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修行死想①,思惟死想。」
時,彼座上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常修行、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汝云何思惟、修行死想?」
比丘白佛言:「思惟死想時,意欲存七日,思惟七覺意,於如來法中多所饒益,死後無恨。如是,世尊!我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非行死想之行,此名為放逸之法。」
復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任修行死想。」
世尊告曰:「汝云何修行、思惟死想?」
比丘白佛言:「我今作是念:『意欲存在六日,思ⓐ惟如來正法已,便取命終,此則有所ⓑ增益。』如是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汝亦是放逸之法,ⓒ非思惟死想也。」
復有比丘白佛言:「欲存在五日。」或言四日,或言三日、二日、一日者。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止!止!比丘!此亦是放逸之法,非為思惟死想。」
爾時,復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忍修行死想。」比丘白佛言:「我到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已,還出舍衛城,歸所在,入靜室中,思惟七覺意而取命終,此則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亦非思惟、修行死想。汝等諸比丘所說者,皆是放逸之行,非是修行死想之法。」
是時,世尊重告比丘:「其能如ⓖ婆迦利②比丘者,此則名為思惟死想。彼比丘者,善能思惟死想,厭患此身惡露不淨。若比丘思惟死想,繫ⓗ意在前,心不移動,念出入息往還之數,於其中間思惟七覺意,則於如來法多所饒益。所以然者,一切諸行皆空、皆寂,起者、滅者皆是幻化,無有真實。是故,比丘!人命呼吸間當於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如是,比丘!當ⓘ知作如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增〕-【聖】
聖本無「增」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增」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非+(為)【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非為」。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能」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忍=任【明】
「忍」,明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忍」,今依據明本改作「任」。
ⓕ 食+(乞食)【宋】【元】【明】
「食」,宋、元、明三本作「食乞食」。 大正藏無「乞食」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婆=彼【聖】
「婆」,聖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聖本改作「彼」。
ⓗ 意=念【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念」。 「念」,大正藏原為「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 知作如=作【宋】【元】【明】
「知作如」,宋、元、明三本作「作」。 「作」,大正藏原為「知作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作」。
[註解]
① 死想:觀察死亡必然會發生,我必定會死,而且人命呼吸間,隨時可能死亡。又譯為「隨死念」、「念死」、「死隨念」。
② 婆迦利: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信解脫,意無猶豫」第一,後來他身患重病,久病厭世,舉刀自殺時以四聖諦思惟五受陰而得涅槃,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四意斷品 26〉第10經、《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65經。又譯作「跋迦利」、「跋迦梨」、「婆迦梨」、「薄迦梨」。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是《四十二章經》記載佛與弟子對話說到「人命在呼吸之間」的出處。
- 「死想」即是十念法門中的「念死」,可參考《增一阿含經》卷二〈3 廣演品〉第10經。
- 本經中佛陀以婆迦利比丘厭患此身惡露不淨,思惟生法皆是死法來說明「思惟死想」,這則事件的詳情可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四意斷品 26〉第10經,當時婆迦利比丘在極大的病苦下:「思惟是五盛陰:是謂此色,是謂色集,是謂色滅盡;是謂痛、想、行、識,是謂痛、想、行、識集,是謂痛、想、行、識、滅盡。彼於此五盛陰熟思惟之,諸有生法皆是死法。知此已,便於有漏心得解脫。」(CBETA, T02, no. 125, p. 642, c15-19) 《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65經也記錄了此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