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東因發心

[佛光大辭典]

密教以東方阿閦如來之位為發菩提心之「因位」,依東、南、西、北、中之順序,配上五佛,表示修行之方向與階段。為「中因發心」之對稱。此說係以「始覺修生」為宗旨,乃善無畏三藏所傳。真言行者斷惑修證之過程,其菩提心之次第轉昇,可分為五階位,配合悉曇 (a,阿)字在音韻上之五種轉化,稱為阿字五轉,若以此五轉配上五方五佛時,再依準世間五行之配立,而以東方阿閦如來之位為發菩提心之因位,並次第將南方寶生如來之位配上修行位,西方彌陀如來之位配上菩提位,北方釋迦如來之位配上涅槃位,中央大日如來之位配上方便究竟位。以修行方向而言,此係「從因向果」之取向,屬於「始覺上轉門」之義。〔大日經疏卷二十〕(參閱「中因發心」1017、「阿字五轉」3613) p3295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中因發心

為「東因發心」之對稱。密教以中臺大日如來之位為發菩提心之「因位」,依中、東、南、西、北之順序,配上五佛,表示修行之方向與階段。乃唐代不空三藏所傳之義,此說係以「即事而真」為旨,以「本有本覺」為宗。真言行者斷惑修證之過程,其菩提心之次第轉昇,可分為五階段,配合悉曇 (a,阿)字在音韻上之五種轉化,稱為阿字五轉,若以此五轉配上五方五佛,再依準世間五行之配立,而以中臺大日如來之位為發菩提心之因位(發心位),配上悉曇之 (a)字;以東方阿閦如來之位為修行位,配上 (ā)字;以南方寶生如來之位為菩提位,配上 (aj)字;以西方彌陀如來之位為涅槃位,配上 (ah)字;以北方釋迦如來之位為方便究竟位,配上 (āh)字。以修行之方向而言,此乃「從果向因」之取向,屬於「本覺下轉門」之說。〔宿曜軌(不空)、大日經疏卷十四〕(參閱「東因發心」3295、「阿字五轉」3613) p1017


五轉

為密教表示菩提心依次轉昇的五種階段之用語。密教之修行者發菩提心時,自因至果轉昇之次第,分為五階段,配合悉曇字 (a,阿)字在音韻上之五種轉化,稱為阿字五轉,略稱五轉。即:(一)發心(因),指發菩提心而求佛果。有本有、修生二種。(1)一切眾生心中本來法爾,具有本覺之妙慧,稱為本有菩提心。(2)由本覺之熏力而發起歸本之心,稱為修生菩提心。(二)修行(行),指正修三密之妙行而趣向佛道。(三)菩提(證),指由行因而證果德。(四)涅槃(入),指果德既滿,而入於涅槃。(五)方便究竟(方便),指圓滿具足以上四德,自證與化他之萬德成就。此五階位次第轉生,故稱五轉。

此五轉與因、根、究竟等三句之關係雖有開合之異,然其法體皆同。二者關係如左表所示。

五轉之建立有三種:(一)唯修生之五轉,又稱始覺上轉門之五轉。謂行者修生菩提心轉起之行相,顯示從因至果進修之次第。此乃東因發心之義,為唐代善無畏三藏(密教傳承之第五祖)所傳。行者發心之位為東方寶幢如來,依東、南、西、北、中之修行方向與次第,五轉依次配當寶幢(阿閦)、開敷華(寶生)、無量壽(彌陀)、不室成就(釋迦)、大日等五佛, (a)、 (ā)、 (aj)、 (ah)、 (āh)等五字,及大圓鏡、平等性、妙觀察、成所作、法界體性等五智。(二)唯本有之五轉,其方向與次第為中、東、南、西、北。凡修生者,乃本有之德相顯現於外之義,故有修生之五轉,則必有本有之五轉。(三)本有與修生合論之五轉,又稱本覺下轉門之五轉。依中、東、南、西、北之方向與次第,中央為本有之菩提心,東方為修行,南方為證菩提,西方為入涅槃,北方為方便究竟。此乃中因發心之義,為唐代不空三藏(密教傳承之第六祖)所傳。本有之菩提心,係指所求之菩提即本覺之智力;隨此智力緣,為能求之作用,稱為始覺修生。然今以中央為本有之菩提心,並將修行、菩提、涅槃、方便等次第配於東、南、西、北,故稱本修合論之五轉。於此之際,修生之菩提心乃合於東方修行之所。圖示如下:

五轉之次第,諸經軌中所說不一,主要依用東南西北中(東因發心之義)、中東南西北(中因發心之義)二說。〔悉曇藏卷五、大日經疏卷一、卷二、卷四、卷十四、卷二十、祕藏記鈔卷五、菩提心義卷六、三十七尊心要〕(參閱「阿字五轉」3613) p1206


空點

指附於梵字上之圓點,即‧(其音為 j),有隨韻點畫之意。為悉曇十二摩多之第十一。以 (a,阿)為例,加圓點即成 (aj,暗)。蓋悉曇之空點,在梵語文典上稱為隨韻(梵 anusvāra),意謂隨母音而鼻音化;而 可解為梵語 ajbara,意謂大空,故由此轉釋而稱該圓點為空點。又 為「阿字五轉」之一,依「東因發心」之義,配於發菩提心之位,故亦稱菩提點。大日經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三上):「此阿上有點,是大空義,猶此菩提之心,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成菩提也。」

於密教中,以悉曇 字在音韻上之五種變化配上五方五佛、五智等,次第說明修行者之各種修證階次與方向,比即阿字五轉之義,其中,以東方之阿閦如來為發菩提心之「因位」,循著「從因向果」之修證方向,稱為東因發心

又於空點之下加畫一半月形,成為,此稱仰月點。其形在梵語文典中屬於隨鼻韻(梵 anunāsika),意謂隨母韻而鼻音化,故仰月點之用法與空點相同,半月形僅係裝飾而已。密教對附有空點之字,皆解釋作「大空」之義。〔理趣釋卷上、大日經疏卷七、卷九〕(參閱「仰月點」2170) p3484



(一)悉曇字 (a,短音)。為悉曇十二韻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五十字門之一。又作婀、安、頞、菴、曷、[施-也+可]、噁、惡、遏。為阿字五轉之第一轉,故又稱初轉阿字,或無轉阿字。

蓋印度自古以來即普遍研習有關悉曇字母之字義,於佛教中,顯密諸經論疏亦皆廣泛運用,尤以密教,言及真言陀羅尼時,必特別重視悉曇字義之解說。而於悉曇五十字中,阿字為第一字,此係因凡有開口成聲者,必含有阿字之聲,若離阿字聲,則無一切言說可言,故密教以阿字為眾聲之母。又悉曇諸字於運筆之初,必打「、」點,此點稱為阿點,以此表示「阿」亦為眾字之母。準此,並引申其義,遂謂內外一切之教法皆由阿字所產生,大日經疏卷七又進一步以阿字為「一切法教之本」,大日經卷二、卷六亦分別歎之為「真言王」與「一切真言心」。

若就原本之字義而言,阿字含有「無」、「不」、「非」等的否定之意,如大方等大集經卷十海會菩薩品、文殊師利問經卷上等,謂阿字有「無常」之義;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舉出不破壞、不流等義;大寶積經卷六十五緊那羅授記品舉出無作、無邊、無分別、無自性、不可思議等諸義;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舉出菩提心、法門、無二、法界、法性、自在、法身等七義,稱為阿字七義;同經卷二又列舉無來、無去、無行、無住、無本性、無根本、無終、無盡等百義之多。又於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詮解四十二字門中之阿字時,釋之為「一切法初不生」,此一解釋為大小顯密各種經論所最常見者,尤以密教更以此義為其教相、事相之根本要義,故「阿字本不生」(梵 akāra-ādyanutpādah)已成慣用術語而散見於密教各類典籍中。

大日經疏卷七基於中論所說之「亦空亦假亦中」及大智度論之「三智一心」,而從「有、空、不生」等三義來解釋「阿字本不生」之理。又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日經疏卷十四則以阿字為本初不生之淨菩提心,謂若了知其實義,則亦可如實了知自心。蓋一部大日經之奧旨盡在窮究菩提心之相,故若就其大綱而言,亦可謂整部大日經盡在詮顯阿字之義相。

此外,又以胎藏界大日如來所宣說自內證之法門(即一部大日經),係在闡明「阿字本不生」之理,故可謂胎藏界大日如來之理法身即以此字為種子,此即大日經疏卷七所謂(大三九‧六五一下)「故毘盧遮那唯以此一字為真言也」之意。然同書卷七又以阿字為菩提心之種子,謂持誦阿字者皆有菩提心,並以之希求無上菩提。

以密教諸尊之種子而言,通常各尊皆有象徵引生、攝持佛智之種子及真言,然諸尊中部分並無各別特定之種子,而以阿字充之,此稱通種子真言。於金剛、胎藏兩部曼荼羅中,阿字又為胎藏之種子;於法、報、應三身中,阿字為法身之種子;於佛、蓮華、金剛三部中,阿字為佛部之種子;於因、行、證、入、方便等五轉之位次中,阿字為因之種子;於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之中,阿字為地大之種子。又密教各種觀法中,以阿字之形音義為觀想對象之觀法,稱為阿字觀,乃真言行者最重要之觀法。〔大日經卷三悉地出現品、守護經卷九陀羅尼功德品、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卷八十九、大日經疏卷十、卷十二〕(參閱「阿字五轉」3613、「阿字本不生」3615、「阿字觀」3615)

(二)悉曇字 (ā,長音)。悉曇十二韻之一,五十字門之一。又作痾、噁。為阿字五轉中之第二轉,即無點的阿字加上一點(稱為修行點);以五轉配上五佛,阿字表示南方寶生如來之三摩地,象徵修行之德,故於五轉中,屬於修行位,此係東因發心之說。若以之配當四方,則表示南方之修行門,為一切法寂靜(梵 āranya)之義,故悉曇家多稱此字為「寂靜之阿字」。此外,此字另有遠離我、自利利他、空、三昧、聖者、少欲知足、清淨、制度、教誨等諸義。〔金剛頂經釋字母品、大日經疏卷十、卷十四〕 p3609


阿字五轉

為密教用來表示菩提心依次轉昇的五種階位之用語。略稱五轉。 (a,阿)字為悉曇十二韻之一,於密教中,依照悉曇音韻上五種之轉化,配上發心、修行、證菩提、入涅槃、方便究竟(方便)等五德,用以表示真言行者菩提心漸次昇轉之修行階段,稱為阿字五轉。據大日經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二下、七二三中):「此阿有五種,阿、阿(長)、暗、噁、噁(長)。(中略)阿字一字即來生四字,謂阿是菩提心,阿(長)是行,暗是成菩提,噁是大寂涅槃,噁(長)是方便。」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以阿字為本有淨菩提心之體,並以此義與阿字字音之轉化配合之,而將密教修行者菩提心開顯之次第分為五種階段。即:(一)阿(短音),表示發菩提心,稱為發心。其中又分為兩種:(1)本有菩提心,謂一切眾生之心中本來法爾,皆具有本覺之妙慧。(2)修生菩提心,謂經由本覺之熏力而發起歸本之心。(二)阿(長音),表示修持三密六度之妙行,稱為修行。(三)暗,表示修行圓滿,獲得自證之果德,稱為證菩提。(四)噁(短音),表示由於果德圓滿,故證入不生不滅之理體,稱為入涅槃。(五)噁(長音),表示具足自證與化他之萬德,隨緣度化,到達三平等之位,稱為方便究竟。

以此五轉,即可涵蓋大日經之大意,蓋一部大日經之大意,不出因、根、究竟等三句。古來多以此三句配合五轉,即以發心為「因」,中間之三項為「根」,最後之方便為「究竟」,此無異說;另有以發心為「因」,修行為「根」,其餘三項為入於「佛果」之心,此係屬佛果究竟之義,此有異說。又於三句之中,若就以發心之位為「因」而言,有東因發心與中因發心二義,古來稱東因發心之說為善無畏所傳,中因發心之說為不空所傳。東因發心即以東方配上發心,南方配上修行,西方配上證菩提,北方配上入涅槃,中央配上究竟;以修行之方向而言,此係「從因向果」之取向,屬於「始覺上轉門」之說。中因發心則以中央之阿(短音)配上發心,東方之阿(長音)配上修行,南方之暗配上證菩提,西方之噁(短音)配上入涅槃,北方之噁(長音)配上方便;此係「從果向因」之取向,屬於「本覺下轉門」之說。兩者之異,如下表所示:

善無畏之東因發心係以始覺修生之大日經宗義為根本,不空之中因發心以本覺本有之金剛頂經宗義為依據;然以機根有頓(發心即到)、漸(修行分證)之別,故善無畏所傳亦有中因之義,不空之義亦非僅含下轉門之說,而係以詮顯「發心即到」之旨為本義。〔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大日經疏卷二十、宿曜軌(不空)、祕藏記私本鈔卷四〕 p3613


密教五大

即相對於顯教所詮釋五大為有為無常之法;於密教則以五大為諸法之本體所立之法,係如來之三昧耶身。三昧耶,為本誓、標幟之義;即以地、水等五大標幟法身如來無相三密之妙境界內容,以及法身之本誓;此即所謂密號名字。密教胎藏界以五大色法為大日如來之理法身。其種子為 (a,阿)、 (vi,尾)、 (ra,羅)、 (hūj,吽), (khaj,欠)等,或 、 (va,嚩)、、 (ha,訶)、 (kha,佉)等,即五方五佛之種子。亦即以此五大配於五方之五佛。唐代善無畏譯之尊勝儀軌載,以地、水、火、風、空順次配當東、西、南、北、中,即始覺上轉之修生金剛界東因之義。唐代不空譯之宿曜經,則以空、風、火、水、地配東、西、南、北、中,即依本覺下轉之本有胎藏界中因之義。此二種說法之圖示、解說如下:

(一)尊勝儀軌之義

尊勝儀軌之五大乃依「東因發心」之義:(1)地大,配東方阿閦,為發心之位;即以修生之菩提心為因,生起大悲之萬行,猶如地為生萬物之根本;又菩提心堅固不動如地,故阿閦之標記為不動。其大圓鏡智之任持一切諸法與地之能任持萬物相應;位於東方,表示修生之始;黃色為不變色,即與菩提心之不變相應。(2)水大,配西方彌陀,為成菩提之位;此菩提心之自性清淨及無量光之究竟圓明,猶如水之圓明。其妙觀察智、說法斷疑之德,猶如水之能洗滌塵垢;位於西方,與行證之終極相應;白色與無量光相應。(3)火大,配南方寶生,為修行之位;以其修成萬行,猶如火熱能成熟萬物;其平等性智,斷滅一切虛妄差別,使之平等一如,猶如火之能燒盡萬物。(4)風大,配北方不空成就,為入涅槃之位;即表示涅槃之寂滅萬物,猶如風大之能破壞萬物;位於北方,與涅槃之高位相應;黑色與涅槃之幽然深妙相應。(5)空大,配中央大日,為方便究竟之位;表示大日圓成四德,含容自利利他之一切功德,猶如虛空之含容一切萬象。其法界體性智之周遍法界,廣大無邊,亦同此意;位於中央,與周遍法界相應;青色與含容一切相應。

(二)宿曜經之義

宿曜經之五大乃依「中因發心」之義:(1)地大,配中央大日,為發心之位;此乃表示以本有之菩提心,堅固不動,為諸法本源之體性,其性猶如大地;亦如法界體性智之為諸法本源;黃色與菩提心之不變相應。(2)空大,配東方阿閦,為修行之位;修萬行,行行圓具而無缺少,猶如虛空之含容萬物;亦如大圓鏡智之含容萬象;其為東方者,以東方為萬物之始,故與萬行之始相應;青色含容五色,故與含容萬行相應。(3)風大,配西方彌陀,為涅槃之位;阿彌陀意譯無量光,乃表示涅槃之德;其妙觀察智、說法斷疑生信之功用,與風大之能殺能成二德相應;相對於東方為萬物之起首,西方則為萬物之終歸,意即涅槃;白色與無量光相應。(4)火大,配南方寶生,為成菩提之位;以其萬行成熟,開菩提之花,猶如火熱之於草木;故配於南方為赤色。(5)水大,配北方不空成就,為方便究竟之位;此以利他之方便成就利他之妙業,能應眾生之機,斷除迷妄,猶如水之方圓隨器,能洗滌塵垢;北方,印度之俗為勝方,故與究竟位相應;黑色為染色之至極,與究竟位之至極相應。〔大日經卷三悉地出現品、卷五阿闍梨真實智品〕(參閱「中因發心」1017、「東因發心」3295、「阿字五轉」3613) p4486


從因向果

修行佛道時,從因位(例如菩薩位)次第進入果位(例如佛位),如此向上進修者,即稱從因向果,或從因至果。反之,自果位向眾生教化、引導,再由因之分位而出者,則稱從果向因。於密教與日本天台宗均有此類說法,以之表示修行者在修證過程中之階位與方向。(參閱「東因發心」3295、「從果向因」4556) p4556


從果向因

即從三身圓明之果位返向發心修行之因地。乃「從因向果」之對稱。例如果位上之佛為化導眾生之故,乃方便示現菩薩身、聲聞身;另如念佛行者已往生淨土後,再返回娑婆之苦界,行還相迴向之攝化,皆是從果向因。

於密教中,為表示修行者從最初發心之位至佛果之位,依照悉曇 (a,阿)字在音韻上之轉化,配合五方五佛,而有東因發心與中因發心兩種修行方向之別。其中,中因發心係以中央之大日如來配上發心之因位,依次向東,南、西、北之方位修證,呈現從「果位」至「因位」之修行取向,特稱為從果向因。

另於天台宗所判釋之圓教位次,原有「六即位」之說,並以之配合菩薩修行之各階位。六即,自淺至深之順序為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分證即)、究竟即。日本天台宗之祖最澄即依六即位之說更創新義,謂以理即等前五即為因位,以第六之究竟即為果位,順著「始覺」之次第而向上進修,稱為從因至果;就教義法門而言,稱為始覺法門。反之,若基於「佛凡一體」之理,以理即為圓滿之佛果位,以名字即乃至究竟即等後五即為化他之行的因位,如此由究竟即向理即逆向修行,則實為順著「本覺」之次第,由果向下轉修,稱為從果向因;就教義法門而言,稱為本覺法門。(參閱「中因發心」1017、「五轉」1206、「從因向果」4556) p4556



(一)梵語 pāpa,巴利語同。為三性之一。相對於「善」、「無記」,與「不善」(梵 akuśala,巴 akusala)同義。即能招感苦果或可厭毀之不善法,及惡思之所作。其性質包括違理背法、違損自他、與貪瞋等煩惱相應、能障害聖道等。俱舍論卷十六(大二九‧八四中):「由此能感非愛果故,是聰慧者所訶厭故,此行即惡,故名惡行。」即表此意。

善(巴 puñña),即所有善界之善行。反之,「惡」則為破壞人倫秩序之一切品格、心意與行為。據經集(巴 Suttanipāta)四○七偈所載,世尊之出家,即為遠離由身所造之惡業,捨棄由口所造之惡行,而過清淨之生活,故惡業、惡行實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係。除身、口所造之惡行外,後世更增加意識所造之惡業,而有「身三、口四、意三」等十種惡業,金光明最勝王經夢見金鼓懺悔品即謂(大一六‧四一二中):「身三語四種,意業復有三;繫縛諸有情,無始恆相續;由斯三種行,造作十惡業。」

十惡業即指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常與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僧、惡心出佛身血等五逆罪並提。無量壽經之成書年代早於金光明經,故僅說殺、盜、邪淫、妄語、飲酒等五惡,此即五戒之由來。蓋佛教關於惡業之說法,由來已久,稱此等破壞人倫秩序之行為為惡業,係原始佛教乃至大乘佛教之一貫思想。〔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二、俱舍論卷十四、卷十六、法界次第初門卷上、大乘義章卷七〕(參閱「不善」994、「」4873)

(二)悉曇字 (ah)。又作痾、噁、阿。或稱涅槃點。為悉曇十二摩多之一,五十字門之一。在阿字五轉中,為第四轉,即於無轉之阿字旁加涅槃點者。大日經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四上):「若阿字傍加二點,即是菩提心并除一切障得涅槃也。」依善無畏(637~735)所說東因發心之義,阿字五轉配於五佛中,此字相當於北方之釋迦如來。此字為除蓋障菩薩之種子,大日經疏卷十釋之,謂此字有降伏、除遣之義。另據方廣大莊嚴經卷四載,此字有滅沒(梵 astaj-gamana)、沒滅盡、遠離等義。〔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大日經卷五布字品、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理趣釋卷上、大日經疏卷二十、悉曇藏卷五、卷六〕(參閱「阿字五轉」3613) p4944



悉曇字 (āh)或 。又作惡。乃密教阿字五轉之第五。大日經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二下):「又此阿有五種,阿、阿(長)、暗、噁、噁(長)。」噁即第五字,係 (ā,阿字長音)附上菩提點而成。大日經疏卷十四,說明集合諸字門而成身之事中謂(大三九‧七二四下):「其第五噁字遍一切處,隨意所作皆得也。此在身外,如佛身光,隨意而用,不在身內布字之位也。」

以阿、阿(長)、闇、惡四字配於發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轉法門,而噁字則具足此四轉之方便力,故稱五轉具足之噁字。又五轉配五佛有二說:(一)若依善無畏之東因發心義,此噁字相當於中央大日。(二)若依不空之中因發心說,即為北方不空成就佛三昧。〔大日經疏卷十三、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五、大日經疏抄卷七〕(參閱「阿字五轉」3613) p5963



悉曇字 (aj)。又作菴、暗、唵、[口*菴]。悉曇十二韻之一,五十字門之一。為「阿字五轉」中之第三轉,即於 (a,阿)字之上方加菩提空點(‧)。於五轉配五佛中,相當於西方無量壽如來之三摩地,此乃依「東因發心」之義。方廣大莊嚴經卷四(大三‧五六○上):「唱唵字時,出一切物皆無我、我所聲。」即梵本中 amogha-utpatti 一語。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中以此字即邊際之義。〔北本涅槃經卷八、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大日經疏卷十三、卷十四、卷二十〕(參閱「東因發心」3295) p6526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五相成身觀

密教金剛界用語。係令行者具足五相而成就本尊身的觀行。又作五轉成身、五法成身。即︰通達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剛心、證金剛身、佛身圓滿。此觀門相對於胎藏界的五字嚴身觀,而為金剛界即身成佛之要道、頓證菩提之祕術,若依《教王經》之意,雖為從顯入密的正機所用,然直往的真言行者也不能不修此觀。其大要謂,行者先入阿娑頗娜伽三摩地,觀一切諸法皆空,不見身心之相,自思住於真如實際之空理而成佛時,遍滿空中的祕密佛授以五相成身觀之旨要云云。

其觀行的次第為︰

(1)通達菩提心︰即行者住於觀察自心三摩地,誦自性成就真言,觀自心形如月輪,此月輪中尚有輕霧(表無明)。

(2)修菩提心︰即誦真言、觀自心如清淨的滿月輪,離諸煩惱垢染,離能執、所執的分別。

(3)成金剛心︰觀修菩提心之位的種子轉成金剛蓮華等本尊的三昧耶身,亦即觀自心即三昧耶身之位。更依以行廣金剛、斂金剛觀法。「廣金剛」即觀展舒自心的三昧耶身廣泛周遍於法界,「斂金剛」即觀周遍於法界的自身漸次收斂而納入自身的方寸,在此觀中,法界萬象皆與我合為一體,修顯自心本具的萬德。

(4)證金剛身︰行者自身證得本尊的三昧耶身之觀行。成金剛心與證金剛身雖有心身之異,但同為三昧耶身之位。

(5)佛身圓滿︰即轉證金剛身的三昧耶身為相好具足的本尊羯磨身。此為觀行之極致,即身成佛。

此五相有自證、化他二門,若以之配於五智、五大,則依自證門的中因發心之義,其次第當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及地、空、火、風、水;但若依化他門的東因發心所傳,其次第則應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及地、火、水、風、空。因此,若能成就究極的佛身圓滿之位,可得五智具足圓滿。

此五相若配以種、三、尊之次第,則通達菩提心與修菩提心是種子位,成金剛心與證金剛身是三昧耶位,佛身圓滿屬尊形位。又,種、三、尊可依序配於法、報、應三身,即種子位是法身,三昧耶位是報身,尊形位是應身。

五相成身之名見於《金剛頂瑜伽降三世成就極深密門》、《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十八會指歸》及《菩提心論》等書。而敘述五相成身觀之實質的金剛頂部經軌頗多,如三卷本《教王經》卷一、《略出經》卷二、《蓮華部心儀軌》等。

◎附︰馮達庵〈五相成身釋要〉(摘錄自《馮大阿闍黎金胎兩部手澤》)

大乘實教初地,便顯妙、平二智,至十地而圓成。密教金剛初心,始露鏡智,至金剛後心乃盡量開發,作智亦連帶成就。法界體性智隨妙、平二智而漸現;至鏡、作二智圓滿時,此智亦達其極。

五相成身次第,原表鏡智進修歷程。此類行者,先證顯教十地境界,妙、平二智已告完成;法界體性智亦發展過半。然鏡、作二智未備;雖得見十方諸佛密布空間,不離「因緣所生法」(亦名依他起法);法界中所有如來未能任意出現,於是有五相成身法之修證。

行者雖登實教初地,第八識未克遍緣「一切種子」,須仗諸佛加持力引入之。已接觸「一切種子」本質,是謂「通達本心」。行者返顧胸間,覺有月輪出現,即一切種子之集合(﹖)體。但接觸能力尚弱,因緣習氣猶在,形成烏雲罩月之憾;即第八識未能純淨之表徵也。

進求深入一切種子本質,觀力漸次增強,終於斷絕因緣習氣,月輪不復被罩,全顯皓潔光相,是謂「開發菩提心」。爾時,第八識純淨無疵,轉稱大圓鏡智。

行者自心種子(﹖)隨鏡智清淨而超脫玲瓏,則本有五智皆自在無礙。爾時,運用妙觀察智開為真實妙相,斯現五股金剛杵(顯教所謂實相,但就無形之性言之),是謂「證金剛心」。

前節祇證行者自心種性,若欲遍證他身,則須運用平等性智,引自性由全身遍達十方,貫徹所有種子之中,一一證明其真實妙相。返顧自身,覺全身成五股金剛杵,是謂「成金剛身」,即遍照如來之基本法身。

依基本法身隨機化度,則運用成所作智以濟之。能化之形,或現他受用身,或現應化身,或現等流身,而一一融攝於自受用身,是謂「佛身圓滿」。爾時五智同為至極矣。(編按︰本文依馮達庵之手稿整理而成,唯有若干字跡不易辨識,故以﹖號附之,以提醒讀者。)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