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如月譬住①,如新學,慚②愧③軟下,攝心斂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臨深登峰,攝心斂形,難速前ⓒ進。如是,比丘如月譬住,亦如新學,慚愧軟下,御心斂ⓓ形④而入他家。迦葉比丘如月譬住,亦如新學,慚愧軟下諸高慢,御心斂[*]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臨深登峰,御心斂[*]形,正觀而進。」
佛告比丘:「於意云何?比丘為何等像類應入他家?」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⑤,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有比丘於他家心不縛著貪樂,於他得利,他作功德,欣若在己,不生嫉想,亦不自舉,亦不下人。如是像類比丘應入他家。」
爾時,世尊以手捫摸⑥虛空,告諸比丘:「我今此手,寧著空、縛空、染空⑦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比丘之法常如是:不著、不縛、不染心而入他家。唯⑧迦葉比丘以不著、不縛、不染之心而入他家,於他得利及作功德,欣若在己,不生嫉想、不自舉、不下人,其唯迦葉比丘應入他家。」
爾時,世尊復以手捫摸虛空,告諸比丘:「於意云何?我今此手,寧著空、縛空、染空以不?」
諸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其唯迦葉比丘心常如是,以不著、不縛、不染之心入於他家。」
清淨與不清淨說法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等像類比丘應清淨說法?」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不清淨說法若有比丘作如是心⑨為人說法:『何等人於我起淨信心⑩,為本已當得供養衣被、飲食、臥具⑪、湯藥。』如是說者,名不清淨說法。
「清淨說法若復比丘為人說法,作如是念:『世尊顯現正法、律,離諸熾然,不待時節,即此現身,緣自覺知,正向涅槃⑫,而諸眾生沈溺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眾生聞正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以是正法因緣,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為人說,是名清淨說法。唯迦葉比丘有如是清淨心為人說法,以如來正法、律,乃至令法久住心而為人說法ⓖ。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如是說法,於如來正法、律,乃至令法久住心為人說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舍衛國」,巴利本作 Sāvatthī。
ⓑ 「舍衛國」,宋、元、明三本作「王舍城」。
ⓒ 「前」,聖本作「難」。
ⓓ 「斂」,聖本作「控」。[*]
ⓔ 「唯」,聖本作「惟」。
ⓕ 大正藏在「告」字之下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① 月譬住:依南傳註釋書的解說,如月亮在空中保持明亮與光輝而與任何人不形成親密關係、情感、染著,不產生喜愛、渴望、固執,嚮往一樣,比丘們像這樣入俗人家中。又,月亮驅散黑暗,發出光亮,比丘們也應像月亮那樣驅散污穢的黑暗,發出智慧的光亮。
② 慚: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慚」較重著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
③ 愧: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愧」較重著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④ 御心斂形:調伏內心、收斂行為。
⑤ 法根、法眼、法依:指法以世尊為根源,以世尊為導引,以世尊為依歸。
⑥ 捫摸:抓取。「捫」讀音同「門」。
⑦ 寧著空、縛空、染空:難道附著虛空、纏縛虛空、染著虛空嗎?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今我此手,不著於空,不縛於空,無有嫌隙,亦無瞋恚,此手寧有縛著、增減已不?」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猶如這隻手在空中不被黏著、不被捉住、不被繫縛。」
⑧ 唯:這邊作發語詞,無義。通「惟」、「維」。
⑨ 如是心:這樣的心念。
⑩ 淨信心:清淨的信仰心。
⑪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⑫ 離諸熾然,不待時節,即此現身,緣自覺知,正向涅槃:滅除如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不須等待時令季節,就在這裡當下,親自能體證,正確地趣向涅槃。按:這是形容佛法特質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當下體證的,詳見本經線上「進階辨正」中的比對。
[對應經典]
- 《別譯雜阿含經》卷六第111經。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迦葉相應16〉第3經月喻經。
- Candropama (Hoernle I, p.40-44)。
- 《月喻經》。
[讀經拾得]
- 如月譬住
本經中佛陀教導比丘乞食時「當如月譬住,如新學,慚愧軟下,攝心斂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臨深登峰,攝心斂形,難速前進。」
在對應的經典中,《佛說月喻經》對「月譬住」解讀為「如世所見,皎月圓滿,行於虛空,清淨無礙,而諸苾芻,不破威儀」,《別譯雜阿含經》則解讀為「汝等皆當勤修善行,漸漸增長,如月初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汝等入於在俗之家,當如月喻,整身調心而走近」,如同《雜阿含經》般沒有特別解讀。
《雜阿含經》卷四第94經的偈誦:「譬如月無垢,周行於虛空,一切諸星中,其光最盛明。」(CBETA, T02, no. 99, p. 25, c28-29) 類似《佛說月喻經》的解讀,而該經的經文則類似《別譯雜阿含經》的解讀:「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如是,善男子於如來法、律得淨信心,乃至正見真淨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日夜增長;復於餘時親近善知識,聞說正法,內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婆羅門!是故善男子譬如月。」(CBETA, T02, no. 99, p. 25, c20-27)
- 說法不應為名聞利養,而是基於慈悲、欲令正法久住
本經說:「若有比丘作如是心為人說法:『何等人於我起淨信心,為本已當得供養衣被、飲食、臥具、湯藥。』如是說者,名不清淨說法。」
說佛法或討論佛法不該為了名聞、利養,亦即不是為了自己無形的面子,更不是為了有形的好處,而是要放下自我,如本經中所說:「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為人說,是名清淨說法。」
- 佛法的特質
佛法是可當下體證的,如佛經中一再出現的句子:「世尊顯現正法、律,離諸熾然,不待時節,即此現身,緣自覺知,正向涅槃」。實證佛法不須要等到死後,而是此生此時此刻就可體驗的。
這定型句是佛經中常見形容佛法的特質的標準說法,在《雜阿含經》中出現多次,義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細節整理於本經線上的「進階辨正」以方便同學們對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