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同別二教

為同教與別教之並稱。又作同教別教、二種一乘。指華嚴宗所判之同教一乘與別教一乘。同教一乘,即隨應二乘、三乘等根機而說法,使其入於一多無盡之法界,故將一乘無盡之法,寄顯於始教之三乘法,或終、頓二教之一乘法,以說一乘之義。別教一乘,即別異於二乘、三乘之法,而為一多無盡之一乘法;亦即指華嚴宗獨特之思想。

此說係由華嚴宗智儼所創,乃依據大智度論共般若、不共般若之說,將如來一代聖教大別為三乘、一乘二種,更將一乘分判為同、別二教,而以法華經會三歸一之說為同教一乘,以華嚴經十十無盡之說為別教一乘。法藏承此說,而成此教判之集大成者,法藏於華嚴五教章卷一中,闡釋同、別二教之義,明示別教一乘有性海果分、緣起因分二門。性海果分門不可言說,以其為十佛自內證之境界;而緣起因分門則可言說,此係普賢之境界。其中,緣起因分門又分為分相、該攝二門:(一)分相門,即別教一乘別異於三乘之說。此一乘、三乘之差別,計有權實、教義、所明、德量、約寄位、付囑、根緣受者、難信易信、約機顯理、本末開合等十種。(二)該攝門,即三乘本係一乘法之說。以上二者互存無礙,不異不一;此不一即分相門,不異即該攝門。

其次,論同教一乘之七義:(一)法相交參,謂一乘垂於三乘,三乘參於一乘,兩宗交接連綴。(二)攝方便,謂三乘法皆係一乘法之方便法門,故咸稱一乘。(三)所流,謂三乘悉從一乘而流出。(四)殊勝門,謂以三乘中之大乘為一乘。其權實雖有異,然同為菩薩所乘,故稱一乘。(五)教事深細,謂以所說之法深細,故稱一乘。(六)八義意趣,謂一乘之說與佛密意之說,皆為八義之意趣。(七)十義方便,華嚴經孔目章將一乘分為正乘、方便乘二種,其中,方便乘有十義,即此十義方便。

蓋同教一乘主要指法華經等所說,別教一乘則指華嚴經所說;然華嚴經中有同教之旨,法華經中亦有別教之旨,故總別「同別二教」。又立定內、定外之別,即:華嚴經所明示之同別二教,係海印定中所說,故稱為定內同別;法華經所明示之同別二教,不依海印定而說,故稱為定外同別。

此外,澄觀、宗密等師對同別二教之解釋,與上述稍異。澄觀於其所著華嚴經疏卷二、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等中,以一乘中之圓融具德法門為別教;而以終、頓二教及別教中之一性一相之教義為同教。宗密於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卷一中,則以性起門為別教,以緣起門為同教。〔華嚴經孔目章卷二、卷四、華嚴五教章卷二、卷三、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五教章指事卷上本、華嚴法界義鏡卷下、華嚴五教章通路記卷一至卷十〕(參閱「共教」2196、「因分果分」2274) p2244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