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就當下的緣起(而非三世輪迴)而言,來看十二因緣,《雜阿含經》卷三第68經等許多經都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在此過程中「識」是排在「眼」、「色」之後。但為什麼在十二因緣中(3)識支是在(4)名色 (5)六入處 之前?


David Chiou:

可分三點來看這個問題:

一、立體的關係壓成一直線來表達

十二因緣的重點在於所有事物都是相倚而生、因緣而生,緣生緣滅所以無我、無我所的道理,以及斷除十二因緣鎖鏈、改變條件才能不受苦果。

十二因緣第一支至第十二支的線性、直線的次序只是因緣的一種呈現方式、一種簡化的表達。實際上十二因緣並不是每支只和前一支、後一支連動,而是多支一起連動,詳見《雜阿含經》卷二、三的相關經文。因此十二因緣的關係可以說是立體的,把立體的連動關係壓成一直線來表達,自然會有過度簡化的地方。


David Chiou:

二、「識」和「名色」輾轉相依

《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88經:「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CBETA, T02, no. 99, p. 81, b8) 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二第39經深入分析「四識住」。

經上說「識」和「名色」是「輾轉相依」,因此說「名色」在「識」之前、或「識」在「名色」之前,就看從什麼角度。

比喻來說,一個圓圈上,說哪一點在哪一點之前?都只是相對的,A點在B點之前,也可以說A點在B點之後。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邊的「識」、「名色」都是新生的,輾轉相依而生出新的「名色」和「識」,因此也是無常的。而不是說有一個不變的「識」生另一個不變的「名色」。

圖解如下:

名色1生識1 ⇒ 識1生名色2 ⇒ 名色2生識2 ⇒ 識2生名色3 ……

「名色」和「識」是不斷剎那地相生然後滅去,所以《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5經說「此陰滅已,異陰相續」(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不變的實體。


David Chiou:

三、逆順觀察十二因緣,而先見六入處

為什麼在十二因緣中,(5)六入處會是在(3)識和(4)名色之後?

如前所說,十二因緣直線的次序只是因緣的一種呈現方式、一種簡化的表達,因此(5)六入處在(3)識和(4)名色之後,也只是其中一種次序。但這種次序的由來為何?

本經、《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66經、《長阿含經》卷十第13經大緣方便經等許多經典都記載,十二因緣是佛陀證道前反推回去的,他先諦觀「老死」,然後一路往回找原因。因此是先由「老死」找到「生」,再往前找到「有」,再往前找到「取」…… 由這個順序一路往前找,最後找到「無明」是始作俑者。

也就是發掘十二因緣時,是先逆觀察,才順觀察。因此,《阿含經》中都是寫「逆順觀察十二因緣」、「逆順觀察十二緣起」,而不是寫「順逆觀察十二緣起」。

為什麼「從後面往前推」的次第,會影響到十二因緣中「六入處」等支的次序呢?因為在這過程中有的人可能比較容易先找到「六入處」,然後找到「名色」,接著找到「識」。

首先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4經:「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此經中各支的次第也和「緣眼、色,生眼識」的順序稍有不同,可見不須太執著十二因緣的直線次序。也可注意此經在講「識身」與「名色」因緣生「觸」時,特別提到眼、耳、鼻、舌、身、意,經中稱呼「六識」是「眼識」等六識而不是「色識」等六識,「六觸」是「眼觸」等六觸而不是「色觸」等六觸,可見「六入處」是「六入處、六境、六識」三者當中可能最明顯、或具有代表性的。

特別注意「六入處是六入處、六境、六識三者當中可能最明顯、或具有代表性的」。

因此在實修上,當佛陀悟道時,先觀察老死從哪來?從生來。

生從哪兒來?從「有」(出生前的積聚業力)來。

「有」從哪兒來?從「取」(執取、愛的行動)來。

「取」從哪兒來?從「愛」來。

「愛」從哪兒來?從「受」來。

「受」從哪兒來?從「觸」來。

接下來就是精彩的了,「觸」是從「六入處、六境、六識」三事和合來的。但是在實修時,逆觀會先觀到「六入處、六境、六識」的哪個?

有人會先觀到「六入處」,也就是這三事和合當中可能最明顯、或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觸、受、愛、取、有等等都是在「身內」的,因此從「觸」往前找,也是在身內的「六入處」會比可解為「外境」的「名色」來得先找到。另一方面,「六入處」是比「六識」來得明顯的目標,因此有人會先觀察到「六入處」。

因此,雖然若根據《雜阿含經》普遍的「緣眼、色,生眼識」說法,「六入處」似乎要擺在「名色」和「識」的前面,但由於十二因緣是從後面往前推的,有人會先觀察到「六入處」,在此情況下「六入處」在十二因緣中就在離「觸」較近的位置了!

這不是唯一的選擇,畢竟「六入處」、「六境」、「六識」三者都可以接著「觸」被觀察到;把立體的東西壓成一直線,自然只能保留一種順序,不代表其它的順序不對。

假如當年佛陀一開始是順推十二因緣,可能十二因緣中「六入處」就會在「識」之前,但由於佛陀一開始是逆推十二因緣,因此十二因緣中「六入處」在「識」之後也是合理的。

繼續推:

「觸」從哪裡來?在「六入處」發生。

「六入處」和「名色」、「識」三者和合才有「觸」,且「名色」、「識」是輾轉相依。(觀到一個迴圈。)

好,那這個迴圈哪裡來?這個迴圈就是一種業力,而「造業」(「行」)就是迴圈的由來。

為什麼會造業?由於「無明」。

自此,十二因緣逆推完成。逆推出十二因緣,就可以順著開始滅,從「無明」開始滅,一路滅到「老病死憂悲惱苦」,釋迦牟尼佛成等正覺,廣度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