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天、世人於色染著愛樂住,彼色若無常、變易、滅盡,彼諸天、人則生大苦;於聲、香、味、觸、法染著愛樂住,彼法變易、無常、滅盡,彼諸天、人得大苦住。
「如來於色、色集①、色滅②、色味③、色患④、色離⑤如實知,如實知已,於色不復染著愛樂住,彼色變易、無常、滅盡,則生樂住⑥;於聲、香、味、觸、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復染著愛樂住,彼色變易、無常、滅盡,則生樂住。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此受ⓐ集、此受滅、此受味ⓑ、此受患、此受離如實知,於彼色因緣生阨礙、阨礙盡已⑦,名無上安隱涅槃。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如實知已,彼法因緣生阨礙,阨礙盡已,名無上安隱涅槃。」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於色聲香味, 觸法六境界,
一向生喜悅, 愛染深樂著。
諸天及世人, 唯以此為樂,
變易滅盡時, 彼則生大苦。
唯有諸賢聖, 見其滅為樂,
世間之所樂, 觀察悉為怨。
賢聖見苦者, 世間以為樂,
世間之所苦, 於聖則為樂。
甚深難解法, 世間疑ⓒ惑生,
大闇所昏沒, 盲冥無所見。
唯[*]有智慧者, 發朦開大明⑧,
如是甚深句, 非聖孰能知,
不還受身者, 深達諦明了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大正藏在「受」字之前有一「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大正藏無「此受味」三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 「疑」,宋、元、明三本作「[序-予+疑]」。
[註解]
① 色集:色境的起因。
② 色滅:色境的消滅。
③ 色味:色境的滋味。
④ 色患:色境的禍患。
⑤ 色離:色境的出離。
⑥ 於色不復染著愛樂住,彼色變易、無常、滅盡,則生樂住:若對色境不沉溺在因貪愛而有的快樂中,則無論色怎麼樣改變或消失,依然能保持著安樂的狀態。
⑦ 於彼色因緣生阨礙、阨礙盡已:於前述色境因緣而生的束縛障礙消盡了。其中「阨礙」指束縛、障礙。
⑧ 發朦開大明:啟發了模糊不清(的凡夫),開顯了大放光明(的智慧)。
⑨ 深達諦明了:深刻地通達、真實不虛地明白了知。「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雜阿含經》卷二第41、42、58等經有以色陰(不是色境)為例定義味、患、離:「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CBETA, T02, no. 99, p. 14, c21-23)
- 色境的集、滅、味、患、離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集:美景是由四大因緣而生。
色滅:美景的四大緣滅即消逝。
色味: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色患:美景消逝讓人苦惱。
色離:見美不貪著,見醜不嫌惡。
- 問:六根各自緣生的五陰的「味」,有什麼禪修時可應用的例子?
六根猶如外境進入身心的管道,根境觸後,常使人心意動搖,產生後續的五陰。六根各自緣生的五陰,如何讓人味著?可以參考下表中的例子:
六根 | 色味 | 受味 | 想味 | 行味 | 識味 |
---|---|---|---|---|---|
眼(見食物) | 影像發生 | 有沒看見 | 要不要看清 | 意願要看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食物 |
耳(聽音樂) | 聲響發生 | 有沒聽見 | 要不要聽清 | 意願要聽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音樂 |
鼻(聞香水) | 香味發生 | 有沒聞到 | 要不要聞聞 | 意願要聞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香味 |
舌(吃蛋糕) | 滋味發生 | 吃得出來 | 要不要嘗嘗 | 意願要嘗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好吃 |
身(摸羊毛) | 碰觸發生 | 有沒東西 | 是否可觸摸 | 意願要摸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柔軟 |
意(想助人) | (無色) | 樂於助人 | 開始想助人 | 意願要想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好事 |
在一個事件發生時,六根緣生的色、受、想、行、識不斷的交替出現,直到事件終了。
色、受、想、行、識不一定全有,但最後一定會經由「意」,才會有意識的苦或樂。例如眼根接觸影像、生眼識,而「看到」後,所看到的訊息由意根加以認知(意識)、執取。
這個過程,《中阿含經》卷五十八〈晡利多品3〉第211經大拘絺羅經是說:「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CBETA, T01, no. 26, p. 791, b15-17)
也就是說,意根是由六根提供訊息,所謂「緣意、法,生意識」,這個「法」就是六根傳來的「訊息」。佛教的論中一般認為前一剎那的意識,成為下一剎那的意根,接收了前一個剎那的法境(受、想、思),如此念念生滅、念念相續。
這是每天無時無刻的起心動念,由意而執取,也能由意而捨棄。若意識能捨、能無我,就是解脫自在。如卷八第229經所說:「云何無漏法?謂出世間意,若法、若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13-16)
打坐時想要專心,但念頭一直不由自主的亂跑,是因為意根染著了哪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