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科技的媒合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中國時報藝文版 2001.08.24

藝術與科技的媒合

陸蓉之

 從上一屆德國卡塞爾的《文件展》,其實就已經預告了新一世代藝術創作環境
的轉變,在這次威尼斯的《雙年展》更清晰地看見新世紀不可避免的藝術發展趨
勢,即是藝術與科技的媒合。將一般人視為浪漫的藝術,和一般人以為冰冷的科
技,送作堆,結合在一起,這種看似新潮的媒合關係,其實是人類文明進展史中
不曾缺席的必然過程。
                                                                                
 多數人都理解,定點透視法對文藝復興藝術的重大影響,但是忽略了同時油畫
媒材的應用,對西方藝術存在更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光和色彩關係的
研究對於印象派的影響,但是比較少提到畫材商生產供應管裝顏料及現成尺寸的
畫布對印象派的影響。科技其實是無所不在的,科技的翻新和追求突破,和藝術
創作的軌跡是相近似的。兩者同樣反映了人類對美好未來的渴望和憧憬,來自於
享有物質與精神性的雙重動力。所以,藝術不只浪漫,也有冷靜理性的一面,而
科技不能只是冰冷的理性思維,也必須有人文關懷的溫度與情感。藝術和科技一
直存在著結合的關係,只是雙方有時可以選擇互不相涉,而使得藝術和科技之間
的關係看來不像是必須和必要的伙伴。
                                                                                
 在科技低度開發的區域裡,科技對於藝術的影響力可能比較低,因為科技對生
活的影響本來較少。但是在科技高度發展的地區,科技對藝術的影響當然倍增,
因為大多數人的生活對科技的依賴日深。台灣邁向綠色科技島的美夢若想成真,
科技和藝術的美妙結合,應該也是願景之一。這樣的願景若要實現,就必須從教
育的根本改革開始。長久以來,台灣過度的升學功利主義,忽視了人文教育的重
要性,其中包括了美術教育。影響所及,一般民眾的審美品味很粗糙,生活美學
的要求也層次很低,整體而言,會直接、間接影響了國家的競爭力。
                                                                                
 迎接未來的是更複雜的科技導向的製作過程,高成本及團隊合作式的生產機制,
都是目前仍然封閉在小我世界的藝術家,必須警覺到而且努力學習更多技術性的
知能。所謂的知識經濟,一樣會發生在藝術的領域裡。缺乏卓越水準與寬闊視野
的藝術環境,使台灣在國際藝壇很難真正接軌,即使內閉式滿足了台灣生態的資
源利益分配,也無法因此保障了未來和對岸或國際的競爭實力。科技與藝術的進
一步結合,應該是「知識藝術」的「知能」漸次提升的開始。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