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慧見性斷煩惱 證嚴法師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From: kftseng@pivot
Subject: 自在紅塵
Date: 6 Jan 1994 03:35:46 GMT
∼    2 Apr 1994 14:26:59 GMT
Organization: 中興大學天樞資訊網

----------------------------------------------------------------------------
             自在紅塵  開慧見性斷煩惱       <<證嚴上人>>
----------------------------------------------------------------------------
  (人本簡單)                           |
  人,一如「人」字,原應簡單樸實,       |        莫道人身容易得,
  然而,卻最複雜難解。                   |        電光火石剎那間。
  同一個「人」字蘊涵不同的人,           |                  --雪峰禪師
  可愛、可悲、乃至可恨,                 |
  愛、悲、恨充滿人世,              | 
  給人帶來無限煩惱,                     |
  複雜了一切原本簡單的事。               |
----------------------------------------------------------------------------
  (人生三態)                           |
  難行能行、難解能解、難為能為,         |        萬籟含虛寂,
  此乃可愛的人生。                       |        諸緣露本真;
  身在此中而無法感染愛的功能,           |        從來聲色裡,
  此乃可悲得人生。                       |        迷悟許多人。
  無愛有怨、言行損人,                   |              --憨山禪師
  此乃可恨的人生。                       |
----------------------------------------------------------------------------
  (步步皆道)                           |
  步行在人生的道路上,                   |        白牛常在白雲中,
  若能用心看路,                         |        人自無心牛亦同;
  便知每一步路程皆是「道」。             |        月透白雲雲影白,
  路途中的曲折、景物都值得用心了解,     |        白雲明月任西東。
  用心去學習走的更順暢、平安。         1.|                  --普明禪師
----------------------------------------------------------------------------
  (愛自己的心)                         |
  愛心,                                 |        悟心容易息心難,
  並不是對別人說的,                     |        息得心緣到處閒。
  應該是對自己說;                       |                   --雪竇禪師
  更要愛好自己的心。                     |
  守好它、照顧它,                       |
  此乃佛陀所言「淨心守志」。             |
  不讓世間的欲、染,                     |
  污穢了我們的心。                     2.|
----------------------------------------------------------------------------
  (馴服心猴)                           |
  調服自己的心,                         |        獨自歡,
  一如馴養一隻頑皮的猴子;               |        試取世緣看;
  要順境依勢地調服牠,                   |        捉此無常境,
  不能一昧地嚴管強求,                   |        一理向心觀。
  也不能完全放肆、任由它去。             |              --傅大士
  把握這三個要領,                       |
  心境自然會安寧順服。                 3.|
----------------------------------------------------------------------------
  (赤子心、清淨心)                     |
  嬰孩的心最是清淨無染,                 |        太平山上白雲泉,
  沒有世間的愛欲,                       |        雲自無心水自閒;
  沒有人我是非計較之心;                 |        何必奔衝下山去,
  儘是餓求吃、欲睡,                     |        更添波浪在人間。
  此乃人最基本的需求,                   |                  --白居易
  並無過份的欲念奢求。                   |
  人的本性,原是如此簡單清淨。         4.|
----------------------------------------------------------------------------
  (心如明鏡)                           |
  凡人的心靈,                           |        世界光如水月,
  皆自幼童時的單純心念,                 |        身心皎如琉璃;
  漸受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渲染,             |        但見冰消澗底,
  宛如一面蒙塵的鏡子。                   |        不知春上花枝。
  若想回歸本性的清淨,                   |                --永明禪師
  只能如偈語所言:                       |
  身是菩提樹,                           |
  心如明鏡台;                           |
  時時勤拂拭,                           |
  勿使惹塵埃。                           |
  隨時提防塵埃染心,                     |
  拂拭那些聲色慾念,                     |
  才能讓心如明鏡一般無塵。             5.|
----------------------------------------------------------------------------
  (淨心守志)                           |
  拂拭心的塵埃,                         |        無來無去本湛然,
  使其天真本性顯現;                     |        不居內外及中間;
  勿生煩惱。                             |        一顆水精絕瑕翳,
  此即:                                 |        光明透滿出人天。
  淨心守志,可會至道。                 6.|                  --拾得禪師
----------------------------------------------------------------------------
  (果報由心受)                         |
  事是從心做,                           |        心無妄念是禪
  念是從心起,                           |        坐中見性為定
  報也是從心得。                         |                --大珠禪師
  人的一切造作,                         |
  都是出自我們的心念。                   |
  心存惡念,                             |
  身則行惡行。                           |
  招感了果報,                           |
  仍是「心」要受。                     7.|
----------------------------------------------------------------------------
  (端正心念)                           |
  我們若能時時照顧好自心,               |        菩薩清涼月,
  行為必定端正;                         |        常遊畢竟空;
  所言所行必能利益人群,                 |        眾生心垢淨,
  決不至利己害人。                       |        菩提月現前。
  人人應互相勉勵,                       |              --佛經
  互相關懷、彼此提醒。                   |
  那怕舉手投足、開口動念,               |
  都要時時刻刻謹慎。                     |
  勿讓心念偏差,                         |
  導致言行乖繆。                       8.|
----------------------------------------------------------------------------
  (身輕心安)                           |
  輕安,                                 |        雪來蒼松古
  意謂心常輕鬆。                         |        僧閒水石清
  身無病痛、身輕心安,                   |        坐來忘百慮
  此乃生活中最幸福的事,                 |        眼見一身輕
  這樣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9.|              --永明禪師
----------------------------------------------------------------------------
  (輕安即無礙)                         |
  要求自己身心自由,                     |        行亦禪,坐亦禪;
  先要能身輕心安,                       |        語默動靜體安然。
  如此才能過無愁無礙的健康生活。       a.|                  --永嘉禪師
----------------------------------------------------------------------------
  (生活四情)                           |
  生活,其實不離喜怒哀樂四種情愫;       |        雲散長空雨過
  然而歡喜、憤怒、悲哀、快樂又能保持多久 |        雲消寒空春生
  人卻任此四情輪轉不停。                 |        但覺身如水洗
                                         |        不知心似冰清
                     b.|           --永明禪師-
----------------------------------------------------------------------------
  (極樂人生)                           |
  人心常隨事轉,                         |        任運騰騰無所依
  或發怒、或悲哀、或痛苦;               |        閒遊常坐性怡怡
  若能將慍怒、悲苦拋開,                 |                  --永明禪師
  凡事不加計較,                         |
  保住歡喜和快樂,                       |
  豈非極樂人生。                       c.|
----------------------------------------------------------------------------
  (患得患失心)                         |
  凡夫之心, 永遠患得患失。               |        念有一切有,
  『無』時即求『有』,                   |        念無一切無,
  有『求』,即有煩惱,                   |        有無惟一念,
  既得之後,又『患失』。                 |        念沒有無無。
  是故,『無』時煩惱,                   |           --紫柏大師
  『得』時亦煩惱,                       |
  此患得患失之心,                       |
  確實是罣愛心。                       d.|
----------------------------------------------------------------------------
  (有無皆罣礙)                         |
  學佛的心態主要是心無罣礙,無有執著。   |        人生何處不從容,
  凡人都在患得患失的罣礙中度過,         |        睡起依然又日紅;
  『有』的人患失,『無』的人患得,       |        貧富不知閒是福,
  越是富有,此心念越重,                 |        幾人肯唱大江東。
  貧困之人反較無患得患失之心。         e.|             --南懷瑾老師
----------------------------------------------------------------------------
  (隨緣自在)                           |
  佛曰:『內無所得,外無所求。』         |        但見雲忙水亦忙,
  若能時時抱著真正的坦然、自在、隨緣,   |        所忙不在稻梁桑;
  即能對外無所求。                       |        芸芸更是忙無既,
  學佛就在學這份自在,                   |        彼此爭忙夢一場。
  凡是不刻意追求,                       |             --石蓮禪師
  而以隨緣心面對一切。                 f.|
----------------------------------------------------------------------------
  (無所求無所得)                       |
  人若能抱持無所求、無所得之心去-       |        吾心似秋月,
  處事、待人、接物,                     |        碧潭清皎潔;
  心便能如湖水、明鏡般清淨明亮,         |        無物堪比輪,
  洞悉過去、現在及未來。                 |        教我如何說。
                                       g.|           --寒山禪師
----------------------------------------------------------------------------
  (善解心、歡喜心)                     |
  人與人之間,                           |        若見他人非,
  若能彼此善解,就能互相原諒,           |        自非即是左;
  心中煩惱即會滅除,無怨無恨,           |        他非我不非,
  人生道路愈顯順暢無礙,心亦愈見開闊。   |        我非自有過。
  人若常存善解心,                       |        但自卻非心,
  便可結歡喜緣、生歡喜心,               |        打除煩惱破。
  此即原來的佛心,亦是明朗的智慧,       |           --慧能禪師
  縱使極複雜的煩惱,                     |
  亦能從善解中斷除。                   h.|
----------------------------------------------------------------------------
  (苦從何處來)                         |
  人的苦從何而來?                       |        蝸牛角上爭何事,
  來自人人有不同的見解,                 |        石火光中寄此身;
  乃至於不同的生活方式與行為。           |        隨富隨貧且隨喜,
  當其互相違背時,                       |        不開口笑是痴人。
  就有鬥和爭的心態,                     |             --白居易
  彼此互不順意,                         |
  互相痛苦對待,                         |
  乃覺世間充滿了苦。                   i.|
----------------------------------------------------------------------------
  (理得心安無分別)                     |
  人人都用凡夫心彼此對待,               |        明月挂寒空, 
  乃生分別心,                           |        光徹寒潭底;
  如此所見之境界均為虛幻,               |        上下本自同, 
  若能抱持深廣的包容心,                 |        看來無彼此。
  尋得理得心安而彼此圓融,               |           --中峰禪師
  便能互相對待而無障礙。               j.|
----------------------------------------------------------------------------
  (煩惱障)                             |
  人,平時很容易將歡喜的情緒顯現在臉上, |        南台靜坐一爐香,
  但與人相處時,                         |        終日凝然萬慮忘;
  反而很難對一個人微笑,                 |        不是息心除妄想,
  對某一個人善解。                       |        都緣無事可思量。
  是實上,人與人相處,                   |             --守安禪師
  原就無任何事會嚴重到不能化解,         |
  吾人卻難以做到,                       |
  一言以蔽之,乃「煩惱障」是也。       k.|
----------------------------------------------------------------------------
  (無處不自在)                         |
  煩惱乃自『有』起,                      |        無來無去,
  『有』, 即生煩惱,                      |        沒什麼事。
  『無』, 則煩惱較輕。                   |          --廣欽上人
  學佛就是要學得對一切待之自然,          |
  無論身處何境,                          |
  均能『內無所得, 外無所求』,            |
  常存坦然自在。                       l.|
----------------------------------------------------------------------------
  (隨緣自在)                           |
  佛曰:『內無所得,外無所求。』         |        芸芸更是忙無既,
  若能時時抱著真正的                     |        彼此爭忙夢一場。
  坦然、自在、隨緣,                     |             --石蓮禪師
  即能對外無所求。                       |
  學佛就在學這份自在,                   |
  凡是不刻意追求,                       |
  而以隨緣心面對一切。                   |
  但見雲忙水亦忙,                       |
  所忙不在稻梁桑;                     m.|
----------------------------------------------------------------------------
  (打開心門)                           |
  煩惱由心而生。                         |        道人一樣平懷處,
  有時,僅是一個笑容或一句良語,         |        日日是好日;
  即能化解衝突, 避免彼此的煩惱。         |        不斷澆沃般若水,
  但是有些人卻做不到,                   |        處處開蓮花。
  這就是未將心門打開。                   |             --雲門禪師
  若能心無障礙,                         |
  就不會心生煩惱。                     n.|
----------------------------------------------------------------------------
  (開智慧斷煩惱)                       |
  學佛之人常云:『開智慧,斷煩惱。』     |        競利奔名何足誇,
  開智慧前必先斷煩惱。                   |        清閒獨許野僧家;
  日常生活中累積的煩惱,                 |        心田不長無明草,
  有期待的煩惱,                         |        覺苑長開智慧華。
  也有面對現實的煩惱。                   |                  --石屋禪師
  事發之前先存希望,                     |
  或面對現實而起心動念,                 |
  皆是煩惱也。                         o.|
----------------------------------------------------------------------------
  (斷欲去愛覺有情)                     |
  有情就有愛,                           |        來鳥非昨鳥,
  有愛便生煩惱,                         |        今花豈昔花;
  愛怨不休,煩惱亦不斷。                 |        岫雲無定相,
  是故,若要開智慧,                     |        風雨總交加。
  必要能斷煩惱,                         |              --弘一大師
  不陷於私情私愛,                       |
  而發揮同體大悲之愛,                   |
  也就是覺有情。                       p.|
----------------------------------------------------------------------------
  (虛境不生心一)                       |
  有云:『遠離煩惱,心求解脫。』         |        鳥聲風聲雨聲,
  然而,遠離煩惱,只是排開而非斷絕,     |        畫情詩情道情;
  真正的智慧在斷除煩惱,用心轉境,       |        若斷若續似夢,
  身處俗境而不為所動,                   |        是真是幻無明。
  亦即處境而不生心。                   q.|                --曉雲導師
----------------------------------------------------------------------------
  (煩惱業種)                           |
  遠離煩惱、僅是消極地將煩惱壓在心中、   |        塵勞迴脫事非常,
  曰久便成為一分業種,                   |        緊把繩頭做一場;
  且心中仍存慾念、障礙,                 |        不是一翻寒徹骨,
  若滋生此煩惱的境界再現,               |        那得梅花撲鼻香。
  則隱藏心底的業種便易顯現,無法斷除,   |                  --黃檗希運禪師
  心也水遠無法自煩惱中解脫。           r.|
----------------------------------------------------------------------------
  (心清境自靜)                         |
  心能轉境,                             |        心隨萬境轉,
  心清,境則靜,                         |        轉處實能幽;
  故應在煩惱中斷除煩惱,                 |        隨流認得性,
  亦即用心來轉境。                       |        無喜亦無憂。
                                       s.|              --方會
----------------------------------------------------------------------------
  (時時勤拂拭)                         |
  吾心倘如水波盪漾不靜止,               |        流水不是聲,
  則無法映照出真實境界,                 |        明月元非色;
  一如蒙塵之鏡沾滿塵埃,                 |        聲色不相關,
  無法顯現吾人的真面目。                 |        此境誰會得。
  顧心則若擦拭鏡子,                     |              --中峰禪師
  心慾就如污垢,無慾就是無垢,           |
  唯有時時不存慾念,                     |
  才能不動心念,                         |
  如鏡一樣明,似水一般清。             t.|
----------------------------------------------------------------------------
   自在紅塵 開慧見性斷煩惱  至此告一斷落 有緣再說 清心自在覺有情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