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在外地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cjyeh@dadusan (蒼鶻打參軍), 信區: CrossTalk 標 題: 相聲在外地 發信站: 東海大肚山之戀 BBS 站 (Wed Nov 6 01:32:49 1996) 轉信站: dadusan 相聲在外地 一、兄弟民族相聲和方言相聲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多姿多采、豐 富燦爛的文化,都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聲是以 北京為發源地、流傳在中國北方的曲藝形式,除漢族外,居住在這 些地區的其他民族也欣賞並表演相聲。相聲大師馬三立、侯寶林分 別是回族和滿族,就是突出的例証。隨著相聲藝術的成熟和傳播媒 介的發達,相聲也流傳到全國各地,受到各族、各地人民的歡迎。 隨著相聲普及,有些方言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藝術家為了在 當地發揮寓教于樂、明快犀利之長,就使用他們的語言,結合他們 傳統的說唱、幽默笑話,創造了適合當地的欣賞習慣和語言特點的 相聲。如廣東粵語方言區的粵語相聲和朝鮮族、蒙古族、藏族等兄 弟民族的相聲。由于注意吸收當地的營養,這些相聲已經在當地人 民中生了根。在兄弟民族地區,除了移植漢族相聲外,也有本來就 有的類似相聲的藝術形式,如朝鮮族的“漫談”、“才談”。因為 形式十分類似,姑稱之為相聲的兄弟品種吧。這些相聲藝術的新品 種和兄弟品種,地區性強,又受到語言的限制,外地人欣賞有困難 。下面介紹幾種兄弟民族的相聲(按:這里提到的方言相聲不是相 聲中的所謂“倒口”,而是純粹用方言說的相聲)。 朝鮮族的相聲 朝鮮族的傳統藝術“漫談”和“才談”,分別相當于漢族的單 口相聲和對口相聲。與相聲一樣,具有諷刺性和幽默感,可以說是 朝鮮族的相聲。它的起源和流傳的情況不見文字記載,興盛時期在 三十年代。與相聲藝術的關繫不明確,而從名稱和演員情況看,可 能與日本的“漫才”、“落語”、“漫談”有某種聯系。“九一八 ”事變以后,“漫談”、“才談”受到嚴重的摧殘,瀕于滅絕。從 1945 年開始, 經過崔壽峰等人的努力,中國境內的“漫談”、“ 才談”得以復蘇,主要流傳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遼寧、吉 林、黑龍江三省朝鮮族聚居地 E。 1950 年,他們配合當時的農村 互助合作運動,又創造了相當於群口相聲的新曲種“三老人”。這 些朝鮮族的相聲本來只是群眾的業余文娛活動,並沒有專業演員。 1979 年延邊曲藝團成立以后, 才開始培養專業演員,逐漸有了專 業作者,創作並演出了不少新曲目。 “漫談”---- 以一人說笑話的形式表演。與單口相聲不同的是 ,它沒有貫穿始終的情節,而是若干小笑話的集合。三十年代出現 了“漫談”名家申不出。他曾留學日本慶應大學。當時正是日本“ 落語”的興盛時期,對他的“漫談”藝術可能有影響。他的代表曲 目有《笑的哲學》、《長生不老藥》、《不三不四的話》、《禁止 出路》、《太陽》等。 “才談”---- 二人對口表演,兼具“說”、“學”、“逗”、 “唱”。與對口相聲不同的是,它沒有捧逗之分。“才談”的歷史 比“漫談”還要久遠,據崔壽峰介紹說,與朝鮮李朝的歷史幾乎同 時,大約有六百年的歷史。 在朝鮮受歡迎的“ZHco”(chaidan) ,其實就是“才談”。“才談”的代表曲目有《尋寶》、《信心萬 倍》、《受獎的那天》等。 “三老人”---- 吉林延邊自治州的朝鮮族文藝工作者崔壽峰 、元株森、許昌錫于 1950 年創造,以說為主,以唱為輔,運用延 邊地區的方言,具有延邊的地方特點。由演員分別摹擬進步、中間 、落后三種類型的老人,以爭辯形式演出、在笑聲中表揚先進人物 和新生事物,批評錯誤思想、落后現象,嘲笑和抨擊敵人口在專業 和業余文藝隊伍中擁有眾多的“三老人”的演員和作者。代表曲目 有《百年大計》、《花束》、《好時光》等。 崔壽峰是朝鮮族的曲藝工作者、表演藝術家。1921年生于吉 林省延邊。早年從事民族文藝工作,除大力振興、改革“漫談”、“才 談”等傳統曲藝形式外,還參加了新曲種“三老人”的創造。多年來, 他自編自演大量的曲目,培養了一批演員和作者。現為吉林省藝術 學院延邊分院特聘教師。 蒙古族的相聲 “笑嗑亞熱”----1956 年, 內蒙主自治區蒙古族文藝工作者 達·金巴扎木蘇把蒙古人民共和國著名作家策·達木丁蘇榮的諷刺 小說《陶力根敦》改編為類似相聲的表演形式,搬上舞台,受到觀 眾的歡迎,命名為“笑嗑亞熱”。從此,這種說唱形式就扎根於居 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及其他省區的蒙在族群眾之中。后來,“笑嗑亞 熱”融合了蒙古族婚禮說客的對詞、對口好來寶、代日勒查好來寶 等幾種說唱藝術的成分,繼承了《巴拉根倉的故事》、《達楞胡德 勒其》、《沙格德爾》等幽默諷刺笑話的傳統,又吸收漢族相聲的 一些手法,逐漸趨于完善,成為獨特、完整的說唱藝術形式。它以 “說”為主,輔以“學”、“逗”、“唱”。有散文、韻文、散韻 結合等三種表現形式。“笑嗑亞熱”語言生動、鮮明、形象,吸取 了許多民間諺語、俗語,運用對比、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段,引人 入勝,具有藝術魅力。兼有單口和對口,以對口為主。“笑嗑亞熱 ”的曲目有《好相識》、《松樹》、《愛情之歌》等。從 1960 年 起,又編譯、移植了漢語相聲段子《女隊長》、《找舅舅》、《打 電話》等。除了在內蒙古自治區演出外,還經常出訪蒙右共和國, 受到歡迎。 瑪希畢力格是蒙古族“笑嗑亞熱”藝術家、內蒙古人民廣播電 台蒙古語播音員,生于 1939 年。為了鍛煉語言基本功,豐富蒙主 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他于 1962 年編播了第一個“笑嗑亞熱”節目 《五個嫂子的演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此就全身心地投入 ,終于成為蒙古族的笑星。他能編能演,能捧能逗,表演以說見長 ,語言幽默含蓄,台風樸實文雅、舒展、大方。發表、出版了論文 《" 笑嗑亞熱”的起源、形成及其特點》、作品集《老熟人》等。 藏族的相聲 在西藏地區,經歷了從藏語相聲到藏族相聲的發展過程。青海 省民族歌舞團從 1961 年開始試演藏語相聲; 西藏自治區藏族藝術 家洛桑多吉等也以西藏傳統藝術形式“當林”(對白)為基礎移植 漢族相聲。先從翻譯和演出相聲小段做起,然后與藏族笑話、歌舞 結合,演出效果非常好。如果原來的相聲段子中所說的某些事物不 為藏族聽眾所了解,就改用藏族人民熟悉的說法。如相聲段子《抬 杠》中有“字紙簍”詞,藏族人民一般沒有見過這種東西,聽不懂 ,於是就改為“裝紙的筐子”。這樣做,雖然解決了一些問題,但 顯然是不夠的。相聲所表現的事物及其語言都應該是群眾所熟悉的 ,於是演員又在翻譯、演出漢族相聲的基礎上創造了藏族相聲,現 已成為擁有眾多演員和曲目的新曲種。藏族的一些民間故事,像《 阿格登巴的故事》、《說不完的故事》等,都很適合用作相聲的題 材。藏族相聲運用了藏語中特有的諺語、諧語,穿插了西藏民間歌 舞,使喜愛歌舞的藏族人民獲得充分的藝術享受。代表曲目有《相 聲和歌舞》、《喝酒的害處》、《講衛生》、《歌舞的海洋》等。 其他民族的相聲 除了上述以外,其他一些兄弟民族也開始移植相聲,如維吾爾 族曲藝家移植漢族相聲、創造維語相聲進展很快。維吾爾族演員阿 不力孜·托平提在 1986 年全國曲藝新曲目比賽中以維語相聲《光 榮的工作》榮獲表演三等獎。此外,據說侗族也出現了使用本民族 語言表演的相聲。 二、相聲在台灣 台灣的相聲由大陸傳入,播種人是從北京來的相聲演員陳逸安 。 陳逸安 1949 年到台灣,1950 年到 1960 年的十年間,與吳兆 南、魏龍豪等通力合作,多方奔走,慘淡經營,為相聲在台灣各地 扎根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曾榮獲第一屆薪傳獎,1988 年病逝。如 果說,“窮不怕”是相聲的創始人並不確切,陳逸安則可說是當之 無愧的台灣相聲的開山鼻祖。 從 1950 年起,相聲在台灣消聲匿蹟達 25 年之久。原因是多 方面的。陳逸安在《為民俗藝術請命》一文中指出:“三句話不離 本行,幹什么,說什么,賣什么,吆喝什么。我對說唱藝術方面, 已經鬼混了三十多年。在一次宴會中,曾有有心人間我,為什么我 們歷史悠久的民族藝術在台灣難以受到肯定?我說,因為時代的變 遷,生活環境的驟變,說唱藝術定要創新,要戲劇化、多元化,如 果配以樂器和小型化裝,可能得到觀眾的接受,因為帶有鄉士性、 刺激性,更能充實舞台的空間。”1985 年 3 月,台灣學者賴聲川 教授編導了舞台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相聲由此復蘇。王振全在《台灣相聲發展近況》中指出:“今天台 灣的相聲有別於傳統相聲,是以傳統相聲做為基礎而發展出的台灣 模式、人文背景所屬的新時代的相聲。如非必要,我們不再穿長袍 ,手拿折扇了;所引用的怯口活(倒口活兒)不再是天津、山東、 山西、上海方言而以國語、閩南語、英語、日語取代;只要不影響 相聲(語言藝術)的精髓,服裝、化裝、小道具,甚而燈光、音響 效果都溶入了台灣的新時代相聲,與多媒介體的時代密切結合,戲 劇成分著重了許多。如今台灣相聲藝術的觀眾群不僅是懷舊的長者 ,大量的知識青年也投入 ' 薪 傳’的行列。觀眾層次越高,水平 越高,越能獲得熱烈的回響,尤以大專院校的演出為甚。台灣也有 了相聲大賽,學校、社會團體成立了相聲研習社,就連稚子、孩童 也能逗幾個‵哏 '。相聲潛移默化的社教功能在台灣是必然會被肯 定的,企盼它能成為人人喜聞樂見的民俗精粹,從而擠身世界幽默 寶庫。”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的成立,無疑是台灣相聲復蘇的重要 標志。它成立於 1986 年,團長王振全,副團長葉怡均。壬振全《 為傳統說唱藝術點燈》一文道出了該團同仁的心聲: 在西方強勢文明衝擊下,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一度陷入黑暗, 面臨考驗,縱然莎士比亞戲劇、莫扎特音樂乃至於好萊塢電影,在 國際藝術舞台上都極具貢獻,且深具欣賞價值,但畢竟無法承載屬 于中國人民的民族性;無法描繪華夏文化歷經數千年的兵亂、興衰 和蛻變后所衍生出的生命蘊含。顯而易見,這是·個必然的現象, 基于此,我們希望憑藉著我們的熱誠和豐富的文化資產,努力拓展 傳統說唱藝術的新生命。“漢霖”的成立,也就是我們這份目標認 同的根據。每段逗趣的相聲背后,可能有著累世的辛酸和悲凄;每 一篇精彩的鼓詞背后,可能是多年的兵 傳奇和血淚歷史;每一次 登台演出幕后更真實地融合了我們的心力與這份令人難以忘懷的歷 史、文化的鄉愁。五年餘,我們穿梭在各種場合、舞台,扮演不同 的角色,唱出不同的曲目段子,在所有愛護我們的觀眾的喜悅的掌 聲下,也激發了我們心中更多的省思,總希望在我們苦心琢磨後的 演出,除了提供的是份賞心悅目的享受外,更具有它雋永的啟示意 義,為我們的傳統藝術再點一次燈。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是半專業 的演出團體。團員雖有數十人之多,但除少數專職人員外,其餘都 有各自的一份工作。他們的工作時間較為自由,有可能安排空檔, 參加演出活動。由於志同道合,興趣濃厚,常常在忙完各自工作之 後,再到團裡鑽研曲藝。 除相聲外,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還擁有竹板快書、鐵板快書( 即山東快書)、全堂八角鼓、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岔 曲、河南墜子、蘇州評彈等曲種,內容相當豐富。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每年春秋兩季到台灣各地巡回演出三十多 場。每逢星期天,在台北新公園義務演出,為的是鍛煉團員,培養 觀眾,此外還在機關團體、工廠、學校演出,加在一起,每年大約 演出二百場左右。他們格調高雅,作風嚴肅,演出是有選擇的。據 副團長葉怡均介紹:漢霖的活動不受金錢因素的影響,除了推廣演 出以外,有些商業機構的盛邀也不一定請得動他們。台灣流行“工 地秀”,即是在某些建築物動土時來場表演,歌舞升平,連脫衣舞 也上場,這種低俗的表演,縱有再高的報酬,漢霖說唱團也拒絕參 與獻藝。在盛宴上,台下船籌交錯,猜拳聲此起彼落,台上獻藝者 備受冷落,這樣的場面也是漢霖拒絕之列。反之,若是學校、社團 的邀請,報酬雖有限,但基于推廣的目的,他們爽然答應下來。 “只顧耕耘,不管收獲”,是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倡導的宗旨。 此外,1990 年 5 月,台灣東海大學成立了“蒼輿曲藝團”, 團長是葉建宏。其來由是這樣的:“‵蒼鵲’一詞源于唐朝之‵參 軍戲’,其角色有二:一日參軍,日蒼骼。演戲時參軍主痴呆,蒼 骼主打渾,猶后世之副淨與小丑。此劇已具對口相聲之雛型。‵曲 藝’二字則為‵說唱藝術’之同義語。本團追本糊滁,依此命名為 ‵蒼骼說唱團’,除發主人之幽情外,更希望能在傳統中求突破, 為此注入一股清流。”他們的主要活動有相聲講演和相聲比賽。 當前台灣的相聲名家主要有王振全和葉恰均。 王振全,1952 年生,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 曾任韓 香享餐廳經理。初學京劇,為京劇票友,后拜相聲名家陳逸安為師 ,刻苦鑽研,枝藝大為精進。王振全嗓音宏亮,揮洒自如,面部表 情豐富。他多才多藝,除相聲外,兼通多種曲藝形式。他酷愛相聲 ,認為“這種說唱藝術可以針眨時事,借題發揮,諷刺各種時弊‵ 也可以同時歌頌好的一面,起著教育性的作用”。同時又認為:“ 我從不因為這事很有意義、很偉大而堅持去做,事實上,是因為我 方愛這門藝術了,我們希望更多人喜愛它。” 葉恰均,藝名常,億君,1966 年生于台灣。 厚籍浙江,母親 是山東人,常常戲稱自己是“南北合”。曾攻讀國際貿易,畢業后 專門從事民俗說唱藝術演出活動。她與王振全搭檔,合說相聲。她 的嗓音甜潤,口齒伶俐,台風活潑熱情。 -- ※ 來源:•大度山之戀 bbs.thu.edu.tw•[FROM: unix.tceb.edu.t] -- Te se mper amo ﹎ ﹎ ﹎ ﹎ ﹎ ﹎ ﹎ ﹊ Vernie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xinqiji.math.ncu.edu.tw] [Login: **] [Post: -13]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