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止觀法門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如何有較好的集中力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at Nov 16 17:46:25 1996) 轉信站: Lion ==> 於 請叫我小山吧 (HillChen@Lion) 文中述及: : 以前有人問過,但是好像沒有確切的答案, : 有沒有那位大德願意回答?謝謝! 本文錄自《人類手冊》, 佛使比丘著. (看過「阿甘正傳」吧? :)) □ 第六章 自然止觀法門 -.-.-.-.-.-.-.-.-.-.-.-.-.-.-.-.-.-.-.-.-.-.-.-.-.-.-.-.-.-.-.-.-.-.-.-.- 盡力又專注的瞭解某些事情時,定就自然產生了。 佛陀時代,於聽聞佛法中自然開悟的人比比皆是。 -.-.-.-.-.-.-.-.-.-.-.-.-.-.-.-.-.-.-.-.-.-.-.-.-.-.-.-.-.-.-.-.-.-.-.-.- 自然止觀法門的程序 * Pitiparamot:法喜充滿、喜悅、舒暢、爽朗 * Passadhi:心的止靜、平靜 * Samathi:心 (定) 、適合於實行工作 * Yathabhutananadassana:觀照真理、洞察真理 * Nibbida:心境深感厭倦、厭離 * Viraga:離欲、鬆馳 * Vimutti:心的擺脫、解脫 * Visuddhi:清淨、不受污染 * Santi:寂靜、清涼 * Nibbana:涅槃、不苦了 -.-.-.-.-.-.-.-.-.-.-.-.-.-.-.-.-.-.-.-.-.-.-.-.-.-.-.-.-.-.-.-.-.-.-.-.- 各位法律系的同學: 今天我感到非常抱歉,在還未開始今天的講題之前,要和各位談一些私事 ,今早醒來,就感覺到前天提到的哲理「我思故我在」的哲學家名為 BERHSON ,正確名為 DESCARTES (笛卡兒),拉丁文是 COGITO ERGOSUM。後來到附近借 字典來查時,才發現不正確,如果有誰想要查明,可自己翻閱字典。 所謂「私事」或者較正確的字眼應該是「自我糾正」,也就是自認記憶錯 誤,俗語說「四足尚有失,學者尚有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還不 算是哲學家,因此,自然是常會犯錯的,特別是對那些不太留意或不想記住的 事情。也就是那些不很相信、不太感興趣的事物,造成不太想要記住而容易犯 錯。就如剛才說過的哲學家 DESCARTES,是十七世紀的人,但思想卻像兩千多 年前的古印度人一樣,認為「行」-「組合」就是「自我」,所以我才不注意 這些人,正因為我不曾注意,這才不能記住他。 對於這一點,希望各位能稍為注意和觀察;如果我們對某人或某種理論學 說不相信,對它也不太能記住,若想要記住就必須要先去明瞭直到信奉。因此 ,特別是對佛教的原理,我們必須要學習研究而明瞭,到能虔誠的信奉為止, 才能熟記它。另一件希望大家思考觀察的事情是,一旦心情舒暢清涼,即是將 要見法的時刻,或稱為「開悟」,它是悄然而至的知曉、覺悟,即使是那以前 模糊不清的記憶,也將再次地清楚映現出來。若是處在疲勞、悶熱或散亂之時 ,既使原本有的良好的記憶,也會變得含糊、雜亂。記憶已是這樣了,更何況 明瞭法則的定心,在此惡劣的環境將更難以出現。前面有關我錯誤的記憶,正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例子明顯指出在喜悅、清安、舒暢的狀態下,才能有 「定」去思考。在此我將闡述有關看清法則真相的方法和階段,以及它是如何 產生的。 在開始這一系列講座時,我曾說過佛教即是明瞭「什麼是什麼」的知識理 論和實踐程序,接著說明「什麼是什麼」即是無常、苦、無我。並解說眾生沈 溺於無常的事物,都是由於染著、妄著,所以才緊緊的黏縛著這些事物;而三 增上學則是斷除染執的實行方法。最後也說出支配、形成世間的五蘊,即是執 取的歸依處。因此我們必須要實際的探討這五蘊,正確的明瞭它的真相,才能 產生那透澈看清的智見而從染執中捨放,擺脫出來。其基本的實行原則,世尊 已詳盡解說,即:有良好的戒就能改善身、口;修定則是專注及調和心力,來 適合心行的任務;繼續的內觀而產生慧。在此我想特別慎重的指出,其實我們 很幸運,當心處在「適合於工作」的情形時,即自然解決藏在我們內心的各種 問題。 現在所要說明的是,心的「定」不是按照儀式或形式來訓練。實際上,「 定」是可以直接從「自然」的方法中獲得,而不需要制定任何形式,在前一回 已有了合理的解說。所以自然的「定」和按照形式的方法所產生的「定」是兩 回事。但我們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一樣的,即是當有了定之後,將可很輕易而且 順利的應用於觀照慧或心。另外還有一個應注意的要點是隨緣而修習的定,往 往是恰到好處,利於觀照;而按照一定形式所修習的定,往往因定力過強,而 只是喜歡處於定中的輕安悅樂的傾向。造成沈溺停滯不進的障礙,甚至產生迷 惑以為自己已證果了,因為在定中肯定有那輕安悅樂的感受,由此緣故,如果 懂得滋養自然的「定」而讓它生起,並好好地保護它,才不會浪費這定力或培 養過多的定,同時也不致輸給按照形式的修定者。 在三藏經典中,時常有提到這自然隨緣的證果次第。有的在佛陀跟前證果 ,有的在說法者前證果,而不是進入森林成為隱士,也沒有形式上坐式的精修 ,尤其是五比丘及一千位比丘是在聽聞佛法而證果的,這更證明證果不須在任 何形式上下功夫,而實際上是在自然隨緣的法中看清、覺悟。 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讓我們明瞭自然的止定。當我們在盡力的看清時, 自然止定和那要看清的心境必定是緊緊的相互依存,這是自然且不能分開的。 其它同樣的方式例如,當我們專心計算或練靶時,心就被逼著專注,這也是自 然形成的。同樣地,雖然各位坐著聽我開示,如果你們理解所講的句子,或很 專注的隨著開示的句子思考,也自然顯示定的存在,這就是自然止定的情形了 。然而卻常被人們所忽略,因為它們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異神奇。但事實上, 隨緣的定力,使得我們能夠生存下去。甚至在世尊跟前或其他地方,依靠這自 然定的方式而證悟阿羅漢的也不乏其人。因此,希望各位別忽略這自然修定的 方式,我們以前可能已擁有或已能實行它,應該盡力的滋長和保護它,就有如 證悟阿羅漢的聖者,不知道以坐式來修定的方式一樣。 ● 法喜充滿 在這裡我們進入這自然界的定的秘密裡,內心隨即產生各個次第的感覺, 直到真正的看清這世界、五蘊。請看黑板上所寫的第一個階段:﹁心境喜悅, 法喜充滿 Piti Pramada﹂。這是首先要具備的條件,巴利文的解釋是指來自 佛法的喜悅,還好這句子不曾指性慾方面,一般情況下,也較少用。這喜悅是 從佛法中生起的,例如從我們所做的任何一件善事,或從相信自己是位行善者 而自我尊重,或從本身不曾造過惡而有著清淨心,或從正在奉行著自己所滿意 的善事,而自我讚嘆;或從想著那值得崇敬的事物,而生起喜悅。 任何一種善行,即使是布施、弘法等基本善法,也可產生喜,若進入戒的 階段,身口有戒,行為沒有瑕疵,所生起的「自我」崇敬之喜就更為強烈。如 果進入定的階段,將可看到定的第一個步驟初禪(PATHAMAM JHANAM),不必懷 疑,喜必定是存在的,但是我們不要談那禪定的方式,它是屬於形式上的,我 們要繼續的談自然的定。 希望各位能多回顧並觀察有關自然法中所產生的喜,例如我們坐在清幽、 寂靜的地方,那兒氣候良好,風景優美,環境清幽,心情感覺到舒暢悅樂,這 也可算是另一種「喜」。同樣的,去奉行一切善事,自己亦清楚確認真實不誤 ,那時也會有強烈的喜悅感;甚至充足的睡眠,精神舒暢爽朗,也被列入這種 「喜悅」感中,這些都是在自然法中產生出來的。巴利文經典也有提到各種奇 妙的喜悅,例如有位比丘在開示佛法,度化眾生時,感覺到自己做好本身的責 任,而產生法喜、悅樂;再加上其他的因緣條件就證果了。 ● 心的止靜 「喜」埋藏著某種原動力,能生起所謂的「PASATI」,譯為止息、鎮靜。 平時我們的心不能止靜下來,是因為心無時無刻都淪為思行、情緒、感受的奴 隸,使內心處於散亂中,而心猿意馬不能止靜下來。當佛法的喜悅生起時,才 能適當地控制著心,使心安定下來,即是喜好的程度有多少,輕安就有多少。 ● 「定」─適合於實行工作 止靜下來後,自然就生起定,即心在敏銳的狀態時,也就產生敏銳實質的 定,這是最適合支配心行的心理狀態。佛法中真實的「定」不是像石頭那樣堅 硬,毫無感覺,而是為了要滅除煩惱,它處在於最高的清新舒暢清涼安定的狀 態-VIAMMANIYA,是最適合於覺悟、明瞭真理的,這才是我們所要的「定」的 狀態,此「定」為增上定,為發「慧」,而不是那僵硬深入禪定的禪那,因為 這類的定將不能觀察到什麼,甚至心已經對禪悅黏縛著也無法覺察,以至無法 運用它來觀慧,這是一大障礙。觀慧的人必定要脫離禪那,才能運用定力作為 觀慧的主動力。 實際上我們不須任何的禪那,不必入定,僅要有定和適於工作的特質,便 足以看清真相,直到產生「如實智見」-覺悟出一切世間的真理,即是在很自 然的情形下,對世間或累積下來的頑固問題,都能一一明白。正如在佛陀跟前 聽聞佛法的聽眾,不必依賴那固定的形式或奇異的行為,當下思考即能覺悟, 但並不是立刻生起無上智見馬上證悟阿羅漢。或許已產生初級的正智見,但還 得依靠定力的扶持,方能證悟初果。此外有一種特殊的情形是,由於過去接受 了錯誤觀念,一直圍繞在錯誤的見解中,所以不能生起「如實智見」,也就不 能與真諦符合。然而只要他的知見一經理解,將比平時更為清晰、深刻而正確 ,這都要看他的「如實智見」的程度而定。如果知見是隨著真理的正確地發展 著,即是依隨法性,一直前進到如實智見洞察諸行的真理。假如如實智見的程 度不夠圓滿,即使不能證入初級果位,仍可成為善人或賢人。倘若環境適合且 有足夠的波羅密,那他將可證入阿羅漢。不論何種情形,這自然法則的定會或 多或少的產生。因為大多數的佛教徒都要求照見真理,他們絕對都聽過、思考 過,也觀照世間諸行。此時所生起的「智見」,肯定是會帶來利益的,而不會 是徒勞無功的。 ● 洞察真理 「如實智見」是依據真理而看清萬物,尤其是前面所說過的無常、苦、無 我。簡單地說,「依據真理的看清」,即是「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為」。因 此,我們必須要徹底的明瞭三法印,因為它是佛教最簡短的精華。在巴利文中 有這樣的句子譯成泰文:「法不值得去執取」。法即是萬物,不論什麼都不值 得執取為「我」、「我所有」、「善」、「惡」、拿取、貪愛、憎恨等。如果 ,就必須無時無刻的為這個「成為」而掙扎,這都是染取驅使我們去執著種種 的事物的反應。 還有一件事常令人不能理解的,即如果不去拿取或成為,那怎能生存下去 ?對於不曾思考這個問題的人,這可能是一個極大的疑問。在這裡的「拿取」 、「成為」的意思是指心染執的情形。由於煩惱慾望的執取,而認為是我的「 拿取」、「成為」,如此一來心識就始終陷入沈重、熱惱、束縛、打擊、刺傷 和燃燒中。當我們確實明白這一點,將會運用這智慧來接觸一切事物,以明明 瞭瞭的心念守護著心,而不致淪為萬物的奴隸。 雖然我們感覺到這些事物實在是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為,但是這煩惱還 是存在,我們仍將隨煩惱的強弱而去拿取。我們不必像盲目者那樣急躁熱惱地 拿取、成為,而最後落入無明染執的陷阱中,做出自殺或其他傷害自己的行為 。這些都在教導我們應如何在生活中沒有拿取、沒有染執。 如果,我們運用佛智,確實地知曉法性是無常、苦、無我,一切是不值得 「拿取」、「成為」,而去「拿取」、「成為」時,則可說我們是取得勝利而 非敗給事物,淪為奴隸。譬如老虎和毒蛇是價值昂貴的動物,當我們沒有其他 方法來謀生時,很自然地,我們就會以正確的方法去捕捉來換取生活費。若方 法錯了,我們就得死在老虎爪下。萬物也是如此,特別是五蘊,有著無常、苦 、無我的形態,它從始至終都燃燒著煩惱慾望,在這三世的時間中如果有誰盲 目地認同這無常、苦、無我,那他的人生就充滿苦惱,與我們常見的凡夫無異。 任何人都崇尚「善業」,如果我們以錯誤的方式對待它,或過於執取它, 那將會遭受到善業的苦。除非已明白自然形態本來就是這樣,然後合乎理性地 行事,請各位別忘了,除非那些被稱為「睜開眼睛」的人,以覺知的智慧去接 觸這些裡面含藏著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為的毒素。否則我常常提到的「不值 得拿取、不值得成為」將會反過來將「苦」潑給那些不知此狀態而去「拿取」 和「成為」的人。如果因為某種因素,還需要拿取和成為的話,尤其是對那些 不能放棄煩惱的人而言,就應該明明瞭瞭-「它是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為」 ,而去拿取、成為,這種作法是不會錯誤的,而且恰到好處,在拿取和成為中 保持著和平安樂,苦也就沒有了。 可能還有人懷疑,如果沒有拿取、成為,他將無所事是,那還有能力保護 自己的財產?這是那些不甚了解真理的人的疑問。如果我們能充分的了解,就 曉得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萬物,總比迷信、貪婪的行事好。有這麼一句話說:「 我們應該以了了分明的心念接觸萬物;別用習氣貪欲接觸萬物,就是這樣罷了 !」若我們以無明去接觸萬物,不論是做什麼,其結果必定是與以覺知去接觸 萬物者不同。 ● 佛陀•阿羅漢 以佛陀為導師的阿羅漢們,已熄滅一切的無明,證悟無上的果位,他們做 出比我們更多有利的事物,付出更多。希望各位思考一下,不明瞭這件事物, 也正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不是佛陀的錯,而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熄滅無明煩惱 的含義。反而那些像佛陀一樣已熄滅煩惱無明的人,依然日夜不停地工作。讀 一讀佛陀的傳記,看看佛陀到底日夜在忙些什麼?將會發現到世尊一天只休息 四個小時,其餘的時間都投入工作中。我們一天賴在床上或休息的時間多半超 過四個小時,世尊比我們做的更多,他到底以什麼為原動力呢?雖然那以慾望 為主因的想要拿取、成為早已徹底熄滅了,但佛陀卻超脫地以悲智的力量來行 事。 在還未證悟之前,他曾經訓練控制自己,無時無刻都薰陶著自己,以便產 生悲智,所以悲智的力量就逐年累月的增加,直到證悟不再有漏了,當智力澈 底的熄滅了慾望煩惱,但慧力卻仍舊存在著,不曾消失,慈悲也化解成悲力而 留存下來。因此證悟後的佛陀及阿羅漢的一切行為動作,都只是來自那遺留下 來的悲智力,它有如殘骸般的遺留下來,左右著身心。煩惱慾望已完全乾枯了 ,遺留下來的只是清淨,沒有煩惱的身心。在這清淨的五蘊中仍存有悲智繼續 在活動著,有如那已熄滅「引擎」而仍然滑行一段路程的汽車一樣,這是由於 遺留下來的速度的動力,即所謂的動量,行程的遠近,就由動量而決定。阿羅 漢們也是一樣的,雖然煩惱已完全熄滅,但是悲智的動量還存有一定旳動力, 使得他能做艱難困苦的弘法工作,這是常人所難以做到的,他只是默默地以悲 智的動力耕耘,從不期望獲得什麼。 雖然是身體的必需品,如托缽以養活生命,他可以利用所存有的智力,而 不必有煩惱之介入認為生存是為了要成為這個、要拿取那個的,但所遺留的智 慧,卻能辨別是非黑白,去推動身體找尋食物,所不同的是已無所求,有得到 也好,沒得到也好;當生病時,也有足夠的智慧知道如何去尋求醫治,如果太 過嚴重身體自然會壞滅,他也只是稍微去爭取而已,生存與死亡,對他來說是 沒有意義的。但他會以智慧來隨緣治療,這「苦」確實已不復存在了。任何事 都不必有「我」為主人,只有「智慧」隨著大自然的定律去運行著身心,只是 身法和心法;有如操作的機器,沒有一個「自我」,只隨著大自然而運行,生 存下去。因此他就不會刻意地要求尋找特效藥和金錢去治療,並不是他不去尋 求治療,他只是隨緣並不強求,若太複雜的話,他將不再追求,平靜的生存下 去,直到死亡,或就此入滅。熄滅煩惱就沒有感覺去尋找藥物治病,這是不可 能的。阿羅漢不必斷食而死或有病不治而死,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阿羅漢仍隨 謂厭離就是對那曾隨自己沈迷愚痴而執著的各種事物,那曾認為是值得拿取和 成為的感覺已厭倦了。 ● 離欲、解脫、清淨 一旦有了這厭倦,在自然的法則中,一定有所謂的離欲、淡泊 (VIRAGA) ,即是緩和鬆弛的現象出現,有如捆縛著的繩子已被鬆開了,或一塊被其他顏 色所浸染的白布,放入漂白水中浸泡,使顏色淡褪一般。VIRAGA 即是對所執 著的世間或事物已淡泊下來或鬆弛了,這是最重要的階段,雖然不是最終的步 驟,但卻是在解脫 (VIMUTTI) 的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因為當這鬆弛、淡泊感 產生之後,絕對會有已脫離或已能擺脫的感覺。 解脫後不再淪為世間的奴隸,就是清淨 (VISUDDHI) 不再抑鬱苦惱。從前 悶悶不樂,因為身為奴隸,身口意都充滿著愁惱、鬱悶,不論看什麼都是那麼 的憂愁、苦悶;只有從世間津津有味的囹圄中解脫出來後,才能生活在「清淨 無憂、坦然的大自然」中。 ● 寂靜、涅槃 當確實有了這些清淨的心境後,接踵而來的就是真正的清涼寂靜 (SANTI) ,從種種的動亂、掙扎、痛苦中寂靜下來。佛陀稱這種沒有勞倦動亂的狀態為 「從諸行中寂靜下來,清涼下來」;或稱它為最終階段:「涅槃」(NIBBANA) 。實際上清涼寂靜和涅槃是一體兩面,無法分解的,若真要區分出來,也只不 過是「當寂靜之後就是涅槃」。 NIBBANA 在文字上的解說譯為沒有刺 (NIB 譯為沒有,BANA 單為刺) , 另一種譯為完全熄滅了(NIB 譯為不再、不去了,BANA 譯為去掉)。因此根據 文字的解釋有兩種含義,即是完全熄滅了,不再生起任何苦;另一個意思是沒 有刺,不再燃燒不再為任何事物所束縛。總而言之,那就是完全沒有苦的狀態 。但希望大家能明白,廣義的涅槃還包含著其他意思:如苦的完全熄滅,也就 是說,涅槃是熄滅煩惱的方法、工具。 涅槃只不過是一個我們借用的名詞罷了,起初民間俚語的意思是清涼,即 是熱已冷卻下來,但在佛住世時的宗教家已常用這個名詞來表示滅苦的意思。 雖然在其他的宗教學說也有用涅槃這名詞,但含義卻不一樣,比如有些學說把 它當為禪那入定的寂靜狀態,更糟糕地有些卻認為它是完全沈迷於情慾中。佛 陀一一否定這些說法,並指出涅槃是由於洞察世間的真象,直到不再貪愛執取 ,而不被煩惱所束縛、燃燒和刺傷。 因此我們應該能看出如實智見的無上價值,以自然法或形式修定方式,讓 涅槃生起。好好的滋長這自然方法,無論日夜使心在每一個呼吸中充滿喜悅舒 暢;喜歡這清淨的生活,在自然法則中逐漸昇華產生良好的德行。或以強迫性 地隨著固定的方式修習,增長觀慧。當處在適合於根性的良好環境下,只要方 法正確就能迅速向前邁進。 但無論如何,機會是為每一個人而設的,歡迎每一個人,至少能按照今天 我所講解過的自然法修持,希望各位別放棄,也別把它當作是老人家或寺中的 事來看,或等到退休後出家時才實行。我們必須要珍惜著每一個呼吸的良機, 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須要勤奮謹慎,時時保持清淨所引發喜悅寂靜的如實智見 。在每天、每月、每年,一點一滴的品嘗這種厭離、淡泊、鬆弛、解脫、清淨 沒有苦的涅槃。所以從今天開始,大家已能正確直接地親近佛陀了。 總而言之,自然的止觀法門,可使人悟道證果,尤其是在佛陀跟前聽聞佛 法時。這是適合於每一個人修持法,但基本的要求是必須於日常生活中「觀察 萬物是不值得拿取和成為的」。祈望著要獲得這成果的人,就必須要精進的淨 化自己,不論在工作或閒暇的時間裡,隨時都保持著喜悅、舒暢和寂靜,對任 何事都能知足、滿意,直到自我尊重。在自然法則中生起定,到看清不值得拿 取、不值得成為的真相,當看清的感覺很強烈時,心即生起厭倦、離欲感,對 於那曾執著的事物厭倦、離慾、淡泊、捨放了,不為煩惱慾望所迷戀,苦已無 所依靠,徹底的熄滅了。這些人,已實踐修行的最終目標—離苦了,再也不必 為離苦而修行,這是自然界所給予每一個人真正的禮物。 http://ccbs.ntu.edu.tw/canon/PUBLIC/HUMAN/index.html -- ﹉﹊﹉﹊ ?﹉﹊﹉﹊﹉﹊﹉﹊﹉﹊﹉﹊﹉﹊﹉﹊﹉﹊﹉﹊﹉﹊﹉﹊﹉﹊﹉﹊﹉﹊﹉﹊ 0m 幻 ;33m 陽焰5m 夢 ;30m 影 ;32m 化城0m ?4m 響 ;34m 水月 6m 浮泡 0;1m 眼花1m 旋火輪0m ﹍﹎﹍﹎﹍﹎﹍﹎﹍﹎﹍﹎﹍﹎﹍﹎﹎﹍﹎﹍﹎﹍﹎﹍﹎﹍﹎﹍﹎﹍﹎﹍ ?﹎﹍﹎﹍ Ξ Origin: 獅子吼站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