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悉地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經名)蘇悉地羯羅經之略稱。
梵名 Susiddhikara-mahātantra-sādhanopāyika-patala。凡三卷。唐開元十四年(726)輸波迦羅(即善無畏三藏)譯。又作蘇悉地羯羅經、蘇悉地羯囉經、蘇悉帝羯羅經、妙成就法、妙成就作業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本經廣說有關佛部、蓮花部、金剛部等三部悉地成就之儀則,與大日經、金剛頂經同為密教三部大經之一。內容包括持誦、灌頂、祈請、護摩、成就、時分等。
大正藏第十八冊中所收之本經共有三種版本,皆為三卷,即麗本三十七品、宋本三十八品、和本三十四品。和本乃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即日本延曆二十四年),由日本天台宗開祖最澄請回日本;其後,圓仁又請回梵本,並著蘇悉地羯羅經略疏七卷以解釋經文文義。於日本台密,大日經、金剛頂經二經為「胎(藏)、金(剛)而二」之經;相對於此,本經係用以詮釋金剛、胎藏「兩部不二」深旨之經。〔開元釋教錄卷十二、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四、佛祖統紀卷二十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五〕 p6786
三卷。唐‧輸波迦羅(善無畏)譯。全名《蘇悉地羯羅經》,又作《蘇悉帝羯羅經》,或意譯作《妙成就作業經》、《妙成就法》。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冊。本書為五部祕經、三部祕經之一,是頗受重視的密教經典。全書分三十四品,就佛、蓮華、金剛三部,敘說相應於息災、增益、降伏等作法之真言及其持誦法、持誦者之人品、供養法、灌頂法、三種護摩等密教儀軌,以及根據此等密教儀軌而來的種種成就法。
本經有高麗本、宋本、和本等三種版本。三本雖皆為三卷,但仍有若干差異︰(1)麗本三十七品,宋本三十八品,和本三十四品。(2)麗 由於本經係闡明真言行者之威儀法則等,因此古來被稱為咒毗奈耶。《開元釋教錄》卷九〈善無畏譯經〉之下載(大正55‧571c)︰「蘇悉地羯羅經三卷,唐言妙成就法,此與蘇婆呼並是咒毗奈耶,不曾入大曼荼羅,不合輒讀。同未受具人盜聽戒律,便成盜法。」日僧空海當係依此說,而以本經為密教律部之戒經。在空海之《三學錄》中,此經與《蘇婆呼童子經》即為持明藏中之二部戒本。密教以為,真言行者行住坐臥之行事,若能常依此二經,則悉地之事業較易成就。 日本之台密,以此經為「兩部不二」之祕經,相對於金胎二部之為「而二」之經,此經係更深祕之經。台密並將依據此經而有之「蘇悉地灌頂」,視為最極之法門。此經之註疏有圓仁之《略疏》七卷。 ◎附一︰〈蘇悉地法〉(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蘇悉地法,指根據《蘇悉地羯囉經》所修之祕法。為日本台密所立三部大法之一。金剛界法、胎藏界法及此蘇悉地法三部大法中,台密特別重視此蘇悉地法,以之為「金胎不二,兩部合一」之最極祕法。其本說即《蘇悉地羯囉經》卷上〈真言相品〉所云(大正18‧604b)︰ 此法係為令速成就三種悉地所修的念誦法,其行法乃依圓仁之《蘇悉地妙心大》,及最 ◎附二︰〈蘇悉地羯羅供養法〉(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等)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三卷。唐‧善無畏譯。又作《蘇悉地供養法》、《蘇悉地羯磨法》。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冊。內容係依《蘇悉地經》,敘述有關佛、蓮華、金剛三部之供養法則。上卷說曼荼羅之造法;中卷闡明護身、結髮、寶座、獻閼伽水、三部母真言、三部心真言、三部母印相、三部心印相、奉請本尊、淨地真言、除遣從魔等;下卷說塗香、華、燒香、飲食、燈、運心供養、坐法、正念誦等。 在大藏經中,宋、元二藏未收本書,唯高麗及明藏收錄,皆為三卷。《大正藏》第十八冊另收一別本,同為善無畏所譯,但分二卷。此二卷本與上述三卷本比較時,至第二卷運心供養為止,內容與三卷本全同,唯二卷本中之真言係以梵字書寫。運心供養以下之文則與三卷本稍有異同。 ◎附三︰〈蘇悉地業〉(摘譯自《密教大辭典》) 蘇悉地業為日本台密五業之一。係指專研《蘇悉地經》之業。傳教大師(最澄)於延曆二十五年(806)上奏,請制「止觀業、遮那業」二業,得敕許設年分度者二人各習一業。此中,「止觀業」宗天台,以學《法華經》、《金光明經》等諸大乘經典為主;「遮那業」則以學《大日經》等密經為主。其後,慈覺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
「復次,此經深妙,如天中天,亦有真言上中之上。若依此法,一切諸事無不成就。此經雖屬金剛下分,以奉佛教敕許通成故,亦能成就上二部法,譬如國王敕許依行,此法亦爾,准義應知。」
進行全文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