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與體相用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關於一些名詞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ue May  4 04:20:11 1999)
轉信站: Lion


:   1.體.相.用
:   2.因,緣,果
:   3.事,理     

    其實除了因緣以外,「體相用」三大以及「事理」二分法,
都是佛滅後很久之後的後代論師 "發明" 的 :)

    體相用三大,出自大乘起信論,提出此三大的原因在於當時
的社會狀況,為讓人了解佛法進而 "起信",一方面為駁斥他宗
(起信論的思想屬地論宗,而與其他部派有些觀點上的不同),
因此發明了此名詞。

    事與理的分別,最常見於起信論與華嚴宗,都是佛滅後很久
很久以後,因為某些地域的情況,為了在解釋佛法時較為清楚,
而方便採用的分類。

    這些其實都是為了方便人瞭解佛法,而用當時的語句加以整
理而產生的名詞。不過到了後來的人,有時運用這種名詞後反而
讓人更不易了解原義,這就不是原先發明這些詞的大德們的用意
了 :)

    至於佛陀所強調的因緣,與後世論師們所強調的也有所不同。
白話的解說可以參考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緣起』一書。


:   這些都很重要,是研究的必備基礎;

    要研究佛學論文,則這些是必要的。若只是要了解佛說、進
而實修,自知自證,則這些後世發明的詞雖有其意義,卻不是必
要的,像佛世時所有證道的人都沒聽過這些詞 :) 不過當然,能
懂得越多自然是越好,只不過我們必須知道佛陀當時強調過以「
經、律」為標準,而非以「論」為標準 :) 因此對於論中所言,
若能消化吸收,再以當代的話語解釋,相信才是寫論的大德們的
原義。


:   確切字義很重要,不清楚應查字典,以及佛學辭典

    佛學辭典的確是很有用的。如果能將經文交相比對,而探得
佛陀本懷,相信是大家所樂見 :) 


:   又,佛性非因非果,不能以因果論..,佛性乃是圓融絕待的(圓滿法,非相對待的法)

    這是題外話了。其實佛陀沒將 "佛性" 定位過,而是說自知
自證。佛性之爭是從佛滅後約五百年開始,每派都有不同論法 :)

    因此就實修上比較能把握的,應該是「經」的部分,至於各
派論師的不同意見,除非我們能實修證入,否則只是在模仿論師,
但是連論師是不是對的都無法證明 :)


祝 福慧雙修!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別害羞, 儘管問喔!                                BudaHelp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