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隨順,隨境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Tarker.bbs@csie.nctu.edu.tw (延平郡王),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隨緣,隨順,隨境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Tue Jan  7 23:20:43 1997)
轉信站: Lion!netnews.ntu!spring!News.csie.ncu!news-peer.nctu!news.nctu!news.cc.
來  源: eespcc.ncku.edu.tw


    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三個名詞,這三個名詞在佛教的經典
中經常出現,但我們如果不能了解其法義,仍難以從中得到
好處.

    隨緣,這比較沒有問題,大家也都很清楚.
    
    隨順,這並不是說一切順著別人,順著緣境.舉個例子大家
就很容易明白"隨順"的道理.(例子是別人的,聽過的人請不要
拆台)比如說有一位比丘,他經過菜市場,他因為慈悲心的緣故
,買了一條待宰的生命,準備放生,比如說是條魚好了.他提著
那一袋的魚從市場裡走了出來,這時候,有個搞不清楚狀況的人
走了過來,氣沖沖地指著這位法師說:"你這個出家人為什麼吃
魚肉呢?還要買活魚回家現殺?!".
    當然,我們知道那位法師買魚,並不是為了要滿足口腹之欲
,我們仔細的想想,這時候如果換作是我們,我們要怎麼辦?我們
當然可以忍辱的一走了之,不與那個人爭論.但這樣是隨順嗎?
或許,那個人的心中,會對法師生起不莊嚴的意念,或許那個人
會到處亂講話,不僅自己造下口業,還會引起更多更多的人造
口業,甚至會為寺院,法師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說在這個時
候,那位提著魚準備放生的法師,他要把這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
,化解這場可能引起口業的誤會.否則,他就沒有做到"隨順"的修
養.所以說隨順,順的是什麼,大家不難了解.

    隨境呢?以剛才的例子,如果能把那個誤會發生的內涵,轉變
成皆大歡喜結果,比如說,那個魯莽的人聽了法師的解釋後,心覺
慚愧,很不好意思的道歉,並且進而了解了佛法中講慈悲不殺生的
道理,其他一旁看熱鬧的人也能從中結個歡喜的善緣,這不是皆
大歡喜嗎?這就是所謂的隨境,在不同的境界中,要有不同的表現
,並且,結果要是善的.

    所以我們修養能力的表現,不能只是隨緣,在不同的緣境之下
,還得做到隨順,隨境,那麼結果,才能是彼此都能得到好處.
   
    這就是隨緣,隨順,隨境的法義.

--
白雲廣播電台 AM1593 濁水溪以南  全國第一座公益性電臺  
佛教節目佔百分之十 以下時間由白雲老禪師親自主講:
大般若經:週一至週六早晨5:30∼6:00,晚間9:00∼9:30(重播)
老禪師的話:每日夜間12:00 老禪師說故事(禪宗公案):週日夜間12:00
白雲老禪師說:想要在道業上有所成就,這部開啟智慧之門的大般若經是修行人
不可或缺的一部經典.歡迎每日收聽,紅塵甘露:大般若經要解(般若學疏義)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