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題解 (卷三)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Heavenchow@Lion (Heaven), 信區: Moderator 標 題: 中阿含經題解(卷三) 發信站: 獅子吼站 (Mon Sep 17 07:35:14 2001) 轉信站: Lion 中阿含經卷三 〈業相應品第二〉︰說有關十善業與十不善業等法,收有十經。 (1)《鹽喻經》本經敘說世尊告諸比丘: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若作不 善業,且不修身、戒、心、慧,則受苦果地獄之報;作不善業,但修身 、戒、心、慧,則受輕微苦果現法之報。並以鹽水、奪羊、負債三譬喻 之。 增支部(A. 3. 99. Lonaphal ◎鹽果)。 (2)《和破經》本經敘說佛聞目揵連與尼乾弟子釋和破共論護身口意之 比丘是否生不善漏令至後世之事。佛為和破說:比丘有不善身口意行、 漏、煩熱、憂慼者,後時不善身行滅,不更造新業,棄捨故業,即於現 世便得究竟。佛又說:如是正心解脫,比丘便得『六善住處』。六善住 處,即六根六境相對時不喜不憂,捨求無為,得正念正智。是後,和破 離棄尼乾子,歸依佛法僧。 增支部(A. 4. 195. Vappa ◎和破)。 (3)《度經》本經敘說沙門梵志中,有三種主張,謂人所為一切皆因 (一)宿命造(二)尊祐造(三)無因無緣。佛斥為邪說妄見,並開示 自知自覺之緣起法:即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 覺,有覺者便知苦集滅道四相。當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能以正智 而得苦際。 增支部(A. 3. 61. Tittha ◎度處)。 (4)《羅云經》本經敘說佛取水器瀉出而留少水以喻道少者,將少水盡 瀉以喻盡棄道者,將水器覆著地上用喻道覆者,水器由覆朝上仰放則喻 道仰(空)者,以此種種喻,教誡羅云,若知已妄言,不羞不悔,不慚 不愧,則道性漸少至空。並以王象入陣鬥譬喻之。又以人用鏡觀其面之 淨或不淨,比喻人亦當如是反省,觀過去、現在、未來三時所作三業之 淨不淨、為自或為他,而後當行則行,當捨則捨。 中部(M. 61. Ambalatthika-Rahulovadasuttam 教誡羅[目*侯]羅菴婆 蘗林經)。 (5)《思經》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故意作業則必受其果報,非故意作 業則不一定受其果報。又業有身三、口四、意三等十種。聖弟子當捨身 、口、意之十不善業,成就十善業,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則必得阿那 含以上之果位。 增支部(A.10. 207. Cetana 思, 10.208. karaja-kaya 業所生身)。 (6)《伽藍經》本經敘說佛遊行羇舍子伽藍,伽藍人聞佛盛名,多來見 佛。佛為之說法,言凡夫由貪、瞋、癡三毒,因習本有,心無厭足,故 作十惡業。聖弟子當離十惡,行十善,修四無量心,得四安隱住處。伽 藍人等聞佛所說,盡自歸依佛法僧。 增支部(A. 3. 65. kesaputtiya ◎於羇舍子﹝村﹞)。 (7)《伽彌尼經》本經敘說佛為伽彌尼天子說黑、白果報,行不善業者 ,黑有黑報,身壞命終,自然趣下,必至惡處;行十善業者,白有白報 ,命終之後,自然昇上,必至善處。並以石、油之一沈、一浮譬喻之。 復謂八支聖道為園觀、昇進、善處之道。 相應部(S. 42. 6. Pacchabhumako 西地﹝方﹞人 or Matako 死歿者)。 -- 獅子吼站現有中阿含的網路讀經會,歡迎一同來探討佛法原貌!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ccbs.ntu.edultw/cbeta 卍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 佛教X檔案 - 用科學的態度探索科學的死角 BudaXfile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