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阿難以自己的話總結出證得阿羅漢不出四種次第,這四種次第都和止、觀有關。
其中「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一句,相當的南傳經文的四個譯本都不同:
巴利藏兩個英譯看似相反,兩個中譯也完全相反,可見此句並不容易解釋。
無著比丘曾 有篇論文解釋 Yuganaddha Sutta 對此議題有所著墨,該文提到南傳經文的字句 dhamm’uddhacca (直譯為「被法的掉舉緊緊的握持」),有二種解讀:
從阿難所說來看,只要是阿羅漢不可能只有觀而沒有止,也不可能只有止而沒有觀,一定遲早具有止與觀,只是入手處的不同。
陳建:
報告 我有問題, 第560經「為掉亂所持」,莊居士翻譯相當的南傳經文為:「比丘的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
也是可成阿羅漢的途徑之一,那我想到,五蓋中有:貪、瞋、掉舉、睡眠、疑,我讀過南傳的禪修註釋跟北傳註釋,大概掉舉就是心不在當下,而抓住某物或被某物抓住,這樣的掉舉,也是可成聖果的途徑嗎?
意思是否是:這位比丘雖然沒有止而心定起觀,也沒觀而後止,只是心中一直被法抓住,這樣也有證聖果的機會嗎?
或者實務上是這樣:對法掉舉到某一程度就乾脆入定了XD`?
陳建:
另外一問題:北傳經文看不出比丘的心被法的掉舉所持(是由南傳比對而推出掉舉的對象是法嗎?),只看得出先有掉舉,然後安住心,之後證道,我可以理解成 先有對法的掉舉,然後止,爾後道生起嗎?
David Chiou:
這議題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阿難是用他自己的話講出了修學次第。
關於「禪宗的疑情」,看來人的根基,如果有成就阿羅漢的,也是在這四種之一。例如因為打破疑情而悟道,則是以觀為先導者;因疑情成團而先入定,則是以止為先導者;修了好久仍被掉舉所持,下定決心斷臂求法之後聽到「把心拿來安」而突破者,則是調伏成功的。
David Chiou: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0經中,阿難以自己的話總結出證得阿羅漢不出四種次第。這四種次第都和止、觀有關,但「為掉亂所持」這一次第不論南北傳都莫衷一事,連南傳經文的譯者都很頭大,因此四個南傳譯本彼此間也有很大的差距。
若單純就北傳的經文來看,不將「法」解釋為「佛法」,則會有跟南傳論中的看法不一樣的解讀,例如以下的看法:
我們先回顧佛世時的阿羅漢是怎麼證道的?
諸如《雜阿含經》卷十八第495經:「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樂;得信樂已,心得歡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得解脫已,悉能疾得無餘涅槃。」(CBETA, T02, no. 99, p. 129, a18-21)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戒定慧三學,是通用的證道次第。
佛世時許多弟子善根深厚,或是先從外道老師學過頭陀行乃至四禪八定,這些弟子身業清淨,聽了佛法後有的是當下思維法義而證果(「觀為先導而修習止」),有的是依定諦觀四聖諦證果(「止為先導而修習觀」),而佛陀也教大家著重七覺支,盡量定、慧平衡地修持(「止與觀雙運而修習」)。這些證阿羅漢的佛弟子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親證涅槃。
對律藏有基本了解的人都知道,佛教初期的僧團是沒有戒律的,因為沒有人身業不清淨、沒有人走偏了而惹出麻煩,有清淨之實自然不須戒律之名。後來僧團人數越來越多,有人不清淨而惹了麻煩,才「隨犯隨制」,制立戒律以防非止惡。
基礎不好的佛弟子,在獲得定、慧之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障難,也就有各種對治以幫助調伏身心。像難陀比丘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剛出家時一直懷念他美豔的妻子,修行無法有進展,因此佛陀善巧引導,讓他上天看天女、下地看火鍋,他了解了因果,也就調伏了心念。(對這段歷史不熟悉的同學,可參考 http://0rz.tw/PpVFC, http://0rz.tw/xZwOF 。)
佛陀是這麼形容原先的難陀:「其有說言大力者,其唯難陀!此是正說。其有說言最端政者,其唯難陀!是則正說。其有說言愛欲重者,其唯難陀!是則正說。」至於難陀2.0則是:「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能盡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CBETA, T02, no. 99, p. 73, a23-29)
調伏了無法安心修道的障礙之後,難陀由一愛欲深重的男子漢,攝守律儀、調伏六根,「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從慧得解脫」,成為梵行清白的阿羅漢。
這就是第560經當中所說的「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
難陀無法忘懷妻子,正是「掉亂所持」,而佛陀的方便對治,則讓他能「以調伏心坐」。這一個關閉根門的階段,也相當於三學的「戒」。
打通了這個關節,難陀等等業緣纏身的佛弟子也都能像立刻證果的學長們,好好修習止觀以證得阿羅漢了。
總言之,阿難總結的四個次第中,「止為先導而修習觀」、「觀為先導而修習止」、「止與觀雙運而修習」是利根者,不須要另外學戒的階段,直接就修習止、觀,開啟定、慧了。
而「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代表的正是業緣纏身的眾生,要先有戒等調伏、對治的階段,清除了障難,而能在止、觀上得力。
這也呼應同卷第563經所說:「受持如是具足淨戒,宿業漸吐」(CBETA, T02, no. 99, p. 147, c17) 「戒」和「調伏」、減輕業緣,是一體的兩面,調伏好了,而能「因戒生定」,進修於止觀。
如今佛陀已滅度,沒人帶我們上天下地,但還是留下了許多調伏的方法,諸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等十念,後世也發展出各種方便法如禮佛拜懺(念佛、念戒的綜合應用)、五停心觀(例如不淨觀對治貪、慈心觀對治瞋、因緣觀對治癡),為的不外乎調伏心念以修習止觀。
若有同學修習止觀許久仍沒有突破,正是阿難所說的「為掉亂所持」,應該要回到調伏的基本功,例如從八關齋戒開始,修習的結果自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知道怎麼持八關齋戒的同學可參考 http://0rz.tw/gR6Pm 。)
陳建:
感恩 David 學友的幫忙,了解良多,小弟讀後有一另外衍生實修問題: 在行者掉舉後而調伏心後,依獅子吼標點版本經文所示為: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化字意義不明,個人解讀,上述從調伏心到等化,為止道的修持),是否表示了 為掉舉所困的行者,調伏心後,修的是止道,而非觀道,是否又表示了下面兩種意涵:
1.掉舉者,不適合修觀,如七覺支 經文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str=%E4%B8%83%E8%A6%BA%E6%94%AF&path=SA0714.htm 所示;但另一問題是:掉舉者調伏後,修止(定)者 ,便能得解脫嗎?(不用在心定後,再修觀?)
2.承1.,假設經文不需再補充,是否表示了,掉舉者,雖然是掉舉,但具有(觀)的作用,一旦掉舉者調伏心而修止,即能解脫(因為之前的掉舉已具觀的作用)?
個人經驗:情緒起伏大時,無法做好的決策,在這種時候硬要思考,連思考都會被扭曲,這時候需要放鬆,好決策會自己浮出來。
掉舉的心裡被某事抓住的狀態,我個人經驗,就是一直想某件事,很累,但也不能說 沒有用,因為想還是會有些產出結果
補充教材:聖嚴法師曾開示過:如果打坐真的狀況很差,寧願散亂也不要昏沈,至少散亂還是清醒的(個人記憶,出錯請糾正)
David Chiou:
先給陳建一個讚,讀得真仔細 (y)
如果硬是要就北傳的經文來解讀,或許可以將第560經視為漢譯簡化處理的例子:
1. 若比丘、比丘尼坐,【止】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觀】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
其中「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都是在說「止」,而「分別於法、量度」是在說「觀」。
第二段還沒有簡化,否則會無法表達意義:
2. 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觀】於法選擇、思量,【止】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
第三段是問題所在,先跳過,來看第四段:
4. 比丘、比丘尼【止+觀】止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諸使。
很明顯的第四段將止、觀的描述全部跳過了,是經過簡化的。
或許可解為第三段的止、觀敘述簡化了一半:
3. 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止】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觀省略了】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
這樣是解讀為漢譯的譯者在第三段表達的是在止觀前加了一個「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然後止,然後觀就省略了,他可能想說讀者自己會想,而沒注意到這個地方省略了會造成不同的解讀 :)
但我這種北傳解讀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相當的南傳經文(通常不會省略經文)沒有特別列出「觀」的句子。由於這種北傳解讀有這個問題,此經用南傳論中的解釋,比較容易說得通。
David Chiou:
個人認為聖嚴法師講的應該如陳建列出的七覺支經文中說的:
《雜阿含經》卷27:「微劣猶豫,若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者,此則非時,增懈怠故。」(CBETA, T02, no. 99, p. 192, a1-3)
打坐太過昏沈,就不要修定啦,不管經行或拜佛,效果都比坐著昏沈好,也避免培養出坐著睡覺的習慣 :D
陳建:
感恩學友努力找答案,我也只是看看發現一些細節而以,感謝學友,我自己剛去看南傳英譯,翻成對佛法的掉舉真的變成禪宗啦XD
尤其是菩提比丘的翻譯,看完蠻感動的,解說:為何心會被對佛法的躁動抓住呢?因為有了解佛法的渴望XDDD 而且這種精神上焦慮一但解決,就會瞬間有對佛法的領悟XD
以我自己曾實修過的,便是一直去問自己的話頭,直到被緊緊抓住。 即 參話頭參到變成參疑團,等到疑團破掉就會有洞見(我從沒進入疑團過,只有參過話頭)
菩提比丘原文: It is possible, however, that the “agitation about the teaching” is mental distress brought on by eagerness to realize the Dhamma. This state of spiritual anxiety, when suddenly resolved, can sometimes precipitate an instantaneous experience of awakening. For an example, see the story of Bahiya Daruciriya at Ud 1:10.
(心中被佛法抓住,但卻還沒入定XD,一旦對佛法的掉舉解決,也就產生洞見==⇒禪宗的操作)
陳建:
我自己想到一個解釋,先聲明是腦補,但啟發於學友,即:
行者們會感到掉舉,是一般的掉舉,但前提是行者已有對佛法的基礎,即了解道理但卻未完全以止觀體現,於是這位行者,想打坐卻一直掉舉,但知道自己這樣是不對的,[一直有想要修行佛法的意向,修止修觀都好,卻因掉舉無法入定,也就是說:這位行者感到掉舉的前提,是一直把佛法掛在心中,但卻被別的東西所影響,但行者的意向卻是朝向佛法的],也就因為這樣,一但行者克服掉舉,之前對佛法的修行意向,修止修觀都行,掉舉為禪支的障礙,一但掉舉去除,進入止道,可能連帶的啟動之前把佛法放心中時累積的資糧,道便生起了。
即:行者雖然持續掉舉,但背景脈絡是行者一直想要修行佛法才有掉舉的困擾,沒學過佛法的人可能認為掉舉沒甚麼,也就沒困擾了。
同於學友說的,喊燒的人終究會吃下去(就算遇到困難)
第二,就可能解成對佛法的掉舉,而在這種掉舉中,可能隱含有觀的意味(這裡是我的見解,不一定正確),當這種掉舉也進入止,之前有的掉舉之觀,就跟止一起起作用而生道。
David Chiou:
週五和無著比丘討論,他提到以前曾寫了一篇文章,闡述南傳三藏對此議題的看法: http://www.buddhismuskunde.uni-hamburg.de/fileadmin/pdf/analayo/Yuganaddha.pdf
文摘來了(更新在第一篇)。
該文應該是無著比丘在尚未研究北傳四部阿含前所作,因此沒有參考北傳經文。細部來看,如果參考北傳四部阿含,有二處和南傳不同:
簡言之,這個句子在北傳及南傳都莫衷一是,後世在解經時畢竟都是從其他經中找可以附會的例子歸於四種當中的一種,因此不必太在意此句的「標準解」為何,只要對整體經典中對止觀的教導有較廣泛的了解,自然就包含這四類能導致阿羅漢的修習法了,畢竟此經中阿難也只是用他自己的話將各種成為阿羅漢的止觀法歸類為四類。
陳建:
感謝大剛兄辛苦整理文獻,按個讚 (y) 。看完大剛兄的文摘 我傾向於 觀隨染說法,也跟我自己之前的猜想有點像,不過還是有點不確認,貼出來大家批評討論,即:
掉舉的存在背景脈絡是觀,在觀的時候,行者免不了的有觀隨染,但 一旦調伏觀的掉舉,行者於掉舉時並非沒有觀,掉舉時具有同時存在的觀,一旦掉舉被調伏,行者進入有用可導致解脫的觀,而後止生起、道也生起,符合 [先觀後止]的順序,這個方法是說,這個路線一樣是先觀後止,只是觀的時候有瑕疵,要先調伏瑕疵。
但第二個說法也是通的,就是行者懷有對佛法的掉舉,一旦某個機緣成熟,例如聽佛說法,便馬上調伏內心煩惱,同時具有止心,道生起 (但這個是特例,只因為特殊機緣,便使止生起,同時證悟(觀的資糧應該也包含在內,這是我個人認為:道生起時,必定含有止觀兩資糧)) 只是這個路線,經文記載是 生起止 而後道生起,沒有描述到 觀的心理狀態,但我認為沒有描述觀的心理狀態不代表沒有觀的資糧
第二個路線實在很特別XD,我自己認為,懷有對佛法的掉舉可以,但還是乖乖的修止關卡實在,佛或特殊證悟機緣不容易遇到啊,但止觀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David Chiou:
我也認同陳建的看法。為了避免個人主觀太重,此經的「讀經拾得」我會重寫,因為經文的意義不明,南北傳的解讀又差很多,要怎麼寫才能盡量減少我個人(以及論師)的主觀成分,又要在短短的「讀經拾得」內讓一般人看得懂,還得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