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華清" ,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阿難過在何處 5
發信站: [ 清 靈 精 舍 ] (Fri Apr 9 12:54:26 1999)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tnews2.csie.nctu!netnews.csie.nctu!
來 源: ip-51-229.dialup.hkstar.com
第二、如來索水而不與:『五分律』(除『雜事』)等一致說:大迦葉責備阿難,為什
麼如來三次索水而不奉水?在連串的責難中,這是最近情的。據南傳『長部大般涅槃
經』,漢譯『長含遊行經』說:釋尊受純陀供養以後(約為涅槃前一日),在向拘尸那
的途中,病腹下血。天又熱,口又渴,在近腳俱多河附近,身體疲極而小臥休息,釋尊
囑阿難取一點水來喝喝,也好洗洗身(沖涼是最好的清涼劑)。阿難因為上流有五百車
渡河,水流異常混濁,所以要釋尊等一下,走向前面才有清水可喝。病渴求水而不可
得,這對病人來說,是太不體貼了!當然可以看作侍者不敬佛,不盡責的。但阿難以為
水太濁,怎麼好喝呢!佛不久就涅槃了,所以在一般人來說,不管水清水濁,要水而不
奉水,阿難總是不對的。據律典所說,阿難沒有奉水,連濁水也不取一點來,是錯誤的
!因為沒有清水,取點濁水來也是好的,如說:「若佛威神,或復諸天,能令水清」
(『四分律』五四;『智論』二意同)。不奉水一事,在傳說中變化了!『根有律雜
事』及『佛般泥洹經 [P110] 』、『般泥洹經』,就說阿難當時奉上濁水,釋尊只洗洗
身而已。可是奉上濁水,當然還是錯誤的,大迦葉責備說:「何不仰缽向虛空,諸天自
注八功德水,置汝缽中」(『雜事』三九)。這一事實,應該是不奉水,或者取點濁水
洗洗而已。但另一想法,佛的威力,天神的護持,那有要清水而不可得的道理?所以
『長部』的『大涅槃經』,說佛三索以後,阿難不得已去取水,見到河水非常澄清,於
是讚歎世尊的威力!『長含遊行經』說:阿難不奉水,雪山的鬼神,就以缽奉上清水。
這樣,阿難雖一再不奉水,而釋尊是喝到清水了!這應該更能滿足信仰者的心願!
第三、足踏佛衣:這是各家一致的傳說,但問題單純,只是責阿難不夠恭敬而已。
阿難對佛的僧伽梨(或說雨浴衣),在摺疊的時候(或說縫衣時,洗濯時),用腳踏在
衣上。這未免不恭敬。阿難說:當時沒有人相助,恰逢風吹衣起,所以踏在腳上。這一
事實,在經律中,還沒有找到出處。不過這些小事,可能是佛入涅槃前不久的事。以疊
衣來說,阿難每天都在為佛服務呢! [P111]
六
在傳記中,還有幾項過失,但只是一家的傳說,是不足採信的。一、佛要阿難任侍
者,阿難起初不答應,『四分律』(五四)說:「世尊三反請汝作供養人而言不作,得
突吉羅罪」。此事見於『中阿含、侍者經』,『根有律、破僧事』等。侍者是不容易的
任務,阿難當然要鄭重考慮。末了,阿難以三項條件而答允了,受到釋尊的讚歎(考慮
得周到),這怎能說是犯呢?二、『根有律雜事』(三九)說:「世尊在日,為說譬
喻,汝對佛前別說其事,此是第三過」。這到底指什麼事,還不明了。與『雜事』相符
的『迦葉結經』說:「世尊訶汝,而汝恨言他犯他坐,是為三過」,該就是這件事了。
鄔陀夷與舍利弗共諍滅受想定,而阿難受到僅此一次的訶責。當時阿難對白淨說:「是
他所作而我得責」(『中含』五•二二)。南傳『增一部』(五•一六六),有此受責
一事,而沒有心懷嫌恨的話。依漢譯『中含』,也只是自己為他受過,不好意思問佛而
已。三、『迦葉結經』又說: [P112] 「是眾會中無淫怒癡,而汝獨有三垢之瑕……是
為九過」。『迦葉結經』所依據的『雜事』,在說了阿難八過失以後,接著說阿難煩惱
沒有盡,不能參與結集法會,要阿難離去。『迦葉結經』的編者,顯然的出於誤解,也
就算為一過。其實,如沒有斷盡煩惱,也犯突吉羅罪,那未證羅漢的弟子,都犯了!從
傳記來看,北方的律師,對阿難來說,已不免盡量搜集資料,而有羅織的嫌疑了!這是
與當時情形不合的。
七
大迦葉領導僧伽,對阿難舉發一連串的過失;當時的真實意義,經上面逐項論究,
已充分明了。不外乎戒律問題,女眾問題,侍奉不周問題。關於戒律,阿難傳達釋尊的
遺命,「小小戒可捨」,代表了律重根本的立場。於小隨小戒,認為應該通變適應;如
僧伽和合一心,可以籌量放捨。而大迦葉代表了「輕重等持」的立場,對小小戒可捨,
看作破壞戒法,深惡痛絕。所以結論為:佛制的不得 [P113] 捨,未制的不得制,而成
為律惟佛制,永恆不變。這是重法學系,重律學系的對立。重法學系是義解的法師,實
踐的禪師(「阿難弟子多行禪」)。重律學系是重制度的律師,謹嚴些的是頭陀行者。
這兩大思想的激盪,在五百結集,七百結集中,都充分表達出來。
關於女眾,阿難請度女眾出家,釋尊准女眾出家,代表了修道解脫的男女平等觀。
大迦葉所代表的,是傳統的男性中心,以女眾為小人,為禍害的立場。這所以漠視問題
全部,而將正法不久住的責任,片面的歸咎於女眾。阿難讓女眾先禮舍利,也被認為有
汙如來遺體,應該責難了。──上來兩項問題,阿難始終站在釋尊的立場。
關於侍奉不周,主要是釋尊入涅槃,激發了佛弟子的思慕懊悵,而不免歸咎於侍
者。父母不管多老了,如一旦去世,孝順兒孫,總會覺得心有未安的。為了父母去世,
弟兄姊妹們,每每對於延醫、侍病,引起不愉快。所以釋尊入滅,想到阿難不奉水,一
定是沒有盡責,釋尊才不久住世。這一類問題,確乎是人情之 [P114] 常。可是在那
時,加重了對阿難的指責。從前請度女眾出家,所以「正法不久住」。現在不請佛住
世,所以「如來不久住」。如來的早滅,正法的早衰,都被看作阿難的過失。問題本來
平常,但一經理論化,問題就極端嚴重了!好在阿難有侍佛二十五年,從無過失的光榮
歷史;而結集法藏,事實上又非阿難不可。這才浮雲終於不能遮掩日月,而阿難還是永
久的偉大,無限的光輝!
--
獨住阿蘭若的行者得安樂,
諸天釋帝不知這樣的意樂。
不久便得降伏魔王及魔君,
是故智者當喜住於阿蘭若。
華清於坪洲阿蘭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