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相應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July@Lion (心逝),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陰相應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Mar 19 00:47:18 1997) 轉信站: Lion 《雜阿含經》二 ∼ 陰相應 釋果光 3/11/1997 一、 佛法是在解決個人的問題 1.佛法vs.世間法 學佛的重點,與世法不同,一般世間法是先認為世界上有問題,而想 要去解決問題;佛法則是要回頭找尋問題的中心在那兒,不是先承認問題 的存在,才去找方法,問題本身,才是最大的問題。世法常是製造一個新 的問題,來解決前一個問題,將問題愈扯愈大,甚至無法解決。 2.佛法的根本 佛法則是找尋問題的根本在那兒,以「陰相應」來看,問題的重點在 我們個人身上。世界上有什麼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個人有問 題。所以,佛法的重點是在解決我們個人生命的問題、身心的問題。 二、 「陰相應」的定義 1. 「陰」或「蘊」(Skandha)(167): a﹒覆蓋:眾生本來有智慧、慈悲、福德,因道理不清楚,把自己的 光明智慧掩蓋住了。 b﹒聚集:問題、煩惱如樹發展,依一主幹而愈往上越茂盛。自我就 是以個人為根本,而長出許多附帶的問題,如滾雪球,愈 滾愈大。煩惱不解決就會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蘊有五 種:色、受、想、行、識。 2. 「相應」:與佛法相應,希望經過對五蘊清礎的認識之後,能夠相應 於佛法。在認知上能相應於佛法,在行為上便也能慢慢的 調整,而相應於佛法,這種調整的過程,就是修行。 三、五陰(Skandha):色、受、想、行、識 身(肉體):色; 心(精神):受、想、行、識 1. 色(rupa-skandha)(158):存在、存有。 並不是指男女色、顏色,而是所有存在的世界均稱之為色。包括自 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起感受作用的色、聲 、香、味、處的五境。這是構成自我觀念的物質要素,也就是自我存在 主觀的身體及客觀的環境。 根所對境:由六根所感受到的世界,稱為色,包括外色、內色;有 表色、無表色。 2. 受(vedana-skandha):苦、樂、憂、喜、捨。 感官即身體的五官,對應境界,就會產生覺受,即六根觸覺六塵而 起覺受。若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則無受的作用。色透過受 而與人產生關係,有知覺之意,印象之意。受可分為五種:苦、樂、憂 、喜、捨。由知覺而轉為情緒,捨沒有情緒的成份。 3. 想(sanjna-skandha): 外境通過感官,印入心中,對印象去思考、分別,包括記憶、思考 、分析、判斷。 4. 行(samskara-skandha): 想過之後,會對對象做個的決定,即要對對象所要採取的行動,迎 、拒或取、捨。 5. 識(vijnana-skandha): 受、想、行是了別,識為了別的作用,有統一與綜合之性質。 ※ 五蘊的作用: 「受」是感覺的意思,「想」是做一個判斷,「行」是反應,指如何 處理事情,「識」是聚集業力,且接受果報。 三、不相應(苦)的經文:不與實理相應,不正思惟、不如實知。 1. 味色:(20) 2. 隨使使:(21) 3. 增數:(22) 4. 非汝所應之法:(23) 5. 亦非餘人所應:(24) 6. 結所繫法:(25) 7. 染:(26) 8. 動搖:(27) 四、 解脫之道 對五蘊要能夠放下,就是要進一步,觀察五蘊的實相。觀察的原則, 就是從苦、空、無常、非我、非我所,這幾個大原則來下手。 1. 正觀(2) 觀五蘊的本質:無常 → 苦 → 空 → 無我 ─ 正見、正思惟。 五蘊的存在是因緣所生的,因無常,緣也無常,是因緣所生的當然也 是無常。 a﹒無常:五蘊是在變化的 b﹒苦:苦苦、壞苦、行苦 c﹒空:一切事相均存在,均在變化,並沒有個不變的主體。 d﹒非我:並不是指沒有這個我,而是沒有不變的我。 •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48) • 五蘊是因緣的變化,有因有緣故有,因緣變化故無。 • 瞭解五蘊的真實狀況,稱之為相應,進而看破五蘊實相、放下五蘊。 2. 厭離(道):不管它!隨他去!不壓妄念、妄想。 瞭解五蘊為無常、苦、空、無我,而對五蘊產生厭離。所謂厭離,是 厭離我們的身心,是厭離身心的執著與煩惱。 3. 斷盡(滅):滅苦。 厭者不樂,不樂則得解脫。 參考資料 1. 《雜阿含經會編》上,印順導師著,正聞出版社 2. 《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雜阿含經》,佛光出版社 3. 《佛教入門》,聖嚴法師著,法鼓文化出版,p.57∼59; p.128∼134 4. 《佛法概論》,印順導師著,正聞出版社,p.57∼60 -- 莫測高深而陌生...... Ξ Origin: 獅子吼站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