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山古道 (1999/12)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bbsjjlu@Palmarama (靜竹) 看板: Mountain
標  題: 竹子山古道 (1999/12/18)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Tue Dec 21 03:00:13 1999)

竹子山古道 1999/12/18

天氣: 雨. 一整天的雨.
人員: 阿竹, 阿信, 阿蔡, 阿廷, 谷主.

行程: 倒照湖51號農舍旁的入口 -> 沿兩湖溪西岸的古道而行
         -> 兩湖溪溪源一帶右上翻稜到阿里磅溪支流源頭, 小溯一段溪谷
         -> 右上接竹子山北峰東北稜 -> 循稜登頂 -> 原路下山.
      另, 回程半途又特地去探阿里磅瀑布,
      循阿里磅溪支流下接主流後, 再沿主流上溯一小段可至.

摘要: AM0800 登山口 (倒照湖51號農舍旁) .
        1130-1150 竹子山北峰反射板.
      PM0110-0350 半途往探阿里磅瀑布, 原路來回.
        0500 返登山口.

  關於位在北海岸一帶可以上竹子山山列的幾條古道, 像竹子山古道, 八連古道,
大屯溪古道等, 有種流行的說法是認為, 這幾條古道是當年竹子山山腳下的居民越
嶺到陽明山一帶所用的聯絡道路. 不過, 若就村落與村落間的越嶺道來說, 這幾條
古道的路線選擇其實是很不經濟的:

  首先, 這幾條古道最後都會登上竹子山或小觀音山等一千公尺以上的山頭, 但是
  像擎天崗鞍部, 巴拉卡鞍部等越嶺點的高度大概是海拔八百公尺左右, 挑擔者能
  省一分力氣是一分力氣, 何苦要多爬上那原來可以繞過的山頭呢?

  其次, 撇開爬升的費力不談, 竹子山到小觀音山一帶的山脊往往易起雲霧, 而且
  地勢陡峭, 又有難纏的密箭竹林; 越嶺者何必捨易就難, 不走天氣較好, 山勢較
  緩, 林相也更平易近人路線?

  事實上, 若真的走在這些古道上, 也看不出這些路線在當年有村落間越嶺道的規
模. 若是參考像現在公路所在用的, 國道省道縣道鄉道等的分法, 也來個古道分級
制, 那麼在北海岸的這幾條古道, 其實只是級數最低的, 山腳下居民自家後院的採
集山徑而已.

  不過, 分級只是針對當年她們所被被利用的重要性來說的, 跟路線的真正價值並
沒有什麼關係. 對於溝通人與人, 村與村的功能來說, 這些古道的級數雖然是最低,
但若說到曲徑通幽, 泉林之美, 那麼北海岸這幾條古道的價值就又不一樣了. 因為
原來這些古道所溝通聯繫的, 是人與自然, 是人與山靈; 當前人的足跡印上這深深
山徑, 所要前往的並非另一處有人的地方, 而是雲嵐所寄, 泉瀑所出的另一個世界.

  竹子山古道, 在整個大陽明山山區中, 就以她最能給人 *前往另一個世界* 的感
覺. 除了在眾多古道中, 她的入口交通最不方便以外, 竹子山古道她所一路跟隨的
兩湖溪溪谷形勢特殊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說到兩湖溪的形勢, 海拔約一千一百米高的竹子山, 她的東北稜一路往下, 在高
約八百米的地方分成左右兩股大致平行的稜線, 如同兩隻手臂般地環抱住兩湖溪所
在的谷地. 其中, 西北側的左稜是北磺溪流域與阿里磅溪流域的分水嶺, 同時也是
竹子山山列的主脈, 在降到竹子山山腳下後, 仍一路綿延直到東海海濱; 而東南側
的右稜則是同屬北磺溪支流的兩湖溪與重光溪的分水嶺. 這兩稜所抱夾的溪谷剛開
始還算是寬緩, 但在高度降到海拔五百米以下後, 不但坡度忽然變陡, 而且平行兩
稜的相距寬度也變窄到僅剩下約兩百米遠. 因此, 兩湖溪溪谷就這樣子又淺又窄又
陡落, 像溜滑梯般地直接降到兩湖盆地 (倒照湖, 葵扇湖, 合稱兩湖) .

  當古道從倒照湖進入兩湖溪溪谷後, 山谷一路窄淺卻陡升, 沿著溪岸步步高昇的
山路走起來就像是爬天梯一樣, 頻頻回首還可看到山下的田野紅塵越離越遠. 當山
路越走越高, 兩邊稜線也越收越攏, 就在山谷最窄的地方, 只見兩旁的巒頭像是天
門般地並立在一起. 走進天門再轉個彎, 就彷彿把身後的紅塵世界都拋在門外, 進
入另一個悠悠遠遠的世界. 這是竹子山古道.

  古道深入山區, 在兩湖溪溪源一帶右上越稜繞到阿里磅溪的支流, 小溯一段溪谷
後, 再右上循稜直登竹子山北峰. 在之前所找得到的參考資料裡, 有提到竹子山古
道的路線, 是從兩湖溪溪源左繞到重光溪上游再登上竹子山北峰, 經此行實地踏訪
後可知此說有誤 (見《陽明山十大傳奇》, 林宗聖著, 人人月曆出版) .

 AM0640 四個人從台大門口搭阿蔡的車出發. 走陽金公路往金山方向.

   0740 在三和橋與騎機車的阿信會合. 離金山剩約 3㎞ 的重光一帶左轉便是這
        座橫跨北磺溪的橋.

   0750 倒照湖51號農舍旁登山口 (高約290m) .

    竹子山東北稜主稜一路下來, 在這邊有兩個鄰近且都是高約 290m 的鞍部, 古
    來就是聯絡石門鄉與金山鄉之間很重要的越嶺點. 離竹子山較近的第一個鞍部
    是舊越嶺道通過的地方, 登山口旁的農舍就坐落在此鞍東側; 離竹子山較遠的
    第二個鞍部則是現在從兩湖社區通往阿里磅社區的柏油路所經過的越嶺處, 車
    子開到這邊, 在快要越嶺的地方有岔路取左走到底, 就是第一鞍旁邊, 門牌為
    倒照湖 47, 49, 49-1, 51 號等的一排農舍.

   0800 進入古道. 一開始路口左邊有座墳墓, 左望一層層梯田往下開展直到遠方,
        更遠則可眺望金山野柳一帶的海岸, 風景很美的地方. 山路緩緩而上, 經
        過一大片竹林後, 就一路沿著兩湖溪西岸往上, 泉聲盈耳.

   0820 進入兩側巒頭如天門一般夾峙的地方 (高約400m) .

   0837 坡度轉緩 (高約470m) , 之後有小鑽約 3min 的密箭竹林, 算是某種熱身.

   0852-0900 土地公廟 (高約550m) . 廟在路右側, 廟前有片寬敞的腹地, 路左
        一路相隨的兩湖溪非常柔美, 當視線隨著溪床移往數十米外的前方, 有一
        道快兩米高的簾幕狀瀑布正對著小廟. 大概是因為天雨的關係, 不但小溪
        因為水量充沛而顯得很有精神, 整個山裡也氤氤氳氳的, 是充滿著醉人氣
        氛的迷霧森林.

   0910 第一次過兩湖溪到溪左 (高約585m) . 不久路又過一次溪到右側後, 就離
        開主流翻到右邊的兩湖溪支流去 (與主流的會口約在高 590m 處) , 然後
        再沿此溪溪溝一路往上. 看得出來這溪溝平時是乾的, 如今卻水流不小,
        一路踩水而行.

   0925 接上溪溝右側的稜線 (高約625m) . 已經是兩湖溪與阿里磅溪間的分水嶺,
        沿稜續往上行.

   0932 往右離開稜線 (高約680m) .

   0940 阿里磅溪支流 (高約700m) , 之後一路溯溪而上. 穿著登山鞋走在水流四
        溢的溪溝並沒有什麼困難, 可見當平時水乾, 這個溪溝在這片山坡上反而
        是最好走的地方. 不過, 除了穿雨鞋來的阿廷與谷主外, 另外三人的登山
        鞋早就宣告失守, 一次又一次地整個踩進水坑裡.

   0950 往右離溪 (高約750m) , 不久後又回溪溝續上.

   1000 往右離溪 (高約780m) , 這次是真的離開溪溝, 鑽進濃濃的密箭竹林裡繼
        續往上爬. 本來是一路打傘上來的我, 到這邊也終於撐不住要把傘收起來.

   1005 坡度變緩, 進入竹子山北峰東北稜 800m-900m 之間的平緩帶. 反正之後
        就是一路在密箭竹海裡掙扎, 力爭上游游游游.....

   1130 竹子山北峰反射板 (高約1030m ) .

    風狂雨不停, 算是緊急避難吧, 只好又續往上爬一小段接上柏油路後, 找了個
    小哨躲在裡面吃喝. 闖入竹子山上的軍事禁區, 有人說他想乾脆去自首, 讓軍
    車押解下山算了; 不過四方是完全的霧茫茫, 可能不遠處就有哨兵但沒人理我
    們. 這邊離 1074m的基點峰還有一小段距離, 但在剛剛快登頂時箭竹就越來越
    矮, 回頭往北海岸看視野一點阻礙都沒有, 快到反射板時更全是短箭竹坡, 不
    用到基點峰也可以有絕佳的展望, 可惜天氣實在是不好.

   1150 原路下山. 手指凍得好像不是自己的, 還得一路抓著箭竹桿, 沒帶手套來
        是一大失策. 還好走一陣子全身就又熱起來了.

 PM1220 下到阿里磅溪支流. 1250-1255 離溪. 沿溪谷下的這段反而比上溯還慢.

   0110 稜上岔路口 (高約670m) . 有不太明顯的岔路可左下阿里磅溪支流, 岔路
        口附近路標特別密, 地上還有幾件破雨衣, 剛剛在上山的路上, 就已經看
        好要從這邊下探阿里磅瀑布. 事實上, 這邊也是兩湖溪與阿里磅溪間的分
        水稜線, 離阿里磅溪支流最近的地方.

   0112 抵阿里磅溪支流. 剛剛的不明顯岔路來到溪邊就不見了. 順溪而下.

   0220 抵阿里磅溪主流 (高約570m) . 剛剛順流而下快到主支流雙溪口時, 因為
        看到下方好像是不好惹的瀑布落差, 便往左平切, 直接下到雙溪口上游的
        主流處. 之後續沿主流溪岸往上行.

    天氣實在是不太好, 才下午兩點就天昏地暗了, 眼見隊友們一個個臉色發黑,
    探瀑的路上不由得宣布了好幾次, 若三點還沒找到瀑布就折返, 在這天氣在這
    山中摸黑可不是鬧著玩的. 途中落楓處處, 卻一點撿拾的心情都沒有. :(

    話說回來, 雖然下雨天溪水漲了許多, 但是阿里磅溪主流偶有需要過溪的地方
    卻也沒什麼難度, 過溪點挑得好的話大概水深及膝.

   0235 阿里磅瀑布 (瀑底高約620m) .

    好壯觀的瀑! 溪谷右側一面高聳的岩面上方缺了個口, 澎湃的水勢就這樣從缺
    口噴出直落下來, 估計瀑高約三四十米, 是我在整個陽明山山區所見單階落差
    最大的瀑布. 瀑下水霧四漫, 連在幾十米遠的地方打開相機, 鏡頭也會立刻沾
    滿水珠. 冒雨上山最值回票價的也在這一刻, 能跟瀑布在最有活力的時候相遇.

   0255 原路回. 因為不需再左右探看較好走的地方, 回程的行進速度快多了.
   0350 回到 670m 岔路口. 回程比預估的快, 摸黑壓力減輕, 心情也好多了.
        運氣不錯, 在沒路跡的山裡原路回, 能所有的判斷都正確而沒給耽擱到. :)
   0410-0415 土地公廟.
   0500 登山口.

    及時在天黑前趕下山 (日落 PM0509 ) ,
    等整理完一身濕漉漉的行頭, 坐上車, 迎接我們的是遠方金山的燦爛夜景.

--
爬崎e山路 彎彎擱翹翹 盤佇山坡 盤佇咱e心頭                 《山路.路寒袖》
汝e情牽著我e愛 我e愛牽著咱e將來 咱勻勻啊行來山頂看大海
寂靜e山路 雙邊相思栽 栽佇心內 栽佇眼前世界
山頂生活無啥感慨 嘎吶聽到咱喘氣e愛 咱勻勻啊行來山頂看大海
山路啊山路 越過來聽到風 山路啊山路 越過去看到雲
野草含著露水 像雲遐呢厚 溼入夢中 溼入夢中 夢浮上山e肩胛頭 夢浮上山e肩胛頭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