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值佛世難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From: kftseng@pivot (羅侯羅)
Subject: 人有二十難之五 -- 生值佛世難
Date: 27 Apr 1994 21:23:02 CST
Organization: 中興大學天樞資訊網

□□□□□□□□□□□□□□□□□□□□□□□□□□□□□□□□
□                                                            □
□              人有二十難之五 -- 生值佛世難                □
□                                                            □
□                                               證嚴上人     □
□                                                            □
□□□□□□□□□□□□□□□□□□□□□□□□□□□□□□□□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人海茫茫,何處是歸程?』這表示人生在世間,
心裡茫茫然沒有一個皈依處;佛經中有『一眼之龜,適逢木孔』的比喻─
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塊浮木,中間正好玻一個洞;有一隻獨眼之龜每隔
一千年才會浮出海面一次,就在牠浮出海面時恰恰好穿過這個洞,把頭伸
出來,這種機會多難得啊!在人生的大海中,要找一個真正的皈依處,就
像那隻獨眼海龜千年後浮出海面,正好把頭穿過木孔那般的困難,機會是
那麼的少,所以佛陀說:『生值佛世難』。我們的生命,雖然不斷地在六
道中輪迴,但我們要得人身確實很難;既得人身,又能和佛同一個時代更
難;與佛同世,又同住一個地方,更是難中之難;能與佛同住一個地方,
又能見佛,那更是不容易啊!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於印度,而我們是否
也曾與佛同世呢?縱然與佛同世,但地球這麼大,我們不知生在那個角落
,也不一定能與佛同生於一處;即使以上兩個條件都俱足,是否能見佛面
,也是一個問題,所以說:『生值佛世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換我心為佛心                       □
~~~~~~~~~~~~~~~~~~~~~~~~~~~~~~~~~~~~~~~~~~~~~~~~~~~~~~~~~~~~~~~~

  雖然佛陀在世的時間距離我們現在已有兩千多年,如果現在的人能依
著佛陀留下的教法修學精進,必能深入佛陀的精神;只要心中時時有佛,
那我們就好像與佛同世一樣啊!若聽聞了佛法,卻不知好好去運用,即使
是與佛同住一處,也是離佛很遠。

  佛經曾記載、佛陀到了一個只有九萬人口的小城;有三分之一的人,
曾見過佛,聽過佛說話。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只聽說佛已經來到城中,
並沒有見到佛。其餘的三萬人,不只未曾見到佛,就連佛名都不曾聽到,
怎會了解什麼是佛法呢?雖與佛同世,但要見佛仍是很難!小小的一個只
有九萬人口的城市,也只是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機會聽聞佛法啊!何況我們
離佛已經一下多年了!佛陀告訴我們『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仔細想
想,九萬人中有三萬人連佛名都不曾聽過,雖然與佛同世,卻如同隔世,
那有佛法可言;其他三萬人,雖曾聽聞佛名,卻沒見過佛面,那又有什麼
受用呀!剩下的三萬人,雖見過佛,但是否能把佛的道理領納於心呢?如
此再三過濾,又剩下多少呢?這麼說來,只要能接受佛的教化,『與佛同
世』私『與佛不同世』,也是一樣啊!

  如果我們時時刻刻以心念佛,則佛在己心,把自己的心換成佛心,如
此不只可以『與佛同世』,而且還可以彰顯佛的智慧,及啟發我們的佛性
。我常說,不要輕視自己,因佛常在我們的心識裡,我們的心如果時時將
佛的心,佛的行為運用於生活中,佛已伴隨我們同行,怎會『生值佛世難
』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法修學善巧運用                       □
~~~~~~~~~~~~~~~~~~~~~~~~~~~~~~~~~~~~~~~~~~~~~~~~~~~~~~~~~~~~~~~~

  現代的人,若有仰慕賢人的心,他自然會用心尋找明師,但要想找到
一位真學實德者,卻也不是易事。因為『真學』與『實德』不是在任何人
身上都能找到的。佛陀就是一位具足真學與實德者,他的教法,我們已聽
過很多;佛的事蹟,我們也知道不少,若能把聽來的道理用行為表現出來
,那麼佛就時時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生活行動中了!雖說『生值佛世
難』,但只要佛心與我常在,即與生逢佛世無異,也就不成其難了。

  就像前面說過的『得睹佛經難』,我們要聽佛經,了解佛法,是不是
很困難呢?以現在而言是很容易啊!因為到處都有人在演講,而且往往是
場面盛大的佛法演講。聽講者也很踴躍,有時侯是幾千人,幾萬人。但是
這幾千,幾萬人當中,到底有幾位真的把佛的教法牢記在心中,再拿來應
用呢?如果人人聽了佛經,都能把它應用於日常生活,那我們的社會早就
已經淨化了!可惜的是,聽了以後沒有實際應用;像這樣,即使聽過佛法
和不聞佛法又有什麼差別?

  現代人的知識水準提高了、看佛經那會有什麼困難。學識這麼普遍,
如果看了經典,能如法修學,又能把它拿來日常生活中應用,那麼我們的
眼晴所看到的,無不都是佛的行動;耳朵可聽到的,都如佛的聲音一般;
那我們『值佛世』怎麼會有困難呢?不過現在的社會,偏偏就是離正法很
遙遠,離聖人、賢人、像是隔了遙遠的世代一樣,不容易求得佛的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見佛聞法一念間                       □
~~~~~~~~~~~~~~~~~~~~~~~~~~~~~~~~~~~~~~~~~~~~~~~~~~~~~~~~~~~~~~~~

  佛陀常常說:『適值佛法、曠劫難遇。』的確,我們得遇佛法是曠劫
(長遠的時間)難遇的呀!不過佛陀又說:『瞬息之間,可以見佛聞法-
-謂見佛聞法一念間』,瞬息之間和曠劫難遇,這兩者是不是差別很大呢
,如果我們不好好面對佛的教法真理,去身體力行,即使是與佛同世,也
和隔世沒有兩樣。反之,雖然我們生離佛世已有幾千年,若聽到佛陀的教
法後,當下就能愛惜教法,拳拳服膺;在日常生活中去行佛所行之行,說
佛所說的話,懷佛所懷的心,如此,則我們瞬息之間所遇的,都是佛法真
理啊!

  得遇真理,且能體會真理、並不一定是要在幾歲的時候、或在什麼特
別的環境。比如說我去參加護專開學前的會議時、我聽到一位懿德媽螞說
:『星期天,我要回家時,在車上遇到我們的學生,我就問她們去那裡?
她們說:「我們去散播慈濟的種子!我們和花蓮師院的學生去參加救國團
的活動,和另外的一些學生,大家登山之後,我們發現慈濟的學生非常受
大家重視,我們一切的行為、言語、動作,都很讓人肯定,我們現在才知
道,身為慈濟護專的學生是光榮的!」又說:「在談話當中,我們都會把
握機會,告訴他們慈悲喜捨的精神,也告訴他們上人的話--要縮小自己
、擴大心胸。在外面參加活動、大家都很愛我們;有些女同學就吃醋了,
我們就告訴她們不要不平,也不耍吃醋,因為我們散播的是大愛,是清淨
無染的愛,你們不必擔心。」』

  看看,這些同學們在這裡只有短短的四個月--一個學期的時間,她
們就能把佛教慈悲喜捨的精神付諸行動;甚至和其他學校的人接觸時,也
能表現出慈濟的形象,並且散播慈濟的種子,散播慈悲喜拾的大愛。她們
年紀輕輕的,就能接觸到佛法,是因為唸了慈濟護專。在學校上課時,她
們接觸到的都是專業知識,很少接觸佛法,但是她們的心卻能在潛移默化
中,融入慈濟精神和佛法教育,因而處於人群中會使人人敬愛,她們接觸
的時間並不很長呀!只要有心且能用心地接受,便是:己心和佛心互相融
通,身意會合,這叫做『見佛聞法一念間』。

  學佛聞法不在時間久暫,一旦離了佛心就曠劫難遇啊!若能會合佛心
,瞬息便能見佛。所以『生值佛世難』,我想並不難,只要我們專心,便
能於瞬息之間見佛聞法。這完全只在一個『心』字、有心學佛的人真正要
多用心,聽了法要真止吸收,記在心中,然後表現於行為,那麼,見佛聞
法並無困難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慈青悲智行             聯誼起慧根               □
□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