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娑羅婆羅門聚落ⓐ。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婆羅聚落乞食。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晨朝著衣持鉢,入婆羅聚落乞食,我今當往,先入其舍,語諸信心婆羅門長者,令沙門瞿曇空鉢而出。」
時,魔波旬隨逐佛後,作是唱言:「沙門!沙門ⓑ!都不得食耶?」
爾時,世尊作是念:「惡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
「汝親ⓒ於如來, 獲得無量罪,
汝謂呼如來, 受諸苦惱耶?」
時,魔波旬作是言:「瞿曇!更入聚落,當令得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正[*]使無所有, 安樂而自活,
如彼光音天①, 常以欣悅食。
正[*]使無所有, 安樂而自活,
常以欣悅食, 不依於有身②。」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校勘]
ⓐ 「娑羅婆羅門聚落」,巴利本作 Sālāya-brāhmanagāma。
ⓑ 「沙門」,聖本作「瞿曇」。
ⓒ 「親」,大正藏原為「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親」。
[註解]
① 光音天:色界二禪天的最高天。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光音天人以喜悅為食。
② 有身:由五陰構成的我。音譯為薩迦耶。舉例而言,執著於「五陰是我」的見解,則稱為身見、有身見、薩迦耶見。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