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大日經驗證十業清淨與密宗 (2/3)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kftseng.bbs@buddha.nsysu.edu.tw (矜羯儸),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依據大日經驗證十業清淨與密宗 (2/3) 發信站: [鹿苑]五明學館 (Sat Sep 18 17:04:02 1999) 轉信站: Lion!nsysu-news!tccy 來 源: buddha.nsysu.edu.tw 受學方便學處品第十八 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願說諸菩薩摩訶薩等具智慧方便所 修學句,令皈依者於諸菩薩摩訶薩無有二意,離疑惑心,於生死流轉中 常不可壞。」 如是說已,毗盧遮那佛以如來眼觀一切法界,告執金剛祕密主言:「諦 聽!金剛手!今說善巧修行道。若菩薩摩訶薩住於此者,當於大乘而得 通達。祕密主!菩薩持不奪生命戒所不應為,持不予取及欲邪行、虛誑 語、麤惡語、兩舌語、無義語戒,貪欲、瞋恚、邪見等皆不應作。秘密 主!如是所修學句菩薩隨所修學,則與正覺世尊及諸菩薩同行,應如是 學。」 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薄伽梵於聲聞乘亦說如是十善業道, 世間人民及諸外道,亦於十善業道常願修行。世尊!彼有何差別?云何 種種殊異?」 如是說已,佛告執金剛祕密主言:「善哉!善哉!祕密主!汝復善哉, 能問如來如是義。祕密主!應當諦聽,吾今演說差別道一道法門。祕密 主!若聲聞乘學處,我說離慧方便,教令成就開發邊智,非等行十善業 道。彼諸世間,復離執著我故他因所轉。菩薩修行大乘,入一切法平等 ,攝受智慧方便,自他俱故諸所作轉。是故,祕密主!菩薩於此攝智方 便入一切法平等,當勤修學。」 爾時世尊復以大慈悲眼觀諸眾生界,告金剛手菩薩言:「祕密主!彼諸 菩薩盡形壽持不奪生命戒,應捨刀杖離殺害義,護他壽命猶如己身。有 餘方便,於諸眾生類中隨其事業,未解脫彼惡業報故,有所施作非怨害 心。」 「復次,祕密主!菩薩持不與取戒,若他所攝諸受用物,不起觸取之心 ,況離於自他為彼行施,因讚時施獲妙色等。祕密主!若菩薩發起貪心 而觸取之,是菩薩退菩提分,越無為毗奈耶法。」 「復次,祕密主!菩薩持不邪淫戒,若他所攝、自妻、自種族,標相所 護,不發貪心,況復非道?二身交會有餘方便,隨所應度攝護眾生。」 「復次,祕密主!菩薩盡形壽持不妄語戒,設為活命因緣不應妄語,即 為欺誑諸佛菩提。祕密主,是名菩薩住於最上大乘,若妄語者越失佛菩 提法。是故,秘密主!於此法門應如是知,捨離不真實語。」 「復次,祕密主!菩薩受持不麤惡罵戒,應當以柔軟心語隨類言辭,攝 受諸眾生等。何以故?祕密主!菩提薩埵初行利樂眾生,或餘菩薩見住 惡趣因者,為折伏之而現麤語。」 「復次,祕密主!菩薩受持不兩舌戒,離間隙語,離惱害語。犯者非名 菩薩,不於眾生起離坼之心。有益方便,若彼眾生隨所見處生著,如其 像類說離間言語,令住於一道,所謂一切智智道。」 「復次,祕密主!菩薩持不綺語戒,以隨類言詞,十方和合出生義利, 令一切眾生發歡喜心,淨耳根道。何以故?菩薩有差別語故。或餘菩薩 以戲笑為先,發起眾生欲樂令住佛法,雖具無義利語,如是菩薩不著生 死流轉。」 「復次,祕密主!菩薩應當持不貪戒,於彼受用他物中不起染思。何以 故?無有菩薩生著心故。若菩薩心有染思,彼於一切智門無利而墮一邊 。又,祕密主!菩薩應發起歡喜,生如是心:我所應作,令彼自然而生 ,極為善哉!數自慶慰,勿令彼諸眾生損失資財故。」 「復次,祕密主!菩薩應持不瞋戒,遍一切觸常修安忍,不著瞋喜,於 怨及親其心平等而轉。何以故?非菩提薩埵而懷惡意。所以者何?以菩 薩本性清淨故。是故,祕密主!菩薩應持不瞋恚戒。」 「復次,祕密主!菩薩應當捨離邪見,行於正見,怖畏他世,無害、無 曲、無諂,其心端直,於佛法僧心得決定。是故,祕密主!邪見最為極 大過失,能斷菩薩一切善根,是為一切諸不善法之母。是故,祕密主! 下至戲笑亦當不起邪見因緣。」 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願說十善道戒,斷極根斷。云何菩 薩王位自在,處於宮殿,父母、妻子、眷屬圍繞,受天妙樂而不生過? 」 如是說已,佛告執金剛言:「善哉!祕密主!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吾 今演說菩薩毘尼決定善巧。祕密主!應知菩薩有二種。云何為二?所謂 在家、出家。秘密主!彼在家菩薩,受持五戒句,勢位自在,以種種方 便道隨順時方,自在攝受,求一切智。所謂具足方便,示理舞伎天祠主 等種種藝處,隨彼方便,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皆使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謂持不奪生命戒,即不語取、虛妄語、欲邪行、邪見等,是名在 家五戒句。菩薩受持如所說善戒,應具諦信,當勤修學,隨順往昔諸如 來學處,住有為戒,具足智慧方便,得至如來無上吉祥無為戒蘊。有四 種根本罪,乃至活命因緣亦不應犯。云何為四?謂謗諸法、捨離菩提心 、慳吝、惱害眾生。所以者何?此性是染,非持菩薩戒。何以故? 過去諸正覺, 即與未來世, 現在仁中尊, 具足智方便, 修行無上覺, 得無漏悉地。 亦說餘學處, 離餘方便智, 當知大勤勇, 誘進諸聲聞。」 -- 觀■□■□■□■觀■□■□■□■□■□■□■□■□■□■□■觀■□■□■□■觀 身 法本法無法 受 既然清淨 何必有網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無法時 法 不 無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無為自在 因陀羅手 去曼達礙 無 法法何曾法 無 淨□■□■□■□苦□■□■□■□■□■□■□■□■□■□■□常□■□■□■□我 梵網經典: http://buddha.nsysu.edu.tw/buda Email 信箱: kftseng@cc.nsysu.edu.tw 中華電子佛典: http://ccbs.ntu.edu.tw/cbeta [鹿苑]五明學館: buddha.nsysu.edu.tw Ξ Origin: [鹿苑]五明學館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