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測量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楚力反下力畺反說文從童正也經從里略也俗字也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ㄘㄜˋ ㄌㄧㄤˊ
使用儀器或量具以測定速度、長度等數值,或有關地形、地物之高下、大小等的狀態。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五相成身

(術語)五相具備,成就本尊身之觀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觀,五轉成身,五法成身。一通達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剛心,四證金剛身,五佛身圓滿。成此五相之觀而顯得金剛界之佛身也。金剛頂大教王經一說一切義成就菩薩(悉多太子),蒙諸佛警覺開示而修證五相之軌則。十八會指歸曰:「毘慮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現成等正覺。五相者,所謂通達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剛心、證金剛身、佛身圓滿,此則五智通達。」菩提心論曰:「一是通達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剛心、四金剛身、五是證得無上菩提獲金剛堅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備方成本尊身也。」一、通達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闍梨之開示,始觀吾質多心(第六識之緣慮心),為圓明之月輪,其徑僅一肘量。月輪之圓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淨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達菩提心。行者依此觀,漸拂無明妄想之念。金剛界儀軌說通達菩提心之文曰:「諸佛同音言:汝當觀自心,久住諦觀察,不見自心相。禮佛足白言:最勝尊,我不見自心,此心為何相?諸佛咸告言:心相難測量,授與心真言,即誦徹心明,觀心如月輪,若在輕霧中。如是諦觀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觀菩提心之月輪之位也。是於性德之菩提心發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廣歛二觀:廣者,漸廣月輪,使之周無邊;歛者,漸歛之而為一肘量。如是數數廣歛也。三、成金剛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堅固,猶如金剛,而於心月輪觀五股金剛之位也。四、證金剛身者,其觀全成就而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圓滿者,自己五股金剛之三昧耶身變而為大日如來,其眷屬圍繞,而坐於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謂五相之觀成,即成就佛身之義也。為此五相成身觀,用阿彌陀之妙觀察智定。三摩地儀軌云:行者欲入金剛定,先住妙觀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進禪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觀印修三摩地,即得如來之不動智。問何故以是定為妙觀察智之定?答曰:觀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斷說法之疑者,妙觀察智之妙用也。今觀諸法之如幻等觀自心界之理,故為妙觀察智。且無識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彌陀之定印,故以之為妙觀察智也。又守護國經說菩提心所說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觀經說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攝真實經說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寶海

(譬喻)功德之寶珠,甚多無數,不可測量,喻之以海。海土論偈曰:「功德大寶海。」


徹心明

(術語)五相第一通達本心之真言也。連華部心軌曰:「諸佛同音言:汝應觀自心。既聞是說已,如教觀自心。久住諦觀察,不見自心相。復想禮佛足,白言最勝尊。我不見自心,此心為何相?諸佛咸告言:心相難測量,授與心真言。即誦徹心明,觀心如月輪。若在輕霧中,如理諦觀察。真言曰:唵,質多羅底吠鄧,迦嚕(引)弭。」


正[彳*扁]知海

(譬喻)佛之正知,深廣而不可測量,故譬之於海。觀無量壽經曰:「諸佛正知海,從心想生。」往生論註上曰:「正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無相,故諸佛無知也,以無知故無不知也,無知而知者是正知也。是知深廣,不可測量,故譬海也。」觀經妙宗鈔上曰:「三智融妙名正知,無量甚深故喻如海。」


正遍知海

(譬喻)佛之正知,深廣而不可測量,故譬之於海。觀無量壽經曰:「諸佛正知海,從心想生。」往生論註上曰:「正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無相,故諸佛無知也,以無知故無不知也,無知而知者是正知也。是知深廣,不可測量,故譬海也。」觀經妙宗鈔上曰:「三智融妙名正知,無量甚深故喻如海。」


毘佛略

(術語)Vaipulya,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新云毘富羅。十二部經之第十。譯曰方廣經。稱方正廣大之經典。小乘之長阿含經,大乘之華嚴法華等諸經是也。若對於小乘,則一切之大乘經悉為方廣經。大乘義章一曰:「毘佛略經,此名方廣。理正曰方,義備名廣。若依小乘,諸正為方,言多曰廣。」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毘佛略,此云方廣。」大日經疏九曰:「梵音毘富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毘富羅法界。」然智度論三十三曰:「廣經者,名摩訶衍,(中略)鞞佛略(力夜反),秦言未曾有經。」是上所謂毘佛略,即方廣經,稱為摩訶衍,譯曰廣經。毘佛略,譯為第十一部之未曾有經。然他經論,未曾有經之梵名為阿浮達磨。二者相異,應考。


毘富羅

(術語)Vipula,又作尾布羅。譯曰廣大。大日經疏九曰:「梵音毘富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毘富羅法界。」

又(地名)Vipula,又作毘布羅,鞞浮羅,山名。譯曰廣博脅山。在摩竭陀國,常人所見,故佛處處引之為喻。瑜伽倫記三上曰:「廣博脅山者,舊云毘富羅山,其形如非天脅也。」翻梵語曰:「鞞浮羅山,譯曰大也。」智度論二十八曰:「計一劫中一人積骨過於鞞浮羅大山(此山天竺人常見,以易信,故說)。」涅槃經二十二曰:「一一眾生,一劫之中所積身骨,如王舍城毘富羅山。」月藏經八曰:「毘福羅山。」西域記九曰:「山城北門西有毘布羅山。」


法性海

(術語)法性深廣,不可測量,譬之以海。菩薩處胎經曰:「法性如大海。」起信論曰:「法性真如海。」


法界加持

(術語)諸佛真言,眾生之實相互相加持,謂之法界加持。演密鈔二曰:「疏釋云:毘富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為毘富羅法界,諸佛實相真言實相眾生實相,皆是毘富羅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名法界加持也。」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浩晧浩晧

此經及前大哀等經並是西晉竺法護譯詞理虜拙質朴不妙言浩皓重書者是無量無邊之義不可測量廣大也


猜度

古文[日*哉]猜二形今作[怡-台+釆]同[夕/鹿]來反猜疑也下徒各反度測量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第十二卷

即斯反量也思也難測量


[阿含辭典(莊春江)]
隨使死

南傳作「可被推量」(anumīy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依之而被測量」(is measured in accordance with it)。按:南傳註釋書也有將「anumīyati」解讀為「隨死」(anumarati)者,但菩提比丘長老認為這是「滑稽」(ludicrous)的解讀。(反義詞:「不隨使死者」)


[佛光大辭典]
十八圓淨

謂諸佛所住之淨土(受用土)具備有十八種圓滿之殊勝功德。又稱十八圓滿、十八具足。即:(一)色相圓淨,又作顯色圓滿、色類具足。謂諸佛之受用土普放光明,遍照一切世界。(二)形貌圓淨,又作形色圓滿、相貌具足、莊嚴具足。謂諸佛所遊化之處、所居止之處,一一皆具足眾多之妙飾莊嚴。(三)量圓淨,又作分量圓滿、量具足。謂諸佛所處之淨土廣大無邊,不可測量。(四)處圓淨,又作方所圓滿、方所具足。謂淨土超越三界之行處,非苦、集二諦之所攝。(五)因圓淨,又作因圓滿、因具足。謂淨土由勝出世間善法之功能所生起,而非以世間法之集諦為因。(六)果圓淨,又作果圓滿、果具足。謂淨土係以如來、菩薩之「清淨自在唯識智」為其體性,而非以苦諦為體性。(七)主圓淨,又作主圓滿、主具足。謂淨土為如來之所鎮,如來恆居於淨土中央。(八)助圓淨,又作輔翼圓滿、伴具足、助伴具足。謂淨土為諸大菩薩之安樂住處,菩薩於其中常助益佛道,受行正教,亦教他人受行正教。(九)眷屬圓淨,又作眷屬圓滿、眷屬具足。謂淨土為無量八部眾等之所行處。(十)持圓淨,又作住持圓滿、住持具足。謂於淨土中,諸菩薩及眷屬能持廣大之法味喜樂,長養法身。(十一)業圓淨,又作事業圓滿。謂菩薩為二乘、凡夫等作一切利益之事。(十二)利益圓淨,又作攝益圓滿、順攝具足。謂淨土遠離三界一切煩惱、災橫、纏垢。(十三)無怖畏圓淨,又作無畏圓滿、無畏具足。謂淨土遠離一切天魔、死魔等眾魔之侵擾而無所怖畏。(十四)住處圓淨,又作住處圓滿、住止具足。謂淨土乃如來所依止之所,亦為一切殊勝莊嚴之所依處。(十五)路圓淨,又作路圓滿、道路具足。謂淨土以大乘正法中之聞、思、修等三慧為其往還通達之道。(十六)乘圓淨,又作乘圓滿、乘具足。謂淨土以奢摩他(止)、毘鉢舍那(觀)為所乘之道法。(十七)門圓淨,又作門圓滿、門具足。謂淨土以空、無相、無願等三解脫門為趣人之門。(十八)依止圓淨,又作依持圓滿、依住圓淨、依持具足。謂淨土以聚集無量功德之大蓮華王為依止。〔攝大乘論卷下、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十六、五教章通路記卷十八〕 p358


十住

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薩修行之過程分為五十二階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階位,屬於「住位」,稱為十住,即:(一)初發心住,又作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發意住,謂上進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並以空理智心習古佛之法,於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又作阿闍浮菩薩法住、持地住,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淨,猶如琉璃內現精金;蓋以初發之妙心,履治為地,故稱之。(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闍菩薩法住、應行住,謂前之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障礙。(四)生貴住,又作闍摩期菩薩法住,謂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薩法住、修成住,謂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缺。(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薩法住、行登住,謂成就第六般若,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同。(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薩法住、不退轉住,謂既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心常行空無相願,身心和合,日日增長。(八)童真住,又作鳩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謂自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羅闍菩薩法住、了生住,自初發心住至第四之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十)灌頂住,又作阿惟顏菩薩法住、補處住,謂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利王子之受權灌頂。已至灌頂住之菩薩即具有三別相:(1)度眾生,謂堪能修行,成就十種智,而能度眾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眾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薩亦不能測量其境界。(3)廣學十種智,了知一切法。〔舊華嚴經卷八菩薩十住品、菩薩本業經十地品、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釋義品、十住斷結經卷一至卷四、大乘義章卷十四〕 p430


大衍曆

我國曆法之一。為唐代僧一行所作。唐開元九年(721),帝詔令一行製新曆,此乃因李淳風所作之麟德曆漸為人所忽用,且麟德曆中之日蝕推測的誤謬亦日益顯著,故帝詔一行另撰新曆。一行曾南赴交州,北抵鐵勒,以測量各地之緯度,又用各種測日之儀器以定下各地日蝕之日期,並測見恆星之移動,撰妥草稿,然其於開元十五年十月寂滅,故所謂開元大衍曆五十二卷,概係為草稿。其後,帝又詔令張說、陳玄景編訂曆數七篇、略例一篇、曆議十篇等,開元十七年頒付有司,實行至寶應元年(762)改用郭獻之之五紀曆。大衍曆之名即依據周易繫辭「大衍之數」一語而來。〔舊唐書卷三十四律曆志、新唐書卷二十七上曆志、通志略卷二十、佛祖統紀卷四十〕 p807


六十心

指凡夫妄心(煩惱染污心)之六十種差別相。大日經疏卷二記載,大日如來將瑜伽行者之心相分為六十種,並詳釋其一一心相。然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僅舉出前五十九心,即:(一)貪心(藏hdod-chags-kyisems)。(二)無貪心(藏 hdod-chags-dav bral-bahi sems)。(三)瞋心(藏 she-sdav-gi sems)。(四)慈心(藏 byams-pahi sems)。(五)癡心(藏 gti-mug-gi sems),謂不能以慧心甄別法之是非善惡,凡有所遇,即便信受。(六)智心(藏 śes-rab-kyi sems),即順修殊勝增上法,凡事以智簡擇勝劣而行之心。(七)決定心(藏 gtan la phab-pahi sems),指遵循教命而如說奉行之心;行者若執持此心,對經軌教法所說示者,常易陷於執著僵化,不知因應內外諸法,乃致自我障蔽,故亦屬煩惱染污之心。(八)疑心(藏 the-tsom-gyi sems),隨有所聞即起疑惑而猶豫不決之心。(九)闇心(藏 mun-par-gyur-pahi sems),指對於本無疑慮之法而生疑慮臆度之心。(十)明心(藏 snav-bar-gyur-bahi sems),指對於不疑慮之法,能一無疑慮、如實修行之心。(十一)積聚心(藏 sdud-pahi sems),指以無量為一之心;即行者於一事既生信解更聞其他種種殊異之法,皆能合集為一,故稱積聚心。(十二)鬥心(藏 hthab-pahi sems),指對於從他人所聞之言教,常好反覆思量設想並論其是非之心。(十三)諍心(藏 rtsod-pahi sems),指對於自己之言語行止,乃至思想觀感,常好反覆思惟推求,內懷是非之心。(十四)無諍心(藏 mi-rtsod-pah sems),指情無所執,而能是非俱捨之心。(十五)天心(藏 lhahi sems),指凡有所思,得以隨念成就之心;如諸天因先世果報之故,若有所需,不加功力即能隨心而生。(十六)阿修羅心(藏 lha-ma-yin-gyi sems),指樂處生死之心;以其果報似天,而行業住處不同,當知其有解脫之利,然卻深樂生死果報快樂,而不能進趣。對治之道,當觀無常苦。(十七)龍心(藏 kluhi sems),指具多貪無厭之想,思念廣大資財之心。對治之道,應思惟少欲知足、無常等。(十八)人心(藏 mihi sems),指好作種種利物之計,思念利他,而無法自觀心行,早求法利之心。(十九)女心(藏 bud-med-kyi sems),指隨順欲情之心。以女人之多欲百倍於男子,故常念所經歷之樂事,或想他容色姿態等。能令修行者障蔽淨心。(二十)自在心(藏 dhav-phyug-gi sems),指思惟欲我一切如意之心。「自在」為佛教所指外道崇奉之天神,其能隨念造諸眾生及苦樂等事。修此法者常願隨念成就,故稱自在心。對治之道,當觀諸法皆屬眾因緣而無有自在。(廿一)商人心(藏 thsov-pahi sems),謂行者欲待學問蓄聚周備,方求其適用之處;猶如商人先儲聚貨物,後思惟用於何處可得大利,故稱商人心。(廿二)農夫心(藏 shiv-pahi sems),謂廣聞道品而後行之;如學耕稼者,於未耕之前費時諮求有關耕耘、收穫之知識,一一了知之後始行耕耘。(廿三)河心(藏 thu-bohi sems),謂行者或時修「常」,或時修「斷」,或復邪正兼信。其心性雙依於二邊,有如河水雙依於兩岸。專心於一境是所對治。(廿四)陂池心(藏 ltev-kahi sems),指渴無厭足之心;猶如陂池,眾水流入終無厭足。對治之道,為少欲知足。(廿五)井心(藏 khron-pahi sems),即指好作深遠思惟之心;有如俯視井水,其深無法測量。(廿六)守護心(藏 kun-tu-sruv-bahi sems),謂計度此心實,餘心不實;即以自己之見解為實,旁人之見解皆不實。其守護己心,有如世人之守護財物,故稱守護心。對治之道,應兼護他人。(廿七)慳心(藏 sor-snahi sems),指諸種作為皆悉為自身之心,故凡有財物伎藝,乃至善法,皆吝於惠人。對治之道,應常念施、無常等。(廿八)狸心(藏 byi-lahi sems),謂初遇聞種種法要,僅於內心領受,持而不進行,直待良緣會合,始勇猛勵行之;猶如貓狸伺捕禽鳥,初時屏息靜住,不務速進,至終則全速取之。又人若受他人之慈惠善言,而不念報,猶如貓狸蒙種種慈育,而不識恩惠,亦稱為狸心。對治之道,應隨聞即行。(廿九)狗心(藏 khyihi sems),謂行者聞少許善法,便以為行不可盡,不復更求勝事;有若狗之得少量粗鄙之食,便生喜足之心。應以增上意樂對治之。(三十)迦樓羅心(藏 namkhahi-ldiv-gi sems),指隨順朋黨羽翼之心;即行者常因見他人行善,而後發心。以其不能獨進,故常念多得朋黨與輔翼,相資以成事業;猶如迦樓羅鳥之需恃兩翅挾輔其身,始能隨意所往,若缺一羽則無所能為。當念勇健菩提心,如獅子王不藉助伴,為其對治之法。(卅一)鼠心(藏 byi-bahi sems),指思惟斷諸繫縛,然不能持久無輟之心;猶如鼠見箱篋上之繩索等,輒好咬齧損壞,然時齧時輟而畢竟無功。(卅二)歌詠心(藏 gluhi sems),謂行者欲從他處聽聞正法,後對他人莊嚴演說,傳弘法音;猶如世人由旁人之處學得樂曲,復轉為他人奏之。此為聲聞之宿習,亦能障蔽淨心。對治此心,當念我當得內證自然之慧,後普現色身而演說之。(卅三)舞心(藏gar-gyi sems),指欲求種種神通之心;行者修法而欲求得種種神通,將障蔽淨心;蓋以神通所現種種未曾有之事相,猶如世人以搖動四肢為舞蹈,惑人眼目而障己淨心,故稱為舞心。(卅四)擊鼓心(藏 sil-sñan-gi sems),指欲擊法鼓以令他人覺悟之心;謂行者修法,而念學習種種無礙辯才,擊大法鼓以警誡眾生,此將妨礙淨心。若欲對治之,應念早證無量語言陀羅尼,以天鼓妙音普告一切眾生。(卅五)室宅心(藏 khyim-gyi sems),指一意自護其身之心;謂行者持戒修善惟求防護自身,遠離惡道眾苦;猶如世人造立舍宅庇衛其身。對治之道,當念救護一切眾生,非獨一身。(卅六)師子心(藏 sev-gehi sems),師子,即獅子。指欲令自己對於一切無所怯怖之心;謂行者欲於一切事中,心不怯弱,勝一切人,有如獅子於諸獸中,所至之處皆勝。此心能妨礙淨心,對治之道,當發釋迦師子心,令一切眾生遍勝,而無人我優劣之別。(卅七)鵂鶹心(藏 hug-pahi sems),即善能暗夜思憶籌量之心;謂行者晝日有所聞,雖經誦習而仍昏憒不得善巧,至黑夜重複思憶所為之事,則便明了;猶如鵂鶹鳥之晝間無所能為,夜則六情爽利。對治之法,乃令所作意無有晝夜之別。(卅八)烏心(藏 bya-rog-gi sems),即於一切處常懷生死驚怖之心,有若烏鳥之於周圍一切俱懷猜疑畏懼之心。對治之法,乃修安定無畏心。(卅九)羅剎心(藏 srin-pohi sems),指對諸善事皆視為不善事之心;如見人為善事,皆將之作不善意解。(四十)刺心(藏 tsher-mahi sems),指常懷惡作動慮不安之心;謂其人若作善事亦生追悔之心,若作惡事復慚愧畏懼,故常動慮不安;猶如棘叢,於一切處多所損妨。對治之法,若作惡事應速懺除,為善則應思惟,生慶幸心。(四一)窟心(藏 sa-hog-gi sems),以諸龍、阿修羅等,皆在地下或海底深窟中,多有仙藥、美女,於彼中可得長壽自在;以是之故,行者遂欲修法以入窟中,謂之窟心。對治之道,當念如法修行,以見法明道,乃至成佛。(四二)風心(藏 rluv-gi sems),指以散亂之根性遍種善根而難以止定之心;謂行者無論於世間外道種種天尊或三乘諸行中,悉皆尊崇;猶如將諸多種子遍植一切處,其散亂不住之狀,與風性同。對治之道,須念石田不毛之地,惟虛費種子;當求良美福田,專意耕耘,所獲必多。(四三)水心(藏 chuhi sems),即常欲發露垢惡懺洗三業眾罪之心;猶如以水洗除垢穢。以此心常存垢淨之見,故能障礙淨心。對治之道,當觀心實相,了達垢法本來不生之理,自能消除一切蓋障。(四四)火心(藏 mehi sems),指猛暴如火之心。具此心性,則造善時,須臾間能成就無量功德,造惡亦少時即成極重惡業。其對治之道,應思猛暴之心多所敗傷,宜以柔和慈善之水令滅,惟令熾燃善事長久不息。(四五)泥心(藏 hdam-gyi sems),指不能分別記憶的無知無明之心;猶如泥團一般。對治之道,揀擇善友,令方便開發。(四六)顯色心(藏 tshon-rtsihi sems),指易隨外境事緣而翻轉志趣行止之心。謂凡夫無論見聞善法、惡法,乃至無記,皆依隨修學;猶如俗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治之道,當念專求自證之法。(四七)板心(藏 śiv-leb-kyi sems),即隨緣隨量簡擇善法而捨棄餘善餘法之心;猶如水中木板,隨其分量載物,過限則不能勝,終傾棄之。對治之道,應發廣大心學菩提行。(四八)迷心(藏 nor-pahi sems),指易於顛倒所執、所思之心;謂行人之心顛倒散亂,欲學不淨觀,而反取淨相;猶如迷路者一般。對治之法,當念專一其心,審諦安詳,無有顛倒。(四九)毒樂心(藏 dug-gi sems),凡夫不生善心亦不生惡心,乃至一切心皆不能生起,但任運而行,漸入無因無果中;猶如中毒之人悶絕,轉趣死地,無生存之機。應發起大悲眾善,離斷滅空,為對治此心之甘露妙藥。(五十)羂索心(藏 shags-pahi sems),指墮於斷見之心。斷見能束縛行者之心;猶如人之肢體受繩繫縛而不得動彈。對治之道,應速以緣起正慧之刀決除障蓋。(五一)械心(藏 lcags-sgrog-gi sems),指常好端坐,寂然住立之心;謂行者以此心修定及觀察法義;猶如人之二足受械所拘執,不得前進。對治之道,當於一切時、處,思惟修習,使靜亂無間。(五二)雲心(藏 sbrin-gyi sems),即經常思慮世間憂喜之心;謂行者因有憂樂思慮之心,而常滯於淫昏之中;猶如夏季霖雨綿延之時,亦令人感覺淫昏,故稱此一心念為降雨時之思念。對治之道,當行捨心,遠離世間之憂喜,而隨順法喜。(五三)田心(藏 shiv-gi sems),指常好以香花滋味等,灌塗奉養,修事自身,務令光潔嚴好之心;猶如有良美之田,常修治耕墾耘除雜草,令其清淨。對治此心之法,應以諸供養具播植福田,資成勝果。(五四)鹽心(藏 lan-tshvahi sems),指反復無窮推求臆度思念之心;謂凡夫於所思事復加思念;猶如鹽之性鹹,凡有所入之處皆增鹽味。如憶想欲色之時,更作思念:此心由何而起、作何相貌、有何因緣;如是反復推求,則無窮無盡。對治之道,當安心諦理,務使透徹。(五五)剃刀心(藏 spu-grihi sems),指以剃除鬚髮等之出家相為滿足之心。此心能障礙淨心。對治之道,當念一切聖賢所應斷者乃無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此,令妄想不生,始為真出家。(五六)彌盧等心(藏 ri-rab-lta-buhi sems),又作須彌等心,指自視高絕一如須彌山睥視群峰之心;謂行者常思惟如須彌山之高絕,無有能出其上者,乃至對師僧父母等所應尊敬處,猶不可屈撓。對治之道,應忍辱謙卑,於一切眾生皆作大師想。(五七)海等心(藏 rgya-mtsho lta-buhi sems),指自視深遠廣博一如大海吞納百川之心;謂行者於一切勝事,常歸之於己;猶如大海,百川歸之,吞納無限。對治之道,應常念三賢十聖等之大功德海。(五八)穴等心(藏 phug-lta-buhi sems),指易於隨緣動亂、改變初衷之心;謂行者初發心受戒時皆具足無缺,未久漸生漏法;猶如穿漏之器,無所堪任。故對治之道,應了知性之多變,而常令所為之事皆有始有終。(五九)受生心(藏 skye-bar-hgyur-bahi sems),行者欲其所修諸行皆迴向於將來「受生」之心,稱為受生心。然以此心修法行事,得果亦兼善惡,故欲對治受生心,行者當甄擇善惡,除去不善,而純修善法。依大日經疏卷二記載,梵本缺第六十心猨猴心。猨猴心,指行者之心散亂,猶如猨猴之性躁動不安。故對治之道,應以不隨動散之想,繫緣一境;猶如將猨猴繫之於柱,則不復肆情騰躍。另西藏文大日經,則於第四十五泥心之下,加上濁心(藏 rñog-pahi sems)而成六十心。

上記之六十心皆係由我執所生起之分別妄心;行者於了解十住心中之「唯蘊無我心」時,即可斷除此世間之六十心,遠離我倒所生之三毒,此稱「越三妄執」。於佛教所說一切煩惱迷執中,此六十心相當於小乘聲聞所斷除之見惑。又大日經疏卷二(大三九‧六○○中):「然此六十心,或時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發動先習,或一時雜起,或次第而生。」上引之中,「本性偏多」係指如猨猴心之散亂偏多,或多貪、多瞋等之偏多;「發動先習」指如天心、阿修羅心、龍心、女心、自在心、歌詠心、農夫心、舞心、室宅心等之分別妄執;「一時雜起」等語,則謂六十心或同時生起,或前後次第而生。同書又謂,真言行者若能於一切時留心覺察而斷除此等妄心,即可自然得順淨菩提心。〔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卷八〕 p1242


四十八願

即大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於「因位」為法藏菩薩時,所發之四十八種誓願。又作四十八本願、六八弘願、六八越世本願。又日僧源空以四十八願為阿彌陀佛由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所選擇攝取之大願,故又稱為選擇本願。蓋阿彌陀佛之本願,於無量壽經之諸譯本及梵本中皆有記載,然所舉之願數、願文等,則互有出入。可大別為二十四願與四十八願兩系統,即:(一)二十四願,為大阿彌陀經卷上(吳譯)、平等覺經卷一(漢譯)等所舉。(二)四十八願,為大無量壽經卷上(魏譯)、大寶積經卷十七無量壽如來會(唐譯)、悲華經卷三、大乘悲分陀利經卷三等所舉。此外,尚有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宋譯)舉出三十六願,梵文無量壽經舉出四十六願,西藏譯無量光莊嚴大乘經則舉出四十九願。其中,魏、唐二譯大致相同,而以魏譯較為完整,故依此二譯列舉四十八願,並略釋之:

(一)無三惡趣願,又作自國無苦願、永絕三塗願、令國無惡趣願、無苦苦願、國土嚴淨無諸惡趣願。即願佛國中無有三惡道之重苦。(二)不更惡趣願,又作命終不向他國受苦願、命終復不更惡趣願、無壞苦願、無惡趣願、有情命終展轉增上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於壽終後得往生他方,而不復沒入三塗惡道。(三)悉皆金色願,又作真金色身願、色齊等願、得身樂願、身皆金色願、所化成就真金色身願、所化成就紫磨金色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身皆金色。(四)無有好醜願,又作形無美醜願、色齊等願、令形無好醜願、得身樂願、有情容顏均等無差願、有情容顏均等無差別願、無好醜別願。即願佛國中人民之形色均為一類,而無有人天、美醜等差別。(五)宿命智通願,又作令遠識宿命願、得宿命樂願、令識宿命願、宿命通願、宿命證明照了往事願、宿住能憶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悉得宿命通,了知過去因緣。(六)天眼智通願,又作令天眼徹視願、得天眼樂願、天眼證明遍見諸方願、令得天眼願、天眼通願、必得天眼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悉得天眼通,能見十方無量之佛國而無有障礙。(七)天耳智通願,又作令天耳洞聽願、得天耳樂願、令得天耳願、天耳遠聞願、天耳通願、天耳遠聞諸佛法音願、自得天耳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悉得天耳通,能聞十方諸佛之法音而受持。(八)他心智通願,又作明鑒他心願、得他心樂願、他心悉知願、他心通願、得見他心願、他心智證遍知眾心願、見他心智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悉得他心通,能遍知眾生心念。(九)神境智通願,又作令神足迅速願、令得神足願、神足通願、神足智通願、得神通樂願、神足隨意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悉得神足通,於一念頃即可至十方佛國。(十)無有我想願,又作漏盡通願、令不起漏染願、無貪著願、得漏盡樂願、得漏盡通願、離諸妄想我我所等願、離諸妄想願、不起想念貪愛身願、無貪著身願、離諸妄想薩迦耶等願、不貪計身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皆不起貪愛其身之想念。(十一)住正定聚願,又作令住正定聚願、住正定聚必至菩提願、漏盡位願、必至滅度願、證大涅槃願、無上涅槃願、往相證果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悉住於正定聚,以至滅度。(十二)光明無量願,又作得勝光明願、光明遍照無數佛國願、自身光無限願、光色願、佛光無邊願。即願佛(指阿彌陀佛)之光明無量,普照十方佛國而無有障礙。(十三)壽命無量願,又作得壽久住願、壽命無窮難可測量願、自身壽無限願、長壽願、佛壽無量願。即願佛之壽命無量,而利益眾生亦無盡。(十四)聲聞無數願,又作攝多眷屬願、攝眷屬願、聲聞無量願、眾無限願、眷屬聖者無數眾多願。即願佛國中之聲聞無量無數。(十五)人天長壽願,又作壽命長遠願、壽無限願、眷屬長壽隨願自在願、人天壽命願、得長壽願、人壽無量願、眷屬長壽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其壽命除由本身願力外,皆無限量。(十六)無諸不善願,又作眷屬善願、眾無惡名願、離諸非愛不善音聲願、離諸不善願、遠離不善願、離譏嫌願、天人遠離非愛音聲願、不聞惡名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不聞一切不善之名。(十七)諸佛稱揚願,又作諸佛同讚名字願、十方諸佛稱讚我名願、諸佛稱歎願、為諸佛讚願、諸佛稱名願、攝法身願、諸佛咨嗟願、往相迴向願、選擇稱名願。即願十方諸佛稱揚彌陀之名號。(十八)念佛往生願,又作攝取至心欲生願、攝上品願、十念往生願、諸緣信樂十念往生願、聞名信樂十念定生願、本願三心願、至心信樂願、往相信心願。即願十方眾生,若至心信樂欲生佛國,乃至發往生之十念,則悉得往生。此願為四十八願中之最重要者,故有願王、王本願之稱。(十九)來迎引接願,又作攝取修德欲生願、攝中品願、臨終現前願、聖眾來迎願、行者命終現前導生願、臨終迎接願、來迎引接願、現前導生願、修諸功德願、至心發願願。即願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佛國,則臨終時,佛與聖眾必現前接引之。(廿)係念定生願,又作攝取聞名欲生願、攝下品願、聞名係念修福即生願、聞我係念修善定生願、三生果遂願、欲生果遂願、植諸德本願、不果遂者願、係念我國願、至心迴向願。即願十方眾生,聞佛名號,繫念佛國,將諸功德至心迴向,欲生佛國,則果願必遂。(廿一)三十二相願,又作令具諸相願、所化成滿三十二相願、具足諸相願、具三十二相願、眾生德滿願、所生報願、滿大人相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悉具足三十二相。(廿二)必至補處願,又作攝他國菩薩願、令至補處願、菩薩究竟一生補處願、一生補處願、還相迴向願。即願他方國土之諸菩薩,來生佛國,除其本願自在所化外,餘皆必至一生補處。(廿三)供養諸佛願,又作令奉遍侍諸佛願、食頃遍侍恆沙諸佛願、承力供養願。即願佛國中諸菩薩悉承佛力,得於一食頃即遍至十方佛國,供養諸佛。(廿四)供具如意願,又作所求供具皆順意樂願、所求供養具如意願、供物如意願、供養如意願。即願佛國中之菩薩於供養諸佛時,所欲求之一切供養具(物),皆如意現前。(廿五)說一切智願,又作說法如佛願、說一切智如佛願、菩薩說法順一切智願、說法慧勝願。即願佛國中之菩薩,皆順入佛智而說一切智。(廿六)那羅延身願,又作令得堅固身願、得那羅延力願、具德金剛那羅延身願、得金剛身願、悉得金剛願。即願佛國中之菩薩,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廿七)所須嚴淨願,又作令物嚴淨願、殊祕珍彩嚴飾絕妙願、嚴淨無量願、萬物殊妙願、物絕倫願、光色特妙願、萬物嚴淨願、國土難量願。即願佛國中之一切人天、萬物,皆嚴淨微妙,形色特殊,即使得天眼者亦不能辨其名數。(廿八)見道場樹願,又作道場高勝願、知見道樹願、菩薩皆共見道樹願、令見道樹願、少功德者增上願、知見寶樹願、懈慢淨土願。即願佛國中之菩薩,乃至少功德者等,皆能知見道場樹之無量光色及高廣。(廿九)得辯才智願,又作四辯無礙願、持經必得辯才智願、辯才智慧願、誦佛經法願、受法令得辯慧願。即願佛國中之菩薩,皆受持諷誦經法,而得辯才智慧。(卅)智辯無窮願,又作慧辯無量願、辯才無窮願、菩薩智辯無滯無盡願。即願佛國中之菩薩,智慧辯才無可限量。(卅一)國土清淨願,又作形色功德願、國土光色徹照願、國界嚴淨願、淨如明鏡照見十方願、國土如鏡徹照十方願、土如明鏡願、得見十方願。即願佛國之土清淨如鏡,照見十方諸佛世界。(卅二)國土嚴飾願,又作宮殿寶飾願、莊嚴功德願、眾寶妙香合成宮殿願、嚴淨奇妙願、香薰十方願、妙香合成願、雜物薰香願。即願佛國中之萬物,皆由無量雜寶及百千種妙香合成,而聞其香者皆修佛行。(卅三)觸光柔軟願,又作光明攝益願、光普益願、光明觸身得勝柔軟願、光明柔軟願、蒙光獲利願、光觸滅罪願、攝取不捨願。即願佛之光明,照觸十方世界眾生,令得身心柔軟。(卅四)聞名得忍願,又作音聲攝益願、得無生忍益願、聞名必得無生法忍願、得深法忍願、名普益願、法忍總持願、聽我名字證無生願。即願十方世界之眾生,聞佛名字,則證得無生法忍及諸深總持。(卅五)女人往生願,又作無有實女人願、令離穢形願、女人聞名者得離女益願、遠離譏嫌願、聞名發心轉女成男願、變成男子願、不復女像願、轉女成男願、女人成佛願。即願十方世界之女人,聞佛名字,發菩提心,則命終後不復受女身。(卅六)常修梵行願,又作聞名者修行不退益願、聞名梵行皆證正覺願、令立梵行願、聞名梵行願。即願十方世界諸菩薩,聞佛名字,則壽終後常修梵行以成佛道。(卅七)人天致敬願,又作聞名修行得他敬益願、聞名修行眾所敬重願、令成尊德願、作禮致敬願、聞名愛敬願。即願十方世界諸菩薩,聞佛名字,則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亦皆致敬。(卅八)衣服隨念願,又作人天受樂願、衣服自然願、應法妙服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欲得衣服則隨念而至。(卅九)受樂無染願,又作唯受眾樂願、樂如漏盡願、受樂無失願、常受快樂勝如漏盡願、自然漏盡願。即願佛國中之人天,所受之快樂如漏盡比丘。(四十)樹中見土願,又作隨意得見十方國土願、照見十方益願、隨意照見願、普見佛土願。即願佛國中之菩薩,隨意得於寶樹中照見十方無量嚴淨之佛土。(四一)諸根具足願,又作諸相貌妙願、聞名令得端嚴報願、聞名至佛具足諸根願、具足諸相願、聞名具根願。即願他方國土之諸菩薩,聞佛名字,則諸根具足而無有缺陋。(四二)住定供佛願,又作得三昧益願、止觀俱行願、聞名令得清淨解脫三昧願、聽名得淨解脫靜慮願、定慧俱行願、解脫三昧願、聞名得定願。即願他方國土之諸菩薩,聞佛名字,則得住於清淨解脫三昧,於一念頃,可供養無量諸佛而不失其定。(四三)生尊貴家願,又作化物高貴願、生尊家益願、聞名死後生尊貴家願、聞名生貴家願、必得尊貴願。即願他方國土之諸菩薩,聞佛名字,則壽終後得生尊貴之家。(四四)具足德本願,又作福智雙修願、聞名修習滿足德本願、聞名貴家願、修行具足益願、聞名具德願。即願他方國土之諸菩薩,聞佛名字,則歡喜修菩薩行,具足諸德本。(四五)住定見佛願,又作常見諸佛益願、聞名令得普等三昧願、普等靜慮常見諸佛願、常見諸佛願、不離諸佛願、普等三昧願、聞名見佛願。即願他方國土之諸菩薩,聞佛名字,則得住於普等三昧,常見一切諸佛,直至成佛。(四六)隨意聞法願,又作聞法自在願、隨欲得聞益願、自在聞法願、隨願得聞所欲聞法願。即願佛國中之菩薩,各隨志願而聞法自在。(四七)聞名不退願,又作聽名即至得不退轉願、加力不退願、得不退轉願。即願他方國土之諸菩薩,聞佛名字,則得至不退轉。(四八)得三法忍願,又作自力不退願、聞名得忍至不退地益願、聽名得忍諸法不退願、至三法忍願、得諸地忍願。即願他方國土之諸菩薩,聞我名字,則得三法忍,於諸法不退轉。

關於四十八願之類別,慧遠於無量壽經義疏卷上,將之分為三類,即:第十二、十三、十七之三願為攝法身願,第三十一、三十二之二願為攝淨土願,其餘之四十三願為攝眾生願。此外,尚有多種分類。〔往生論註卷上、釋淨土群疑論卷五、極樂淨土九品往生義、無量壽經釋、選擇本願念佛集〕(參閱「三願」699、「本願」1976、「第十八願」4763) p1640


正遍知海

又作正徧知海。正遍知,為佛十號之一,意謂佛真正遍知一切法,此「知」如海之深廣無邊不可測量,故以海比喻之。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上):「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往生論註卷上〕(參閱「正遍知」2001) p2002


佛力

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稱智力;以方便智能攝化眾生,故亦稱方便力;顯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稱願力。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五下):「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大智度論卷二、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 p2606


拄杖

僧侶出遊時所使用之杖。略稱杖。又作拄杖子。據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六載,佛於王舍城鷲峰山時,有一老比丘,登山不慎跌地,佛遂許諸比丘中之老弱無力或病苦纏身者用拄杖。拄杖有二種,有枝者稱觸頭,無枝者稱淨頭。或謂拄杖之上端為淨頭,下端為觸頭。禪宗所用者,多於杖下方約六十公分處綁一小枝,作為渡川測量水深之用,故拄杖又稱為探水。又拄杖常為禪僧提唱說示之具,如從容錄第三十四則(大四八‧二五○上):「雪竇拈拄杖云:『還有同死同生底納僧麼?』」此外,拄杖亦作杖打犯規者之用,如敕修百丈清規卷二(大四八‧一一二一下):「彼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異出菩薩本起經、四分律卷五十二、卷五十六、禪苑清規卷一裝包條、祖庭事苑卷八雜志拄杖條〕 p3259


法門

梵語 dharma-paryāya。即佛法、教法。佛所說,而為世之準則者,稱為法;此法既為眾聖入道之通處,復為如來聖者遊履之處,故稱為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大四四‧二五二中):「軌生物解曰法,聖智通遊曰門。」法界次第亦謂「門謂能通」,故知門之一詞,實為通入之義。其次,門者,亦含差別之意;以佛所說之法義有種種差別,故稱「如來開法門,聞者得篤信」、「以種種法門,宣示佛道」。如是,法門一詞既可作為佛所說教法之總稱,而以「不二法門」總括其教說之絕對性;亦可以「八萬四千法門」含攝其重重無盡之個別性,以應眾生千差萬別,重重無盡之煩惱;蓋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佛乃為之說八萬四千法門。

法門既可無盡無量,故以大海比喻其深廣浩瀚,不可測量,稱為法門海。唐譯華嚴經卷二(大一○‧七中):「佛剎微塵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準此,一切菩薩初發心時,即以「法門無量誓願學」一語為四弘誓願中之一願,而緣四聖諦中之道諦,以廣學無盡之法門。〔增一阿含經卷十、維摩經卷八、法華經方便品、華嚴大疏卷二、摩訶止觀卷一〕 p3363


法界加持

指諸佛、真言、眾生等之實相互相加持。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二(卍續三七‧一七上):「疏釋云:毘富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為毘富羅法界。諸佛實相、真言實相、眾生實相皆是毘富羅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名法界加持也。」〔大日經疏卷九〕 p3369


香寸

以香之長度作為衡量時間之單位。古時,叢林中每將線香切成一寸(約三公分)或二寸長,作為測量坐禪時間之依準。 p4008


單位

(一)為數量之數詞。即用以測量長度、質量、時間等之定量。佛教經典中有關數量之單位,據方廣大莊嚴經卷四之記載,釋尊出家前曾與算師論說數量中之數目,謂一百拘胝(梵 koti,又作俱致)為一阿由多(梵 ayuta),一百阿由多為一尼由多(梵 nayuta),一百尼由多為一更割羅(梵 kajkara),一百更割羅為一頻婆羅(梵 bimbara),一百頻婆羅為一阿芻婆(梵 aksobhya)等,共舉三十三種。長度單位則以七極微塵(梵 paramāna)為一阿耨塵(梵 anu),乃至七麥(梵 yava)為一指節(梵 anguliparvan),十二指節為一搩手(梵 vitasti),二搩手為一肘(梵 hasta),四肘為一弓(梵 dhanu),一千弓為一拘盧舍(梵 krośa),四拘盧舍為一由旬(梵 yojana)。其中拘胝、尼由多(又作那由他)等名詞散見於諸經,頻婆羅、阿芻婆(又作阿閦婆)則見於法華經卷七。搩手(拇指與中指張開之長度)為佛像之寸法。拘盧舍、由旬(約十三點五公里)則用以說明地理。數量之數詞中另有十進法,共有六十數。於俱舍論卷十二舉出一、十、百、千、萬、洛叉(梵 laksa)、度洛叉(梵 atilaksa)、俱胝(又作拘胝)、末陀(梵 madhya)、阿庾多、大阿庾多(梵 mahāyuta)、那庾多(梵 nayuta)等,依序排列至第五十二阿僧祇(梵 asajkhya),第五十三以下則已失佚。阿僧祇亦散見於諸經。此外,關於「極大數」之數詞,新華嚴經卷四十五舉出阿僧祇、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之十大數。至於「極小數」之數詞,於大般若經卷四舉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梵 upanisadam)等。有關重量之單位,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四謂,二十貝齒(梵 raktikā)為一迦枳儞(梵 kakinī),四迦枳儞為一磨灑(梵 māsa),二十磨灑為一迦利沙鉢那(梵 kārsāpana,約十一點三公克至十八公克)。有關時間之單位,於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舉出,百二十剎那(梵 ksana)為一怛剎那(梵 tatksana),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梵 lava),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梵 muhūrta),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佛本行集經卷十二、仁王般若經卷上觀空品、寶星經卷四、摩訶僧祇律卷九、善見律毘婆沙卷八、雜阿毘曇心論卷二、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大智度論卷四、卷八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九、俱舍論卷十二、卷二十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二、翻譯名義集卷八〕

(二)指禪林僧堂中,僧人坐禪之座位。在座床上貼有各人之名單,故稱單位。〔敕修百丈清規卷下大眾章遊方參請條、永平清規卷上辨道法〕 p4913


第三禪

梵語 trtīya dhyāna,巴利語 tatiya-jjhāna。新譯作第三靜慮。為四禪之第三。具有行捨、正念、正慧(又作正知)、受樂、心一境性等五支。於此禪定中,已離脫二禪之喜樂,住於正念正知,進一步欣求更高境界的勝法而精進修習;因已遠離二禪定之喜樂,然猶存有自地之妙樂,故稱「離喜妙樂」。又於此禪定中,可對治第二禪定之貪、喜、踊躍、定下劣性等四種修道之障難。修習此禪定,可得生於第三禪天之果報,此天屬色界四禪天之第三。於色界十八天中,包括少淨、無量淨、遍淨三天,即:(一)少淨天,此天天眾以感受意地之樂,故謂之「淨」;然其樂受於第三禪天中最少,故謂之「少」。(二)無量淨天,此天天眾之樂受漸次轉增,難以測量,故稱無量淨。(三)遍淨天,此天天眾之樂受最為殊勝,且普周遍滿,故稱遍淨。此外,有關第三禪諸天之依處、身量及壽量等之果報,詳載於長阿含卷二十世記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十一、立世阿毘曇論卷三、卷七等中。又如上記所述,此天天眾以遠離二禪之喜受而住於三禪之樂受,故此天又稱為「離喜妙樂地」。又於壞劫時,第三禪天以下遭受風災之吹毀。〔長阿含卷八眾集經、俱舍論卷二十八、顯揚聖教論卷二、卷十九〕(參閱「四禪」1843、「四禪天」1846) p4763


第二禪

梵語 dvitīya-dhyāna,巴利語 dutiya-jhāna。新譯作第二靜慮。為四禪之第二。具有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等四支。於此禪定,遠離初禪的尋、伺心理活動,於內心信相明淨,故稱「內等淨」;由於禪定之故,住於喜與樂之情態,故稱「定生喜樂」。又於此禪定之中,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舉、定下劣性等五種修道之障礙。又於初禪定之時,仍會起語行(尋、伺),而自此禪定以上,則不再有語行。此外,修習第二禪定,可得生於第二禪天之果報,此天有少光、無量光、極光淨三天,即:(一)少光天,此天天眾於二禪天諸天中,光明最少,故稱少光。(二)無量光天,此天天眾之光明漸次轉增,難以測量,故稱無量光。(三)極光淨天,此天天眾之光明勝於上記二天,遍照自地。又以光為語音之故,亦稱為光音天。此外,有關第二禪諸天之依處、身量及壽量等果報,於長阿含卷二十世記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十一、立世阿毘曇論卷三、卷七等皆詳加記載。又如上記所述,此天天眾以安住於禪定而生起喜、樂之感受,故此天又稱「定生喜樂地」。又於劫末之時,三災之大水災浸壞第二禪天以下之器世間。〔長阿含卷八眾集經、俱舍論卷二十八、顯揚聖教論卷二、卷十九〕(參閱「四禪」1843、「四禪天」1846) p4762


壽命無量願

即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三願。阿彌陀佛於因位為法藏菩薩時曾發四十八願,其中,壽命無量願乃願其壽命無量,而利益眾生亦無盡。又作得壽久住願、自身壽無限願、長壽願、壽命無窮難可測量願、佛壽無量願。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又阿彌陀經(大一二‧三四七上):「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是說彼願成就之相,即阿彌陀報佛之果體壽命無量。慧遠以此願為攝法身願之一,日僧親鸞則以之為真實願之一。〔大阿彌陀經卷上、放光般若經卷十三、無量壽經義疏卷上〕 p5771


讚佛偈

又稱歎佛偈。即讚歎佛之相好功德等之偈頌。以五言、七言二種居多。佛本行集經卷四載,釋尊於過去世曾讚歎弗沙佛,而說四句偈(大三‧六七○上):「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又無量壽經卷上亦載,阿彌陀佛過去為法藏比丘時,亦以(大一二‧二六七上)「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炎明,無與等者」等偈讚歎世自在王佛。

在諸經中復有各種讚佛偈,如舊華嚴經卷一(大九‧三九七下):「一切佛境界,甚深難思議;諸餘眾生類,莫能測量者;如來善開導,無量諸群生;能令悉願樂,志求無上道。」又佛三身讚、一百五十讚佛頌、佛吉祥德讚、七佛讚唄伽陀、讚阿彌陀佛偈等,則為獨立成篇之偈頌。〔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勝鬘經如來真實義功德章、摩訶摩耶經卷上、樂邦文類卷五、廣弘明集卷十五〕 p6974


讚佛偈

又稱歎佛偈。即讚歎佛之相好功德等之偈頌。以五言、七言二種居多。佛本行集經卷四載,釋尊於過去世曾讚歎弗沙佛,而說四句偈(大三‧六七○上):「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又無量壽經卷上亦載,阿彌陀佛過去為法藏比丘時,亦以(大一二‧二六七上)「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炎明,無與等者」等偈讚歎世自在王佛。

在諸經中復有各種讚佛偈,如舊華嚴經卷一(大九‧三九七下):「一切佛境界,甚深難思議;諸餘眾生類,莫能測量者;如來善開導,無量諸群生;能令悉願樂,志求無上道。」又佛三身讚、一百五十讚佛頌、佛吉祥德讚、七佛讚唄伽陀、讚阿彌陀佛偈等,則為獨立成篇之偈頌。〔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勝鬘經如來真實義功德章、摩訶摩耶經卷上、樂邦文類卷五、廣弘明集卷十五〕 p6974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行

中國古代有數的天文學家,也是密宗教理的組織者,密宗要典《大日經疏》的作者。原籍魏州昌樂縣(依《舊唐書》卷一九一之說,當今河南省南樂縣境,《宋高僧傳》作鉅鹿),本姓張,名遂,是唐初功臣張公謹的後裔。天資聰敏,過目不忘。二十歲左右,已博覽經史,精於曆象陰陽五行之學。一次,他幾天之內寫成《大衍玄圖》及《義訣》各一卷,闡釋揚雄的《太玄經》,得到名藏書家尹崇的獎譽而聲名大震。當時武三思獨攬朝政,猜忌正士,出於某種意圖,想與一行結交。一行鄙薄他的行為,隱而不見,適遇普寂禪師在嵩山弘揚禪要,參聽之後,深受感動,就禮普寂為師,落髮出家,時年約二十四、五歲。

出家之後,得到普寂許可,四出參訪,《高僧傳》說他不遠千里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從一位隱名的大德學習算術,內外學的造詣因而更深,名聲也更大了。唐睿宗即位(710,一行二十八歲)之後,曾派東都留守韋安石以禮徵聘,一行稱疾堅辭,卻徒步走到湖北當陽去從悟真律師學習毗尼。

開元五年(717),唐玄宗命一行的族叔禮部郎中親自去湖北請他入朝,協助善無畏翻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即《大日經》)。

唐玄宗請一行進京,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要整理曆法,從新舊《唐書》 〈律曆志〉的記載看來,一行開始草擬《大衍曆》是在開元九年(721),到開元十五年(727)完成,共經過六、七年的時間。在這六、七年中,他的工作非常緊張。在曆法方面,他要做許多準備工作,如《新唐書》〈藝文志〉所載的《曆議》十卷、《曆立成》十二卷、《曆草》二十四卷、《七政長曆》三卷等書,都是為草擬《大衍曆》所提出的重要文獻。此外,他還要收集實測的資料,如《舊唐書》〈天文志〉云︰「玄宗開元九年,太史頻奏日蝕不效,詔沙門一行改造新曆。一行奏云︰今欲創曆立元,須知黃道進退,請太史令測候星度。」這是從天象方面去找立論的客觀根據,因此他又必須製造天文儀器以供測候之用。

《新唐書》(天文志〉記載︰開元十一年(723 ),一行和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用銅鐵鑄成可以測量星宿運動和考察月球運行規律的黃道遊儀。測候結果,證實了恒星的位置有移動,畫成三十六張圖,深得唐玄宗的嘉許,親為黃道遊儀制銘。接著,一行又受詔和梁令瓚等製造渾天儀。渾天儀又稱渾儀,是中國古代研究天文的重要儀器,創始於西漢武帝時的洛下閎。東漢安帝元初四年(117),張衡就改用漏水來轉動;後來又屢有修改,經過一行和梁令瓚的改制,才比較完備。《舊唐書》(天文志〉載:
「鑄銅為圓天之象,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數。注水激輪,令其自轉,一日一夜,天轉一周。又別置二輪絡在天外,綴以日月,令得運行。每天西轉一匝,日東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凡二十九轉有餘而日月會,三百六十五轉而日行匝。仍置木櫃以為地平,令儀半在地下,晦明朔望,遲速有準。又立二木人於地平之上,前置鐘鼓以候辰刻,每一刻自然擊鼓,每辰則自然撞鐘。皆於櫃中各施輪軸,鉤鍵交錯,關鎖相持。既與天道合同,當時共稱其妙。鑄成,命之曰水運渾天俯視圖,置於武成殿前以示百僚。」

由此可以考見當時的創造精妙。

《新唐書》<天文志>又載︰「中晷之法︰初(李)淳風造曆,定二十四氣中晷,與祖沖之短長頗異,然未知其孰是。及一行作《大衍曆》,詔太史(按即太史監南宮說、太史官大相元太等)測天下之晷,求其土中,以為定數。」這就是用圭表測量日影於同一時間在各地投影的差數(即所謂「影差」),以計算太陽距離赤道南北遠近的方法。如太陽走到最北而位置最高的時候,圭影最短,就是夏至節;太陽走到最南而位置最低的時候,圭影最長,就是冬至節。依此可以區分二十四節氣和測定時刻。一行根據當時實測的結果,計算出來大約五二六里(唐里小程每里為三百步,合四五四‧三六三公尺)二七步,影差二寸有餘,糾正了《周髀算經》「王畿千里影差一寸」的說法。影差與北極的高度有關,而一地的北極高度即等於該地的緯度。所以一行「大率三五一里八十步而極差一度」的議論(《新唐書》〈天文志〉),就是說明緯度一度的長度,亦即子午線一度的長度,比西元814年回教王阿爾馬蒙的實惻午線早九十年。《新唐書》〈髐悀憪酐〉載,一行根據許多資料作《復炬圖》,南自丹穴,北至幽都,每極高移動一度,就注明它的差數,可用以確定日蝕的偏全和晝夜的長短。後來昭宗時代的邊岡重訂曆法,認為一行此圖非常精粹,是不可磨滅的作品。

《大衍曆》的主要著作《經七章》一卷(《新唐書》〈藝文志〉作《開元大衍曆》一卷),大約是一行在開元十二年(724)開始寫的。一行圓寂後,經過張說的編次,和《長曆》三卷、《曆議》十卷、《立成法》十二卷、《天竺九執曆》一卷、《古今曆書》二十四卷(或即《新唐書》〈鷖壑憪酐〉之《曆草》二十四卷)、《略例奏章》一卷,合併為五十二卷,總稱為《開元大衍曆》。後來,太史令用靈台候簿核對,證明《大衍曆》相合的十之七、八。所以《新唐書》〈鷑銣酐〉載︰「自太初(漢武帝)至麟德(唐高宗),曆有二十三家,與天雖近而未密也;至一行,密矣。其倚數立法,固無以易也;後世雖有改作者,皆依仿而已。」 

一行關於《大衍曆》的著作,可惜流傳下來的已經不多;當時以及後代對於他的技術之巧、曆算之精,非常景仰,因此別人的許多有關著作,也用一行的名字。查各書所載,用一行名的計有三十二種七十五卷,多數出於依托,因為大都佚失,現已無法詳細楷定。至於《舊唐書》〈一行傳 〉所說的《大衍玄圖》一卷、《義訣》一卷和《後魏書》中的《天文志》(《宋史》〈藝文志〉著錄後魏《天文志》四卷),可能是一行的作品,可惜也已散失,無從稽考了,但他對於天文學的巨大貢獻和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一行的佛教著作見於著錄的有︰《攝調伏藏》十卷(《宋高僧傳》作六十卷)、《釋氏系錄》一卷、《大日經疏》二十卷、《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一卷、《大毗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一卷、《曼殊室利焰曼德迦萬愛祕術如意法》一卷、《七曜星辰別行法》一卷、《北斗七星護摩法》一卷、《宿曜儀軌》一卷,共八種。其中《釋氏系錄》已佚。《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等,或屬於金、胎合部,或屬於胎藏部,都是通常的密教儀軌。《七曜星辰別行法》前面有一段似序非序的文字,可以證明它和相傳是「一行禪師修述」的《梵天火羅九曜》,皆出於後人的依托。所以一行的佛教著作應以組織密宗教理的《大日經疏》為代表。

據《續古今譯經圖紀》所載,善無畏為一行在洛陽大福先寺翻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是在開元十二年(724)。而崔牧〈大日經序 〉 謂,譯畢之後,一行「重請三藏和上敷暢厥義,隨錄撰為記釋十四卷」;即《大日經疏》的著作年代,大約在開元十三年(725)。至於《經疏》的名稱,或稱《義釋》,或稱《義記》,卷數也有七卷、十卷、十一卷、十四卷和二十卷的不同,內容也不完全一致。據說一行臨終命弟子智儼、溫古改治疏文,更名《義釋》,因而傳抄有異,但理論上並無出入。

《大日經疏》對於中國密宗的貢獻,除了把經中「文有隱伏,前後相明,事理互陳」(溫古〈大日經義釋序〉)的地方解釋明白,保存了善無畏所傳的圖位,和注明許多事相的作法與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發揚大乘佛教世出世間不二的積極精神,使密宗教理合理化。

據《開元釋教錄》、《續古今譯經圖紀》、《宋高僧傳》等書所說,一行又曾從金剛智咨詢密法,請譯《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一卷,並受灌頂。因此一行是傳承胎藏、金剛兩部密法的大阿闍黎。他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可惜他積勞成疾(玄宗撰碑文有「吐血忘倦」之語),不到五十歲就圓寂了。《舊唐書》〈一行傳 〉載,玄宗賜諡曰「大慧禪師」,並「為一行制碑文,親書於石,出內庫錢五十萬為起塔於銅人之原。明年,幸溫湯,過其塔前,又駐騎徘徊,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更賜絹五十匹以蒔塔前松柏焉」。可以想見當時朝廷對於一行的尊仰和懷念。(巨贊)


一行


◎附︰《宋高僧傳》卷五〈一行傳〉

釋一行,俗姓張,鉅鹿人也,本名遂,則唐初佐命郯國公公謹之支孫也。艸歲不群,聰黠明利,有老成之風。讀書不再覽,已暗誦矣。因遇普寂禪師大行禪要,歸心者眾,乃悟世幻,禮寂為師,出家剃染。所誦經法,無不精諷。寂師嘗設大會,遠近沙門如期必至,計逾千眾。時有徵士盧鴻,隱居於別峰,道高學富,朝廷累降蒲輪,終辭不起。大會主事先請鴻為導文,序讚邑社。是日鴻自袖出其文,置之机案。鐘梵既作,鴻謂寂公曰︰「某為數千百言,況其字僻文古,請求朗雋者宣之,當須面指擿而授之。」寂公呼行,伸紙覽而微笑,復置机案。鴻怪其輕脫。及僧聚於堂中,行乃攘袂而進,抗音典裁,一無遺誤。鴻愕視久之,降歎不能已,復謂寂公曰︰「非君所能教導也,當縱其遊學。」自是三學名師,罕不諮度。因往當陽,值僧真,纂成《律藏序》,深達毗尼。然有陰陽讖緯之書,一皆詳究,尋訪算術,不下數千里,知名者往詢焉。末至天台山國清寺見一院,古松數十步,門枕流溪,淡然岑寂。行立于門屏,聞院中布算,其聲蔌蔌然。僧謂侍者曰︰「今日當有弟子自遠求吾算法,計合到門,必無人導達耶﹖」即除一算子。又謂侍者曰︰「門前水合卻西流,弟子當至。」行承其言而入,稽首請法,盡授其決焉,門前水復東流矣,自此聲振遐邇,公卿籍甚。玄宗聞之,詔入,謂行曰︰「師有何能﹖」對曰︰「略能記覽,他無所長。」帝遂命中官取宮籍以示之,行周覽方畢,覆其本,記念精熟,如素所習。唱數幅後,帝不覺降榻稽首曰︰「師實聖人也。」嗟歎良久。尋乃詔對無恆,占其災福,若指于掌,言多補益。

時邢和璞者,道術人,莫窺其際,嘗謂尹小音曰︰「一行和尚真聖人也。漢‧洛下閎造曆云︰「八百歲當差一日,則有聖人定之。」今年期畢矣。屬《大衍曆》出,正其差謬,則洛下閎之言可信。非聖人孰能預於斯矣!」又於金剛三藏學陀羅尼祕印,登前佛壇,受法王寶,復同無畏三藏譯《毗盧遮那佛經》,開後佛國,其傳密藏,必抵淵府也。睿宗、玄宗並請入內集賢院,尋詔住興唐寺。所翻之經,遂著疏七卷,又《攝調伏藏》六十卷、《釋氏系錄》一卷、《開元大衍曆》五十二卷。其曆編入《唐書》〈律曆志〉,以為不刊之典。又造游儀,黃赤二道以鐵成規,於院製作。

次有王媼者,行鄰里之老嫗,昔多贍行之貧,及行顯遇,常思報之。一日拜謁云︰「兒子殺人,即就誅矣,況師帝王雅重,乞奏減死,以供母之殘齡!」如是泣涕者數四,行曰︰「國家刑憲,豈有論請而得免耶﹖」命侍僧給與若干錢物,任去別圖。媼戟手曼駕曰︰「我居鄰周給迭互, 褓間抱乳汝。長成,何忘此惠耶﹖」行心慈愛,終夕不樂。於是運算畢,召淨人戒之曰︰「汝曹挈布囊於某坊閑靜地,午時坐伺,得生類投囊,速歸。」明日,果有猳彘引豚七箇,淨人分頭驅逐,猳母走矣,得豚而歸。行已備巨瓮,逐一入之,閉蓋,以六乙泥封口,誦胡語數契而止。投明,中官下詔入問云︰「司天監奏昨夜北斗七座星全不見,何耶﹖」對曰︰「昔後魏曾失熒惑星,至今帝車不見。此則天將大儆於陛下也。夫匹夫匹婦不得其所,猶隕霜天旱,盛德所感,乃能退之。感之切者其在葬枯骨乎!釋門以慈心降一切魔,微僧曲見,莫若大赦天下。」玄宗依之。其夜占奏北斗一星見,七夜復初,其術不可測也。又開元中嘗旱甚,帝令祈雨,曰︰「當得一器上有龍狀者,方可致雨。」敕令中官同於內庫中偏視之,皆言弗類。數日後指一古鑑,鼻盤龍,喜曰︰「此真龍也。」乃將入壇場,一日而雨。其異術通感為若此也。

玄宗在大明宮,從容密問社稷吉凶并祚運終畢事,行對以他語。帝詢之不已,遂曰︰「陛下當有萬里之行。」又曰︰「社稷畢得終吉。」帝大悅。復遺帝一金合子,形若彈丸,內貯物,撼必有聲,發之不得,云︰「有急則開。」帝幸蜀,倉黃都忘斯事,及到成都,忽憶啟之,則藥分中當歸也。帝曰︰「伊藥產於此,師知朕違難至蜀當歸也。」復見萬里橋,曰︰「一行之言,信其神矣。」命中官焚香祝之,乃告謝也。及昭宗初封吉王,至太子德王,唐為梁滅,終行之言「社稷畢得終吉」也。

開元十五年九月於華嚴寺疾篤,將輿病入辭,小間而止。玄宗此夜夢瞰禪居,見繩紙隔開扇,曉而驗問,一如所睹。乃詔京城名德致大道場,為行祈福,危疾微愈。其寵愛如是。十月八日隨駕幸新豐,身無諸患,口無一言,忽然浴香水換衣,趺坐正念,怡然示滅。一云︰辭告玄宗後,自駕前東來嵩山謁禮本師,即寂也。時河南尹裴寬正謁寂,寂云︰「有少事,未暇與大尹款話。且請踟躕休息也。」寬乃屏從人,止於旁室,伺寂何為。見潔淨正堂,焚香默坐,如有所待。斯須,叩門連聲云︰「天師一行和尚至。」(僧號「天師」,始見於此,言天子師也。)行入,頗忽切之狀,禮寂之足,附耳密語,其貌愈恭。寂但頷應曰︰「無不可者。」語訖又禮,禮語者三,寂唯言「是是,無不可者。」行語訖,降階入南室,自閉其戶。寂乃徐召侍者曰︰「速聲鐘,一行已滅度。」左右疾走視之,瞑目而坐,手掩伺息,已絕。四眾弟子悲號沸渭,撼動山谷,乃停神於罔極寺。自終及葬,凡經三七日爪甲不變,髭髮更長,形色怡悅,時眾驚異。帝覽奏悲愴曰︰「禪師捨朕,深用哀慕!」喪事官供,詔葬于銅人原,諡曰「大慧禪師」。御撰塔銘,天下釋子榮之。

〔參考資料〕 《舊唐書》卷一九一;《釋門正統》卷八;春日禮智《一行傳研究》;長部和雄《一行禪師研究》;蔣維喬編譯《中國佛教史》卷二。


五法藏

小乘犢子部所立,將所知一切法分為五類。即過去藏、現在藏、未來藏、無為藏、不可說藏。略稱五藏,又名五法海。《成實論》卷三〈有我無我品〉云(大正32‧260c)︰「汝法中說,可知法者謂五法藏︰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我在第五法中。」

此五藏中,前三者是將有為法別開為三世,故總稱為三世藏,即有為聚也。第四是無為聚,非三世。第五是非即非離蘊之我,非三世及無為,即非二聚也。

關於犢子部所立的我,《中論》卷二云(大正30‧15c)︰「如犢子部眾說,不得言色即是我,不得言離色是我,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中。」《大智度論》卷一云(大正25‧61a)︰「犢子阿毗曇中說,五眾不離人,人不離五眾。不可說五眾是人,離五眾是人。人是第五不可說法藏中所攝。」

據此,可知犢子部立非即非離蘊之我,不攝屬於三世及無為,完全為不可說者。

犢子部此一說法以我為實有,不僅《中論》、《成實論》、《俱舍論》及《成唯識論》極力加以破斥,智顗、法藏等更貶其為附佛法外道。但《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九0云(大正7‧494a)︰「住此六波羅蜜多,三乘聖眾能度五種所知彼岸。何等為五﹖一者過去、二者未來、三者現在、四者無為、五者不可說。」

《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云(大正26‧73c)︰「諸佛住是三昧,悉能通達過去現在未來,過出三世不可說五藏所攝法,是故名一切處不閡。」可見此說亦為大乘所提倡。故《俱舍論寶疏》卷二十九云(大正41‧803c)︰「此五法藏同大般若五種法海,謂三世、無為及不可說。不可說者是勝義諦,犢子部不染邪智,謂勝義諦是其我體。不同外道染污邪智執有實我是我見攝。」

《俱舍論要解》卷十更說犢子部所建立的補特伽羅,略似大乘所說之佛性如來藏等。並謂此甚深之理趣門,非心意識之所測量,豈可以薪火乳酪等之世間現所知境界譴斥之。由此,似可認為大乘所謂佛性如來藏說,與此不可說補特伽羅與大眾部等所立之心性本淨說頗有關聯。

〔參考資料〕 《大乘入楞伽經》卷十;《大毗婆沙論》卷十一;《成實論》卷三〈無我品〉;《摩訶止觀》卷十(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本);《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俱舍論光記》卷三十。


六十心

指凡夫心的六十種差別相。出自《大日經》卷一及《大日經疏》卷二。這是對凡夫心理所作的細密分析。茲略釋如次︰

(1)貪心(ḥdod-chags-kyi sems)︰謂隨順染法。

(2)無貪心(ḥdod-chags-daṅ bral-baḥi sems)︰謂隨順無染法。

(3)瞋心(she-sdaṅ-gi sems)︰謂隨順怒法。

(4)慈心(byams-paḥi sems)︰謂隨順修行慈法。

(5)癡心(gti-mug-gi sems)︰謂隨順修不觀法,即不觀前言善惡是非,遇便信受。

(6)智心(śes-rab-kyi sems)︰謂順修殊勝增上法,即是人於種種所說之中,皆以智簡擇勝上者而行之。

(7)決定心(gtan la phab-paḥi sems)︰謂尊教命如說奉行。

(8)疑心(the-tsom-gyi sems)︰謂常收持不定等事,疑惑不能前進。

(9)闇心(mun-par-gyur-paḥi sems)︰謂於無疑慮法,生疑慮解。

(10)明心(snaṅ-bar gyur-baḥi sems)︰謂無疑慮法,無疑慮修行。

(11)積聚心(sdud-paḥi sems)︰謂於一事生信解已,更聞種種殊異法,皆能合集為一。

(12)鬥心(ḥthab-paḥi sems)︰謂互相是非為性,聞他所說言教,常好辯論是非。

(13)諍心(rtsod-paḥi sems)︰謂於自己常內懷是非之心。如自思惟一義竟,輒復自設異端推求其失。

(14)無諍心(mi-rtsod-paḥi sems)︰謂是非俱捨者,其心不懷向背,雖先所宗習作如是見解,更聞異言以違合理,即受行之,或先以為是,聞他以為不善,即能改之。

(15)天心(lhaḥi sems)︰謂心思隨念成就,如諸天以先世果報故,若有所需,不加功力,隨心而生。此心當自覺知勿貪世間悉地。

(16)阿修羅心(lha-ma-yin-gyi sems)︰謂樂處生死者,其果報似天,而行業住處不同,因深樂生死果報快樂,不能進取,應觀無常苦為對治。

(17)龍心(kluḥi sems)︰謂思念廣大資財,能障出世淨心,故當思惟少欲知足無常等為對治。

(18)人心(miḥi sems)︰謂思念利他者,常思某甲於我有恩,我當以如是方便令得大利,某甲曾於我有所不益,今當報之。故當早求法利,不應紛紜思慮他緣。

(19)女心(bud-med-kyi sems)︰謂隨順欲法者,經云女人多欲百倍於男子,常念所經樂事,或想他容色姿態等,能令行者障蔽淨心,故當以不淨念處等觀身實相為對治。

(20)自在心(dbaṅ-phyug-gi sems)︰謂思惟欲我一切如意者。「自在」即外道所事天神,能隨念造諸眾生及苦樂等事。當觀諸法皆屬眾因緣,無有自在。

(21)商人心(thsoṅ-paḥi sems)︰謂行者先務內外學問,令周備已,方復籌量,如商人先儲聚貨物,後思惟分用何處可得大利。當修捷疾智為對治。

(22)農夫心(shiṅ-paḥi sems)︰謂廣聞道品而後求法,如學耕稼者,於未耕之前先諮詢耕植耘耨等事。當修利智為對智。

(23)河心(thu-boḥi sems)︰此心性雙依二邊,或時修常,或時修斷,或復邪正兼信,如河水雙依兩岸。當修專心一境為對治。

(24)陂池心(lteṅ-kaḥi sems)︰此心譬如陂池,若眾水流入,終無厭足,若名利集身,乃至所學法,終無厭足。當以少欲知足為對治。

(25)井心(khron-paḥi sems)︰謂凡所思惟好尚深遠,所有善不善事,皆欲令人不能測量。當以緣起法門及善人相等顯了易知之事為對治。

(26)守護心(kun-tu-sruṅ-baḥi sems)︰謂唯此心是實,餘心皆不實,或己見為實,餘見悉不實,此護己之心,如世人守護己身財物,故云守護心。當以兼護他人為對治。

(27)慳心(sor-snaḥi sems)︰此心諸有所作,皆為自身,故財物伎藝,乃至善法,皆自藏吝於惠人。當以念施及無常為對治。

(28)狸心(byi-laḥi sems)︰謂此人雖遇聞種種法要,但作心領受記,持而不進行,如猫狸伺捕禽鳥,屏息靜住不務前進,待良緣會合,方勇健勵行。又此人若受人恩惠,亦如猫狸受人種種養育,不識恩分。故當以隨聞即行、常念恩德為對治。

(29)狗心(khyiḥi sems)︰謂聞少分善法,便以為行不可盡,不復更求勝事,如狗遇少分粗鄙之食,便生喜足。當以增上意樂為對治,想心如大海,少亦不拒,多亦不溢。

(30)迦樓羅心(namkhaḥi-ldiṅ-gi sems)︰謂迦樓羅鳥常恃兩翅挾輔其身,此心亦爾,常念多得朋黨與輔翼相資以成大事,又因見人行善而後發心,不能獨進,故當以勇健菩提心,如師子王不藉助伴為對治。

(31)鼠心(byi-baḥi sems)︰謂思惟斷諸繫縛者,如鼠見他箱篋繩繫等,輒好咬齧損毀,然時齧時輟無趣為之,終至所有繫屬及成事,皆阻敗無成。

(32)歌詠心(gluḥi sems)︰謂從他聽聞正法,以種種文句莊嚴分別演說,以傳法音,如世人度曲於他,復為他人奏出種種美妙之音。此多為聲聞宿習,能障淨心,故當念我當得內證自然之慧,普現色身而為演說為對治。

(33)舞心(gar-gyi sems)︰謂修習種種神變,現種種未曾有事,令前人心淨悅眼,如世人之舞蹈。此多是五通餘習,若偏尚如是悉地方便求願,亦障淨心,故當念除蓋障三昧心無散動,勿貪世間少驗。

(34)擊鼓心(sil-sñan-gi sems)︰謂習種種無礙辯才,擊大法鼓以警悟眾生。此亦能障淨心,故當念早證無量語言陀羅尼,以天鼓妙音普告一切眾,勿以世間小利妨大事因緣。

(35)室宅心(khyim-gyi sems)︰謂修習自護身法,如人造房舍以庇身,此心亦爾,當持戒修善,令今世後世遠離惡道眾苦。此多是聲聞宿習,當念救護一切眾生為對治。

(36)師子心(seṅ-geḥi sems)︰謂修行一切無怯弱法,如師子於諸獸中,隨所至處皆勝,無有怯弱,然易陷於己優人劣之境,妨礙淨心,故當發釋迦師子心,令一切眾生遍勝,無有優劣之分。

(37)鵂鶹心(ḥug-paḥi sems)︰謂行者晝日雖有所聞,誦習昏憒不得其善巧,至暗夜思憶所為之事,便得明了,有如鵂鶹鳥於大明中無所能為,夜則六情爽利。當令所作意無晝夜之別以為對治。

(38)鳥心(bya-rog-gi sems)︰謂於一切處常懷驚怖之心,如烏鳥若人善心惠養,或時伺求其便,皆生猜畏之心。當修安定無畏心以為對治。

(39)羅剎心(srin-poḥi sems)︰謂於善中發起不善,如見人為善,皆作不善意解。應觀功德利益不念彼矩為對治。

(40)刺心(tsher-maḥi sems)︰謂若行善事,便生追悔之心,若作惡事,復自思惟,亦懷慚懼,故常動慮不安,猶如處於棘叢中,一切多損妨。故當犯患時,宜速懺悔,勿生掉悔,若有為善,當心生慶幸以為對治。

(41)窟心(sa-ḥog-gi sems)︰謂諸龍、阿修羅皆在地下或海底深窟中,多有神仙諸樂,能得長壽自在,因此,或念彼中多美女,端正同於諸天,無夭逝之憂,五欲自恣,或念留彼中,可得劫壽見未來諸佛,此皆窟心。當念如法修行,可於此生見法明道,乃至成佛。

(42)風心(rluṅ-gi sems)︰謂於一切處遍種善根,如世間外道種種天尊及三乘諸行,皆悉崇信,猶如種子隨風遍植一切處。當念石田不毛,虛費種子,當求良美福田膏腴之處,專意耕耨,所獲必多。

(43)水心(chuḥi sems)︰謂順修洗濯一切不善法,如水性清潔,雖暫為諸垢所污,澄之則淨,又能洗除諸垢穢,故常發露垢惡,懺洗三業。此亦能障淨心,故當觀心實相,了從本來垢法不生,自能除一切蓋障。

(44)火心(meḥi sems)︰謂此心造善時,如火性赫弈躁疾,須臾間,能成無量功德,造惡亦少時成極重業,故當思惟猛暴之心多所敗傷,以柔和慈善之水方便令滅,而熾然善事務令恒久。

(45)泥心(ḥdam-gyi sems)︰此是一向無明心,不能分別記憶諸事,猶如泥團。若淖溺泥濘,難事越度,當假藉橋樑方能度之,此心亦爾,須歸憑善友,令方便開發,乃能漸去無知,還生慧性。

(46)顯色心(tshon-rtsiḥi sems)︰謂此心易為外境事緣所染,譬如青黃赤白等染色,素絲入之,便與同色。當念專求自證之法,不由他悟不為他緣所轉。

(47)板心(śin-leb-kyi sems)︰謂簡擇善法,隨己力分,唯行一法,不慕餘善法,猶如板行水中,隨其分量受載諸物,過限則不能勝,終亦傾棄之。當發廣大心學菩提行以對治。

(48)迷心(nor-paḥi sems)︰謂因迷亂故,意欲向東而更向西,如意欲學不淨觀,反取淨相。當念專一其心,審諦安詳無倒觀察為對治。

(49)毒藥心(dug-gi sems)︰謂不生善心亦不生惡心,乃至一切心不能起,一切任運而行,漸入無因無果中,如人中毒悶絕,轉趣死地,無有生分。當發起大悲眾善離斷滅空為對治。

(50)羂索心(shags-paḥi sems)︰謂墮於斷見我縛之中,如人為羂索所縛,乃至手足肢節不得動彈。此見能縛行者之心,應速以緣起正慧刀決除此障。

(51)械心(lcags-sgrog-gi sems)︰謂常好端坐,寂然住立,心為修定及觀察法義所拘,如人雙足為械所持,不能前進。當於一切時處,思惟修習,使靜亂無間。

(52)雲心(sbrin-gyi sems)︰謂有憂樂思慮之心,常滯於淫昏之中,猶如夏季三月霖雨特多。故當行捨心,離世間憂喜、隨順法喜為對治。

(53)田心(shiṅ-gi sems)︰謂好修事其身,令光潔嚴好,如人有良美之田,常修治耕墾,除諸雜穢,種種方便令得清淨。當念迴此功德,修事其心,以如是諸供養具,播植福田資成勝果。

(54)鹽心(lan-tshvaḥi sems)︰謂於所思事復加思念,如憶念欲色時,還復自推求,猶如鹽性鹹,凡所入處皆增鹽味。故當安心諦理,使之穿徹為對治。

(55)剃刀心(spu-griḥi sems)︰謂以剃除鬢髮之離俗出家相為滿足,不求餘行。當知此心最惡,能令一切善根不生,故應念一切聖賢所斷者唯無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除此妄想,乃名真出家。

(56)彌盧等心(ri-rab-lta-buḥi sems)︰謂心如須彌山,高絕眾峰,謂無人出其上者,乃至師、僧、父母所應尊敬處,皆不能低心相待。故當以忍辱謙卑,於一切眾生作大師想為對治。

(57)海等心(rgya-mtsho lta-buḥi sems)︰謂於一切勝事,皆歸之於己,如大海吞百川,謂餘人皆無能比。故當念三賢十聖等無量大功德海,不應起大慢之心。

(58)穴等心(phug-ltar-buḥi sems)︰謂初發心受戒時,具足無缺,不久漸生漏法,猶如完堅之器,後遇緣穿穴,終無所堪任。以知性之多變,常令所為之事皆有始終為對治。

(59)受生心(skey-bar-ḥgyur-baḥi sems)︰謂所修諸行,皆欲迴向受生,故稱受生心。然當知得果亦兼善惡,故當甄擇善惡,除去不善,純修白法,復以慧更去粗鑛,乃至得成純一清淨醍醐妙果。

(60)猨猴心︰此心梵本不記。依《大日經疏》載為猨猴心,指行者之性躁動不安,多所攀緣,猶如猨猴之性,身心散亂常不暫住。當以不隨動散之想,繫緣一境為對治。

西藏文《大日經》則於第四十五心(泥心)之後,加濁心(rñog-paḥi sems)而成六十心。《大日經疏》卷二云(大正39‧600b)︰「此六十心,或時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發動先習,或一時雜起,或次第而生,當於一切時留心覺察,自然得順菩提心。」此中,本性偏多指如猨猴心之散亂偏多,亦指多貪、多瞋等偏多。發動先習指如天心、阿修羅心、龍心、女心、自在心、農夫心、歌詠心、舞心、室宅心等,一時雜起或次第而生則指此六十心或一時俱起,或前後依次而生。

此六十心皆由我執所生,《大日經疏》卷二謂,若能了解十住心中之「唯蘊無我心」,即可斷除此六十心。

〔參考資料〕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卷八;《大日經疏妙印鈔》卷十三;《冠註住心品疏略解》卷七;《宗義決擇集》卷二十二〈六十心見修二惑之事〉。


佛教天文曆

又作「梵曆」或「梵國之曆」。所謂「梵」或「梵國」,本來不是指印度,由於佛教徒相傳,以印度的悉曇字為梵天所造,遂稱該文字為梵字。此後,「梵」字乃成為印度的代名詞。

「梵曆」一詞的使用究竟起於何時﹖目前仍不太清楚。在日本,圓通(1834年歿)等人,曾針對當時逐漸流行的西洋曆而採用「梵曆」一詞,強調梵曆為所有曆法的根本。並作《佛國曆象編》詳細論述。其後又撰《梵曆策進》一書。故嚴格說起來,他們所說的梵曆,並不是印度的曆法,而只是佛典中的天文曆法。因此,正式地說應是佛教天文曆。

在論及印度曆法的佛教經典中,年代最古、天文曆法最詳者,為紀元三世紀中葉所譯出的《摩登伽經》二卷,《舍頭柬太子二十八宿經》即其異譯本。該經原本《Śārdūlakar-ṇāvadāna》,今有三種刊行本及完整的藏譯本,是了解梵曆所不可或缺的文獻。

此外,《大集經》的〈日藏分〉及〈月藏分〉,自古即以引用《摩登伽經》梵本的系統而有名。其所載曆法中,有印度曆法所無而富於西方天文學知識的十二宮、七曜的制度及將春分點置於歲首的曆法。又,將二十八宿配屬於四方,顯然是受中國的影響。這種情形可說是把當時通行的曆法實用化的例子。此外,《立世阿毗曇論》與《大智度論》內,零星介紹印度古來有關閏月的安排方法及以星宿月為首的四個月名,也是彌足珍貴的文獻。

其後,隨著密教的隆盛,巧妙組合二十八宿與七曜的占星術大為發達。代表性著作有不空所譯的上下二卷《宿曜經》。此後,咒法方面的著作也大為興盛。同時,純粹印度曆法的九執曆也帶給中國很大的影響。在唐代開元年間,有一行所撰的《七曜星辰別行法》和《梵天火羅九曜》、西天竺婆羅門僧金俱吒所撰《七曜攘災決》、金剛智所譯《北斗七星念誦儀軌經》。但坊間仍以具有占星性質的舊來曆法為實用曆。這種舊來曆法有二種,其一是以滿月到滿月為一月的印度固有曆法,如前記《舍頭柬經》及《大集經》即此系統。相對於此的漢譯《摩登伽經》及《宿曜經》是以新月到新月為一月,這種曆法則兼容西方與中國的天文常識。

◎附︰陳觀勝著‧古鼎儀譯〈佛教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摘譯自《Buddhism in China》)

佛教對中國天文學和曆法的影響
在科學領域方面,僧人亦有不少貢獻。首先,中國的天文和曆法在唐代曾受過印度影響。楊景風是不空(Amoghavajra)的學生,他在西元764年提到︰取用印度曆法,可知五大行星運行時所經過的「宿」。當時在天文院任職的有三戶印度天文曆法專家,即迦葉(Kāśyapa)、瞿曇(Gautama)、鳩摩羅(Kumara)(參看李約瑟著《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卷三第二十章)。由此可知,印度天文學家在當時中國朝廷內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重要。此中迦葉氏一位成員,編製了西元665年的曆法表。瞿曇家族則編製了西元697至698年的曆法。最著名的是瞿曇悉達(GautamaSiddhārtha),他在西元729年編纂了《開元占經》一書,將印度曆法翻譯過來,並在該書中搜羅了不少古代中國的天文學史料,堪稱為自印度來華中最偉大之天文學家。至於鳩摩羅族,則與中國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和數學家一行(682~727)有密切的關係。

由於一行在數學方面的著作已全部失傳,因此我們對他的數學理論所知極為有限。據說他曾經推算出中國棋子縱橫排列十七行的全部著法。又組織過探險隊遠渡南洋觀測中國所看不到的南部星空。從他們的觀測和所繪的星圖,可以知悉他們曾南至蘇門答臘之末端。更重要的是一項由一行所領導的測量中國的緯度計畫。他與同伴們由山西省萬里長城附近直至中南半島,共約三千五百多公里內設立九個測量站,利用一支八尺長的測量尺,記錄太陽分別在夏至和冬至日的投影,藉此來判別各站的正確緯度。


吳哥王城

高棉(柬埔寨)吳哥王朝都城遺蹟。又稱「大吳哥」。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迦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Ⅶ,1181~1220年在位)建造的,為第四代的吳哥都城。Angkor Tom意指「大都城」。其建構呈正方形,周長十二公里,圍繞八公尺高的城牆及護城河。有五道城門(南門、北門、西門,以及東邊的勝利之門和死者之門)通往城外,門上有石塔,塔雕四面大佛。門內大道左右兩側均設五十四尊石雕神像,同抱一條七頭巨蛇,宏偉壯觀。

城內的主要建築有奉祀觀世音的巴壤寺(Bayon)、第二代吳哥都城的主廟巴普翁寺(Baphuon)、羅闍因陀羅跋摩(Rājendravar-man,944~968年在位)所建的金字塔形佛寺庇梅納卡斯(Phimeanakas),以及王宮、王宮廣場等。其中,巴壤寺位於王城的中心,為十二世紀末迦耶跋摩七世所建。其建制同吳哥寺;三層方形台基,各層有迴廊,廊內飾以浮雕和小石塔,塔內供奉神像。第三層台基之中心大塔高四十五公尺,周圍環繞五十餘座石塔的塔群。每座石塔的四面,都刻有觀世音菩薩像,低眉慈目,注視四方。

巴壤寺的石壁浮雕藝術,在十字形台基的內廊上,多數以神話故事為題材;但外迴廊上,有些題材是描述國王事蹟及人民生活,如戰爭場面、狩獵圖、鬥雞圖等。由於都是採高浮雕,人物、景緻特別突顯渾圓。與吳哥寺的浮雕藝術相比,風格、技巧更趨寫實、純熟,但有些仍因過分繁縟、鑿痕顯露,而缺乏吳哥寺浮雕的含蓄美。此外,巴壤寺建築的保存,也不及吳哥寺完整。

十三世紀末,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對吳哥王城及廣大的吳哥遺蹟群,曾有簡征記載(參見附錄)。但直到十九世紀,該書被譯成法文後,才引起歐洲人的注意與考察。1873年,法國人路易‧德拉波特即曾自組「高棉遺蹟調查團」進行調查、測量,並繪製廢墟中王宮及佛寺的復原圖,重現昔日「富貴真臘」的美景。

◎附︰周達觀《真臘風土記》〈城郭〉

州城周圍可二十里,有五門。門各兩重,惟東向開二門,餘向皆一門。城之外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橋,橋之兩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將軍之狀,甚巨而獰。五門皆相似,橋之闌皆石為之,鑿為蛇形。蛇皆九頭,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勢。城門之上有大石佛頭五,面向西方。中置其一,飾之以金。門之兩傍鑿石為象形。城皆疊石為之,可二丈。石甚周密堅固,且不生繁草,卻無女墻。城之上間或種桄榔木。比比皆空屋。其內向如坡子,厚可十餘丈。坡上皆有大門,夜閉早開。亦有監門者。惟狗不許入門。其城甚方整。四方各有石塔一座,曾受斬趾刑人,亦不許入門。

當國之中有金塔一座,傍有石塔二十餘座,石屋百餘間。東向金橋一所,金獅子二枚,列於橋之左右。金佛八身列於石屋之下,金塔至北可一里許,有銅塔一座,比金塔更高,望之鬱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數間。又其北一里許,則國主之廬也。其寢室又有金塔一座焉。所以舶商自來有富貴真臘之褒者,想為此也。石塔出南門外半里餘。俗傳魯般一夜造成。魯般墓在南門外一里許。周圍可十里。石屋數百間,東池在城東十里,周圍可百里。中有石塔石屋。塔之中有臥銅佛一身,臍中常有水流出。北池在城北五里,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數十間,金獅子、金佛、銅象、銅牛、銅馬之屬皆有之。

〔參考資料〕 淨海《南傳佛教史》;《世界の大遺跡》{12}〈アンコ一ルとボロベドゥ一ル〉。


法門

(一)指原始佛典中,佛弟子用以檢證自己所悟的一些定型句︰這些定型句具有同一的文體與內容,是一種類型化的教理綱要。有三類,即︰(1)《中部》第一百經〈傷歌羅經〉(Saṅ-gārava-sutta)、《中部》第六十五經〈跋陀利經〉(Bhaddāli-sutta)所揭示的簡單句。.2反複使用諸多類似的文句,因而內容較為豐富的複合句。如《中部》第一經〈根本法門經〉(Mūlapariyāya-sutta)即為典型例子。該經係以多數類似的句子串連,而闡明凡夫、有學、阿羅漢、如來的性質。(3)係由多數內容相似的簡單句組合而成。又分為二種︰{1}所列舉的一一定型句不附以固有名稱。例如《中部》第八十七經〈愛生經〉(Piyajātika-sutta),列舉五種定型句,然其中各句並無固定名稱。{2}所列舉的定型句皆附有固定名稱,如《中部》第八經〈削減經〉(Sallekha-sutta)所揭者是。

(二)指佛的教法︰以佛之教(法)為達聖智,通入信心之門,又是解脫生死入涅槃之門,因此併稱法門。《增一阿含經》卷十云(大正2‧593b)︰「如來開法門,聞者得篤信。」或謂佛所說,而為世之準則者,稱為「法」。此法為眾聖入道的通處,又是如來聖智遊履之處,故稱為「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云(大正44‧252b)︰「軌生物解曰法,聖智通遊曰門。」《法界次第法門》卷中之下云(大正46‧683a)︰「門謂能通。」可知門為通入之義。

此外,所謂法門,又有差別分類之義。即因所說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法義。如《心地觀經》卷七、《勝鬘經》等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即應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佛為說八萬四千法門。可知,佛的教法無限,如大海般深廣浩瀚,不可測量。唐譯《華嚴經》卷二云(大正10‧7b)︰「佛剎微塵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於是,初發心菩薩以「法門無量誓願學」一語為四弘誓願之一。


[南山律學辭典]
律藏教興所由

子題:律藏勝密不許餘眾讀誦、佛所立教增道損生、天主、色天主、欲天主、人王、有教

戒本疏‧教興所由:「教興者。(一,通敘戒學)(一﹑正示)(一﹑約聖意以明教本)斯乃大聖降臨,創開化本;將欲拯拔諸有,同登彼岸;為道制戒,本非世福。(二﹑約對治以明相須)然煩惑難清,要由方便;致設三學,用為治元。故成論云,戒如捉賊,定縛慧殺;三行相因,斯須攝濟。故身口事業,動與理違。若不先防,妄隨塵欲,則心路躁擾,靜定何因?定既不修,於諸我倒,無心思擇,明慧自隱,無由會正。故初行者,務先學戒,撿策非違。三業清淨,正定正慧自然而立。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後二;若無此戒,諸善不生。(二、釋疑)(一﹑舉定慧以難)問:『以理推戒,為靜三途,定除欲有,慧非界繫;如何上言為道非福?』(二﹑約遠意以答)答:『須知遠意。原佛降世,豈為增生。天主人王,咸興有教;佛還說有,則與凡同。以此測量,故懸殊異。任戒集業,但事亂收;體沈下界,判非色有。故伽論云,戒是有為有漏世間法也。若元制意,為道方便;三乘學人,必由斯跡。故律云,為調三毒令盡故,制增戒學。又多論云,為開泥洹門故制戒。下文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斯良證也。』(二,別彰戒本)問:『上通敘致,未知此經,別為誰興?』答:『大聖垂教,通別乃殊;至於去滯,宗猷莫二。創隨犯制,前後森羅;機教俱開,鮮能舉要。窮神知化,唯佛一人;自餘凡小,卒未明達。故別隨戒,單出本文;依月再說,用清非境。斯並如論,依大慈門,曲授祕方,偏賜內眾故。論云,三藏為言,律藏勝故密故,唯佛獨說,制必僧中;不許餘眾之所讀誦,非所學故。餘如鈔序。』」

行宗記釋云:「佛所立教增道損;若修世福,受人天報,輪轉不息,是謂增生。非佛意也。天下,引凡比況。梵王色天主,說四無量化人,令生色界;帝釋欲天主,說十善化人,令生欲界;人王即四輪王,亦以十善化人,令生人天。不能出離,故云有教。佛若同彼,即非大聖。」(戒疏記卷一‧一一‧七)


[法相辭典(朱芾煌)]
四依

瑜伽十一卷十四頁云:世尊說依,略有四種:一、法是依,非數取趣。二、義是依,非文。三、了義經是依,非不了義經。四、智是依,非識。此四種依,因何建立?補特伽羅四種別故。謂因諂詐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初依。因順世間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二。因住自見取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三。因聞為極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四。因其諂詐說法。是依非數取趣。要與彼論。分別決擇方證正智。非唯由彼現威儀故。即於此中復有差別。謂佛宣說補特伽羅。及與諸法。唯法是依。非數取趣。世俗言辭。不應執故。法又二種。謂文及義。唯義是依非文。何以故。不應但聞即為究竟。要須於義思惟籌量審觀察故。佛所說經。或有了義或不了義。觀察義時。了義是依。非不了義。世尊或時宣說依趣福不動識。為往善趣故。或時宣說四聖諦智為向涅槃故。於修法隨法行時。唯智是依非識。略於四時。失不失故。建立四種補特伽羅。謂得法時。住持時。觀察義時。修法隨法行時。依四時故。建立四依。

二解 瑜伽四十五卷一頁云:云何菩薩修正四依?謂諸菩薩為求義故,從他聽法;不為求世藻飾文詞。菩薩求義,不為求文。而聽法時雖遇常流言音說法,但依於義,恭敬聽受。又諸菩薩,如實了知闇說大說,如實知已,以理為依。不由耆長眾所知識補特伽羅。若佛若僧所說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補特伽羅。如是菩薩以理為依,補特伽羅非所依故。於真實義,心不動搖。於正法中,他緣匪奪。又諸菩薩,於如來所,深殖正信,深殖清淨,一向澄清淨,唯依如來了義經典,非不了義,了義經典為所依故。於佛所說法毗奈耶,不可引奪。何以故?以佛所說不了義經,依種種門辯本性義,猶未決定,尚生疑惑,非了義故。若諸菩薩,於了義經不決定者,於佛所說法毗奈耶猶可引奪。又諸菩薩,於真證智,見為真實,非於聞思;但識法義,非真證智。是諸菩薩,如實了知修所成智所應知者,非唯聞思所成諸識所能了達;如實知已,聞如來說最極甚深所有法義,終不誹毀。是名菩薩修正四依。

三解 顯揚二卷十八頁云:所依者,謂四種依,廣說如經。一、依法不依眾生,謂若法是如來所說或弟子說十二分教,隨學隨轉;不隨眾生所行行學,亦不隨轉。二、依義不依文,謂若法非飾詞者,所造綺文字句,唯能顯了獨滿清淨鮮白梵行,於此法中恭敬信解;非於能顯顛倒梵行,及不顯了梵行,但飾詞者,所造綺文字句。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謂於如來所說相似甚深空性相應,隨順諸緣緣起法中,不妄執著,如言淺義,亦不住自內見取心,唯勤尋究顯了義經。四、依智不依識,謂不唯聽聞而生知足,便不進修法,隨法行,然為盡諸漏,勤求自內證真諦智。

四解 此即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如依止處苦中說。

五解 集異門論七卷四頁云:四依者:一、思擇一法應遠避,二、思擇一法應受用,三、思擇一法應除遣,四、思擇一法應忍受。云何思擇一法應遠避?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審思擇,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惡水牛等當遠避之。應審思擇,株杌毒刺坑塹崖谷井廁河等當遠避之。應審思擇,惡行惡威儀惡友惡伴侶惡行處惡臥具等當遠避之。惡臥具者,謂若受用如是臥具,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不應分別處而生分別,不應測量處而生測量,不應猜疑處而生猜疑。如是臥具,我說為惡,汝等苾芻。應當遠避。是名思擇一法應遠避。云何思擇一法應受用?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審思擇,如法衣服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遮防蛟虻、寒熱、蛇蠍等觸,及為覆蔽深可羞恥醜陋身形。應審思擇如法飲食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此身暫住存濟,止息飢渴,攝受梵行,為斷故受,不起新受,無罪存濟力樂安住。應審思擇,如法臥具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遮防寒熱風雨,及得最勝安隱寂靜。應審思擇,如法醫藥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止息未起已起所有疾病,得修善業,是名思擇一法應受用。云何思擇一法應除遣?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已起欲尋恚尋害尋不應韞畜,應速斷滅變吐除遣,是名思擇一法應除遣。云何思擇一法應忍受?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起精進,有勢有勤,勇悍堅猛,不捨善軛。假使我身,血肉枯竭,唯皮筋骨連拄而存,若本所求勝法未獲,終不止息所起精進。又精進時,身心疲惓,終不由斯而生懈怠,應深忍受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又應忍受他人所發能生身中猛利辛楚奪命苦受毀辱語言,是名思擇一法應忍受。


外法亦為有情各別種子所變

佛地經論一卷十一頁云:若爾,外法既是共有;云何有情各別種子共為因緣,合生一果?勿以小心測量大法。外物豈是極微合成,實有體性,多因共感。但是有情異識各變。同處相似,不相障礙。如眾燈明,如多所夢。因類是因,果相相似,處所無別,假名為共。實各有異。諸佛淨土,亦復如是。各別識變,皆遍法界,同處相似;說名為共。


世俗見如來及勝義見如來

瑜伽十九卷五頁云:謂如有一,體是異生,未斷虛妄分別欲貪;觀見世尊、具三十二大丈夫相,遂便測量,此薄伽梵、定是如來、應正等覺。其所說法,決定微妙。其弟子眾,所行必善。彼於後時,近不善人,聞不正法,隨逐他論及他音聲;信順於他,他所引攝。他所引故;於佛法僧,還生毀謗。如是皆由不如實知如來法身,故致如此。復有異生、由內靜慮果天眼通,遠見世尊;便作是解:此薄伽梵、定是如來、應正等覺。餘如前說。復有由外欲界繫業果報肉眼見已測量。當知彼亦隨逐他論及他音聲,信順於他他所引攝。復有異生,於爾所見,都無所有。彼普被障;長時為他音聲所引。若諸賢聖、除斷調伏超越欲貪,得聖慧眼。彼由如是聖慧眼故;於內證解如來法身。雖於外見如來色身,或見制多,或圖畫等;而能了知非第一義應正等覺。彼由如是於內正知,於外正觀;不隨他論及他音聲;不信順他,非他所引;於佛法僧,決定信受。如是皆由如實了知如來法身,故致如此。


受用身土略有二種

佛地經論一卷九頁云:受用身土,略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所修,無邊善根所感,週遍法界,為自受用大法樂故;從初得佛,盡未來際,相續無變。如諸功德;諸大菩薩,亦不能見,但可得聞。如是淨土,以無量故;諸佛雖見;亦不能測量其邊際。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為令地上諸菩薩眾,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或勝或劣,或大或小,改轉不定。如變化土。如是淨土,以有邊故;地上菩薩,及諸如來,皆測其量。但就地前,言不能測。


週圓無際其量難測

佛地經論一卷八頁云:如是淨土,形色圓滿,分量云何?週圓無際,其量難測。謂大宮殿,其量週圓,無際難測。或大宮殿,其量無際,週圓難測。又東方等分齊無故;長短等相,難可測量。有義,如來受用身土,隨所化生所宜而現。或大或小,其量無定;雖現廣大,亦有邊際;然就地前菩薩智等,說言無際其量難測。有義,如來受用身土,三無數劫所修無邊善根所感,週遍法界。地上菩薩,及諸如來,亦不能測其量邊際。以無邊故。如無始時。如實義者:受用身土,略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所修無邊善根所感;週遍法界,為自受用大法樂故;從初得佛,盡未來際,相續無變,如諸功德。諸大菩薩,亦不能見,但可得聞。如是淨土,以無量故;諸佛雖見;亦不能測其量邊際。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為令地上諸菩薩眾,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或勝或劣,或大或小,改轉不定,如變化土。如是淨土,以有邊故;地上菩薩,及諸如來,皆測其量。但就地前,言不能測。由是二種差別,故言週圓無際,其量難測。


像似正法

瑜伽九十九卷十五頁云:云何名為像似正法?謂略有二種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若於非法,生是法想;顯示非法,以為是法,令他於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實故,諦故,非是正法,而復像似正法顯現;是故名為似教正法。若廣為他如是宣說,令他受學,亦自修行;妄起法想,習諸邪行,而自憍慢稱言:我能修是正行。應知是名似行正法。應知是名似行正法。為廣宣說像似正法,復說中間嗢柁南曰:初法等五種,次根等諸見,非處惡作等,後暴惡戒等。諸以如來所說法教相似文句,於諸經中,安置偽經;於諸律中,安置偽律。如是名為像似正法。又由增益或損減見,增益虛事,損減實事。由此方便,於無常等種種義門,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是如是,自他習行。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於宣說補特伽羅所有經典,邪取分別;說有真實補特伽羅。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於種種假有法中,宣說開示為實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於遠離一切戲論究竟涅槃,分別為有,或為非有;說為有性,或非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有一類補特伽羅,作如是說:世尊宣示稱揚贊嘆密護根門。由是因緣,寧不視色;乃至於法,不以意思。而不繫念觀視眾色,乃至以意思惟諸法。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世尊宣示稱嘆簡靜而住;便作是言:寧無咎責,不測量他。於應毀者,而不呵毀;於應贊者,亦不稱贊;而不有所呵毀稱贊。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世尊宣示稱嘆和氣軟語;便作是言:受嘿然戒,都無言說,為極善哉。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世尊宣示稱嘆節量衣食;便作是言:斷食而住,露體而行,最為妙善。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世尊宣示稱嘆離諠雜住,息諸言說,及以事業;便作是言:棄捨臥具,寂靜閒居,無所修習,為極美妙。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佛說:心將導世間,心營造一切,隨心所生起,皆自在而轉。於如是等諸經義趣,不如實知。或有一類,由惡取執,作如是言:唯有一識。馳流生死,無二無別。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佛許持戒士夫補特伽羅,受百味食,百千衣服,障道妙欲。設此品類,正受用時;亦不為障。或有一類,由惡取執,作如是言:世尊所說障道諸欲,若有習近,不足為障。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佛說諸阿羅漢,於現法中,於食言說蘊界處等,不捨不取;不如實知,便作是說:如我解佛所說法者,阿羅漢僧,於其死後,無所覺了。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不如實知世俗勝義二諦道理。違二諦理,作如是言:諸蘊無我。云何無我,造作諸業,令我觸證。應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本性愚癡,多行謗毀。彼於九種內正心住,不如實知。於諦觀行,念住觀行,不如實知。由不知故;為他宣說,唯信解作意,是奢摩他品,唯信解作意,是毗缽舍那品,唯信解作意。能得究竟。自亦習行如是相行。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非處惡作,而不思惟。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於其讀誦觀行作意,皆有堪能,而樂僧事;亦於其中,見勝功德;為他宣說。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於戒、於修,有所堪能;而於惠施,見勝功德。遊歷諸方,於自禁戒所遮止處,多有毀犯。集諸財物,奉佛法僧。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既出家已;展轉相引,專以聽聞為其究竟。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見諸苾芻,大族大福,多獲衣等所有利養。捨少欲等,而往其所,恭敬敘慰,現親誨喻。令新苾芻,邪心動作。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棄捨如來所說甚深空性相應所有經典,專樂習學隨順世間文章咒術;而不自察,懷聰明慢。又欲令他知己聰敏。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折伏暴惡,及諸犯戒;為欲於彼暴惡犯戒,作不饒益;發起惡思。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構集種種矯詐威儀。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以解世間文章咒術,多求多獲所有利養。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復有一類,損惱於他;以其非法,積聚財寶,作有罪福。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又即於彼能引無義像似正法,以諸因緣,開示建立。當知亦名像似正法。如是一切像似正法,應知皆是違逆學法。

二解 顯揚五卷一頁云:像正法論,謂依聖教倒顯法相。


慶慰語化

佛地經論六卷十一頁云:又如眾生,慶慰語業,由是眾生,展轉談論遞相慶慰;如是如來成所作智慶語化業,由是如來宣暢種種隨所樂法,文義巧妙,小智眾生,初聞尚信。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入聖教,成熟解脫。論曰:此中顯示慶慰語化化語業相。慶慰即是喜悅差別。語能生彼,故名慶慰。聞此語言,展轉發生大歡喜故。謂諸有情,由發語心增上力故;各別識上語業相現。為增上緣,令餘識變似語業相,各謂聞他語言生喜。成所作智化作語業,應知亦爾。自現妙音,令他心變,謂聞佛語,生歡喜故。隨所樂法者:隨彼因力所應樂聞人天三乘諸差別法。文巧妙者:字句顯美,令樂聞故。義巧妙者:理趣分明,易解了故。小智眾生初聞尚信者:謂佛言音,具六十德。諸凡愚慧,暫時得聞,尚生信解;何況其餘聰愍者慧。成所作智名慶慰者:能現化語,宣說一切巧妙文義,生諸有情歡喜心故。亦能加被善現等輩,以佛言音,宣說甚深難測量法。如是此智,能加被他一切論者,一切色類,乃至虛空,亦能發起化語說法。當知此事不可思議。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法性海

法性深廣不可測量如海。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ㄅㄧˋ, [名]

1.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則斧。」唐.顏師古.注:「髀,股骨也。」

2.古時用來測量日影的表。如商、周之時的《周髀算經》。《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髀,股也;股者,表也。」



(二)ㄉㄨㄛˋ, [動]

1.考慮、推測。如:「審度」、「揣度」。《詩經.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2.測量。如:「量度」。漢.文帝〈議佐百姓詔〉:「夫度田非益寡,而計民未加益。」



ㄊㄨㄛˇ, [名]

1.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為成人平伸兩臂,兩手間的距離。康熙字典.?部.庹字引字彙補:「兩腕引長謂之庹。」

2.姓。如明代有庹五常。

[動]

以兩臂平伸測量長度。如:「你庹庹看這竹竿有多長?」《直語補證.庹》:「以手量物長短曰庹。」



ㄋㄧㄝˋ, [名]

1.箭靶子。如:「射臬」。《文選.張衡.東京賦》:「桃弧棘矢,所發無臬。」

2.古代測量日影方位的桿柱,用以計算時間。《文選.陸倕.石闕銘》:「陳圭置臬,瞻星揆地。」《明史.卷二五.天文志一》:「若表臬者,即考工匠人置槷之法,識日出入之影,參諸日中之影,以正方位。」

3.標準、法度。如:「奉為圭臬」。《書經.康誥》:「汝陳時臬,司師茲殷罰有倫。」

[形]

終、極限。三國魏.王粲〈游海賦〉:「其深不測,其廣無臬。」



ㄐㄧˋ, [動]

1.核算、籌算。如:「核計」、「論件計酬」、「數以萬計」。《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2.謀劃、打算、盤算。如:「計劃」、「商計」、「設計」。《戰國策.趙策四》:「父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3.設想、推測。《莊子.秋水》:「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

[名]

1.策略、方法。如:「妙計」、「好計」、「緩兵之計」。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測量或計算度量、數量的儀器。如:「溫度計」、「體溫計」。

3.姓。如宋代有計衡。

[副]

揣測之詞,大概、料想如此的意思。《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太史公曰》:「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



ㄑㄩㄢˊ, [名]

1.古代稱測量重量的砝碼或秤錘。以鐵或銅製成。《論語.堯曰》:「謹權量,審法度。」《莊子.胠篋》:「為之權衡以稱之。」

2.變通的理念。如:「通權達變」。《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儒林外史.第四回》:「禮有經,亦有權,想沒有甚麼行不得處。」

3.勢力。如:「權力」、「大權在握」。《文選.賈誼.過秦論》:「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

4.因自然或人為環境(如法律規定)所產生的力量與利益。如:「人權」、「政權」、「投票權」、「土地所有權」。

5.姓。如唐代有權德輿。

[動]

衡量。《孟子.梁惠王上》:「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副]

暫且。如:「權充」。南朝梁.沈約〈晉書選舉志九品論〉:「漢末喪亂,魏武時始創,軍中倉卒,權立九品。」《水滸傳.第八六回》:「盧俊義道:『軍士廝殺了一日,神思困倦,且就這里權歇一宵,暫停戰馬,明日卻尋歸路。』」



(二)ㄒㄧㄝˊ, [動]

1.用繩子測量寬度。《集韻.入聲.屑韻》:「絜,約束知大小也。」《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

2.審度、比較。《文選.賈誼.過秦論》:「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



(二)ㄓㄚˇ, [名]

量詞。計算物品長短的單位。拇指與食指張開的寬度稱為「一扠」。如:「這塊木板有三扠寬。」

[動]

張開大拇指與食指測量東西的長度。如:「把這塊木板扠一扠。」



ㄓㄤˋ, [名]

1.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公制一丈等於十公尺。也稱為「公丈」。

2.稱謂:(1) 對男性長輩的尊稱。如:「老丈」。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曛〉詩:「我丈時英特,宗枝神堯後。」(2) 對姻親尊長的稱呼。如:「姑丈」、「姨丈」。

[動]

測量。如:「丈量」。《明史.卷七七.食貨志一》:「王府官及諸閹丈地徵稅,旁午於道。」



ㄓㄨㄣˇ, [形]

1.平。《說文解字.水部》:「準,平也。」清.段玉裁.注:「謂水之平也。天下莫平於水。」

2.將來的、即將成為的。如:「準新娘」、「準女婿」、「準博士」。

3.可作為法則的。如:「準則」。

[副]

1.正確、精確。如:「瞄準目標」、「猜得準」。

2.一定、肯定。如:「到時他準會來的!」

[動]

1.取法、仿效。《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一》:「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始都樂壽,號金城宮,備百官,準開皇故事。」

2.預備。如:「準備」。

3.測量、衡量。《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傳》:「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之,淮之漲水高於新溝幾一丈。」

4.依照、比照。多用於文書中。如:「準用」。也作「准」。

[名]

1.古代測量水平的器具。《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

2.法度、法則。如:「標準」。《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以道德為麗,以仁義為準。」

3.箭靶、射的。如:「準的」。

4.鼻子。《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灤陽消夏錄五》:「所蓄犬,忽人立怒號,兩爪抱持齧婦面,裂其鼻準,併盲其一目。」



ㄔㄨㄞˇ, [動]

1.測量、估量。《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揣高卑,度厚薄。」

2.忖度、猜想。如:「揣測」、「揣摩」。宋.岳飛〈乞出師劄〉:「臣揣敵情,所以立劉豫於河南,而付之齊秦之地,蓋欲荼毒中原生靈。」

3.試探、設法。《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子夏既過方進,揣知其指,不敢發言。」《三國志.卷四○.蜀書.魏延傳》:「亮適卒,祕不發喪,儀令褘往揣延意指。」

4.握、抓。清.洪昇《長生殿.第九齣》:「揣這廝去打一百,發入淨軍所去。」《海上花列傳.第五○回》:「禁不起素蘭揣著賴公子兩手,下氣柔聲,甜言蜜語的央告。」

5.藏、放。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你懷揣著鴉青料鈔尋相識,並沒半升粗米施饘粥。」《水滸傳.第二回》:「懷中揣了書呈,逕投端王宮中來。」

[名]

姓。如明代有揣本。



ㄖㄣˋ, [名]

量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八尺為一仞,一說七尺為一仞。《說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尋,八尺。」《書經.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

[動]

1.測量深度。《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度厚薄,仞溝洫。」晉.杜預.注:「度深曰仞。」

2.辨認。通「認」。《淮南子.人間》:「非其事者勿仞也,非其名者勿就也。」

3.填塞、充滿。通「牣」。《史記.卷三.殷本紀》:「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



ㄧㄥˊ, [名]

1.軍隊駐紮的地方。如:「軍營」、「兵營」。《隋書.卷七○.李密傳》:「讓欲乘勝進破其營,會日暮,密固止之。」

2.陸軍的編制單位。五百人為一營。如:「第一營」、「第九營」。

3.活動的組織名稱。如:「夏令營」、「戰鬥營」、「天體營」。

[動]

1.謀求。如:「營利」、「鑽營」。唐.韓愈〈送窮文〉:「蠅營狗苟,驅去復還。」

2.管理。如:「營業」、「公營」。《淮南子.主術》:「執正營事,則讒佞姦邪無由進矣。」

3.建設、建造。如:「營造」、「營建」。《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志四》:「自五年分局至七年,營成水田六千頃有奇。」

4.眩惑。通「熒」。《淮南子.原道》:「不足以營其精神,亂其氣志。」漢.高誘.注:「營,惑也。」

5.測量。《呂氏春秋.孟冬紀.節喪》:「審棺槨之厚薄,營丘壟之小大高卑薄厚之度,貴賤之等級。」


保留曲線

ㄅㄠˇ ㄌㄧㄡˊ ㄑㄩ ㄒㄧㄢˋ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豪斯,首先發現遺忘曲線,後來稱為「保留曲線」。他測量自己對無意義音節學習後的記憶情況,發現遺忘率起初最快,後逐漸減慢,到最後保持水平不再降低。在停止練習後,根據連續的不同時間所測量的記憶保留量所繪製的曲線。由於遺忘與保留是相對的,因此,遺忘曲線也可以顯示保留的情況。


比高

ㄅㄧˇ ㄍㄠ, 1.比較身高。如:「來!來!來!我們來比高。」

2.測量名詞。測量學上,稱甲乙兩高度比較的差為「比高」。


比基尼島(Bikini Island)

ㄅㄧˇ ㄐㄧ ㄋㄧˊ ㄉㄠˇ
島名。太平洋中馬紹爾群島之一,是一個環狀珊瑚島。西元一九四六年七月及一九五六年五月,美國軍事當局曾先後在此島上舉行兩次原子彈及氫彈試驗,以測量爆炸的威力與影響。


變流器

ㄅㄧㄢˋ ㄌㄧㄡˊ ㄑㄧˋ, 1.一種變壓器。主要功能在調節電流流量的大小,將不能直接通入電流計、電壓計的大電流,依比例變小,並加以測量

2.將直流電轉成交流電或交流電轉成直流電的設施。


不測之淵

ㄅㄨˋ ㄘㄜˋ ㄓ ㄩㄢ
深暗得無法測量的深淵。比喻危險的地方。《戰國策.魏策三》:「今秦不可知之國也,猶不測之淵也。」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之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且猶知哀其將絕也。」


步天

ㄅㄨˋ ㄊㄧㄢ
古代稱測量天體為「步天」。


配客

ㄆㄟˋ ㄎㄜˋ
英美測量乾物多少的度量。合九點零九二公升,等於二加侖(Gallon)。


疋端

ㄆㄧˇ ㄉㄨㄢ
疋,長四丈寬八寸。端,長五丈寬八寸。疋端為唐代時測量布帛的測量單位。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