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婆蹉種出家來詣佛所,合掌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曇!為有我耶?」
爾時,世尊默然不答。
如是再三。爾時,世尊亦再三不答。
爾時,婆蹉種出家作是念:「我已三問沙門瞿曇,而不見答,但當還去。」
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執扇扇佛。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彼婆蹉種出家三問,世尊何故不答?豈不增彼婆蹉種出家惡邪見,言沙門不能答其所問?」
佛告阿難:「我若答言有我,則增彼先來邪見;若答言無我,彼先癡惑豈不更增癡惑?言先有我從今斷滅。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①,於今斷滅則是斷見ⓑ②。如來離於二邊,處中說法,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③,謂緣無明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常見」,巴利本作 Sassatavādā。
ⓑ 「斷見」,巴利本作 Ucchedavādā。
[註解]
① 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例如認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恆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
② 斷見:斷滅的見解,例如認為「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一無所有」的見解。又稱為「斷滅見」、「無見」。
③ 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有了這個因此而有那個,這個生起因此那個生起。指十二因緣的各支相依生起,終究造成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也說明一切身心乃至生命的現象是由因緣所生,並非沒有起因而獨自存在。另譯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外道出家人婆蹉問佛陀:「有我嗎?」
問了三次,佛陀都沒有回答他。
因為外道仍有根深諦固的「我」的邪見,自認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就是「我」。如果跟他說「有我」,則加強他的邪見;如果跟他說「無我」,他會理解為這個不變的主體突然就不存在了,和他的主觀認知不符,讓他更加混亂。佛陀覺察在這個時間點怎麼說都無法讓他捨棄「我」的邪見,都無法讓他不根基於「我這個不變的主體」來探尋,發問的預設立場就錯了,因此寧願不回答。
認為有一個生死輪迴的不變主體,是一種「常見」;認為這個不變的主體突然就不存在了,否定因緣相續的事實,則是一種「斷見」。
在佛法來看,只有因緣的生滅,沒有不變的主體。一切事物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是無常的,沒有不變的自我。
佛陀如何應對婆蹉的提問,也可作為我們的藉鏡:回答問題時要視對方的根基,看答案是否能利益對方。如果對方不可能接受正確的答案,只會被擾亂,則寧可暫時不說,靜待適當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