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65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受、受離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從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滅,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觀察,如是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二經,亦如是廣說

[校勘]

「惱、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惱」。[*]

宋、元、明三本無「受」字。

[註解]

方便禪思:努力於禪修。

不苦不樂受:不是苦、也不是樂的感受。又譯為「捨受」。

純大苦聚:全都是大苦的積聚。

廣說:詳細說明。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及以下各經皆講明要能如實觀察,得先「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有禪定的基礎。禪定的原理,可參考卷十四第347經的導讀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