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使用說明 - 測試區 - 搜尋:
●獅吼文集
楔子
佛法入門
三藏經典
修持正見
法義討論
實修儀軌
名相淺釋
佛教X檔案
學佛心得
佛教人物?
●其它
暫存區
工作討論
編輯選單

連結!pmwiki.org
* Cookbook
* Development
* PmWikiUsers
* SuccessStories

編輯本頁 列印預覽 群組歷史 本頁歷史
第一義空 - 阿含與般若
發信人: goodman@Lion (願為善男子),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雜阿含335
發信站: 獅子吼站 (Fri Dec 26 01:16:33 1997)
轉信站: Lion

(三三五)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
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
義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
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焦作者。
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
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
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
。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佛說此經已。諸
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其中:

 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
 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

 希望各位大哥能幫我解釋一下! 謝謝。

發信人: goodman@Lion (願為善男子),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雜阿含335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at Dec 27 01:05:13 1997)
轉信站: Lion

==> 於 願為善男子 (goodman@Lion) 文中述及:
: (三三五)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
: 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
: 義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
: 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焦作者。
: 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
: 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
: 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
: 。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佛說此經已。諸
: 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其中:
: 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
: 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 ^^^^^^^^^^^^^^^^^^^^^^^^^^^^^^^^^^^^^^^^^^^^^

   另一個疑惑是,經文把「俗數法」說成是「此 A 故彼 A」四句,指緣起的現象。
   那就是說,眼的生滅是「除俗數法」(不適用十二支緣起法),這樣的說法才是
  「第一義空」(空"法"),是這樣嗎?

   「俗數法」可否解釋成「舊的思維方法」?「除」表示不適用的意思?

   「此陰滅已,異陰相續」的現象確實是不合於「此有(無)故彼有(無)」
   (沒有同時依存、缺一不可的現象),也不合於「此起(滅)故彼起(滅)」
   (沒有一個依靠另一個生起/毀壞的現象)。所以佛陀是說五陰並沒有十二緣起
   的鏈索關係囉 ?

   可是,這和「第一義空」有何關係? 為何稱之為「第一義空」?

   想得亂,寫得蕪雜,希望大家看得懂才好....

發信人: abstsai@ms1.hinet.net (Post Gateway),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第一義空
發信站: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Fri Dec 26 22:14:54 1997)

   看到最近大伙兒在忙俗數法的第一空義,覺得很令人安慰,原因是終有這麼
多人在努力研究法意,少年仔真的是未來的希望。衷心祝福大伙兒深入經藏。

   七嘴八舌之外,老身的也來插花,談談豆得。

雜阿含的這一經(13-335)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因為它明白的宣示「第一義空」的
名詞和現象。這個第一義空是和後來的 "大乘" 教派學者所說的第一義空有所不
同。同學在研究這個空義時應該把它分開來看才不會搞亂了。

   自命大乘者常說小乘如何不了義,因此阿含經被判入小乘之後,它所說的空
義就被判成不了義空。因此為了突顯大乘的偉大,大乘宗派就把阿含所說的空,
說是 "偏真但空",意思是 "把真正有的東西(如眼耳..乃至意),硬說成空"。大
乘則比較偉大,他們是 "中道實相之空",意思是 "恰到好處真實現象的空"。

   為了說明 "中道實相之空" 這種糢糊的句子,一般的大乘人就會找來像大智
度論、三藏法數..等等的解釋來多多描邊一下。問題是越描越清楚,要把 "恰到
好處真實現象的空" 描到人人看得懂它如何恰到好處的話,可不是簡單的事。

   於是國文老師的絕活就上場了,"中道者,不偏不倚也,.. 如此如此這般這
般..故而偏真但空者,小乘也,中道實空者,大乘也。以有偏故而不了義,以中
道不偏故而乃第一真空義也。"

   第一義空真有那麼難嗎?事實上我們只要有朱利槃特的智商就能了解第一義
空的。因為這個 "第一義空" 的 "第一義" 並不是我們以為的 "Super Number
One" 的意思,可憐大乘人為了爭 "第一" ,把一個簡單的第一義空看作是比高
下境界的量具,其空空的情懷實在令人感動。

   在這一經,世尊所說的 "第一義空" 是啥意思呢?其實世尊指的 "第一義空"
是 "基本原理空" (空的基本原理)--阿彌陀佛,請各位跌到椅子下的同學快起來。
一定有人一面拍屁股一面頭殼嗆煙的問 "敢有這簡單?"

   沒錯,就這麼簡單。空的基本原理。第一義就是指 "簡單扼要","定義清楚"
的意思。世尊在阿含經中說到第一義時,指的就是這樣的意思,例如「施為眾福
具,而逮第一義」又如:「舍利弗比丘與人說法要,成四諦;目犍連比丘與人說法
要,成第一義,成無漏行。汝等當親近舍利弗、目犍連比丘。」世尊作是語已,
還入靜室。(fg0125b-236)

   另外還有一次一個外道當面讚世尊,說 "真是太奇妙了,你的學生說法為何
和你說的都一樣呢?" 原文是:
-=-=-=-=-=-=-=-=-=-=-=-=-=-=-=-=-=-=-=-=-=-=-=-=-=-=-=-=-=-=-=-=-=-
瞿曇。我今詣摩訶目揵連。以如是義如是句如是味而問於彼。彼亦以如是義
如是句如是味而答我。如今瞿曇所說。是故瞿曇真為奇特。大師弟子。義同
義。句同句。味同味。同第一義。(0125b-470)
-=-=-=-=-=-=-=-=-=-=-=-=-=-=-=-=-=-=-=-=-=-=-=-=-=-=-=-=-=-=-=-=-=-

   第一義的意思就是 "基本定義"。學術的功能就是把一件事情複雜化,以
便把那件事講得很清楚,同時要讓人聽得很糢糊才行,這一點大乘學者可說
深得箇中三昧。

   世尊的確把空的基本定義講得再簡單扼要不過了,他說:「云何為第一
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
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
亦如是說。除俗數法。」

   這個空的原理在於 "有業報而無作者",業報是指 "眼得見" 這回事,明
明心裡並沒有預先說 "我要看見東西啦" 可是就是看見了。其他耳鼻舌身意也
是一樣,明明打坐時老小子並沒有預先說 "我要記起欠誰十塊錢還沒還",可
是坐著坐著,哇咧..偏偏 "自動想起" 來了。

   這裡同學們搞迷糊的是 "除俗數法",這一句:"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
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是說「有業報而無作者」而 "此陰滅已" 接著另
一陰又來(異陰相續)" 同樣是 "無作者"。這個現象並不是世俗的(因果)觀點。
"俗數"就是 "一般人所認知的"。

   世尊的意思是說 "無作者" 的講法是 "空的基本意義",這個定義超出了一
般人(其他教義)的認知。

   "俗數" 一詞的用法參見另一個雜阿含上的故事:提婆達兜教唆阿闍世王釋
放醉象害佛,佛以神力化師子王降伏之,並為醉象說偈,使其得度;當時觀佛
降醉象之男女六萬餘人,亦皆得度。"
   經文:
-=-=-=-=-=-=-=-=-=-=-=-=-=-=-=-=-=-=-=-=-=-=-=-=-=-=-=-=-=-=-=-=-=-=-=-=-=
   爾時,羅閱城內男女大子事佛之者,聞王阿闍世清旦當放醉象害於如來,聞已,
各懷悉憂,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明日清旦,願世尊勿
復入城,所以然者,王阿闍世今有教令,敕語城內人民之類:「明日勿復在里巷行來
,吾欲放醉象,害沙門瞿曇。設沙門有一切智,明日清旦不入城乞食。」唯願世尊勿
復入城!傷害如來,世人喪目,無復救護。」
   世尊告曰:「止!止!諸優婆塞!勿懷愁惱。所以然者,如來之身非俗數身,然
                           ︿︿︿︿︿︿︿︿
不為他人所害。終無此事..」
-=-=-=-=-=-=-=-=-=-=-=-=-=-=-=-=-=-=-=-=-=-=-=-=-=-=-=-=-=-=-=-=-=-=-=-=-=-

   這裡 "如來之身非『俗數身』" 就是指不是一般人所認知的身。

   世尊為了解釋空的基本原理還把 "俗數法" 的「空、有」重新說了一次,
-=-=-=-=-=-=-=-=-=-=-=-=-=-=-=-=-=-=-=-=-=-=-=-=-=-=-=-=-=-=
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
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
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
-=-=-=-=-=-=-=-=-=-=-=-=-=-=-=-=-=-=-=-=-=-=-=-=-=-=-=-=-=-=

   他說一般的說法是說 "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 也就是說 "有因
才有果" 或者 "無因就無果", 而這個也就是比丘在入門時所思惟的十二因
緣法。也就是俗數法、一般法。

   同學們思考一下四聖諦,「苦集滅道」正是俗數法的因緣觀,但是在這
裡世尊提出一個全然不同的空義,它是 "無因" 無作者的 "空" 義。這正是
後來的般若經的基本立論點,也是禪宗所以是佛法的立足點。我們由阿含經
可以印証像般若經的經典確是合於佛說,但也同樣的可找到非佛說的偽經部
份,讀阿含真的樂趣多多。

   在這一經我們看到了世尊在提昇比丘們的思想層次是如何的深入淺出,
不愧是天人師。且讓我們至心頂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護法韋陀尊天菩薩。

發信人: abstsai@ms1.hinet.net (Post Gateway),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第一義空
發信站: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Sat Dec 27 10:57:41 1997)

>發信人: goodman@Lion (願為善男子), 信區: BudaHelp
>==> 於 Post Gateway (abstsai@ms1.hinet.net) 文中述及:
>:    同學們思考一下四聖諦,「苦集滅道」正是俗數法的因緣觀,但是在這
>: 裡世尊提出一個全然不同的空義,它是 "無因" 無作者的 "空" 義。這正是
>: 後來的般若經的基本立論點,也是禪宗所以是佛法的立足點。我們由阿含經
>: 可以印証像般若經的經典確是合於佛說,但也同樣的可找到非佛說的偽經部
>: 份,讀阿含真的樂趣多多。
>
>    原來這是進階班的教材 :) 謝謝老師!
>    但我仍對「無作」的適用範圍不很清楚
>    可否請老師舉幾句般若經的經文來對照著思維
>    我想這對您應該是易如反掌!(越不通俗的越好)

   當然我們會搞不懂,只可憐我們生離世尊的年代實在太遠了,否則要由世尊
親口宣說的話咱們就 "果位" 有望,而且不用交六萬美元。

   《阿含經》是記載世尊當時的點點滴滴,所以對課程的內容當然不會說得多,
詳細的內容當然要看另外的學術論著才是。這就好像,書上記著: " 如是我聞,
一時愛因斯坦在 MIT講相對論,他說時間非實有,空間非絕對,在座學生五十六
名咸大歡喜,信受奉行。" 咦?相對論是啥?當然得看專書了。如果只讀這兩句
就會明白相對論是不可能的。

   空義也是如此,阿含的這一經的確提到空義的基本原理是 "無作者"。那專書
何在?我說《般若部》諸經就是了,當然也包括了我常抄幾句來嚇嚇後生小小子
們的金剛經..順便一提:被我用立正法嚇過的同學們,老身的在此發露懺悔 :~(

   這個 "無作者" 真是第一義空嗎?沒錯。請同學找找《大般若經》(600卷)的
第七十六卷。(不知線上有無電子檔)

   我以前介紹過大般若經,談到過由一卷到七十六卷都是在講「大菩薩法」的,
也就是菩薩摩訶薩法門。在七十五卷以前都談到大菩薩法的六度..如何如何,其
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 "菩薩念茲在茲都是為了眾生"。 所以經上記著:
-=-=-=-=-=-=-=
須菩提對舍利子說道:「..當知是菩薩摩訶薩住是如住、不離作意,意欲救護一
切有情,常不捨離一切有情,大悲作意。」
-=-=-=-=-===-=

   這裡 "作意" 就是 "作者的本意"。也就是 "主動、控制、發動..",大菩薩
為了救護一切眾生常常以眾生為念,而去救護。這個 "以xx為念" 就是「作意」。
以 xx為念的人,就是 「作者」。

   舍利弗也不是省油的,他馬上發問..
-=-=-=-=-=-=-=
時舍利子謂善現(須菩提的名)言:「菩薩摩訶薩住是如住、不離作意,則一切有
情亦應成菩薩摩訶薩,何以故,以一切有情亦常不離此作意故。」
-=-=-=-=-=-=-=   

   是啊,一切眾生包括人畜神鬼..也是念茲在茲的不離作意啊,為何他們或我
們不是大菩薩呢?這一問也就是大菩薩法門的最後一問。成了大般若經中大菩薩
法的總結--也就是第七十六卷﹝淨道品﹞。同學們,這一品就是般若經大菩薩法
的最後一個饅頭。

   須菩提讚舍利子能解他所說的意思。把要點給問出來了。於是須菩提就說明
 "大菩薩法" 的不離作意和眾生的不離作意有何差別。

   他說:(加上標號)
-=-=-=-=-=-=-=
1.舍利子,有情非有故,當知作意亦非有。「我、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
  伽羅、意生、童儒、作者、受者、知者、見者」非有故,當知作意亦非有。
2.有情無實故,當知作意亦無實。「我」乃至「見者」無實故,當知作意亦無實。
3.有情無自性故,當知作意亦無自性。「我」乃至「見者」無自性故,當知作意亦
  無自性。
4.有情空故,當知作意亦空。「我」乃至「見者」空故,當知作意亦空。
5.有情遠離故,當知作意亦遠離。「我」乃至「見者」遠離故,當知作意亦遠離。
6.有情寂靜故,當知作意亦寂靜。「我」乃至「見者」寂靜故,當知作意亦寂靜。
7.有情無覺知故,當知作意亦無覺知。「我」乃至「見者」無覺知故,當知作意亦
  無覺知。
-=-=-=-=-=-=-=
   這七點就是須菩提對第一義空所作註解。這裡和《阿含》相互輝映。阿含不但
非 "不念眾生的小乘" 甚且是 "大乘的出處"。 因為世尊在阿含裡已說出了大菩薩
法。只是可能古時經典不像現在那麼方便(有一切經的集結),無法像我們這樣對照
參看,因此才會有大小的誤解重重。

   現代自命為佛弟子的人若還有大小乘之分,那就有三種可能,一是他沒有深入
經藏,二是他未深入經藏,三是他無深入經藏。

   閒話少表,回說須菩提為了進一步說明這 "空、無作者.." 的意思,他再把世
尊所說過的比喻再拿來說一次。

(1)-----------------

發信人: abstsai@Lion (老小子),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第一義空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un Dec 28 15:33:09 1997)
轉信站: Lion

==> 於 邱大剛 (DavidChiou@Lion) 文中述及:
==> 於 Post Gateway (abstsai@ms1.hinet.net) 文中述及
    這裡同學們搞迷糊的是 "除俗數法",這一句:"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
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是說「有業報而無作者」而 "此陰滅已" 接著另
一陰又來(異陰相續)" 同樣是 "無作者"。這個現象並不是世俗的(因果)觀點。
"俗數"就是 "一般人所認知的"。
:    原來是這樣子,謝謝!! 我這邊一直沒搞清楚地大而化之,
昨天還解錯,謝謝 goodman 的提出及蔡老師的解答!!
)

   您並沒有解錯。因緣觀是對治人們(身、心)的方法。空觀是為了入到另
一個境界的準備。只要有人身,就必需要用因緣觀,因為人身無法擺脫業報
因果。這也是空觀不會是斷滅空的原因。

   可惜那些自命空空上人的大得們以為賣弄賣弄名相就可了脫生死輪迴,
這也就是為何世尊說這種人為 "朣脹死屍" 的原因。

:    我還有個一直沒了解其間關係的,就是 "十二因緣" 及 "無因無作者的
: 空義" 之間的關係是如何? 二者是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前者由較窄及通俗的
: 角度,後者由廣而深入的角度)嗎? 還是說前者只是通到後者的一個初級的
: 方便解釋呢?

    這在下篇會介紹。以空觀來看菩薩的輪迴和以唯識來看菩薩的輪迴有
很大的不同。只是由於六道有輪迴的事實,因而唯識古來較受重視。但是唯
識的基本立點--有作者,它有根本上的困境。

   這一論題又是研究所的好題材。不太適宜在 help 版上來論。

   

:    我得反省及好好思考了... 剛好前天才突然想好好再讀一遍大般若經
: 76 卷.. 偷懶還沒去翻..
: 謝謝!!
   
   您還年青,有的是時間,老身的再不努力努力就得進到無間客棧去了。

發信人: abstsai@Lion (老小子),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第一義空==>報身與法身之別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un Dec 28 15:18:56 1997)
轉信站: Lion

==> 於 邱大剛 (DavidChiou@Lion) 文中述及:
==> 於 大 師 (wiskey@Lion) 文中述及
:    我還有個一直沒了解其間關係的,就是 "十二因緣" 及 "無因無作者的
1)報身佛所說: 十二因緣乃從報身之立點所出,為報身佛所說。
2)法身佛所說: 第一義乃從法身之立點而出,為法身佛所說。

   用 "法身" 或 "報身" 這樣的名詞對這一版上的同學來說可能難理解
一點,我補充說明一下。

   1.佛說第一義空的場合有兩個: 1是在地球上,說給四眾們聽的。世尊這
    時用的是人的聲音,人的肉身才能發出人的聲音,這時的肉身的世尊
    就叫報身。(2)在地球外說法,通常是在諸天說法。這時世尊用的語
    言是非人聲,他的身體也非肉體,這就叫 "法身世尊"。

   2.世尊在談諸法時,從沒有說過 "我現在是用法身..或用報身" 的聲明。
    這些分別法是後人加以分類的。

   3.佛就是佛,佛也是人 "變" 的,佛是 "一個覺了的人" 又叫 "覺者"。
    釋迦佛的偉大在於他告訴我們 "佛一點都不偉大"。
   4.第一義空就是在告訴我們 "何以佛點都不偉大","何以人人有成佛的
    可能"。
   5.因此由「因緣法」導入到「無因無作者」的過程很微妙。這些在般若
    中詳細的說明。等待同們有朝一日去發覺。

發信人: Chosen@Lion (修融),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第一義空"一問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ue Jul 6 21:58:29 1999)
轉信站: Lion

  大家好:)
  這幾天在研究雜阿含中的"大空法經" 有點攪糊塗了
於是翻看之前的"第一義空" 想再了解一下 發現原先
蔡老師在版上說明的"第一義空" 還有不懂的地方 以?下列出原篇及問題 謝謝:)
=======================================================================
   須菩提讚舍利子能解他所說的意思。把要點給問出來了。於是須菩提就說明
 "大菩薩法" 的不離作意和眾生的不離作意有何差別。

   他說:(加上標號)
-=-=-=-=-=-=-=
1.舍利子,有情非有故,當知作意亦非有。「我、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
  伽羅、意生、童儒、作者、受者、知者、見者」非有故,當知作意亦非有。
2.有情無實故,當知作意亦無實。「我」乃至「見者」無實故,當知作意亦無實。
3.有情無自性故,當知作意亦無自性。「我」乃至「見者」無自性故,當知作意亦
  無自性。
4.有情空故,當知作意亦空。「我」乃至「見者」空故,當知作意亦空。
5.有情遠離故,當知作意亦遠離。「我」乃至「見者」遠離故,當知作意亦遠離。
6.有情寂靜故,當知作意亦寂靜。「我」乃至「見者」寂靜故,當知作意亦寂靜。

  問題:
  第五句不懂 第六句似懂非懂..... 希望了解的人可以解說一下 謝謝 ^_^
7.有情無覺知故,當知作意亦無覺知。「我」乃至「見者」無覺知故,當知作意亦
  無覺知。

發信人: abstsai@Lion (老小子),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第一義空"一問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Jul 7 02:27:54 1999)
轉信站: Lion

==> 於 修融 (Chosen@Lion) 文中述及:
: 5.有情遠離故,當知作意亦遠離。「我」乃至「見者」遠離故,當知作意亦遠離。
: 6.有情寂靜故,當知作意亦寂靜。「我」乃至「見者」寂靜故,當知作意亦寂靜。
問題
: 第五句不懂 第六句似懂非懂..... 希望了解的人可以解說一下 謝謝 ^_^
: 7.有情無覺知故,當知作意亦無覺知。「我」乃至「見者」無覺知故,當知作意亦
: 無覺知。

   關鍵詞是有情。請手上有字典的同學們把有情一詞波上來,這樣
就可以開展句子,比較容易了解了。

發信人: Chosen@Lion (修融),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第一義空"一問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Jul 7 14:51:20 1999)
轉信站: Lion

==> 於 老小子 (abstsai@Lion) 文中述及:
==> 於 修融 (Chosen@Lion) 文中述及
5.有情遠離故,當知作意亦遠離。「我」乃至「見者」遠離故,當知作意亦遠離。
6.有情寂靜故,當知作意亦寂靜。「我」乃至「見者」寂靜故,當知作意亦寂靜。
問題:
第五句不懂 第六句似懂非懂..... 希望了解的人可以解說一下 謝謝 ^_^
7.有情無覺知故,當知作意亦無覺知。「我」乃至「見者」無覺知故,當知作意亦
無覺知。
:    關鍵詞是有情。請手上有字典的同學們把有情一詞波上來,這樣
: 就可以開展句子,比較容易了解了。
  "有情"來了 丁福保佛學辭典:
有情

 (術語)Sattva,梵語曰薩埵。舊譯曰眾生。新譯曰有情。
   有情識者,有愛情者。總名動物。唯識述記一本曰:「梵
   言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中略)又情者愛也,能
   有愛生故。(中略)言眾生者,不善理也,草木眾生。」
   大日經疏十七曰:「有情者梵音索哆,是著義。又名薩埵
   ,是有情義。」

發信人: abstsai@Lion (老小子),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第一義空"一問
發信站: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Wed Jul 7 09:27:17 1999)

>發信人: Chosen@Lion (修融), 信區: BudaHelp
>==> 於 老小子 (abstsai@Lion) 文中述及:
>: ==> 於 修融 (Chosen@Lion) 文中述及:
>: : 5.有情遠離故,當知作意亦遠離。「我」乃至「見者」遠離故,當知作意亦遠離。
>: : 6.有情寂靜故,當知作意亦寂靜。「我」乃至「見者」寂靜故,當知作意亦寂靜。
>: : 問題:
>: : 第五句不懂 第六句似懂非懂..... 希望了解的人可以解說一下 謝謝 ^_^
>:    關鍵詞是有情。請手上有字典的同學們把有情一詞波上來,這樣
>: 就可以開展句子,比較容易了解了。
> (術語)Sattva,梵語曰薩埵。舊譯曰眾生。新譯曰有情。

   謝謝您。

   這裡我們便很容易的分別出世尊所說的“有情”和“覺有情”的差別了,
也就是薩埵(眾生)和菩薩(大薩埵)。

   “有情遠離”意思是不“成群結黨”。大菩薩不專以某些人為相助的
目標。假如有一天老小子發了大財,要來個大布施,每個人到面前,就給
兩百萬,那麼就不可以說“只限獅吼站友們”,不限特定人士,一律平等,
這叫“有情遠離”。但是不能講成“遠離有情”,那意思相反,遠離有情
那獨自到深山修行,不知去向了矣 (雖是也能悟道,但是,那不是菩薩行)。

   所以,般若系列講大菩薩修行法時,談到修習般若度法,其目的就是
為了要達到(具有)這種“有情遠離”的能力。

   如:
<<<<<<<<<<<<<<<<<<<<<<<<<<<<<<<<<<<<<<<<<<<<<<<<<<<<<<<<<<<<<<<<
達有情非我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達有情不可得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達有情遠離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達有情本性非有情性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
   這些不染著也就是“空”義。
   因此又說:
<<<<<<<<<<<<<<<<<<<<<<<<<<<<<<<<<<<<<<<<<<<<<<<<<<<<<<<<<<<<<<<<
  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諸相應中,
與空相應最為第一。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最尊、最勝。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如是相應,普能引發如來十力。
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與如是般若波羅蜜
多相應故,畢竟不起慳貪心、不起犯戒心、不起忿恚心、不起
懈怠心、不起散亂心、不起惡慧心。(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0二)
>>>>>>>>>>>>>>>>>>>>>>>>>>>>>>>>>>>>>>>>>>>>>>>>>>>>>>>>>>>>>>>>>

   文殊菩薩對“有情遠離”作了說明:
<<<<<<<<<<<<<<<<<<<<<<<<<<<<<<<<<<<<<<<<<<<<<<<<<<<<<<<<<<<<<<<<<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白文殊師利言:“汝久已得甚深忍,
而不起心作如是解。我證菩提。今文殊師利豈不欲覺悟有情而勸發耶。
>>>>>>>>>>>>>>>>>>>>>>>>>>>>>>>>>>>>>>>>>>>>>>>>>>>>>>>>>>>>>>>>>>

   師子勇猛雷音菩薩的意思是“文殊難道不主動到處勸人修習般若波羅
密法嗎?”。“欲覺悟有情而勸發”就是“為了要啟發眾生而勸其發心”
的意思。

   艾殊回答:
<<<<<<<<<<<<<<<<<<<<<<<<<<<<<<<<<<<<<<<<<<<<<<<<<<<<<<<<<<<<<<<<<<
答言:”善男子,我不曾覺悟有情及以勸發,何以故?有情無所有故、
有情遠離故、有情無所得故、若菩提可得,是則覺悟有情而有勸發。
善男子,我及菩提、有情俱不可得。是故我覺悟有情勸發平等。
>>>>>>>>>>>>>>>>>>>>>>>>>>>>>>>>>>>>>>>>>>>>>>>>>>>>>>>>>>>>>>>>>>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卷下)

   為何菩薩可以不沾事業?這便是文殊菩薩在所說的:“我及菩提、有
情(三者)俱不可得。” 因此,文殊乃至諸大菩薩作任何事都不沾“我、
有情、諸作”的染心,因為等視有情(眾生)之故。

   所以文殊菩薩再強調:“是故我覺悟有情勸發平等。”所以文殊菩薩
不是“遠離有情”,而是“有情遠離”,只有在有情遠離的條件下,我、
眾生、人者、壽者、補特伽羅..等等才不存在。

   這是般若“空”義。不是熱狗空義,或斷滅空義。

   所以我們把這個“空”義拿來和人生的“苦”作比較,就會發覺:我們
就是因為對人、事、物的無法遠離,因此才會苦。

   偏偏人性就是以欲求為主,名也、利也、愛也、恨也..修習多修習就是
為了這個。因此般若系和阿含系是相應的,其理在此。

編輯本頁 - 列印預覽 - 群組歷史 - 本頁歷史 - 搜尋
本頁更新於 2007 年 07 月 21 日,12:1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