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緣起(一)梵語 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語 paticca-samuppāda 之意譯。音譯鉢剌底帝夜參牟播頭。一切諸法(有為法),皆因種種條件(即因緣)和合而成立,此理稱為緣起。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種條件之互相依存而有變化(無常),為佛陀對於現象界各種生起消滅之原因、條件,所證悟之法則,如阿含經典多處所闡明之十二支緣起,謂「無明」為「行」之緣,「行」為「識」之緣,乃至「生」為「老死」之緣,「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示生死相續之理,同時亦由「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之理,斷除無明,以證涅槃。此緣起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證悟,為佛教之基本原理。蓋佛陀對印度諸外道所主張「個我」及諸法具有實在之自性等論點,均予否定之,而謂萬有皆係相互依存,非有獨立之自性,以此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之根源,建立特殊之人生觀與世界觀,成為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之最大特徵。 據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四載,佛陀為攝受眾機,所施設之緣起法有一緣起、二緣起、三緣起、四緣起,乃至十一緣起、十二緣起等數種之多。其中,一緣起係指一切之有為法總名為緣起者;二緣起指因與果;三緣起指三世之別,或指煩惱、業、事等三者;四緣起指無明、行、生、老死等。如上所述,各種由因緣所成立之有為法,皆可稱為緣起、緣生、緣生法、緣已生法。然據俱舍論卷九及尊者望滿(梵 Pūrnāśa)之說,「緣起」與「緣生」之法,兩者互有所別,即若就其「因」而立名者,即為「緣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者,則為「緣生」。 自教理史觀之,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莫不以緣起思想為其根本教理,於原始佛教,以阿含經之十二緣起說(十二因緣)為始;於大眾部、化地部中,緣起法列為九無為法之一;繼有大乘唯識、瑜伽師地論之賴耶緣起說,楞伽、勝鬘、大乘起信論等之如來藏緣起說(真如緣起說),華嚴宗之法界緣起說,以及密宗之六大緣起說等,形成一貫之佛教歷史思想,而與中論、天台等之「實相論」共為佛教教學之兩大系統。〔雜阿含經卷十二、中阿含卷四十七多界經、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三、品類足論卷六〕(參閱「緣已生」6123、「緣起論」6129) (二)梵語 nidāna。音譯為尼陀那。意譯為緣起、因緣。與上述(一)中之「緣起」語意相同,而使用於不同之情形,指十二部經(原始佛教經典)之因緣部。即說明佛陀或歷來祖師為應眾生之機,而宣說或撰述經、律、論三藏之緣由(理由、由來),如華嚴宗教義中「緣起因分」之緣起即屬此義。此外,後世創立寺剎佛堂、刻造佛像,或記載高僧大德靈驗行狀之各種來由因緣,亦稱為緣起。 (三)據華嚴宗之說,當宇宙諸法現起時,由「佛因位」之立場言,稱為緣起,即「因緣生起」之意;若由「佛果位」而言,以其由悟界之本性產生,則稱性起。華嚴宗又結合判教,分緣起為四種:(一)小乘之業感緣起,(二)大乘始教之阿賴耶緣起,(三)大乘終教之如來藏緣起(真如緣起),(四)華嚴經圓教之法界緣起。(參閱「四種緣起」1821、「因分果分」2274) (四)六世紀之印度僧。曾赴朝鮮,於新羅真興王五年(544)創建智異山華嚴寺,時人尊稱為「緣起祖師」。除華嚴寺外,師另又創建泉隱寺、燕谷寺。〔華嚴寺事蹟、東國輿地勝覽〕 p6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