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傳四阿含轉手不一定較南傳五尼柯耶多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剛) 站內: BudaHelp 標題: Re: 請教: 原始佛教(南傳法)的相關典籍 時間: Tue Dec 30 17:13:16 2008 ※ 引述《ring@Lion (The Matrix)》之銘言: > 聽說巴利藏的轉譯 (巴<->梵) 次數 > 可能比中土藏經的轉譯還多說. 所以說佛法在於我們自證吧 ^_^ > 總朱就是也別迷信巴利藏啦.... 這個情形我很多年前也看過這樣的說法,表示就考據的 觀點來看,其實北傳的四阿含,比起南傳的五尼柯耶,轉手 的次數不見得較多。不過那時也忘了將出處記下。這二天剛 好見到一篇討論有提到相關的背景,轉貼如下提供作參考: ==================================================== 覺音是南傳上座部巴利語系佛教的一位傑出的著述家,約為 五世紀前半前人,出生於北印度菩提伽耶附近的婆羅門族, 在菩提伽耶一座僧訶羅人建造的寺院出家,於摩訶那摩王時 (410 ~432) 去僧訶羅首都阿努拉達補拉,住在大寺,專研 巴利三藏和僧訶羅文的注疏,並用巴利文著述了很多書。 原來古代僧伽羅僧人,曾用僧伽羅文寫了不少注疏,因為 其他上座部佛教流行的國家不懂僧伽羅文,所以這些注疏 ──主要是大寺的作品,"都被偉大的注釋家覺音以律藏和 經藏中各種典籍的注疏形式譯成了巴利文"(《錫蘭簡明史》 122 頁)。 覺音依據大寺派的傳統思想理論,對巴利三藏聖典都寫了重要 的注釋,並寫了一部著名的《清淨道論》,系統地論述三藏和 義疏的精要。他對南傳上座部佛教的長期流傳是有很大影響的。 所以,法顯當時拿到的底本,它的文字不無可能是「僧伽羅文」, 而不是多經過一道翻譯的「巴利文」。 ====================================================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 卍 獅子吼站 相關資源: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電子三藏結集中 http://www.cbeta.org > --------------------------------------------------------------------------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剛) 站內: BudaHelp 標題: Re: 請教: 原始佛教(南傳法)的相關典籍 時間: Wed Dec 31 19:19:39 2008 更多的資訊如下,還請大家若有進一步資訊,不吝分享: 關於「漢譯《雜阿含》」與「南傳相應部」的關係,一些討論,摘要如下: * 《佛光大辭典》說: - 關於雜阿含之傳承部屬,據法華經玄贊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 章卷四末、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八等所舉,四阿含均為大眾部所傳; 然俱舍論稽古卷上舉出,雜阿含、中阿含為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 )所傳;印順則認為漢譯雜阿含為說一切有部所傳,巴利文相應部 為赤銅鍱部所傳,別譯雜阿含經則近於飲光部所傳。 - 據日本學者赤沼智善之「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載,南傳相 應部與北傳漢譯雜阿含經二者間,不僅所收經之存闕不一,且所說 之義理相違之處亦不少。 又對於「漢譯《雜阿含》」的翻譯經過,一些討論如下: *《歷代三寶紀》卷10:「雜阿含經五十卷(於瓦官寺譯。法顯[5] 齎來。見道慧宋齊錄)」(CBETA, T49, no. 2034, p. 91, a24) * 《開元釋教錄》卷5:「雜阿含經五十卷(於瓦官寺譯梵本法顯齎 來高僧傳云祇洹寺出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CBETA, T55, no. 2154, p. 528, a23-24) [*7-18]慧=惠【宋】*。 底本是法顯帶回來的。從哪裡帶回來呢? * 於隆安三年(399)離長安,西渡流沙,越蔥嶺,往天竺求法, 時年六十頃。前後凡十餘年,經三十餘國,攜回許多梵本佛經。其 路程經長安、敦煌、于闐到中印度,遍歷佛蹟後,三年學於華氏城 ,二年學於恆河下游加爾各答附近,後至錫蘭二年,經由蘇門答臘 ,於義熙九年(413)歸國。其間所學,有律、長阿含、雜阿含、 涅槃經等。 * 錫蘭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和中國的佛教文化交流,很早就有一種特 殊關係:約在410 年,我國的法顯訪問師子國,在無畏山住了兩年 ,他的游記描繪了當時錫蘭首都、民情和佛教的盛況,為後人提供 了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也為錫蘭的歷史和佛教增了光,很受錫蘭 人民崇敬。約在434 年,有師子國鐵索羅等兩批比丘尼先後到達中 國當時南方宋都建康(南京),為慧果等三百餘人授比丘尼戒,在 中國建立比丘尼僧團。中國比丘尼於二眾中受戒,是從慧果開始的 。比丘尼僧團在錫蘭傳承了一千多年,約在十一世紀而絕跡,此後 ,南傳上座部盛行的國家,至今仍未恢復起合格的比丘尼僧團。覺 音於五世紀前期在錫蘭用巴利文寫的《善見律毗婆沙》,約在五世 紀後期,便傳入中國,並被譯為漢文流通。當時在中國流傳"眾聖 點記"的佛滅年代說,也是隨著這部書傳進來的。 覺音是南傳上座部巴利語系佛教的一位傑出的著述家,約為五世紀 前半前人,出生於北印度菩提伽耶附近的婆羅門族,在菩提伽耶一 座僧訶羅人建造的寺院出家,於摩訶那摩王時(410 ~432) 去僧 訶羅首都阿努拉達補拉,住在大寺,專研巴利三藏和僧訶羅文的注 疏,並用巴利文著述了很多書。原來古代僧伽羅僧人,曾用僧伽羅 文寫了不少注疏,因為其他上座部佛教流行的國家不懂僧伽羅文, 所以這些注疏──主要是大寺的作品,"都被偉大的注釋家覺音以律 藏和經藏中各種典籍的注疏形式譯成了巴利文"(《錫蘭簡明史》 122 頁)。覺音依據大寺派的傳統思想理論,對巴利三藏聖典都寫 了重要的注釋,並寫了一部著名的《清淨道論》,系統地論述三藏 和義疏的精要。他對南傳上座部佛教的長期流傳是有很大影響的。 所以,法顯當時拿到的底本,它的文字不無可能是「僧伽羅文」, 而不是經過一道翻譯的「巴利文」。 感謝 maha 的提供資訊。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