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講睡眠光明簡介 (1)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From: AT
標  題: 宗喀巴大師睡眠光明簡介-1
發信站: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Fri Nov 28 20:41:30 1997)


  [前言]

     修清淨夢的同學們可以由這裡順便看看清淨夢和此法的異同,同時也可以知
 道宗大師對於大小金剛三乘的真正看法。

     首先,這一部份是《密宗道》一書的二十二卷,屬於[無上瑜伽部]的範圍,
 宗大師把藏密分別為[事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三部。事行部、瑜伽部分別
 類似於小乘、大乘。無上瑜伽則屬密乘。唐密則是分別為﹝沙門道﹞﹝菩薩道﹞
 和﹝真言道﹞,以 "道雖不同,彼地無異"  為意。

     宗大師的這一部份是給阿闍梨(教師)的講解,因此是屬於高級課程了,我試
 著用較簡單的說法來介紹這一部份,目的是供同學們的參考,而不是 "修法說明",
 這點請同學們注意一下。為了講解方便,特別的名詞或句子我用 {}或 [] 括住。

> 《密宗道次第廣論卷二十二》
> 1.彼等為{三士道}之理
> 2.如是{無上瑜珈部}一切道,若順所化修果次第,攝為三類,
> 3.上者現世成佛,中者中有成佛,下者轉生成佛。

   這是無上瑜伽在說{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後所說的另一種 "補助" 的修行法。
"次第"就是修法的順序。無上瑜伽修習{生起}和{圓滿}課程之中,有時進度顥不明顯,
因此宗大師就在二十一卷時提出三個補助的修行法,分別是{戲論}{無戲論}{最無戲論}
三法,簡單的說,{戲論法}是在 [有出世心] 的時候修的,{無戲論}則是在 [有幻身]
時修的,{最無戲論}則是在 [有學雙運] 後修的。

    1.這一段則是談到三個補助修法是造就 {三士道}(不同的成佛過程)的方法(原理)。
   2.如是{三論道}和{生起、圓滿}還有其他各種修法,若造所修成的順序和結果,
      可以分成三類。
    3.{上(士道)}者現世成佛,{中(士道)}者 [中有]成佛,{下(士道)}者轉生成佛。
      現世,這一世死後就成佛。(可不是活著的佛)
      中有,就是中陰。在死後六蘊消滅後,未投胎前產生了一個過度的感知蘊(陰),
            故名中陰,也叫{中有}。"死亡後投胎前的『中』間時期所擁『有』的知
            覺"也。在中陰生成時而成佛。
      轉生,轉世後繼續修行而成佛。

> 4.其先修習共道,次受清淨灌頂,守護三昧耶戒,三根皆同。

    這當中三乘的共同課程都是先修{事行部}{瑜伽部},再受{清淨灌頂}並且能持
    {三昧耶戒}( 就是[定、戒]二者都有了)。

> 5.其不同者,初是能學二種次第及行。於此若得幻身現身決定成佛。如
>   『五次第論』云「自加持次第,若未獲得者,經續及儀軌,徒勞空無
>   益。若得自加持,一切佛本性,則能於現生,成佛定無疑。」

    三乘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事行部}{瑜伽部}的課程時就能得到{幻身}出現,
    那麼一定就能成佛。{事行部}{瑜伽部}又叫 "自加持部", 因為它的修法不必
    有諸佛菩薩現身,純是因為禪座、誦經、參悟..等等修法而得的。

    《五次第論》這部書說到,自加持若是很久得不到領悟,那麼再繼續誦經或儀
    軌..等是無三路用的。若得悟心,那麼成佛無疑。


> 6.第二謂已滿足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得心遠離,然於現生未修三行之一。
>   於臨終時,先發是願,願能現證死有光明真勝義諦,於死有後當起幻身。
>   如是死時,順死漸次而修入光明之次第,即能現起死有光明。由此力故,
>   於餘凡人成中有時,即成幻身。
    幻身如何形成的呢?有些人在修完{生起}{圓滿}二法,得到了[清淨] "出
    離心" (出世心),但是沒有練習{三戲論}法,同時並未悟道(例如比丘或居
    士出世苦修的),那麼在死前發願希望能証入{死有光明}的妙境,在死後就
    能有{幻身}。

        死的過程是有順序的,順著死的過程中去修{死光明}的順序,即能得到
   {死(有)光明}。也就是由這種 "死前修法" (前後約八至十小時),在{中有}
    的時刻便能得到{幻身}。當然也就可能成佛了。

        這一方法在《阿含經》中有例子,世尊曾為一個臨終的比丘說法,讓他
    在死前悟了道。當然這個方法的前題就是要先有 "清淨出離心"。

----(未完)----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