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緣起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b3503050@cc.ntu.edu.tw (Post Gateway), 信區: BudaFood
標 題: 五戒緣起
發信站: 中正大學 BBS 收信 Server (Sat Mar 16 09:38:44 1996)
發信人: kftseng.bbs@bbs.nchu (羅侯羅),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五戒緣起
□ 引用發信人: tjyang.bbs@csie.nctu (怪醫秦博士) 的文章 □
問 > 密宗不禁肉食就是因為在西藏那種地方吃素有實際實行上的困難,
答> 佛教本來沒有完全禁止吃肉, 對於病弱的弟子, 佛陀是允許他們吃魚肉,
把身體養好, 不然一病嗚呼, 什麼都不必修了.
不過僅限於病弱者, 不過就連佛陀在世時都有弟子明明身強體壯,
還是會偷吃肉.
後來提婆達多為了統治僧團, 所以提倡完全戒肉.
在佛陀涅槃後, 摩訶迦葉在集律的時後要求以後的修行人完全禁肉,
佛陀的另一位弟子, 說法第一的那位, 為了這個戒和迦葉(頭陀第一)
爭執過, 這也是佛教上座部和一般僧團分列的原因之一.
戒肉的原因, 戒是遮止, 遮諸不善的意思.
曾經有一位修行人, 想說喝酒沒關係, 喝一喝, 酒醉了,
看到鄰人養的雞跑出來, 想說吃肉也沒關係, 就把雞抓來煮了, 吃了,
鄰人有一個長的很漂亮的女孩, 過來找雞回家, 這位行者,
見色起淫欲心, 就把那為女子給姦淫了. 怕事情不密外洩, 又隨手
把女子給殺了. 然後就被抓去殺頭.
到這邊, 應該知道為何要制戒, 真正能持戒才能保護自己.
佛制在家五重戒是為了維護優婆塞、優婆夷這些在家居士的生命與
慧命. 不是要限制人的自由. 而且, 我不認為人有自由去殺害別人.
發信人: kftseng.bbs@bbs.nchu
標 題: Re: 關於吃素與否的佛經爭論!
□ 引用發信人: kftseng 的文章 □
> 我那篇沒講完, 那部份只適用兩種人:
> 1. 初窺堂門高廣, 心起懼怕, 不敢深入的人.
補充:
昔日有善來比丘發心出家,
佛陀將他交給已得羅漢的行者教授.
羅漢為其剃度後, 為他講五戒,
1. 不殺生
2. 不偷盜
3. 不邪淫
4. 不妄語
5. 不引酒.
數日之後又授其他輕重戒律..
善來比丘修行的方法就是前些日子 osho 兄
提到的『壓抑』法. 弄得心神俱疲.
到最後和上座長老說要還俗去了..
長老就很緊張啊, 一直和他商量,
並一直在和他說, 這個戒為何要守?
那個戒為何不能犯? 犯了會有什麼業報?
善來比丘越聽越灰心.
佛陀在精舍中聽到外面吵吵鬧鬧的,
還有爭執的聲音, 哭泣的聲音.
就走出來, 請這些在勸善來比丘不要還俗的人,
到堂前來解釋事情經過.
佛陀很慈悲啊, 看善來比丘修行的形容枯槁的,
就問他, 你是怎麼了? 善來比丘很誠實,
就把他受到的委曲啊, 全部都說給佛陀聽了.
佛陀就和那些上座長老說, 你們這樣教就不對了.
和那些長老說, 這樣好了, 我自己來教.
然後就和善來比丘說, 他們教的通通先不要管,
修行只要記得時時觀照『身、口、意』三業,
不要散慢、放縱就好. 然後在善來比丘情緒穩定後,
就和長老說, 就讓他這樣修行就好.
善來比丘回去後, 自己不斷的用心觀照自己的身、口、意
三業. 不令過犯, 不久之後就證入阿羅漢, 所有的戒行,
都悉清淨無染.
後來佛陀就制戒了, 說, 在沙彌戒尚未圓滿前,
不可以和他教菩薩戒. 所以, 現在流傳下來,
就算沙彌很有心要修行, 在他心智尚未圓熟之前,
上座長老在授菩薩戒時, 沙彌不可以在旁邊聽戒.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