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善惡業報經》<中>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3dcbcs.bbs@aidebbs.edu.tw (三度空間旅行者),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占察善惡業報經》<中>
發信站: 臺灣學術網路 BBS 實驗站 (Tue Jun 10 07:05:36 1997)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suncc.ccu!news.csie.nctu!aide_board
來  源: linux.3d.com.tw

來源:inveder.bbs@linux.3d.com.tw (Naiwei Liu)
M 引一封 Naiwei Liu 寫給 All 的 k N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攝心猛利者,我於爾時隨所應度而為現身,放大慈光,令彼安
隱,離諸疑怖。或示神通種種變化,或復令彼自憶宿命所經之事所作善惡,或復隨
其所樂為說種種深要之法,彼人即時於所向乘得決定信,或漸證獲沙門道果。

復次,彼諸眾生若雖未能見我化身轉變說法,但當學至心使身口意得清淨相已,我
亦護念令彼眾生速得消滅種種障礙,天魔波旬不來破壞,乃至九十五種外道邪師、
一切鬼神亦不來亂,所有五蓋展轉輕微,堪能修習諸禪智慧。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雖不為求禪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種種眾厄、貧窮困苦
、憂惱逼迫者,亦應恭敬禮拜供養,悔所作惡,恆常發願,於一切時、一切處,勤
心稱誦我之名號,令其至誠。亦當速脫種種衰惱,捨此命已,生於善處。

復次,未來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諸眾生等,欲求受清淨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
不得受者,亦當如上修懺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應可受。

若彼眾生欲習摩訶衍道,求受菩薩根本重戒,及願總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謂
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化眾生戒,而不能得善好戒師廣解菩薩法藏,先修行者。
應當至心於道場內恭敬供養,仰告十方諸佛菩薩,請為師證,一心立願,稱辯戒相
,先說十根本重戒,次當總舉三種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

復次,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師及清淨僧眾,其心
疑惑,不得如法受於禁戒者,但能學發無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淨已。其未出家
者,應當剃髮,被服法衣,如上立願,自誓而受菩薩律儀三種戒聚,則名具獲波羅
提木叉出家之戒,名為比丘、比丘尼,即應推求聲聞律藏及菩薩所習摩德勒伽藏,
受持讀誦,觀察修行。

若雖出家,而其年未滿二十者,應當先誓願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彌、沙彌尼所有別戒
。既受戒已,亦名沙彌、沙彌尼,即應親近供養給侍先舊出家學大乘心具受戒者,
求為依止之師,請問教戒,修行威儀如沙彌、沙彌尼法。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當
親近菩薩所修摩德勒伽藏,讀誦思惟,觀察修行,應勤供養佛法僧寶。

若沙彌尼年已十八者,亦當自誓受毘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學比丘尼一切
戒聚;其年若滿二十時,乃可如上總受菩薩三種戒聚,然後得名比丘、比丘尼。

若彼眾生,雖學懺悔,不能至心,不獲善相者,設作受想,不名得戒。』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所說至心者,差別有幾種?何等至
心能獲善相?』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所說至心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初始學
習求願至心,二者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獲善相。此第
二至心,復有下、中、上三種差別,何等為三?一者一心,所謂係想不亂,心住了
了,二者勇猛心,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三者深心。所謂與法相應,究竟不退
。若人修習此懺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終不能獲清淨善相,是名說占第二輪法
。

善男子,若欲占察三世中受報差別者,當復刻木為六輪,於此六輪,以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
十八等數書字記之,一數主一面,各三面,令數次第不錯不亂。

當知如此諸數,皆從一數而起,以一為本,如是數相者,顯示一切眾生六根之聚,
皆從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一實境界而起,依一實境界以之為本,所謂依一實境界故,
有彼無明不了一法界,謬念思惟,現妄境界。分別取著,集業因緣,生眼耳鼻舌身
意等六根,以依內六根故,對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以
依六識故,於色聲香味觸法中,起違想、順想、非違非順等想,生十八種受。

若未來世佛諸弟子,於三世中所受果報欲使決疑意者。應當三擲此第三輪相,占計
合數,依數觀之,以定善惡。如是所觀三世果報善惡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種,何等為
一百八十九種?

一者求上乘得不退。二者所求果現當證。三者求中乘得不退。四者求下乘得不退。
五者求神通得成就。六者修四梵得成就。七者修世禪得成就。八者所欲受得妙戒。
九者所曾受得戒具。十者求上乘未住信。十一者求中乘未住信。十二者求下乘未住
信。十三者所觀人為善友。十四者隨所聞是正信。十五者所觀人為惡友。十六者隨
所聞非正教。十七者所觀人有實德。十八者所觀人無實德。十九者所觀義不錯謬。
二十者所觀義是錯謬。二十一者有所誦不錯謬。二十二者有所誦是錯謬。二十三者
所修行不錯謬。二十四者所見聞是善相。二十五者有所證為正實。二十六者有所學
是錯謬。二十七者所見聞非善相。二十八者有所證非正法。二十九者有所獲邪神持
。三十者所能說邪智辯。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三十二者應先習觀智道。三十三
者應先習禪定道。三十四者觀所學無障礙。三十五者觀所學是所宜。三十六者觀所
學非所宜。三十七者觀所學是宿習。三十八者觀所學非宿習。三十九者觀所學善增
長。四十者觀所學方便少。四十一者觀所學無進趣。四十二者所求果現未得。四十
三者求出家當得去。四十四者求聞法得教示。四十五者求經卷得讀誦。四十六者觀
所作是魔事。四十七者觀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觀所作事不成。四十九者求大富財
盈滿。五十者求官位當得獲。五十一者求壽命得延年。五十二者求世仙當得獲。五
十三者觀學問多所達。五十四者觀學問少所達。五十五者求師友得如意。五十六者
求弟子得如意。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五十九者求妻妾
得如意。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六十一者觀所慮得和合。六十二者所觀人心懷恚。
六十三者求無恨得歡喜。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六十五者所觀人心歡喜。六十六
者所思人得會見。六十七者所思人不復會。六十八者所請喚得來集。六十九者所憎
惡得離之。七十者所愛敬得近之。七十一者觀欲聚得和集。七十二者觀欲聚不和集
。七十三者所請喚不得來。七十四者所期人必當至。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來。七十
六者所觀人得安吉。七十七者所觀人不安吉。七十八者所觀人已無身。七十九者所
望見得睹之。八十者所求覓得見之。八十一者求所聞得吉語。八十二者所求見不如
意。八十三者觀所疑即為實。八十四者觀所疑為不實。八十五者所觀人不和合。八
十六者求佛事當得獲。八十七者求供具當得獲。八十八者求資生得如意。八十九者
求資生少得獲。九十者有所求皆當得。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九十二者有所求少
得獲。九十三者有所求得如意。九十四者有所求速當得。九十五者有所求久當得。
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損失。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九十九
者觀所失求當得。一百者觀所失永不得。一百一者觀所失自還得。一百二者求離厄
得脫難。一百三者求離病得除愈。一百四者觀所去無障難。一百五者觀所去有障礙
。一百六者觀所住得安止。一百七者觀所住不得安。一百八者所向處得安快。一百
九者所向處有厄難。一百一十者所向處為魔網。一百一十一者所向處難開化。一百
一十二者所向處可開化。一百一十三者所向處自獲利。一百一十四者所遊路無惱害
。一百一十五者所遊路有惱害。一百一十六者君民惡饑饉起。一百一十七者君民惡
多疾疫。一百一十八者君民好國豐樂。一百一十九者君無道國災亂。一百二十者君
修德災亂滅。一百二十一者君行惡國將破。一百二十二者君修善國還立。一百二十
三者觀所避得度難。一百二十四者觀所避不脫難。一百二十五者所住處眾安隱。一
百二十六者所住處有障難。一百二十七者所依聚眾不安。一百二十八者閑靜處無諸
難。一百二十九者觀怪異無損害。一百三十者觀怪異有損害。一百三十一者觀怪異
精進安。一百三十二者觀所夢無損害。一百三十三者觀所夢有損害。一百三十四者
觀所夢精進安。一百三十五者觀所夢為吉利。一百三十六者觀障亂速得離。一百三
十七者觀障難漸得離。一百三十八者觀障亂不能離。一百三十九者觀障亂一心除。
一百四十者觀所難速得脫。一百四十一者觀所難久得脫。一百四十二者觀所難受衰
惱。一百四十三者觀所難精進脫。一百四十四者觀所難命當盡。一百四十五者觀所
患大不調。一百四十六者觀所患非人惱。一百四十七者觀所患合非人。一百四十八
者觀所患可療治。一百四十九者觀所患難療治。一百五十者觀所患精進差。一百五
十一者觀所患久長苦。一百五十二者觀所患自當差。一百五十三者所向醫堪能治。
一百五十四者觀所療是對治。一百五十五者所服藥當得力。一百五十六者觀所患得
除愈。一百五十七者所向醫不能治。一百五十八者觀所療非對治。一百五十九者所
服藥不得力。一百六十者觀所患命當盡。一百六十一者從地獄道中來。一百六十二
者從畜生道中來。一百六十三者從餓鬼道中來。一百六十四者從阿修羅道中來。一
百六十五者從人道中而來。一百六十六者從天道中而來。一百六十七者從在家中而
來。一百六十八者從出家中而來。一百六十九者曾值佛供養來。一百七十者曾親供
養賢聖來。一百七十一者曾得聞深法來。

一百七十二者捨身已入地獄。一百七十三者捨身已作畜生。一百七十四者捨身已作
餓鬼。一百七十五者捨身已作阿修羅。一百七十六者捨身已生人道。一百七十七者
捨身已為人王。一百七十八者捨身已生天道。一百七十九者捨身已為天王。一百八
十者捨身已聞深法。一百八十一者捨身已得出家。一百八十二者捨身已值聖僧。一
百八十三者捨身已生兜率天。一百八十四者捨身已生淨佛國。一百八十五者捨者已
尋見佛。一百八十六者捨身已住下乘。一百八十七者捨身已住中乘。一百八十八者
捨身已獲果證。一百八十九者捨身已住上乘。

善男子,是名一百八十九種善惡果報差別之相。如此占法,隨心所觀主念之事,若
數合與意相當者,無有乖錯,若其所擲所合之數,數與心所觀主念之事不相當者,
謂不至心,名為虛謬。其有三擲而皆無所見者,此人則名已得無所有也。

復次,善男子,若自發意,觀於他人所受果報事亦同爾。若有他人不能自占,而來
求請欲使占者。應當籌量觀察自心,不貪世間、內意清淨,然後乃可如上歸敬、修
行、供養、至心發願,而為占察。不應貪求世間名利,如行師道以自妨亂。若內心
不清淨者,設令占察而不相當,但為虛謬耳。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一切所占不獲吉善,所求不得,種種憂慮逼惱怖懼時,
應當晝夜常勤誦念我之名字,若能至心者,所占則吉,所求皆獲,現離衰惱。』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云何開示求向大乘者進趣方便?』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眾生欲向大乘者,應當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業
,其最初所行根本業者,所謂依止一實境界以修信解,因修信解力增長故,速疾得
入菩薩種性。

所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
空離分別故。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無二無別,不變不異,
無增無減。以一切眾生心、一切聲聞辟支佛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
生不滅,無染無淨,真如相故。

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別者,猶如幻化,無有真實。所謂識、受、想、行、憶念
、緣慮、覺知等種種心數,非青非黃,非赤非白,亦非雜色,無有長短、方圓、大
小,乃至盡於十方虛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
闇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
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想,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
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

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為有,知此
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內自無故
,謂有前外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彼謂此、謂是謂非、謂好謂惡,乃
至妄生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無自
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

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先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
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
,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無明
,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
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

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又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
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
住持,暫時為有。

如是所說心義者,有二種相,何等為二?一者心內相,二者心外相。心內相者,復
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真,二者妄。所言真者,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淨圓
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以遍一切處常恆不壞,建立生長一切法故。所言妄者,
謂起念分別、覺知、緣慮、憶想等事,雖復相續,能生一切種種境界,而內虛偽,
無有真實,不可見故。

所言心外相者,謂一切諸法種種境界等,隨有所念,境界現前故,知有內心及外心
差別。

如是當知內妄相者,為因為體,外妄相者,為果為用。依如此等義,是故我說一切
諸法悉名為心。

又復當知心外相者,如夢所見種種境界,唯心想作,無實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
,以皆依無明識夢所見,妄想作故。復次,應知內心念念不住故,所見所緣一切境
界亦隨心念念不住,所謂『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而生滅相但有名
字,實不可得,以心不往至於境界,境界亦不來至於心,如鏡中像無來無去,是故
一切法求生滅定相了不可得,所謂一切法畢竟無體,本來常空,實不生滅故。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中〉                                      《待續》

              就是牛奶喲..

... 「地藏王菩薩心咒」嗡 請赫 拉渣 沙哇 悉地吽 M 梵音
  BWRP Ver3.0 [SW]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