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使用說明 - 測試區 - 搜尋:
●獅吼文集
楔子
佛法入門
三藏經典
修持正見
法義討論
實修儀軌
名相淺釋
佛教X檔案
學佛心得
佛教人物?
●其它
暫存區
工作討論
編輯選單

連結!pmwiki.org
* Cookbook
* Development
* PmWikiUsers
* SuccessStories

編輯本頁 列印預覽 群組歷史 本頁歷史
有七八道嗎? No!

 Date: 08-15-94
 From: AB TSAI

 CF> 我看到有些信中有提到
 CF> 植物和礦物屬於第七和第八道
 CF> 若經過受戒後也可以"修"..

 我個人並不贊同有第七或第八道的看法。「有情眾生」除了有生命
 之外, 還要有自我意識的存在。並且能有守戒的意識和行為。就連
 動物都沒有受戒的可能, 其可能受戒, 只是人們自己的妄想罷了。
 戒有它的成因。對於會犯戒的人, 戒才有存在的意義, 正如死刑並
 不存於永不犯死刑罪的人身上一樣。
  而成不成佛果, 不只是守不守戒的問題, 而是要能「修習般若」,
 世尊也說過, 外道也有戒律, 並且有時比佛所教的更嚴格, 但是外
 道始終不能了脫輪迴。
  而「修」這個字, 如何定義, 是我們要研究的。

 CF> 請問這有受戒過的植物和礦物是否與一般的會有所不同??
 CF> 是否它們也要受因果或八道輪迴??
 CF> 而植物和和礦物是否也要受到〞業力〞的影響?

 世尊所說的戒有四, 殺、盜、淫、妄。戒是自守自受, 誰來授其
 四戒? 它們要皈依誰? 這四戒對他們而言是自然無有。無因而無
 果, 但是它們有業。自然狀態下的生育輪迴, 就是它們的業了。
 業力之一是「習性」。大自然有其習性, 其生命輪迴自然不出其
 習性範圍外。以人為例, 一個人一生行好事, 從不害人, 死後不
 得佛果, 為何? 習性的業力, 讓他在最後一刻又投入人間道了。

 CF> 若又吃了受戒過的植物,破壞了受戒過的礦物

 植物, 礦物沒有受戒之理。如果這樣, AIDS 病毒也能受戒了。

 CF> 和吃了未戒過的植物,破壞了未戒過的礦物有何差別?

 無有差別。

 您的問題, 我也曾思考過, 後來我得到一個解答, 如果有一樹,
 是受了戒的佛教徒樹, 它「修」成了「活佛樹」, 後來被砍,
 作成了椅子, 是否我們不能坐它, 也要每天拜它? 誰會知道自
 家的椅子是不是活佛椅? 是不是要問師父? 他說是就是不是就
 不是? 還是椅子自己會說?
 今天我們敬樹神, 並非樹的本身, 這是很明顯的。

     -- AB Tsai --

===============================================================================
 Date: 09-14-94
 From: AB TSAI
 To: DAVID CHIOU
 Subject: 受 戒 的 樹

 上次您問道涅槃經中給樹受戒的問題。我找到了答案:

 《涅槃經-25》《大般涅槃經 -32》

 「世尊說法為眾生故, 有七種語」這七種說法中, 有一種叫作「不應語」。
 世尊自己舉了一些例子, 解釋何謂不應語。他說:

 「我曾為波斯匿王說四面八方的山集合在一處」, 「為鹿子母說法, 說(1)
 『若娑羅樹能受八戒, 則得受於人天之樂』」, 又說「寧說十住菩薩有
 退轉心, 不說如來有二語」, 又說「寧說須陀洹人墮三惡道, 不說十住
 菩薩有退轉心」是名不應語。

 不應語的意思就是「不相應的話」, 也就是說「不會發生的事」,
 因此, 這個娑羅樹受戒的事是佛的比喻語氣, 事實上不會發生, 正如佛
 說十地菩薩退轉的比喻一樣, 不退轉才能叫十住, 正如須陀洹人不可能
 再入惡道一樣, 同樣的, 娑羅樹不會受八戒, 也不可能受八戒。正如說
 「AB Tsai 如果有財產百億」一樣, 事實上是不可能發生的。 :-(
        ! ← 淚
 如果只單單取『』這一段來說, 真的能會讓人「喝水尿出茶--火大」,
 搞不好弄出人命來呢。

     -- AB Tsai --

 (1)鹿子母又叫鹿母, 她有個兒子叫「鹿」, 為佛建了一個講堂, 叫鹿母
 講堂。

 (2)佛的七種語:因語、果語、因果語、喻語、不應語、世流布語、如意語。

===============================================================================
 Date: 09-14-94
 From: AB TSAI
 To: DAVID CHIOU
 Subject: 受 戒 的 樹

 DC> 竟然有自稱佛乘的人,連文句都看不懂,還到處說
 DC> 世尊在涅槃經說植物道受戒,實在是 ...

 「依義不依語, 依法不依師」的囑付言猶在耳, 佛子當自深思。

     -- AB Tsai --
/End of line

編輯本頁 - 列印預覽 - 群組歷史 - 本頁歷史 - 搜尋
本頁更新於 2007 年 07 月 24 日,10:2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