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chungyan.bbs@bbs.cis.nctu.edu.tw (平行線), 信區: history
標  題: 連載--司馬懿評傳[24]--淮南平叛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Fri Sep  5 20:26:52 1997)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secc.fju!spring!aidebbs!UUserv.N
來  源: ccsun7


二五零年  (魏邵陵厲公嘉平二年) (72歲)

太傅司馬懿掌握魏國軍政大權,曹芳令其立宗廟於洛陽,設左右長史,增加掾
屬。封其子司馬彤,司馬倫封侯。司馬懿身體不適之時,曹芳親往其府諮訪。
兗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陰謀另立楚王曹彪為帝。年底令狐愚病死。


二五一年 (魏昭陵厲公嘉平三年) (73歲)

太尉王凌陰謀叛變中央政府,另立新軍楚王曹彪,事績洩漏,司馬懿親提大軍
平叛,五月至武丘,王凌投降,後自殺。懿誅殺餘黨三族。將魏國諸王集中於鄴
城集中管理。曹芳加封懿為相國、安平郡公,食邑五萬戶,懿堅辭相國、郡公
不受。六月懿染病,七月病重,臨終作制四條。八月五日病逝洛陽(公元251年
9月7日),年73歲。曹芳任命其子司馬師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


【淮南平叛】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雖得到京城官員之普遍支持,但一位出鎮淮南的老臣王
凌對司馬懿心生不滿。王凌字彥雲是主持殺董卓漢司徒王允之姪,他早年就和
懿兄司馬朗,賈逵等人結為好友,曹叡死時,他為征東將軍假節督都揚州軍事,
曹爽對他機極攏絡,由於他破吳有功,把他提升於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後又被提升於司空。

司馬懿誅曹爽,王凌心生不滿,與其侄兗州刺史令弧愚陰謀立楚王曹彪為帝。司
馬懿最初也不知道他們的詭計,也對王凌積極攏絡,在高平陵事變後,提升他為
太尉。當初司馬懿曾問蔣濟:「王凌之才如何?」蔣濟答:「王凌文武俱膽,當
世無雙,其子廣有大志,勝父一籌」,於是司馬懿也對王凌有一絲戒心。

王凌的另立新君行動一直是密秘進行的,由於楚王曹彪的封國在兗州令狐愚的地
盤內,嘉平元年九月,令狐愚遣親信張式以監察親王為名赴曹彪家拜訪,對彪說
:「令狐使君致意於王,天下事未可知,願王珍重!」開使了他們另立新君的第
一步。

計劃進行到年底,令狐愚突然生病死了,令狐愚的幕僚楊康此時正在京都司徒府
上報兗州政務,聽到主子病死,他很害怕,他熟知令狐愚與王凌之政變計劃,也
知到成功機會不高,如果失敗,自己的下場不是和曹爽一樣嗎,主子又死了,於
是他使了壞心眼,立刻和司徒高柔舉發王凌、令狐愚的計畫。

高柔是司馬懿親信,他立刻向司馬懿報告,懿相當吃驚,但懸即恢復鎮定,但王
凌位列三公,又沒有具體證據,一時難以下手,故暫時靜觀其變,嚴加保密。
並另派黃華出任兗州刺史。王凌對楊康告密之事毫無所知,積極暗中準備。又
由星相得知:「熒惑(火星)入南斗,當有王者興」於是更加堅定另立新君的行動
。

一年過後,嘉平三年元月,吳國孫權怕死自己死後魏兵長驅直入,掘徐水堤,王
凌終於等到機會,請中央發下統兵的「虎符」以教訓吳國為名,調動揚州大軍
發動政變,司馬懿知其計,不許。王凌無奈,又派新腹楊弘去說服新任兗州刺
史黃華與其共同舉事,沒想到楊弘和黃華連名上奏司馬懿王凌即將叛變之事,
司馬懿見時機成熟,調集數萬人馬,四月,從水路南下,直逼州治壽春[今安
徽省壽縣]。

王凌這才發現情況不妙,拿不到虎符他的本部兵馬根本不能和懿大軍抗衡,自己
已無勝算,為避免壽春城遭受戰火,他只有親自武丘,到司馬懿大船前面縛投降
。王凌在小船上對大船上的太傅司馬懿喊道:「卿以折簡召我,我敢不至邪,
奈何引大軍來乎」,懿答曰:「因卿非折簡可召之客耳」,王凌又喊道:「太傅
負我」,懿曰:「我寧負卿,不負國家!」即令軍士押下王凌。

司馬懿派步騎六百送王凌從陸路到洛陽,到項城時,王凌向壓送他的警衛隊長要
釘棺材的長釘,隊長請示後給了他鐵釘,王凌知其必死,遂飲藥自盡。司馬懿還
不滿足,又把王凌,令狐愚屍體挖出暴曬三日,參與政變者均誅殺三族,倒霉的
曹彪也被迫自殺,其親屬都遠放平原郡,這曹魏末年「壽春三叛」的第一叛就這
麼落幕了。


--
     黯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箏鳴  眼前飛揚著一幕幕  鮮活的面容
     淹沒了黃塵古道  遠去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  您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  勝衰豈無憑  擔當身前事  何計身後評
     聚散皆是緣  離合總關情  一夜風雲散  淹沒了時空
     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逞縱橫
--
 * Origin: ★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 BBS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