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 1. |
|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grace@Lion (善護念), 信區: BudaMagazine
標 題: 十二因緣 1.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at Oct 7 01:15:12 2000)
轉信站: Lion
十 二 因 緣 淨空法師 主講
疏鈔演義云:緣覺攝者。緣覺觀十二因緣而得開悟。雖十二支。
而束之不出四諦。雖有利生之心。而亦未廣。故攝聲聞中也。
緣覺觀十二因緣者。一無明。謂煩惱障煩惱道。二行。業障業道。
此二支屬過去。三識。託胎一分氣息。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質。五
六入。六根成。此胎中。六觸。此出胎。七受。領納前境好惡等事。
從識至受。名現在五果
。八愛。愛男女金銀等事。九取。是見一切境界生取著心。此二未來因。
皆屬煩惱。如過去無明。十有。業已成就。是未來因屬業道。如過去行。
十一生。未來受生事。十二老死。此即是四諦。所以重開者。以緣覺之
人。先觀集諦。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此則生起。若
滅觀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因觀十二因緣。覺真
諦理。故言緣覺。此人斷三界見思。與聲聞同。更侵習氣。故居聲聞上。
束之不出四諦者。若流轉門。無明愛取三支是煩惱道。行有二支是
業道。此五支為集諦。識名色等七支為苦諦。若還滅門。滅前十二因緣之
智為道諦。證寂滅理為滅諦。
『緣覺攝者』。本經沒說緣覺,緣覺就包括在聲聞裡面。『緣覺觀十
二因緣而得開悟。雖十二支』,這十二支,就是十二個科目。『而束之不
出四諦』,「束」就是「歸納」,歸納起來也離不開四諦。所以四諦在小乘
法裡是根本法輪,十二因緣不過是把四諦展開來,詳細說明而已。『雖有
利生之心,而亦未廣,故攝聲聞中』。梵語辟支佛,「辟支」翻做「緣」,
「佛」翻做「覺」。所以緣覺就是辟支佛。他是從十二因緣而開悟的。這
一類人雖然也度眾生,但是不主動,跟阿羅漢一樣,你去找他,他看你過
去生中跟他很有緣份,就度你。你去找他,他會入定觀察,如果過去生中
跟他沒有緣,就不度你。為甚麼?因為講了你不相信,也不願意聽,所以
他省得說話,你也省得煩惱。菩薩慈悲心重,主動教化眾生。阿羅漢跟辟
支佛不主動教人,所以屬於小乘。
------------------------------------------------------------------
取自「淨空法師專集」http://www.amtb.org.tw/jichu/12e.htm
--
在生命的每一天中認識問題的根源,
是最有智慧、也是最有功德的。------佛使比丘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版 - 有多位善知識坐鎮指導 BudaHelp
|
|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