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 Tsai 2008.11.7:

[觀色無常-5]

如何開始安般法?很簡單,好好的坐下來,然後開始把心思專注在呼吸上就好啦,咦,這樣而已嗎?然也。不過知易行難,這麼簡單的方法卻也不太容易,通常學佛者初學安般法時最大的困境是“思想紛亂”,坐下後東想西想無法收心,根本無法觀呼吸有什麼色受想行識的變化,這個時候就需要1234,2234法門,也就是我們之前不去談它的“數息”法,這裡的數息法就是真正的去數一數呼吸的次數。

當同學們發覺心念無法穩定的專注在呼吸上時,你就必需用數息的方式強迫把心念定在呼吸上,直到你不必數也能專心後,就可以真正去觀呼吸的色受想行識的變化了,所以數息應該算是安般法的“收心操”,是前置作業。

數息的方法通用的數法是先吸後吐,一次吸進空氣直到無法再吸時為一,然後吐出空氣直到無法再吐時為二,接著三,再來四,直到十。也就每五次來回的呼吸為一個循環,這是【鳩摩羅什】大師所教的方法。有人問他為何要那樣數,大師的回答是“無常觀易得故。亦斷諸思覺故。得一心故。身心生滅無常相似相續難見。入息出息生滅無常易知易見故。”(大正藏15冊614經)

數字一二三四正是無常的代表,因為它由一變二,由二變三,這是很具體的把一個虛無的抽象觀念(無常)量化的作法,可說是相當科學的法門。當我們數著數字時,除了知道無常之外,也可以“斷思覺”,思覺就是心念思想所想到的事物,數息可以打斷我們不停亂想的思緒,使我們能“守心”在單一的事物就是數字一到十,由於安般法要求要能專心,對於思緒混亂的我們來說,數息的收心操相當有用。

“思覺”在修行的禪法相當重要,《雜阿含》記載有一次【般闍羅揵】天子來探訪世尊,而說偈言“憒亂之處所,黠慧者能覺,禪思覺所覺,牟尼思惟力”,世尊回答他“了知憒亂法,正覺得涅槃,若得正繫念,一心善正受”,世尊說的一心也就是專心,它不是無心,而是專心在單一事物之上,“禪(是)思覺所覺”,禪的境界是由思覺所覺的,世尊說一心善正受的正受就是禪的異名,我們讀經時常見世尊要大家以“一法”修行,這一法不是唯一的法,而是專心於單一事物的法,能覺一法就能了知實相,不過世尊也提醒我們,只有連一法也斷了時,我們才得涅槃。

入門者當然無法立即涅槃,所以我們要由想辦法專心開始,先把紛亂的思覺切斷,只餘單一的數字思覺,但是數字無法使我們行禪,因為禪法所思不是數字,而是色受想行識諸覺,思覺是諸覺的總和,我們坐下時的思覺是色受想行識五陰的覺想交雜著出現,用數字是純化思覺的方法,由於它能阻斷我們交雜的思緒,因而說它可以斷思覺(嚴格的來說是“純化思覺”)。

大師用淘金作比喻:“復次心繫在數。斷諸思諸覺。思覺者。欲思覺。恚思覺。惱思覺。親里思覺。國土思覺。不死思覺。欲求淨心入正道者。先當除卻三種麤思覺。次除三種細思覺。除六覺已。當得一切清淨法。譬如採金人先除麤石砂。然後除細石砂。次第得細金砂(大正藏15冊614經)”。

當然數息收心的方法不是唯一可使人專心的方法,其它像不淨觀、念佛、或四等心觀(慈悲喜捨)都能使人專心,不過,以完全初學(對於佛法完全不了解時)的入門法來說,數息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這個方法也是可用於普羅大眾的好方法,對於接引入佛門的教學來說是快速有效。

數息入門每日練習十分鐘,若能每次數到三十分鐘不中斷也沒亂掉的話,那大約就具有可以專心的“功力”了,如同學們覺得數息不好玩,要數羊、數牛或數包子也可以,只要能收心專心都 可以。只是老老老師兄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數息最簡單,因為你數羊本來是白羊,數著數著突然蹦出一隻黑羊,那你就破功,又得重新數過啦。

不管學者是用數息或其它什麼觀法,都要學會了能自由專心之後,才可以進行安般法,也才能夠開始把注意力由數字或其它的事物轉到呼吸之上。這個“轉”的過程就是我們曾和同學們討論過的好像一個“觀景窗”的切換。每一個觀景窗就是一個“專心”一念的標的。觀呼吸的變化是一個開始的窗,那麼可能在過一陣子後,窗口會變成另一個景象,換窗口是一定有的過程,差別在於“混亂的思緒”是每秒換十個窗口,“專心”時是三十分鐘(或三個月XD)窗口不會改變。

因此學者要能知道我有無專心?很簡單,用消失的時間作判斷,例如我們打坐才開始觀呼吸,感覺不到五分鐘,哪知一回神已經過了三十分了,這就表示那五分鐘的時間是專注的。如果“度秒如年”,心煩意亂,那就是錯誤了。

安般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觀察上容易專心,有一些其它的方法如不淨觀,念佛觀,或是夕日觀等等方法雖也可以守心專心,但由於它們有具象,例如不淨物,白骨像,佛菩薩或夕日圖這些具像在觀的過程會有扭曲的情形,反而會引起後遺症,也就是所謂的入魔情況,需要特加注意。

同學們能不用數息法而開始安般法時,一開始先讓身體保持能坐三十分不累的姿勢,坐具要舒服到不會累但也不會睡著,上身坐直比較不累,背後要有靠,但不直接靠著,它只用於防止萬一身子向後倒時不受傷。坐時可盤腿(坐在席上)或是垂腳(高椅時兩足心貼地)或交腳(高椅坐兩腳踝相交)都可,只要能不麻不累即可。足心要保持溫暖,所以一般要用毯子蓋好足部,高椅坐的人則足下要用地毯,上腿部再用毯子蓋著。肚子別吃太飽,一早洗臉後或飯後一小時,才打坐。現代的環境較吵,在都市最好的打坐時間是早上四點到六點。如果有很好不受干擾的安靜環境的話,那自然是可以隨意。

世尊當時最好的打坐時間是初夜(太陽下山到九或十點左右)和後夜(清晨四點到六或七點),中午則比較屬於“休息式”的打坐,較少作精進的觀法。

不管同學們是早上或晚上安般,現在我們開始來觀呼吸了,收心後,先安那(吸),後安波那(般那,吐氣),吸氣由鼻,吐氣由口,因此我們要把上下牙齒相合,舌往上頂著上顎牙根,嘴唇稍稍留個縫,吐氣時就讓空氣由牙縫間出去。眼皮輕閉或者微微可看到鼻子(自然的瞄著,別硬弄成逗雞眼)。

兩手的位置是右手背貼著左手心(或反之也可)放在肚臍下方自然擱著即可,盤坐的人手肘會自然擱在大腿上,椅坐的則是兩手心平放在膝蓋和大腿交接處。坐時兩肩放鬆,背自然打直,這樣就成了很莊嚴好看而且耐久的坐姿了。

吸氣時持續的穩定地將胸腔(肺部和上腹部)吸灌充滿空氣後停住,這時會感到腹部脹大,大約一二秒後慢慢由口將空氣吐出,吐氣時也是一樣,要吐到完全沒氣了才重新吸氣。這樣的呼吸外表看不出我們在呼吸,之所以不採用大動作呼吸(例如張口吐氣)的原因就是要保持“寂靜”的狀態,這較有助於入定。

一開始的注意力會注意到氣的長短,這是初級安般,等到練習過一陣子後,會自動的把“窗口”切到氣的溫度,在體內的走向,或色澤之類的重點,此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會變得更敏銳,功能變強了,其變化因人而異,有的眼根變強,有的耳根變強,或是鼻,或是舌或是身,或是意根變強。這就是我們之前討論過的有的同學打坐後反而六根的欲念變強而不是馬上像經上說的會無欲。

對於想要變聰明的用腦人(學生或老闆)來說,安般法會增加意根,立即聰明加分,美咩們想要變美的話,身根變強,體型會修正得美美的,反正妙用無窮,所以經上說打坐有成的行者會給人莊嚴而殊妙的感覺。

如果把人體看成基本元素的組合的話,那麼人體整個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組成的,安般的觀法就是屬於風大的觀法,因為呼吸是風,四大無論是哪一種觀法都會使五陰六根的功能變強,這種根功能變強過程是自然的,必需要克服,例如有的人安般一段時日後,對聲音很敏感,而感到無法忍受,像之前提到的須菩提就是一例,這類的無法忍受是一種病象,需要對治。由於各人的體質關係,無論哪一種觀法都可能會有病象產生,安般法也不例外。

經上記載有一次幾位老老老師兄們在作安般法時發狂了,經上形容他們“像醉象一樣不受控制”,阿難不得已只好把那些師兄們關到房間裡以免他們受傷,有別人跑到舍利弗那裡求助,“爾時舍利弗即從坐起。牽阿難手往詣佛所。繞佛三匝為佛作禮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天尊慈悲一切為未來世諸阿練若比丘。因五種事發狂者。一者因亂聲。二者因惡名。三者因利養。四者因外風。五者因內風。此五種病。當云何治。唯願天尊。為我解說。”。

“內風”的病即是安般法所引起的,師兄們發狂這代誌看起來大條了,但世尊一點都不緊張,經上說“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繞佛七匝。還從頂入。告舍利弗。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雜阿含裡記載又有一次有一個普通行者(士夫)在蓮花池邊打坐“思惟世間思惟。當思惟時。見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無量無數。皆悉入於一藕孔中。見已。作是念。我狂失性。世間所無。而今見之。”,他告訴其它人這件事,別人也認為他發狂了,但是世尊也是笑笑,“佛告比丘。然彼士夫非狂失性。所見真實。所以者何。爾時。去拘絺羅池(蓮花池)不遠。有諸天阿修羅興四種軍。戰於空中。時。諸天得勝。阿修羅軍敗。退入彼池一藕孔中。”。

所以到底是真的發狂呢,還是修法使得六根能力增進呢,這需要進一步的鑑定,世尊告訴我們因安般法發狂的原因是“於阿那般那。因外惡聲。觸內心根。四百四脈。持心急故一時動亂。風力強故最初發狂。心脈動轉五風入咽。先作惡口。”(大正藏15冊620經)

“持心急故”就是行者急著要完成安般法,因為外來的“惡聲”(例如噪音或任何心裡不想聽的聲音)在安般法加強了六根後會使得惡聲變得難以忍受,它的現象先是捉狂(由難以忍受到真正發狂),而後開始“惡口”,對人事物不滿,脾氣變得不好,EQ變得較差,常覺得受干擾,或身體變差。

世尊說當行者有安般法引起的“風大”病時,有二種原因,一個是上面說的“外來惡聲”引起,另一個是“自身內聲”,通常是外聲病先來,再引發內聲病,內聲病的現象之一就是聽見體內氣流入肺的風聲有如颱風巨響,令人難以忍受,從而影響個性,所以治病時先把外聲病治好,再治內聲病。

如果同學們發覺自己的聽覺增進了,但環境的噪音令人難以忍受時,世尊教我們第一急救法門就是“應當教是行者。服食酥蜜及阿梨勒。”,酥是牛奶濃縮的練乳,甜味高,蜜也是相同的高甜味甜食,阿梨勒也叫菴摩勒果,世尊當時是用來供養病人或上座的甜水果,我們可以用甜度高的水果或者是巧克力替代,當然以取用方便而言,蜜是最好的治“風狂病”的好食物,有營養又較少後遺症。

在醫學上來看,甜味可以使我們的大腦產生“腦內啡”,具有安定精神,使人感覺愉快的作用,因而能化解情緒上的不快。這是急救時的內服藥法,那外用藥法是什呢?
咱們先喝杯蜜茶再來繼續。
(未完)


David Chiou 2018.12.1: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銘言:

大師用淘金作比喻:“復次心繫在數。斷諸思諸覺。思覺者。欲思覺。恚思覺。惱
思覺。親里思覺。國土思覺。不死思覺。欲求淨心入正道者。先當除卻三種麤思覺。
次除三種細思覺。除六覺已。當得一切清淨法。譬如採金人先除麤石砂。然後除細
石砂。次第得細金砂(大正藏15冊614經)”。

昨天剛好在《雜阿含經》看到這比喻的原始出處,原來是《雜阿經》卷47,1246經,轉貼如下供養大家:

[淨心進向如同鍊金] <雜阿含、四十七、一二四五>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鑄金者。積聚沙土。置於槽中。然後以水灌之。粗上煩惱。剛石堅塊隨水而去。猶有粗沙纏結。復以水灌。粗沙隨水流出。然後生金。猶為細沙.黑土之所纏結。復以水灌。細沙.黑土隨水流出。然後真金純淨無雜。猶有似金微垢。然後金師置於爐中。增火鼓?。令其融液。垢穢悉除。然其生金猶故。不輕.不軟.光明不發。屈伸則斷。彼鍊金師.鍊金弟子復置爐中。增火鼓?。轉側陶鍊。然後生金輕軟光澤。屈伸不斷。隨意所作釵.鐺.鐶 .釧諸莊嚴具。

如是。淨心進向比丘粗煩惱纏.惡不善業.諸惡邪見漸斷令滅。如彼生金。淘去剛石堅塊。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除次粗垢。欲覺.恚覺.害覺。如彼生金除粗沙礫。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細垢。謂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思惟除滅。如彼生金除去塵垢.細沙.黑土。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純淨。

復次。比丘於諸三昧有行所持。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如彼金師.金師弟子陶鍊生金。除諸垢穢。不輕.不軟.不發光澤。屈伸斷絕。不得隨意成莊嚴具。

復次。比丘得諸三昧。不為有行所持。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盡諸有漏。如鍊金師.鍊金師弟子[*]陶鍊生金。令其輕軟.不斷.光澤。屈伸隨意。

復次。比丘離諸覺觀。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如是正受。純一清淨。離諸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彼彼入處。欲求作證悉能得證。如彼金師陶鍊生金。極令輕軟.光澤.不斷。任作何器。隨意所欲。如是。比丘三昧正受。乃至於諸入處悉能得證。


David Chiou 2018.12.1: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銘言:

[觀色無常-5]
不管同學們是早上或晚上安般,現在我們開始來觀呼吸了,收心後,先安那(吸),
後安波那(般那,吐氣),吸氣由鼻,吐氣由口,因此我們要把上下牙齒相合,舌
往上頂著上顎牙根,嘴唇稍稍留個縫,吐氣時就讓空氣由牙縫間出去。眼皮輕閉或
者微微可看到鼻子(自然的瞄著,別硬弄成逗雞眼)。

這一段以前曾經在站上有一些討論,不過幾年前主機資料被駭客刪除後資料遺失,那段期間的討論就沒了。

當時曾討論到,現在一般教授安般都是鼻吸鼻呼,經文一般沒有特別提到呼氣是用鼻還是口呼。

今天讀經班則見到中阿含經卷20、卷24提到呼氣由口的方法:

《中阿含經》卷20〈2 長壽王品〉:「

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

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

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

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CBETA, T01, no. 26, p. 555, b10-15)

其中「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覺知「氣息進入全身」這動作停止了,覺知「氣息由口而出」這動作停止了。

看來安那般那的方法,現在較多是教授觀察鼻吸鼻呼的方法,而古代也有觀察鼻吸口呼的方法。


David Chiou 2018.12.1:

今天利用 CBETA 較認真的作了些搜尋,看看古代經論到底有沒有講明安般時是鼻吸鼻呼,還是鼻吸口呼?現代大多是教鼻吸鼻呼,不過還是想瞭解古代的方法。

使用的關鍵字為「口而出」、「口出」,「鼻而出」、「鼻出」等。先講結論:兩者皆可。

□經論中提到鼻吸口呼的:

《中阿含經》卷20〈2 長壽王品〉:「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CBETA, T01, no. 26, p. 555, b10-15)

《中阿含經》卷24〈4 因品〉:「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 (CBETA, T01, no. 26, p. 582, c16-17) (跟前一經一模一樣。)

《善見律毘婆沙》卷10〈舍利弗品〉是用「喘息」來形容安般,後面一段則寫:「從此以後,於彼若慇懃當學滅出息入息者,麁出息入息而滅,滅者住也。云何為麁?比丘初入禪定身心疲極,是故出息入息麁,鼻孔盈滿【復從口出入息從麁】。身心不疲極,漸漸細微」 (CBETA, T24, no. 1462, p. 746, b8-12) (此經中敘述語義較含糊。)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4:「治昏沈心中覺觀者。覺觀起相。如前說。對治之法。應教令觀息。息入時。諦觀此息從何處來。中間何所經遊入至何處住。【口出息】亦如是。」 (CBETA, T46, no. 1916, p. 502, c5-8)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4:「經至於鼻端者。【此息從口而出】從鼻而入也。」 (CBETA, T39, no. 1801, p. 1000, a9-10)

□經論中提到鼻吸鼻呼的: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卷1:「止在鼻頭。報用數息相隨止觀還淨。皆從【鼻出入】。意習故處亦為易識。以是故著鼻頭也。」 (CBETA, T15, no. 602, p. 166, c14-16)

《修行道地經》卷5〈23 數息品〉:「其修行者坐於寂靜無人之處,斂心不散,【閉口】專精觀出入息,」 (CBETA, T15, no. 606, p. 217, a28-b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6:「問此觀息風從鼻而入【還從鼻出】。何故乃說我覺遍身入出息耶。答息念未成觀入出息從鼻入出。息唸成已觀身毛孔猶如藕根息風周遍於中入出。」 (CBETA, T27, no. 1545, p. 136, a27-b1)

□還有兩者皆可的:

《解脫道論》卷7〈8 行門品〉:「於是現前令學安者。謂繫念住於【鼻端】。或於【口唇】。是出入息所緣處。彼坐禪人以安念此處。入息出息於鼻端口唇。以念觀觸。或現念令息入。現念令息出。現於息入時不作意。於出時亦不作意。是出入息所觸。鼻端口唇。以念觀知所觸。現念令入現念出息。」 (CBETA, T32, no. 1648, p. 430, a7-13)

以上查經結果給同學們參考。

上週讀經班也有討論每個人自己練習的心得,有同學表示用口呼昏沈狀況較少,也有同學表示一開始心很雜亂時用口呼,比較不會氣衝上腦,當然也有同學表示比較習慣鼻呼。所謂黑貓白貓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什麼方法較好,端看同學自己的練習了。


guest 2018.12.2:

南傳很重視「禪相」,但是阿含經和尼柯耶完全沒提到觀呼吸要觀「禪相」,到底要如何看待「禪相」這個議題呢?


David Chiou 2018.12.2:

以「禪相」修行是南傳《清淨道論》的特色,因為南傳的傳統是依《清淨道論》教打坐,因此南傳傳統上對於禪相就特別重視。

另一方面,如同學所說,經中對於入出息念修法的指導,沒有提到禪相。只有《中阿含經》提到光明想的禪相,但只是以光明的消失判斷是否修行退步了,作為檢驗的方便,而不是以禪相作為修定的所緣。

現在大家所謂的「南傳」只是台灣曝光率高的南傳修法,實際上南傳有分各種宗派的修法,各自依據師父對於經論(尤其是南傳論)的解讀不同,而發展出不同的修行系統。因為南傳也曾經歷過法滅,因此這些系統都是在過去這一個世紀,由高僧大德依南傳經論重新開發出來的方法。

據個人所知,南傳對於禪相對禪那的應用,最少有三種看待的角度:

絕大多數北傳各部派的論,以及北傳法師所教學的入出息念,傳統上都不依賴禪相,認為不管禪相而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的話較不會誤入歧途,如果有採用禪相的北傳寺院,則應是融合了南傳的修法。

《阿含經》及《尼柯耶》中極少提到禪相,而且不是以禪相為所緣修定,反而大乘經中有提到「禪相」的應用,例如經名中有「觀」字的,觀佛菩薩像、觀淨土的方法,可說是升起所要觀想的對像的禪相,藉以修定。這種都是靠想陰的方便以收攝心念、入定、或發展神通的方法。但若看這些應用的場景,通常目標不是證到特別高層次的禪定(如四禪),而偏向特定的應用面,而且禪相是用來觀三寶,是正面的力量,比較不像一般的想陰不一定都是正面的。

不管哪一種方法,都要明白禪相只是想陰的呈現,跟夢境一樣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因此不要把禪相視為真理、視為勝境,而在修安般時可不理會禪相,頂多把禪相作為修定的所緣境、隨時可以捨棄的筏即可。


guest2 2019.7.18:

之前聽學者提到當今流行的安那般那念,和佛陀時代的安那般那念有一段差距。

我的筆記:

請問佛陀時代的安那般那念是什麼修法?要怎麼修?


David Chiou 2019.7.18:

的確從一數到十的「數息法」是後世發展的方便法,是佛世後發展出來的,但各宗派都流行這種修法。「禪相」則是南傳宗派依於《清淨道論》發展出來的方法,如果以經藏中其他宗派的論來看,禪相的修法似乎是南傳分別說部《清淨道論》的特色,別的宗派不認為要禪相才能修初禪。

南北傳經藏中對於入出息念的教學,以《雜阿含經》第803經所列的步驟最為詳細,先由覺知吸氣與呼氣、呼吸的長短、呼吸與全身、全身平靜輕鬆的「身念處」,次修覺知喜、樂、喜樂引生心的造作、平息心的造作的「受念處」,再修覺知心、心悅、心定、心解脫的「心念處」,最後達成觀察無常、斷、無欲、滅的「法念處」。

這樣將修習安般結合四念處的修法,照經藏來看,是佛陀所教的安般法,也是佛世時的主流修法。這個修法能達成初禪五支(尋、伺、喜、樂、一心)乃至四禪八定,而不須要有《清淨道論》中強調的禪相才能證初禪。

可閱讀卷二十九第803經來了解經中所載佛陀教的安般法,該經「讀經拾得」的內容除了同學們的貢獻外,主要是我個人理解無著比丘根據經藏而發展的教法,他教安般的書將在2019年底出版,但還不知道何時可有中譯。另一方面,第803經的「讀經拾得」列舉的修行方法,主要是依無著比丘的解說,尤其是受念處、心念處的各項實修細節,但不完全依他的解說,因為該經南北傳的內容在「身念處」及「法念處」都有所差異,第803經的「讀經拾得」當然得依北傳的次序來說明,無著比丘則是依據南傳相應部的經文次序來教,南北傳細部有所不同,有些說明就得不一樣,因此第803經的讀經拾得的內容沒有特別註明是依無著比丘的解說,以免若有我個人見解有疏失的地方被誤以為是無著比丘所教。加上該經的「註解」及「讀經拾得」還有很多其它宗派以及同學們所貢獻的各種解法,來源族繁不及備載,只提到無著比丘的話變得有所偏頗,所以就照慣例在「進階辨正」提到各解說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