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印度的式微(1)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mard.bbs@csie.nctu.edu.tw (mard),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Re: 現存的南傳佛教屬於赤銅鍱部嗎?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Fri Sep 5 12:37:09 1997)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phoenix 來 源: saec.saec.edu.tw ==> 在 ecsok.bbs@cbs.ntu.edu.tw (不識我) 的文章中提到: : ==> 於 (明明) 文中述及: : : 目前泰國佛教粗分兩大部:法部,大眾部(dhamayu & mahata)法部占10% : : 大眾部90%。僧王是法部的。 緬甸很複雜,部派很多。 : : 佛教之於印度消失,是因晚期大乘佛學過於"方便",忘失純佛法之緣起正 : : 見。大談"如來藏","常","樂","我","淨"。"眾生皆有佛性" 等等 : : 方便道。到十世紀已十分衰微了。又融入了"左道密教" 主張"性力Yoga"。 : : 又延續了200年。沒有槨爾的穆哈馬德燒超行寺,也差不多完了。 : : 因此,請先讀"雜阿含",深切瞭解:緣起,三法印。再談其它"大乘經論" : : "密乘法門",方知:何為 了義,何為 方便善法,又何為 文化,何為 : : 過份方便法。 : 其實這樣說很籠統,譬如說以『過於方便』來說,究竟有些什麼例子 : 表現地『過於方便』,或說隨便? : 就我所知,最大的問題還不在這上面,印度本身的環境就是以婆羅門教為主, : 即使在佛陀時代,佛陀也只不過是當時的十一大學派之外的第十二個學派, : 人數原本就不是最大的,加上佛陀入滅之後,婆羅門教更是以驅逐佛教為目的, : 結合了政治上的力量來打壓佛教的發展,結果佛法在印度就變得式微了..... : 另外的原因可能是一些法師覺得佛法要在當地繼續弘揚不易,而轉向其他地區弘法, : 所以在佛法的修學上也少了一些善知識.... : 至於要談到當時修學佛法的二眾弟子偏廢了些什麼,其實不能這麼肯定, : 譬如以佛陀時代還是有很多偏差的修行者,而以現代的環境來說,看起來 : 好像很亂,實際上還是有依教如法的修行者,所以不能一蓋而論,如果要 : 肯定,至少要有些記載來說明哪裡的表現過於隨便了..... ..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 我覺得佛教在印度式微和唐朝的滅僧運動很相似,印度的婆羅門階級不是人人 可以當的,而佛陀的教化卻是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出家。又,從佛陀以 來的僧團皆是不事生產的,所以佛入滅後,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僧團,只為 了接受供養,而不實質地修行,當然不能得到勤奮又貧窮的人民認同,何 況靠稅金過活的執政當局也容不下一堆米蟲,因此式微是必然的。相對的 ,潛心苦行的婆羅門僧更能得到到敬重,因婆羅門僧苦行的結果,看起來 乾乾瘦瘦的,而佛教僧團的人則看起來白白胖胖的,所以我倒不認為誰欺 負誰,因為佛教真正被印度教取代,也是在佛陀入滅五百年後的事情。 佛弟子們在佛陀入滅後,傳法上發生了不少問題,包括對佛所說法的認知差異 、方法辯證、傳述佛法的真實性、中心領導人的問題....,糾紛層出不窮 ,為了統一口徑,才有後來的各次集結。只是,雖是修行人,本位主義仍 極濃厚(今日仍是如此),以致種下了日後的二眾之爭。 佛陀在世時,其教化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只因他給無助的人們帶來無限的 希望,故吸引不少平民、奴隸階層的人加入僧團;佛陀入滅後,其僧團人 數仍不斷地膨脹,最後當地人民、貴族皆無力擔負供養;由於懶於修行的 劣幣努力地乞食,真正在修行的良幣在難予溫飽的情況下,只好向外發展 。這也說明了在佛教的祖國,反而找不到真正佛法的因緣。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