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諸年少比丘當云何教授?云何為其說法?」
佛告阿難:「此諸年少比丘當以四念處教令修習。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於心,乃至知身;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知法。所以者何?若比丘住學地①者,未得進上,志求安隱涅槃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於法遠離。若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諸重擔,盡諸有結②,正知善解脫,當於彼時亦修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受、心、法法觀念住,乃至於法得遠離。」
時,尊者阿難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 「捨諸」,聖本作「重捨」。
[註解]
① 學地:在修學戒定慧的「有學」階段。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有學」。(阿羅漢則是「無學」,已畢業了。)
② 盡諸有結:滅盡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縛,也就是不再有來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從年少比丘到阿羅漢,都應該修四念處
本經與卷二十第543經都提到,即使是阿羅漢,也都繼續不放逸地繼續修習四念處。卷十第259經則提到,阿羅漢仍繼續於五陰正思惟。
經中處處可見佛陀及阿羅漢們,是如何用生命在精進修行。就連佛陀本身在臨涅槃前不久,身體衰敗到必須躺著的時候,一聽見阿難尊者說七覺支,也堅持勉力坐直身體聽法,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7經所載。
可見真正的修行是時時刻刻地努力,這種持續的精進,並不因為證得了聖果而有差別。
- 修習四念處而能如實知五陰
《雜阿含經》卷一有許多關於觀察五陰的經文,例如第9經:「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 (CBETA, T02, no. 99, p. 2, a3-5)
實作方式之一即是以四念處來正念、正知:
- 身念處:色陰。
- 受念處:受陰。
- 心念處:識陰。
- 法念處:一切諸法。
(不同的實作方式可能對應會略有不同,例如將心念處對應到想、行、識陰也是一種合理的對應)
為什麼是四個念處,而不是三個或五個念處?因為修習四念處可對治眾生常、樂、我、淨的四種顛倒:
四念處 | 覺知對象 | 結論 | 對治四種顛倒 |
---|---|---|---|
身念處 | 身體 | 身不淨 | 淨 |
受念處 | 感受:苦、樂、不苦不樂 | 受是苦 | 樂 |
心念處 | 心念:貪、瞋、癡等 | 心無常 | 常 |
法念處 | 諸法:五蓋、七覺支等 | 法無我 |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