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流浪者之歌」觀後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benjamin@niabbs (班雅明), 信區: newsletter
標  題: [No.6 官渡副刊] 心靈之旅-雲門「流浪者之歌」觀後
發信站: NIABBS (Wed Nov 25 09:46:15 1998)
轉信站: niabbs

心靈之旅-雲門「流浪者之歌」觀後

◎莎拉•布魯克絲     ◎翻譯╱黃之寅     ◎攝影╱游輝


 舞者謝幕後,大幕仍未落下。「流浪者之歌」的觀眾們專注地
觀賞著臺上唯一的舞者,緩慢而一絲不茍地將滿臺稻穀耙成螺旋
狀。給人的感覺不像是舞蹈,而是一種禪的冥想。耙米的動作,
為前面90分鐘的演出作了最恰當總結。節目單上稱之為「終結或
起始」,即隱喻著「流浪者之歌」並不想傳達某種訊息,而是希
望能夠達到一個目的:帶領觀眾經歷一趟「終結或起始」的心靈
朝聖之旅。

 整齣舞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亞洲-特別是印度-豐富的宗教活動
。印度,佛教及印度教的發源地,林懷民先生曾在此地停留相當
時日且深受啟發。他說:「所有宗教活動都是追求一份心靈的平
靜。」並進而將此一共通性轉換為自己的宇宙觀。這種啟發及「
流浪者之歌」的創作靈感,則是經由再三細讀赫曼•赫塞的作品

「悉達多求道記」而得。

 第一幕幕起,一位光頭的和尚雙掌合十,面無表情地佇立於一
側,一涓如細水的穀粒,由舞臺上方靜靜地、不斷地灑落在和尚
的頭頂,而推積在他的腳前。藉著身前穀粒的推積,傳達了編舞
者「沙漏中的沙」的意念。一切旅程,均必須通過,進而超越時
間之輪而達於永恆。林懷民說:「
這是時間的舞。」

 身著寬鬆白衣的流浪者(或朝聖者)出現在舞臺上。他們象徵著
印度的苦行僧:緩慢單調的舞步,代表了苦行僧禁慾禪思的精神
。事實上,過去三年,靜坐正是雲門日常練習的一部份,因此大
部分的舞蹈動作均是由靜坐冥想而產生。林懷民表示:「我們經
由靜坐漸入太極而後即興創作以致成舞。」

 舞臺上,流浪者們藉由各種儀式繼續朝聖之旅:他們如密宗僧
人日禱般俯拜,如印度教徒般沐浴於聖河,如苦行僧或瑜珈行者
自埋於沙堆中,藉著自我鞭苦以超脫肉體之痛,如亞洲寺廟中常
見的神靈附體般瘋狂地前後擺動,又如中國氣功師或土耳其回教
僧人般旋轉身體。他們面覆白紗,頭頂火盆,靜坐沈思。而佇立
於一側的和尚及耙穀的舞者則賦予旅程中個個不同儀式一完整性
。耙穀成螺旋狀的動作構想,是源自中國古典園藝,現今仍可在
日本禪園中見到,而密宗亦有以彩沙創作複雜圖形之習俗。

 滿佈的稻穀連貫了流浪者的旅程,而伴隨著旅程,稻穀自身亦
形成豐富的象徵意義。在亞洲地區的稻米文化中,穀粒原本即象
徵著生命之源。在「流浪者之歌」中,它更被用來表現不同的地
貌:忽而蜿蜒的河川,忽而小山,忽而沙漠。它被用來計時,也
被用來奉獻。當舞者撲向地面堅硬粗糙的穀粒時,它又成為折磨
肉體的工具。但同時,它又可以是一種禪坐冥想的方法。在「禱
告Ⅳ」中,當流浪者狂喜著將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的稻穀拋起時,
它則又象徵了喜悅之泉。而靜靜灑落或細涓而下的穀粒雖無聲,
卻似乎應和著取材於俄羅斯音樂的舞作配樂。

 「流浪者之歌」有許多宗教甚或密宗儀式般的動作,但是對宗
教一無所知的觀眾亦可樂在其中。事實上,經由理性的分析,而
想試圖整理出整齣舞的理想,很可能反而傷害了它原本要表達的
精神層面的意含--正如苦行僧必須身體力行,而不是言語討論
才能傳道,觀眾們由佇立於一側的僧人到最後舞臺呈現的螺旋狀
圖案的稻穀,亦經歷了一趟發人深省的精神之旅,而獲致一份沈
靜卻又令人雀躍的喜樂。正如林懷民所說:「我試著傳達一種心
靈的狀態。何謂空?何謂靜?希望帶給大家一份平和與寧靜。」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