正‧卷四二‧一一四五經):「何等為成就五支?謂無學戒身成就,無學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是名成就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果報。」


般涅槃

又作涅槃、圓寂、滅度,即超越生死,斷盡一切煩惱之境界。「般」,梵語 parī,完全之意。

涅槃(parinibbuta)(巴),即入滅、圓寂。

涅槃(parinibbāna)(巴)、(parinirvāna)(梵),又作圓寂,即完全滅度之意。

涅槃(parinibbāna)(巴)、(parinirvāna)(梵),又作圓寂、般泥洹,即滅度之意。

巴利本作 parinibbāyī(般涅槃者)。


四法本末

又作四法印、四憂檀那、四相,即三法印加上「一切行苦」。(一)一切行無常(sabbe savkhārā aniccā)(巴)。(二)一切行苦(sabbe savkhārā dukkhā)(巴)。(三)一切法無我(sabbe dhammā anattā)(巴)。(四)涅槃寂靜(wāntaj nirvānam)(梵)。


甘露

甘露(amata)(巴)、(amrta)(梵),為不死靈藥之名。甘露法即不死之法。

不死之藥,喻涅槃

甘露(Amitodana)(巴),即甘露飯王,釋尊叔父,真淨王之弟。「露」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淨」字。

甘露(amata)(巴)、(amrta)(梵),又作不死液、神酒。原意為不死,可引伸為達到不死之位,或為神、不滅之義。佛法之中,以涅槃、甘露能永斷生死,是真不死藥。

甘露(amata)(巴),又作不死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而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


得真如法

巴利本作 ñāyassa adhigamāya nibbānassa racchikiriyāya(為了得到理趣──真理,為了證涅槃)。 


生般涅槃

生般涅槃(upabaccaparinibbāyī)(巴),生色界已,未久即能起聖道,斷除上地之惑而入般涅槃者。


解脫

解脫(vimutti)(巴),解開惑業之繫縛,脫離三界之苦果。

解脫(vimutti)(巴),又作木叉,涅槃之別名。即解除一切繫縛,脫離一切苦惱,達於涅槃之境界。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阿含辭典(莊春江)]

1.執取;執著(upādāna),如「所取法」、「取緣有」、「五取蘊」,另譯為「受」。2.拿、抓,如「取擔」、「不與取」、「放一取一」、「應取汗」。3.選擇;挑選,如「若取涅槃」。



ñāṇa,音譯為「若那、闍那」,巴利語讀音為「逆那(「逆」加鼻音)」,梵語讀作「缽加逆那(「逆」加鼻音)」,為「有關解脫涅槃道理的理解知識」,若由此進一步體證,則稱為「證智、直接智」。



paññā,音譯為「般若、波若、般羅若、缽剌若」,巴利語讀音為「班逆阿(「逆」加鼻音)」,梵語讀音為「缽剌加逆那(「逆」加鼻音)」,為「有關解脫涅槃的體會與體證」。


六度

另譯「六波羅蜜多;六到彼岸;六度無極」,六種到彼岸涅槃的修行方法,即「持戒、布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慧)」。「波羅蜜多」(pāramitā),原意為「完美的;最高的事物」),後來大乘時期轉為指涅槃


四道

另作「四通行、四斷、四行、四正行」,即「苦習盡道,苦盡道,樂非盡道,樂盡道」,為能通往解脫涅槃的四種模式。


甘露

另作「甘露味、甘露法」,義譯為「不死」(amata),意指「涅槃解脫」(不生者不死,解脫者不生)。


施設

1.解說,如「施設出世間福」,另譯作「分別說」。2.訂立(paññāpeti, paññatti, paññāpanāya),如「沙門瞿曇施設無餘涅槃耶?」。3.設置,如「施設大施」、「施設床座」。4.說、描述,如「無所施設」、「施設世間」。5.因緣和合者,另譯作「假」。


寂靜

平靜的;安寧的,指「涅槃」。


清涼

為「涅槃」的同義語(增語),參看「涅槃」。


無極

彼岸;涅槃的另譯。


檀度

即「布施波羅蜜多」,「檀」為「布施」(dāna)音譯(檀那)的簡略,「度」為達彼岸(涅槃)的意思,音譯為「波羅蜜、波羅蜜多」(pāramitā),參看「波羅蜜」。(相關詞「行檀波羅蜜」,「行」為「實踐」的意思)


不可得

1.得不到;不存在,如「我不可得」。2.涅槃的異名,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3.表示數量龐大,如「不可得大福之數」。


向於捨

另譯為「捨於進趣;趣至出要;願至非品;趣非品;趣向非品;捨諸惡法」,南傳作「捨棄的圓熟」(vossaggapariṇāmi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解開上成熟」(maturing in release),並解說「捨棄」(vossagga)有雙重含義:「永捨之捨棄」(pariccāga vossagga)與「躍進之捨棄」(pakkhandana vossagga),前者是捨斷雜染:從練習毘婆舍那的「彼分」(tadaṅgavasena)到出世間道的「斷」(samucchedavasena),後者是進入涅槃:由練習毘婆舍那時傾向它(tadninnabhāvena),以及在聖道中作為所緣(ārammaṇakaraṇena)。捨斷雜染而進入涅槃,就是「捨棄的圓熟」。而「捨棄」(vossagga)與「斷念;定棄」(paṭinissagga),在詞源與含意上是緊密關連的,但用在《尼科耶》中,一個細微的差異似乎將它們分離。「斷念」主要用在毘婆舍那階段,對所有有為法經由洞察無常而積極消除雜染,發生在「安那般那念」的第十六階(參看《雜阿含803經》),「捨棄」則用在聖道成熟,可能意味著完全放棄所有執著的最後狀態,因此在意義上與涅槃緊接。「非品」,《毘婆沙論》舉一解說「世是品法,彼法離世,名為非品」。


阿羅漢

arahaṃ, arahant的音譯,由老師教導而修得解脫涅槃者,另譯為「阿羅訶、羅訶、阿羅呵、羅漢、無所著、至真、真人」,義譯為「應供(值得供養者)、應」,另譯為「應真」,俗語轉義為「賊殺、不生」,亦為三藐三佛陀的十號(十種稱號)之一。


般涅槃

parinibbāna,另譯為「般泥洹;圓寂;完全涅槃;遍涅槃;究竟涅槃」,名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最後的涅槃」(final nibbāna)。


無有愛

vibhavataṇhā,另譯為「虛無的渴愛;非有愛」),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為求根絕的渴望」(craving for extermination),即:不想存在的渴愛,執取「斷滅、涅槃」的渴愛。


無為法

南傳作「無為」(asaṅkhat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非條件的」(the unconditioned),有為法的相對,指解脫涅槃


須深經

以外道須深來僧團盜法的因緣,說到「慧解脫阿羅漢」以及「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深義(《雜阿含347經》)。


滅盡向

即「向滅盡」,另作「正向滅盡;滅盡;向滅;滅盡向;滅盡法」,南傳作「是為了滅(涅槃)的行者」(nirodhāya paṭipanno hoti)。


聖法印

證入解脫的印記(軌則),由空三昧出發,經無相、無所有,再觀無我我所而涅槃寂滅的修行順序。


道品法

1.泛指入涅槃道之法。2.原始結集的「道品」內容,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安那般那念、戒定慧三學、四不壞淨」。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光大辭典]
一人當千

一人可敵千人之謂;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經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當千,更無有能降伏之者,故稱此人一人當千。」 p2


一子地

指菩薩證得化他之果,以平等、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一如己子之階位。全稱極愛一子地。住於此階位之菩薩,視眾生猶如父母之愛子,見子安穩、修善,則心生歡喜;見子煩惱、病苦,則心愁憂念。北本涅槃經卷十六(大一二.四五九上):「見諸眾生法身未增,或行身、口、意業不善;菩薩見已,則以智手拔之令出,不欲令彼流轉生死,受諸苦惱(中略)。見一闡提墮於地獄,亦願與俱生地獄中。何以故?是一闡提若受苦時,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當為說種種法,令彼得生一念善根,是故此地復名一子。」即謂住於一子地之菩薩,心常繫念眾生,救拔不捨。〔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三十八、涅槃經義記卷五下〕 p3


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

乃弘揚大乘經典之童子。即指「一切世間樂見」(梵 Sarvaloka-priyadarśana)之「離車」族(梵 Licchavi)童子。又稱一切眾生樂見梨車童子、眾生樂見比丘、樂見離車菩薩。據大法鼓經卷下載,正法欲滅前八十年,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生於南方文荼羅國大波利村善方便河邊,姓迦耶梨,後出家作比丘,以四攝法攝化眾生,得大法鼓經,讀誦通利,遂捨先所受本不淨物,先後為眾宣說大法鼓經、大乘空經、眾生界如來常住大法鼓經;常擊大法鼓,吹大法螺,建大法幢,盡百年之壽後,現大神力,示般涅槃。又同經卷上載,此童子於過去雞羅婆佛時,為一持法治化之轉輪聖王,其後於燈光如來時,生為地自在王之長子,於正法欲滅時,宣揚此經,壽終生安樂國,得大神通,住第八地。又據大方等無想經卷四涅槃健度之載,過去同姓燈佛時,在寶聚城出世之大精進龍王,即為一切眾生樂見梨車童子之前身。〔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如來壽量品、法經錄卷一、歷代三寶紀卷十〕 p7


一切皆成

指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之意;係一乘家所倡之說。又作一切皆成佛、一性皆成。與五性各別對稱。法相宗等三乘家倡五性各別之說,主張無性有情、定性聲聞、定性獨覺等三者不能成佛。然大乘宗如天台、華嚴等,皆主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能成佛。如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大一二‧四八七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法眾僧無有差別。」又同經卷十(大一二‧四二三上):「一切三乘同一佛性。(中略)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未來之世,皆當歸於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於大海。」天台宗更進而認為,即使是草木國土等無情物亦具有佛性。〔大雲經卷四、 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六、華嚴五教章卷二〕(參閱「佛性」2633) p13


一切遍處道智力

梵語 sarvatragāminīpratipajjñānabala。乃如來十力之一。又作知一切道智處相力、遍趣行智力、至處道力。指如來如實遍知六道之有漏行及涅槃之無漏行等一切因果之智力。〔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俱舍論卷二十七〕(參閱「十力」361) p18


一化五味之教

乃以五味次第配於佛陀一代時教之教法。此即天台宗所立之五時判教。五時指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此五種教法即如北本涅槃經卷八所說之五味喻,又作五時之教。五味指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者,在先後順序上有五時之分。法華文句卷六下(大三四‧八六下):「四大弟子,深得佛意,探領一化五味之教始終次第。」(參閱「五味」1104) p21


一心五行

又作如來行、不次第行、圓五行。天台宗主張,一心之中具足五行之功德,稱為一心五行。五行,指聖行、梵行、嬰兒行、病行、天行。若以五行配於三諦三昧,聖行即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即俗諦三昧;天行則為中道王三昧。然於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圓具此五行而不缺其一,此一心即具五行,稱為一心五行;此係修性不二,因果融即,一即五,五即一,不即不離不思議之行。〔北本涅槃經卷十一、法華玄義卷四下〕(參閱「五行」1085) p24


一代三段

劃分釋迦一代之教法為三段,此乃日僧日蓮依天台宗之五時教判,而主張以法華經為佛教之中心教理所立之名目。日蓮將釋迦如來一代之說教視如一經,分為序分(指華嚴、阿含、方等、般若等法華經以前之諸經)、正宗分(指無量義經、法華經、普賢觀經等法華三部經)、流通分(指涅槃經)三段。 p28


一印

(一)即指一種印相、印契、手印。(參閱「手印」1412、「印相」2231)

(二)一法印之謂。小乘佛教以「無常、無我、涅槃」為三法印;大乘佛教則主張諸法實相為一法印之說。 p32


一名

名即名字,謂理雖是一,假言施設,種種不同。如經中只一涅槃之名,如來隨經演說,亦名無生,亦名無作,亦名無為,亦名解脫,亦名彼岸,亦名無退,亦名安處,亦名寂靜,亦名無相,亦名無二,亦名一行,亦名清涼,亦名無諍,亦名吉祥,雖立多種之別,只是涅槃一名,是為一名。〔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三〕 p33


一名四實

名與實為事物一體之兩面。先陀婆即一名;水、鹽、器、馬即四實。南本涅槃經卷九,迦葉菩薩讚言如來微密之教難以得知,唯有智者始能了知甚深佛法。譬如大王告諸群臣:「先陀婆來!」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心欲水時,口索先陀婆者,智臣知王意,即以水奉之。索鹽、器、馬三物,亦稱先陀婆,智臣即以三物隨意奉之。比喻如來為諸眾生說無常、苦、空、無我之相,大乘菩薩應當善知,以證涅槃解脫之道。

(一)水,若王欲洗時,索先陀婆,智臣便奉水。謂水無定性,在方器則方,在圓器則圓,比喻如來為眾生說入涅槃,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為計常者說無常相,欲令眾生修無常想。(二)鹽,若王欲食時,索先陀婆,智臣便奉鹽。謂鹽味苦,比喻如來或說正法當滅,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為計樂者說於苦相,欲令眾生多修苦想。(三)器,若王食已,將欲飲漿,索先陀婆,智臣便奉器。謂器中本空,比喻如來或說空者是正解脫,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說正解脫,欲令眾生修學空想。(四)馬,若王欲遊,索先陀婆,智臣便奉馬。謂馬由人策,不得自在,比喻如來或說我今病苦,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說無我相,欲令眾生修無我想。(參閱「先陀婆」2188) p33


一名無量義

於一名詞中,具有無量無邊之義理。反之,一件事物有無量無邊之名稱,則稱一義無量名。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三迦葉菩薩品(大一二‧五六三下):「於一名法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名。」此謂佛陀能自由自在地使用名相,隨順眾生之根機而說法。 p33


一因

(一)同一因行之意。即謂一切眾生悉具佛性,故以此同一因行皆能到達涅槃。如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之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同一因,同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

(二)指唯一之原因、原理。吠陀、奧義書、吠檀多等古代印度之哲學主張,萬物皆由唯一者(梵 Tad-ekam)、生主(梵 Prajāpati)、自在天(梵 īśvara)、梵(梵 Brahman)、我(梵 Purusa,或梵 Ātman)等唯一之原因所產生。佛教則以為一切諸法皆由因緣而生,否定一般印度哲學所主張一因生之說。〔俱舍論卷六、卷七、中論疏(月稱,Prasannapadā,XXVI)、般若燈論釋卷六觀作者業品、百論卷下破因中無果品、俱舍論光記卷七〕 p35


一因外道

主張世界萬物成立之原因乃同屬一因之外道。於維摩經六師中之第五迦羅鳩馱迦旃延、外道小乘涅槃論之第四韋陀論師、第五伊賒那論師、第九女人眷屬論師、第十二摩陀羅論師、第十五摩醯首羅論師、第二十安荼論師等,所說雖各有異同,然同屬一因外道之部類。大日經住心品所舉三十種外道中,自在天、流出、尊貴、遍嚴、摩納婆等,亦同屬一因外道。 p35


一字不說

謂諸佛所自證之道,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唯佛與佛乃能徹底了解。猶如以手指月,其指非月,一切語言文字也不全等於諸佛證悟之內容。關於此義,華嚴宗謂「果分不可說」,禪宗謂「不立文字」,天台宗亦立有「四不可說」之義。〔大般若經卷四二五、北本涅槃經卷二十〕 p37


一成一切成

意謂若一事得以成就,則一切之事悉皆能成就。此乃就華嚴宗「事事無礙法界」之觀點而言。係指成道者之境界。新華嚴經卷五十二、華嚴經疏卷二謂,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亦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皆入涅槃,皆同一性,即所謂無性。又由於理遍於事,故說「一成一切成」;以事遍於理,故言「皆有所成」。此外,華嚴經旨歸、華嚴經問答卷上等所舉「一得一切得」之語,即與「一成一切成」同義。〔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上、新華嚴經論卷一〕 p46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出世,離開人間;涅槃,已達超越生死,完全覺悟之境界,乃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佛典中並無「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之語,惟一般民間或通俗小說多援引「佛」、「出世」、「涅槃」等佛教名相,湊成此語,來形容人昏迷不醒之時,靈魂已出竅之情形。 p45


一來向

梵語 sakrdāgāmi-pratipannaka。又作斯陀含向。乃聲聞四向四果之一。斯陀含果又稱一來果,為聲聞四果之第二,係已入預流果,既已斷滅欲界六品之修惑,尚須自天上至人間受生一次方可般涅槃之聖人。一來向,則指趨向斯陀含果之因位,乃行將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參閱「四向四果」1683、「斯陀含」4978) p47


一性

指正因佛性。謂一切眾生皆具此性,但背覺合塵,常為煩惱之所覆障。若順性而修,則能超脫生死,悟入涅槃,與佛所證,無二無別。〔北本涅槃經卷十、卷三十六、新華嚴經卷五十一、華嚴五教章卷二〕 p48


一城

乃譬喻小乘之涅槃。佛為志樂小法之眾生,說小乘之涅槃。猶如為逢險道之眾生,化一城以供眾人止息。法華經化城喻品(大九‧二六上):「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中略)可於中止,隨意所作。』」 p62


一乘

即指佛乘。乘,載運之義。佛說一乘之法,為令眾生依此修行,出離生死苦海,運至涅槃彼岸。喻以七寶大車而導之以大白牛。佛之出世,意欲直說法華,蓋因眾生根機不等,於是先說三乘之法而調熟之。法華經載,於一乘道分別說三,後至法華時,會三乘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卷二譬喻品〕 p59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乘

又稱「一佛乘」。係與「三乘」相對的教法。三乘教法謂眾生在修習佛法時,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三種差別,而一乘教法則謂小乘之聲聞、緣覺教法到最後亦終將與菩薩乘的行者相同,都將成佛。因為聲聞乘與緣覺乘的教法只是一種權巧方便,並不是佛陀的本懷。佛陀為一大事因緣出世的目的,是在引導一切眾生終皆成佛。因此,以成佛為最終歸趨的一乘教法才是佛陀弘法的真正意趣所在。這種主張是《法華經》最主要的特色所在。《法華經》〈髐隢K品 〉曾謂(大正9‧7b)︰「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中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並且以羊車、鹿車、牛車比喻三乘,而以大白牛車比喻一乘。可見該經的主張,顯然以為三乘法僅是方便法門,唯有一乘法才是真實之教。

關於一乘法的深意,後世天台、華嚴、唯識、真言等宗,各有獨特的主張。茲分述如次︰

〔天台宗的一乘說〕 依天台宗的解釋,「一乘」的「一」,即妙,即純一,所以獨得「妙」之名,因而立「四一」之說。所謂「四一」之說,始於光宅《法華經義記》,該書卷二解釋「十如」時云(大正33‧593a)︰「實智所照之境凡有四種,一者是教一,二者是理一,三者是機一,四者是人一。」惟同書卷三以四一解釋「唯以一大事因緣」時,所述則與此稍有不同,其文云(大正33‧603a)︰「先明果一,二明人一,三明因一,四明教一。」由此可知,光宅的四一說前後不同。對此,天台智顗在《法華玄義》卷六及《法華文句》 〈方便品疏 〉曾加以破釋,並別立教、行、人、理之四一,所根據之〈方便品 〉云(大正9‧8a)︰「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智顗稱「無二亦無三」為教一;「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為行一;「但教化菩薩」為人一;「世間相常住」是理一。茲分釋如次︰

(1)「無二亦無三」︰約教而言,沒有通教半滿相對的二種教法;約部而言,沒有《般若》的兼帶大小二乘,所以是無二。又,約教而言,沒有藏教所分的三乘法;約部而言,無《方等》中所對的三乘,所以是無三。此為教一。

(2)「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法華文句》解釋(大正34‧62c)︰「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別偏傍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即「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法華文句》認為是教一,而《四教儀》則認為是行一。二者的不同在於《法華文句》以「但說」為教一,《四教儀》以「無上道」為行一,即分別就能詮、能行各據一義。故有此差別。

(3)「但教化菩薩」︰是說前此一向隨順眾生根機而教化三乘,但到了法華時,由於「開三會一」,一切眾生都會歸為求無上菩提的菩薩。此時僅存菩薩而無聲聞與緣覺,故云人一。

(4)「世間相常住」︰十界依正差別的事法即是世間相;世間相的萬法悉皆相即於理,故皆常住,此即諸法實相。雖然以凡夫染礙的迷情來看世間相,必定是隔歷非常住,但只要一去隔礙的迷情,就能洞達諸法實相,覺證十界本具、依正融即之圓滿妙理。果然如此,則法界萬眾無不常住,而且既脫吾人迷情的分域,則常住就不是與無常相對的常,而是絕對的「妙常」。此即為理一。由於理一,所以教、行、人也都是一。

這就是天台宗的一乘說。

〔華嚴宗的一乘說〕 華嚴宗的一乘說頗為複雜,有二種一乘、三種一乘、五種一乘等種種說法。《華嚴五教章》卷一(大正45‧477a)︰「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這種同教、別教二種一乘之說,是華嚴宗一乘說的根本。此中,同教一乘有兩種,一為「以一乘為能同,三乘為所同」的向下門的同教;二為「以三乘為能同,一乘為所同」的向上門的同教。別教則是別異於三乘權教的一乘。

《華嚴五教章》立別教為分相、該攝二門,而同教則有分諸乘、融本末二門,並廣加解釋。此中,別教一乘是以該攝門詮其法體,以分相門釋別教之名義。同教一乘是以分諸乘分顯其法體,以融本末釋同教之名義。所以,二種一乘雖各立二門,但特別以別教一乘為華嚴之本宗。

關於一乘的種類,在華嚴宗典籍中可以覓得下列數種說法︰《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論二種一乘,云(大正35‧114b)︰
「一乘二者︰(一)破異明,如法華經破二實滅及涅槃經破無佛性,俱是對權會破,方說一乘。(二)直體顯一,如華嚴經不對二乘,無所破故,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儀故。是故初說華嚴無權可會,終說涅槃會前諸權;是即非盡權無以顯實,是俱名一乘。」

此外,《華嚴經探玄記》也曾述及三種一乘(大正35‧114c)︰「一乘三者︰(一)存三之一,如深密等說。(二)遮三之一,如法華等。(三)表體之一,如華嚴等。」至於五種一乘,《華嚴五教章》卷一云(大正45‧482a)︰「明一乘隨教有五︰(一)別教一乘云云。(二)同教一乘云云。(三)絕想一乘,如楞伽,此頓教。(四)約佛性平等為一乘,此終教云云。(五)密意一乘,如八意等,此約始教。」《華嚴五教章》卷一在同教之下,曾列舉七種一乘之說,文繁茲不贅。如上所述,雖有種種一乘差別,但都可收歸於同教、別教一乘(即二種一乘)。

以上華嚴宗、天台宗的一乘說,都主張一乘真實、三乘方便。此中,天台宗雖許以「圓」之名說法華時之前,但絕不許法華時之前用「一乘」之名,所以天台宗的一乘就沒有多種差別。而華嚴宗則不許以「圓」字稱頓教以前的四教,然而允許將「一乘」之名用在漸頓諸教,所以一乘就產生多種差別。

又,《法華經》以開會三乘之機為其主眼,《華嚴經》則是以對普賢大機直說一佛乘為眼目。所以華嚴、天台兩家之間雖有若干不同,但都是以一乘真實、三乘方便為其教旨。

〔唯識宗的一乘說〕 唯識宗的主張與天台、華嚴不同。此宗認為「三乘真實、一乘方便」,而每駁斥華嚴、天台的一乘說。然而此宗論據,仍然是來自對《法華經》、《涅槃經》等關於一乘的經教。如窺基《法華玄贊》卷五,即會通<方便品>「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之文,而認為是在談十地菩薩古昔之事,以及對不定姓二乘的記別。《法華玄贊》卷四(本)曾引《攝大乘論》的十因,結釋(大正34‧716b)︰「今此會中,依論,但與二人記別︰(一)不定姓,(二)應化者。(中略)非全撥其無定姓。故此一乘是密意說。」

此外,窺基在《法苑義林章》卷一裏,又會通<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之說,其文云(大正45‧267a)︰「依梵本說,經頌應言︰無第二、第三。數三乘中獨覺為第二、聲聞為第三。為引不定任持所餘故,方便言無第二第三,非真破也。」

窺基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也會通了《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文,而認為(大正43‧611a)︰「涅槃據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唯說有一。」而《唯識論同學鈔》卷一之四也會通了《涅槃經》「聞說一乘一道一行一緣,而言四果皆成佛者,弟子不解我意」之文,而謂(大正66‧35c)︰「諸聲聞等皆成佛者,不解佛意也。」佛意是對不定姓一機說成佛。

由上引諸文,可見唯識宗的看法與天台、華嚴是有差別的。該宗認為華嚴、天台宗的一乘說,是佛對不定姓一機的密意方便說,而以為「五姓各別」才是了義真實之教。因此該宗主張有人可成佛、也有人不會成佛。

〔真言宗的一乘說〕 真言宗立祕密一乘,而不許顯教諸宗為真正的一乘。空海《吽字義》中即有顯教一乘、祕密一乘的名目。對這一問題,《真言本母集》卷三十一有「一乘實義,限真言事。」一條,以一乘實義獨歸真言宗,認為一乘是不動迷悟諸法,直接印成佛體之義。而十界依正、迷悟諸法,係以六大為體、四曼為相,故各各體性相用皆具本不生之功德。至於顯教諸經雖依真如法性之周遍而建立一乘之名,但並非事理俱密之談,因此仍屬於三乘中之菩薩乘,雖得一乘之名而無其實。而真言教則不然,真妄事理皆法身自體,故不動迷悟即可立一乘之名。因此「一乘」應為真言教所獨有。

要言之,真言宗未破壞五姓之各異,而以同一法身加以統一。此一看法與天台宗等之廢除五姓差別而建立一佛性的意義,顯然異趣。顯密二宗對「一乘」法門的異同,由此可以窺見端倪。

此外,近代日本佛學界,對一乘思想也曾有熱烈的討論。明治以後,松本文三郎、木村泰賢、宇井伯壽、布施浩岳、勝呂信靜、板本幸男、平川彰、橫超慧日、野村耀昌等十餘位學者,先後都曾提出對《法華經》之一乘思想的獨特看法。這些看法,在《法華思想》書中的〈一佛乘的思想〉一文中,作者野村耀昌曾有摘要性的敘述。

〔參考資料〕 舊譯《華嚴經》卷五〈 菩薩昆品〉;《勝鬘經》〈一乘章〉;《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二〈一乘品〉;《顯揚聖教論》卷二十;《大乘莊嚴經論》卷五;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十要問答》卷上;《華嚴孔目章》卷一;《不退轉法輪經》卷一;《解深密經》卷二;《入大乘論》卷下;《法華論》卷下;《法華經義記》卷三;《大乘義章》卷九〈一乘義〉;《大乘玄論》卷三〈一乘義〉;《法華玄論》卷一、卷二、卷四;林久稚譯《法華思想》(文殊版)。


一乘真實‧三乘方便

謂一乘教是真實教,三乘教為方便教。是天台宗、華嚴宗等一乘家的說法。一乘教是令一切眾生悉成佛果的教法。然眾生根性未熟,無由直接施與,因此另立三乘各別的因果,設三乘教加以誘導。《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正9‧9c)︰
「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墬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得是無上法,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


一休

日本室町時代臨濟宗大德寺派之奇僧。初名周建,後改名宗純,別號狂雲子,又號夢閏。相傳為後小松天皇子嗣。六歲投安國寺,為長老像外鑑侍者。十三歲就東山慕哲攀學作詩,十五歲即以「衣宿花」一詩聞名於時。十七歲從壬生寺清叟學經錄,又訪西金寺謙翁宗為,浸淫關山派宗風五年。謙翁寂後,往近江(滋賀縣)堅田求謁華叟宗曇。華叟初閉門拒之,後受其至誠所感,始允入室。一日聞瞽者演岐王落髮故事,忽有所省,華叟書「一休」贈之,遂以為自號。後聞鴉鳴,脫然領悟,翌日呈機語,華叟大為賞識,乃授其印可之文書,然師鄙視文書之徒具型式,故擲地不受。華叟仍將該文書托將軍義教轉交。

其後,師放曠漫遊各地,居無定所。正長元年(1428)六月二十七日,華叟示寂,師至堅田為其修喪七日。永享四年(1432),隱棲於和泉(大阪府)。相傳師每出遊街巿,常持朱鞝木劍,巿人怪而問其故,則曰︰「今諸方之 知識實似此木劍,收在鞝內猶真劍,拔出則僅木片耳。殺猶不能,何況活人﹖」永享五年,後小松天皇不豫,嘗召師略演心要。九年寓於將軍義教之館,義教將華叟所托之印書與師,師慨然曰︰「今佛法陵遲,具眼者稀,纔持一紙之證則稱嗣某宗風,余恥類徒。」遂撕毀印書並投入火中。

永享十二年住大德寺如意庵,其後轉住德禪寺、攝津住吉之松栖庵、加賀大燈寺等,先後並開創尸陀寺、酬恩庵等。文明六年(1474)二月,奉敕住大德寺,為第四十七世,致力於振興禪風。九月避亂於和泉。十年回大德寺,復興寺門。十一年建法堂,重整寺觀。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因病示寂,年八十八。遺偈曰︰「須彌南畔,誰會我禪,虛堂來也,不直半錢。」遺骸葬於慈楊(酬恩庵)塔下。

師資性磊落,超脫世外,不計名利,不媚權勢,韜光晦跡,不拘威儀。好詠狂歌,喜吹尺八(簫),又善書畫。有《狂雲集》、《一休骸骨》、《佛鬼軍》各一卷等行世。弟子有沒倫紹等、祖心紹越、岐翁紹禎。

◎附︰《本朝高僧傳》卷四十二〈京兆大德寺沙門宗純傳〉

釋宗純,字一休,號狂雲子。母藤氏,南朝簪纓之女,為後小松帝愛幸,逮其有娠,所譖后宮,出產民間。

純僅六歲,授安國像外鑑禪師為童子。聰慧絕倫,剪 納具後,學風騷於東山慕哲樊,聽教乘於壬生清叟仁,棄參謙翁為於西金寺。翁妙心無因因禪師高弟,本色之衲僧也。服膺高風,執侍六年,及翁捐世,聞華叟曇和尚鉗鎚嚴密,抵謁江之堅田,叟拒不容,止宿漁舟,或臥露地,懇求旬日,許相看。會裡枯澹,而純貧履甚,齋盂不霑,借篷支寒,令究洞山三頓棒因緣。一夕聞鴉鳴,脫然領悟。詰旦呈機,叟曰︰「此是阿羅漢境界,非作家境界也。」純曰︰「某只喜此境界,不喜作家分上。」叟頷授記,復以徹翁以降傳來印書付之,蓋表授受不妄也。純便擲地而出,叟托之宗橘夫人曰︰「吾滅後付宗純。」

橘字華林,於叟之輪下究明大事,總持末山之流亞也。橘托帖子於源丞相,純一日在源第自謂曰︰「今時佛法陵遲,罕有具眼者,龍蛇不辨,黑白不別,纔持一紙證則曰︰「乞嗣某宗風,為某的孫。」徒浩浩如麻似粟,戚哉。」便把遞代印記,投之火中。從此放曠,漫遊靡有定處。

洛之尸陀、攝之酬恩、泉之慈濟松棲等,其卓錫之地也。後小松帝讓位之後,召純入宮,常問旨要,寵遇甚厚;後花園帝相繼崇信。初,稱光帝青宮未立,睿心猶豫,純密奏曰︰「咨天曆數正在彥仁,時不可失。」帝喜曰︰「朕儲定矣。」彥仁,後花園帝也。是以純承三帝之寵,所在眾常盈席。

示眾曰︰「凡學禪道者,切須剿絕惡知惡覺,至正知正見也。惡知惡覺者,古則因緣理論文句學得底,勞而無功者也,如此之輩,對閻羅老子面前,有甚伎倆。正知正見者,日用坐斷涅槃堂裡,全身墮在火坑底,子細看來苦中有樂,若能見得不昧因果境,若見不得永不成佛。汝等勉旃。」冬至示眾︰「獨閉閑門不省方,可中誰是法中王。諸人若問冬來意,日自今朝一線長。」頌野狐話曰︰「千山萬水山僧居,甲子今年五十餘,枕上終無老來意,夢中猶讀小時書。」

到一檀家,欄有老牛,純書一偈,掛其角端曰︰「異類行中是我曾,能依境也境依能,出生忘卻來時路,不識前身誰氏僧。」其夜牛斃矣,牛主來曰︰「師頌殺我牛。」純只一笑。以三轉語接學者曰︰「天高地厚,赤肉白骨,逼塞乾坤底,大人境界也無,三世了達漢,是如來禪,是祖師禪,欲知此兩轉語,須到慈氏下生。」

文明六年春,同門耆宿,捧敕黃來,請視篆大德,純作二偈謝恩,自警終不住,但賜鳳書紫袍耳。七年在薪之虎丘,門人作壽塔,純牓曰「慈楊」,作頌示眾。十三年十月初示疾,十一月二十一日就座書偈曰︰「須彌南畔,誰會我禪,虛堂來也,不直半錢。」瞑目而化,壽八十八。門人舁全身瘞于慈楊之塔。

純憤當時不會祖意,而濫主大法者。尋常混跡,不拘威儀。巡行城邑聚落,諭誘緇白。吹尺八,腰木劍,賦偈頌,詠和歌。頗恣其言,如風狂然。侍華叟病,手自雪穢。又大德火後,勸化四方。純建法堂,慨龍翔寺頹廢,力募緣還復舊觀,是豈狂也哉,偏大信根之所作矣。平生偈語,門人編輯,曰《狂雲集》,盛行于世。

贊曰︰有摩醯眼而可見四天下也。純公出陰界之人,摩醯不能窺其度內,然憤世矯時者危言危行焉。今之人,叨譏評,或以為墮撥無,或以為馳虛遠矣。夫有格外之機者有格外之事,非墨守規中者所可得而甄別焉。觀純始卒,所謂虛堂東海之兒孫也。辭世之語,不復誣而已。

〔參考資料〕 《一休和尚行實》;《一休和尚年譜》;《宗長居士傳》;《紫巖譜略》;《大德寺世譜》;《延寶傳燈錄》卷二十九;徐進夫譯《東海狂雲一休禪師》。


一來果

小乘聖者聲聞四果中的第二果。又稱一往來果。音譯為斯陀含。見道以上的人,斷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者得此果,因已斷前六品,但存後三品之惑,故云薄貪瞋癡。雖云薄,然仍存欲界之惑,人天各潤一生,故依其餘力,如不一往來於欲界人天之間,不得證入涅槃。也就是如果在人中不得此果,則要一往六欲天,再回到人間而入涅槃;如在六欲天中得果,則要一往人間,再回到六欲天而入涅槃。此因在其間必定會斷除上界煩惱的緣故。此一往來之後不會再生,所以稱為一來果,這是從次第證而說的;若是從超越證而說,在見道前已斷欲界六、七、八品之惑者,其修道之初,也就是生起第十六心道類智時,立刻住此果。

《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三對一來果有明確的說明及分類(大正26‧463c)︰
「一來果者︰謂現法中,已於三結,永斷徧知,及斷多分貪欲瞋恚。彼住此斷中,未能進求不還果證,名一來果。(中略)云何一來果﹖謂一來果,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所言有為一來果者︰謂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學根力,有學尸羅,有學善根,八有學法,及彼種類諸有學法,是名有為一來果。所言無為一來果者︰謂於此中,三結永斷,及彼種類結法永斷。即是八十八諸隨眠永斷,及彼種類結法永斷,并貪瞋多分永斷,及彼種類結法多分永斷。是名無為一來果。」

〔參考資料〕 《俱舍論》卷二十四;《雜阿含》卷三十六;《增一阿含》卷三十六、卷三十七;《金剛經》;《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六~卷五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成實論》卷二、卷三;《異部宗輪論》。


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

大乘經典所載之人名。指一位名叫「一切世間樂見」的離車族童子。此童子以宣揚大乘教法著稱。在經典中,此人又譯作︰一切眾生樂見梨車童子、一切世間樂見童子、眾生樂見比丘、樂見離車菩薩。一切世間樂見,藏文為Ḥjig-rten-thams-cad-kyis mthoṅna-dgaḥ-ba,若還原為梵文則為Sarvaloka-priyadarśa-na。

據《大法鼓經》卷下所載,一切世間樂見童子生於南方文荼羅國大波利村善方便河邊、迦耶梨姓家中,後離俗出家,得《大法鼓經》,讀誦通利;常為眾生宣說《大法鼓經》、《大乘空經》、《眾生界如來常住大法鼓經》;盡百年之壽時,現大神力,示般涅槃

《大方等無想經》卷五〈增長犍度〉謂,一切眾生樂見梨車童子生於南天竺須賴吒國善方便河華鬘村一婆羅門家,年二十出家修道,徒眾頗多,修持淨戒,稱頌諸佛大乘經典,不惜身命護持正法,自造《大雲經》,制定禁戒。

此中,《大法鼓經》所載「文荼羅國」之地點究在何處,無法考證得知。然《無想經》所載之「須賴吒國」,則相當於《大唐西域記》卷十一之蘇剌佗國(Surāṣṭra),即今印度西南卡提亞瓦爾(Kāthiāwar)半島南部。

此外,《大法鼓經》卷上又載,此童子於過去阿僧祇大劫雞羅婆佛時,為轉輪聖王,以正法治化;其後,於燈光如來時,生為地自王的王子,從燈光如來至釋迦牟尼佛滅後,宣揚《大法鼓經》,後得大神通,住第八地,一身住兜率天,一身住安樂國。

〔參考資料〕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如來壽量品〉;《金石萃編》卷七十一〈大唐淨城故大德法藏禪師塔銘并序〉;《往生論註拾遺抄》卷上;望月信亨《佛教經典史論》。


一切善見律註

南傳巴利《律藏》之註釋書。覺音(Buddhaghosa)釋。據錫蘭所傳,西元前250年左右,阿育王於華氏城結集三藏後,派遣傳教師入邊境各國。其時,阿育王子摩哂陀被遣至師子國(即今日之斯里蘭卡)。摩哂陀入師子國時,嘗攜入三藏及其註釋書。其後,此等佛書皆被譯成師子國語,而祕藏於大寺(Mahāvihāra)。西元430~440年間,覺音入師子國,即根據大寺所藏,撰作諸多註釋,本書即為其中之一。

本書相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所收,僧伽跋陀羅譯之《善見律毗婆沙》。閱讀時如能將此漢、巴二書加以對照,則將有助於理解內容真義。譬如有關諸王相承之史實,漢譯本有「阿㝹樓王、閔躕王在位,各八年」之記載。然巴利本則謂「anuruddho ca mundo caatta」(阿㝹樓王與閔躕王合八年」。若以摩哂陀於佛般涅槃後二三六年入師子國計算,則二王在位年數應是「合為八年」,並非「各八年」。由此可比勘得知「各八年」應為「合八年」之誤。


一切法高王經

一卷。東魏‧興和四年(542)瞿曇般若流支譯。一名《一切法義王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內容主要在彰顯菩薩的功德,謂出家受戒者進入僧團(四雙八輩)、修行僧業(三十七菩提分),而得僧利(四果),自能報眾生信施之恩;菩薩行者則以發大乘心、求一切智智與發菩提心等三法成就而得消受信施。

該經又謂,猶如自阿那波達多池流出之四大河,可直接間接利益沿岸及大海眾生,一切眾生也因菩薩而得安樂、生存,經中強調菩薩為天人無上之福因。故欲報一切無上恩,或過去未來如來恩者,皆應發菩提心。一切漏盡阿羅漢與發菩提心之菩薩,亦可謂為對如來行無上之供養者。

文中所述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菩提道及入涅槃諸事,乃諸佛法門中之第一,堪稱一切法之高王,故經名《一切法高王經》。有《諸法勇王經》、《諸法最上王經》等異譯本。

〔參考資料〕 《開元釋教錄》卷六;《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九。


一切行苦

又作一切皆苦、諸行皆苦、一切諸行苦。「行」(梵saṁskāra,巴saṅkhārā),與諸行無常中的「行」意義相同,是共作之意,指現象世界而言。現象界都是在相依互存,彼此關涉的條件下興衰生滅,故名之為「行」。

「一切行苦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一切現象法都是苦。即原始經典所提到的,由於無常,現象法才是苦的。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命題,被認為是不能否定的真理,但人們對「一切行苦」的命題卻覺得不能無條件的接受,因為在現象界不但有苦,也有樂與不苦不樂,這是眼前的事實。而且苦樂是屬於感情的,雖然面對同樣的事物、環境,而由於因人因時之異,個人主觀的感受也常有不同。所以不能說現象界一切皆苦。那為什麼佛教要說「一切行苦」的命題是客觀的真理呢﹖

苦可分苦苦、壞苦、行苦三種苦。其中苦苦是肉體上受到打、割、擰、熱、冷等各種感覺的苦。凡有痛感神經的人或動物,都可感受到這種客觀的苦。這類苦,並不是經常感受得到,因此不可說一切行苦。

其次,壞苦,是感受到破壞損失的苦。即貧乏、老衰、失望氣餒時,所遭受到的精神上的苦,可說是感受到事物衰亡的苦。但世界上不是只有衰亡,也有興盛與繁榮;有逆境之苦,也有順境之樂。所以世間不是只有壞苦而已,在這種情形下也不能說一切行苦。

其次是行苦,即相當於一切行苦。是指現象界的苦。現象界不限於苦,但依據佛教的見解,三界六道輪迴轉生的迷惑的生活,總而言之,是苦的。惟有脫離迷惑、輪迴,達到涅槃的狀態才是真樂。在此意義上,只能對迷的凡夫說現象是苦,對悟的聖者來說,現象並不苦。因此所謂「一切行苦」,是對迷界的凡夫所說的。在四諦中「苦諦」的說明裡,曾列出八苦,其中最後的「五取蘊是苦」,與這裏所說的相同。

佛教說一切現象皆苦,在四諦說裏也將苦諦置於第一位,而逆觀十二緣起時,也是以老死的苦開始的,它極力強調苦。因此,西洋的學者就責難佛教是以厭世主義(悲觀論)為基準的宗教。但他們只見到佛教的一部份,卻忽視了佛教的理想,是在於涅槃寂靜的真實之樂。

本來,宗教的目標是使人脫離現實的苦惱,以達到無苦安穩的理想境地。在此意義上,宗教的出發點是以正確地見到不完美的現實世界為開始。佛教是見到現實的苦、無常、不淨、凡愚等等而產生了宗教心,而基督教則以罪惡觀為出發點。人如果滿足於現實,對現實的苦惱沒有什麼不滿,那就不會去追求宗教或理想。而有崇高理想意識的人,認為現實充滿了苦,是不完美的,於是想脫離現實的不完美,走向理想,因此才產生了宗教意識與修行。由此可知,「一切行苦」是佛教的出發點,同時,此一命題也顯示出佛教的宗教性。


一即一切

謂一與一切相互融即,其體無礙。指在本體上,個體(一)與全體(一切)之圓融無礙、空有相即。指華嚴、天台等圓教所說圓融無礙之極理。舊譯《華嚴經》卷一〈世間淨眼品〉云(大正9‧395b)︰「住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卷四〈盧舍那佛品〉偈云(大正9‧414b)︰「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卷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亦謂(大正9‧450c)︰
「知一世界即是無量無邊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即是一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無量無邊世界。(中略)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數阿僧祇劫,不可數阿僧祇劫即是一劫。(中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知一切劫入無劫,知無劫入一切劫。」

法藏《華嚴五教章》卷四更詮明其意,謂(大正45‧505a)︰
「諸法相即自在門,此上諸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自在無礙成耳,若約同體門中,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復自相即入,重重無盡故也,然此無盡皆悉在初門中也。故此經云︰初發心菩薩,一念之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行,義言一念即深廣無邊者,良由緣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

此謂佛教教理中,「一即一切」為最究極之說,即萬有悉為緣起相成法,故舉「一」時,「一切」皆攝入其中。這是華嚴宗「法界緣起」論中闡明現象與現象之相即關係的說法。在十玄門中的「諸法相即自在門」,所說亦即此理。

此外,天台家亦盛談此理,《法華經玄義》卷三(下)云(大正33‧715b)︰「妙行者,一行一切行。」《摩訶止觀》卷五(上)釋三觀時,亦云(大正46‧55b)︰「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此外,又就修觀行時之所觀境說一心一切心、一陰一切陰、一入一切入、一界一切界、一眾生一切眾生、一國土一切國土、一相一切相、一究竟一切究竟等;約修證迷悟等,明一斷一切斷、一行一切行、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位一切位、一證一切證、一智一切智、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等;約破立權實,作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等之釋。

〔參考資料〕 《法華經文句》卷十(上);《摩訶止觀》卷一(上)、卷六(上)、卷七(上);《大般涅槃經疏》卷十三;《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三;《天台四教儀集解》卷下。


一名無量義‧一義無量名

「一名無量義」指在一名詞中,蘊含無窮的義理。道綽在《安樂集》卷上〈破執章〉以此語作為大乘經典意義甚深,不可與案文畢義之小乘俗書作同一解釋的例證。《大般涅槃經》〈迦葉品〉云(大正12‧563c)︰「於一名法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名,於無量義說無量名。」

章安灌頂在《大般涅槃經疏》中提及除此三句外,尚可分成「無量名一名、無量義一名、無量名無量義」三句,而成六句分別。嘉祥吉藏在《二諦義》卷中就真俗二諦分類為「一名一義、一名無量義、一義一名、一義無量名」等四句。其中,在說明一名無量義時,又設隨名、因緣、顯道、無方等四釋。

「一義無量名」指一種義理具有多種名稱。《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三〈迦葉品〉云(大正12‧563c)︰「云何一義說無量名﹖猶如帝釋,亦名帝釋,亦名憍尸迦,亦名婆蹉婆,亦名富蘭陀羅,亦名摩佉婆,亦名因陀羅,亦名千眼,亦名舍脂天,亦名金剛,亦名寶頂,亦名寶幢。」


一子地

菩薩階位之一。全稱極愛一子地。此階位的菩薩證得化他之果,以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猶如父母憐憫其子,故有此名。《大般涅槃經》卷十六〈梵行品〉云(大正12‧458c)︰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慈悲喜已,得住極愛一子之地。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極愛,復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見子安隱心大歡喜,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視諸眾生同於一子,見修善者生大歡喜,是故此地名曰極愛。善男子,譬如父母見子遇患心生苦惱,愍之愁毒初無捨離,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見諸眾生為煩惱病之所纏切,心生愁惱憂念如子,身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為一子。」

有關一子地所屬的菩薩階位,古來頗多異說。僧宗以之為第七地,淨影以之為初地,章安灌頂則於《涅槃經疏》卷十七舉出「性地、八地已上、初歡喜地」三說,並謂前二說皆有過與不及之弊,而初地證化他果,故以初地之說為正。

〔參考資料〕 《大涅槃經集解》卷三十八;《涅槃經義記》卷五。


一字不說

站在果位境界對「佛陀說法」一事的描述。謂佛所證之法遠離文字語言之相,唯佛與佛始能知見。蓋其真相無法言說,若強加解釋,則有如指月之指、渡海之舟。此即華嚴宗所謂的果分不可說、禪宗所謂的不立文字、天台宗所謂的四不可說。《大般若經》卷四二五(大正7‧138c)︰
「我曾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當何所解,何以故﹖諸天子,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文字言說皆遠離故,由此於中說者、聽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

〔參考資料〕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三;《大般若經》卷一二五;《大智度論》卷五十四;《碧巖錄》第二十八則;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卷二十六;《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入楞伽經》卷五。


一心三觀

天台宗獨創的觀心法要。「三觀」指空觀、假觀與中觀。即於一心中修三觀,觀圓融之三諦。又稱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所謂一心,是能觀的心;三觀,是空、假、中的三智。圓觀的行者就介爾陰妄之一念,觀空、假、中三諦時,所觀的三諦相即互融、非縱非橫,故能觀的三智雖各各不混其用,但並無前後次第。

三觀相即,能同時於一心中成立,故稱「三智一心中得」。語出《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乃天台宗觀心法門中最重要的依據。此三觀雖各有勝能,但同時於一心中得的狀態,是觀空非偏空,一念即圓空,是全具空、假、中三諦的空,能破三諦之相著,故說一空一切空。一空一切空,假、中無不空,故破相之用,不只是局限於空觀,而是遍於三觀。觀假非偏假,亦即一念即妙假,全具三諦之假,此假能立三諦之法,故說一假一切假。一假一切假,而空、中無不假,故立法之功,不可只偏於假觀,亦應遍於三觀。中者,非但中,觀一念即是具德之中,此中諦能妙成三諦之法,故說一中一切中。一中一切中,空、假無不中,故絕待之體,不應只配於中觀,三觀悉是絕待之體。

空、假、中三名,雖依其德用而分,但三觀皆破相、立法、絕待,其體唯一互融,故於其一心中可以同時成立三智三觀。此一心三觀正是天台宗之安心法門,天台宗認為《法華經》〈方便品〉所說的佛知見,即此一心三觀;而佛出世之本意,即在於向眾生顯示三諦三觀。

三諦三觀之義,常見於諸大乘經典,但名稱正式出現於《仁王經》、《瓔珞經》中。而三諦三觀為諸佛出世本懷的說法,正是依據《法華經》所說。如〈方便品〉云(大正9‧7a)︰「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又,〈壽量品〉說佛知見的三諦三觀為(大正9‧42c)︰「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

上引經文中非如非異的「如」,是如同、即空之義;「異」是相異、即有之義,因此說非空非有為非如非異。這是在彰顯離妄想染礙之空有,既離妄染而非如非異,故示能雙照空有。此即一心三觀之相,且是佛智,因此,初心行者能修此一心三觀,亦能離佛之所離。《涅槃經》〈迦葉品〉中說「發心畢竟二不別」,即是此意。

關於一心三觀的理論問題,今人霍韜晦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中以為︰
「由圓融三諦,便可以在主觀上開出一心三觀的禪法。依智顗,任何一法都可以這樣『即假即空即中』的觀它。這種觀法,在時間上是無分先後,在格局上是包含著對立、統一(用智顗的話來說,就是『非縱非橫,如伊字三點』),所以不能單說觀空或觀有。它是雙觀,而且不止是平面的空有對立的雙觀,還有上下交徧的雙觀,即對立而超對立。這樣的一個觀法,根本不能以理性形式分解。『即假即空即中』的語言,正顯示了其中的弔詭性,所以智顗改名曰『圓觀』,目的即在絕一切分解之路,如此方能與三諦圓融的客觀真實相應。

依此原則,智顗於是把一心三觀的內容重加鋪排,使各種理(空、假、中)於一心中得,各種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於一心中破,各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或說三眼︰慧眼、法眼、佛眼)於一心中起,各種德(般若、解脫、法身)於一心中成,於是成一三觀、三諦、三智(或三眼),以破三惑,成涅槃三德之論。(中略)諦、智、惑、眼、德都不能各自獨立而祇是思想上的入路,但不論何種入路都是雙收雙遣而成一不縱不橫的關係,結果非達於圓觀不可。智顗之所以進於龍樹,正在於此︰他不是撥對立而見空,而是即對立而顯中道。這可說是印度般若精神升進之極之後,再向現實而翻轉。」

〔參考資料〕 《摩訶止觀》卷五(上);《止觀輔行》卷五之三;《觀經疏》;《維摩經玄疏》卷二;《維摩經略疏》卷七;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三;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卷下。


一心二門

一心指眾生心,二門指心真如門及心生滅門。語出《大乘起信論》。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云(大正44‧251b)︰「言一心者,謂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也(中略);(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也。」蓋眾生心之體乃自性清淨之妙理,故稱如來藏心。此心之本體,就超絕差別事相的真如而言,是心真如門,已絕染淨、迷悟、因果、佛凡等差別相,故真如謂不染不淨,不生不滅,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凡夫彌勒同一際。此係約體絕相的心真如門。

其次,心生滅門是隨緣起滅之義,非染非淨的如來藏心,由於無明而動轉,因此現出染淨、因果、迷悟、佛凡的差別相。雖成染淨,但其性恆常不動,為一如來藏心,又因是恆常不動的如來藏心,故又能動轉成染淨。心真如門及心生滅門的關係恰如水和浪,水緣風而起浪,但水性恆常不變不動。又,如浪之本體即是水,真如、生滅二門也相互通融,不分際限,真如是體,生滅是相,體相關係非別體,本來無二,故說一心有二門。

關於一心二門的義理,印順有詳細的說明。其《大乘起信論講記》載︰
「本論顯示大乘法的正義,是依於眾生心。眾生心,即『一心法』。從本論的觀點說︰世間法出世間法,唯是一眾生心,所以說依一心法。依一心建立一切法,從二門去說明,即︰『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本論的二門,不要以為生滅專約事相、差別說;真如專約理性、無差別說。本論說生滅,即說到真如;說真如,也不離生滅;這著重在不異的不一不異的論法,與唯識者(著重在不一的不一不異)不同。(中略)

本論的二門,就是從眾生心的本性不生不滅義,立心真如門;從眾生心的流轉還滅義,立心生滅門。所以,本論生滅門的生滅,不是但指剎那、分位生滅;也是於生滅(生)流轉中,依本不生以說到還滅,還滅而無所滅的真如性。真如門中,也不是專明真如而毫不涉及生滅的;生滅何曾離真如而有﹖因此,本論依一心法有二種門,而二種門,皆是各各總攝一切法的。不像唯識者說,真如門只攝真如性,生滅門只攝(剎那)生滅有為事。本論雖分二門,而二門是都能總攝一切法的。真如門中,雖攝生滅法而以真如為本,故名心真如門。生滅門中,雖攝得真如性而以生滅事為重心,故名心生滅門。」


一性皆成

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又稱一切皆成。為「五性各別」的對稱。法相宗等三乘家認為無性有情、定性聲聞、定性獨覺等三種眾生不能成佛,且立無餘界永滅之說;認為小乘阿羅漢一入無餘涅槃,即永遠滅度,不能迴向大乘而成佛。天台、華嚴等一乘家則闡明二乘開會之旨,立無餘界迴心之說,主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即使是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也可迴小向大而成佛。

譬如《法華經》〈方便品〉載(大正9‧8a)︰「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新譯《華嚴經》卷五十一謂(大正10‧272c)︰「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大般涅槃經》卷十謂(大正12‧423a)︰「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未來之世皆當歸於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於大海。」同書卷三十六云(大正12‧574c)︰「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當得成菩提之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卷十一謂須陀洹果人歷未來八萬劫,斯陀含果人過未來六萬劫,阿那含果人過未來四萬劫,阿羅漢果人過未來二萬劫,辟支佛道人過未來二千劫,也都可以成無上正等正覺。

〔參考資料〕 《一乘佛性究竟論》;《華嚴五教章》卷二;《華嚴經疏》卷二;賴永海《中國佛性論》第三章。


一殺多生

大乘佛教菩薩道中之特殊行為方式。指為救多數人而殺害少數生靈的善權方便。如實踐得法,則此等行為,並不構成罪業。《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一云(大正30‧517b)︰
「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中略)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憫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涅槃經》卷十二,也有仙豫王殺死為害世間的惡婆羅門,卻未墮地獄的記載。


一法印

大乘教之印證標準。為小乘教「三法印」之對稱。又稱「一實相印」或「實相印」。實相,即諸法實相之義理。大乘教以述說諸法實相之義理為本,故立一法印為教法之印證標準,謂離此即是魔說。《法華玄義》卷八(上)云(大正33‧779c)︰
「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是魔所說。」

小乘家視生死與涅槃互異,以生死無常為初印,無我為後印,依二印而說生死;涅槃但說一寂滅印,總立三法印。大乘家則謂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不二不異,總括於一實相中,故就常寂滅相立一法印,以簡別小乘教。

〔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法華經》卷一〈方便品〉;《維摩經》;《維摩經玄疏》卷六;《大明三藏法數》卷四。


一生補處

菩薩階位的最高位,即等覺位。或譯作一生所繫。因經此生的繫縛即可補佛位處,故稱一生補處,略稱補處。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12‧268b)︰「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三十六(大正11‧874c)︰「一切有學、阿那含、辟支佛,於此福行,應先發起如是勝心,得不退轉一生補處,次當作佛。」《阿彌陀經》(大正12‧347b)︰「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一般說來,此菩薩位還存有元品(根本)無明,受變易生死,故名一生;到最後斷惑入妙覺位,補前佛位處,故名補處。而將彌勒菩薩名為一生補處菩薩,主要是依據《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等經所說。蓋彌勒菩薩今在兜率天,待其此生結束後,將降在娑婆世界補釋迦之佛處。

另外,日本淨土真宗認為就信心之利益而言,一生補處可分為現益與當益二途︰

(1)如為現益,則獲得信心的念佛行者,於現世立即住於一生補處位。

(2)如是還相迴向的利他教化之位︰亦即念佛行者往生安樂淨土,快速超證滅度大果,同時住此位尊奉普賢之德,作化他之利益。

總之,彼土的一生補處有滅度與因果不二的關係。然而安樂淨土的阿彌陀如來,是盡未來際不入涅槃的報身佛,往生者雖不能補其佛處,但具有至十方佛土任何世界補佛處之德,所以稱為一生補處菩薩。

〔參考資料〕 《阿閦佛國經》卷上〈發意受慧品;《師子月佛本生經》;《大日經》卷一〈具緣真言品;《菩提資糧論》卷一;《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卷上;《彌勒上生經宗要》;《阿彌陀經略記》;《阿彌陀經疏》。


一篋四蛇

佛經譬喻語,為警惕眾生之眷戀色身者所作的譬喻。以一箱篋內裝有四蛇譬喻人身係由地、水、火、風四大合成。《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大正12‧499b)︰「觀身如篋,地、水、火、風如四毒蛇。見毒、觸毒、氣毒、齧毒,一切眾生遇是四毒,故喪其命。眾生四大,亦復如是,或見為惡,或觸為惡,或氣為惡,或齧為惡。以是因緣,遠離眾善。」

又,《達磨多羅禪經》卷下云(大正15‧318c)︰「身中諸界種,還自生苦惱。譬如養毒蛇,終為彼所害。四大生造色,即共造色住,和合相間錯,還為四大壞。」蓋吾人此身由四大合成,卻又因四大之增減而招致疾惱死滅,故經典以此喻人身的不安穩,警示眾生及早捨離,不為彼所害。

〔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卷二十三;《雜阿含經》卷四十三;《達磨多羅禪經》卷上。


一闡提

指永遠不得成佛的根機。係梵語梵icchantika(或梵ecchantika)的音譯,亦作一闡提迦、一闡提柯、一顛底迦,略稱闡提。或意譯為「斷善根」或「信不具」。icchantika一語原指有欲望的人;有欲望又執著於世榮,貪著生死之境,則妨礙出離修道,故後轉為「斷善根」、「信不具」之意。西藏語(藏ḥdod-chen),意為大欲或多欲之人,與《玄應音義》中所說的「貪樂生死、不求出離故多貪」相當。《大乘入楞伽經》卷二也譯為多貪,並在〈集一切法品〉將「希求者」(icchantika)與「不希求者」(an-icchantika)相對使用。

《大乘入楞伽經》將一闡提分為兩類,即斷善根闡提、菩薩(或大悲)闡提。前者謂不信或誹謗菩薩乘者,後者謂憐憫眾生流轉三有而發願不入涅槃者。此中,菩薩闡提知一切法本來涅槃,故決定不成佛;斷善根闡提則因如來威神力故,終將萌生善根而成佛,因之,非畢竟闡提。此外,《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說三種闡提,即斷善闡提、大悲闡提、無性闡提。斷善闡提謂起邪見,焚燒一切善根的迷倒凡夫,此輩雖無成佛之期,但若逢佛威力,發菩提心仍可入涅槃。大悲闡提謂願度盡眾生之大悲心菩薩,此輩以眾生界無性有情不盡,成佛無期故,名為闡提,但因大智增上與不斷善根之力,終亦得成佛。無性闡提謂缺本來解脫之因,畢竟不能成佛者,即指定性二乘。

如上所說,《楞伽經》等謂眾生有畢竟不成佛者。但《涅槃經》則謂一闡提輩也有佛性,以佛性不斷故,眾生皆得成佛。又,華嚴、天台等一乘家也認為一闡提終將成佛。如《華嚴五教章》卷下謂一闡提人雖無涅槃性,但實有清淨性,故謗法心若轉,永劫之後終將成佛;《天台傳佛心印記》亦說闡提因斷修善故稱斷善之人,但因不斷性善,故終能成佛。淨土家則認為一闡提依彌陀本願力故終得成佛。

〔參考資料〕 《楞嚴經》卷六;《華嚴經疏》卷二;《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五;《大般涅槃經》卷九、卷十六、卷三十三;《出三藏記集》卷十五;《法華義疏》卷七;《華嚴經疏》卷二;《玄應音義》卷二十三;《慧琳音義》卷四十七;《守護國界章》卷下之上;《梵漢對譯佛教辭典》;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第一章、第三章。


一音教

謂佛陀以一音演說一切法。又稱一圓音教、一音說法。佛陀說法,而聞者各作異解,故此詞含大小並陳、一音異解之意。《維摩經》卷上〈佛國品〉謂(大正14‧538a)︰「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蓋印度部派佛教中之大眾部等皆有此說,然諸師解說不同。大眾部謂佛以一音說一切法,眾生各隨領解而得益。有部則以一音作一梵音解,謂佛所出梵聲音能應同一切聞法者各地的方言。另外,《注維摩詰經》卷一謂︰佛以一音演法,乃一音適異之意(即殊方異解之意,與有部同);眾生隨類各得解,乃一法適異之意(即法門異解之意,與大眾部同)。

中國方面,菩提流支、鳩摩羅什等人以一音教作為判教之語,用以駁斥佛說法有三時、五時之別。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一所述,菩提流支主張大小並陳,謂佛一音同時說大小二乘;鳩摩羅什主張圓音異解,謂佛以一音演說教法,眾生各隨所解而產生差異。故《法華經玄義》卷十(上)云(大正33‧801b)︰「北地禪師非四宗、五宗、六宗、二相半滿等教,但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一音說法,隨類異解。諸佛常行一乘,眾生見三,但是一音教也。」此中,北地禪師或說即鳩摩羅什。

〔參考資料〕 《大般涅槃經》卷十;《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五教章通路記》卷十一。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南山律學辭典]
三寶四種

亦名:四種三寶

子題:理體三寶、化相三寶、住持三寶、一體三寶、理體三寶獨出戒疏、拘鄰

戒本疏‧釋皈敬偈:「眾相中,有四種三寶。一﹑理體者,如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二﹑化相者,如釋迦道王三千為佛寶,演布諦教為法寶,拘鄰等五為僧寶。三﹑住持,形像塔廟為佛寶,紙素所傳為法寶,戒法儀相為僧寶。四﹑一體者,如常所論。唯約心體,義分三相,涅槃說三寶同性等。」  行宗記釋云:「眾相中,他宗皆闕理寶,四位分別,獨出今疏。初明理寶,文出多論。五分者,戒、定、慧,從因受名;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彰號。由慧斷惑,惑無之處,名解脫;出纏破障,反照觀心,名解脫知見。滅理,四諦滅諦涅槃。學無學者,初果已去,同見真諦,名理和僧。然此理寶,亦即同體;但望佛僧證理邊為別;故多論云,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止是一法,相有差別,故分三寶。化相中,三千者,所化之境。諦教即四諦;法門雖多,而以首者言之;又四諦統攝凡聖因果,大小教門,廣略異宜,無出此四。拘鄰此云本際,即鹿苑中初度五人,首曰拘鄰,即憍陳如也;二﹑曰頞陛;三﹑曰跋提;四﹑曰十力迦葉;五﹑曰摩訶拘利。住持中,戒法是僧體,儀相即削染也。一體中,如常論者,即指經論之宗。」(戒疏記卷二‧七‧一七)


三寶物互用通塞

子題:招提常住、招提僧物、別房施、施十方僧、僧鬘物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一、明受用物)(一.示通塞)寶梁等經云,佛法二物,不得互用。由無有人,為佛法物作主故,復無可咨白。不同僧物。所以常住招提,互有所須,營事比丘,和僧索欲,行籌和合者,得用。若欲用僧物修治佛塔,依法取僧和合得用;不和合者,勸俗修補。若佛塔有物,乃至一錢,以施主重心故捨,諸天及人,於此物中,應生佛想塔想,乃至風吹雨爛,不得貿寶供養;以如來塔物,無人作價故。(二.準安設)若準此義,佛堂之內,而設僧席;僧房之內,安置經像,妨僧受用,並是互用。由三寶位別,各攝分齊故。若無妨暫安,理得無損。文云,不得安佛下房,己在上房也。(三.釋招提)問:『招提常住等,是何物耶?』答:『中含阿難受別房,用施招提僧。菴婆女以園施佛為首,及招提僧。文中不了;準此,房宇等是招提僧物,華果等是僧鬘物。』(四﹑證暫用)五百問,本非佛堂,設像在中,比丘共宿臥,作障隔者,不犯;由佛在世,亦與弟子同房宿故。(二、明人畜)十誦,佛聽僧坊畜使人,佛圖使人,乃至象馬牛羊亦爾;各有所屬,不得互使。(三、明田園)薩婆多,四方僧地,不和合,不得作佛塔,為佛種華果。若僧中分行得已,聽隨意供養;華多無限者,隨用供養。若經荒餓,三寶園田,無有分別,無可問白,若僧和合,隨意處分。若屬塔水,用塔功力得者,僧用得重;若功力由僧,當籌量多少,莫令過限,過則結重。十誦,僧園中樹華,聽取供養佛塔。若有果者,使人取啖;大木,供僧椽梁用;樹皮葉等,隨比丘用。亦得借僧釜、鑊、瓶、盆等雜用。毗尼母云,已處分房地,種樹得木,後用治房,不須白僧。僧樹治塔,和僧者得。僧祇,院內樹薪,應準多少,供溫室食廚浴室別房,不得過取;若無定限,隨意多少,應取乾枯者。若僧須木用,或有樹在妨地,而施主不許者,使淨人以魚骨刺,灰汁澆令死,然後語施主知,後乃斫用。若僧田宅,連接惡人,得語檀越轉易。四分,瓶沙王以園施佛,佛令與僧等。故知三寶不得互用;便勸施僧,僧猶得供佛法也。若本通三寶施者,隨偏用盡,不得破此物以為三分,則乖本施心故。善見云,伏藏中物,若為三寶齋講設會,得取無罪。上律中,乃至別人得用僧薪草者。此要須具戒清淨,應僧法者,如律所斷,財法皆同;若行少缺,乖僧用者,得罪無量。廣如前經中。又如傳云,由取僧樹葉,染作雜用,罪籍藏在石函,身皆入地獄受苦。斯由戒非全具,心無慚愧故耳。有心行者,自隱而參取焉。」

資持記釋云:「三中,前云招提,恐昧其相,故特問之。答中,初引經兩節,前引阿難轉施,名相甚顯。疏云,中含,施招提僧房,所謂別房施是也。謂施主置房,施十方,別自供給,不涉眾僧常住,故有和送,而非私房,故名招提常住也。次引菴婆女施,即頻婆娑羅王女,以金瓶行水白佛,毗舍離城,所有園苑最勝,並以奉佛;應是最初園施,故云為首。文下,決判,言不了者,但云園施,相不顯故。準此等者,以園中必有房宇華果等物,故作兩判。僧鬘者,今鈔且取華果結鬘之義;疏云,經中僧鬘物名出涅槃,此梵本音,據唐言之,對面物也,即是現前對面之施耳,鈔引昔解,謂華果者,隨字顯相,乖事義也。疏文。準此,經中園施言招提者,但是別指房宇耳。」事鈔記卷一七‧二六‧三)


三寶物像共寶互用

亦名:住持三寶物與理體三寶物互用

子題:施佛、施佛寶、施法、施法寶、施僧寶、施僧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像共寶互,謂住持三寶,與理寶互也。薩婆多,問:『佛在世時,諸供養三寶物中,常受一人分;何以滅後,偏取一大分?』答:『(一﹑施佛)佛在時,色身受用,故取一人分;滅後,供養法身,功德勝僧,故取一寶分。又佛在時,言施佛者,則色身受用。言施佛寶者,置爪髮塔中,供養法身,法身常在世間故。(二﹑施法)若施法者,分作二分,一分與經法,一分與誦經說法人。施法寶,懸置塔中。(三﹑施僧)施僧寶,亦著塔中,供養第一義諦僧。若施眾僧者,凡聖俱取分,以言無當故。』準此,受施之時,善知通塞;勿令互用,致有乖失。」資持記釋云:「像寶互,標中。三寶有四位:初一體。眾生心性,具覺了、軌持、和合義故。此局大乘。二﹑化相。釋迦、四諦、五俱鄰也。三﹑理體五分法身、滅諦涅槃、學無學功德也。四﹑住持。形像、經卷、削染也。上之二種,則非所論。三、四兩位,俱通末代;施心不同,故必簡濫。然寶名乃通,今且就局;像即住持,寶唯理體。……誡誥中,上座知事,審究施主。此土道俗,不知像理受用不同;所施通汎,言無指的;止是住持,絕聞理寶矣。」(事鈔記卷一七‧三五‧一○)


三寶物當分互用

亦名:當分互用

子題:但違施心得互用罪、寺莊、磑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當分互用。謂本造釋迦,改作彌陀;本作大品,改作涅槃;本作僧房,改充車乘。皆望前境,理義可通;但違施心得互用罪。律云,許此處,乃與彼處;及現前堂直,迴作五衣,並得罪也。(一、佛法物)(一.本末迴互)若本作佛,迴作菩薩;本經末論等。則情理俱違。本造正錄雜錄真經,乃造人集偽經者。因果全乖,決判得重。福無福別,邪正雜故。(二.二處通塞)若東西二龕,佛法財物,有主不合;無主通用。(三.本通可否)若元通師徒,及眾具供養者,理通得作;而不通牛馬雜畜非義之人。五百問云,用佛彩色,作鳥獸形得罪;除在佛前為供養故。(二、僧物)(一.明迴易)善見,若施主本擬施園果,為衣服湯藥等,盜心迴分食者,隨計結重。若擬作僧房舍重物,而迴作僧食,犯偷蘭。若住處乏少糧食,各欲散去,無人守護者,和僧減用上園果等重物作食,主領守之。乃至四方僧房亦得。若房破壞,賣麤者以相治補。若賊亂世,聽持隨身,賊去靜時,還復本處。欲供養此像,迴與彼像,吉羅。第八、第九、第十卷中,論盜戒大微密。(二.與餘處)十誦,勒伽云,持此四方僧物,盜心度與餘寺,吉羅;以還與僧,不犯重也。僧祇,若在近寺破,無臥具供養者,通結一界,彼此共用。(三.諸雜用)五百問中,白衣投比丘,未度者,白僧與食。若為僧乞,白僧聽,將僧食在道;若僧不許,或不白行,還須償,不者犯重。若供僧齋米,僧去,齋主用供後僧,打犍稚得食;若不打者,一飽犯重。準上,不得輒將僧食,出界而食;本無還心者,犯重。雖復打鐘,猶不免盜。以物體攝處定故。律中,共利養別說戒者,須作羯磨,和僧方得;若直得者,何須同界同法也?若為僧差遠使,路非乞食之所,和僧將食在道,亦不必作相;準善見守寺之文。若寺莊磑,不必和僧,彼此通用;住處各鳴犍稚通食。若行至外寺,私有人畜,用僧物者,犯重,以施主擬供當處住僧,不供別類,非是福田故。僧家人畜,犯吉羅。」  資持記釋云:「寺莊者,處別物通,不勞和法。,五內反,磨也,謂磨米麵之處。」(事鈔記卷一七‧三一‧三)


三歸依

子題: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隨機羯磨‧諸戒受法篇:「歸依者,歸於法身,謂一切智無學功德五分所成。歸依法者,歸於自他盡處,謂斷欲無欲滅諦涅槃歸依者,歸於第一義僧,謂良祐福田聲聞學無學功德也。」(隨機羯磨卷上‧一五‧一○)


三歸制意

亦名:歸依制意

子題:魔、魔阿羅、魔有四種、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四魔、佛寶、法寶、僧寶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解歸意者。(一﹑明歸意)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所歸以救護為義。如人獲罪於王,投向他國,以求救護,彼王敕言,汝求無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當救護。眾生亦爾,繫屬於魔,有生死過,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論云我境,即四念處;他境,即五欲也。我教,謂心師也;他教,謂師心也。者,梵本具彰云魔阿羅,此方略之,但置上字;後人加鬼,不入字書。依唐譯之,則云殺者,能損眾生法身慧命也。(二﹑引昔緣)彼論又云,如昔有鴿為鷹所逐,移入佛影,泰然安樂,在身子影,戰怖如初;乃至如來習氣盡故,久修慈悲,能為物護。」  濟緣記釋云:「歸意中,初文,初句示境。所歸下,顯義。如人下,舉喻。眾生下,合法,上三句合上獲罪於王,下二句合上投向他國。魔有四種,天、陰、惱、死;未歸三寶,皆繫屬焉。次科,四念為我境者,是佛所教,可依住故;即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四皆如實而觀,故云念處。五欲為他境者,是魔所住故。佛則以心師法;魔則捨法任心。魔是略梵,據字本體,從手從石;世謂鬼趣,相傳加鬼;篇韻有之,知非古也。翻名釋義,在文易解。次科引緣,意彰唯佛是可歸故。準論初在舍利弗影,後入佛影,故云移也;今文互倒,取其意耳。乃至者,彼云所以爾者,佛有大慈悲,舍利弗無故;佛習氣盡,舍利弗未盡故;佛阿僧祇劫修善薩行,舍利弗六十劫修苦行故。文但舉佛三勝,對之可見。」(業疏記卷一○‧九‧八)

  行事鈔‧導俗化方篇:「涅槃,一切眾生,怖畏生死四魔,故受三歸。名一義異,或時說三為一,說一為三;諸佛境界,非二乘所知。又金翅鳥,不噉受三歸龍。餘如義鈔。」  資持記釋云:「三歸中,制意引經,初正明受意。即多論云,如人獲罪於王,投向他國,以求救護,眾生亦爾,繫屬於魔,有生死過,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故知若受三歸,得脫生死。煩惱者,三毒劫善故;五陰魔者,遷謝不停故;死魔者,逼切報命故;天魔者,撓令退道故。皆惱害,不能自由,故名也。名下,次彰法勝。名一義異者,彼經第五自解云,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此明如來欲示眾生常住真心,一體三寶,故於方便教中,隨宜離合,故云諸佛境界等。既知方便,本為引實,今受三歸,無非顯性,機雖未達,可使由之,而授者用教,不可不知之。說一為三者,經云,云何為一?佛告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莫供養我,當供養僧,若供養僧,即得具足,汝隨我語,則供養佛;為解脫故,則供養法;為受用故,則供養僧。說三為一者,如多論,問:『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有何差別?』答:『雖有一義,相有差別,無師大智,一切功德,是佛寶;盡諦涅槃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是也。』」(事鈔記卷三九‧一五‧一六)


三歸受法

亦名:受三歸法

子題:發善法、三歸下有所加、有歸無戒

行事鈔‧導俗化方篇:「作法者。智論云,互跪合掌。在比丘前眾得作。當教言:『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即發善法。次結云:『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說。薩婆多,若淳重心,具教無教。」  資持記釋云:「智論有三:一﹑具儀,二﹑對境,三﹑作法。道眾望俗,皆是師位,故註通之。三法中,言某甲者,稱己名也;盡形壽者,述所期也;歸三寶者,是所投也。言發善〔法〕者,明非戒也。後三結者,重更囑累,不令忘失也。引多論。以示成否,若輕浮心,則無無教故。」事鈔記卷三九‧一七‧一一)

隨機羯磨‧諸戒受法篇:「受三歸法。薩婆多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欲令救護,不得侵陵故也。歸依佛者,歸於法身,謂一切智無學功德五分所成;歸依法者,歸於自他盡處,謂斷欲無欲滅諦涅槃;歸依僧者,歸於第一義僧,謂良祐福田聲聞學無學功德也。善見論云,並須師授,言音相順,若言不出,或不具足,不稱名不解故不成。應云:『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三說,得法屬己。『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結已。律無受法,準諸論文具出,此但受歸法,無有戒法,故論云,歸下有所加,得歸及戒;若無加者有歸無戒。」(隨機羯磨卷上‧一五‧一○)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受三歸者,但得法被身,為佛弟子,無戒可持。」(業疏記卷一○‧二○‧八)


三歸懺悔法

子題:信邪、邪業、生死際、無至處、涅槃

行事鈔‧導俗化方篇:「懺悔法。以信邪來久,妄造非法,今創歸投,必翻邪業。阿含等經,並令先悔。涅槃云,發露諸惡,從生死際,所作諸惡,悉皆發露,至無至處,如第十卷說。必論設懺,隨時誦習,亦得通用。」  資持記釋云:「初敘意。但使未歸三寶,皆名信邪;隨順生死,皆名邪業。阿含下,引示。涅槃生死際,即無始時無至處,即未來際,謂成佛果,證大涅槃,即名涅槃名無至處,言其臻極,更無所至故。業疏云,從生死際,至涅槃是也。指第十者,彼云,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驚懼慚愧,除此正法,更無救護,還歸正法等。」(事鈔記卷三九‧一六‧一九)


三藏中毀戒罪最重

亦名:毀戒罪重於毀餘二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所以三藏毀戒重者(毀餘二藏,但犯吉罪),多論解云,毗尼四義故重,餘經無故是輕。(一﹑)戒是佛法平地,萬善由之生長。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若無戒者,則無所依;一切眾生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門,若無此戒,無由得入泥洹城也。四﹑是佛法瓔珞,能莊嚴佛法。具斯四義,功強於彼。」(戒疏記卷一五‧五九‧二)


三衣功用

子題:袈裟有五功德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明功用者,大悲經云,但使性是沙門,汙沙門行,形是沙門,披著袈裟者,於彌勒佛乃至樓至佛所,得入涅槃,無有遺餘。悲華經云,如來於寶藏佛所發願,成佛時,我袈裟有五功德:一﹑入我法中,或犯重邪見等四眾,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受記;二﹑者天龍人鬼若能恭敬此人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飲食充足;四﹑者若眾生共相違反,念袈裟力,尋生悲心;五﹑者若在兵陣,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勝他。若我袈裟無此五力,則欺十方諸佛。僧祇云,僧尼有戒德。俗人索破袈裟段欲禳災者,得與小者等。」(事鈔記卷三○‧七‧一○)


三衣色如法

亦名:衣色如法、袈裟色如法

子題:三如法色、袈裟染赤、木蘭色、乾陀色、五種純色衣、純色衣、三點淨、袈裟、青、黑、木蘭、上色、五方正色、正色、五方間色、間色、五納衣、納衣、壞色、泥色、棧色、三色點、紺色、皂色、真紫色、蘇方、地黃、柰黃、華黃、紫袈裟、金龜袋、褻服、鬱金染、紅藍染、青染、華色、巨摩、銅青、雜泥、純色

羯磨疏‧衣藥受淨篇:「(一﹑標指三色)言袈裟者,諸律多云,青、黑、木蘭,三如法色,如鈔述也。(二﹑正示袈裟色)然袈裟者,但翻為染。則諸色者,非染不成。知何不是,故非剋相也。今依善見云,善來比丘,衣同赤也。大莊嚴論云,我著赤色衣。涅槃亦云,被服皆赤。即今梵僧皆服赤色。真諦云,中國僧雖五部,赤色皆同一也。用斯事證,袈裟染赤,頗近實矣。然五色中,亦有赤色者,名同相別。如青黑等,可即體同。赤即木蘭所染,微涉黑色,即世南海乾陀樹皮,頗相類也。」  濟緣記釋云:「善見具云善來比丘瓦缽串左肩,青色,袈裟赤色鮮明。莊嚴論因比丘乞食其家,有珠為鵝所吞,主疑比丘盜之,打之幾死不言,尋打鵝死,比丘方說。主問其故,比丘答云,我著赤衣,映珠似肉,鵝遂吞之。涅槃云,如來入城乞食,闍王放醉象欲令害我,見我翼從被服赤色,謂呼是血,而復見趣。……章服儀云,木蘭一色,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乾陀色是也。」業疏記卷一八‧一二‧一九)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色如法。(一﹑通示壞色)四分云,上色染衣不得畜;當壞作袈裟色。此云不正色染,具有正翻。若作五納衣者得;上色碎段者,裁作五納亦得。涅槃,聽受衣服皮革等。雖聽畜種種衣,要是壞色。(二﹑廣辨色相)十誦云,一切青、黃、赤、白、黑五種純色衣,不得著,除納衣。戒本三色,青、泥、棧也。薩婆多云,五大色衣,不成受作三衣。得作餘衣著,三點淨,用紺、黑、青。除三衣,餘衣三點淨。得皂木蘭,一切得受。純青、淺青、碧等,點淨得作衣裏用,若赤白黃不純大色者亦得。若以不如法色染訖,更以如法色染覆成受持。袈裟者,秦云染也,如結愛等亦名染。真紫色、蘇方、地黃、柰黃、華黃色,並是非法。僧祇云,真緋、鬱金染、紅藍染、皂色、青染、華色,不聽用;聽用根葉華樹皮,下至巨摩汁等。戒本,青黑木蘭。下文廣有染法,謂銅青;謂雜泥等;木蘭者,謂諸果汁等。此翻律者北方,為木蘭染法;僧祇律在吳地翻,以不見故。余於蜀部,親見木蘭樹皮赤黑色鮮明,可以為染。微有香氣,亦有用作香者。如善見所說。(三﹑引文斥濫)遺教法律經中五色者,此非正錄,無知者用之。四分云,若青若黑若木蘭,一一色中隨意壞。善見云,善來比丘瓦缽貫左肩,青色袈裟赤色鮮明準此木蘭色也。若見著五大色衣比丘,有智慧者當言,此是遭賊失衣比丘。準此赤色不合受也。準上律論及經,並不得純色。必有須壞;不壞不成受持,著著得罪,如隨相中。」  資持記釋云:「色如,引文中,初科,上二句簡非。言上色,總五方正間,青、黃、赤、白、黑,五方正色也;緋、紅、紫、綠、硫黃,五方間色也。當下,顯如。註中兩句,上句對翻,下句指所出,即下多論翻染是也。言正翻者,顯前臥具等名,皆非正故。章服儀云,如經律中,通云壞色,故文云,當以三種青、黑、木蘭,隨用一壞,成如法色。又云,不正壞色,唯釋門所懷,別邪正也,明知不正即袈裟色等。若下,明開。五納〔衣〕,即五色碎段,重納為衣,雖是正間,非純色故。涅槃下,引證。壞色,即不正也。廣辨中,十誦,初出非色,即是五正;除納衣,簡所開也。戒下,示如法色,〔色〕即黑色,棧〔色〕即木蘭。婆論三節。初明點淨;袈裟下,次示翻名;真紫下,三簡非色。初中又二,初明五正開作餘衣。三點謂三色點紺〔色〕謂青赤色,即木蘭異名。得皂下,二別簡正間得不之相。皂〔色〕即黑色準應非正,及木蘭皆應法。赤白黃亦得者,謂同青碧,作衣裏用。翻名,云染即是裏正翻,但語通如非,故前註中加不正色三字助之,名義方顯。如結愛者,舉例顯義,結愛煩惱,染汙淨心,以色染物,義亦同此。如墨子見染絲而悲之類。簡非中,真紫〔色〕紫草染者。蘇方,木名,今時蘇木是也。地黃,謂土黃。柰黃,用柰皮染者。華黃,謂紅華槐華等染。嘗考大藏,但有青、黑、木蘭三色如法;今時沙門,多尚紫服。按唐紀,則天朝,薛懷義亂於宮庭,則天寵用,令參朝議,以僧衣色異,因令服紫袈裟,帶金龜袋;後偽撰大雲經,結十僧作疏進上,復賜十僧紫衣龜袋。由此弊源一洩,于今不返。無知俗子,濫跡釋門,不務內修,唯誇外飾。矧乃輒預耆年之上,僭稱大聖之名,國家之所未詳,僧門之所不舉。致使貪婪嗇吝之輩,各逞奢華,少欲清淨之風,於茲墜滅。且儒宗人倫之教,則五正為衣;釋門出世之儀,則正間俱離。故論語云,紅紫不以為褻服服,私服也。註云,不為褻服,則公服可知矣文中子云,君子非黃白不衣,尚非俗禮所許,豈是出世正儀?況律論明文,判為非法。苟不信受,安則為之。又學律者,畜不淨財,買非法服,及講至此,目矚相違,遂飾己過以誑後生,便云,律中違王制犯吉,我依王制耳。且多論明違王制,乃謂比丘不遵國禁。如今國家束約僧徒,二十出家,係名簿籍,出外執憑帶持禁物,似此等事,有違結犯;何嘗禁僧不聽著褐?如此說者,豈唯誹謗正法,抑亦不識王制。涅槃所謂,如何此人舌不卷縮?諒有生報,故未彰現相耳。僧祇,初示染物如非。(鬱金染)鬱金樹根,可染黃色。(紅藍染)紅藍即紅華。青染即藍澱。華色謂斑文。聽用下,次明如法。巨摩即牛糞,西土牛食香草,人所貴之,此方不宜,故不應用。戒本下,次明如色名相,初引戒本示名,次引廣文顯相。銅青,謂青褐,如舊銅色今窨成銅青,乃是正色耳。雜泥,謂以果汁浸於鐵器,遂成黑色,河底緇泥,亦可染黑。木蘭謂果汁者,頗乖色相,故注以會之。此翻律者,此即本部,姚秦都長安,故云北方;僧祇翻在揚都,故云吳地。余下,引親見為證,可驗僧祇翻傳失旨;蜀部即川中,準知木蘭乃是華語。指善見者,即如次科赤色鮮明是也。……結斷中,初指諸教,純色謂五方正間;必下,示成否,隨相即九十新衣戒。」(事鈔記卷三○‧一一‧三)


三衣補治浣染法

亦名:衣補治浣染法、袈裟補治浣染法

子題:衣和合淨、衣服恆須淨潔如法不爾則人非人訶、三衣不說淨提、三衣不點淨吉、色和合淨、複線、重線、赭色土、絣、衣服不淨法滅之相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補治浣染者。(一﹑淨法和合)十誦云,以小段物補衣,若卻刺者,不須說淨點淨;若直縫者,段段須說,不者段段得二罪。毗尼母云,若長衣未滿十日,未作淨施,納已作淨,縫著納衣上,得畜。若納未淨,縫已淨衣著納,此名衣和合淨,通二種淨法。文中縫之準前時刺。(二﹑補浣之法)善見,若衣欲破未穿,或一條二條,先以物補,後割卻故者,不失受。袈裟背處欲破,當轉著兩邊,先合刺連相著,後以刀破開,然後卻刺緣,不失受。多論緣斷便失,隨情兩論。袈裟若大減卻,若小以物裨,皆不失受。若浣,增色、脫色、上色,皆不失受。五分,衣若弊壞,聽補治。以複線卻刺,亦得直縫十誦不開縫者,理須時刺一針。四分中,三衣壞,聽著納。重線編邊隨孔大小方圓補。不得孔大以小物補令縮小,應及孔小廣二指大補治,應須桄張治之。律令早補,宜同善見。多論,不問大小,緣不斷者不失。此言通漫,兩用無損。(三﹑所須之具)四分云,縫衣患曲,以赭色土絣治。(四﹑補治之意)十誦云,衣服恆須淨潔如法不爾則人非人。」資持記釋云:「補治中,初科,十誦,乃約刺縫以分持犯。二罪者,不說淨提不點淨吉母論中,初以未淨,縫已淨者,所依有法,攝能依故。若下,次以已淨縫未淨者,能依有法,染所依故。上明衣和合淨,彼論更有色和合淨,故云通二種也。羯磨引云,若色非法,縫著如法者,是名色和合,更不須別淨。謂不更點淨也。文但云縫著,註令準上十誦通之。次科,善見中二,初明補治不失。欲破即補者,彼論穿破即失受故。註中,若準多論,義須重加;言隨情者,任便取用。準前疏意,須從多論。若浣下,次約色明不失。增色,謂洗已鮮澤也;脫,退也;上,加也。五分中,複線謂雙索者,下云重線亦同。文開直縫,於義非便,故須註顯。……音者,赤土也。,北萌反,振繩墨也。……幽顯俱訶者,乖威儀故。涅槃亦云衣服不淨法滅之相。今時有人故著弊衣,妄稱道者,內無慚恥,外失威儀,汙辱吾門,何道之有?(事鈔記卷三○‧三五‧六)


上品持律之最

亦名:教相所詮四字斯盡

子題:犯不犯輕重、善解一字名為律師、一字、律師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教相所詮,四字斯盡。何者是耶?謂不犯輕與重也。若解四字,通決無疑,是則上品持律之最。故涅槃云,善解一字名為律師。有人解云,即律字也。律訓為法,法謂軌模,必約四字,以定儀體,豈不然耶?何名為?境緣具也。何名?起對治也。何名為?因果微也。何名為?反上句也。」  行宗記釋云:「明所詮,總示中,初科,前示詮相。見翻能詮,總六十卷;所詮雖多,指歸四字。準有五字,不犯二字,合一事故。若下,結顯。次科,初引經文。但云一字,與上不同,故須通會。有下,次引他釋。一字是總,四字為別;總相通含,非別不顯;須從別論,故云必約等。牒解中,境緣,即通別兩緣;對治,謂通別二持。輕重二字,若望根條,即初篇為重,殘下為輕;若約戒儀,則初二為重,提等為輕;若五篇迭論,則夷重吉輕,中間三篇,並通重輕。」(戒疏記卷五‧六二‧二)


不懺舉羯磨

子題:滅羯磨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不懺舉者,然罪無定性,從緣而生;理應悔除,應本清淨。而今破戒見四法,犯不肯懺;妄陳濫說,言不懺悔。垢障尤深,進道無日。故須舉棄,得伏方解。經名滅羯磨者,治罰前人,使作滅罪。僧祇云,被三舉人,心意調柔,白僧言:『我心調柔,願僧為我捨法。』白已,卻行而退。眾主比丘量議可不,然後乞解。」資持記釋云:「不懺舉者,亦因闡陀,僧問汝有罪懺悔,答言不懺,故制舉之。出過中,初明應懺。上句示罪可懺;輕者即滅,重者轉輕,故云不定。從緣生者,釋成不定所以。而下,明不懺,上四句示過。言濫說者,即倚傍聖言,誑惑無知,拒逆僧命故。垢下二句,彰損重。故下二句明治法。詞句同前,但改諸見字為懺字,餘無少差。經下,會異名,即涅槃。求解中,僧量議者,理須細察,還復正信;不察虛詐,縱解不成。(事鈔記卷七‧二七‧一八)


不知教者毀傷戒律

行事鈔‧篇聚名報篇:「今時不知教者,多自毀傷,云此戒律所禁止,是聲聞之法,於我大乘,棄同糞土。猶如黃葉,木牛木馬,誑止小兒;此戒法亦復如是,誑汝聲聞子也。」資持記釋云:「自毀者,身為佛子,反毀佛教故;又自身稟戒,反毀戒律故。如黃葉等,此明倚濫,即佛經中有此言故。涅槃云,嬰兒啼哭之時喻小機也,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我與汝金喻如來施權也。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謂得涅槃。然此楊葉,實非金也非大涅槃。木牛木馬,木男木女,嬰兒見已,亦復生於男女等想喻亦同上。此明如來追述爾前施小之意,至涅槃時,決了權疑,同歸常住,寧復有小耶?此所謂不知教也。」(事鈔記卷一四‧四七‧一七)


五師

亦名:異世五師

子題:大迦葉波、無相好佛、摩訶迦葉波、迦葉入涅槃佛四塔、迦葉法付阿難、阿難入風奮迅三昧分身四分、阿難法付商那和修、末田提、商那和修、商那和修法付優波鞠多、優波鞠多、鞠多、鄔波堀多、堀多

戒本疏‧解今題目:「二者,五部。(敘異世五師以明緣本)(一、列緣相)(一﹑第一師)若據緣本,其流上座。何以知耶?大迦葉波初秉宗教,將事集法,簡練通德故。五百無學,智論千人,並是釋門達化之士,故號斯侶名為上座。如律中說,結後召眾重述前法,時大眾曰,佛是智人,立法須定,何得開制?迦葉告曰,由是智人,制已更開,開已還制,自非達化,何以明斯?故得任持三藏御世。如部執解,於佛滅後夏竟涅槃,大悲、智論,咸陳滅相。如付法藏傳說,付法與阿難等。(二﹑第二師)二師阿難,受法化世,如付法藏傳,恆水中流而取滅度,分身四分,廣相如彼。(三﹑三四師)三師末田提、四師商那和修,並是阿難親承資奉。阿難將滅,以法通付二人。田提道洽罽賓,和修化在中國,是則同時分地而王也。(四﹑第五師)五師優波鞠多,和修所度,緣如智度,聲振遐邇,時人號為無相好佛。(二、示不分)前之五師,躡跡傳化,體權通道,故不分教。」行宗記釋云:「次明五部。先敘異世五師者,欲顯派分有所因故。初師中,初二句示本部。何下,明緣相,又四,初敘選眾。摩訶迦葉波,此云大飲光氏。秉即是持。通謂六通,德即學行。智論千人者,示不同故。言達化者,體佛意故。如下,次引緣釋上達化。雖歎迦葉,意通大眾。即五百結集中,迦葉結集三藏畢,有長老富那奢,與五百比丘,至王舍城詰問,迦葉再條所集一一答之,故云結後等。時大眾者,即富那奢問儉開八事,迦葉答以豐時還制,乃發是問。自非等語,結歎智能。任持謂力行正教,御世謂攝化群生。如部執下,三示滅相。即十八部執論。佛滅夏竟涅槃者,準義鈔,五師住世各二十年,此即所見不同也。大悲經彼云,迦葉入涅槃時而作誓曰,願我滅後,以神力加,令身衣不變,諸根亦然,乃至彌勒出世,令我見彼共作三會會九十六億、二會九十四億、三會九十二億,乃至彌勒將所度眾皆到其所,眾念迦葉身卑,遂踊身虛空而作神變,現為大形充滿世界,眾見神力,除去憍慢,成阿羅漢,尊者以己身火闍維其身等。智論大同。如付下,四明傳法。彼明迦葉結集三藏弘持法已,尋禮佛四塔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次入娑伽羅宮禮佛牙塔,忉利天禮佛髮已,往別闍王,遇王晝寢,告閽者畢,向雞足山,王與阿難追之,山自開闢,迦葉在中,全身不散。王哭投地,積香欲焚,阿難曰,迦葉以定力持身,待於彌勒,不可闍維。王遂迴駕,其山復合,先以法付阿難等。第二阿難。指彼傳者,彼明阿難聞竹林比丘誦法句偈云:『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阿難慘然云,此非佛偈,佛偈云:『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阿難還聞誦於前偈,歎曰,我於世無用。遂別闍王,亦值王寢,即渡恆河,王覺追之,半河方及,王請住世,阿難默然,復度雪山五百仙人已,河變金地,即於此處入風奮迅三昧分身四分,一與闍王,二與毗舍離王,三與娑竭龍王,四與帝釋,四處建塔,先以法付商那。三、四二師中,先列示二名。末田提,提或為地,或云摩田底迦,此翻金地,即恆河中度五百仙人,餘皆先入滅,唯末田地被留傳法,往化罽賓國。商那和修,亦云舍那婆斯,此云胎衣,曾施辟支佛衣,五百世與衣俱生故。因至鞠多所,坐其床,弟子不識起慢,乃舉手空中,便下香乳如高山泉流,乃至次現五百法門,鞠多皆不識,自言我得七萬七千本生諸經、八萬毗尼、八萬毗曇,汝皆不識,我若去者,法門隨去。諸弟子始知神異,悉得羅漢,付鞠多。……第五師,優波,或云鄔波鞠 多,或言堀多;此云近護。緣指智論,廣在傳文,所度夫婦得四果者,乃下一籌,籌長四寸,滿丈六石室。人謂化行與佛無殊,但無三十二相,故以為號。示不分中,上二句指前,下二句結歎。師資相承,謂之躡跡。若據末地商那,乃是橫分並化,但由各王一處,且言異世,若取傳法,唯是商那,據理但有二十三師。付法藏傳委釋緣相,須者撿看。體權者,達教所由生也;通道者,知教有所歸也。(戒疏記卷一‧五一‧一)(請參閱附錄二『律學之派別略述』八七頁)


五戒中制飲酒戒意

子題:酒有三十五失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多論中,四是實戒,一是遮戒。所以同結戒者,由酒是放逸本,能犯四戒。迦葉佛時,有優婆塞飲酒故,婬他婦、盜雞、殺人、問答云吾不作也。又能作四逆,唯不破僧。又得亂報。失一切善業。由多緣故,與性戒罪同例。智論酒有三十五失。」

濟緣記釋云:「實即性惡。所下,別釋。以遮戒無量,唯酒同結,故特示之。初徵。由下,次釋。有四意:初意引緣。婬他婦是邪行,盜雞,殺人,答吾不作即妄語。又能下,即次意。不破僧者,以立邪三寶,須自作佛;若飲酒者,人不信故。又得下,即第三意。論云雖非宿業,有狂亂報。失下,即第四意。論云,廢失正業,坐禪誦經,佐助眾事故。由多下,總結。智論十五失:現財空竭,眾病之門,[鬥@斲]諍之本,[仁-二+果]露無恥,醜名惡聲,覆沒智慧,所得散失,伏匿盡說,事業不成,醉為愁本醉中多失,醒後憂愁,自力轉少,身色漸壞,不知敬父,不知敬母,不敬沙門異道沙門,不敬婆羅門,不敬尊長,不知敬佛,不知敬法,不知敬僧,朋黨惡人,疏遠賢善,作破戒人,無有慚愧,不守六情,縱色放逸,人所憎惡,眾所擯棄,行不善法,棄捨善法,人不信用,遠離涅槃,種狂癡緣,死墮惡道,當來狂騃。已上三十五句,每句一種,有云三十六者非。(業疏記卷一○‧三二‧一七)


五戒簡能三歸直授

亦名:三歸直授五戒簡能

子題:五戒是聖道之基、生死際涅槃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問:『前翻邪三歸,直爾即授,此五戒歸,如何簡略者?』答:『翻邪背邪,初心難拔,欻然迴向,宜即引歸;若更覆疏,容還舊跡。五戒不爾,先以歸正,心性調柔,堪思我倒,故須簡略,方入道門。以五體有虧,三乘無託。仍隨分受,皆是任時能,接機布教,可準知也。故智涅槃皆明懺法,從死生際,至涅槃際,隨時為述。』」濟緣記釋云:「問答中,前受歸法,不制簡能,與此不同,故須問決。簡謂簡取,略即略去。答中,初答三歸不簡,覆疏謂反覆疏理,舊跡即邪道。五下,次答五戒須簡,初彰異。一﹑曾受歸法,不慮退還;二﹑為入道門,須簡淨器。五戒是聖道之基,有虧則三乘無託,恐有輕犯,故須簡略。仍下,準例。以體淨者,猶須量能,聽隨分受;明知慮犯,故制簡之,故云可準知也。故下,引證。經論明受,皆先懺悔;驗須簡擇,不容濫預。無始有識,名死際;究竟果滿,名涅槃;略舉始末,以攝中間;所有過惡,一時盡悔。此即悔詞,然非一定,故令隨述。」(業疏記卷一○‧二五‧一一)


五種滅法

亦名:像法時有五滅法

子題:小得心

行事鈔‧標宗顯德篇:「十誦云,像法時有五滅法: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謂己聖;二﹑白衣生天,出家人入地獄;三﹑有人捨世間業而出家破戒;四﹑破戒人多人佐助;五﹑乃至羅漢亦被打罵。」資持記釋云:「十誦,五滅法中。彼因長老難提白佛,正法滅後,像法時有幾非法,今但引佛答詞。初妄稱德故;二﹑道俗反故;三﹑乖道行故;四﹑惡黨盛故;五﹑善人弱故。此五滅法,並因毀戒。云小得心者,心即是定,如五停、四念也。此謂未證謂證,惑眾駭世。今時即佛,事亦同之。第二﹑業疏云,俗人無法,但專信奉,故得生天。出家有法,為世福田,乃反毀犯,妄受信施,開諸惡門,令多眾生習學放逸,故入獄也。又阿難七夢經中,夢出家人轉在不淨坑中,在家白衣登頭而出。佛告阿難,當來比丘嫉妒相殺,死入地獄,白衣精進,死生天上。三﹑如訖栗枳王夢一大象閉在室中,唯有小窗,象於室內出得大身,猶閡小尾。表釋迦弟子捨世業出家,如擲身出,貪著名利,如閡小尾。四﹑如王夢眾多獼猴,以水灌一疥癩獼猴頂,立之為王,表佛弟子立破戒人為主。五﹑中,乃至者,略凡夫持戒賢聖學人等。法滅盡經云,佛告阿難,吾涅槃後,五濁惡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乃至菩薩、辟支、羅漢精進修德等眾,魔比丘咸共憎嫉,擯出,不令得住。並古記所引,在文雖繁,甚資心行,故依錄之。況是今時目睹之事,知佛懸鑒,可自策勤。(事鈔記卷三‧三二‧四)


五篇七聚犯罪受報歲數

亦名:犯戒罪報輕重

子題:突吉羅罪、波羅提提舍尼罪、波逸提罪、偷蘭遮罪、僧伽婆尸沙罪、波羅夷罪、泥犁、四天王宮

行宗記‧釋總辨廣略二教:「報中,文列四重歲數(生報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即墮燄熱地獄;僧殘,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墮大叫獄;偷蘭,五十七億六十千歲墮[口*(自/(犀-尸-牛)/十)]叫獄;波逸提,十四億四十千歲墮眾合獄;提舍尼,三億六十千歲墮黑繩獄;吉羅,九百千歲墮等活獄。」(戒疏記卷二‧五三‧五)

行事鈔‧篇聚名報篇:「(一﹑引目連問經示歲數)目連問罪報經云,若比丘,比丘尼,無慚愧心,輕慢佛語,犯突吉羅眾學戒罪,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千歲。第二波羅提提舍尼〔罪〕,如三十三天,壽命千歲,於人間數,三億六十千歲,墮地獄中。第三波逸提〔罪〕者,如夜摩天壽二千歲,於人間數,二十一億四十千歲。第四偷蘭遮〔罪〕,如兜率天壽四千歲,於人間數,五十億六十千歲。第五僧伽婆尸沙罪如不憍樂天,壽八千歲,於人間數,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第六犯波羅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壽十六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二﹑引涅槃經會不同)涅槃中,犯突吉羅罪,如忉利天日月歲數,八百萬歲,墮地獄中。與上經文不同者,此謂數有大小,即萬萬為億之量也。」資持記釋云:「初目連問經亦名犯戒報應輕重經,初標犯人。據下三眾,皆犯吉羅,罪報同僧;今約通該六聚,故但舉二眾耳。無慚下,示犯心。然果報隨心,延促不定;或濁重邪見,縱犯輕罪,何止此數;或慚愧慈心,雖犯重愆,未必如數。準知經中且據一相,故約無慚輕慢,以定來果不差;必具此心,則定如歲數矣。上四句,準經貫下六聚。犯下,列相。經中通云墮獄;準雜心,別對六獄;泥梨,即是獄名,此翻無去處。初吉羅中,四天王宮,與日月齊,在須彌?半腹。墮泥犁者,即等活地獄。天五百歲,為獄一晝夜。人間九百千者,以人間五十年,為天一日,一千五百年為一月,一萬八千年為一年,十八萬年為十年,一百八十萬年為百年,九百萬年為五百年。上約小數,若用大數,十萬為千,合云九十千,竊疑經誤。提舍中,三十三天在須彌頂。此墮黑繩地獄。彼天千歲,為獄一晝夜下皆準此。人間數者,人間一百年,為天一日,三千年為一月,三萬六千年為一年,三十六萬年為十年,三百六十萬年為百年,三千六百萬年為千歲。亦準大數。千萬為憶,故以三千萬為三億,十萬為千,故將六百萬為六十千也。三波逸提,夜摩及後三天,並依空住;通前即欲界六天也。此墮眾合地獄。人間二百年,為天一日,六千年為一月,七萬二千年為一年,七十二萬年為十年,七百二十萬年為百年,七千二百萬年為千年,十四千四百萬年為二千歲。千萬為億,成十四億;十萬為千,成四十千。檢經本作二十四億,二字錯,合作四字。鈔云,二十一者,據算甚差,必應傳誤矣。四偷蘭遮,墮[口*(自/(犀-尸-牛)/十)]叫地獄。人間四百年,為天一日,萬二千年為一月,十四萬四千年為一年,一百四十四萬年為十年,一千四百四十萬年為百年,十四千四百萬年為千年,二十八千八百萬年為二千歲,五十七千六百萬年為四千歲。千萬為億,成五十七億;十萬為千,成六十千。鈔與經文,皆云五十億者,脫七字耳。五僧殘,墮大叫地獄。人間八百年,為天一日,二萬四千年為一月,二十八萬八千年為一年,二百八十八萬年為十年,二千八百八十萬年為百年,二十八千八百萬年為一千年。八箇二十八千萬,即二百二十四千萬;八箇八百萬,為六千四百萬,共計二百三十千四百萬為八千歲。大數以論,即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經本作三十千歲,字誤。六波羅夷,墮燄熱地獄,一晝夜。人間一千六百年為天一日,四萬八千年為一月,五十七萬六千年為一年,五百七十六萬年為十年,五千七百六十萬年為百年,五十七千六百萬年為千年,五百七十六千萬年為十千歲,三百四十五千六百萬年為六千歲,共計九百二十一千六百萬年為十六千歲。大數而論,如鈔所合。涅槃中,初引經。忉利天,即三十三天,日月歲數,亦約人間計之。與下,通會。俗中算數,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億,十億為兆。此為小數。或以百百為千,千千為萬,萬萬為億等。此為大數。前經據其大數,涅槃從小數;然二經對天不同,九百八百之異,未可和會。」(事鈔記卷一四‧四三‧一七)


五逆懺相

子題:開悔五逆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言可悔不者,如大乘中,開悔五逆。『若爾,何故經中,令王重罪微薄耶?』答:『罪無定也。即如彼經,有愧非有,無慚非無。或可不定,故轉輕耳。餘之三夷兩蘭,皆可滅除。學悔說故。十誦,九清淨人,破僧偷蘭罪從僧懺,文自驗矣。』」

行宗記釋云:「初示懺業,上二句判定可懺。大乘,即佛名、方等,通懺三世十惡五逆。又鴦掘摩羅作五逆,因值佛得滅等。若下,引難,經即涅槃。上據大乘立義,故還引大乘為難。闍王殺父,阿鼻一劫,佛令懺已,於黑繩地獄,七日受盡,既但轉重令微,則顯逆非可懺。答中二意,初引彼經。有無不定,約心明業,雖悔復受,理無所疑。或下,示次意。既轉令輕,明開成悔。餘下,次明懺制,初判定。學悔下,引證,初證懺夷。律令學悔,開懺不疑。十下,次證悔蘭。邪正各五,方成破僧;真佛位別,不入僧數,故云九人。邪徒破僧,皆犯蘭罪;今既邪正通名清淨,故知開悔。從僧懺者,上品罪故。」(戒疏記卷七‧二○‧二○)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法相辭典(朱芾煌)]
一諦

如諦施設建立中說。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七十七卷十三頁云:問:若諦有四;何故世尊說有一諦?如伽他說:一諦無有二;眾生於此疑,別說種種諦。我說無沙門。此頌意言:唯有一諦。外道猶豫,別說有多。佛說彼法中無沙門道果。沙門道果,依一諦故。脅尊者曰:言一諦者,謂四聖諦,各唯有一。唯一苦諦,無第二苦。唯一集諦,無第二集。唯一滅諦,無第二滅,唯一道諦。無第二道,故說一諦,不違說四,復次言一諦者,謂一滅諦。為欲遮遣餘解脫故。謂諸外道,說四解脫。一、無身解脫。即空無邊處。二、無邊意解脫。即識無邊處。三、淨聚解脫。即無所有處。四、世窣堵波解脫。即非想非非想處。佛作是說。彼非真實解脫出離。是無色有。真解脫者,唯一滅諦,究竟涅槃。復次言一諦者,謂一道諦。為欲遮遣餘道諦故。謂諸外道,說多道諦。如執自餓為道,或執臥灰為道,或執隨日轉為道,或執飲風飲水食果食菜為道,或執露形為道,或執臥刺棘等為道,或執不臥為道,或執著弊故衣為道,或執服諸藥物斷食為道。佛作是說:彼非真道。是邪僻道,是虛偽道,是矯詐道。如是諸道,非諸善士所應習行。是諸惡人所應遊履。真淨道者,謂一道諦。即正見等八支聖道。復次言一諦者,謂一滅諦。永捨一切生死苦故。又一諦者,謂一道諦。能斷一切生死因故。


一向記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頁云:一者、一向記。謂為如理來請問者,無倒建立諸法性相。

二解 如四種記中說。

三解 佛地經論六卷十五頁云:一向記者:如有問言:一切生者,決定滅耶?佛法僧寶,良福田耶?如是等問,應一向記。此義決定。

四解 大毗婆沙論十五卷十四頁云:云何名應一向記問?此問應以一向記故。謂有問言:如來、應正等覺耶?法、善說耶?僧、妙行耶?一切行、無常耶?一切法、無我耶?涅槃、寂靜耶?應一向記。此皆如是。問:何故此問應一向記?答:此問能引義利,能引善法,隨順梵行,能發覺慧,能得涅槃;是故此問,應一向記。

五解 集異門論八卷十三頁云:云何應一向記問?答:若有問言: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耶?佛所說法,是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耶?佛弟子眾,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耶?苦集滅道,是聖諦耶?一切行無常耶?一切法無我耶?涅槃寂靜耶?如是等問,有無量門,應一向記:世尊是如來阿羅漢廣說乃至涅槃是寂靜等。是名應一向記。問:何故此問應一向記?答:以於此問,若一向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正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一向記。


一趣道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八卷八頁云:如契經說:有一趣道,能令有情清淨。謂四念住,乃至廣說。問:云何名一趣道?為以能超越一界故,名一趣道?為以能超越一趣故,為以能超越一生故,為以能通達一諦故,為以能趣一究竟故,名一趣道?為以但有一道故,名一趣道耶?設爾;何過?若以能超越一界故名一趣道者;則非一趣道。界有三故。若以能超越一趣故名一趣道者;亦非一趣道。趣有五故。若以能超越一生故名一趣道者;亦非一趣道。生有四故。若以能通達一諦故名一趣道者:亦非一趣道。諦有四故。若以能趣一究竟故名一趣道者;亦非一趣道。以究竟有二種。一、事究竟,二、功用究竟故。若以但有一道故名一趣道者;亦非一趣道。以道有多種。謂隨信行道,隨法行道,信勝解道,見至道,時解脫道,不時解脫道故。云何言有一趣道耶?答:即由前所說緣,及餘緣故,名一趣道。由前所說緣者:謂以能超越一界故名一趣道。即無色界。以超此界者,更不生三界故。亦以能超越一趣故名一趣道。即大趣。以超此趣者,更不往五趣故。亦以能超越一生故名一趣道。即化生。以超此生者,更不受四生故。亦以能通達一諦故名一趣道。即道諦。以此諦,從無始時來,未曾得故;及未曾通達故。亦以趣一究竟故名一趣道。即事究竟。以修功用究竟,皆為得事究竟故。亦以但有一道故名一趣道。即聖道。問:豈不有隨信行道,乃至不時解脫道,如是便有多道耶?答:一切皆是趣苦滅行故;說名一道。如趣苦滅行,如是趣有滅世間滅生死滅流轉滅生老病死滅行,說亦爾。是名由前所說緣故名一趣道。及餘緣故者:謂無異趣故,不退還故,至不退解脫故,至背五趣之一趣故。如說涅槃是阿羅漢趣。由如是義,名一趣道。復有說者,能對治異道故;名一趣道。謂諸外道,或執不食為道,或執隨日轉為道,或執臥灰飲風服水茹菜噉果裸形麤衣臥不平等,各以為道。佛為對治彼異道故;說一趣道。此意義言:彼種種道,皆非真道;但是惡邪妄道。是不善士所習近道;非諸善士所習近道。所以者何?真道惟一。謂四念住。或有說者,能趣一解脫宮門故;名一趣道。此中應引嗢底迦經所說喻。如彼說:佛告嗢底迦:如國邊城,其牆堅厚。卻敵樓櫓,睥睨寮窗,并皆嚴備。惟有一門,委一人捉。其人聰慧多聞善習,應入者聽;不應者止。彼每巡城察之,乃至不見獸往來處。況餘門耶。嗢底迦當知,彼守門者,雖不知日日有爾所有情入城出城;然其定知諸有入出,皆由此門;不從餘門。如是如來,雖不作意知爾所有情,已般涅槃,爾所有情,當般涅槃;然其定知諸有情類、已般涅槃,未般涅槃,皆由此道;不依餘道。是故以能趣一解脫宮門故,名一趣道。


一切利行

瑜伽四十三卷十三頁云:云何菩薩一切利行?當知此行,略有二種。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即此利行,復由三門;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以法業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當知是名於現法利勸導利行。由此能令從他獲得廣大名稱,及現法樂。由資具樂,攝受安住。於後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棄捨財位,清淨出家,受乞求行,以利存活。當知是名於後法利勸導利行。由此能令決定獲得後法安樂;不必獲得現法安樂。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漸次修行,趣向離欲。當知是名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由此能令於現法中,得身輕安,得心輕安,安樂而住。於後法中,或生淨天;或無餘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一切種子識

瑜伽一卷六頁云: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又二卷一頁云:復次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隨所生處自體之中,餘體種子,皆悉隨逐。是故欲界自體中,亦有色無色界一切種子。如是色界自體中,亦有欲無色界一切種子。無色界自體中,亦有欲色界一切種子。又云:又一切種子識,於生自體,雖有淨不淨業因;然唯樂著戲論為最勝因。於生族姓、色、力、壽量、資具等果,即淨不淨業因為最勝因。

二解 世親釋二卷六頁云:有能生彼功能差別者:謂有能生雜染品法功能差別相應道理。由與生彼功能相應故;名一切種子識。於此義中,有現譬喻。如大麥子,於生自芽,有功能故;有種子性。若時陳久,或火相應;此大麥果,功能損壞;爾時麥相,雖住如本;勢力壞故;無種子性。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有生雜染諸法功能。由此功能相應故;說名一切種子識。

三解 成唯識論二卷八頁云: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離此,餘法能遍執持諸法種子,不可得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因相。此識因相,雖有多種;持種、不共,是故偏說。


一切相妙智

無性釋九卷三十一頁頌云:由三身至得具相大菩提,一切處他疑,最勝者;歸禮。此頌顯示一切相妙智性。一切行相,皆正了知;名一切相妙智。此妙智體,名一切相妙智性。即是一切所知境界一切行相殊勝智體。言三身者,謂自性等。由此三身,至得具相無垢無礙妙智自性大菩提果。言具相者,具一切相。有說:無常等十六種行相,名一切相。菩提用彼為先因故。有餘復說:即此及餘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所得相,名一切相。有餘復說:非於此中說治所治諸品類相。然說一切義利圓滿;如如意珠,具一切相。我今觀此一切相者,即是一切障斷品類。所以者何?永斷一切障品類故。謂斷一切所知障品,及斷一切習氣品故。又此具相大菩提者:即是正知一切境相。是故能斷一切他疑。一切處者:一切世間。他疑,即是所有人天一切疑惑。於此他疑,皆悉能斷。由此能斷一切人天疑惑作用,顯一切相妙智殊勝。


一切法無自性

世親釋五卷十頁云:說一切法無自性意,今當顯示:自然無者:由一切法,無離眾緣自然有性。是名一種無自性意。自體無者:由法滅已;不復更生;故無自性。此復一種無自性意。自性不堅住者:由法纔生,一剎那後,無力能住;故無自性。如是諸法無自性理,與聲聞共。如執取不有故許無自性者:此無自性,不共聲聞。以如愚夫所取遍計所執自性,不如是有。由此是故;依大乘理,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由無性故成者:由一切法無自性故;無生滅等,皆得成就。所以者何?由無自性,故無有生。由無生故,亦無有滅。無生滅故;本來寂靜。本寂靜故;自性涅槃。後後所依止者:是後後因此而得有義。


一切行有三種

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頁云:又若略說處及非處善巧相者;謂或依止趣五趣行,或復依止趣涅槃行。此一切行,略有三種。謂劣、中、勝。趣惡趣行,說名為劣。趣善趣行,說名為中。趣涅槃行,說名為勝。所以者何?趣善趣行,此為最極,更無餘行。唯此能感所有世間最極圓滿。謂能感得轉輪王身,或帝釋身,或魔羅身,或大梵身。彼無第二。更無有餘補特伽羅,或男、或女、與其等者。趣涅槃行,當知能證一切有情最勝法性。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諸佛如來,於彼一切,最為殊勝。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補特伽羅,羅無與等者。又於所有安住菩提劣功德者,於諸世間,得增上位,尚為殊勝;何況如來。彼復云何?謂於是處正見具足補特伽羅,不能現行諸異生類堪任現行。當知一切如經廣說。


一間補特伽羅

雜集論十三卷九頁云:一間補特伽羅者:謂即一來,或於天上,唯受一有,得盡苦際。所以者何?即一來果,進至不還果向,或於天上,唯受一有,得般涅槃故。唯有一隙,容此一生;故名一間。

二解 瑜伽二十六卷五頁云:云何一間補特伽羅?謂即一來補特伽羅,行不還果向已;能永斷欲界煩惱上品中品,唯餘下品。唯更受一欲界天有,即於彼處得般涅槃;不復還來生此世間。是名一間補特伽羅。


一切種行無常苦想

瑜伽八十六卷十七頁云:復次由四差別,當知修習一切種行無常苦想。何等為四?一、果差別故,二、自性差別故,三、品類差別故,四、方便差別故。果差別者:謂修此想,能遣一切欲貪、色貪、及無色貪、掉、慢、無明。當知此中顯示三種本煩惱斷,及顯三種隨煩惱斷。欲貪煩惱,掉為助伴。色貪煩惱,慢為助伴。無色貪惑,無明為伴。復有差別。謂於此中,顯示下分上分結盡。自性差別者:謂於此中,由正修習聞所成慧,說名親近。由正修習思所成慧,能入修故;說名修習。由正修習修所成慧,名多修習。又由修習了相作意故,名親近。唯除加行究竟作意,由正修習諸餘作意故;名修習。修習加行究竟作意,名多修習。是名第二三種差別。又由所依、所緣、作意,隨其次第,當知是名為乘為事為隨建立。又由長時串修習故;說名純熟。數數無倒修方便故;說名善受,及與善發,品類差別者:謂修如是無常想時,速能永拔一切隨眠;棄捨下地一切善法;攝受上地一切善法。於餘一切不淨想等,最高廣性,能善住持,遍行一切。猶如觀察所取之事,即如是觀能取之事。彼相解脫,能得無漏無常之想。若有漏想,若無漏想,如是一切,皆於涅槃,善能隨順、趣向、臨入。皆能對治無明大闇,一切永斷。永斷彼故;清淨鮮白諸無學想,皆由一切無漏學想增上故得。方便差別者:謂獨處空閒,以無顛倒數數作意,觀察諸行無常之性。由無常想,住無我想。於見道中,既住無漏無我想已;於上修道,由有學想,永害我慢;隨得涅槃,二種皆具。


一切諸受無餘永滅

瑜伽七十七卷十九頁云:世尊!如世尊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何等諸受,於此永滅?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種受,無餘永滅。何等為二?一者、所依麤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所依麤重受,當知有四種。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無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滿麤重受,四者、果未成滿麤重受。果已成滿受者:謂現在受。果未成滿受者:謂未來因受。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種。一者、依持受,二者、資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顧戀受。於有餘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滿受,一切已滅。領彼對治明觸生受;領受共有,或復彼果已成滿受。又二種受,一切已滅,唯現領受明觸生受。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此亦永滅。是故說言: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


一切無為皆非實有

俱舍論六卷十五頁云:經部師說:一切無為,皆非實有。如色受等,別有實物;此所無故。若爾;何故名虛空等?唯無所觸,說名虛空。謂於暗中,無所觸對;便作是說:此是虛空。已起隨眠生種滅位,由揀擇力,餘不更生;說名擇滅。離揀擇力,由闕緣故;餘不更生。名非擇滅。如殘眾同分中夭者餘蘊。餘部師說:由慧功能,隨眠不生;名為擇滅。隨眠緣闕,後苦不生;不由慧能。名非擇滅。離揀擇力,此滅不成;故此不生,即擇滅攝。有說:諸法生已後無,自然滅故;名非擇滅。如是所執非擇滅體,應是無常。未滅無故。豈不擇滅,擇為先故,先無後有,應亦無常。非擇為先,方有擇滅,如何擇滅,亦是無常。所以者何?非先有擇,後未生法,方有不生。何者不生,本來自有。若無揀擇;諸法應生。揀擇生時,法永不起。於此不起,擇有功能。謂於先時,未有生障;今為生障,非造不生。若唯不生是涅槃者;此經文句,當云何通?經言:五根若修若習若多修習,能令過去未來現在眾苦永斷。此永斷體,即是涅槃。唯於未來,有不生義;非於過現。豈不相違。雖有此文;而不違義。此經意說:緣過現苦煩惱斷故;名眾苦斷。如世尊言:汝等於色,應斷貪欲。貪欲斷時,便名色斷及色遍智。廣說乃至識亦如是。過現苦斷,義亦應然。設有餘經言斷過去未來現在諸煩惱者,准前理釋;義亦無違。或此經中別有意趣。過去煩惱,謂過去生所起煩惱。現在煩惱,謂現在生所起煩惱。如愛行中十八愛行,過去世起者,依過去生說。未來,現在,應知亦爾。如是二世所起煩惱,為生未來諸煩惱故;於現相續,引起種子。此種斷故;彼亦名斷。如異熟盡時,亦說名業盡。未來眾苦,及諸煩惱,由無種故,畢竟不生;說名為斷。若異此者;過去現在,何緣須斷。非於已滅及正滅時,須設勞劬,為令其滅。若無為法,其體都無;何故經說所有諸法,若諸有為,若諸無為,於中離染,最為第一。如何無法,可於無中立為第一。我亦不說諸無為法,其體都無。但應如我所說而有。如說此聲,有先非有,有後非有。不可非有說為有故;有義得成。說有無為,應知亦爾。有雖非有,而可稱歎。故諸災橫畢竟非有,名為離染。此於一切有非有中,最為殊勝。為令所化,深生欣樂,故應稱歎此為第一。


一切見皆入二見中

大毗婆沙論二百卷十三頁云:如契經說:苾芻當知,世間沙門婆羅門等所依諸見,皆入二見。謂有見,無有見。今應分別。云何諸見一切皆入此二見中?答:非此入二顯攝彼體;但顯彼入二見品中。所以者何?有見者:即常見。無有見者:即斷見。諸惡見趣,雖有多種;無不皆入此二品類。如此品初補刺拏說無施與等,五類邪見,入斷見品。以執無故。有說:入二品。由執我常,謗因等故。次說乃至活有命者死後斷壞無有等,斷見攝故;即斷見品。有作是說:此四大種士夫身,乃至智者,讚受入二品中。次說無因無緣等,是未塞羯梨見。次說造教造等,是珊闍夷見。此二俱入斷見品。以執無故。有說:入二品。由執我常,謗因等故。次說此七士身等,常見攝故;即常見品。次說有十四億等,是無勝髮褐見。次說一切士夫諸有所受無不皆以宿作為因等,是離繫親子見。此二、俱入二品。以執有我,後斷滅故。次說一切士夫所受皆是無因無緣等,是犎迦多衍那見。入斷見品。以執無故。有說:入二品。以執我常,謗無因故。次說自作苦樂等,此入二品。以執有我,後斷滅故。次說所受苦樂非自作等,入斷見品。以執無故。有說:入二品。以執我常,謗無因故。次說我及世間常等,常見攝故;即常見品。次說諦故住故我有我等,常見攝故;即常見品。次說諦故住故我無我等,斷見攝故;即斷見品。次說我觀我等,入常見品。次說受妙五欲等,入常見品。執有我常,得涅槃故。有說:入二品。以執有我,後斷滅故。次說風不吹等,常見攝故;即常見品。次說眾生執我作等,入二見品。以執有我,後斷滅故。後說諸欲淨妙,快意受用,而無過失等,入常見品。執有我常,受勝欲故。有說:入二品。以執有我,後斷滅故。契經中說:我有想見,我無想見,我非有想非無想見,斷滅見,現法涅槃見,此五、入二見品。謂前三、入常見品;第四、入斷見品;第五、有說入常見品,有說入二品。梵網經中所說六十二見,亦總入此二見品中。謂前際分別見中四遍常論,入常見品。四一分常論,有說入常見品,有說入二見品。以執有常,有無常故。二無因論,入斷見品。有說:入二品。以執我常,謗無因故。有邊等四論,及不死矯亂四論,入常見品。有說:入二品。以執我常,後亦斷故。後際分別見中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論,皆常見攝故;即常見品。七斷滅論,斷見攝故;即斷見品。五現法涅槃論,入常見品。執有我常,得涅槃故。有說:入二品。以執有我,現得涅槃,後斷滅故。迦多衍那契經中說:世有二見。一者、有見,二者、無見。如次攝入常斷見品。師子吼經曰:一切見皆依二見。謂有見無有見。依有見者,耽著有見,憎無有見。依無有見者,耽著無有見,憎有見。此二如次,亦即攝入常斷見品。如契經說:常見外道,或執轉變,或執隱顯,或執往來意界常等,如是一切,常見攝故;即常見品。


一來果向及一來果

俱舍論二十三卷十四頁云:若先已斷欲界六品,或七八品;至此位中,名第二果向。趣第二果故。第二果者,謂一來果。遍得果中,此第二故。又云:一來果向,若斷第六;成一來果。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而般涅槃;名一來果。過此以後,更無生故。此或名曰薄貪瞋癡。唯餘下品貪瞋癡故。


一佛土中同時無二佛出世

瑜伽三十八卷四頁云:又於十方,現有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佛土;無二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時圓滿;於一佛土,并出於世,一時成佛。況有無量無數菩薩,於一世界,一時成佛。又不應言眾多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時圓滿;前後相避,次第成佛。亦不應言一切菩薩,皆不成佛。是故當知,眾多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圓滿者,於十方面無量無數隨其所淨空無如來諸佛國土,各別出世,同時成佛。由此道理,多世界中,決定應有眾多菩薩,同時成佛。決定無有一佛土中,有二如來,俱時出世。何以故?菩薩長夜,起如是願,隨令增長。我當獨一,於無導首諸世界中,為作導首;調伏有情,令脫眾苦;令般涅槃。如是長夜所起大願,隨令增長,攝受正行,得成滿故;無二如來,於一世界,俱時出現。又一如來,於一三千大千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是故第二如來出世,無所利益。又一如來,於一佛土,出現於世;令諸有情成辦自義,極為熾盛,極為隨順。何以故?彼作是思:一切世間,唯一如來;更無第二。若於此土,化事已訖;或往餘方,或入滅度。我等何從當修梵行。我等何從當聞正法。如是思已;發起深厚欲勤精進;速修梵行,速聞正法。若一佛土,多佛出世;彼於所作,不能速疾。故一佛土,一佛出世,令諸有情成辦自義,極為熾盛,極為隨順。


一世界中無二如來俱時出現

俱舍論十二卷十一頁云:若爾;何故一世界中,無二如來,俱時出現?以無用故。謂一界中,一佛足能饒益一切。又願力故。謂諸如來,為菩薩時,先發誓願;願我當在無救無依盲闇界中,成等正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為救、為依、為眼、為導。又令敬重故。謂一界中,唯有一如來;便深敬重。又令速行故。謂令如是知一切智尊,甚為難遇。彼所立教,應速修行。勿般涅槃,或往餘處,便令我等無救無依。故一界中無二佛現。


一因二緣令後有芽當得生長

瑜伽八十八卷五頁云:復次一因二緣,令後有芽,當得生長。謂五品行中煩惱種子所隨逐識,說名為因。與因相似四種識住,說名為緣。又由喜貪,滋潤其識,令於彼彼當受生處,結生相續,感薩迦耶;亦名為緣。此中有一,由四識住,攝受所依。由喜貪故;於現法中,新新造集,及以增長。彼於後時,成阿羅漢;令識種子,悉皆腐敗;一切有芽,永不得生。又復有一,具一切縛,勤修正行,欣樂涅槃;遍於一切諸受生處,起厭逆想。彼具縛故;種子不壞,識住和合。然於諸有起厭逆想,故無喜貪。彼由如是修正行故;於現法中,堪般涅槃。其後有芽,亦不得生。又復有一,住於學地,得不還果。唯有非想非非想處諸行為餘。於有頂定,具足安住。彼識種子,猶未一切悉皆滅盡。然於識住,能遍了知,能遍通達。彼由妄念增上力故;上地貪愛,猶殘少分。是不還者,當來下地一切有芽,不復更生。與此相違,當知一切諸後有芽,皆得生長。


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瑜伽七十三卷十頁云:問:世尊依何密意說,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答:依相無自性性,說如是言。

二解 瑜伽七十六卷八頁云:勝,義生!當知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何以故?若法自相,都無所有;則無有生。若無有生;則無有滅。若無生無滅;則本來寂靜。若本來寂靜;則自性涅槃。於中都無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槃故。是故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善男子!我亦依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何以故?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於常常時,於恆恆時,諸法法性安住無為。一切雜染不相應故。於常常時,於恆恆時,諸法法性安住故無為。由無為故,無生無滅。一切雜染不相應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是故我依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二種滿

瑜伽十七卷七頁云:謂諸有情,有二種滿。一、增上生滿,二、決定勝滿。增上生滿者:謂往善趣。決定勝滿者:謂愛盡離欲寂滅涅槃


二種滅

顯揚八卷四頁云:滅者:有二種,應知。一、暫時滅,二、究竟滅。暫時滅者:於已成熟已解脫有情,諸佛如來,暫時示現入般涅槃;非是究竟。究竟滅者:謂一切煩惱,及彼習氣,及所依苦,究竟永盡,應知。


二種法見

瑜伽九十二卷十三頁云:復次有二法見。一、有為法見,二、無為法見。有為法見者;謂如有一,於諦依處,及諦自性,皆如實知。云何名為諦所依處?謂名色及人天等有情數物。云何為諦?謂世俗諦,及勝義諦。云何世俗諦?謂即於彼諦所依處,假想安立我,或有情,乃至命者,及生者等。又自稱言:我眼見色,乃至我意知法。又起言說:謂如是名,乃至如是壽量邊際。廣說如前。當知此中唯有假想,唯假自稱,唯假言說,所有性相作用差別,名世俗諦。云何勝義諦?謂即於彼諦所依處,有無常性;廣說乃至有緣生性。如前廣說。如無常性。有苦性等,當知亦爾。若於如是世俗勝義諦所依處,其世俗諦,如實了知是世俗諦。其勝義諦,如實了知是勝義諦。如是名為有為法見。若有成就有為法見。苾芻,齊此言說滿足。云何名為無為法見?謂即於彼諦所依處,已得二種諦善巧者,由此善巧增上力故;於一切依等盡涅槃,深見寂靜;其心趣入。如前廣說。乃至解脫。如是名為無為法見。若有成就無為法見。苾芻,齊此言說滿足。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一乘

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車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載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一代五時佛法

天台智者大師把釋迦佛一生所說的佛法分為五個時期,叫做五時佛法,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一切法第一彼岸

梵語波羅,譯為彼岸,此岸指生滅,彼岸指不生不滅的涅槃。一切法,法相有生有滅,法性無生無滅,寂然常住,是最上究竟境界,與涅槃相應,故稱一切法第一彼岸。


一化五味之教

釋迦佛一代五味的教法。五味是:乳、酪、生酥、熟酥和醍醐。在涅槃經中,佛以五味作比喻,以醍醐味比喻涅槃經。後來天台智者大師便依據這種說法,而判定佛的一代聖教為五時教法,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


一實乘

一實的教法。教法能乘載人至涅槃的彼岸,故名為乘。


一路

一條通向涅槃的道路。


一體三寶

1.又名同體三寶,或同相三寶,意謂三寶中的每一寶,都圓具三寶之義。即佛中含覺照義,是佛寶,含軌則義,是法寶,無違諍過,是僧寶;法係佛法身,是佛寶,憑之能出三界,證涅槃,是法寶,依法修行,是僧寶;僧具觀智,是佛寶,具軌則,是法寶,具和敬,是僧寶。


七常住果

謂常住之法有七種,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


七種無上

佛所特有的七種無上,即一、身無上,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二、道無上,佛以慈悲的道法去利樂一切眾生;三、見無上,佛以正戒正見正命等成就其身;四、智無上,佛具有四無礙智;五、神力無上,佛的神通力不可思議;六、斷障無上,佛已經斷盡了惑業苦之三障;七、住無上,佛住於偉大的寂滅涅槃境界。


三修

1.無常修、非樂修、無我修。無常修是聲聞乘行人因不知法身常住的德性,所以只是觀察一切有為法的無常;非樂修是聲聞乘行人因不知諸法中自有涅槃寂滅的快樂,所以只是觀察諸法的苦而已;無我修也是聲聞乘行人因不知有自在無礙的真我,所以只是觀察五蘊之空而已。以上三修都是聲聞乘行人的劣三修。2.常修、樂修、我修。常修是菩薩知法身的理體乃常住不滅,所以破除聲聞乘行人對於無常的執著;樂修是菩薩知諸法中自有涅槃之樂,所以破除聲聞乘行人對於苦的執著;我修是菩薩知無我法中自有真我的存在,所以破除聲聞乘行人對於無我的執著。以上三修是菩薩乘行人的勝三修。


三法

教法、行法、証法。教法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十二分教;行法是依佛的教示而修行四諦十二因緣與六度等;証法是依修行的功夫而証得菩提涅槃之果。


三法印

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証明,故名法印。


三無為

小乘立三無為,即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用真智選擇佛法,修成涅槃之果,證無為之境界、名擇滅無為;凡事無能生之因緣,或有因而缺緣,則畢竟不生,合於無為宗旨,名非擇滅無為;虛空遍一切處,既是虛空,自然無生滅變化,名虛空無為。


三照

(喻)佛法好像日光,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後,最初說華嚴經,化頓大的菩薩;幽谷喻佛在鹿苑說小乘經,化聲聞緣覺;平地喻佛最後說方等經乃至涅槃經,化一般大乘漸入的根機。


三相

解脫相、離相、滅相。解脫相是無生死的相;離相是無涅槃的相;滅相是無生死涅槃的無相,連無相亦無,即是非有非無之中道妙理。


三種闡提

闡底迦、阿闡提迦、阿顛底迦。闡底迦又名斷善根闡提,即起大邪見斷一切善根的人;阿闡提迦又名大悲闡提,即具足大悲心的菩薩,因發願眾生度盡方成佛道,而眾生無盡,故成佛亦遙遙無期;阿顛底迦又名無性闡提,即根本沒有畢竟涅槃之性的人。


三餘

聲聞緣覺行人雖然已經證入無餘涅槃的境界,但是因為還有三事的殘餘,所以不是真正的無餘,三餘者,煩惱餘、業餘、果餘。煩惱餘謂雖已斷盡了三界內的見思惑,但是還餘著界外的無明惑未斷;業餘謂雖已斷盡了三界內的有漏業,但是還餘著界外的無漏業未盡;果餘謂雖已脫離了三界內分段生死的苦果,但是還餘著界外變易生死的苦果未離。


不死門

不死就是涅槃,入於涅槃之道,叫做不死門。


不生不滅

不生也不滅,是常住的別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涅槃經說:「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



運載之義,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眾生從生死的此岸運載到涅槃的彼岸。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別。


事障

二障之一,即貪、瞋、痴等,能使生死相續,障大涅槃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ㄇㄟˊ, [名]

1.美石。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二.大般涅槃經》:「石之美好曰:『玫』,圓好曰:『瑰』。」

2.參見「玫瑰」條。


八大人覺

ㄅㄚ ㄉㄚˋ ㄖㄣˊ ㄐㄩㄝˊ, 1.一種佛教修行者所用的憶念思惟法門,其憶念思惟的內容有八項。也稱為「八大人念」、「八念」、「大人八念」。

2.諸佛所覺知而能使眾生證入涅槃的八種條件:一少欲、二知足、三樂寂靜、四勤精進、五守正念、六修禪定、七修智慧、八不戲論。《大乘義章.卷一三》:「八大人覺,佛是大人,諸佛大人覺知此法為涅槃因,名大人覺。」


八苦

ㄅㄚ ㄎㄨˇ
佛學上指世間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盛陰等八種苦果。《大般涅槃經.卷上》:「汝等當知此八種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諦實是苦。」


八相

ㄅㄚ ㄒㄧㄤˋ
如來成道的八個階段:(1) 《大乘起信論》稱兜率天、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輪法、入於涅槃為「八相」。(2) 小乘稱八相兜率天、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輪法、入於涅槃為「八相」。


白法

ㄅㄞˊ ㄈㄚˇ
佛教用語。指善法。《法苑珠林.卷二三》:「如涅槃經云:『有二白法:一慚、二愧。』」


彼岸

ㄅㄧˇ ㄢˋ, 1.對岸,那一邊。

2.佛教用語。指解脫後的境界,為涅槃的異稱。《文選.王巾.頭?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則高謝四流;推之於無,則俯弘六度。」

3.比喻所嚮往的境界。


變化無常

ㄅㄧㄢˋ ㄏㄨㄚˋ ㄨˊ ㄔㄤˊ
變化很多,沒有一定規則。《莊子.天下》:「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晉.僧肇《涅槃無名論.位體第三》:「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無常。」


秉正

ㄅㄧㄥˇ ㄓㄥˋ
秉持正道。《西遊記.第二七回》:「自從涅槃罪度,削髮秉正沙門。」


部派佛教

ㄅㄨˋ ㄆㄞˋ ㄈㄛˊ ㄐㄧㄠˋ
釋迦牟尼佛涅槃百年後,佛教僧團明顯的出現分裂,直到大乘佛法流行前後為止,約五百年間,稱為「部派佛教」。這段時期,佛教僧團分化成十八部(或更多),各部派間所遵行的戒律不同,學說互異。但早期的佛經都在這時完成結集。有的學者比較謹慎的將釋尊以來,到部派時期佛教稱為「早期佛教」。


辟支佛

ㄆㄧˋ ㄓ ㄈㄛˊ
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一種果位。為梵語pratyeka-budha的音譯,意譯作獨覺。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不從佛陀或其他人那裡聽聞佛法,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聖諦、證涅槃。雖然如此,但他卻不對他人宣說自己證悟的真理,所以不能成為人天導師。《瑜伽論記.卷八上》:「若依智論十六卷云『辟支佛有兩種義: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也作「獨覺」、「緣覺」。


沒做道理

ㄇㄟˊ ㄗㄨㄛˋ ㄉㄠˋ ㄌㄧˇ
無法可施。《水滸傳.第三九回》:「知府聽了大怒,喚過牢子獄卒,把宋江捆翻,一連打上五十下,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戴宗看了,只叫得苦!又沒做道理救他處。」


滿人

ㄇㄢˇ ㄖㄣˊ, 1.滿洲人。

2.稱行善的人。《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譬如世間為惡行者,名為半人;修善行者,名為滿人。」


滅度

ㄇㄧㄝˋ ㄉㄨˋ
佛教用語。指滅煩惱、度苦海。亦指僧人死亡。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也作「圓寂」。


法眼

ㄈㄚˇ ㄧㄢˇ, 1.五眼之一。能分明的洞觀,一切因緣生起的諸現象。《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

2.尊稱他人的眼識正確。《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老兄具這樣的法眼,欽佩得很,將來倒要時常請教請教。」


放下屠刀便成佛

ㄈㄤˋ ㄒㄧㄚˋ ㄊㄨˊ ㄉㄠ ㄅㄧㄢˋ ㄔㄥˊ ㄈㄛˊ
(諺語)比喻只要真心改惡從善,便可立即成為好人。《常語尋源.卷下.放下屠刀便成佛》引《山堂肆考》:「廣顙屠兒在涅槃會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也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大經

ㄉㄚˋ ㄐㄧㄥ, 1.常道。《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

2.佛教指卷數較多或最主要的經典。如在淨土三部中,《無量壽經》是大經;天台宗以《大般涅槃經》是大經。般若經中,以《摩訶般若經》為大經。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大經所說,當轉法輪;大品之言,皆紹尊位。」


導師

ㄉㄠˇ ㄕ, 1.指導學生研究學術及擔負訓育責任的老師。如:「在一年的導師任內,他和班上同學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2.佛教用語:(1) 指引導眾生去迷就正的人為導師。《新名詞訓纂.學屬.導師》引《佛報恩經》:「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涅槃經,使得無為長樂故。」(2) 指僧伽中的上座。


第一義

ㄉㄧˋ ㄧ ㄧˋ, 1.最初、最重要的事理。

2.佛教上指深奧而無出其右的妙理。為聖者所覺悟的真實。參見「二諦」條。《中論.卷四》:「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胎生

ㄊㄞ ㄕㄥ
受精卵在母體中,靠母體補給的營養,經過適當發育而後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法。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蜜經》:「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念力

ㄋㄧㄢˋ ㄌㄧˋ
佛教用語。五力之一。一種佛教的修行方法──正念。因為正念有滅煩惱、證解脫的作用,故稱為「念力」。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四》:「是菩薩修行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依止厭離滅,迴向涅槃。」


禮讚

ㄌㄧˇ ㄗㄢˋ, 1.推崇讚美。如:「王先生待人接物一向謙恭敦厚,所以備受同仁禮讚。」

2.佛家指禮拜三寶,讚嘆經文、佛德。如〈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