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旅行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ㄌㄩˇ ㄒㄧㄥˊ, 1.結伴而行。宋.蘇軾〈凌虛臺記〉:「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於牆外,而見其髻也。」

2.泛稱作客出行。如「蜜月旅行」、「環島旅行」。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七種布施

(名數)一施客人,羈旅他鄉者。二施行人,旅行者。三施病人,染疾者。四施侍病,看病者。五施園林,以園林施諸寺也。六施常食,布施錢財或莊田等為現住僧或十方僧供常食也。七隨時施,於寒時風時熱時隨其所應而施衣食等也。是曰七有依福業事。見俱舍論十八。

(名數)見布施條。


周利槃特

(人名)Śuddhipanthaka又K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譯曰:繼道,小路。新作朱荼半託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長子,稱曰槃特。後又於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義。周利槃特者,小路之義。兄聰明,弟愚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周利槃特,亦云周利槃陀迦。周利云小,槃陀迦,此云路也。」慈恩阿彌陀經疏上曰:「周梨槃陀迦者,不思議經翻為繼道。(中略)以兄弟相繼於路邊生。兄名路邊,弟名繼道。即周梨槃陀伽。」有部毘奈耶三十一曰:「朱荼半託迦,朱荼是小,半託迦是路。舊云周利槃特迦者,訛也。」增一阿含經三曰:「能化形體作若干變,所謂周利般兔是。」


歐文佛書之一

(雜名)〈編者按:此名相內容頗多,特將其分為三部份,此為之一。〉歐美各國開佛教研究之端緒者,雖在百年以前,然當其初期,不過僅街談巷議,試其臆說耳。惟曾駐劄尼波羅加德門府之霍奇孫,Brian Houghton Hodgson於彼地初發見梵語之佛典,千八百三十七年以來,寄贈之於各地圖書館,法蘭西之皮爾奴,Eugeue Burnouf先熱心從事研究之,其門弟英國之馬克邈羅,F.Max Müller.法國之攝奈爾,Émile Senart.荷蘭之愷倫,Heinrich Kern.俄國之夸司了富,Wasailj Pawlowitsch Wassilijew.及其門弟彌奈富Minayeff等諸氏,漸次重研鑽,同時南方巴利語佛典之研究亦盛行,英國之列司逖克慈T.W.Rhys Davids,德國之渥屯倍赫Hermann Oldenberg等為之巨魁。又如匈牙利之啟沃買,Csoma.德國之斯福爾,Anton Schiefner開西藏佛教研究之端緒,至英國之皮露Samuel Beal.及愛德根斯Joseph Edkins等,遂涉獵支那佛典之本文。是等學者,或將原本出版,或翻譯,或於著述及論說,發表其意見,其他有幾多旅行家,記述刊行佛教國之風俗習慣等,斯而現今歐文所成佛教書類之數,實及幾百種之多。今舉其中主要者如下:

The Dhamma of Gotama the Buddha and the Gospel of Jesus the Christ.佛陀之教法與基督之福音(Aiker.ch.F.著,一九○○)。A Brief Account of Shin-shiu.真宗綱要(赤松連城著,一八九三)。The Wheel of the Law.法輪(Alabaster.H.著,一八七一)。The Modern Buddhist.近世佛教徒(同人著,一八七○)。Ce que I' Indedvit a la Grce.印度之希臘影響(Alviella.G.著,一八九七)。Buddhist Nirva.佛教涅槃論(Alwis J.著,一八七一)。Attanagaluvansa.阿陀那伽羅寺史(同人著,一八六六)。Buddhism.佛教論(同人著,一八六二)。Histoire du Bouddhisme.佛教史(Am pre J.J.著,一八三七)。Religious History of Japan.日本宗教史(崎正治著,一九○七)。Light of Asia.亞細亞之光(Arnold.E.著,一八八三)。Prince Siddartha.悉達多王子(Atkinson著,一八九三)。Visit to Ladakh.羅陀克紀行(Aynslay著)。Cyclopaedia of India.印度事彙(Baliour著,一八八五)。Le Bouddha et sa Religion.佛陀及其宗教(Barthelemy.St.Hilaire著,一八六○)。Du Bouddhisme.佛教論(同人著,一八五五)。The Religion of India印度之宗教(Barth.A.著,一八八二)。Religionsphilosophische Probleme aufdem Forschungsfelde buddhistischer Psychologie und der vergleichenden Mythologie.佛教之心理學及關於比較神話之宗教哲學問題(Bastian.A.著,一八八四)。Die Weltauffasung der Buddhisten.佛教徒之世界觀(同人著,一八七○)。Der Buddhismus in Seiner Psychologie.心理學上之佛教(同人著,一八八二)。ber die Psychologie des Buddhismus.說佛教之心理學(同人著,一八八一)。The Buddhist Tripiaka.佛教三藏(Beal.S.著,一八七六)。On Buddhist Literature in China.支那佛教文學論(同人著,一八八二)。Buddhism in China.支那佛教論(同人著,一八八四)。Catena of Buddhist Scriptures from the Chinese.支那佛經之連鎖(同人著,一八七一)。Romantic Legend of Sakya Baddha.釋迦佛之傳說(同人著,一八七五)。A Peep into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印度古代史瞥見(Bhandarkar著)。The Life or Legend of Gautama.the Buddha of the Burmese.緬甸佛傳(Bigandet.P.著,一八八○)。Memoires sur les Phonies.佛僧傳(同人著,一八六五)。Historical Researches on the Origin and Principle of the Buddha and Jaina Religion.佛教及耆那教之起原及教義之歷史的研究(Bird.J.著,一八四七)。Wandering iu Burma.緬甸漫游(Bird.W.著,一八九七)。Materiaux pur Servir ā l’ Histoire dela Desse Bouddhique Tārā.多羅女神記(Bloney.G.著,一八九五)。La vie Contemplative, Asctique et Monastique chez des Indous Etchez les Peuples Bouddhistes.印度佛教徒之生活(Bochinger著,一八三一)。De Bhddhaismi Origine et aetate Definiendes.佛教原理及定義(Bohlen.P.A.著,一八三七)。Indian Studies.印度研究(Büller著,一八九八)。Three New Edicts of Aśoka.阿育王之新三敕令(同人著)。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India.西部印度考古學(Burgess.J.著,一八四七─七八)。The Buddhist Stüpas of Amaravati andJaggayyapeta.阿摩洛括地及伽伽耶勃多之佛教窣堵婆(同人著)。Introduction  l’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印度佛教史序論(Burnonf.E.著,一八七六)。Considerations sur l’ Origine du Bouddhisme.佛教原理論(同人著,一八四三)。Buddhistical Atheism, and How to Meet It.佛教無神論及其處分法(Carter.C.著,一八六一)。The Gospel of Buddha.佛陀之福音(Carus.P.著,一八九六)。Buddhism and its Chtistian Critics.佛教及其批判(同人著,一八九七)。Karma.業論(同人著,一八九七)。Nirvāa,a Story of Buddhist Psychology.涅槃論(同人著,一八九七)。The Ruined Cities of Ceylon.錫蘭舊都誌(Cave.H.W.著,一八九七)。Esai sur la Philosophie Bouddhique.佛教哲學論(Chaboseau.A.著,一八九一)。On Buddhism.說佛教(Chine.G.W.著,一八六八)。Buddhism.佛教論(Claughton.P.C.著,一八七四)。The Ritual of Buddhist Pristhood.佛教教團之儀式(Clough著,一八三四)。Religion in Japanese.日本之宗教(Cobbold.C.A.著,一八九四)。Buddhism.佛教(Copleston著,一八九二)。Analysise du Kandjour et Tandjour甘珠及登珠分類(Csoma de krs著,一八八一)。Corpus Inscriptionum Indicarum.印度碑文誌(Cunningham.A.著,一八七九)。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古代印度地理(同人著,一八七一)。The Bhilsa Topes.毘盧窣堵婆誌(同人著,一八五四)。The Stupa of Bharhut.婆蒱德窣堵婆誌(同人著,一八七九)。Mahābodhi.大菩提寺(同人著,一八九二)。Inscriptions of Aśoka.阿育王之刻文(同人著,一八七七)。Buddha佛陀論(Dahlmann.J.著,一八九八)。Nirvāna.涅槃論(同人著,一八九六)。Buddhism.佛教(Davids.T.W.R.著,一八七八)。Buddhism,its History and Literature.佛教,其歷史及文學(同人著,一八九六)。Buddhist India.佛教時代之印度(同人著,一九○三)。Buddhist Birth Stories.佛教之本生譚(同人著,一八八○)。Lectures on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Religion,Illustrated by Buddhism.依佛教說明之宗教起原及發達(同人著,一八八一)。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of the Fourth Century B.C.紀元前四世紀佛教之心理學的倫理書(Davids.C.R.著,一九○○)。Ancient Coins and Measures of Ceylon.錫蘭古代之泉貨及尺度(同人著)。La Discipline Boudd Hique佛教之律制(Dechamps.A.著,一八六一)。Les Origines du Bouddhisme.佛教起原論(同人著,一八六一)。Le Tibet.西藏(Desgodins著)。Christus Oder Buddha,Wem Wollen Wir Folgen?基督佛陀吾人欲隨誰乎(Dyayas著,一八九四)。The Life and Works of Alexander Csoma de Krs啟沃買之生涯及著書(Duka著)。Das Leben des Buddhas佛陀傳(Dutoit著,一九○六)。The Civilization of India.印度文明論(Dutt.C.著,一九○○)。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India.印度古代文明史(同人著,一八八九─九○)。Ancient India 200 B.C.古代印度(同人著,一八九三)。Report on a Visit to Sikhim and Tibetan Frontier.色目及西藏國境見聞記(Edgar著)。Pāli-English Dictioary with Sanskrit Equivalant.巴英辭典(Childers著,一八七五)。Notice of the Chinese Buddhism.支那佛教評說(Edkins.T.著,一八八五)。Chinese Buddhism.支那佛教(同人著,一八八○)。The Religious Condition of the Chinese.支那宗教事情(同人著,一八五九)。Religions in China.支那之宗教(同人著,一八八四)。The Nirvāa of the Northern Buddhism.北方佛教之涅槃論(Edgar著,一八八一)。Buddhist and Christian Gospels.佛教及基督教之福音(Edmunds.A.J.著,一九○二)。Hymns of the Faith.信仰之歌(同人著,一九○二)。Buddha,a Dialogue on Former Existence and on the Marvellous Birth and Career of the Buddhas.本生說話(同人著,一八九九)。Lecture on Buddhism佛教講話(Eitel.E.J.著,一八七一)。Handbook of Chinese Buddhism.梵漢字彙(同人著,一八七○)。Buddhism.佛教論(同人著,一八七三)。Nirvāa.涅槃論(Eklund.J.A.著,一八九九)。Memories on the History,Folk-Lore,and Distribution of the Races on the N.W.Provinces of India.西北印度諸種族之歷史,傳說及分布備忘錄(Elliot.H.M.著,一八六九)。History of India.印度史(Elphinston著,一八七四)。Article on Buddhism.佛教(Davids.C.R.著,大英百科全書所載)。Two Articles: Bouddha and Boudhdisme.佛陀及佛教(Lon Feer著,法國大百科全書所載)。Etudes sur les Jātaka.本生譚論(Feer.L.著,一八七五)。Fragments Extracts du Kandjour.甘珠拔萃(同人著,一八八三)。Le Bhikkuni Sanyuttam.比丘尼雜阿含(同人著,一八七七)。Le Lgende du roi Aśoka. Texte Tibtain,Avec Traduction.阿育王傳說(同人著,一八六五)。Les Jātaka dans les Mmoires de Hiouen Thsang.玄奘紀行中之本生譚(同人著,一八九八)。Professions Interdites par le Bouddhisme.佛教之禁職業(同人著,一八九○)。Tree and Serpent Worship.樹木及龍蛇崇拜(Fergusson.J.著,一八七三)。Description of the Amaravati Tope.阿摩洛括地塔誌(同人著,一八六七)。Die Sociale Gliederung in Nordst Indien zu Buddha’s Zeit.佛陀時代西北印度之社會階級(Fick.R.著,一八九七)。Short Chapters on Buddhism Past and Present.過去及現在之佛教(Fitcoms.J.H.著,一八三八)。Descriptions of the Early Gupta Kings.笈多古王志(Fleet.J.F.著,一八八九)。Etude sur le Lalita Vistara; du Spcimen d’um Glossaire des Mots Particuliers au Sanskrit Bouddhique.普曜經:研究佛教特有梵語彙之標本(Foucaux.P.E.著,一八七○)。Le Rligieux Ehass de la Communant conte Bouddhique,Traduit du Tibtan.大眾擯斥之西藏佛教說話(同人著)。


歐文佛書之三

(雜名)〈編者按:此名相內容頗多,特將其分為三部份,此為之三。〉Prātimoksha Sutra,ou le Treit d’Émancipation Selon la Version Tibtanie,avec Notes et Extracts du Dulva.戒經(同人著,一八八四)。The Land of the Lamas.喇嘛教國(同人著)。Buddha and His Religion佛陀及其宗教(Sargant.W.L.著,一八六四)。Catalogue of Palm Leaf,and Selected Paper mss. Belonging to the Durber Library,Nepal.尼波羅達滑圖書館所藏貝葉經及紙經目錄(Sastri著,一九○五)。Alberuni’s India.亞爾勃路尼之印度誌(Sachau.K.E.著,一八八八)。Tibetan Studien.西藏研究(Schiener著)。Tibesche Lebensbeschreibung Cakyamuni’s.西藏釋迦傳(同人著,一八四九)。Buddhistische Triglolte.三國佛教語比較(同人著,一八五九)。Tibetan Tales Derived from Indian Source.印度傳來之西藏說話(同人著,一八八二)。Buddhism in Tibet.西藏佛教(Schlagintweit.E.著,一八六三)。On the Bodily Proportion of Buddhist Idols in Tibet.西藏佛像形體均衡論(同人著,一八六三)。ber die Verwantschaft der Gnotischtheosophichen Lehren mit der Religions-Systemen des Orients,vory.dem Buddhismus.究智及靈知說與東洋宗教佛教之關係(Schmidt.I.J.著,一八二八)。Le Bouddha et LeBouddhisme.佛陀及佛教(Schoebel.C.著,一八五七)。Zur Literatur des Chinesischen Buddhismus.支那佛教文學(Schott.W.著,一八七三)。ber den Buddhismus in Hochasien und in China.高亞細亞及支那之佛教(同人著,一八四六)。Der Buddhismus sls Religion der Zukunft.為未來宗教之佛教(Schultze.Th.著,一八九八)。ber Einige Grundlehren des Buddhismus.佛教之原理二三(Schmidt.S.J.著,一八二九─三○)。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佛教與基督教(Scott.A.著,一八九○)。Notes sur Quelques Termes Buddhiques.佛教語箋(Senart.E.著,一八七六)。Les Inscriptions de Piyadasi畢牙陀斯之碑文(同人著,一八八一─八六)。Essai sur la Lgende du Buddha.佛陀傳論(同人著,一八八二)。Das Evangelium von Jesu in Seinen Verháltnissen zu Buddha-Sage und Buddha-Lehre.佛陀之說話及教理與耶蘇之福音(Seydel.R.著,一八八二)。Die Buddha Legendeund das Leben Jesu nach dem Evanglium.佛陀傳說與福音書中之耶蘇傳(同人著,一八九七)。Der Buddhismus Nach Seiner Entstehung, Fortbildung und Verbreitung.佛教論(Sibernagl著,一八九一)。The Buddhist Praying Wheel.佛教徒之祈禱論(Simpson.W.著,一八九六)。Ruler of India: Aśoka,the Buddhist Emperor of India.阿育王傳(Smith.V.A.著,一九○一)。Early History of India.印度古代史(同人著,一九○四)。De Religione Lamaice cum Christiana Cognatione.喇嘛教與基督教之親緣(Staudlin.C.F.著,一八○八)。Ancient Khotan,or Detailes Report of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s on Chinese Turkestan.古于闐(Stein著,一九○七)。Notes on the Monetary System of Ancient Kasmir.古代迦濕彌羅之貨幣制度(Stein.M.A.著)。The Doctrine of the Perfect One,Or the Law of Piety.佛陀之教義(Strong.D.M.著,一九○二)。The Dathāvansa;Or the History of the Tooth-Relic of Gotama Buddha.佛牙史(Swamy.M.C.著,一八七四)。Die Legende von Kisāgotaml.克沙憍曇彌之記錄(Thiessen.J.H.著,一八八○)。Christianisme et Buddhisme.基督教與佛教(Thomas.A.著,一九○○)。Pāli Buddhism巴利佛教(Tilbe.H.H.著,一九九○)。Theorie des Wissens und der Logik in der Lehre der Spateren Buddhisten.佛教之知識論及論理學(Tscherbatskoi.Th.J.著,一九○三)。Inquiry into the Origine and Principles of Budaie Sabesin.佛教之起原及原理(Tyler著,一八一七)。The History and Doctrine of Buddhism popularly Illustrated.通俗佛教史及教義(Upham.E.著,一八二九)。Bouddhisme.佛教(Vale Poussin著,一九○○)。The Buddhism of Tibet.西藏佛教(Waddell.L.A.著,一八九五)。Lamaism in Sikhim.色目之喇嘛教(同人著)。Lhassa and its Mysteries.拉薩及其神秘(同人著,一九○五)。Buddhism in Translations.翻譯之佛教(Warren.H.C.著,一八九六)。Two Bas-Reliefs of the Stüpa of Bharhāt.婆蒱德塔婆之二浮彫(Warren.S.J.著,一八九○)。Buddhism.佛教(Wassilief著,一八六○)。De Buddhaistarum Discipline.佛教戒律論,Wattka.A.著,一八四八)。On Yuang Chwang.玄奘論(Watters.T.著,一九○五)。Buddhas Ddsaarog Nongle Andre Tidspunkter i Indiens Aeldre Histoire.佛入滅之年代(Westergaard.N.L.著,一八六○)。Indische Studien.印度研究(Weber著)。Indische Streifen.印度漫遊(同人著)。Indische Skizzen.印度要略(同人著)。Vorlesungen ber Indische Literaturgeschichte.印度文學史講義(同人著,一八八二)。ber den Āltesten Zeitraum der Indischen Geschichte.印度史之最古代(Westergaad著,一八六二)。History of India From the Earliest Ages.太古以降印度史(Whoeler.J.T.著,一八六七─八七)。Indian Wisdom印度之賢(Williams.M.著,一八七五)。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梵英辭典(同人著,一九○二)。English-Sanskrit Dictionary.英梵辭典(同人著)。Māra und Buddha.魔與佛(Windisch.E.著,一八九五)。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Religion.印度宗教史(Wurm.P.著,一八七四)。Der Buddhismus.佛教(同人著,一八六八)。The Burman.緬甸人(Yoe.S.著,一八八二)。The Kingdom of the Yellow Robe.黃衣之王國(Young.E.著,一八九八)。The Book of Sir Mārco Polo the Venetian.馬爾克僕洛東方誌(Yule.C.H.著,一八七一)等。次舉其翻譯者,則如:Le Lotus de Labonne Loi妙法蓮華經(Burnonf.E.梵文法譯,一八五二)。The Legend of Dipankara Buddha燃燈佛之記錄(Beal.S.漢文英譯,一八七三)。Makā-Vamsa.大統史(Turnour.G.巴利文英譯,一八三七)。Dipa-Vasa.島史(Oldenberg.H.巴利文英譯)。Fo-Kou-Ki.佛國記(Rmusat.A.漢文法譯,一八三六)。Record of Buddhist Kiugdoms.佛國記(Legge漢文英譯)。Memoires sur les Contes Occidentals.西域記(Julien.S.漢文法譯,一八五七)。Histoire de la vie de Hiouen Thsang et de ses Voyages dans l’Inde Entre les Annes 629 et 645 de Notrere.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同人,漢文法譯,一八五三)。Si-Yu-Ki.西域記(Beal.S.漢文英譯,一八八四)。The Life of Hieuen-Tsang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同上,一八八八)。Record of Buddhist Kingdom.佛國記(同上,一八八六)。Travels of Fahien and Sunyun.法顯宋雲旅行記(同上,一八八六)。Text From the Buddhist Canon.法句經(同上,一八七八)。Le Religieux Émineuts Quiallret Chercher la Loidans les Pays d’ Occident.求法高僧傳(Chavannes.E.漢文法譯,一八九四)。L’ Itineralir d’ Oukong.悟空傳(同上,一八九五)。Dialogues of the Buddha.佛陀之說話(Davids.T.W.R.巴利文英譯,一八九九)。Lalita-Vistara.普曜經(Mitra.R.梵文英譯,一八八六)。Udānavarga鄔陀那品(Rockhill.W.W.西藏文英譯,一八八三)。Jātakamālā.本生鬘論(Speyer.T.S.梵文英譯,一八九五)。Avadana-śatada.撰集百緣經(Feer.L.梵文法譯,一八九一)。Sutra eu Quarante Deux Articles.四十二章經(同人,漢文英譯,一八七八)。Legende du roi Acoka.阿育王傳說(同人,西藏文法譯,一八六五)。Histoire du Bouddha Sakyamuni釋迦佛傳(Foucaux.P.E.西藏文法譯,一八六八)。Parabole de l’ Enfantgar.窮子之話(同人,梵文法華信解品法譯,一八五四)。Esquise des Huit Sectesbouddhistes du Japon.八宗綱要(漢文法譯,一八九二)。Vocabulaire Bouddhique Sanscrit-Chinois.梵漢佛教語對照(Harley.C.漢文法譯,一八九一)。The Udāna.嫗陀那(Strong D.M.巴利文英譯,一九○二)。Das Buddha Pantheon Nippon:Buto-Zo-Dsu-I.佛像圖彙(Hoffmann.J.漢文德譯,一八五一)。Geschichte de Buddhismus in Indien.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Shiefner.A.出版及西藏文法譯,一八六八)。The Dhammapada法句經(Müllex.Max.F.巴利文英譯,東方聖書第十)。The Sutta-Nipāta.法經集錄(Fausbll.V.巴利文英譯,同上)。The Mahāparinibbāa Suttanta.大般涅槃經(Rhys Davids.W.T.巴利文英譯,同第十一)。The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轉法輪經(同上)。The Tevijjā-Suttanta.三明經(同上)。The Ākankheyya Sutta.阿康祇經(同上)。The Cetokhila Sutta.心愚經(同上)。The Mahā-Sudassana Suttanta.大善見經(同上)。The Sabbāsava Sutta.總煩惱經(同上)。Vinaya Texts.律藏(Rhys Davids.W.T.及Oldenberg.H.巴利文英譯,同第十三,第十七,第二十)。The Fo- Sho-Hing-Tsan-King.佛所行讚經(Beal.S.漢文英譯,同第十九)。The Saddharma-Puarika.妙法蓮華經(Kern.H.梵文英譯,同第二十一)。The Questions of King Milinda.那先比丘經(Rhys Davids.W.T.巴利文英譯,同第三十五,第三十六)。Buddha-Carita.佛所行讚經(Cowell.B.E.梵文英譯,同第四十九)。Larger Sukhāvati-Vyuha.大無量經(Muller max.F.梵文英譯,同上)。Smaller Sukhāvati-Vyuha.阿彌陀經(同上)。Vajrcchedik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同上)。Praja-Pāramita-Hidaya.般若心經(同上)。Amitāyur-Dhyāna-Sutra.觀無量壽經(高楠順次郎,漢文英譯,同上)。A Record of the Buddhist Region.南海寄歸內法傳(同人,漢文英譯,一八九六)。Aśvaghoa’s Dscourse on the Awak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大乘起信論(鈴木大拙,漢文英譯)。Praises of Amita.修道講話(Roid.A.一九○六)。Legend and Miracles of Buddha Sakya Sinha.佛陀之記錄及其奇蹟(Chandra.梵文英譯,一八九五)。Buddhaghosuppatti,or the Historical Romance of the Rise and Career of Buddhaghosha.關於覺音行跡之歷史小說(Gray.J.巴利原文並其英譯,一八九二)。Short History,of Twelve Japanese Buddhist Sects.十二宗綱要(南條文雄英譯,一八八六)。The Jātaka.本生說話集(Cowell出版,Chalmers.Francis.Neil.Rouse巴利文英譯,一八九五─?)。Buddhaghosha’s Parables.覺音之譬喻(Rogers.T.緬甸文英譯,一八七○)等。


歐文佛書之二

(雜名)〈編者按:此名相內容頗多,特將其分為三部份,此為之二。〉Etudes.l’Iconographic Bouddhique de l’Inded’aprs des Documents Nouveaux.印度佛像研究(Foucher著,一九○○)。Catalogue des Peintures Npalaises et Tibtes,de Lacollectu. Hodgson尼波羅西藏所傳佛畫目錄(同人著,一八九七)。I’Art Grco-Bouddhique du Gandhāra.伽陀波羅佛教美術(同人著,一九○五)。Doctrine des Bouddhist sur le Nirvāa.佛教徒之涅槃論(同人著,一八六四)。Le Bouddhisme au Tibt.西藏佛教(同人著,一八六四)。Le Bouddhisme Japonais.日本佛教(藤島了穩著,一八九八)。The Bubdhist Cave Temples of Ajanta, Khandesh,India.阿闍多之窟寺(Cuiffiths.J.著,一八五六─七)。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支那之宗教組織(De Groot J.M.著,一八九二)。The Story of We-Than-Da-Ya.A Buddhist Legend, Sketched from the Burmese Version.依緬甸譯本之佛教記錄(Gross.A.著,一八九五)。Mythologied.Buddhismus in Tibet und Mongolei.西藏及蒙古之佛教神話(Grünwedel著,一九○○)。Buddhistische Kunst in Indien.印度佛教美術(同人著,一八九三)。Buddhistische Studien.佛教研究(同人著,一八九七)。Der Buddhismus Nachā Iteren Pāli-Werken.巴利古典之佛教(Haroy.Edmond著,一八九○)。Eastern Monachism.東方寺院組織(Hardy.Spence.著,一八五○)。Manual of Buddhism.袖珍佛教(同人著,一八五三)。The Legends and Theories of the Buddhists佛教徒之傳說及教義(同人著,一八八一)。Christianity and Buddhism Compared.佛耶兩教之比較(同人著,一八七四)。Knig Aśoka.阿育王(Hardy.E.著,一九○二)。Gleanings in Buddha-Field.佛教落穗集(Hearn.R.著,一八九七)。Alt Indien und die Kurtur des Ostens.古代印度與東方文明(Hillebrandt.A.著,一九○一)。Illusrtations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of the Buddhists.佛教徒之文學與宗教(Hodgson.B.H.著,一八四一)。Essays on the Language,Literature and Religion of Nepal and Tibet.尼波羅及西藏之言語文學及宗教論集(同人著,一八七四)。Traces de Bouddhisme en Norve’ge Avaut I’nrtoduction du Christianisme.耶蘇教傳來以前那威之佛教痕跡(Holmbol著)。The Religion of India.印度之宗教(Hopkins著,一八九五)。The Chinese Empire.支那帝國(Huc.E.R.著,一八五五)。Historischer,Kritischer Versuch über die Lamaische Religion.喇麻教之歷史的及批判的研究(Hullmaun.K.D.著,一七九六)。The Indian Empire.印度帝國(Hunter.W.W.著,一八八六)。Imperial Gazotteer of India.印度官報(同人著,一八八五)。Geschichte d. Buddhismus in d. Mongolei蒙古佛教史(Hoth.G.著,一八九二)。Religions, or Results of the Mysterious Buddhism.秘密佛教之影響(印度傳道會報告,一八五八)。Der Buddhismus und Seine Geschichte in Indien.印度佛教史(Kern.h.著,一八八二─八四)。Manual of Indian Buddhism.袖珍印度佛教(同人著,一八九六)。Over de Jaartellung der Zuidelijke Buddhisten en de Gedenkstukken van a Coka den Buddhist.阿育王碑文中佛教徒之年代論(同人著,一八七三)。Buddha and His Doctrine.佛陀及佛教(Kistner.O.著,一八六九)。Description du Tibet.Traduite du Chinois.支那所傳之西藏記(同人著)。Fragments Bouddhiques.佛教斷片(Klaproth.M.著,一八三一)。Die Religion des Buddha und Ihre Entstehung.佛陀之宗教及其成立(Kppen.C.F.著,一八五七─五九)。Einige Wrte über den Buddhismus.佛教二三言(同人著,一八五一)。Account of the Pandets Journey in Great Tibet from leh in Ladākh to Lhāsa,and of His Return to India via Assam.班底達西藏旅行記(Krishna著)。Outlines of Mahāyana.大乘佛教大意(黑田真洞著,一八九三)。Le Bouddhisme Prcdd’un Eessai sur le Vdisme etle Brahmanisme.佛教論(Lafont.G.D.著,一八九五)。Indische Altertumskunde.印度考古學(Lassen.Ch.著,一八四七─五七)。Geschichte von Buddha bis auf die Gupta Kniget.至笈多王朝之佛教史(同人著,一八四九)。Selection from the Vernacular Boodist Literature of Burmah.緬甸之方語佛教文學拔萃(Latter.T.著,一八五○)。Le Bouddhisme au Cambodge柬埔寨佛教(Leclre著,一八九九)。The Popular Life of Buddha.通俗佛陀傳(Lillie.A.著,一八八三)。Buddha and Buddhism.佛陀及佛教(同人著,一九○○)。Buddhism in Christendom基督教國之佛教(同人著,一八八七)。Report on a Mission to Sikhim.色目傳道報告(Macaulay著)。Sanchi and its Remains.珊支及其遺物(Maisay.F.C.著,一八七三)。Narratives of the Mission of George Bogle to Tibet,of the Journey, of Thomas Manning to Ihāsa.濮克爾及曼仁克兩氏西藏傳道記(Markham著)。India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十五世紀之印度(Major.R.H.著,一八五七)。Moines et Ascetes Indiens.印度之僧徒及苦行者(Mazelire著,一八九八)。Buddhisme.佛教(Minayeff著)。Buddhagayā.佛陀伽耶(Mitra.R.著,一八七八)。Nepalese Buddhist Literature.尼波羅佛教文學(同人著,一八八二)。Notices of Sanskrit mss. Belonging to the Bengal Asiatic Society.頻迦羅亞細亞協會所藏梵經目錄(同人著,一八七一─八六)。Buddhism.佛教(Monier williams著,一八九○)。Original Sanskrit Texts on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People of India.關於印度人起原及歷史之梵典(Muir.T.著,一八六八─七一)。Orientalische Bibliographie.東洋圖書解題(Müller,August著,一八八七─一九○一)。Buddhism and Buddhist Pilgrims.佛教及佛教巡禮者(Muller.Max.著,一八五七)。India:What Can it Teach Us?印度論(同人著,一八八五)。Chips From a German Workshop.德國工場之木片(同人著,一八八○)。Selected Essays on Language,Mythology,and Religion.關於言語神話及宗教之論文選(同人著,一八八一)。De Tand Van Boeddha: Ecn Indisch Mirakel.佛齒論(Muller.S.著,一八四五)。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Tripiaka.大明三藏聖教目錄(南條文雄著,一八八三)。Die Reden Gotamo Buddho’s.佛陀之說法(Neumann K.E.著,一八九二─九六)。Buddhistische Anthologie佛教要文集(同人著,一八九二)。Le Bouddhisme,son Fondateur et Sesecritures.佛教論(Neve.F.著)。De I’etat Prsent das Etudes Surle Bouddhisme et de Leur Application.佛教研究之現狀及其適用(同人著)。Buddhism iu Siberia.西比利亞之佛教(Nil著,一八五八)。Du Nirvāa Indien.涅槃論(Obry t.B.F.著,一八五六)。Du Nirvāa Bouddhisque,Enrponse ā m. Barthlemy Saint-Hilaire.涅槃論答辯書(同人著,一八六三)。A Buddhist Catechism,According to the Sinhalese Canon.錫蘭僧舍之佛教初學問答書(Olcott.H.S.著,一八八六)。A Buddhist Catechism,According to the Canon of the Southern Church南方僧舍之佛教初學問答書(同人著,一八八五)。Buddha佛陀論(Oldenberg.H.著,一八八一)。Sket Ches from Nepal.尼波羅略誌(Oldfield.H.A.著,一八八○)。Kamir et Tibet.迦濕彌羅及西藏(Ollivier著)。Recherches sur Buddou on Bouddhou佛陀論(Ozeray.J.F.著,一八一七)。Das Pantheon-des Tschangtscha Kutukutu,ein Beitra-e zur Iconographie des Buddhismus.章嘉呼土胡圖之婆帝恩(Pander著)。The Piprahwa Stüpa, Containing Relics of Buddha.畢普羅滑窣堵婆(Pepp,W.C.著,一八九八)。The Sacred Tree; Or the Tree in Religion and Myth.聖樹(Philpot.J.H.著,一八九一)。Die Buddha Legende in den Skulpturen des Temples von Bōrō Budur.濮洛菩爾寺彫刻中之佛陀傳說(Pleyte.C.M.著)。Tangut Conntry.and the Solitudes of Northern Tibet.丹克德國及北西藏之幽栖(Prejevalski著)。Reisen in Tibet.西藏旅行(同人著)。Tibet,Tartary and Mongolia,Their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Religion of Bondh西藏韃靼蒙古之政治宗教(Prinsep.H.T.著,一八五一)。Tibetan Tales.西藏說話(Ralston著)。Western Tibet.西部西藏(Ramsay著)。Japan:Its History,Traditions and Religions;With the Narative of a Visit in1879.日本之歷史傳說及宗教(Reed.E.Z.著,一八八○)。Primitive Buddhism,its Origin and Teachings.原始佛教,其起源及教義(Reed.A.E.著,一八九六)。Die Stūpas.窣堵婆(Ritter.K.著,一八三八)。Historical Relation of the Island Ceylon in the East India.印度與錫蘭之歷史的關係(Robert.Knox.著,一八八一)。The life of buddha,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his order, from tibetan Works;with notices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tibet and khoten.西藏之佛傳及原始僧伽之歷史(Rockhill.W.W.著)。


法顯

(人名)平陽武陽人,俗姓龔。三歲度為沙彌。姚秦弘始二年己亥,與同學慧景,道整等發長安,渡西流沙,六年到中印度,停住六年,學戒律梵語。還,經三年達青州。後就京師道場寺譯出經律。遂寂於荊州之辛寺。壽八十有六。有自著之旅行記曰法顯傳。見梁僧傳三。太炎文錄初編別錄三法顯發見西半球說曰:「近法蘭西蒙陀穆跌輪報言:始發見亞美利加洲者,非哥侖布,而為支那人。自來考歷史者,皆見近不見遠,徒以高名歸哥氏。案紀元四百五十八年支那有佛教僧五眾自東亞之海岸直行六千五百海里而上陸,其主僧稱法顯。紀元五百二年,公其旅行記於世。今已傳譯至歐洲。據其所述上陸地點,確即今墨西哥。今考墨西哥文化,尚有支那文物制度之蛻形。現有婆羅門裝飾,又有大佛像等,不知何年製造。今案所謂旅行記者,則法顯佛國記。其發現美洲之,當在東歸失路時。其原文曰:弘始二年歲在己亥,與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尋求戒律。初發長安,六年到中印國,停經六年,到師子國(今錫蘭)。同行分披,或留或亡,即載商人大舶。(中略)大風晝夜十三日。(中略)復前,大海瀰漫,不識東西。(中略)如是九十許日,乃到一國名耶婆,其國外道婆羅門興盛,佛法不足言,停此國五月。案耶婆提者,以今對音擬之,即南美耶科陀爾國Ecuādor,值墨西哥南而東濱太平洋。」


略念誦法

(修法)金輪時處儀軌說此法。是行者或旅行或多事不能行廣法時,或其人之性為不好廣軌者而說之也。其次第先以護身法清吾三業,次以小金剛輪之印明,成壇場,次結其尊之根本印,誦其明七,以加持心額喉頂之四處,因而成大圓鏡智乃至成所作智之四智,次為金剛合掌,置之頂上,誦字二十一,以成供養法。以下不必捻數珠。



(物名)又云書笈。旅行時負於背之箱,附有足者。


腳絣

(物名)裏腳部之布也。旅行時用之。又作行纏、脛衣、脛巾、俗呼腳絆,律云護[跳-兆+尃]衣、衣。


行腳

(術語)禪僧為修行旅行也。祖庭事苑八曰:「行腳者,謂遠離鄉曲,腳行天下,脫情捐累,尋訪師友,求法證悟也。所以學無常師,歷為尚。」


行腳僧

(雜語)旅行之僧也。


迦比羅

(人名)外道名。見迦毘羅條。

又(地名)古代中印度之地名。梵語亦作迦毘羅。又曰迦比羅伐窣堵。即釋迦父王所主國也。釋迦在世之年。其國即已滅亡。地在今尼泊爾西南境。拉普的Rapti河以東。晉法顯旅行時。已云城址荒蕪。民家僅數十。唐玄奘西遊。尚見伽藍窣堵波及阿育王所建大石柱。今遺已不可見。惟大石柱陷入土中。於西元一八九七年。始行掘出。其地在今哥拉克普爾Corakhpur。以北。為釋迦降生之處。


阿育王石刻文

(雜名)阿育王磨崖等所刻之教法誥文也。阿育王既歸佛法,欲普布德教於四方,故於己領土,到處刻教法誥文,法顯傳及西域記等,處處記石柱之事,謂是阿育王所建,是也。其後湮沒者多,世人遂無知者,至近代歐洲人旅行印度各地方,發見幾多之磨崖等,經普林攝Prinsep氏等苦心研究,遂得讀破其誥文,確定為阿育王使刻者。其發見者,有大磨崖七所,小磨崖七所,石柱九基,有銘文之石窟三所。大磨崖雖略有具缺,而大都各有十四章之誥文,皆磨礪岩或大石,而鐫刻文字,其中亦有彫飾象身等者。其文字或用佉盧瑟底Kharohi文字書之(僅有二大磨崖用此文字),或用古梵字記之。佉盧瑟底文字與梵字反對,讀法自右而左。此等大磨崖所刻十四章之誥文,據其中之記載,可知為阿育王灌頂(即位)第十二年至第十四年之間所刻者。小磨崖各刻誥文(與前十四章異),一章或二章,或同或否。石柱九基中,六基各有同文之教法誥文七章,他三基各有簡短之別文一章,雖多毀損,亦有柱頭柱身完全者。柱頭者,鈴形之上,有圓板,其側緣彫飾蓮華忍冬花或鵝類,板上置獅子像者為多。其長,小者三十二三呎,大者及四十二呎餘。其直徑,下部約二呎乃至三四呎。自其誥文所載考之,可知為王即位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之間所刻者。石窟三所,各刻銘文一章,皆不長。今述各誥文及銘文之大意如下:大磨崖誥文十四章,禁畜之犧牲及祭典。施藥,移植藥草,并植樹穿井,以利人畜。官民皆應每五年參集正法之大會。應不怠正法之弘通。任命大法官,使努力庶民之康安,窮乏之救恤。親聽政事,以利民眾。與異教徒勿互相爭。廢畋獵。應止敗德無益之俗典,行正法之式典。應為來世離罪業。應行法施。異教徒應相和合,無論何法皆應重之。悔悲迦[飢-几+夌]伽征服之慘事,歸於正法,於希臘五王國及他國弘通法音。又記誥文刻石之緣由。又別文二章,皆記應愛撫百姓,使得二世之福祉,每五年應催無遮大會。小磨崖之誥文,或謂弘法既及全印,將來尚應益益擴布,增進天祐。或言應作孝順等正行。或對於摩揭陀之僧眾記王歸敬三寶之志厚及佛宣說之經法應長存。石柱之誥文七章,言任輔弼之任者,應無上下之別,誘導民於正道。正法殊勝。勿為惡業。知事應以慈仁為旨,寬於賞罰。應不行殺害生類或去勢等。一切階級,一切異宗,皆為王所崇敬及禪定功德宜尊等。其簡短之別文,或記王妃施捨樹林等因緣。或記王之參拜并建柱等。石窟之銘文,各記其洞崖施捨之事。以上皆為現今所發見者。而後來之學者,或再發見未發之遺物,未可知也。


飛錫

(術語)謂比丘之旅行也。釋氏要覽下曰:「今僧遊行,嘉稱飛錫,此因高僧隱峰遊五臺,出淮西,擲錫飛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來多是飛錫。」


高僧法顯傳

(書名)一卷,東晉法顯著。師渡天之旅行記也。因而別名佛國記。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羈客

上紀宜反鄭玄羈旅行過寄止之客也說文馬絆也從[网-(ㄨ*ㄨ)+又]從馽馽音知入反馬絆也


[佛光大辭典]
三寶章

又作三寶標、三寶、三叉、三鈷。用以象徵佛法僧三寶之圖象、標幟等。印度阿育王時代即已盛行,今山琦塔(Sanchi)四門存有此類刻畫,多用以裝飾塔門之尖頭、柱、橫梁。其章標多於法輪之上安三叉,一般即以三叉象徵三寶;另有一說,即以三叉象徵佛寶,法輪象徵法寶,樹葉象徵僧寶。於今阿摩羅婆提大塔(梵 Amarāvatī)內側之玉垣發現有二種三寶章之刻畫,其一於上欄刻有佛塔,中欄刻法輪,下欄刻樹木;另一種即中央刻佛塔,左側刻法輪,右側刻樹木。〔A. Cunningham:The Bhilsa Topes; Stūpa of Bharhut; J. Fergusson: Tree and Serpent Worship ; History of Indian and Eastern Architecture、印度佛蹟實寫解說、印度旅行記(天沼俊一)〕 p704


巴宙

(1918~ )四川萬縣人。自幼愛好佛學,民國二十七年(1938)赴印度國際大學研究印度文化及語文。得碩士學位後,轉學至孟買大學。三十七年以英文論文「梵巴漢藏對照波羅提木叉之比較研究」得該校博士學位。在印度研學期間,即執教於國際大學與阿拉哈巴大學等校。四十三年轉任錫蘭大學教授。執教十四年後,轉赴美國,任愛荷華大學教授。主講亞洲文化、宗教、哲學、佛學等課程。並於講學之餘,經常赴世界各地旅行研究。先後曾在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等地研究敦煌寫本。著述甚豐,除博士論丈外,有大涅槃經及其漢譯之比較研究、敦煌韻文集,並譯有南傳大般涅槃經等書。論文曾發表於大英百科全書、錫蘭之佛教大辭典、華學月刊、佛光學報等各大刊物。並曾數次參加世界性之東方學大會。為我國旅居海外之著名佛教學者。 p1387


支提山

梵名 Caitya-giri。(一)梵名又作 Caitya-parvata,巴利名 Cetiya-giri。又稱支多耆利、支多哥梨、支帝耶山等。山為梵語 giri(音譯耆釐)之譯。支提山意即功德聚山、象山、或聚山,位於錫蘭島(即今斯里蘭卡)。據善見律毘婆沙卷二載摩哂陀(巴 Mahinda)至錫蘭布教,及高僧法顯傳所載,可知錫蘭古都阿[少/兔]羅陀補羅(巴 Anurādhapura)東方眉沙迦山,又稱支提山,位於現今阿[少/兔]羅陀補羅東方約十三公里之密哂達列山(Mihintale)。若就善見律毘婆沙卷二,及巴利文之島史、大史而言,摩哂陀嘗在此山為天愛帝須王(巴 Devānajpiyatissa)廣說佛陀教法,並於山中建立支提山寺(巴 Cetiyapabbata-vihāra),種植菩提樹。今密哂達列之安巴須多羅塔(Ambasthala),相傳為埋葬摩哂陀遺骨之地。〔印度旅行記、J. Fergusson: History of Indian and Eastern Architecture, vol. I〕

(二)又作制多山、枝堅固山。為天冠菩薩住處之名。新華嚴經卷四十五諸菩薩住處品載為支提山。舊華嚴經卷二十九菩薩住處品稱枝堅固山。另據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華嚴經疏卷四十七所載,支提山宜在中國南部,小乘二十部中有制多山部,其根據地為制多山,係現今奇斯多那河(Kistna)之河畔都市培座瓦拉(Bezwada)對岸之支提山(Caitiya-giri),然是否確指此山亦未可知。〔異部宗輪論述記、慧苑音義卷下〕

(三)乃卑地寫之異名。為位於南印度優禪尼國之山名。(參閱「卑地寫」3090)

(四)位於福建寧德。支提山高海拔八百餘公尺,山巒綿亙二十五公里,遠近羅列九十九峰,峭壁萬仞,危岩千層,古木參天,為天下三十六洞之一。 p1417


布魯傑伐爾斯基

(Nikolai Mikhailovich Przhevaliskij, 1839~1888)係俄國著名探險家,世稱探險家中之探險家,乃西域探險之先鋒。一八七○至一八八五年間,四次探勘亞洲內陸,包括蒙古、甘肅、青海、西藏、天山、塔里木河流域、于闐、準噶爾盆地、塔克拉馬干沙漠等地,行程長達三萬餘公里。病逝於第五次旅行途中。布氏最著名之事跡,係有關羅布泊為一漂移之淡水湖之探險、報告,曾引起學界熱烈之論爭,後經瑞典探險家赫定(Sven Hedin 1865~1952)確定其學說,爭端始告平息。氏一生之探險及報告,為西域佛教之研究揭開序幕。〔N.M. Karataev: N.M. Przhevalskij, 1948; E.M. Murzaev: N.M. Przhevalskij, 1953〕 p1908


行歷抄

全一卷。日人賴覺摘抄圓珍所著之行歷記而成。內容記述圓珍於大中五年至貞觀元年(851~859),來唐、返日期間之旅行見聞,為一重要史料。此書收在智證大師全集(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原本藏於日本石山寺。 p2567


戒牒

僧尼出家受戒後所發之受戒證件。據釋氏稽古略卷三載,唐代宣宗大中十年(856),曾敕任法師辯章為三教首座,命僧尼受戒給牒,此為我國僧尼正式受戒給牒之始。於其前,開元十七年(729)玄宗曾下詔,令天下僧尼每三年造一次籍冊;又於天寶六年(747)下令天下僧尼隸屬兩街功德使,並由尚書省祠部出具證明,稱為祠部牒。

蓋唐、宋時代僧尼出家時即須領取度牒(出家僧籍證明書),受戒後再領取戒牒,皆由官方頒發。且受戒時須呈驗度牒,方准受戒。明代洪武至永樂年間(1368~1424),三度敕許僧俗受戒者抄白牒文隨身攜帶,以為執照,凡遇關津把隘之處,驗實放行。戒牒之作用遂成為僧尼旅行護照。清雍正廢止度牒,僧尼出家漫無限制,各地亦傳戒頻繁,戒牒則改由傳戒寺院發給。至民國以後,已無度牒之頒予,而僅存戒牒之制,係由中國佛教會統一簽發。日本自天平勝寶(749~756)以後,始發給由授戒之三師七證簽字之戒牒。〔經律戒相布薩軌儀、敕修百丈清規卷下大眾章沙彌得度條、大宋僧史略卷中、釋氏要覽卷上、釋氏稽古略卷四、魏書釋老志第二十〕(參閱「度牒」3779) p2914


河口慧海

(1866~1945)日本之西藏探險家及佛教學者。大阪府界市人。明治二十三年(1890)出家。二十七年,師事雲照,又從興然學南傳佛教,因感於研究佛教必從原典入手,遂立志入西藏。明治三十年六月,自神戶出發,後止於西藏邊境之大吉嶺(Darjeeling),研習西藏語。明治三十二年一月,自尼泊爾入西藏,為日本人最早入西藏者。因假稱西藏名 Śes-rab rgya-mtsho(慧海),而進入藏土學術中心色拉寺(藏 Ser-ra)之學院參究喇嘛教。後以國籍為人發覺,乃遭放逐,遂經由印度返回日本。

返國後,刊行其「西藏旅行記」,引起世人對西藏之注意。翌年刊行「河口慧海師將來西藏品目錄」。三十七年九月,欲再度入西藏之途中,於尼泊爾蒐得大量梵文佛典寫本。大正二年(1913),入西藏,與班禪喇嘛約定,將以漢譯黃檗版大藏經與西藏譯刊本大藏經交換,並受達賴喇嘛之託,攜回其寄贈予東京帝國大學之西藏譯寫本大藏經,且蒐集他版之大藏經、佛像、佛畫、法器等,與其他地質、動植物之標本等,於大正四年八月返國。關於其所帶回之物品,據日本「美術資料」第一‧二(大正六年)所載,有奈塘版、德格版、卓尼版、抄寫本等各種西藏大藏經,並含有許多藏外佛典,使日本驟得豐富之西藏資料。

其後,講學於東京宗教大學(大正大學之前身),並從事於西藏文及梵文佛典之翻譯,致力於指導佛教宣揚會之組成等。大正十五年一月,師六十歲,捨戒還俗,提倡在家佛教。昭和十年(1935),經由北京至內蒙古勘查。晚年並從事東洋文庫藏和大辭典之編纂。昭和二十年逝世,享年八十。著有西藏文典、正真佛教等,翻譯有奈塘版西藏大藏經甘珠爾目錄、漢藏對照國譯維摩經、漢藏對照國譯法華經、漢藏對照國譯勝鬘經、入菩提行論、法句經等。氏一生所蒐集之梵文佛典寫本、西藏大藏經、西藏文典籍,分藏於東京大學、東洋文庫、大正大學等處。〔入藏の思ひ出(河口慧海,現代佛教一○五)、河口慧海傳(河口正)〕 p3334


法顯

(一)東晉僧。平陽武陽(位於山西)人,俗姓龔。或謂師生於東晉咸康六年(340)。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後因慨嘆僧團規範與經律之殘闕,乃與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於隆安三年(399)離長安,西渡流沙,越葱嶺,往天竺求法,時年六十頃。前後凡十餘年,經三十餘國,攜回許多梵本佛經。其路程經長安、敦煌、于闐到中印度,遍歷佛蹟後,三年學於華氏城,二年學於恆河下游加爾各答附近,後至錫蘭二年,經由蘇門答臘,於義熙九年(413)歸國。其間所學,有律、長阿含、雜阿含、涅槃經等。

歸國後,於道場寺與佛馱跋陀羅合譯摩訶僧祇律、大般泥洹經、雜藏經、雜阿毗曇心論。師又將其旅行之見聞,記錄成書,即佛國記,或作高僧法顯傳,係描寫當時印度以及中亞之實情,具有文獻上之重要意義。後示寂於荊州辛寺,推其示寂年代約於義熙十四年至景平元年(418~423)之間,寂年不詳,一說八十六,一說八十二。師與七世紀頃之玄奘、義淨共為巡禮印度之名僧。〔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三、卷八、梁高僧傳卷三、魏書釋老志第二十、歷代三寶紀卷七〕

(二)唐代僧。扶風人,俗姓寧。雅好禪味,沈默寡欲,不為世俗所累。元魏末年,住京兆王寺。後住日嚴寺,晚年聚集徒眾講學,傳授佛戒。生卒年不詳,示寂時年近八十。〔續高僧傳卷二十六〕 (三)(577~653)唐代僧。江陵(位於湖北)人,俗姓丁。十二歲出家,依四層寺寶冥學經論。因心嚮往禪寂,曾參天台智顗、明智、成彥、習皓等諸師,得入堂奧。後隱遁,貞觀末年復出。於永徽四年示寂,世壽七十七。〔續高僧傳卷二十〕 p3435


法顯傳

全一卷。又稱高僧法顯傳、佛國記、歷遊天竺記傳、高僧傳。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乃東晉高僧法顯經西域至印度諸國求法過程之記錄,為我國僧侶旅行印度記傳中現存最古之典籍。本傳與唐玄奘之大唐西域記、義淨之南海寄歸內法傳,為中古歷史、地理之重要史料。本書於十九世紀即受到西歐學者之重視,而有下列之譯本:A. Rémusat“FoeKoue Ki ou Relation des royaumes bouddhiques”Paris,1836(英譯:J.W. Laidlay, Calcutta, 1848); S. Beal“Travels of Fa-hian andSung-yun, Buddhist Pilgrims from China to India” London, 1869(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London, 1884); H.A. Giles“Record of the Buddhistic Kingdoms” London, 1877(改譯:The Travels of Fa-hsien, or Record of the Buddhistic Kingdoms, Cambridge, 1923);J. Legge“A Record of Buddhistic Kingdoms, being an Account by the Chinese Monk Fa-hsien”Oxford, 1886。繼英法之後,另有日人足立喜六著考證法顯傳(東京,1936),該書對原典有最詳盡之校訂,然解說部分頗多錯誤。〔出三藏記集卷十五、高僧傳卷三、大唐內典錄卷三、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三十〕 p3435


阿育王塔

指阿育王所建之諸塔。阿育王歸依佛以後,大興佛事,到處建立寺塔,奉安佛舍利並供養僧眾。據善見律毘婆沙卷一所載,由於阿育王所統領之國,其數有八萬四千,王詔敕諸國建八萬四千大寺與八萬四千寶塔。阿育王傳卷一及阿育王經卷一載,王由海比丘知佛懸記事,乃詣王舍城,取阿闍世王所埋四升舍利,又悉取其他六處所埋之舍利,造八萬四千寶篋,一篋盛一舍利,復造八萬四千寶甕、八萬四千寶蓋、八萬四千疋綵,建八萬四千寶塔。高僧法顯傳及大唐西域記等,亦皆載王造八萬四千塔。又依雜譬喻經卷上載阿育王為祈求疾病痊癒,建一千二百寶塔,並每日供養二萬僧徒,引起外道之嫉忌,企圖破壞佛法。上述經典雖載一千二百或八萬四千,其數未必可信,然阿育王實具興教護法之至情,故建立甚多寺塔似是事實。然此等諸塔,經久而悉數湮沒,幾已無存。印度之山琦(梵 Sanchī)古塔,似是其中之一,但未能確定。法顯、玄奘等旅行彼地時,曾目擊許多阿育王所建之窣堵婆,此由大唐西域記及高僧法顯傳即可見之。

又古來亦有阿育王塔留存於中國及日本之傳說。廣弘明集卷十五舉出鄮縣塔等凡十七塔,並以之為阿育王八萬四千塔內之數塔。又法苑珠林卷三十八舉出鄮縣塔等,總列二十一塔,並云皆阿育王所造。此外,元開之唐大和上東征傳亦有同樣記載。然阿育王之領土,未曾達我國,故其所建之塔留存於此間應無可能。

又日本元亨釋書卷十一載,近江蒲生郡石塔寺即阿育王八萬四千舍利塔之一,此恐係吳越王錢弘俶所造而被訛傳。據佛祖統紀卷四十三載,宋代建隆元年(960)頃,吳越王錢弘俶仰慕阿育王造塔之事,乃以金銀精鋼造八萬四千塔,中藏寶篋印心咒經,擬散布於宇內。約十年完工。其時,有日僧日延至我國,得其中數塔攜回日本,後世或誤信為阿育王所造之塔。 p3639


呾叉始羅國

呾叉始羅,梵名 Taksaśilā,巴利名 Takkasilā。為北印度之古國。又作特叉尸羅國、德差伊羅國、德叉尸羅國、呾叉尸羅國、竺剎尸羅國。意譯石室國、削石國、截頭國。據大唐西域記卷三所載,該國周長二千餘里,都域周長十餘里,曾隸屬迦畢試國、迦濕彌羅國,土地肥沃,花果繁茂,伽藍雖多,已甚荒蕪,僧徒寡少,屬大乘教派。  

有關該國之名稱諸經記載有異,如阿育王經卷十骨相因緣,譯作鑿石;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譯作細石;佛本行集經卷三十八,譯作削石。而高僧法顯傳,稱為賢石城(梵 Bhadraśila)。紀元前四世紀末,希臘亞歷山大大王曾入侵此地,未幾,為摩揭陀國王月護(梵 Candragupta)所統治,又曾為犍馱羅之領地。另據阿育王傳卷三載,阿育王為太子時,曾受父命來此地平亂,並任總督。即位後,派遣王子駒那羅(梵 Kunāla)住此,為住民所傷,王怒而戮滅住民。  

該國文化極高,設有極著名之大學,文法家波爾尼即曾在此大學受業。又有關其都城今日之位置,現代學界各有不同說法。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A. Cunningham)主張在旁遮普省(Panjab)之洛瓦平第(Rawalpindi)與阿都科(Attock)間,喀拉喀賽里(Kālakāserai)東北約一公里之沙德里(Shadheri)附近:英國之印度學者史密斯(V. Smith)認為在沙德里西北約十公里處,另一學者馬丁(St. Martin)亦同意此說。然同為當代知名學者之德氏(N.L. Dey)則綜合諸說,謂在洛瓦平第西北約四十餘公里處。  

此外,大唐西域記卷三又載,於呾叉始羅國之北界,渡過信度河(Indus,印度河),向東南行二百里有薩埵王子投身餓虎之遺蹟,並立有石窣堵波,即「餓虎投身塔」。關於餓虎投身塔,康林罕認為即今馬尼迦拉(Mānikyāla)所存之佛塔,然另有學者認為此塔屬犍馱羅式,於年代上不能依準西域記所傳阿育王建塔之情況而定。  

或以呾叉始羅僅係一城市而非國家,有三處年代不同之都市遺蹟,四周邊境散布許多佛教遺蹟,時代約在西元前五世紀至西元五世紀之一千年間。由於二十世紀之發掘而聞名。亞歷山大大王入侵此城後,以富裕之名傳至西方。孔雀王朝時代,阿育王為太子時,佛教可能已傳入。西元前二世紀大夏之希臘入侵入,建立新都市,繼之有塞族(Sska)、帕西亞族(Parthia)入侵,於貴霜族侵入後才建第三個呾叉始羅市。  

這些外族統治時代,佛教文化極興盛,市內外均營造佛教施設,與其西鄰犍馱羅同為佛教美術興盛之地。西元二三○年頃,被伊朗之薩珊王朝(Sāsān)佔領,佛教文化一時中斷,然至四世紀末,別派之貴霜族收復此市,再興佛教文化歷數十年之久,此時我國法顯亦來訪此地。此市之佛教伽藍於五世紀被入侵之嚈噠(Hephthalītes,或 Haītal)破壞,終未能恢復,七世紀時玄奘旅行此地時,已成廢墟。〔雜阿含經卷二十三、賢愚經卷六、六度集經卷一、大莊嚴論經卷八、卷十五、V. Smith:Early History of India;N.L. Dey:The Ge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Ancient and Mediaeval India;J. Marshall:Taxila, 3 vols. 1951;A Guide to Taxila, 4ed., 1960〕 p3112



行腳僧或旅行者收藏衣具、書籍而負於肩以便攜行之箱。其箱附有足,可立於地,多以竹編成。 p4274


宿善

梵語 pūrva-kuśala-mūla。前世、過去世所作之善根功德。若以一生為限,從前迄今所作之善事亦稱宿善。又稱宿作福、宿福。過去善業係聞法信受乃至往生成佛之因緣,由此又有相關之宿因、宿緣、宿業、宿習、過因等名稱。我國「積善之家有餘慶」之觀念,與宿善意趣相同,而印度於路旁作福舍供旅行者之用,或施惠於孤獨者,皆是積善之行。宿善不單指往昔所修之世間善業,於前世親近佛道,亦為宿善,更勝於世善。如釋迦牟尼佛曾於修菩薩行之初,即因供花予然(燃)燈佛且禮拜之,而得來世成道之授記。圓覺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大集經卷十八等諸經中亦謂,得聞信受經上所說法者,皆是往昔所植善根之故。又宿世所植之善根功德,今世開發結善果,稱為宿善開發、宿執開發。〔長阿含卷九「十上經」、法華經卷二信解品、無量壽經卷下〕 p4511


陸庫克

(Albert Von Le Coq, 1860~1930)為德國之東方學學者。生於柏林。曾任柏林民俗博物館之義務職員,從事阿拉伯、波斯、土耳其等語言之研究。一九○四年赴東土耳其斯坦從事考古探險,遂令罕為人知之東土耳其斯坦文化及造形美術首次公諸於世。此外,氏以其深湛之語言造詣,在吐魯番發現西方世界已絕滅之摩尼教文獻及繪畫資料。氏廣為蒐集有關造形 美術之遺品 ,並深入研究以佛教藝術為主流之當地狀況等,而一一輯錄成書,即中央亞細亞佛教徒之古代終期(Buddhistische Spätantike in Mittelasien, 1922~1933)、高昌(Chotscho, 1913)等鉅著。另著有入門書、旅行記等,亦多裨益於學界。 p4826


閔那耶夫

(Minayeff, Ivan Pavlovitch; 1840~1890)俄國之印度學學者。通曉梵語、巴利語、中國語、滿州語。以受華西里耶夫(Vasiliev, V.P. 1818~1900)之影響,而從事古代印度學之研究,並師事韋伯(Weber)。曾編纂巴黎國立圖書館所藏之巴利語寫本目錄。一八六八年刊行巴利語之波羅提木叉(Pātimokkha)及詩論(Vuttodaya)等原典。一八七三年任彼得斯堡大學教授,曾至印度、錫蘭(1874)、緬甸(1885)等地旅行。一八八七年,開始發表佛教研究論文及有關梵語、巴利語原典等研究,成果豐碩。曾與朱利安(Julien, Stanislas; 1799~1873)共同擔任翻譯名義大集(梵 Mahāvyutpatti)之梵語部分之校訂。重要著作有 Nāmasajgīti(妙吉祥真實名經); Bodhicaryāvatāra(菩提行經), 1890; Kathāvatthu; Pali Grammar(巴利文語法), 1872; Grammaire Palie, 1874.p5297


開元寺

唐玄宗於開元二十六年(738),敕令各郡建立開元寺,作為官方之寺院,主要負責國家之祝典法儀;亦有從已有之寺院轉用為地方官祈求國運儀式之場所。此種儀式不僅將佛教之恩惠賜予國民,更有誇示中央政府權威之意圖。

關於玄宗敕命全國建立開元寺之因緣,今已不可考,惟據「西安府城內元大開元寺興教碑」之碑文所載,知開元二十八年(疑為二十六年之訛),玄宗曾與勝光法師於延慶殿對論「佛恩」問題,論後玄宗乃誓為佛弟子,遂於天下之州府各置開元寺一所。然今已無文獻可考察當年全國各州府是否皆奉敕造寺,僅於舊唐書卷九有「天寶三年(744)四月,敕兩京及天下諸州鑄金銅天尊及佛像各一尊,置之開元寺」之記載。然於現今所存各種佛教史文獻,如唐代鑑真和尚(曾赴日本,後成為日本律宗之祖)之東征傳,與來華留學之日僧圓載、圓仁、圓珍等人之旅行記中,則載有較具體之資料,如諸州開元寺之名稱,及部分有關之記事。另據大明一統志所列舉,當時留存者,有直隸真定府冀州開元寺、元氏縣開元寺、永平府開元寺、順德府開元寺、陝西西安府咸寧縣開元寺、福建泉州府溫陵開元寺、福州府閩縣開元寺、山東登州府開元寺、河南歸德府開元寺、寧陵縣開元寺、虞城縣開元寺、南陽府舞陽開元寺等十二處,已非往日盛況。

各地開元寺於唐宋時代,高僧輩出,如蘇州開元寺之元浩、辨秀,齊州開元寺之義楚,洪州開元寺之道一、棲隱,鄂州開元寺之玄晏等。其中以洪州開元寺之道一尤為著稱,自大曆四年(769)駐錫該寺,闡弘南嶽懷讓之禪法,而成當代禪道之重鎮,世人尊稱為「馬大師」。諸州之開元寺歷來興衰不一,雖經元明之重修,現存者不多。〔佛祖統紀卷三十四、釋氏稽古略卷三、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六十一、第一○四、第一一七、第二○○、第二七八、第三九五、第四五七、第五○七〕

(一)位於江蘇吳縣西南。為三國時代孫權之乳母陳氏所建。初稱重元寺,通元寺。至唐代,改稱開元寺。晉代時,自海中漂來石佛二尊及佛一只,今珍藏寺中。歷代以來,本寺先後有禪宗六祖慧能之法嗣印宗、荊溪湛然、長慶慧稜、黃龍楚南、清涼澄觀、慈雲遵式等宗門大德棲止之。〔開元寺志、大明一統志卷八〕

(二)位於福建晉江。建於武后垂拱二年(686),初名蓮華寺,後改興教寺、龍興寺。開元二十六年(738)奉敕改稱開元寺。歷五代至宋,創支院百餘所,元代賜名「開元萬歲禪院」。至正年間(1341~1398)遭祝融之災,明代洪武、永樂兩朝漸次重建,明末鄭芝龍又重修大雄寶殿、拜聖亭、山門外紫雲屏殿等,為一包括東西兩翼之建築群。其中以東塔(鎮國塔)、西塔(仁壽塔)馳名遠近,為我國聞名世界富有歷史性之建築。東塔始建於唐咸通六年(865),初為木塔,南宋改為磚塔,今之石塔乃南宋紹興二年(1132)至淳祐十年(1250)所重建,高四十八公尺餘。西塔始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916),初為木塔,北宋改為磚塔,今之石塔為紹定元年(1228)至嘉熙元年(1237)所重建,高四十四公尺餘,二塔均仿木構八角五層樓閣式之石構建築,上刻佛像,十分精美。大雄寶殿又稱百柱殿,採用重檐歇山式建築,為明代遺構,殿上之斗栱有飛天樂使二十四尊,雕刻精緻。〔福建通志卷二六四、大清一統志卷三二八〕

(三)位於江西南昌新建縣之東。又稱上藍院。即唐代馬祖道一弘揚禪風之著名道場。道一得南嶽懷讓之心法後,先後駐錫建陽、南康、撫州、虔州等地之道場,建陽在今福建省,其餘皆在江西省。自大曆四年(769)開始,道一居止於本寺,繼續其接化生涯,當代另一禪門龍象石頭希遷則大多弘法於湖南一帶,世人每將「江西馬祖道一」與「湖南石頭希遷」並比為禪界雙璧。由是,本寺亦成為當時禪徒輻湊之名剎。本寺於宋代時改稱能仁寺,明代改稱永寧寺,至清代,又更名為祐清寺(或佑清寺)。〔大明一統志卷四十九、大清一統志卷二三九、江西通志卷一一一〕

(四)位於陝西西安東大街西首。建於唐玄宗開元年中。玄宗於開元二十六年(738)敕令全國各大都市廣建開元寺,其中以本寺之規模最大,唯歷代失修,寺容殘破,已非舊觀。

(五)位於河南商丘縣城南。建於唐代。宋代更名寶融寺,又稱興隆寺。寺內有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書之「八關齋會報德記」石幢。

(六)位於河南虞城縣舊縣城北。建於宋紹聖三年(1096),後徙地改建於今縣治之西南隅。

(七)位於廣東潮州。乃東南一大叢林。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元代稱開元萬壽禪寺,明代以後稱開元鎮國禪寺。建築古雅,香火極盛。

(八)位於山西大同。(參閱「善化寺」4875)

(九)位於臺灣臺南。為著名的佛教古剎。原係明末延平郡王鄭成功嗣子鄭經為奉養其母董氏所建之「北園別館」,創建於明永曆年間(1647~1661)。康熙二十八年(1689),巡道王宗、總鎮王化行等捐俸改建為寺,時稱海會寺。此後,歷經乾隆年間之重修、擴建,迭改寺名為榴環寺、榴禪寺、海靖寺,終定名為開元寺,以迄於今。

寺內有鄭經所鑿之鄭經井一口,及鑿井時所掘出之海螺化石,及七絃竹一株,據云此竹為明永曆三十四年移自河南臥龍崗,為董氏親自種植者。寺中並珍藏有鄭成功親筆文件及其所用之餐器。此外,尚有臺灣最早鑄造之銅鐘一口,及後園之圓光三塔。塔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為寺僧藏骨之所,今已成為該寺之標幟。

本寺開山住持為志中法師。後代住持之較著名者,有同治、光緒年間之榮芳、傳芳、玄精諸禪師。榮芳曾赴福建鼓山受戒,並赴少林寺習禪及武技,且精書畫,頗為當時臺省人士所推崇。傳芳亦曾赴福州等地求法受戒,返臺後傳戒弘法,度眾甚多;至今約有末寺八十餘座,通稱為傳芳和尚派下。玄精出家前,原擅道教方術,故任開元寺住持後,時顯靈異。臺灣光復後,繼任住持有證光、印明、眼淨等人。證光、眼淨二人先後興辦延平佛學院及開元佛學院,造就不少僧材。現任(1988)住持為悟慈法師,創辦有開元幼稚園、開元育幼院、慈愛醫院,及慧光圖書室、開元禪學院等。 p5299     


黑水城

蒙古語 khara-khoto。音譯卡拉荷多、哈拉荷多,黑色都城之意。位於河西走廊北端之大戈壁地區,黑水下流之綠洲東端,本為西夏之地,後為成吉思汗所滅。據傳為西夏黑水鎮燕軍之地,馬可波羅之旅行記稱為「亦集乃邑」,現已成為乾燥荒涼之砂礫地,當時此地盛行農耕,為通往東北喀喇崑崙山方面之要道。十九世紀末,俄國學者婆達寧(Grigorii Nikokaevich Potanin, 1835~1920)率領中、英、美諸國著名之探險家發掘調查此城,其遺蹟為不等四邊形之城壁所圍繞,城壁以木筋磚造,四邊皆有城門,城內有寺院、佛塔等建築物遺蹟,城外有佛塔及回教寺院墳墓之遺蹟。由此一遺蹟發現大量之遺物、古文書。文書以漢文、西夏文為多,亦有不少刊本;其次為西藏文,又有少數回鶻、突厥、波斯等文字之資料。另有塑像、浮雕之佛像,及以麻、絹、紙描繪之圖像、幢畫、壁畫等,其中之木版畫、水墨畫顯示出中國之畫風。與佛教有關之繪畫、雕像則顯著傾向於西藏風味,值得與敦煌出土之遺品作比較研究。書籍中有骨勒茂才所撰「番漢合時掌中珠」(夏漢對譯字典),其他有文字音韻書、西夏法律集、詩文集等,乃研究西夏之重要資料。 p5379


腳絣

裹腳之布條,旅行時用之。又作行纏、脛衣、脛巾、護[足*(傅-亻)]衣。俗稱腳絆。禪林寒天時用以禦寒,行路時則用以護腿。律典中稱之為護腨衣。〔五分律卷二十、祖庭事苑卷八、敕修百丈清規卷下大眾章亡僧條、禪林象器箋服章門〕 p5591


蓋格爾

(Geiger, Wilhelm; 1856~1943)為德國印度學學者,巴利文之專門學者。一八九一年任埃蘭根(Erlangen)大學教授,一八九五年至錫蘭遊歷,歸國後任慕尼黑大學教授(1920~1924)。後又至錫蘭、爪哇作研究旅行(1925~1926)。特殊研究極多,主要著作為:Literatur und Sprache der Singhalesen, 1900; Mahāvajsa, 1908(ed.), 2 vols., 1912(tr.); Pāli Literatur und Sprache, 1916; Sajyutta-Nikāya, 1925~1927(ed.), 2 vols., 1929~1930(tr.), 2 vols.; Untertropischer Sone, 1930.p5910


赫定

(Hedin, Sven; 1865~1952)瑞典之地理學者,亦為著名中亞探險家。西元一八八五年至一八八六年,旅行至波斯、美索不達米亞,成為波斯探險團之一員,途經撒馬爾罕、喀什噶爾(1890~1891),復從烏拉山、帕米爾高原,橫越塔克拉馬干沙漠、青海等地,再經張家口而至北平(1893~1897);其後又至塔里木盆地、西藏中部之湖沼地帶探險(1899~1902),於羅布泊附近發現古代都市樓蘭之遺址(1901)。發掘蒐集許多古代文書及考古學遺物。其後越過喀喇崑崙山脈,通過喀什米爾、喀什噶爾,經由俄國返國。一九○五年,又由波斯至印度,進入西藏西北,並至印度河調查諸河川之水源、水脈,而於喜馬拉雅山北邊,發現許多與其平行之山脈,此一山系之發現,實具有重大意義。一九○八年經由日本回國。一九二七年組成西北學術探險團(The Sino-Swedish Expedition),復得瑞典、中國、印度學者之協助,而進行大規模之遠征。自東蒙古(熱河地方),經過新疆、波斯,再由西藏北部,跨越天山,從事大規模之考古、地質學、生物、人類、民俗、宗教等研究,成績斐然,對佛教文物之貢獻甚鉅。

主要著作有:Die geographisch-wissenschaftliche Ergebnissa meiner Reise in Zentralasien, 1894~1897, 1900; Scientific results of a journey in Central Asia 1899~1902, 6 vols., map 2 vols., 1904~1907; Southern Tibet, discoveries in former times compared with my own researches of 1906~1908, 9 vols., map 2 vols., 1917~1922;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4 vols., 1943~1945.p5933


慧超往五天竺國傳

凡三卷。新羅慧超撰。記載慧超從中國經海路到達印度,於開元十五年(727)歸國,其間遍訪三十餘國聖蹟之旅行記。原本已散逸,唯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一○○載有此事(由此書所載之音釋而知其經過)。近年法國人伯希和(P. Pelliot)自敦煌石窟中,發現本書之節錄本,題名為「周歷五天竺行程」,而將之與慧琳音義所載之音釋對照,皆一一吻合;然前後均有部分缺落,羅振玉鑑定其為三卷本之略本。日人藤田豐八著有慧超往五天竺國傳箋釋一卷,係參酌法顯、宋雲、玄奘之旅遊記,及歷代之正史加以考證箋注而成。〔大日本佛教全書卷一一三遊方傳叢書〕 p6047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七系付法傳

又名《寶源錄》。收在《大藏經補編》第十一冊。是明末西藏的佛教學者多羅那他(1575~1634)就他所得的印度佛教密宗主要各系傳承編撰的一部歷史著述。全書共分九分,記述了佛教密宗中七個主要修法的傳承源流,對於一些著名的大師分別作了詳略不等的傳記。這七系是︰(1)大手印教授,(2)拙火,(3)羯摩印,(4)光明教授,(5)生起次第,(6)辭句傳承,(7)雜口訣。

第一系大手印教授傳承,自羅睺羅開始。從羅睺羅向上的傳承據說是上座黑、尊者馬鳴、優波掬多,但多氏認為這幾代是難以究詰的。羅睺羅又名薩羅訶,他的弟子是阿闍黎龍樹。以次傳承為大成就者舍婆哩、盧伊波、征吉波、底黎波、那洛波、小鐘毗波、俱薩羅跋陀羅等。另一系傳承則為盧伊波、陀哩迦波、案多羅波、底洛波以次相傳。據說舍婆哩成就以後,長久住世,隱居吉祥山中,後來梅多利波曾親見聞法。梅多利波是在那洛波和阿底峽之間出世的一位密宗大師,他的弟子據說有上四,中七,下十。其中四個上首弟子就是俱生金剛、空性三摩地、羅摩波羅、金剛手。梅多利波有一個女弟子名瑜伽母寶天女,據說知解和他相等,現身得大成就,後來傳給阿闍黎小俱薩羅跋陀羅、阿悉多伽那、阿闍黎智友,多羅那他的師祖也曾從她聞法。

第二系拙火教授傳承,據說由金剛瑜伽母親傳給大毗流波。大毗流波又名吉祥護法,他與曾在那爛陀寺做過親教師的護法並非一人。他的傳承依次是黑毗流波(又名小毗流波)、毗耶陀哩波(獵鳥者)、俱薩梨跋陀羅。以上是一系傳承。

又大毗流波傳種毗系魯迦,再傳種毗族(屠膾種)瑜伽母、阿羅羅金剛、系摩羅金剛、羅多金剛四人。又有曠野師、揭婆里波、闍那室利、難勝月、羅睺羅金剛也是種毗系魯迦的弟子。後來種毗族瑜伽母又傳給羅多金剛,再傳黑行。

又種毗族瑜伽母傳給行者,也另成一派。

又種毗族瑜伽母傳難勝月,再傳他的明妃蘇部伽。以後由檀那室利、中金剛座、俱薩梨依次相傳。

又行者、僧伽羅瑜伽母、難勝月、羅睺羅金剛、檀那室利依次相傳。

這一系的傳承自種毗波以後比較雜亂,同門當中輾轉互相傳授的很多,因此世次不易排定。

第三系羯摩印的付法,據說第一代是親見佛傳法的烏仗那國王大因陀羅部底,他傳給具德安樂遊戲母,又名俱生成就。以後由大蓮華金剛、無肢金剛(又名牧猪師)、中蓮華金剛海生、中因陀羅部底、闍爛達里波、黑行、善怙、無量金剛、俱薩羅跋陀羅依次遞傳。又中因陀羅部底依次傳蓮華生、俱薩羅、小俱薩羅跋陀羅,另成一派。

第四系光明教授,以金剛鈴師為首。但其遠世傳承可溯自大阿闍黎馬勝、費拏波(琵琶足)、賣酒女毗攞斯耶金剛(嬉女金剛)。由她傳金剛鈴,再傳毳衣師(按此師舊譯勝德赤衣,著《般若九頌精義》,有漢譯本)。毳衣師與中因陀羅部底王同時,他們兩人又傳給闍爛陀里波。闍爛陀里波的弟子很多,上首有如日、如月兩弟子(就是黑行和佛智足),以及小毗流波等。他又有一弟子名毗部底陀娑,年壽很長,曾傳法給藏族的布敦寶成(1290~1364)。黑行的弟子著名的也很多,其中有善怙和賢足兩人傳底梨波,再傳那洛波等人。那洛波所傳弟子中有精於父續者四人,精於母續者四人,得成就者四人。著名的扇底波也出在他的門下。阿底峽也曾親見那洛巴闍法,後又從他的弟子小種毗波學。小種毗波又傳小俱薩羅跋陀羅等人。小俱薩羅跋陀羅住世約一五七歲,傳法於阿悉多伽那,他住世約二百年,傳法於智友。智友傳寂密。

第五系為生起次第傳承,這一系可說是印度超戒寺的正統。第一代就是有名的佛吉祥智,又名佛智足。他的師父有師子賢阿闍黎、德友比丘尼、遊戲金剛、瞿尼魯瑜伽母、童足等人。後來超戒寺建成,就由他開光並擔任第一任阿闍黎。他的弟子上首有四,就是燃燈賢(繼任為超戒寺主)、極寂友、大樂蓮花生、王種羅睺羅。燃燈賢的弟子為藥足,又名吽迦羅,曾來西藏。藥足的弟子是阿婆都底波,再傳寶生寂,就是超戒寺六賢門中東門守護者扇底波,他的傳承依次為金剛座、俱薩梨波。又藥足傳烏仗那的佛吉祥寂。以後由大金剛蘇哩波、寶生密、中金剛座等人依次遞傳。

上面所說的阿婆都底波,又名寶戒。他傳伽耶斯佗華哩馱,意思是老書記,因為他曾做過達摩波羅王的書記,八十歲才到那爛陀寺出家。他的別名有只伽陀舍和婆跋斯建馱。他的傳承依次為都訶里、前金剛座、中金剛座(一說與寶生密、蘇利波為同一人)、無畏生、善生密、十力、金剛吉祥、法賢吉祥、佛稱、寶稱、羅底掬多(喜密),以至寂密。

第六系辭句傳承,也就是續釋的傳承,這一系的派別很多,主要的是︰

一派為龍樹、聖天、羅睺羅、月稱、生、智稱、扇底波,以次相傳。

一派是妙吉祥友,傳智金剛和覺金剛。

一派是智足,傳極寂友,再傳吉祥軍、資魯波、黑生和藥足四人。此四人再傳妙吉祥智,以後由大不空金剛、悉地費羅、阿底峽、友密、大金剛座等,依次相傳。

一派是資魯波、佗伽那、扇底波、智吉祥友、阿底峽、前金剛座、後金剛座,依次相傳。

一派是遊戲金剛、梨羅金剛、妙吉祥智、大不空金剛,以次相傳。

一派是行者和吉祥持傳訶哩計羅,又名毗羅只波,他再傳妙吉祥智。

一派是俱俱里波、蓮華金剛、底梨波、那洛波、扇底波,以次相傳。

一派是中因陀羅部底王,又名阿闍黎俱俱羅闍(狗王),他傳給阿闍黎蓮華生。

一派是時輪傳承,由華卓波傳給阿婆都底波、覺吉祥、那洛波三人宏揚。阿婆都底波又傳蘇哩波。

又被稱為濁世之佛的無畏生密(1004~1125),傳法給善生密,再傳陀舍波羅(即十力),三傳稱揚天。後者又傳迦濕彌羅釋迦吉祥賢(1204入藏)、佛吉祥賢和寶護等人。這幾人又傳寂默吉祥賢。後由悲吉祥賢、釋迦護、妙吉胄、解脫天、生密、羅底掬多、寂密等以次相傳。後者即多氏的師祖。

第七系別生(雜)口訣傳承,就是大成就者瞿羅剎的口訣傳承。有一個婆羅門的阿闍黎名毗耶梨波,初期曾和龍樹互相傳法,後來又從斫波致波學法,以後傳給迦俱致波。迦俱致波也曾從盧伊波聞法,他又傳給密那波。密那波和他的兒子摩親陀羅波後來又往師祖斫波致波處學法,都得到成就。其後,密那波傳訶梨波、摩梨波、帝菩梨波。摩親陀羅傳卓朗吉波和瞿羅剎那佗。瞿羅剎那佗的弟子有十二人,上首付法弟子為羯拏里波,又名吠羅吉那佗。他以後由那瞿波、小毗流波學系中的瞿連那佗、奧俱羅那佗、羅底掬多,以次相傳。羅底掬多又曾從寶稱、智密、十力等人學法。

以上七系傳承最後都集於羅底掬多的弟子寂密一人之身,他的時代略早於多羅那他。多氏的三個上師,就曾從寂密聞法。

本法末尾總結說︰印度初聞得密咒持明位者極多。其後自薩囉訶以至達摩波羅王之終(約五至八世紀),不僅得成就者相續不斷,而且同一時間往往多人并出。其後直至無畏生密逝世(1125),得成就者僅次第相承。自此以下,得成就者不過偶一出世而已。

多氏這部著作成於1600年,是他壯年(二十六歲)時手筆,有一種簡明暢達的風格。書中所敘述的史事和他在八年後所作的《印度佛教史》有互相補充之用。本書中所詳的都在《印度佛教史》中就省略了。因此,要研究印度佛教史,這兩部書都是不可少的。譬如自西元五世紀密宗初興,七世紀中葉以後漸成大宗,直至多氏時代為止(十六世紀),上下千餘年間的傳授源流,漢譯典籍未見記載,得此一書即可見其大概。又其中所收諸大成就者的傳記,很多和漢土舊聞有出入(像龍樹傳記卷於《八十四成道者傳記》,就和羅什譯本《龍樹菩薩傳》不同,似乎生世很晚),這對研究印度佛教史者是會有不少啟發的。又後期密教發祥於烏仗那,中國宋雲、玄奘等旅行記只提到其地僧俗多嫻咒術而已,本書詳敘其國王因陀羅部底的髮和傳承,即可明了其地密教發達的原委和時代。至於各家傳記中說及與其他宗教鬥爭情形,也大有助於了解密教代顯教而盛行的客觀原因。又在十二世紀末印度超戒寺被毀之後,密教傳統還維持了四百年未絕,如本書中敘述後來密宗大師就有羅底掬多、智友、寂密等多家。這些都足以補一般佛教史的疏略,而值得重視的。

此書有德文譯本,收在佛教文庫(聖彼得堡,1914年版)。(郭元興)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四卷。日僧圓仁撰。又稱《入唐巡禮記》、《五臺山巡禮記》,或略稱《行禮記》。收在《大日本佛教全書》第一一三冊、《現代佛學大系》第十三冊。此外,有兩種英譯本,均為賴世和(Edwin O. Reisc hauer)所譯,其一為《Enninś Diary》,另一為《EnninśTravels in Táng China》,二書皆為西元1955年在紐約出版。

本書為日僧圓仁(794~864)入唐求法的旅行記錄,與玄奘《大唐西域記》、馬可波羅《東方見聞錄》並稱為世界三大旅行記。其記錄時間起於承和五年(838)至承和十四年,歷經唐文宗、武宗、宣宗三代;內容詳述經過今江蘇、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等七省的見聞。其間,遭遇唐武宗毀佛,不得已蓄髮易服,逃避法難,嚐盡辛酸。本書內容所涉廣泛,除佛教教義、制度之外,更詳實記載當時海上交通的困難、內陸交通狀況、唐武宗會昌法難、天台山及五台山諸寺院的盛況及信仰情形等,是了解唐代社會、經濟、政治、風俗、地理與日唐交通、佛教交流等的珍貴史料。

又,本書係圓仁以一外國僧人的立場,對唐代文、武二宗時,中國佛教界的狀況,所做的客觀描述。由於作者沒有主觀成見,所述盡是其旅途所見所聞的白描,故其客觀性使該書具更高的史料價值。

本書原本已佚,現傳者有二種。一為京都東寺觀智院藏本,係伏見天皇正應四年(1291)沙門兼胤手書之古抄本,今《大日本佛教全書》所收本即此抄本。另一為池田長田本,係信濃(長野縣)慧日山津金教寺長海大僧都,於文化二年(1805)據比叡山飯室谷松禪院的藏本所書寫,曾作為《四明餘霞》的附錄而刊行。此二抄本,東寺本之脫誤較多,且有記事重複處。

本書之研究者,除上列美國學者賴世和英譯本書外,日本學者岡田正之、今西龍、大谷光照、塚本善隆、小野勝年、日比野丈夫等,皆有研究解說。

◎附︰梁容若《圓仁及其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四節〈入唐巡禮記之史料價值〉

巡禮記歷時既久,所涉範圍甚廣。自兩國交通,以及大唐風俗儀式、官府制度、地方組織、政治措施、宗教問題、外交及國際戰爭,多據親見親聞,隨筆記錄。往返書簡牒文,亦多全文錄入,為考當時公私書牘體式之一助。所記事實雖不無訛傳誤聞,而可以裨補史乘者實夥。日本古代旅行中國之外交官、留學僧侶、學生,人數雖多,而留有重要記錄者為唐時智澄大師之《行曆鈔》,宋時成尋阿闍梨之《參天台五台記》,明時瑞訢和尚之《入唐記》、策彥和尚之《初渡集》及《再渡集》,與圓仁之書,並稱五大遊記。而規模之大,史蹟之多,實以圓仁書為翹楚。

其所記事實,多有可資考史,裨補中土記錄之不足者,如卷四會昌五年四月條有云︰
「左右神策軍者,天子護軍也。每年有十萬軍,自古君王頻有臣叛之亂,仍置此軍,以來無人敢奪國位,敕賜印每中尉初上時,准敕出兵馬迎印,別行公事,不屬南司。今年四月初,有敕索兩軍印,中尉不肯納印。有敕再三索,敕意索護軍印付中書門下合掌,相管軍事,一切擬令取相處分也。左軍中尉即許納印,而右軍中尉不肯納印,遂奏云︰迎印之日,兵馬迎之,納印之日,亦須動兵馬納也。中尉意敕若許,即因此便動兵馬起異事也。便仰所司,暗排比兵馬,人君怕且縱不索。」

此述武宗與宧官所領神策軍之暗鬥,武宗欲收官印,以軍權付宰相,而右軍中尉魚弘志陰謀拒命,其事遂阻。蓋雖武宗之英武,亦有無可如何者。時在仇士良死後二年,宧官勢退之時。《新唐書》〈仇士良傳〉記︰「武宗明斷,雖有士良援立之功,內實嫌之,陽示尊寵。」蓋不得已也。

會昌反佛教運動,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摩尼景祅各教,亦牽連而消滅,實為宗教史上一大事,然唐人著作記其事者極少。蓋以武宗於會昌五年實行澈底滅佛,而六年三月即服道士藥暴卒。宣宗嗣位,立誅道士劉玄靖等,而復興僧寺,朝野從此皆諱言其事也。《舊唐書》、《資治通鑑》,皆記其要領於會昌五年,然其事實發端於武宗嗣位之初,《巡禮記》所載特詳,茲輯錄其事如下︰
「會昌元年六月十一日,今上降誕日,於內裏設齋,兩街供養大德及道士集談經,四對論議,二個道士賜紫,釋門大德總不得著。南天竺三藏寶月入內對君王,從自懷中拔出表進請歸本國。不先咨開府,惡發,五日軍內收禁犯越官罪,故寶月弟子三人各決七棒,通事僧決十棒,不打三藏,不放歸國。(中略)三月三日,李宰相聞奏僧尼條疏,敕下發遣保外,無名僧不許置童子沙彌。(中略)

十月九日敕下,天下所有僧尼解燒練咒術禁氣背軍,身上杖痕,鳥文雜工功,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並敕還俗。若僧尼有翰及穀斗田地莊園,收納官。如惜錢財,情願還俗,玄亦任敕還俗,充入兩稅徭役。敕文在別,城中兩街功德使帖諸寺,不放出僧尼,長閉寺門,僧昡玄奏自作劍輪,自領兵打回鶻國,敕令彼僧試作劍輪,不成。又准宰相李紳聞奏,因起此條疏。其僧昡玄當誑隸僧尼財物,准敕條疏天下,大同諸州府中書門下牒,行京城內仇軍容拒敕,不欲條疏,緣敕意不許,且許請權停一百日內帖諸寺,不放僧尼出寺。左街功德使奏,准敕條疏僧尼,除年已衰老及戒行精確外,愛惜資財自還俗僧尼共一千二百三十二人。右街功德使奏,准敕條疏僧尼,除年已衰老及戒行精確外,愛惜資財自還俗僧尼共二千二百五十九人。

奉敕右街功德使奏,准去年十月七日、十六日敕,條疏令還俗僧尼,宜依其愛惜資財,情願還俗者,各委本貫收充兩稅戶。向後諸道有如此色類,並准此處分。所蓄奴婢,僧許留一人,尼許留婢二人,餘各任本家收管。如無家者,官為貨賣。同衣 鉢餘外資財收貯,待後敕處分。其僧尼所留奴婢,如有武藝及解諸藥諸術者,並不得留,不得剃髮私度,如有違犯,綱維知事錄報官。餘資產錢物等,各委功德使自條疏聞奏,會昌三年歲次癸亥正月一日。(中略)

二月一日使牒云︰僧尼已還俗者,輒不得入寺及停止,又發遣保外僧尼,不許住京入鎮內。」

以上猶屬因事因人而發,雖事澄汰,尚未根本廢佛,及韋宗卿撰疏受斥,而武宗滅佛之意已明。《巡禮記》云︰
「會昌三年六月,太子詹事韋宗卿撰涅槃經疏二十卷進,今上覽已,焚燒經疏,敕中書門下令就宅追索草本燒焚。其敕文如左︰敕銀青光祿大夫守太子詹事上柱國光陰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韋宗卿,參列崇班,合遵儒業,溺於邪說,是扇妖風。既開炫惑之端,全戾典墳之旨,簪纓之內,頹靡何深!況非聖之言,尚宜禁斥,外方之教安可流傳﹖雖欲包容,恐傷風俗,宜從左官,猶謂寬恩,可任成都府尹,馳驛發遣。太子詹事韋宗卿進佛教涅槃經中撰成三德二十卷,奉敕大圓仰字鏡略廿卷,具已詳覽。佛本西戎之人,教張不生之說,孔乃中土之聖,經聞利益之言。而韋宗卿素儒士林,衣冠望族,不能敷揚孔墨,翻乃溺信浮屠,妄撰胡書,輒有輕進。況中國黎庶,久染此風,誠宜共遏迷聾,使其反朴,而乃集妖妄,轉惑愚人,位列朝行,豈宜不自愧﹖其所進經,內中已焚燒訖,其草本委中書門下追索焚燒,不得傳之於外。會昌三年六月十三日下詔。」

其滅佛歷程,見於記錄者如下︰
「會昌五年四月,見說功德使條疏僧尼還俗之事,商議次第,且令三十以下還俗訖,次今令五十以下還俗,次令五十以上無祠部牒者還俗,第三番令祠部牒磨勘差殊者還俗,最後有祠部牒不差謬者盡令還俗,即僧尼絕也。斯之商議,天下大同也。緣准敕行,故從四月一日起首,年三十以下僧尼盡敕還俗,遞歸本貫,每日三百僧還俗。十五日年四十以下僧尼方盡。從十六日起首,五十以下僧尼還俗,直到五月十日方盡也。十一日起首,五十以上無祠部牒者還俗,前年以來牒疏僧尼,即簡粗行不依本教者,盡敕還俗,遞歸本貫。今年不簡高行粗行,不論驗僧大德內共奉也。但到次第,便令還俗。頻有敕問︰已還俗者多少﹖未還俗者多少﹖催進其數。外國僧未入條疏之例,功德使別聞奏取裁。有敕云︰外國若無祠部牒者,亦敕還俗,遞歸本國者。西國北天竺難陀在大興善寺,天竺三藏寶月兼弟子四人,於中天成業,並解持念大法,律行精細,博解經論在青龍寺並無唐國祠部牒,新羅國僧亦無祠部牒者多,日本國僧圓仁、惟正亦無唐祠部牒,功德使准敕配入還俗例。又帖諸寺牒云︰如有僧尼不伏還俗者,科違敕罪,當時決殺者。(中略)八月記云︰近有敕,天下還俗僧尼緇服,各仰本州縣盡收焚燒,恐衣冠親播,恃勢隱在私家,竊披緇服,事須切加收檢,盡皆焚燒訖。聞奏如焚燒以後,有僧尼將緇服不通出,巡檢之時,有此包者,准敕處分者。諸州縣准敕牒諸坊諸鄉,收僧尼衣服,將到州縣,盡焚燒。又有敕令天下寺舍奇異寶珮珠玉金銀,仰本州縣收檢進上。又有敕云︰天下寺舍僧尼所用銀器鐘磐釜鐺等,委諸道鹽鐵使收入官庫,錄聞奏者。」

政令雖嚴,而河北以統治力弛緩,似未普及。

「十一月記云︰三、四年以來,天下州縣准敕條僧尼還俗已盡。又天下毀拆佛堂蘭若寺舍已盡。又天下焚毀經像僧服罄盡。又天下剝佛身上金已畢,天下打碎銅鐵佛稱斤兩收檢訖,天下州縣收納寺家錢物莊園收家人奴婢已訖。唯黃河以北鎮幽魏路等四節度,元來敬重佛法,不毀拆寺舍,不條疏僧尼,佛法之事,一切不動之。頻有敕使勘罰,云天子自來毀拆焚燒,即可然矣!臣等不能作此事也。」

閱此,則武宗排佛滅佛之具體程序與範圍結果,歷歷可知,信可以補正史之疏。僧侶於忍氣吞聲之餘,亦日造為流言蜚語,以誣枉君相,動搖人心。《巡禮記》中所錄頗多,如記武宗與道士之關係則云︰
「會昌四年二月,駕幸右街金仙觀,是女觀,觀中有女道士,甚有容。天子召見入意, 敕賜絹乙千匹,遂宣中官令修造觀,便通內,特造金仙樓。其觀本來破落,後修造嚴麗,天子頻駕幸。

會昌五年八月,有敕斷天下獨腳車。條疏後,有人將獨腳車行者,當處決殺。緣天子信道士教,獨腳車攊破道中心,恐道士心不安歟!有敕斷天下豬黑狗黑驢牛等,此乃道士著黃,恐多黑色壓黃令滅歟!令近海州縣進活獺兒,未知其由。近有 敕令諸道士進十五歲童男女心膽,亦是被道士誑惑也。」

記武宗之宮闈罪惡,則云︰
「會昌四年八月中,太后薨,郭氏太和皇后,緣太后有道心,信佛法,每條疏僧尼時,皆有詞諫,皇帝令進藥酒,而藥殺矣!又義陽殿皇后蕭氏,是今上阿孃,甚有容。今上召納為妃,而太后不奉命,天子索弓射殺,箭透入胸中,而薨。」

記武宗之馭下無狀則云︰
「會昌四年敕令兩軍於內裏築仙臺,高百五十尺,十月起首,每日使左右神策軍健三千人,搬土築造。皇帝意切欲得早成,每日有敕催築。兩軍都虞侯把棒檢校。皇帝因行見,問內長官曰︰把棒者何人﹖長官奏曰︰護軍都虞侯勾當築臺。皇帝宣曰︰不要你把棒勾當,須自擔土,便交搬土。後時又駕築臺所,皇帝自索弓,無故射殺虞侯一人,無道之極也。」

於武宗之崩則記云︰「會昌六年四月十五日,聞天子崩來數月,諸道州縣,舉哀著孝訖,身體爛壞而崩矣!」是年五月一日,記宣帝之立則云︰「新天子姓李」語尤冷雋。凡此記述,恐為當時僧侶之計劃宣傳,非出圓仁一人之誣枉。蓋當時佛教勢力深入人心,而武宗李德裕等欲以數人之力抗之,故終於身敗名裂。宣宗即位,而政策一轉。以李贊皇之智術勛業,而一蹶不振,蓋結怨過多,赤口燒城,排之者非止令狐綯崔鉉輩也。

要之《巡禮記》雖訛傳誤聞,流言蜚語,彌望而是,而以時代之古,範圍之大,能適當勾稽參證,鑑別解釋,必有裨於治唐史者,昔梁任公先生論史料,致慨於我國四周民族,率多蒙昧,其著述匡補我史實者甚稀,而以阿拉伯人阿布賽德哈散(Abus aid Hassan)之《印度中國紀程》及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之遊記為鳳毛麟角。以《巡禮記》之性質與內容言之,固有遠過於二者。

〔參考資料〕 岡田正之《慈覺大師の入唐記行について》;小野勝年《入唐求法巡禮記之研究》;圓仁《入唐新求聖教目錄》。


大聖歡喜天

佛教的護法神。具稱大聖歡喜大自在天神,略稱歡喜天、聖天。音譯為誐那鉢底或毗那夜迦,為誘導者之意,或譯作常隨魔。別名為毗那夜迦(Vīnayaka)。在密教修法體系中,位列胎藏界外金剛部院(北方)。

《希麟音義》卷七稱大聖歡喜天為障礙神,謂其形相為人身象頭,能障礙一切殊勝事業。《大日經疏》卷七則云(大正39‧650a)︰「所謂毗那也迦即是一切為障者,此障皆從妄想心生,若能噉食如是重障,使心目開明。」《阿娑縛抄》卷一四九引〈毗那夜迦密傳〉云(大正圖像9‧486a)︰
「有山名毗那夜迦山,此云象頭山,又名障礙山,其中多有毗那夜迦,其聖名歡喜,與其眷屬無量眾,俱受大自在天敕,欲往世界奪眾生氣,而作障難,是摩醯首羅來歸佛法體也。爾時,觀自在菩薩大悲薰心,以慈善根力,化為毗那夜迦婦女身,往彼歡喜王所。于時彼王見此婦女,慾心熾盛,欲觸彼毗那夜迦女,與抱其身。于時障女形不肯受之,彼王即作愛敬,於是,彼女言,我雖似障女,從昔以來,能受佛教,得袈裟衣服,汝若實欲觸我身者,可隨我教,即如我至于盡未來世能為護法不﹖又從我護諸行人,莫作障礙不﹖又依我已後,莫作毒不耶﹖汝受如此教者,為親友。時毗那夜迦言,我依緣今值汝等,從今已後,隨汝等語,修護佛法。時毗那夜迦女含笑而相抱。」

胎藏界曼荼羅外院北方的歡喜天之圖像有雙身與單身二種。單身像為象頭人身,面稍向左,鼻向外轉,右方的象日斷。此中,又有四臂、六臂、八臂的分別。四臂像右手執鉞斧、歡喜團,左手執棒與牙。六臂像右手執棒、索、牙,左手執劍、歡喜團、轎。此外,也有持金剛杵、荷葉與蘿蔔根者。雙身像呈夫婦合抱站立狀,男天的臉靠在女天的右肩上,女天的臉靠在男天的右肩上,互相注視背部,二天手足皆柔輭端正。男天著赤色袈裟;女天頭繫華鬘,手足纏繞瓔珞。二天皆為白肉色,著赤色裙,各以兩手互抱腰上。

依密教的說法,若持誦大聖歡喜天的咒語,則求名遷官、求世異寶、求色美皆得成就,而病惱、劫賊等之災難亦可解脫,又得夫婦和合、求子必得、壽命長遠、福祿自在。其修法是以白蠟、金、銀、銅、樺之類造雙身像,以牛糞作圓壇,將胡麻油盛於銅盤,安像於油中,灌注一日乃至七日。灌油時,以酥蜜和麨作歡喜團。又獻蘿蔔根、酢、酒、漿等物。若欲降伏此天,則須修大威德明王法。關於聖天供的儀軌,載於《使咒法經》、《大使咒法經》、《金色迦那鉢底陀羅尼經》、《大聖歡喜雙身大自在毗那夜迦王歸依念誦供養法》、《大聖天歡喜雙身毗那夜迦法》、《毗那夜迦誐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祕要》、《大聖歡喜雙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儀軌》等經典中。此外,大聖歡喜天也是印度文學、智慧的保護神,印度人民於著述、出外旅行時皆有祭祀歡喜天的習俗。


丘處機

金末元初道士,為全真教教祖王重陽的七名高足(全真七子)之一。字通密,號長春子,世稱長春真人。登州棲霞(山東省棲霞縣)人。大定六年(1166)十九歲時,登寧海軍(山東省煙台巿)崑崙山修道教,翌年入王重陽門下,於大定十年(1170),與馬丹陽、譚長真、劉長生隨師移至汴(河南省開封)。爾後王重陽去世,守師喪,並將遺體葬於終南山麓劉蔣村磻溪(陜西省鳳翔縣)。

大定二十八年(1188)應金世宗之請,至京師(河北省北京),住萬寧宮西。爾後屢獲金宣宗、南宋寧宗召請,但皆不就。興定三年(1219)受成吉思汗之邀,於翌年率十八名弟子西行。一路上翻山越嶺,終在元光元年(1222)至今阿富汗北部,興都庫什山脈之南謁見成吉思汗,其同行弟子李志常記錄此次旅行,編成《長春真人西遊錄》,成為有關十三世紀東西交通的貴重資料。

氏曾向成吉思汗講述節欲保躬與好生惡殺,獲賜「神仙大宗師」的爵號,授予道教最高管理者之職。正大元年(1224)回到燕京(北京),住太極宮四年後去世。朝廷敕諡「全真教五祖七真長春演道主教真人」。著作有《磻溪集》六卷、《大丹直指》二卷、《攝生消息論》一卷、《磻溪詞》一卷。

〔參考資料〕 李道謙《七真年譜》、《甘水仙源錄》;秦志安《金連正宗記》;耶律楚材《玄風慶會錄》;陳銘珪《長春道教源流》。


支提山

位於錫蘭島的山名。又稱支多耆利、支多哥梨、支帝耶山,譯作功德聚山、象山或聚山。《善見律毗婆沙》卷二記載摩哂陀於錫蘭布教事蹟云(大正24‧686c)︰「大德摩哂陀已受天帝釋語已,即從卑地寫山與大眾俱飛騰虛空,到師子阿㝹羅陀國,往至東方眉沙迦山下,是故從古至今名為象山。」又,依《高僧法顯傳》所載,可知錫蘭古都阿㝹羅陀補羅東方的眉沙迦山,一名支提山,即相當於今之阿㝹羅陀補羅(Anurādhapura)東方約八哩的米興塔雷(Mihintale)山。

另依《善見律毗婆沙》卷二、巴利《島史》及《大史》所述,摩哂陀曾於此山為錫蘭王天愛帝須廣說教法,並於山中建立支提山寺,種植菩提樹。據說米興塔雷山有安巴斯塔拉‧達嘎巴(Ambasthala Dagaba)塔,是埋葬摩哂陀遺骨的所在地。

〔參考資料〕《印度旅行記》;J. Fergusson《History of Indian and Eastern Architecture》。


印度佛教

指起源及發展於印度的佛教。為喬答摩‧悉達多(即佛陀)大約在西元前六世紀(一說西元前五世紀)所創,迄今已流傳二千餘年。其範圍幾乎遍及全亞洲,且與基督教、回教合稱世界三大宗教。

有關佛教在印度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四個時期︰〔原始佛教時期〕(西元前六~五世紀,即佛陀創立佛教至佛滅百年左右) 西元前六世紀,佛陀誕生於迦毗羅衛城(現屬尼泊爾)近郊的藍毗尼園。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成道後的佛陀,徹悟宇宙間一切現象,悉由種種因與緣的和合所現起,非能獨立自存,常住不變。須相互依持,互生作用始得存在。因而提出「緣起論」,並自此一思想衍生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學說。又謂人生由於無明(avidyā),不了解緣起的實相,以致引起諸多痛苦。然痛苦是可以克服的。由是乃建立四聖諦、十二因緣的理論。且以八正道為實踐方法。企圖以「戒定慧」三學所發展出來的修持方式,克服生命中之本質性的苦惱,以達到究竟解脫的目標。

佛陀自成道之時起,以迄八十歲入滅為止,四十五年間到處教化。其教法最初由弟子以口誦或記憶的方式傳承。爾後始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其中之《經集》、《如是語經》與《無問自說經》是經中之最古者。由於佛陀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故信徒不論出身貴賤,皆可加入教團。而教團中之每一成員,皆須嚴格遵守戒律。在信徒中,出家者稱為比丘(男)、比丘尼(女),在家者則稱為優婆塞(男)、優婆夷(女)。

〔部派佛教時期〕 又稱阿毗達磨佛教時期。此期佛教各部派的重點在於教義的深化,而非對一般大眾的布教。在佛滅後百年左右,佛教內部因對戒律及教義的看法迥異,因而分裂成保守的上座部及革新的大眾部二派(此為根本分裂)。然關於分裂之原因,南、北傳佛教所說不同。南傳佛教謂係跋耆族比丘倡十事新說(即角鹽淨、二指淨、他聚落淨、住處淨、隨意淨、久住淨、生和合淨、飲闍樓伽酒淨、無緣坐具淨、金銀淨)所造成;北傳佛教謂因大天倡五事新說(即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所導致。其後二派續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分裂。

上座部是以正統派自居的部派,作風較為保守。在形式上採沆格的出家主義,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是阿羅漢果,其境界與佛之果位相等。其所述教義極為繁複,頗有煩瑣神學的色彩。佛滅三百年後,此派分為雪山部(根本上座部)及說一切有部。說一切有部之下又分犢子、化地、飲光、經量四部。犢子部再分法上、賢胄、正量、密林山四部;化地部則再分出法藏部,總計十一部。其中,說一切有部特別重視三藏中的論藏。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恒有、我空法有。於諸派中成為正統的傳承。現今我國所流傳的小乘典籍,多屬此部的著作。

相對於上座部的保守性格,大眾部是比較自由、開放的。該部以為佛陀的境界是不可企及的,佛身是「無漏」的,而且如來的色身、威力、壽量皆無邊際(《異部宗輪論》)。此外,又主張「現在有體,過未無體」,與說一切有部之「三世實有,法體恆有」說不同。在心性論方面,大眾部主張一心相續說及心性本淨說。認為人的心性本來清淨,所有的煩惱僅為客塵而已。其教義理論頗富進步的自由主義色彩,對於日後大乘佛教的興起,影響甚鉅。爾後,此派又陸續分出一說、說出世、雞胤、多聞、說假、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等八部。

〔大乘佛教時期〕 佛教思想在部派佛教時代,由於過分重視義理的解釋與組織,失去原始佛教的活潑精神,以致頗有與廣大群眾脫節的趨勢。在此情勢下,基於自由立場,打破形式主義的束縛,以恢復佛陀真精神為目標的大乘佛教運動,遂在南印度蓬勃發展。

依據日本學者平川彰的看法,大乘佛教的成立,肇始於釋尊逝世後的佛塔建設者與管理者。這些建設、管理佛塔的在家佛教徒,逐漸形成一種宣揚六波羅蜜及大乘戒律的團體,這就是大乘佛教的菩薩僧團。

大約在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後一世紀之間,大乘經典開始出現。在陸續出現的大乘經之中,較重要的有;般若系經典、《法華經》、《維摩經》、《寶積經》、華嚴系經典、淨土系經典等。所闡述的重要思想有︰空、中道、實相、菩薩道、三乘分別、一心本淨等。其後,更依據此等理論逐漸分成中觀、瑜伽行二大派︰

(1)中觀派︰約西元二世紀形成,始祖為龍樹。此派係依據龍樹所撰的《中論》,宣揚般若空觀。主張非有非空,亦有亦空的中道。認為現象世界均為因緣所生,並無自性,故謂一切皆空。到四、五世紀時,由於佛護與清辯對中觀理論有不同的解釋,乃使此派又分裂為二。佛護的系統稱為「歸謬論證派」(Pra-saṇgika);清辯的系統稱為「自立論證派」(Svātantrika)。

(2)瑜伽行派︰興起於四、五世紀間,以彌勒菩薩為開祖,無著及世親為此派理論體系之確立者。此派以《瑜伽師地論》為理論基礎,建立唯識說。主張萬法唯識、三界唯心。認為一切存在皆由心識所變現。故識與心靈為有,其餘萬法為空。爾後,世親法統出德慧、安慧、護法、親勝、火辨、陳那等人。其中,陳那為印度論理學的集大成者。又此派的重要理論依據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等書。

〔密教時期〕 如前所述,清新活潑的印度大乘佛教亦在進入中期時,急於尋求第二次理論性的整合。終於分成無著、世親等人的瑜伽行唯識派,及依據《中論》之般若空觀的中觀派。此二派且曾發生長期的法義論戰。其後,統一這兩大系統,標榜金剛界(唯識系)、胎藏界(中觀系)不二一體的密教應運而生。密教的獨立在七世紀左右,隨著《大日經》、《金剛頂經》二大聖典的出現,而進入最盛時期。此種教義之主要特色為主張即身成佛,並對大日如來及其他佛、菩薩、護法神的信仰,較前代佛教徒更為熱烈,且加以儀軌化。並提倡三密相應等異乎從前的修持法。

密教曾受到印度土著信仰的強烈影響,並且隨著印度教思潮的抬頭,而為印度教所吸收。到1199年,持續庇護佛教的波羅王朝滅亡。1203年,印度末期佛教的主要寺院超戒(又譯超岩)寺被伊斯蘭教徒摧毀。自此,印度佛教乃告衰亡。自十三世紀初到十九世紀末期,印度佛教可謂進入空白時期。一直到1891年,達摩波羅的摩訶菩提協會(又譯大菩提會)及安貝卡(又譯安培克)的新佛教運動都企圖刺激印度佛教的復甦,但是迄今為止,與十三世紀以前的盛況相比較,仍然相距太遠。

◎附一︰佐佐木教悟(等)著‧楊曾文、姚長壽譯《印度佛教史概說》〈年表〉


┌───┬────────────┬──────────────┐
│ 年代 │一 般 歷 史 │佛 教 歷 史 │
├───┼────────────┼──────────────┤
│西元前│印度河文明(西元前3000~│ │
│ │2000年) │ │
│ 3000│(有下限至西元前1000年的│ │
│ │遺跡) │ │
│ 2000│亞利安人入侵旁遮普地區梨│ │
│ 1500│俱吠陀 │ │
│ 1000│吠陀梵書 │ │
│ 800│上古奧義書 │ │
│ 500│六師外道 │ │
│ │大雄(西元前 478死) │喬達摩.佛陀入滅 │
│ │ │( 1)西元前 458──分別說部│
│ │ │ 的說法 │
│ │ │( 2)西元前 383──說一切有│
│ │ │ 部的說法 │
│ │ │( 3)西元前 544~ 543──南│
│ │ │ 方佛教諸國的說法 │
│ │ │王舍城結集(第一次結集)──│
│ │ │佛陀入滅之年 │
│ │ │吠舍離結集(第二次結集) │
│ │ │( 1)佛滅後 100年──分別說│
│ │ │ 部、法藏部、化地部、雪│
│ │ │ 山部的說法 │
│ │ │( 2)佛滅後 110年──說一切│
│ │ │ 有部的說法 │
│ │ │根本分裂 │
│ │ │( 1)佛滅後 100年以內黑阿育│
│ │ │ 王治世時期──分別說部│
│ │ │ 的說法 │
│ │ │( 2)佛滅後 116年阿育王治世│
│ │《摩訶婆羅多》、《羅摩衍│ 時期──有部的說法(元│
│ │那》出現 │ 版、明版取 160年之說)│
│ │ │( 3)佛滅後 137年摩訶帕德摩│
│ │ │ .難陀治世時期 │
│ │亞歷上大王入侵印度(西元│( 4)佛滅後 160年孔雀王朝阿│
│ │前 327年) │ 育王治世時期──上座的│
│ │ │ 說法 │
│ │旃陀羅笈多即位(西元前 3│( 5)佛滅後 200年以前──大│
│ │17年) │ 眾部的說法 │
│ 300│ │ │
│ │阿育王即位(西元前 268)│阿育王即位 │
│ │征服羯陵伽(西元前 261)│( 1)佛滅後 100年──迦膩色│
│ │ │ 迦王的傳承 │
│ │ │( 2)佛滅後 116年──有部的│
│ │ │ 說法① │
│ │ │( 3)佛滅後 160年──有部的│
│ │ │ 說法② │
│ │ │( 4)佛滅後 218年──分別說│
│ │ │ 部的說法 │
│ │提婆南毗耶.帝沙王(斯里│派遣傳道使 │
│ │蘭卡之王,西元前 247~ 2│( 1)摩呬陀長老開教楞迦島(│
│ │07) │ 今斯里蘭卡) │
│ │ │( 2)蘇拉.鄔他那開教金地國│
│ │ │ (今屬緬甸) │
│ │ │華氏城結集(第三結集)──佛│
│ │ │滅後 236年阿育王治世時期──│
│ │ │分別說部的說法 │
│ 200│ │ │
│ │孔雀王朝滅亡,巽伽王朝興│ │
│ │起(西元前 180) │ │
│ │梅猛特勞斯王即位(西元前│迦多衍尼子(西元前 150) │
│ │ 163) │ │
│ │卡拉毗拉王(西元前 120)│巴路特、山崎大塔及其雕刻 │
│ 100│ │西印度開始建造佛教石窟寺院 │
│ │塞種入侵印度(西元前90~│《般若經》原形成立 │
│ │80) │ │
│ │毗克羅摩紀元(西元前58)│斯里蘭卡開始書寫三藏 │
│西 元│案遠羅王朝最盛期(90~ 1│犍陀羅和馬土臘雕刻興起 │
│ │20) │馬鳴( 100~ 160) │
│ │迦膩色迦王( 128~ 153)│《大毗婆沙論》問世 │
│ │ │阿摩羅縛提大塔及其雕刻開始建│
│ │ │造 │
│ │ │龍樹( 150~ 250) │
│ │ │提婆( 170~ 270) │
│ 200│ │ │
│ │ │《解深密經》問世 │
│ │ │彌勒( 270~ 350) │
│ 300│ │ │
│ │笈多王朝旃陀羅笈多一世即│無著( 310~ 390) │
│ │位( 320) │ │
│ │沙摩陀羅笈多王( 335~ 3│ │
│ │75) │ │
│ │旃陀羅笈多二世( 375~ 4│世親 │
│ │15) │( 1)古世親( 320~ 400,稱│
│ │ │ 友《俱舍論釋疏》中出此│
│ │ │ 名,羅什譯世親選述《百│
│ │ │ 論》、《發菩提心論》等│
│ │ │ 承延此名) │
│ │ │( 2)新世親( 400~ 480,年│
│ │ │ 代比定據《婆藪槃豆法師│
│ │ │ 傳》) │
│ 400│ │法顯印度之行( 405~ 410) │
│ │ │那爛陀寺建立 │
│ │ │陳那( 420~ 500) │
│ │ │覺音( 420~? ) │
│ │ │法護( 470~ 540) │
│ │ │安慧( 470~ 550) │
│ │啞厭啞達入侵印度( 480)│ │
│ 500│笈多王朝衰落 │清辯( 490~ 570) │
│ │ │戒賢( 529~ 645) │
│ │ │護法( 530~ 561) │
│ 600│西藏歷史時期 │ │
│ │松贊干布王統一西藏( 629│月稱( 600~ 650) │
│ │) │佛教傳入西藏 │
│ │ │玄奘印度之行( 630~ 644) │
│ │ │法稱( 650) │
│ │蘇門達臘興起室利佛逝王國│《大日經》、《金剛頂經》問世│
│ │ │義淨印度之行( 672~ 685) │
│ │ │寂護( 680~ 740) │
│ │ │金剛乘開祖因陀羅菩提( 687~│
│ │ │ 717) │
│ 700│商羯羅王( 700~ 750) │ │
│ │波羅王朝建立( 750) │ │
│ │ │蓮華生( 760c.) │
│ │ │婆羅浮屠建造( 750~ 850) │
│ │ │西藏桑耶寺建立( 766) │
│ │ │西藏朗達馬王( 836~ 841)滅│
│ │ │法 │
│ 1000│ │阿底峽( 980~1052) │
│ │蒲甘王朝(緬甸)創立(10│時輪乘興起(1017~) │
│ │44) │佛教傳入緬甸 │
│ │ │吳哥寺建立(1113) │
│ 1200│伊斯蘭教徒統治北印度(12│ │
│ │05) │超岩寺燒毀(1203) │
│ │斯葛泰依王朝(泰國)創立│佛教文化從斯里蘭卡向泰國傳播│
│ │(1238) │ │
│ │帖木兒入侵印度(1398) │宗喀巴(1357~1419) │
│ 1400│錫克教開祖納納克(1469~│達賴喇嘛一世(1450) │
│ │1538) │拉芒國王達摩賽地(1472~1492│
│ │瓦斯科.達.伽馬到達印度│)建立伽里耶尼戒壇 │
│ │西海岸(1498) │ │
│ │莫臥兒朝沙.賈漢(1627~│ │
│ │1658) │ │
│ │羅摩克利希那傳道會建立(│達磨波羅(1864~1933) │
│ │1897) │毗木拉奧.拉木奇.安垃克(18│
│ 1900│ │91~1956) │
│ │巴基斯坦共和國從印度聯邦│佛陀逝世二千五百周年紀念(19│
│ │分離獨立(1956) │56) │
└───┴────────────┴──────────────┘


◎附二︰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摘錄)

「佛法」在流傳中,出現了「大乘佛法」,更演進而為「祕密大乘佛法」,主要的推動力,是「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懷念,是通過情感的,也就可能有想像的成分;離釋尊的時代越遠,想像的成分也越多,這是印度佛教史上的事實。

佛弟子對佛的懷念,起初是︰釋尊遺體──舍利的建塔供養,釋尊遺蹟的巡行,表示對釋尊的信敬與思慕。釋尊過去生中──菩薩的大行,也從「本生」、「譬喻」、「因緣」中流傳出來。佛及過去生中菩薩行的偉大,是因佛弟子的懷念釋尊而引發的,成為佛教界的共同信念。涅槃了的釋尊,不是神教想像的「神」那樣的存在;但一般信眾,對於佛入涅槃而再見不到了,不免引起內心的悵惘。態度自由而重於理想的大眾系說︰佛是不可思議的存在;佛壽是無量的;現在的十方世界,有佛出世︰這多少滿足了一般人心──「大乘佛法」在這樣的情形下出現。

釋尊開示的正法,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修學者先徹了因果的必然性──如實知緣起;依緣起而知無常,無我無我所,實現究竟的解脫──涅槃寂滅。涅槃不落有無,不是意識語言所可表示,為修行而自覺自證知的。以菩薩大行為主的「初期大乘」經,繼承「佛法」的正法中心,但「佛法」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而「初期大乘」經,卻是直顯深義──涅槃。空性、真如、法界等,都是涅槃的異名。所以,「佛法」從緣起入門,「初期大乘」是直顯諸法的本性寂滅。諸法本性是無二無別、無著無礙的,在「佛」的懷念中,傳出一切眾生有如來(胎)藏、我、自性清淨心的「後期大乘」經。這樣,「正法」由緣起論而發展為法法平等無礙的法(本)性論;又由法(本)性論而演化為佛性(如來藏)本具論;再進就是本來是佛了。這是佛教思想發展中,由法而佛的始終歷程。

佛法甚深──緣起甚深,涅槃更甚深,一般人是難以受學的。為了方便普化,施設「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六念法門,使不幸的人,在恐怖、苦惱或病重時,能內心安定,不失善念,這有點近於一般宗教了。「念(憶念、繫念、觀念)佛」是特別發達的!大乘興起不久,犍陀羅、摩偷羅一帶,有塑造、繪畫的佛像流行。方便的「念佛」,過去是念佛的功德,現在也取(佛像)相而念佛的色身。一心繫念,佛於自心中現起;依據這種修驗,得出「自心作佛」、「三界唯心」的理論。後期的大乘經說︰如來藏、我是相好莊嚴的,自性清淨心是清淨光征,眾生本具,所以念佛不只是念三世十方佛,更要念(觀)自己是佛。「念佛」,是從「初期大乘」,「後期大乘」,進入「祕密大乘佛法」的通途。

菩薩發菩提心,久在生死修難行大行,精神偉大極了!但在一般人,可說嚮往有心而不免無力承擔的,於是繼承「佛法」的方便,說佛前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這是廣義的「念佛」,容易修行,為養成大乘法器的方便。一般的「念佛」方便,著重稱名,有「消業障」、「生淨土」、「不退菩提」,種種的現生利益。西元前後,經典的書寫流行,為了普及流通,經中極力稱揚讀、誦、書寫、供養經典,有種種現生利益。般若「是一切咒王」,勝過一切神咒,也就承認了世間的神咒。以唱念字母,為悟入無生的方便。大乘經的音聲佛事︰唱字母、稱佛名、誦經、持咒,是「大乘佛法」能普及民間的方便。

「佛法」說到了「念天」,菩薩本生中,有以天、鬼、畜生身而修行的,「大乘佛法」也就出現了「天(大力鬼王、高等畜生)菩薩」。帝釋等每說陀羅尼──明咒護法,咒語漸漸重要起來。「後期大乘」的《楞伽經》等,進一步說︰印度民間信仰的天、鬼神、古仙,都是佛的異名,佛所示現的,奠定了「佛天一如」的理論。西元三世紀起,印度梵文學復興,印度教也漸漸興起。在「大乘佛法」的方便道,及如來果德的傾向下,適應外在情勢,發展為「祕密大乘佛法」,多與神(天)教相通。如教典不名為「經」,而名怛特羅(續)。取「奧義書」式的祕密傳授,師長的地位重要起來。咒──佛、菩薩等的真言,是「語密」。神教的手印,佛法也有了,是「身密」。護摩──火供(「佛法」所禁止的),成為自利利他的重要事業。民間信仰的鬼神,進入「祕密大乘」的堂奧︰有手執武器,忿怒相的天菩薩(或佛所示現)。溼婆天派有「性力」崇拜,「祕密大乘」也有相抱相合的(俗稱)歡喜佛。適應與融攝神教,「佛天一如」的具體化,為「祕密大乘」的特色!

「大乘佛法」的菩薩大行太難了,一般傾向於重「信」的「易行道」。恰好如來藏是佛智與色相莊嚴的本來具足,與「念佛」的是心作佛,自心是佛相通,「祕密大乘」這才觀自身是佛──「天慢」,發展為即身成佛的「易行乘」。即身成佛,不用修利濟眾生的菩薩大行,等成了佛再來利濟眾生。難行不用修,佛果可以速成,對一般人來說,真可說太好了!

大乘經中,十方世界的佛、菩薩多極了,再加入印度群神,不免雜亂。「祕密大乘」作了有組織的序列,如《瑜伽續》以中央毗盧遮那,及四方四佛,分五部(族)而統攝一切。五方五佛,是仿照忉利天主帝釋在中央,四方來的四大天王四面坐的集會方式。帝釋是執金剛(杵)的夜叉;夜叉是一向分為五族的。夜叉王──執金剛、金剛手、金剛藏、普賢(坐六牙白象,與帝釋相同),是「祕密大乘」的當機者。忉利與四大王眾天,是欲界的地居天,天龍(鬼畜)八部的住處。欲界是有淫欲的,地居天形交成淫而不出精,正是「無上瑜伽續」,修天色身,貪欲為道的理想境界。太虛大師稱「祕密大乘」為「依天乘行果而趣佛果」,這是不以人事為本,適應印度神教,以天(鬼神)法為本的大乘。

以上是大乘經法的情形。分別抉擇經文,成為條理嚴密的義解(論義也影響後起的經典),是論。大乘論有︰

(1)中觀系︰「初期大乘」的直顯深義,學者容易流入歧途,龍樹起來造論,說緣起無自性故空;以「佛法」的「中道、緣起」,貫通「大乘佛法」的「性空、唯(假)名」。龍樹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那是回歸於「佛法」的立場,「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了。所以中觀是三乘不二的正觀,有貫通「佛法」與「初期大乘」的特長!

(2)瑜伽行系︰無著依(文體近於論的)《解深密經》等造論︰「初期大乘」的一切法空,是不了義說,緣起──依他起相是自相有的;「後期大乘」的如來藏、我,是真如的異名。瑜伽行系的特色,是依虛妄分別(的「分別自性緣起」),說「唯識所現」。為了論證唯識所現,陳那與法稱,發展了量論與因明。說到轉染成淨,立佛的「三身」、「四智」︰佛果是當時佛教界的重要論題。中觀與瑜伽行二系,都分別如實與方便,多少糾正了佛教界的偏差。不幸是,後學者為了龍樹說緣起無自性,無著說緣起自相有,彼此間引起無邊的論諍,忘失了佛法「無諍」的精神!

(3)如來藏系︰如來藏、我、自性清淨心,近於神教的真我、真心,適應世俗而流行。堅慧的《究竟一乘寶性論》,受到無著論的影響,卻沒有說種子與唯識。論說四法︰「佛界」是本有如來藏;「佛菩提」、「佛法」、「佛事業」,是如來藏離染所顯的佛體、佛德與佛的業用。有的學者,融攝瑜伽行派的「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使虛妄的阿賴耶──藏識,與如來相結合,說「如來藏藏識心」。以真常為依止而說唯心,是文體近於論的《楞伽》與《密嚴》。《寶性論》明佛的因果體用,《密嚴經》說如來藏是念佛三昧者的境界,也就是觀自身本來是佛。後起的「祕密大乘」,攝取「中觀」與「瑜伽」,繼承「如來藏」說,從信仰、修行中發展完成。

印度佛教(學)思想史,一般都著重於論義。論是分別抉擇,高層次的理論,是不能普及一般的。「大乘佛法」後期,那爛陀寺的論學,成為佛教權威,而重信仰,重他力,重事相,重修行,重現生利益的佛法,正以「念(佛天一如)佛」為中心而普遍流行。晚年多讀經典,覺得適應信增上的方便,如造塔、造像、念佛、誦經……,存在於佛教中的異方便,對佛法思想的演化,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所以曾寫了《佛法方便之道》十餘萬字。又覺得︰如實與方便,是相互影響而演化的,所以又想起了《印度佛教思想史》的寫作。如實與方便,有佛法自身的開展,也受到外來──神教思想、不同地區、政治情況……的影響。把握佛法特質,理解發展中的重要關鍵,多方面的種種影響,才能完整的表達出印度佛教思想史的真相。

◎附三︰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餘論〉(摘錄)

印度的佛學思想開始流行,是在西元前的第五世紀,以後逐漸發展、擴大起來,一直到西元後十世紀大乘佛學在印度衰微,前後經歷了一千五百年。在這漫長的時期裏,它的學說本身也經歷了好幾次大的變化。由原始佛學到部派佛學,再後又發展成大乘和小乘,大乘本身也還有初、中、晚期之分,這是很明顯的幾個段落。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每個階段的主要思想也是互相有些區別的,現將其中若干比較重要的思想歸納如下︰

第一,印度佛學始終都是為了實踐的目的,去尋求人生和宇宙的「真實」而開展起來的。所謂實踐,並不是積極地參與社會政治、經濟等生活,而是趨向於出世脫離世俗生活而求得「解脫」。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他們自始至終在尋求人生乃至宇宙事象的「真實」。他們的「真實」,彷彿我們今天所講的「真理」,但並不就等於我們所講的「真理」。我們講的「真理」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規律的正確反映,而「真實」則是從其佛學角度出發,認為是人生、宇宙的本質的東西。當然,各階段講的「真實」,內容也不完全一致,講的有簡有繁,涉及的範圍有大有小,但就其整個思想歷程來說,是先由人生這一部分開始,繼之是人與宇宙交涉的問題,最後則涉及到全體人生、整個宇宙。這種思想發展,既有佛學自身的邏輯脈絡,又有受佛學以外學說的影響,其中的線索都是可以找得出來的。

佛學講的「真實」,儘管在各個階段有所不同,但剔除其各階段的具體特徵,探求其本質的話,它究竟是描寫什麼呢﹖上面已講到,它與科學的「真」(物質)是不同的。佛學的「真」,是道德方面的所謂「善」(精神);所以他們通常區分「真實」與「虛妄」的標準,是同染淨聯繫在一起的。據他們看來,淨善就是「真」,染惡就是「妄」,檢驗真與偽的尺度是道德。這就是佛學的「真實」的最根本的意義。整個佛學都以此為基礎,只在各個發展階段上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已。到大乘中期,曾有人對「真實」作過專門的總結。這項工作,是由《辯中邊論》〈辯真實品〉來完成的。它歸納自己學派以前有關「真實」的說法,共計十種。最後它把這十種說法通通歸結為三性的真實。

第二,印度佛學全體的基本精神,是奠定在緣起說基礎上的。從緣起理論加以推衍,跟著就有「無我」的說法。所謂「緣起」,就是說,任何事物都不是單一的、獨立的存在,而是和其它事物相依相待的。從這種理論出發,必然會得出「無常」的結論來;因為事象只要有一點變化,那麼與此相連,其它事象也就隨之變化。所有事物,永遠在變,時時在變,這就成為「無常」的了。但是,就人之常情言,由於自然生活的要求,卻總希望能夠保持常恒,常的要求與變化不居的事物因而有了抵觸,對立狀態不得解決,便會招致痛苦,於是佛教的根本教義「無常故苦」由此而生。這種苦惱,就是不自在,就失去了「我」的意義;因為所謂「我」就是自己能夠主宰,既然不自在,也就是「無我」的了。對人說來是如此,對事物說來也是如此,事物時刻在變,也不能說它有一定的自體,這就是「法無我」。堅持人、法二無我的理論,就構成了佛學的基本精神,也是佛學所以區別於印度其它學派的根本之點。

當然,在一千餘年發展中,佛學內部對「緣起」說的理解、說明,是不一致的,甚至出入很大。例如,犢子部、正量部就有「人我」的主張;又後來大乘佛學發展到瑜伽行派時,他們從緣起方面而說法有自性,因而得出「三自性」(依他、遍計、圓成)的理論,這就似乎有法我的主張。這些都是出入。但是,就在他們似乎承認「人我」、「法我」的同時,也還有這樣的說明︰即儘管說人法有自性,仍與其它學派把人法我建立在常住、唯一,不變的基礎上的說法不同。他們所以主張人法有自性是有其實踐的目的,如犢子開頭提出「人我」說,其實踐意義是出於道德的責任感。為了使業報不落空,就必須承認有承擔業報的主體,自己造的罪過,總不能讓別人代受報應,由於這種道德上的責任感,這就是「人我」說的實踐目的。「法我」的主張,在認識領域內也有它特別的意義。必須劃清事物不同的界限與範圍,以便利於思維活動的開展。否則,思維就會處在一種完全捉摸不定的狀態中。這好像形式邏輯之用同一律,儘管前後的事象不可能完全一律,但為了便於思維開展,必須把概念肯定下來,使其具有一定的意義。所以,就佛學的基本精神來說是「無我」,而有的主張似乎「有我」,也無非是由於他們的實踐要求而造成的。

第三,佛學中有關認識論的問題。佛學中所指的對「真實」的認識,不同於一般的思維活動,一般的思維活動,他們稱之為「識」,或「了別」,對「真實」的認識則稱為「智慧」,即「般若」。「智慧」也不是脫離識的什麼特殊的心理過程,不過是比識、了別更有限定的範圍,即不過是把識、了別加以精煉而成。佛學的前後發展中,對「智慧」的形式和內容,有不同的說法,到大乘佛學階段,便提出了「無分別智」來,所謂「無分別」並不是不要分別,而是指去掉不必要的分別;去掉在道德修養上無益的、有害的、顛倒的分別。並且在達到這種無分別境界前後,也還有許多活動的過程和形式。自然,後來學說的發展,對這方面的發揮,更為詳盡。瑜伽行派的《顯揚聖教論》裏,列舉了九種不應該分別的事情,即所謂「九不思議事」。認為對這些事的分別,與他們的實踐無益。《攝大乘論》裏,主張離開五種無分別,比如,睡眠狀態是無分別,而這種無分別完全處在什麼也不知道的狀態,是應該離開的。「無分別智」的「無分別」與睡眠狀態完全不同。《顯揚聖教論》說要離開不應該分別的,《攝大乘論》說要離開類似睡眠狀態等等的無分別,這些說法的共同精神,都認為認識應是高級的智慧活動。兩書的說法,都有助於我們正面地去了解他們的學說。

第四,關於佛家的認識論還應該注意的是陳那、法稱的量論。對「真實」的認識應有般若的智慧,這在大乘後期,到陳那、法稱階段,他們的量論,正是側重於這方面的學說。發展到這個階段,與無分別智的內容有關係的議論就相當豐富了。

大乘學說最初提出「無分別智」來,隨之就探討這分別的來源,認為分別的來源,就在於「戲論」。所謂「戲論」,是佛家形容思想上的某些概念(名言、意言)。在他們看來,有一些概念常引起染惡的身心活動,對於他們的道德實踐有害無益,所以他們把這些概念叫「戲論」。既然「戲論」相當概念,這裏就產生了問題︰概念是人的思維活動的必然階段,現在說它是戲論,是不能認識真實的,那麼,概念在我們的認識中價值究竟如何﹖概念的認識是否不能或者妨礙對真實的認識呢﹖大乘佛學對於這些問題,曾經很含糊地講過,但不徹底;到陳那、法稱的時候,發展了量論,才對這個問題講透徹了。他們對概念的構成、性質,在認識真實過程中如何運用概念等,都作了適當地解釋。所以,從這一點看,印度佛學對認識論是有一定的貢獻的。

以上幾點就是印度佛學前後發展的脈絡。

另外,印度佛學從其道德實踐要求出發,一上來對哲學問題,即對思維與存在關係的問題是不加理會的。在他們看來,主要是應該求得解脫,至於哲學一類問題,則非當務之急。同時,當時其他學派,對哲學的討論,議論紛紜,莫衷一是,既在理論上得不到什麼結論,在實踐上也得不到什麼現實利益,所以佛家認為,這類空談還是置之不問為妙。後來向前發展,他們也逐漸地涉及到整個人生宇宙的範圍,因而對哲學問題也就不能不管了。一般說來,印度的哲學,除順世派唯物主義者外,多傾向於二元論;佛學,當其發展到談哲學問題時也傾向於二元論。說他傾向於二元論,就是說他並不真是二元論,他的哲學基本路線毌寧說是唯心論的。他們受實踐要求的限制,認為理想的境界可以由心來實現;人的行為可以由心來作主,不受自然、社會的影響和支配。這種由心說的唯心論,可說始終貫串在佛學內部的各個學派。大乘如此,小乘也如此。不過,少數部派,例如正量部,唯物主義因素比較多一些,它甚至與唯心傾向更濃厚的瑜伽行派作過爭論,但其主流,還是唯心的。所以,印度佛學發展雖然時間長,流傳範圍廣,但在其內部並未展開唯物、唯心兩條路線的爭執,應該說是以唯心路線貫徹始終的。從前有人還懷疑,好像佛學自身很複雜,似乎可以分成唯心、唯物的兩方面,但按其實際,是看不出這種傾向,佛家基本上是「萬法唯心」的。

◎附四︰佐佐木教悟(等)著‧楊曾文、姚長壽譯《印度佛教史概說》〈印度佛教向周圍地區的傳播〉

(一)東南亞
印度佛教向周圍諸地域傳播的歷史非常複雜。因為它亘貫從西元前三世紀開始的一千幾百年以上的歷史,橫跨中亞、東亞、東南亞三個文化圈。在這些地域,佛教同各式各樣的人種、文化相會合。為了弘揚佛法又創造了新的語言、文字、聖典用語,甚至創造了為了理解教義的新的術語。隨著佛教在印度文化中的普及,對這些地域的文化也給予了很深的影響,一方面使這些地域的文化面貌完全發生了改觀,另一方面佛教巧妙地順應這些新接觸到的社會組織和思想,為適應時代和地區而變化其種種形式。佛教的傳教僧和遊行僧隨同航行大洋的商船,在和平的氣氛中把佛教擴展至亞洲大陸,它並不像其他宗教那樣帶有聖戰、虐殺、破壞文物等行為。因此,佛教在繁榮昌盛的時代和地區幾乎都受到該地區王朝的保護,這可以說是佛教的特徵。

印度佛教的傳播大體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時期是西元前三世紀左右孔雀王朝阿育王執政時代,主要是向斯里蘭卡傳播佛教。這一時期斯里蘭卡的佛教,受到印度初期佛教的影響較深。第二時期是從西元前一世紀左右開始向西域或經由西域向中國的傳播。這一時期在西域地方占有強大勢力的是貴霜王朝,特別是有賴於迦膩色迦王以後的諸王的力量甚多,說一切有部和初期大乘佛教的色彩濃厚。第三時期是九世紀以後波羅王朝時代的祕密佛教向尼泊爾和西藏的傳播。第四時期是七、八世紀以後向東南亞的佛教傳播,這一時期的佛教,雖然有密教,但可以說主要是以斯里蘭卡為主的上座部佛教。

斯里蘭卡的佛教由摩哂陀長老開教,提婆南毗耶‧帝沙王(Devānampiya Tissa,西元前247~前207在位)皈依佛教,在阿努羅達普羅(Anurādhapura)建立了大寺,這就是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的起源。之後經過二百幾十年,兼學大乘教義的無畏山寺建立起來,於是開始了兩派勢力抗爭的歷史,結果大寺派得以維持傳燈,大寺派系統的佛教向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地普及傳播。在斯里蘭卡佛教史上,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西元前一世紀的書寫三藏和五世紀的三藏註釋者覺音(Buddhagh-osa)的活動。由於覺音的努力,巴利語的佛教聖典得以整理,上座部的教義得到徹底完成。斯里蘭卡上座部的教義,可以從其傳承的經典中了解到,大多保守地繼承初期佛教的教義。後來的經典註釋雖然對教義有很大的發展,但在具體解釋上仍然遵循傳統的理解方式。在家信徒通過對菩提樹和佛塔的崇拜,使佛教進入日常生活之中,但以出家者為中心的教團組織和對戒律的尊重,卻仍然是至今為止的這一系統的佛教的特色。

追溯緬甸和馬來西亞地區蘇拉、鄔他那長老開教的歷史是困難的。印度同這些地方往來頻繁,但印度人來此居住而引人注目卻是在西元以後的事。到了四、五世紀以後,印度文化開始流行,佛教也在室利差呾羅國(Śrikṣetra,在緬甸)、墮羅鉢底國(Drāravati,在泰國),伊賞那補羅國(Iśānapura,在柬埔寨)等地流行,這在歷史上有所記載。但是,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的正式確立是在十一世紀中葉的蒲甘(Pagan)王朝的阿那拉他王(Anawrātha,1044~1077)統治時期。泰國佛教是在十三世紀從雲南南下的傣族建立斯葛泰依(Sukhodaya)王國不久以後,即那瑪卡姆亨王(Rāmakamheng,1275~1315)統治時期。柬埔寨和老撾的佛教,是泰國佛教普及的產物。這樣,因為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的佛教同為斯里蘭卡上座部系的佛教,所以在日後佛教興亡盛衰的歷史上,曾出現通過僧伽相互交流而進行的「僧伽淨化運動」。

但是,印度的密教由金剛智(Vajra-bodhi,671~741)及其弟子不空(Amogha,705~774)傳到斯里蘭卡,與無畏山寺派有關,主要是在泰米爾族中間流行,最後被印度教所吸收。緬甸在八、九世紀左右有一批叫做阿里(Ari)的僧侶流行一種密教和印度教混合形成的宗教。另外,印度支那半島的南部,受到印度文化影響的扶南國和真臘國從二世紀初到九世紀初興起,高棉族(Khmer)建立的高棉王國以吳哥(Angkor Thom)為首都而繁榮起來。這一王國所建立的吳哥寺(AngkorVat,1113年建立)是所謂吳哥時代高棉建築]樣式的代表,現在還留有這一建築物的遺蹟,它曾是印度教的寺院。此外還有像巴榮寺(Bayon)那樣的佛教寺院,可見當時印度教和大乘密教同時並行。但是,高棉王國從十四世紀左右開始衰落,受到泰國的影響而專門弘傳上座部佛教。另外,位於半島沿海的越南很早就受到印度文化的洗禮,興起了占民族的占婆國,這就是人們所知的漢朝末期到唐代中葉的林邑國。概括地說,越南北部古時候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從唐初(679)置安南都護府以來,中國南部的大乘佛教在這裡得到普及。但是,在越南南方因為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隨著泰國和柬埔寨上座部佛教的普及,也與這些地區構成同一佛教圈。從帶有中國佛教和南方上座部佛教兩種色彩的全民佛教這一情況來看,可以說越南佛教是以越南固有的文化為基礎的。

蘇門答臘和爪哇從西元前後開始受到印度文化的波及,七世紀末蘇門答臘興起了室利佛逝(Śrīvijaya)王國,使大乘佛教得以普及。當時的觀音菩薩和多羅菩薩的信仰已普及馬來亞半島。八世紀至九世紀夏連特拉(Śailen-dra)王朝在爪哇取得勢力,信奉大乘佛教,爪哇中部的婆羅浮屠寺院就是在這一時期建造的。至十四世紀室利佛逝王朝衰微,迎來了滿者伯夷王朝(Majapahit)的最盛時期,逐漸開始伊斯蘭化,除了保持印度教這一民族宗教的巴厘島以外,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都被納入伊斯蘭教的範圍之內。

(二)西域、中國
西域原來的意思是指中國以西諸國。因此,西域一詞的含意隨著時代的不同或者使用者的不同而有各種各樣的變化。現在我們所說的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所經之地的西域,是指從西北印度跨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吐魯蕃,經過塔里木盆地周圍一帶到達中國西北地區,也就是所謂絲綢之路的東部地區。佛教在這一地區由西向東逐漸傳入,開始於西元前三世紀左右。阿育王從西北印度向西方派遣佛教傳道師的說法,已在考古發現的遺留品中大致得到證實,傳說塔里木盆地也有當時印度人的殖民地(譯按︰此說無稽)。佛教就是通過彼此的往來和貿易而漸漸向東擴展的。西域地區的伊朗人、羅馬人、突厥人等的勢力比起印度人來更為強大。西域的文化雖受到印度文化的強烈影響,但與印度本土的文化有著明顯不同的發展形式。雖然語言文字等與印度接近,但完全不同的也種類繁多,接受佛教的方式也有多種不同。

西域各地佛教的具體歷史雖已不得而知,但從中國僧人的旅行記和西域地方的出土文物中仍可大體弄清。十九世紀末期至1930年曾經盛行過對塔里木盆地周圍遺蹟的調查發掘,結果發現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用語言文字書寫的佛教經典,根據這些確實的資料,研究工作得以進展。塔里木盆地中央塔克拉瑪干沙漠兩側及其以北的天山山脈北麓這三條交通線路之中,天山南路的南北二道與佛教傳播的關係最為密切。南路以于闐、樓蘭為中心的地區,在使用東伊朗方言和佉盧虱底文(Kharoṣṭhi,驢唇文)的居民中間,盛行與《般若經》、《華嚴經》、密教等有著密切關係的大乘佛教。北部以龜茲、焉耆、吐魯蕃為中心的地區,在使用印度和歐洲系語言的居民中間流行說一切有部的《阿含經》和律典的小乘佛教。五、六世紀以後,突厥人等居民中間也逐漸有了佛教,主要流行大乘佛教和密教。當然其間也有印度人、中國人,他們分別用各自的語言書寫佛典。塔里木盆地的西部還有伊朗別系的居民即所謂粟特人(Soghd),他們曾將大乘佛教的經律翻譯成粟特語。但是這些人種、語言、文字等並無一定的對應關係,相互之間混染不清,要弄清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和歷史發展的線索,尚有待於今後的進一步探究。

西域佛教的主要遺蹟是石窟寺院,在新疆地區已經得到確認的有十三處六百所以上的石窟,它們全部分佈在天山山脈南麓,即沿北路的綠洲。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在庫車(龜茲)地區的克孜爾和吐魯蕃地區的吐峪溝。除了這些石窟寺院之外,還有為數不少的在平地上建造的木結構寺院或者石造寺院。其廢址目前只是推定而已。

西域石窟寺院的形式基本上仿照印度,頂部採用印度式的拱門型,圓頂外開以側窗,顯然是受到伊朗式樣的影響。西域地方的窟龕不以小塔為中心,而以佛像為中心,仿照笈多王朝時代石窟寺院的樣式。雕刻的形式大多受到後期犍陀羅雕刻的影響,這一形式,也被中國的敦煌、雲岡、龍門等地的塑像雕刻所繼承。繪畫的遺留品全部是石窟寺院的壁畫,同樣受到伊朗風格的很大影響,這種壁畫的表現手法後來經由敦煌而對日本的法隆寺壁畫也有影響。

壁畫的主題多為描寫佛傳和本生故事。壁畫的周圍和頂部上嵌畫有小佛像、天人像、花紋、連珠文等。壁畫中表現的人物服裝、紋飾等有印度風格的影響,但羅馬風格和伊朗風格影響更為明顯,成為西域壁畫的一種特色。

西域石窟寺院從什麼時候開始建造,現在很難加以明確,但從其受阿富汗的巴米安佛教美術的很大影響來推測,大約在西元四世紀左右到七、八世紀。

中國從漢代開始向西域地區積極開發,從漢朝建元二年(前139)開始歷經十三年的張鶱的西域旅行,弄清了中國以往不清楚的西域的情況,武帝進而再次出兵西域,建立了漢民族在西域地方的統治,結果西域的物產,甚至西方遙遠的伊朗、羅馬的文物陸續不斷地進入中國,同時佛教也傳播到了中國。佛教向中國傳播的時期古來有種種說法,一時難於確定,一般認為可能是在西元前後。從佛教初傳至後漢六朝時代,印度、西域出身的僧人多數去中國從事翻譯和講經。特別是到四世紀左右,西域出身的僧人給予中國佛教以很大的影響。在譯經方面,有名的有支婁迦讖(月氏出身)、安世高(安息國)、支謙、康僧會(粟特人)、竺法護、鳩摩羅什(龜茲)等,造寺講經方面有佛圖澄。其中尤其是羅什、佛圖澄等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很大。西域地方的文化受西方的影響很大,佛教也是這樣,由西域僧傳入的西域佛教與印度佛教完全不同,很難區別中國佛教中哪些是從西域傳來的,哪些是屬於印度的,從學術方面相比,在信仰方面受西域的影響較大。從中國佛教初期流行的彌勒信仰,以及繼之而起的壓倒彌勒信仰的彌陀信仰等,可以明顯地看出受到了西方的影響。因此一般認為,印度佛教中尚未了解清楚的這些佛、菩薩信仰在西域佛教中興起並得到了發展。完全可以說,佛教傳來中國的初期,由於西域出身的譯經僧的異常活躍,他們所譯的原典與其說是直接取自印度傳來的,不如說是已經在西域地方流行,或者已被譯成西域諸語言的經典。西域的佛教美術向東推進,給予中國佛教美術以很大影響。但是中國與西域不同,在此之前已經有著高度的文化,西域風格的美術由西向東,隨著時代的推移,同中國風格的美術混同起來,佛教美術最後完全中國化了。西域美術同中國美術在吐魯蕃地區已經混同,這可以從敦煌、雲岡、龍門等以及東移過程中美術結構、塑像雕刻的樣式、尊像的種類、雕刻中的服飾、花紋等中間,看出這種式樣的變遷過程。

在中國佛教史的初期,西域出身的僧人占了顯著的地位。隨著佛教的發展,有志於佛教修學的中國僧人紛紛親自去印度。從西元四世紀前後到八世紀前半葉,去印度求法的僧人可達數百人,其中有名可查的有一百多人,平安歸國的只不過四十多人,以印度旅行記而留名至今的只有數人而已。法顯的《佛國記》一卷、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十二卷、義淨的《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等,是這些旅行記中的代表作,是了解當時西域、印度、南海情況的重要資料。

至於中國的西藏,它的歷史到七世紀才開始清楚。七世紀前半葉在位的吐蕃王松贊干布(Sroṅ-btsan-sgam-po)統一了全西藏,並進而向四川擴張。唐朝為了與吐蕃和睦相處,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和文成公主一起,中國內地佛教也傳到了西藏。當時,松贊干布還把勢力伸展到了尼泊爾,同尼泊爾王盎輸伐摩的女兒結婚。他又派吞米桑布扎到印度學習印度文化,創造了西藏文字和藏語文法,同時也把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地區。

八世紀後半葉赤松德贊王時代,吐蕃達於鼎盛時期,763年赤松德贊乘安史之亂,遠征唐都長安,前後長達一個半世紀同唐朝爭奪甘肅至西域一帶的地區。當時西藏地區的印度系佛教的漸悟說,同中國漢地禪宗的頓悟說的對立漸漸加劇,發生過幾次對抗辯論。從 760年左右開始,西藏從印度請來寂護、蓮華生,隨之印度系佛教開始盛行,接著又請來了蓮華戒,印度佛教壓倒了漢地佛教,自此之後西藏佛教接受的完全是印度佛教的影響。赤松德贊王又模仿摩揭陀的歐丹達菩黎寺(飛行寺),在拉薩東南方的桑耶建立了佛教寺院(779年定基),西藏開始有了出家人的寺院。

西藏原有一種土著宗教名「苯教」,曾經作為民間信仰而流行,但蓮華生把密教移入西藏,成了喇嘛教的實際上的開祖。從他開始的初期佛教叫做寧瑪派(舊派),先後受到印度的金剛乘和時輪乘的影響,並與苯教調和折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佛教。

九世紀前半葉赤松德贊和他的兒子熱巴巾是熱心的護法之王,那時統一了藏譯佛典的用語,編纂了辭典,翻譯了許多佛典,企圖使佛教教義純化。於是形成了忠實於梵語佛典而逐字翻譯的藏語佛典的傳統。熱巴巾於841年被暗殺,他的弟弟苯教徒朗達瑪即位,開始鎮壓佛教,佛教受到巨大的打擊。而朗達瑪自己則被痛恨急劇改革的佛教徒暗殺,吐蕃王朝由此開始分裂,進入群雄割據的時代。

至十一世紀,阿底峽接受了希望改革佛教的西藏西部也協沃王的邀請,於1042年從超岩寺進入西藏。但是因為阿底峽的佛教學說完全是金剛乘,所以寧瑪派的學說究竟被改變了多少尚有疑問。阿底峽的這一系統叫做噶當派。1073年貢卻杰布建立薩迦寺,形成了薩迦派。十一世紀中葉瑪爾巴進入印度,在超岩寺學習金剛乘,回到西藏之後新開創了噶舉派。瑪爾巴的弟子米拉日巴(十一世紀後半),以其苦行和優美的詩作至今仍在西藏受到人們的崇敬。

十三世紀中葉薩迦派同中國元朝交結,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教兩權。元朝對西藏佛教的瘋狂崇拜,使已經墮落的西藏佛教越發墮落,因此十四世紀後半葉出現了宗喀巴的佛教改革,開創了格魯派。宗喀巴注重戒律,無子,他的外甥是根敦主巴,後被追諡為第一代達賴喇嘛,自此代代達賴轉世,統領宗派。第五代達賴統一了西藏,掌握了政教兩權,第七代達賴於1750年在清朝的保護下,確立了直至現代的達賴法王制度。

西藏佛教的根本典籍是藏文大藏經。把印度的佛教典籍翻譯成西藏語開始於七世紀松贊干布王時代,一直到十六世紀,大約繼續了九百年。西藏佛教以九世紀中葉朗達瑪王的破佛為界,分為前弘期和後弘期。

前弘期是譯經極為興盛的赤德松贊王和熱巴巾王時代,印度人戒玉覺和西藏人智軍是當時有名的翻譯家,譯出了說一切有部律、顯教的大部分經典和純密教經典,大乘論書的半數以上也是在這一時代譯出的。

後弘期有名的翻譯家是仁欽桑布,他是十世紀末葉人。後弘期時代因為受到東印度、孟加拉金剛乘、時輪乘的影響,特別是在伊斯蘭教入侵時,超岩寺的組織、典籍大多傳入西藏,成為藏文大藏經的主幹,形成怛特羅部。

藏文大藏經總共收有四千餘部,大致可分為《甘珠爾》和《丹珠爾》兩大部。《甘珠爾》分為戒律部七類,《丹珠爾》分為咒釋部十五類,前者約一百帙,八百部,後者二二四帙,約三千四百部。其中漢譯經論約五百部,特別是怛特羅部的龐大文獻只有在藏文《大藏經》中可以見到。

藏文大藏經於十四世紀初在納塘寺開版之後,有近十種版本。

〔參考資料〕 印順《印度之佛教》;《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平川彰《印度佛教史》;Charles Eliot著‧李榮熙譯《印度教與佛教史綱》;A. K. Warder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


四攝法

菩薩攝受眾生的四種方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大小乘的通用德目。出自小乘的《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二以下、《成實論》卷二等,廣說於大乘的《大般若經》卷四三八、《大品般若經》卷二十四、《大集經》卷二十九、《大智度論》卷八十八、《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卷四十三、《大莊嚴論》卷八等。

〔釋名〕 總名為攝,是因菩薩以此四法投眾生之情,善巧攝引,以令度脫。或作四事攝法、四攝事、四攝初門、四攝行,簡稱四事、四法。

(1)布施︰詳作布施攝。將財物分與他人曰布,輟己惠人曰施;由此布施攝引眾生,令歸正道,故名。

(2)愛語︰詳作愛語攝。令他愛樂之言語謂愛語,以愛語攝引有情使之開悟,故名。

(3)利行︰詳作利行攝。勸人修正行,或復自己三業所起之行善令一切霑利益,謂為利行。以此攝引眾生令發心,故名。

(4)同事︰詳作同事攝。謂普同眾生之事業、利益等,共苦樂、分禍福,以此引攝令眾生得道,故名。

《瑜伽論》(別譯《菩薩地持經》卷三)、《大莊嚴論》論四攝的相互關係,謂布施攝是隨攝方便,先布施種種財物,饒益有情,令彼聽受所說法,奉行教法,故為隨攝方便行。愛語是能攝方便,以和言愛語述正教正理,以正法能攝受有情,故云。利行是令入方便,先授正法,由行利行,令彼有情出不善處而入善處,令過度生死入泥洹道,故云。同事是隨轉方便,相共修正事業,行正道,令隨時轉向正道,故云。

〔種別〕 四攝剋實言之,雖以巧慧為體,但因相狀有異,彼此互有差別。

(1)布施分財施、法施兩種。前者是施與財物,後者是說授正法;加上救人厄難的無畏施,即成三施。更加報他恩而行布施的報恩施,即成四施。另外尚有八施、九施、十施等。

(2)愛語以離口之四過為體。就其所說,可分二種。一是隨從世間語而慰問、咒願、讚歎的世間愛語,一是宣說正法的出世間愛語。

(3)利行大分為進退二門。又隨人而分為四,即︰{1}方便隨順無德善人,{2}稱揚讚歎有德善人,{3}呵責易調之惡人,令彼悔改,{4}以神力降伏難調之惡人,令捨惡。其中,前二者是集善攝取,後二者是離惡攝取。

(4)同事另有同行、同利二異名。若通釋之,三者當具同一義,但《大乘義章》卷十一(末)加以分別。同事最下,因菩薩為化益,先俯同眾生的苦樂之故;同行居中,與眾生同修善根之故;同利最上,化物成德,令來同菩薩之故。又,依《地持論》等,同事有苦事同、樂事同二種,同行有集善行同、離惡行同二種,同利也有自分德同、勝進行同二種。

〔對配〕 《阿差末經》將四攝與六度對配如下︰

(1)布施攝遍攝六度,其中的財施攝檀度;無畏施攝戒、忍;法施攝精進、禪定、智慧。

(2)愛語攝涵攝戒、忍,因口離四過是攝屬於戒之故。

(3)利行攝涵攝精進度,勸化眾生之故。

(4)同事攝涵攝定、慧二度,俯同所成定、慧眾生之故。

《地持論》以四攝配十地,說四攝本遍通諸位,若隨義而分,初地先行檀利他,能施財,故為施增上,又修法施,故愛語增上。第二地持戒堅固,口離四過,故愛語增上。第三地對眾生修習十種救度行,故利行增上。第四地不捨眾生而修道品,故為同利增上。

〔次第〕 《大乘義章》分三門論述四攝的次第。

(1)就修入次第言︰施除外慳,其行易修,故初舉;愛語由戒分所攝,難作,故次舉;愛語是離口之四過的離惡行,較屬於集善之行的利行易成,故利行次舉;依此利行,功德成就,與上地諸菩薩同德,故同事最後出。

(2)就起用次第(起攝化眾生之大用的次第)而言︰菩薩須先俯同眾生之卑下,故同事當為最初。其次若對貧人當布施救其貧苦,以愛語教化,遂授利行;若對惡人當行愛語令捨惡,布施資養令隨順,以令利行起修,故其次第並不一準。

(3)就攝益次第(攝益一位眾生的次第)而言︰其次第同第一門,即先以布施攝取其身;次以愛語攝取其心,令生信解;次以利行令起行;依此令與菩薩同德,故第四出同利。

◎附︰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第三篇(摘錄)

統攝一切團體之道德,佛陀所最重之德目,即所謂攝事是也。蓋攝事為眾生互相團結之條件之義,依據其名稱,當已知為對於團體之物。攝事有四,名為四攝事,第一布施,第二愛語,第三利行,第四同事,乃前《六方禮經》朋友門之摘要。第一布施者,富者施貧者以財,賢者施愚者以法,由是團體之各員,互相扶助,有無相通,使團體生活,得向上圓滿。第二愛語者,互以和悅之言,談論慰藉,推而至於日常酬對之詞亦屬之。夫欲使團體融洽,固為不可缺之要素也。第三利行者,團體生活之利益。即顧全公益,以現今流行語言之,是為社會服務。第四同事者,自身同化於團體。即依從團體之規則及習慣而行動之義,蓋團體德目中之最重要者,假使無此精神,則社會莫能成立為一團體矣。雖然,若團體之惡德,而自身亦同化之,則為佛陀所戒禁,故佛陀特謂此為「於法同事」。即其規則與習慣,茍與法相契而毫不違背者,自身固當與同化,否則若為可以脫離之團體,則脫離之,不能脫離者,則宜極力提倡改革,斯乃佛陀之精神。由此以譚,道元禪師,謂此同事為「初使自己同於他,後則使他同於自己」之義,實為饒有至味之解釋也。

要之,四攝法者,小而一家,大而至於全世界,茍組成為一團體,則為所不能缺之德目。此佛陀所以謂「依此攝世界,如車之進行,而依於御者」是也。佛陀之僧伽,亦為此種精神所領導。又如在俗之佛陀信徒手長者,亦以此四攝事統攝五百大眾,克舉卓越之成績,嘗為佛陀所推獎,其事甚著。故吾人以為即在今茲,茍能應用此四攝法,則如各團體之紛擾,亦大可調和也。

又四法之中,尚有屬於利行者,佛陀曾就種種事項,片斷述之。其最可注意者,厥為謀旅行者之便利。即於河置船,以利涉濟;建宿舍,以利息止;掘井水,以解旅人之渴乏等之設備也。如《相應部》〈有偈篇〉諸天相應第四十七經〈Vana ropa〉說︰「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以橋船濟渡(旅人),造作福德者,穿井供渴乏,客舍供行旅,如是之功德,日夜常增長,具足如法戒。緣斯得生天。」是為佛陀所謂生天之道。蓋因佛陀自身長期旅行,爰於此有痛切必要之感,益以當時各國,交通頻繁,其結果遂以此為一般的必要矣。綜之,此可謂注意於文明之施設,乃極有興趣之譚也。

〔參考資料〕 《法界次第》卷下;《大乘入道次第章》;《法華經玄贊》卷二;《平川彰著作集》第二冊。


寺請證文

日本江戶時代,各寺院為設籍於本寺的信徒所寫的證明文件。又稱寺請文、寺手形、寺證文、寺請狀、宗旨手形、宗旨證文、宗門手形。

由於天主教在織田信長時期,大舉傳入日本,教會勢力逐漸興盛。德川幕府擔心其將對國家形成威脅,於是為禁止該教的傳播,乃頒布「改宗」法令。命僧侶掌管戶籍,規定人民須掛籍於一特定寺院,此謂檀那寺。故凡自天主教改宗佛教者,便由所屬寺院僧侶提出寺請證文,以資證明。

此證文因對象(分為個人、一戶、檀那全體)的不同,書寫的方式亦有異。最早是因慶長十八年(1613),京都所司代板倉勝重對改宗者的要求而使用。其後範圍擴大,凡人民結婚、幫傭、旅行、遷移等,皆受所屬寺院的監察,而向目的地寺院、官署或雇主提出此證明文件,故成為一種身分證明書。


正理滴論

研究因明學的古典著作。又稱《正理一滴》、《正理一滴論》、《邏輯一滴》。全論分三品,係古代印度之佛學家法稱所著。譯本有二種,分別由王森據梵文本、楊化群依藏文本所譯出。1982年發表於大陸版之《世界宗教研究》中,後被收入《大藏經補編》第九冊。

作者法稱繼承並發展陳那的因明和認識論的學說而著有因明七論。《正理一滴論》即是其中的一部。全論簡明顯要地論述因明的推理法則,故為各國學術界所重視,並有不少專著論述其在邏輯學領域的地位和價值。此外,本論在對現量和比量的思維活動層次所作的精闢分析,對心理學的研究也有其一定的價值。

◎附一︰楊化群譯《正理滴論》譯者跋

《正理滴論》,是西元七世紀,印度的因明學家法稱所著七部量理論典中的一部。七部量論,又叫七部因明論著︰(1)《釋量論》,(2)《定量論》,(3)《正理滴論》,(4)《因滴論》,(5)《觀相屬論》,(6)《成他相續論》,(7)《諍理論》。

七部量論是法稱繼承和發展陳那因明學的重要著作。七部原著加上印度十五家學者的注釋,共有五十九種(根據德格版《丹珠爾》),形成因明學從原理到論證比較系統的思想體系。這些寶貴文獻,目前還完整地保存於藏文佛教典籍《丹珠爾》,即《論藏》之中。

從這些書目裡,我們可以看到印度解釋《正理滴論》的註疏有︰

(1)《正理滴論廣註》,作者律天。

(2)《正理滴論廣釋》,作者法勝。

(3)《正理滴論前宗略》,作者蓮花戒。

(4)《正理滴論攝義》,作者勝友。

這些論著先後譯成藏文後,使法稱的因明學說得以逐步傳播並應用於西藏等地區的佛學研究。西元十世紀以來,由於政治、經濟等錯綜發展的原因,西藏產生了若干佛教教派,各教派出了不少學行都有成就的學者,其中有些人曾為法稱的因明著作寫過註釋,而專為解釋《正理滴論》的,有賈曹‧達爾瑪人欽作的《正理滴論善說心藏註》。

近代,東西方各國研究因明的人也多取材於法稱的著作,特別是《正理滴論》一書,由於精簡扼要地對法稱自己的因明學體系作了概括的敘述,表現了在邏輯上的價值,受到東西方學者的重視,並給予一定的評價。

《正理滴論》開宗明義就說︰「士夫成辦諸事,正智必須先行。」其中「正智」,即「正確的認識」,「士夫」即「有志之士」。這句話的整個含意,可以理解為立志做成一番事業的人們,要使自己的行動適應預期的目的,就必須具備正確的認識。換句話說,對有關問題必須有正確的了解。而闡述獲得這種認識的途徑和進行推理論證的法則,正是因明學的旨趣。

原書分三部分,即〈現量品〉、〈自利比量品〉(有譯為〈為自比量品〉、〈自義比量品〉)、〈利他比量品〉(有譯為〈為他比量品〉、〈他義比量品〉)。這裡所提到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量」,它有三方面的含意︰

(1)因明論式叫量,成立論式叫立量。

(2)量是有關知識性質的,故把《因明論》叫做《量論》,即帶有認識論的意味。

(3)量的作用和它的結果,即對事物得到正確的認識,如像用尺子量布,一尺一尺地量下去是量的作用,而所了解到的長度乃是量的結果。

佛家因明,其先也承認有現量,比量,聖教量三種,到西元六世紀,印度傑出的因明學家陳那集量理之大成,寫了一部巨著名《集量論》否定了聖教量。他分析量的對象即所謂「所量」,不超出自相和共相兩大類。自相,即事物自具的特性,共相,即事物間的共性。因此,認識它們的量,也只有了解自相的「現量」和了解共相的「比量」兩種。法稱遵其說,以現量和比量(分為自利比量,利他比量兩部分)來概括了因明的全部內容。

什麼叫做現量呢﹖如《正理滴論》說︰「自利比量者,謂由三相之因所生諸認識。……具三相之因者,謂於所推論比度之事上必須具備,於同品上定有,於異品上遍無。」即列出具因三相的論式以正確的理由為根據,作出符合實際的判斷。

什麼叫做利他比量呢﹖如《正理滴論》說︰「利他比量,說為三相因者,謂於因安立果(即將真能立語說為比量──譯註)故。由於立量之別,此分二種,謂具同品法及具異品法。無論何種論式,皆具此二義,無有差別。」意謂能成立因須具三相,在自立立他上並無差別。但自利係就個人進行思維而言,利他則就對他人以語言建立為論式所收效果而言。

具備三相之因方為正因,只有三種。如《正理滴論》說︰「三相所在之處,唯有三種因,謂未緣到因(有譯為「不可得因」)、自性因、果因(有譯為「果性因」)。」據此是以成立比量,不得多亦不得少。

法稱在他〈利他比量品〉中,認為利他比量的語言結構,為了運用方便起見,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格式去表達。一種是帶著同品法性質表示因與同品相結合的,叫做隨因後遍,又叫做隨因後行。一種是帶著異品法性質表示因與異品相離的,叫做隨因遣遍,又叫做隨因後遣。聯合起來,構成隨因遍行遍遣,這兩種格式,只是在正面和反面的形態上有所不同,其實質卻都能夠表明因有三相,屬於完全的比量,法稱認為可以把同法式與異法式分開單獨運用,再同未緣到因、自性因、果因的論式分別結合起來,便可以構成各種不同的量式,以進行廣泛的推理論證。

佛教因明,原來是為了探求真理,而同印度當時的別種宗派學說進行辯論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法稱在《正理滴論》這一書中,既繼承了陳那的因明學思想又有了新的創見和發展,試舉幾點略加說明。

(1)法稱改革了利他比量三支格式,主張合因喻為一體,不必再沿用喻支的名目,如《正理滴論》說︰「以上所略述因三相之義,獲領悟已,所謂喻者,雖為能立之支分,但離之別無有體,故未另立其相,蓋隨能立已了解其義故。」

(2)法稱不用「相違決定」,如《正理滴論》說︰「相違決定,亦說為猶豫之因,何故於此處不敘述之﹖以其不成比量推理之對象故,於敘述果因、自相因、未緣到因之性相時,既然無相違決定,於他處更無相違決定可言。因此,由於未見物體,乃依言教而比度之,對此等義進行辨析所構成之相違決定,乃說為宗之過。」

(3)法稱重視事物的關係,為因明理論奠定了較穩固的基礎,例如在比量方面,因和所立法的「不相離性」,乃以事物之間的相屬關係為依據,如《正理滴論》說︰「所成立之義,與因相繫屬,復分為二種,即直接為所成立義之自性及所成立義出生。凡非彼之自性及非從彼出生者,乃為與彼無相繫屬之自性。自性及從生二者,唯有自性因及果因,唯有此二因,成立事物故。」這裡所說的自性因,是就事物自具的一種特性,或概念的本質加以分析所得;果因則由一般事物中的因果關係而建立。有了這樣的相屬關係,因明本身就有了客觀的保證,用不著去對它猶豫不決了。

(4)至於未緣到因,如《正理滴論》說︰「雖亦成立否定,唯就未緣到而言,謂物若有,不致未緣到彼故。若於他處,因域、時、性原因隱祕之物,未被緣慮之所明瞭者,雖因自之現量識錯覺,而彼物亦不定為無。」這兒所講的未緣到因,主要是以否定的形式反成某種難見的事物。所謂「緣」,是「緣慮」的意思,作為「見到」理解,凡未見到的東西,當然沒有。但由於地域空間,過現未的時間,事物的特性等原因,所未見到的東西,從主觀認識上講是沒有的,但並不能因為自身的認識受到限制,即肯定那種未見到的東西絕對沒有。這是法稱的一個創見,在漢譯因明論典中,未見「未緣到因」之說。所以我對這個專用詞,採取了按藏文字義的對譯法。

(5)書名我譯為《正理滴論》,考慮到「滴」字的藏文為「thigs pa」,是滴的泛說詞,並無數量的限制,如果用「一」來限制它,即成為「一滴」,還原為藏文,就該為「thigspa gcig」,但原書並無「gcig」字。藏文中有「滴水積成大海」之說,可見這個泛說的「滴」字,沒有必要用數字去限制它。法稱用「滴」字冠以書名,可見其有妙用。

◎附二︰威提布薩那著‧虞愚譯〈法稱「邏輯一滴」的分析〉(摘錄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1})

(一)知覺(現量)
第一章談到人類運用完全或有效的知識而達到一切對象有兩種︰(一)知覺,(二)推理。知覺這種知識它是通過感覺等等,它據說超越了預想並避免錯誤。預想是指似是而非的幻象的經驗,這種幻象看過去好像已能夠應對和接觸到的那樣真實。譬如一棵樹的影子會現出樹的本身,或者一條繩子會現出蛇形。錯誤,是由黑暗、迅速的動作、乘船旅行、搖動等等這些原因所引起的。例如對乘船旅行的人說,兩岸的樹木看來好像是動的。知覺分四種︰(1)五官的知覺(五根現量),(2)心的知覺(意識現量),(3)自己意識(自證現量),(4)沉思者知覺(瑜伽現量)。知覺對象就像它的本身,而推理對象就像它的同類。例如我看的一條牛是特別的一條牛,牠具有某些和其他的牛不同的特性,而我推論的一條牛是一般的牛,牠具有一些其他的牛所共有的特性。這就是說︰知覺是個別的知識,而推理則是一般的知識。隨著一個對象的遠近,知覺因之而不同。這就是說︰知覺一個對象的特殊性格,這種性格證明對象是絕對真實的。因為它指出對象具有某種實際功效,而這種性格也指出知覺是真實知識的源泉,因為它真實地和所接觸的事物相適應的。

(二)自身推理(為自比量)
第二章「自身推理」的定義是︰經由理由或中詞帶有三個形式或特徵而得到的推理知識。例如︰此山有火,因為它有煙,此山有火知識之得到是通過煙推演而來,而 煙就是理由或中詞。

理由或中詞具有三個形式或特徵,有如下述︰

(1)中詞必須寓於小詞,例如︰


此山有火,
因為它有煙,
像一個廚房,但不像一個湖。


在這個推論必須「山」上有「煙」。

(2)中詞必須只寓於大詞同類的事物,例如上面推論「煙」寓於「一個廚房」,這就是同類的事物它包含「有火」。

(3)中詞必不寓於與大詞異類的事物,例如上面推論「煙」必不寓於「一個湖」,它是含有火的異類事物。

中詞對於大詞的關係共有三種︰

(1)同一性,例如︰

這是一棵樹,因為它是醒莎帕(simsapa,樹名)。

(2)結果,例如︰

這裏有火,因為有煙。

(3)非知覺(非現量)分析有十一種︰

a.未見其同一性,例如︰

這裏沒有煙,因為沒有見到(固然,煙是具有這種性質,如果它是存在,它就可以被人看見)。

b.未見其果,例如︰這裏不存在不受阻礙性能煙的原因,因為這裏沒有煙。

c.未見其遍或總,例如︰這裏沒有醒莎帕,因為根本沒有樹。

d.已見的與同一性相反,例如︰這裏沒有冷的感覺,因為有火。

e.已見異果,例如︰這裏沒有冷的感覺,因為有煙。

f.已見的與聯繫相反,例如︰即使過去實體的毀滅並不確定,因為它依存於其他原因。

g.已見的與結果相反,例如︰這裏不存在不受阻礙性能冷的原因,因為有火。

h.已見的與總的相反,例如︰這裏沒有寒冷的感覺,因為有火。

i.未見其因,例如︰沒有煙,因為沒有火。

j.已見的與因相反,例如︰他身上毛髮並沒有竦然,因為他坐在火旁。

k.已見的果與因相反,例如︰這裏沒有任何人身上毛髮竦然,因為這裏有煙。

(三)為人推理(為他比量)

第三章,「為人推理」被定義做三種形式的語言上中詞的說明,這就是當推理用語言文字展開,目的在產生使他人信服,那就是被看做對他人的推理。

推理是一種知識,語言文字這裏被叫做將結果歸於原因的推理。雖然語言文字本身不是知識,但是會產生知識。為人推理有兩種︰

a.正的或同類;及b.負的或異類,如下例︰


 a.聲音不是永恆,
 因為它是一種產物,
 凡是產物都不是永恆,像一個盆子。
(正)
 b.聲音不是永恆,
 因為它是一種產物,
 不是不是永恆一定不是一種產物,像
虛空。(負)


〔論題〕 小詞與大詞的關係有待證明,如此山有火,因為它有煙。在這推論「山」是小詞它有待證屆蔔「火」,火就是大詞。小詞和大詞連在一起,構成一個命題。一個命題有待證征,就是一個論題。

〔論題的謬誤〕 論題的謬誤析有四種。即一個論題是謬誤,假如它和以下相矛盾──

(1)知覺,例如說︰聲音是聽不見的。

(2)推理,例如說︰聲音是永恆。

(3)概念,例如說︰月亮不是月亮。

(4)自己的陳述,例如說︰推理非知識的源泉。

〔中詞的謬誤〕 我們已談到中詞須具有三個特徵,如果三個特徵中任何一個特徵有下面三種情況之一即無法證實、不能決定及矛盾的,那就是中詞的謬誤。

(1)無法證實(unproved,asiddha),例如︰

a.聲音是永恆,因為它是可見的。聲音可見,雙方都不承認。

b.樹木有知覺,因為如果把樹皮剝脫就會枯死。對方不承認這一種樹的特殊死法。

c.此山有火,因為它有霧氣。霧氣為火的事實,還有問題。

d.靈魂是周遍一切,因為它到處可以覺察。靈魂是否處處可以覺察,不能無疑。

(2)不能決定(uncertain,anaikantika),例如︰

a.聲音不是永恆,因為它是可知的。可知的過於廣泛,因為它包含永恆和不是永恆。

b.某人是全知的,因為他是一個演說家。這個理由過狹,因為演說家不一定是全知的或非全知的。

(3)矛盾的(contradictory,viruddha),例如︰

a.聲音是永恆,因為它是一種產物。這裏「產物」與「永恆」不一致,這就是︰中詞與大詞是反對的。

b.聲音是永恆,因為它是一種產物。這裏「產物」對「不是永恆」,並非不一致。

〔同類例證的謬誤〕 例證有兩種︰一是同類,二是異類,同類例證的謬誤有如下面︰

(1)聲音是永恆,因為它是無形的,像動作。「動作」不能充作例證,因為它不是永恆。這就是,因為它排斥了大詞。

(2)聲音是永恆,因為它是無形的,像原子。「原子」不能充作例證,因為它是有形的,這就是說,因為它排斥了中詞。

(3)聲音是永恆,因為它是無形的,像一個盆子。「盆子」不能充作例證,因為它既非永恆,也非無形,這就是,因為它排斥了大詞和中詞。

(4)此人是多情的,因為他是一個演說家,像街上的人。「街上的人」不能充作例證,因為他是否多情,還有問題,這就是大詞的真實含有疑問。

(5)此人終有一死,因為他是多情的,像街上的人。這個例證,中詞的真實含有疑問,這就是街上的人是否多情還有問題。

(6)此人非全知者,因為他是多情的,像街上的人。這個譬喻,大詞與中詞的真實都含有疑問。這就是,街上的人是否多情的及非全知者都有問題。

(7)此人是多情的,因為他是一個演說家,像某一個人。

這個例證是沒有聯合,因為是「多情」及是一個「演說家」之間,並沒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8)聲音不是永恆,因為它是一種產物,像一個盆子。

這個例證含有缺乏聯繫的謬誤。本來聯繫應明示︰一切產物不是永恆像一個盆子。

(9)聲音是一種產物,因為它不是永恆,一切不是永恆的事物是產物,像一個盆子。這個例證含有顛倒聯繫的謬誤。真正聯繫必須明示如下︰一切產物都不是永恆,像一個盆子。同樣的,異類例證的謬誤也有九種。

〔駁斥〕 真駁斥在於指出對方推論上有上面所說的任何一種謬誤。假駁斥是貌似或無效而已,在梵文叫做Jāti。

〔結論〕 最後幾行,譯者敘述法稱《邏輯一滴》征服六師外道Jirthiskas,正如釋迦牟尼征服魔軍一樣,又如陽光驅散黑暗一樣。《邏輯一滴》論摧毀了我執理論(atmakatheory,這是指當時六師教義)。這是一個奇蹟。

(四)法稱對於陳那的批判
〔隱義的矛盾〕 中詞與大詞對立是錯誤的一種叫做矛盾,那是陳那和法稱所公認的。中詞與大詞的隱義對立(大詞假若是含糊),列入陳那《因明正理門論》中,做為另一種錯誤,叫做隱義的矛盾,法稱在他所著的《邏輯一滴》論中,否認這種觀點,他主張這第二種矛盾已包含在第一種之中。

第二種矛盾或隱義的矛盾,例子是這樣︰


眼等為他物所用,
因為它是組合物,
像一張床、坐具等。


這裏大詞「他物」是含糊的。由於它可以指組合物(如身體),也可以指非組合物(如靈魂),中詞與大詞之間所以成為矛盾是︰假如「他物」這個字,在發言人(指數論)是以「非組合物」來理解它;但在聽者(指佛家)是以「組合物」的意義上來理解它。這樣推論,就在中詞與大詞的隱義,造成矛盾。

法稱在他的《邏輯一滴》,認為這種情況是屬於第一種或固有的矛盾(中詞與大詞相矛盾)。因為一個字做為命題的大詞,只容有一種意義,假使字面的意義與蘊藏的意義之間有含糊的地方,那麼,真正的意義,從上下文是可以確定下來的。假使蘊藏的意義才是真正的意義的話,中詞與大詞之間,還是固有的矛盾。

〔矛盾並非錯誤〕 陳那且陳述另一謬誤叫做「矛盾並非錯誤」,他把這引入「不能決定謬誤」之中。這種謬誤就是︰論題及其相反論題各有顯然正確的理由支持它。例如︰


一個勝論派哲學家說︰
聲音不是永恆,因為它是一種產物。
一個彌曼差論者,回答︰
聲音是永恆,因為它是可聞的。


根據勝論與彌曼差論二學派各自的教義,用在以上的情況認為都是正確的;但是它們導致矛盾的結論,不能決定,所以結果是錯誤的。

法稱在《邏輯一滴》,否認矛盾並非錯誤的謬妄。理由是︰它既非從推理的聯繫而發生,甚至也不是基於經文。一個正確理由或中詞,必須與大詞有同一性,結果或非知覺的聯繫,也必須導致一正確的結論。

兩個互相矛盾的結論,不可能都有正確的理由來支持。兩套不同的經典也不可能有任何幫助來建立兩個矛盾的結論,由於一個經典不能抹煞知覺和推理;而推理之所以有力量,就在於確定超感官的對象。矛盾並非錯誤的謬誤,所以是不可能的。

〔例證的功用〕 法稱力辯例證不是三段推論式的部分,因為它已經包含在中詞之中。這點他和陳那是相反的。例如︰


此山有火,
因為它有煙,
像一個廚房。


在這個推論,「煙」這個詞已包含一個廚房及其他同類的事物,所以幾乎沒有必要引用廚房來做例證。雖然法稱說過,這種例證所以有更多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把中詞用一般的形式所表示的東西更明確地表現出來︰例如「一切有煙皆有火」的一般表現形式,由於有煙及有火的「廚房」的特殊例證而變得更加使人印入腦際。

〔參考資料〕 山田龍城《梵語佛典導論》。


正見

指正確的知見。即能解知世間出世間因果,如實審慮諸法性相之有漏無漏的智慧。相當於現證法性的般若。為八正道及十善之一,乃邪見的對稱。《雜阿含經》卷二十八云(大正2‧203a)︰
「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又《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七云(大正27‧504b)︰「云何正見﹖答盡無生智所不攝意識相應善慧。此有二種,(一)有漏,(二)無漏。有漏者,即世俗正見,如前廣說。無漏者,謂無漏忍及學八智無學正見。」蓋正見有有漏、無漏二種,意識相應的有漏善慧稱為有漏正見或世俗正見;現觀之八種無漏忍及有學的八智與無學的正見,總稱為無漏正見,或出世正見。

如上,由於無漏的正見又有有學、無學之別,故與世俗合為三種。《俱舍論》卷二云(大正29‧10c)︰
「世間正見,謂意識相應善有漏慧。有學正見,謂有學身中諸無漏見;無學正見謂無學身中諸無漏見。(中略)如是世間諸見有染無染,學無學見,觀察法相明昧不同。何故世間正見唯意識相應﹖以五識俱生慧不能決度故,審慮為先決度名見,五識俱慧無如是能,以無分別是故非見。」

又,無漏正見中,唯八智攝於正見而除盡智、無生智,以此二智唯正智非見性。《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七以四句分別之,其文云(大正27‧503a)︰
「諸無漏見是無漏智耶﹖答應作四句,有無漏見非無漏智,謂無漏忍。此有見相無智相故。有無漏智非無漏見,謂盡無生智。此有智相無見相故。有無漏見亦無漏智。謂除無漏忍盡無生智,餘無漏慧此復是何﹖謂學八智無學正見,此有見相及智相故。有非無漏見亦非無漏智,謂除前相。」

然《成實論》卷十六〈見智品〉認為正見正智一體無差別(大正32 ‧365c)︰「正見正智有何差別﹖答曰︰即是一體無有差別。正見二種,世間出世間。世間者,謂有罪福等;出世間者,謂能通達苦等諸諦。正智亦爾。(中略)又正觀故名正見,盡無生智以正觀,故亦名正見。」

另《大乘義章》卷八(本)謂《毗曇》以忍心以上為正見,《成實》以煖心已去為無漏正見(大正44‧618a)︰
「依如成實,煖心已上一向不受,於彼宗中,煖心已上名為住分,不復退墮三塗中故。故彼成實引經證言,世上正見者,往來百千世,終不墮惡道。煖心已去名上正見,若依毗曇,忍心以上方是住分,一向不受三塗之報。涅槃經中亦同此說。據此言之,忍心以上方得名為世上正見。此是第一不受處也。」

此乃基於《成實論》卷十六所謂智能破假名為忍,忍在煖等四善根中之說而立。又,《俱舍論》卷二十五也說明正見在八聖道支中,是道亦是道支。

◎附一︰印順《成佛之道》第三章(摘錄)

凡正信三寶而受皈依的,就成為佛弟子、佛教信徒。佛弟子修學五乘共法,要從那裏入手呢﹖在學佛的理解方面,應該先修正見。在學佛的行為方面,先要能夠修習正命。佛曾說︰正見與正命的人難得。對這二項,如能修習成就,則向上修學出世法還不難,何況求生人間天上呢!

正見,是正確的見解。見與知識不同,見是從推論而來的堅定主張,所以正見是「擇善而固執之」的。學佛要有正見,如開始旅行,要對旅途先有一番正確的了解,而確信這是到達目的地的正路。正確的認識,不一定成為正見。如現在聽說地球繞日而轉,可說是知識;但伽利略為了這一知識,不惜為基督教所迫害、囚禁,這才是見。所以,要將正確的知識,時時修習,養成堅定的正見。正見,有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五乘共法中,還只是世間的。正見雖只是堅定不移的見地,但力量極強,如經上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中略)

上面所說的正見,到底是什麼﹖依人世間的正見來說,就是人生之正確見解。也就是正確的人生觀。觀察人生的意義,人生應遵循的正道,從正確觀察而成為確信不移的定見,便是正見。對於修學佛法,正見是太重要了,如航行的舵一樣。

◎附二︰和辻哲郎《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第三章(摘錄)

在經藏最古層的經典中,正見(sammā-diṭṭhi)被當作真實的般若(sammappañña)。「應當正確地觀察眼之無常。如是觀察名為正見。因此正觀生厭,從而離喜貪。因離喜貪,我們說心正解脫。」這與述說五蘊六入無常、苦、無我的經典同一類型。因此,我們必須將「正見」解為真實的認識。換言之,這是無明之滅。這種真的認識不只是理論上的理解,而是體現,是出自自然的立場的具體解脫。無明之滅必須是行識等之滅。八聖道的第二支以下,就是實現之道。在實現之道中,真實的認識實現它本身,而且成為它本身。所謂厭生喜貪滅並非是由正見而引起的「他物」,而是正見本身。

將此正見註釋為知道四諦,即將知道四諦解為真實之認識,未必為謬見,但真實的認識(正見)就是直接顯示實踐之道的高次認識(八聖道之體系),以及以此高次的認識為頂點的四諦體系,兩者必須與其體系中的正見有所區別。(中略)

在其後的註釋中,將正見解為「有布施、有祭祀、有供犧(或咒說)、有善惡業之果報、有此世、有彼世、有母有父、更且此世有真人往至善處,自知證此世彼世」的認識,這顯示當時流行在外道思想中的問題已經侵入佛教,是脫離原始佛教根本立場的解釋。

如果正見是這種無常、苦、無我乃至緣起的法的認識,從而是無明之滅,則自然的立場即被自覺、被止揚。但是,在緣起的逆觀中,「若無明滅則行滅」的滅的法之被認識,以及此認識是其本身的無明之滅兩者必須有所區別。若要無明之滅,這種認識必須被實現。不只是抽象性的知,而且必須是具體性的知(即體證)。「真的知是完成」,因此,正見若是真正的正見,必須包含成為完成者的過程。因此,我們在可能性、實現之過程、實現之完成等三種型態中,能找到正見形成其自身的過程。被實現的正見與實現路程之出發點上的正見並非不同。但沒有實現的正見,不是真正的正見。因此,正見既是開始也是終結。作為實現之道的正思乃至正定,在這種意義上,是正見本身的運作,也就是朝向滅的作用,是滅之道。

〔參考資料〕 《長阿含》卷九〈眾集經〉、卷十二〈清淨經〉;《中阿含》卷四〈師子經〉、卷七〈分別聖諦經〉、卷十一〈頻鞞娑邏王迎佛經〉、卷十二〈天使經〉;《雜阿含經》卷二十五;《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六;《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六、卷一四一;《雜阿毗曇心論》卷一;《順正理論》卷六;《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卷三十四;《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六;《俱舍論光記》卷二。


艾略特

又譯埃利奧特。英國佛教學者。畢業於牛津大學。1888年以來,在列寧格勒、伊斯坦堡、摩洛哥、保加利亞、華盛頓等地擔任外交官。1904年退休後,往赴印度、日本等地旅行,並研究民族與宗教。曾任香港大學第一任校長。1919年再度赴日。其間,致力於研究日本佛教及推動英日親善關係。1926年以後,定居日本奈良,從事寫作。後罹病歸國,途中病歿,享年六十七。著作頗多,有《A FinnishGrammar》、《Turkey in Europe》、《TheEast Africa Protectorate》、《Letters fromthe Far East》、《Japaness Buddhism》等書。其中,《Hinduism and Buddhism -AnHistorical Sketch》一書為其代表作,該書之中譯本已由李榮熙譯出,書名為《印度教與佛教史綱》(二冊)。艾澤頓(Franklin Edgerton;1885~1963)

又譯愛瑞頓或愛哲頓。美國印度學、語言學者。先後肄業於漢米爾敦(Hamilton)、康乃爾(Cornell)兩所大學。又曾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經濟學與統計學。其後,留學德、俄等國。並先後任教於約翰霍普斯金大學、賓州大學、耶魯大學及印度大學等校。著作與論文甚多。其中,尤以《佛教混和梵語──文法與辭典》(《Buddhism Hybrid SanskritGrammar and Dictionary》)一書蜚聲國際學術界。該書係以比較言語學的立場對佛教梵語所作之深入研究,為研究大乘佛典所不可或缺的參考書。對於這部名著,我國學者季羡林,曾對其中的若干看法提出批判。載在季氏的《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書中。此外,艾氏亦嘗出版印度教聖典《薄伽梵歌》(Bhagavad-gītā)的梵本及英譯本。

〔參考資料〕 J. W. de Jong著‧霍韜晦譯《歐美佛學研究小史》第三章。


行像

用寶車載著佛像巡行城巿街衢的一種宗教儀式。贊寧的《大宋僧史略》卷上說(卍續150‧291下)︰「行像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親睹佛,由是立佛降生像,或作太子巡城像。」這是佛教「行像」的起源。

五世紀初,法顯旅行印度時,在西域和印度都曾親見行像的儀式。他到于闐時,住在瞿摩帝寺,據《法顯傳》說(大正51‧857b)︰
「法顯等欲觀行像,停三月日,其國中十四大僧伽藍,不數小者,從四月一日,城裏便掃灑道路莊嚴巷陌。其城門上張大幃幕,事事嚴飾。王及夫人采女皆住其中。瞿摩帝僧是大乘學,王所敬重,最先行像。離城三四里作四輪像車,高三丈餘,狀如行殿,七寶莊校,懸繒幡蓋,像立車中,二菩薩侍,作諸天侍從,皆以金銀雕瑩,懸於虛空,像去門百步,王脫天冠,易著新衣,徒跣持花香,翼從出城迎像,頭面禮足,散花燒香。像入城時,門樓上夫人采女遙散眾華,紛紛而下,如是莊嚴供具,車車各異,一僧伽藍則一日行像,自月一日為始,至十四日行像乃訖。行像訖,王及夫人乃還宮耳。」

法顯到印度摩揭提國巴連弗邑村時,也看到當地的行像。此國「年年常以建卯月八日行像,作四輪車,縛竹作五層,有承櫨偃戟高二丈許,其狀如塔。以白疊纏上,然後彩畫作諸天形像,以金銀琉璃莊挍。其上懸繒幡蓋,四邊作龕,皆有坐佛菩薩立侍。可有二十車,車車莊嚴各異,當此日境內道俗皆集,作倡伎樂,華香供養。婆羅門子來請佛,佛次第入城;入城內再宿,通夜燃燈伎樂供養。國國皆爾。」

西域行像在佛生日以外也有舉行的,七世紀時玄奘赴印度留學到屈支國(即今庫車)時,曾見到行像的儀式,《大唐西域記》卷一〈屈支國〉條(大正51‧870b)︰
「大城西門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餘尺,於此像前,建五年一大會處,每歲秋分數十日間,舉國僧徒皆來會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廢俗務,奉持齋戒,受經聽法,竭日忘疲。諸僧伽藍莊嚴佛像,瑩以珍寶,飾之錦綺,載諸輦輿,謂之行像,動以千數,雲集會所。」

第四世紀以後,我國佛經翻譯漸備,信仰亦次第普及,造像風氣大興,除銅像外,還有木像和夾紵像,行像的儀式也自西域傳入了。據《魏書》〈釋老志〉說,世祖初即位(424),亦遵太祖太宗之業,於四月八日,輿諸寺佛像,行於廣衢,帝親御門樓臨觀散華,以致禮敬。至孝文帝時於太和二十一年(497),詔迎洛京諸寺佛像於閶闔宮中,受皇帝散華禮敬,歲以為常例。又,《洛陽伽藍記》卷三〈城j南景明寺〉條說(大正51‧1010a)︰
「景明寺,(中略)景明年中立,因以為名。(中略)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寺。尚書祠部曹錄像凡有一千餘軀,至八日節,以次入宣陽門,向閶闔宮前,受皇帝散華。於時金華映日,寶蓋浮雲,旛幢若林,香煙似霧,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比;名僧德眾,負錫為群,信徒法侶,持花成藪;車騎填咽,繁衍相傾。時有西域胡沙門見此,唱言佛國。」

可見當時行像儀式的盛大了。

自南北朝至於唐、宋,行像的風氣漸次推廣,四川、湖廣、西夏各地都見流行,行像亦稱為「行城」或「巡城」。《法苑珠林》卷三十一〈潛遁篇感應緣〉說(大正53‧518b)︰「(劉)宋岷山通靈寺有沙門邵碩,(中略)以宋初出家入道,自稱碩公。(中略)至四月八日,成都行像,碩於眾中匍匐作獅子形。」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十引《荊楚歲時記》說︰「二月八日,釋氏下生之日,迦文成道之時,信捨之家建八關齋戒,車輪寶蓋,七變八會之燈。至今二月八日平旦,執香花繞城一匝,謂之行城。」唐‧韓鄂的《歲時記麗》卷一〈二月八日〉條所引與上略同。又《僧史略》卷上〈行像〉段說(大正54‧237b)︰「又景興尼寺金像出時,詔羽林一百人舉輦,伎樂皆由內給,又安居畢,明日總集,旋繞村城,禮諸制底;棚車興像,幡花蔽日,名曰三摩近離(此曰和集)。斯乃神州行城法也。」

到了宋代,行像一般似多行於北方。據《僧史略》卷上說(大正54‧237b)︰「今夏台靈武,每年二月八日,僧載夾苧佛像,侍從圍繞,幡蓋歌樂引導,謂之巡城。以城巿行巿為限,百姓賴其消災也。」但北方也有在四月八日行像的。《歲時廣記》卷二十引《燕京雜記》說︰「四月八日,京府及諸州各用木雕悉達太子一尊,城上舁行,放僧尼、道士、庶民行城一日為樂。」

《遼史》卷五十三〈禮志〉說︰「二月八日,為悉達太子生辰,京府及諸州雕木為像,儀杖百戲導從,循城為樂。」但《契丹國志》卷二十七則以四月八日為佛誕。

按自唐至宋初,一般似多用二月八日為佛誕。遼代建國之初,亦見沿用;後來採用四月八日,也許是受江南的影響,元、明以後,行像雖少記錄;但近世西藏和五台山等處,每年仍有行像的儀式。至於大江南北行像的風俗就為浴佛的儀式所代替了。(林子青)

〔參考資料〕 小衫一雄《中國佛教美術史の研究》。


西域

甘肅省玉門及陽關以西諸國的總稱。其範圍因時代而不同,狹義是指中國本土與帕米爾高原(Pamir,即葱嶺)間的東土耳其斯坦(Eastern Turkestan)地方。此地包含新疆省南半部,東鄰甘肅及青海二省。西以帕米爾高原、天山西側支脈等與西土耳其斯坦為界,南隔崑崙、喀喇崑崙(Karakorum)山脈和西藏、印度為界,北亙天山山脈與準噶爾(Sungaria,天山北路)為界,中央為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馬干(Taklamakan)沙漠。從漢至唐代,有樓蘭(又稱鄯善)、于闐、高昌、焉耆、龜玆(又稱庫車)、疏勒等國在此興起。

廣義而言,則亦涵蓋西土耳其斯坦、阿富汗及印度。其中,西土耳其斯坦東鄰新疆省,西沿裏海(Caspian Sea),南接波斯及阿富汗,北達西伯利亞,大部份為沙漠地區。在漢代有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等國在此。其後受突厥所統治。至唐代,高宗滅西突厥,置安西都護府,管轄西域諸國。至元代,西域則成為大元帝國的版圖。

我國與西域的交通,始於西元前二世紀。即西漢武帝遣張鶱結月氏,逐匈奴之時。爾後,印度、希臘、羅馬(即大秦)亦經由此地,與我國從事貿易、文化的交流。故此地文化具有融合東西文明的特質。另外,佛教於西元前260年左右傳入此地時,不僅受到普遍信仰,更由此遠播我國、日本。故此地古為中印間的傳道、求法僧侶必經之要道。然十世紀末以後,因受回教的影響,佛教信仰及文化漸遭破壞,至今日則僅有遺蹟留存。二十世紀以來,在中亞(即包括東、西土耳其斯坦)的探險活動頗為盛行,因而促使有關此地文物的研究更為進步。

◎附一︰羽田亨著《西域文化史》後篇第四章(摘錄)

佛教
阿育王時代佛教廣泛傳播於印度內外,這是佛典中所說的有名事件。此外,確實的史料中關於佛教在興都庫什山脈以北流行的最初痕迹,為西元前一世紀中期成書的《Alexanderpolyhistor》紀事中談到有居住在當時大夏的沙門(ṣamane)。這個詞就是龜玆語西域文書中所見的ṣamane,吐火羅語和粟特語中的saman。這一點證明這時已有佛教沙門住在大夏。關於佛教何時傳入粟特地區的問題,雖不能確知,但應在摩尼教傳入當地的270年以前。這從佛教傳入中國的情況也可確定。在這個時代以前來中國傳播佛教的人中,有康居的僧人康巨(或臣)、康孟祥、康僧鎧等。他們都是二世紀末到三世紀中葉期間,活動於漢魏佛教界的人物。從在此以前已有安息國太子安世高於二世紀中葉(後漢桓帝時)來中國從事譯經工作,以及其後該國僧侶相繼東來這些情況看,其東鄰粟特也應同樣早已傳入佛教。他們三人在其本國修行佛道,乘當時佛教東傳的風潮來到中國。當時中國史書中的所謂康居,包括粟特地區,被稱作康居人之中也有粟特人。所以這些康居名僧與其說是過游牧生活的純粹康居人,還不如認為是隸屬於他們的粟特人更為合適。

總之,西元前一世紀中期已有關於大夏流行佛教的記載。在粟特地區雖然到了西元二世紀末才首次見到那裏流行佛教的記載,但實際上應如安息一樣要更早些。那裏從南北朝到隋代明顯信奉佛教,到七世紀初才衰落。

至於佛教何時起流行於天山南路的西域地方,尚無確證。但從三世紀中期有龜玆人白延來魏從事佛典的漢譯工作,北魏‧朱士行到于闐求大乘佛典,以及漢譯最古佛典中有龜玆語音譯或義譯的詞來看,應在這些漢譯佛典之前,即西元二世紀以前那裏就已經流行佛教了。在西方文明的東傳中,在傳入中國之前先傳入西域,除極特殊的場合外,一般應認為是自然的事(不僅是限於佛教的傳播)。除龜玆、于闐以外,疏勒、焉耆以及該地區內許多地方都流行佛教來看,再加上其它證據,應認為那裏的人早在西元一世紀就已普遍信奉佛教了。

這樣,從古代就流行在天山南路西域地方的佛教一直持續到後來伊斯蘭教傳入。大致說來,沿北道諸地行小乘教,沿南道諸地行大乘教。那裏出了許多佛教界著名的人物,其中有東方佛教界最有名的人物龜玆人鳩摩羅什三藏。

◎附二︰羽溪了諦著‧賀昌群譯《西域之佛教》第一章第四節(摘錄)

西元前第三世紀中葉,由中印度而傳入於印度西北境之佛教,遂蔓延及於阿富汗斯坦、西土耳其斯坦及波斯之北部;同時傳布於迦溼彌羅及健馱羅之佛教,則普及於北印度全部。此兩支系統,互相牽連,開始東漸。而開此佛法東漸之端者,據云則為末田底迦(Majjhantika)及可利難陀(Kalinanda﹖)羅漢是也。茲錄《法顯傳》〈陀羅國〉條如次︰「眾僧問法顯︰佛法東過,其始可知耶﹖顯云︰訪問彼土人,皆云古老相傳,自立彌勒菩薩像,後更有天竺沙門,齎經律過此河(新頭河)者,像立在佛泥洹後三百許年,計於周氏平王時。由茲而言,大教宣流,始自此像。」

此所謂彌勒像者,據法顯所傳,昔陀歷(Darada)有羅漢以神通力,將一巧匠上兜率天觀彌勒菩薩長短色貌,還下,刻木作像,前後三上觀,然後乃成像,長八丈,足趺八尺。此像於隆安元年(397年)曾入西域,中國僧寶雲,亦嘗見之。梁‧寶唱撰《名僧傳》於〈寶雲傳〉云︰「於陀歷國見金薄彌勒成佛像,整高八尺,雲於像下,畢誠啟懺,五十日夜,見神光照燭,皎然如曙,觀者盈路,彼諸宿德沙門,並云靈輝數見。」如是,則此彌勒像造作之年代,蓋在佛滅後三百年之頃,則此像究為羅漢之何人所作,《法顯傳》中卻未言及。然玄奘謂此像之建立者,為末田底迦羅漢,云「自有此像,法流東派。」(《西域記》卷三〈烏仗那國〉條)又據《名僧傳》〈法盛傳〉云,法盛詣天竺,巡拜聖蹟之時,亦嘗於憂長國(Udyana)東北,得見以牛頭旃檀所作身長八尋之彌勒像,相傳謂此像乃佛滅後四八0年有可利難陀羅漢者,因濟眾生,於是昇兜率天,寫佛之真相,常放光明。若此等傳說確含有幾分真實則佛滅後三百年至四八0年間,迦溼彌羅及健馱羅之佛教,當為末田底迦及可利難陀宣化之力也;更由是而傳播於印度北境,為佛教流入東方之先河。可利難陀為何人,雖不可考,而末田底迦,實為阿輸迦王時代赴印度西北境而傳道之高僧,彼於陀歷建設彌勒像之事,是否為彼,亦不得而知之。然據梁‧寶唱所傳述,建此像者,雖明記其為可利難陀,但末田底迦,實為印度西北境最初之開教者,此為吾人熟知之事,至玄奘西行,謂此像為佛教東流之始,則此彌勒像與末田底迦是否有密切之關係,是亦不得而知也。總之,無論如何,法顯所謂陀歷、玄奘之所謂達麗羅(Dara-da),其位置在印度河最北之上流區域,即現今達列爾(Darel)之地。此地自迦溼彌羅及健馱羅之北部越大雪山,為出中央亞細亞之通路,故古代北印度之布教僧,亦於此渡印度河出國境而赴外國宣揚佛教。西元前70年左右,迦溼彌羅國之高僧毗盧折那(Vairochana,遍照)始來于闐國從事布教,彼亦通過此路,取徑於前述之南道而達于闐者。如是,則北印度之僧侶入新疆諸地而傳教之事,固甚早也。由北印度進入新疆所經過之要衝路線,自早已為佛教弘昌之地矣。玄奘西行時,其所經過之國如鉢鐸創那國(Badakshan)、屈浪拏國(Kuran)、達摩悉鐵帝國(Wakhan之南部)、商彌國(Mostoj)、朅盤陀國(Sarikol)諸國,皆行佛教,其國王亦咸崇信三寶;更有進者,達摩悉鐵帝國之都昏馱多(Kundūt)城中所建之伽藍,乃廢棄其距當數百年前其先王所信仰之邪教,自皈依佛教後始建立者;據云佛法興隆之後,又有距朅盤陀國都城東南三百里之地,有一羅漢,端坐於一大石室中,滅心入定,已經七百餘歲(《西域記》卷十二),則吾人對於瓦岡(Wakhan)峽谷地東西之通路,西元前第一世紀前後以來,佛教傳入之事,已可明瞭矣。其後,此一帶路線,佛教繁榮不替,吾人尚可以於各旅行者之記錄中考見,如塔士克干(Tashkurghan)及經流瓦岡峽谷地,沿判查布(Penjab)河之地,如Kila、Zanguebar、Kakah及Sumri,往往猶可考見佛教之廢址焉。而最初由北印度傳入新疆之佛教,則大多為小乘教,彼毗盧折那在于闐所宣布者,即小乘教是也,故初傳入於東土耳其斯坦之佛教,據現在之推測,皆迦溼彌羅系統之小乘教也。

然第三世紀之中頃,于闐及龜茲皆既盛行大乘教,是則當為西元後中印度、大月氏、安息、康居等地大乘教系之佛典已頻頻輸入之明證也。由以上諸國而赴新疆之沙門居士中,天竺、安息者,則經由前述之巴達克山(Bada-kshan),沿判查布河過瓦岡,越葱嶺,經葉爾羗附近之地而至于闐,是為取南道之路;康居大月氏者,則由巴爾克(Balkh)東北行,沿蘇爾克布(Surkāb)河北進,過卡剌退金(Karateghin),涉阿賴高原,更踰葱嶺東下而至喀什噶爾,是為取北道之路。東漢明帝永平年中,即西元第一世紀中葉,如大月氏來中國之傳道僧,皆經東土耳其斯坦地方而來者也。彼等沿途,對於宣傳佛化之事,當然極為努力,自可得而推定也。且當時,迢遙萬里而來中國傳教者,其為比較的與此等地方接近之國,自以大月氏之布教僧來者為多,而吾人考中國譯經史,則西元第二世紀之中葉以後,天竺、安息、康居之僧侶,亦相繼來此地傳教矣。

大月氏、康居、安息等之佛教,流傳入於新疆之事,可於晚近東西各國探險隊及土人於此一帶地方所發掘之文書佛典而證明者也。新發見之寫本中,尚有為此所未知之語言文字甚多,經泰西學者進行分析研究之結果,今日已多辨明其性質而得理解其意義矣。即所未知之語言──粟特(Sogdiana)語及睹貨羅(Tukhāra)語,據伯希和(Paul Pelliot)氏之考訂,謂為東方伊蘭(Irān)語。茲先略論粟特,粟特為康居國之一部,史稱為後康國者,即今撒馬耳干中部一帶之地,故粟特語者,實即縛芻(Oxu̇s)河流域及巴克特里亞(Bactria)之古代語也。原來康居族,長於商賈,行販於各地,往來於中亞及東亞通路之間,其所用語,夙為此等地方之一種國際語,即通用語也。現斯坦因(Stein)已於羅布泊至敦煌之古道,發見西元第一世紀頃以粟特語所書關於商業上之文書。復有斯坦因及德國探檢隊所發見以此種語所書之佛典殘片,伯希和氏據此復參照中國與西藏之譯本,曾發表關於佛教之短篇論文,現已出版矣。次略論睹貨羅語,此即中國所謂大月氏族之用語,以此語所寫之佛典,大多已於塔里木盆地之北庫車及吐魯蕃發見,據最近之報告,以睹貨羅語所書之波羅提木叉斷簡(依西耳文奈韋所考證,蓋與鳩摩羅什所譯薩婆多部之《十誦比丘戒本》相當),乃庫車人沙希阿利(Sahib Ali)者,於庫車附近發掘所得。最後略論東方伊蘭語,蓋即波斯古代用語,即中國所謂安息國之語言。以此語所書之卷軸,近已多在塔里木盆地南由和闐迄東敦煌間發見,伯希和氏所獲此種文書甚多。睹貨羅之佛典,其主要者,多發見於塔里木盆地之北,東方伊蘭語之文書,則大多於塔里木盆地之南發掘而得者。照上文所論,可見大月氏國人與安息國人所經行之路線,完全各異。則以大月氏、安息、康居文字所寫之佛典,於新疆所發掘者,吾人可以據此諸國之佛教而知古代佛教傳播於此等地方之情形也。然粟特語固屬於伊蘭語者,傳入佛教於東方之民族中,除大月氏而外,多以伊蘭語系之民族,此等民族於佛教東漸史上,殊不能忽視者也。而伯希和論佛教東來之際,伊蘭語系之民族,不獨為其媒介,且力誇示其功績。且謂與突厥(Turk)族之活動,蓋漠不相關,此論余個人甚為同意。

由是觀之,西域諸國所傳入中國之佛教,除由海路渡來者外,殆皆曾一度經由新疆之地而輸入者也。但以今推察,新疆與中國佛教之關係,則以西元第三世紀之中頃,此地之佛教,實已達於最隆盛之域。法顯入天竺之時,即西元第四世紀之初期,此地之佛教,猶呈極隆盛之狀,彼當時所見,於鄯善國條記云︰「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諸國俗人及沙門盡行天竺法,但有精麤。從此西行所經諸國,類皆如是」可知當時此地佛教之基石為如何牢固。法顯尚記有北道之烏夷國(Karashar),小乘教最為隆盛,南道之于闐國(Khotan)及子合國(Kargalik),則大乘教極佔優勢,而於竭叉國(Kāshgar),則記小乘教,亦甚昌隆。自是以後,北道則龜茲國為佛教之中心地,南道則于闐國為佛教之中心地,南北兩道之佛教,遂日趨於盛大之境。由此兩國而傳中國者,則為最重要大乘教是也。

〔參考資料〕 《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列傳〉;《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魏書》卷一0一一0三;《隋書》卷八十三〈西域列傳〉;《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列傳〉;《宋史》卷四九〈外國列傳〉(六);《絲路佛教》(《世界佛學名著譯叢》{55});《西域文化研究》第五冊〈中央アヅア佛教美術〉。


佐佐木教悟

日本佛教學者。大谷大學教授。滋賀縣人。西元1937年畢業於大谷大學。在學期間,師事以印度中觀、唯識文獻學研究而享譽國際的山口益,對《攝大乘論》一書特有心得。1944年以大日本佛教會留學僧的身分,留學泰國二年,寓居上座部僧院以體驗出家生活。1949年起一直在大谷大學講授佛教學。1958至1959年間,赴印度、東南亞等地作旅行研究。並曾任大谷大學學監、文學院長、文部省學術審議會專門委員。自1932年住持正覺寺以來,對寺中法務,以及佛教青年、婦女的教育工作,均不遺餘力。著有《南海寄歸傳講要》等書。


佛榭

法國東方學及佛教史學者,為佛教美術的權威。1895至1907年期間,數度前往印度、中南半島、爪哇等地作學術探險旅行,研究佛教圖像。1918至1926年,又赴印度、錫蘭、波斯、阿富汗、日本、中國等地,進行考古調查。其間,與哈鏗(Joseph Hackin)探勘喀布爾、大夏舊址時,在前人未到過的巴米揚(Bāmiyān)谿谷有重大的發現。歷任法國遠東學院院長(1901~1907)、巴黎大學印度學教授(1919)、東京日佛會館館長(1926)等職。

氏畢生致力於犍陀羅佛教美術的研究,主張該地佛教之美術係受希臘影響而成立。此種說法影響西歐印度學學者甚深。著述豐富,重要者有《Catalogue des Peintures Nepa-laises et Tibetaines》(尼泊爾與西藏的繪畫目錄,1897)、《Etudesur L'iconographieBuddhique de L'Inde》(印度佛教圖像研究,二卷, 1900~1905)、《L'Art Greco-Buddhique de Gandhāra》(犍陀羅的希臘佛教美術,三卷,1905~1951)及《La Vie deBuddha》(佛陀傳,1949)等書。


咒願

即沙門於受食等之際,隨施主之願,以簡單語句所作之祈願詞,略同於我國佛教界在法事圓滿之後所作的迴向頌。又稱祝願。《十誦律》卷三十八云(大正23‧272b)︰「僧飽滿食已,攝鉢洗手咒願,咒願已,從上座次第卻地敷而出。」依《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九載,咒願可得六德,即施主檀越可得信根成就、戒德成就、聞成就等三法;施物亦得色成就、味成就、香成就等三法。

按,食後作讚唄咒願之法,自古即行於印度婆羅門間,釋尊即沿用此法而為沙門之制。其後並廣為引用,凡說法、婚喪等諸事緣,皆可使用。如《五分律》卷十八云(大正22‧121c)︰「佛言,應作齊限說法,說法竟,應咒願。」

而有關咒願之文句,多半為一定之語句,稱為咒願文。《摩訶僧祇律》卷三十四〈明威儀法〉中列舉為亡人施福、為生子設福、入新舍設供、為估客旅行設福、為娶婦而施及為出家人布施等各類咒願文。其中,為亡人施福之咒願文云(大正22‧500b)︰「一切眾生類,有命皆歸死,隨彼善惡行,自受其果報,行惡入地獄,為善者生天,若能修行道,漏盡得泥洹。」又,《大宋僧史略》卷中舉赴請之咒願文云(大正54‧242a)︰「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時中,皆吉祥等。」

此外,《禪苑清規》卷一〈赴粥飯〉條,亦舉食時所用之咒願文(卍續111‧881下)︰「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生天,究竟常樂」、「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人天,普同供養」、「施者受者,俱獲五常,色力命安,得無礙辯」等。

〔參考資料〕 《中阿含經》卷四十一;《雜寶藏經》卷六;《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普曜經》卷七〈商人奉麨品〉;《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五、卷八;《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釋氏要覽》卷上;《禪林象器箋》〈諷唱門〉。


戒牒

指出家僧尼受戒後所得到的資格證明書。依《釋氏稽古略》卷三云(大正49‧840a)︰「宣宗(中略)大中十年,敕法師辯章為三教首座,初令僧尼受戒給牒。」可知給牒制在唐代已經盛行。當時僧尼出家、受戒所分別領那度牒(出家僧籍證明書)及戒牒,皆由官方頒發。且受戒時,須先呈驗度牒始能受戒。至明‧洪武、永樂年間(1368~1424),曾三次下令僧俗受戒者抄白牒文隨身攜帶,凡遇關津把隘之處,即驗實放行。此時戒牒乃成為僧尼旅行的護照。清初廢度牒,戒牒則改由傳戒寺院發給。民國以後,僅存戒牒制。且由中國佛教會統一頒予。

日本自奈良朝(710~784)以來,即實施具足戒牒。當時除東大寺戒壇院、筑紫觀世音寺、下野(栃木縣)藥師寺之外,其他寺院的授戒概不被承認。其後,叡山成立圓頓戒壇,促使菩薩戒牒亦告流行。其戒牒形式係首記受戒僧之年齡及本籍,次列戒和尚與傳戒師之名號。並經十師(三師七證)署名蓋印。此事原由太政官之治部省玄蕃寮所轄,後由僧綱發給。其後隨登壇受戒制度之衰微,證明書之制亦漸廢弛。

〔參考資料〕 小川貫弌〈中國現代の放戒と戒疤戒牒〉(《支那佛教史學》四卷三期);《三代實錄》卷十、卷四十二、卷四十七;《類聚三代格》卷三;《延喜式》卷二十一;《日本逸史》卷二十一。


沙畹

法國東洋學者。生於里昂,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1889年任職北京公使館,並從事學術調查。1893年任法蘭西學院教授。1904年,獨力編輯東洋學藝雜誌《通報》(Toung-pao)。1907年,再訪中國,從事碑文研究。嘗任法國學士院會員、亞細亞協會副會長、英國皇家亞細亞協會名譽會員等,聲譽卓著。1918年一月去世,享年五十四歲。

氏之著作包含《史記》之法文譯註,及我國摩尼教的研究等書。在佛教方面,曾將《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漢譯五百譬喻故事、《宋雲使西域記》、《悟空入天竺記》等書譯成法文,並加註釋。我國著名翻譯家馮承鈞曾將其《中國之旅行家》、《西突厥史料》諸書與〈宋雲行紀箋註〉、〈紙發明前之中國書〉等論文譯成中文行世。

◎附︰李璜〈法國漢學研究近況〉(摘錄自《法國漢學論集》)

沙畹的確可稱為西方(不只在法國)漢學界一位通儒,其所學既相當廣博,而研究又深細不茍,故為學成績,乃能光前裕後,造就四大高徒︰伯希和、馬伯樂、葛蘭言與戴密微,足使法國漢學能由廣識而又趨於專精,導啟了近三十年以來的西方漢學學風。我茲譯出一段戴氏表揚其師的話於下︰
「這半世紀中漢學權威人物,仍是愛都阿爾‧沙畹(Edward Chanannes,1865~1918),我的令人懷憶的老師,彼繼儒蓮擔任法蘭西學院講座,成為整個西方所稱道的中國研究的導師。我無法在此詳加分析其廣博的著述,彼雖以中國研究中的史學家見稱,然其研究乃及於中國學問的各方面。(中略)他得益於法國最高學府之一,巴黎的高等師範學院,其時該學府監督是一古代藝術史專家,因使沙畹的眼光早期便傾向於中國的研究上來。且其時法國文科為學的風尚是趣向於科學的歷史研究法,沙畹便受此十九世紀末期的學風寖潤,(而向中國史書去用力)。(中略)

(18)89,年方二十四歲,沙畹到了北京,在法國駐華使館任一閒職,三年工夫,得自由的去專心學問。他既正式受過中國教育,故回國後,立即得著一位中國學者的幫助(案這位中國學者是清末中國駐法使館任參贊的唐復禮先生)著手譯註司馬遷的《史記》這部法文漢學的巨著。以其精力過人,勇往而持續,(中略)又曾將《詩經》的全卷譯著完成,但未註釋,故今尚存手稿未印。1893,沙畹繼任法蘭西學院漢學講座,年才二十八歲。(中略)以其好友印度學家烈維(Syvain Lévi;1863~1935)相交密切之故,沙畹又不斷將中國佛教的高僧傳記翻譯出來,這是對於『無有歷史的印度』研究大有助益的(中略)。沙畹的佛學著述,後來由烈維加以補充,內容甚富,茲亦無法舉出其各篇名稱,而只是1910至1911年出版之中國三藏中選出的五百故事及其箴言共三卷,已足資紀念。

(19)07,沙畹復往北中國為考古之旅遊,歷經東三省、河北、山東、河南、陜西、山西,搜集中國古碑雕刻拓品,特別是對龍門與雲岡的石刻雕像,或拓或照,加以類別說明,實為西方學人有方法的研究中國石刻之創始者,惜其《北中國考古記》一書,並附圖片四九八張,於1913年出版,而並非全璧;至其《泰山》一書,亦為其考古時的觀感,專論中國帝王封禪之義,兼便於民間之『社』祭。(中略)我不打算將沙畹之著作於茲列述,但其《西突厥史料》,搜求考證之詳,鎔中西史地資料於一爐,而成功巨著,亦足不朽。(下略)」

〔參考資料〕 《歐米の佛教》;《史籍解題》。


河口慧海

日本學僧。慶應二年(1866)生於和泉國(大阪府)堺町。十五歲修習漢學。十七歲出家。明治二十一年(1888),入東京哲學館(東洋大學之前身)學習。後擔任黃檗宗羅漢寺住持。明治二十七年,從釋興然學習南方佛教,因而深感佛教原典之重要性,遂立志入西藏收集原典。

明治三十二年(1899),從尼泊爾單身入西藏。當時西藏對外國人的管制極嚴,慧海遂隱瞞自己的身份,假稱Śer-rab rgya-mtsho之藏名入色拉寺(Ser-ra)的學院學習喇嘛教,後因國籍被發覺而遭驅逐,遂於三十六年(1903)經印度歸國。回日本後,刊行《西藏旅行記》,頗引起世人的注意。翌年,又刊行《河口慧海師將來西藏品目錄》。

明治三十七年(1904)九月,欲再度入藏,途中,於尼泊爾蒐集大量梵文佛典抄本。大正二年(1913),再次入藏,四年,攜回班禪喇嘛贈與東京帝國大學的西藏譯寫本大藏經,以及他版大藏、佛像、佛畫、法器,乃至地質、動植物之標本等物。關於其所攜回的物品,據《美術資料》(大正六年)所載,有奈塘版、德格版、卓尼版、抄寫本等各種西藏大藏經,以及大量的藏外佛典,為日本帶回了豐富的西藏資料。

其後,講學於東京宗教大學(大正大學之前身),並致力於西藏文及梵文的佛典翻譯工作,並成立「佛教宣揚會」之組織。大正十五年(1926),提倡在家佛教而捨戒還俗。昭和十年(1935),又經由北京入內蒙古探察。晚年為東洋文庫編纂《藏和大辭典》。昭和二十年二月二十四日逝世,享年八十。

其著作,除上述之外,尚有《西藏文典》、《正真佛教》等。翻譯有《奈塘版西藏大藏經甘珠爾目錄》、《漢藏對照國譯維摩經》、《漢藏對照國譯法華經》、《漢藏對照國譯勝鬘經》、《入菩提行論》、《法句經》等書。又,其一生所蒐集之梵文典籍、西藏大藏經、西藏文典籍等資料,分別收藏於東京大學、東洋文庫、大正大學等處。


法顯

東晉僧。俗姓龑,平陽郡武陽(今山西省襄丘縣)人。兄弟四人,其中三人都於幼年死亡,父母擔心他也會夭折,三歲時便把他度為沙彌。嗣因他在家患重病,送到寺院裏住就好了,從此他便不大回家。父母死後,便決心出家,二十歲時受比丘戒。他常慨嘆律藏傳譯未全,立志前往印度尋求。晉安帝隆安三年(399),他約了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四人,一同從長安出發。

當時河西走廊一帶,有許多民族割據建國,各自為政,行旅很受影響。法顯等經過了迄伏乾歸割據的范川(今甘肅省榆中縣東北)後,隆安四年(400)的夏天在張掖和另一批西行的僧人寶雲、智嚴、慧簡、僧紹、僧景等五人相遇。秋間到達敦煌,得到敦煌太守李浩的供給,法顯等五人先行,沿著以死人枯骨為標識的沙磧地帶走了十七天,到達鄯善國。大概因為前途阻梗難行,他們便轉向西北往𠌥夷,又遇著寶雲等。時𠌥夷諸寺都奉行小乘教,規則嚴肅,漢僧到此不得共處。法顯等(此時智嚴、慧簡、慧嵬三人返高昌,只餘七人同行)得到符公孫供給,又折向西南行,再度在荒漠上走了一個月零五天,約於隆安五年(401)初到達于闐國。慧景、道整隨慧達先走,法顯等留在那裏等著看四月一日至十四日的行像盛會。會後,僧紹去罽賓,法顯等經子合國南行入葱嶺,在於麾國過夏。山行二十五日,到了和印度接境的竭叉國與慧景等會合,在那裏參加了國王舉行的五年大施會。

晉‧元興元年(402),法顯等度過葱嶺,進入北印度境,到了陀歷國。又西南行,過新頭河,到達烏萇國,即在該地過夏。其後南下經宿呵多,竺剎尸羅、健陀衛到弗樓沙;寶雲、僧景隨慧達回國,慧應在此國佛鉢寺病故,慧景、道整和法顯三人,先後往那竭國小住。元興二年(403)初,南度小雪山,慧景凍死,法顯等到羅夷國過夏。後經過西印跋那國,再度新頭河到毗荼國。從此前進入中印摩頭羅國,過蒱那河東南行,於元興三年(404)到達僧伽施國,在龍精舍過夏。又東南行經罽饒夷等六國,到達毗舍離,度恒河,南下到摩竭提國巴連弗邑。又順恒河西行,經迦尸國波羅捺城,再西北行到達拘睒彌國,他在這些國家,瞻禮了佛陀遺蹟,並聽到了關於南印達嚫國的情況和大石山五層伽藍的傳說。晉‧義熙元年(405),他再回到巴連弗邑,在這裏住了三年(405~407),搜求到經律論六部,並學習印度語文,抄寫律本,達到他求法的素願。這時他唯一的同伴道整,樂居印度,法顯便獨自準備東還流通經律,東下經瞻波國,於義熙四年(408)到達東印多摩梨帝國,在此為了寫經和畫像,又住兩年(408~409)。

義熙五年(409)冬,法顯從多摩梨帝國海口搭商人大船西南行,離印度往獅子國(斯里蘭卡)。義熙六年(410),他在獅子國都城觀看了三月出佛牙的盛會,並為繼續搜求經律在此住了兩年(410~411),抄得四部,乃準備歸國。義熙七年(411)秋,他搭了載客二百餘人的大商船泛海東行歸國,途遇大風,在海上漂流了九十天,到了南海的耶提婆,在此住了五個月。義熙八年(412)夏初,他再搭乘大商船,預計五十天航達廣州,即在船上安居,不料航行一個多月,又遇暴風雨,船上諸婆羅門認為載沙門不利,商量將法顯留在海島邊,幸虧法顯從前的施主仗義反對,得免於難。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漂流,終於航抵青州長廣郡牢山(今山東省即墨縣境)南岸。法顯前從長安出發,途經六年,才到印度的中部,在那裏逗留了六年,歸程經師子國等地,又三年才回到青州,前後經過了十五年,遊歷所經將近三十國,這是以往求法僧人所沒有過的經歷。法顯到達青州的消息,被太守李嶷聽到了,便迎法顯到郡城住了一冬一夏。義熙九年(413)秋間,法顯南下赴晉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巿)。他在道場寺會同佛馱跋陀羅及寶雲等從事翻譯。從前和法顯一同西行求法的,先後有十人,或半途折回,或病死異國,或久留不還,只有法顯一人,孜孜不倦,終於完滿夙願,求得經律,又冒了海行的危險回到祖國,翻譯流通,這種勇猛精進為法忘身的精神,真足為後人所取法。他在建康約住了四、五年,於譯事告一段落之後,又轉往荊州辛寺,後在那裏逝世。

法顯西行的目的原在尋求戒律,當時北印度佛教律藏的傳授,全憑師師口傳,無本可寫。他到了中印巴連弗邑摩訶衍僧伽藍才抄得最完備的《摩訶僧祇眾律》(其本傳自祇洹精舍);又抄得《薩婆多眾鈔律》一部(即《十誦律》)約七千偈,這都是當時所通行的本子。此外還得著《雜阿毗曇心》約六千偈,《方等般泥洹經》約五千偈及《摩訶僧祇阿毗曇》等。法顯後來又在師子國抄得《彌沙塞律》,又得著《長阿含》、《雜阿含》和《雜藏經》,都帶了回來。這些都是中土舊日所無的大小乘三藏中的基本要籍。其《涅槃》一經,首唱佛性(即如來藏)之說,而又不許闡提成佛,保存經本原來面目,更為可貴。他在建康道場寺和佛馱跋陀羅共同譯出的有下列五部︰《摩訶僧祇律》四十卷、《僧祇比丘戒本》一卷、《僧祇尼戒本》一卷、《大般泥洹經》六卷、《雜藏經》(勘同《鬼問目連經》一卷)。

這些譯本,由法顯在場共同斟酌,譯文都很樸素而傳真,別成一格。此外,舊傳他還共佛馱跋陀羅譯出《雜阿毗曇心論》十三卷,其本早佚,確否待考。至於他帶回的《彌沙塞律》,後於劉宋‧景平元年(423)由罽賓律師佛陀什譯出;《雜阿含經》亦於劉宋‧元嘉十二年(435)由求那跋陀羅譯出。又元嘉十年(433)印度三藏僧伽跋摩補譯《雜心論》(原經求那跋摩翻譯未畢),他所依據的也許就是法顯從印度抄寫帶回的梵本。《長阿含經》在法顯回國的次年(413)由罽賓婆沙師佛馱耶舍在長安依另一底本譯出,法顯的抄本埋沒未傳。

此外,法顯還詳述西行求法的經歷,留下了《歷遊天竺記傳》一卷。此書成於義熙十二年(416),為中國古代以親身經歷介紹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情況的第一部旅行記。它對於後來去印度求法的人,起了很大的指導作用。同時在他的記載裏,還保存了有關西藏諸國的許多可貴的古代史地資料。因此,近代有英、法文等譯本,極為各國歷史學者和考古學者所重視。(游俠)

〔參考資料〕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三、卷八;《高僧傳》卷三;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二章;任繼愈編《中國佛教史》第二卷第三章。


烈維

法國的印度學、佛教學、東洋學大師。1884年出任亞細亞協會會員。此後歷任高等研究學院講師、法蘭西大學教授等職。講授梵語、梵文學、宗教學等課。1897年東渡印度,在尼泊爾停留,獲得甚多梵文寫本。翌年經日本回法國。從事於梵書、梵文敘事詩、東西交通史、梵藏漢佛典的比較對照、梵文校訂、吐火羅語等方面的研究,為學術界提供甚多資料。

1921年,應泰戈爾之邀,赴印度講學,再度在尼泊爾收集梵文資料,並經過印度、中國、日本、俄國。兩三年後回法國,出任高等研究學院之宗教系主任。並繼續從事古代印度與中亞等地的研究,以及梵文佛典的出版事宜。

1925年出任亞細亞協會副會長,1927年任日法會館館長而第三度赴日本,曾與高楠順次郎博士共同企劃編纂法文的佛教辭典《法寶義林》。翌年,經爪哇、尼泊爾等地回國,旋出任亞細亞協會會長,並活躍於巴黎大學所開設的印度文明學會。1935年十一月六日逝世。

烈維一生之主要業績,為對印度史紀年給予新的檢討、確立綜合性的印度文化研究,以及梵文佛典、漢文佛典的發現與校訂刊行,並成功地解讀中亞的吐火羅語,對印度與歐洲之比較語言學領域有很大的貢獻。

◎附︰狄雍(J. W. de Jong)著‧霍韜晦譯《歐美佛學研究小史》第二章(摘錄)

烈維的重要性並不限於佛教,在這方面他所做的工作實有長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亦不限於歐洲,而是遠及印度和日本。1927年,烈維回憶起兩位日本西本願寺的僧人︰藤島了隱和藤枝澤通,如何在1887年時成為他的學生的事。他們可能在把他的注意力引向佛教研究方面有過貢獻。烈維自己沒有寫過通論性的佛學著作,但是他的天才卻使他不斷地有所發現;他的成績亦一直刺激著多方面的研究。他很快就了解到漢語不但對佛學研究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印度歷史亦然。他以自己的工作為例,說明了印度、西藏和中國資料對於佛學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

烈維深為馬鳴所吸引。1892年,他出版了馬鳴的《佛所行讚》第一品的原典和譯文;但他後來放棄了校訂全書的計劃而將之讓與高威爾(Cowell)。不過在他的早期作品之中,烈維已經研究及歷史上有關馬鳴、迦膩色迦王和印度塞西亞人(Indo-Scythians)的各種問題。1898年,他第一次到尼泊爾旅行,即欲找尋馬鳴的《莊嚴經論》(Sūtralaṁkāra)的梵文原本。結果他得到了無著的《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抄本,並於1907和1911年,先後將之校訂、翻譯出版。這是瑜伽行派典籍中最先出版的一本書。他對馬鳴的研究,結果在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書中發現了《天譬》(Divyāvadāna)的二十六個故事。此外,烈維所寫的一篇論文補充了艾德雅‧雨伯(Édouard Huber,1879~1914)已經著手了的研究。雨伯所作的《莊嚴經論》的翻譯(Paris,1908),成為烈維探討馬鳴和他的《莊嚴經論》的長篇論文的出發點。1922年,烈維在尼泊爾發現了一份《諸法集要經》(Dharmasamu ccaya)稿本,裏面包括了《正法念處經》(Saddharmasmṛtyupasthānasū-tra)的頌文。但早在1918年他所寫的一篇著名的論文中,他已經把《正法念處經》中有關贍部洲(Jambudvipa)的記述與《羅摩衍那》(Rāmāyaṇa)中的〈方國記〉(Digvarna-na)加以比較。憑藉一些不太有力的根據,他又把馬鳴的名字與《正法念處經》連在一起。1926年,呂德斯發表了《大莊嚴經論》的梵文斷簡,同時對此書的題名和作者提出疑問。此後數年,不少學者加入這場論辯之中。現在看來,烈維對馬鳴的主張是過份了些,但他對馬鳴的傾倒卻使許多重要資料露了光。

1922年,烈維在尼泊爾發現了世親的《唯識二十論》和《唯識三十頌》,這對瑜伽行派的認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烈維所發現的最重要的典籍之中,一些已由他的學生出版。如菲歷克‧羅哥特(Félix Lacote,1873~1925)即將覺主(Buddhasvāmin)的《廣譚歌集》(Bṛhatkathāślokasaṁgraha)校訂、翻譯出版(Paris,1908~1929),由此打開對素負盛名的Bṛhatkatha(譯者按︰即廣演或廣收故事之意)研究的新局面。山口益在1934年亦將安慧(Sthiramati)的《中邊分別論釋疏》(Madhyāntavibhā gaṭīkā)校訂出版(名古屋,1934;再版,東京,1966)。

此外,烈維對在中亞細亞發現的梵文及龜茲文寫本亦深感興趣。皮謝爾(Pischel)所發表的《雜阿含》(Saṁyuktāgama)的梵文斷簡(SPAW,1904),使德國的吐魯番探險隊所獲得的梵文寫本開始得到出版。烈維指出︰在漢譯傳本中與Saṁyuktāgama對應的典籍已經存在。這一發現,對佛教經典的歷史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研究各種佛教聖典或稿本時,烈維強調︰不論是在聖典的歷史或是在比較研究方面,不同部派的傳本的發現都是重要的。有關他所校訂的梵文和龜茲文斷簡,我們必須參考《佛教文獻目錄》(BibliographieBouddhique)卷七至卷八中所收屬於他的著作目錄(Paris,1937)。至於其餘他所寫的論文,我們在此僅提兩篇與佛教經典歷史有密切的關係的︰一篇是討論聖典成立以前的語言,另一篇是研究由拘底迦那(Koṭikarṇa,譯者按︰疑為人名)誦出的原典。1928 年,烈維探訪巴里島(Bali)和爪哇。在巴里島,他獲得當地僧人的信賴,收集了好些讚歌(Stotra),後來發表在〈巴里島的梵典〉(SanskritTexts from Bali ,Baroda,1933,GOS,LXVII)一文中。當他探訪波羅浮屠(Boro-budur),對下層回廊作調查研究時,他發覺那些彫刻師正在利用一本有關業報的經典作題材,而這本經典,在他最後一次訪問尼泊爾時恰好發現了一份抄本。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行腳

禪僧為了尋師訪友及求證佛法而到處旅行


[國語辭典(教育部)]

(二)ㄅㄤˋ, [動]

在旁隨行。《周禮.地官.牛》:「凡會同軍旅行役,共其兵車之牛,與其牽徬以載公任器。」漢.鄭玄.注:「居其前曰牽,居其旁曰徬。」



ㄊㄨㄢˊ, [名]

1.圓球形物體。如:「粉團」、「紙團」、「蒲團」、「麵團」。

2.有組織的一群人,可以一起運作或活動。如:「社團」、「馬戲團」、「旅行團」、「合唱團」。

3.聚合物。如:「疑團」、「冷氣團」、「星團」。

4.軍隊編組建制的單位。歷代不一。陸軍介於師、旅之間,三營為一團,現已取消不用。

5.量詞。計算團狀物的單位。如:「一團毛線」、「兩團泥巴」。

[動]

1.搓弄、揉合。如:「團泥球」、「團紙團」。漢.崔寔〈四民月令〉:「齊人呼寒食為冷節,以麴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

2.聚集、結合。如:「團結」。唐.張說〈東都酺宴〉詩四首之三:「爭馳群鳥散,鬥伎百花團。」

3.估量、猜度。《董西廂.卷六》:「舊日做下的衣服件件小,眼謾眉低胸乳高,管有兀誰廝般著,我團著這妮子做破大手腳。」



ㄏㄨㄢˊ, [名]

1.玉石雕琢成中央有孔的圓形玉器。如:「玉環」。《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有環,其一在鄭商。」《荀子.大略》:「絕人以玦,反絕以環。」

2.泛稱圓圈形的東西。如:「門環」、「耳環」、「指環」、「刀環」。

3.關鍵。如:「這個計畫能否如期完成,工作人員的配合是很重要的一環。」

4.姓。如漢代有環饒。

[動]

圍繞、包圍。如:「環島旅行」。《孟子.公孫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荊軻傳》:「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

[形]

四周、周圍。《元史.卷一四三.余闕傳》:「乃集有司與諸將議屯田戰守計,環境築堡寨,選精甲外扞,而耕稼于中。」



ㄔㄨㄥ, [動]

1.把穀物以杵臼搗去皮殼。《說文解字.臼部》:「舂,擣粟也。」如:「舂藥」。唐.張籍〈羈旅行〉:「主人舂米為夜食,晨雞喔喔茅屋傍。」

2.突擊、刺擊。《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富父終甥,舂其喉,以戈殺之。」唐.白居易〈潛別離〉詩:「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舂斷連理枝。」

[名]

古代的一種刑罰。婦女犯罪時以舂米代替軍役。《周禮.秋官.司厲》:「其奴,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



ㄧㄡˊ, [動]

1.遨遊、玩耍。如:「夜遊」。《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唐.杜甫〈滕王亭子〉詩二首之一:「人到于今歌出牧,來遊此地不知還。」

2.旅行。《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唐.于武陵〈訪道者不遇〉詩:「及戶無行跡,遊方應未歸。」

3.交往、結交。如:「交遊」。《孟子.盡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

4.行走。如:「遊行」。《禮記.曲禮上》:「遊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寢毋伏。」唐.孔穎達.正義:「遊,行也。」

5.閒逛。通「游」。如:「遊蕩」。《書經.五子之歌》:「乃盤遊無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6.求學。《孟子.盡心上》:「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玄自遊學十餘年,乃歸鄉里。」

7.求仕、做官。《戰國策.秦策二》:「王獨不聞吳人之遊楚者乎?」漢.高誘.注:「遊,仕也。」

8.說服。如:「遊說」。《文選.李康.運命論》:「張良受黃石之符,誦三略之說,以遊於群雄。」

9.自由運轉。參見「遊目」、「遊刃有餘」等條。


巴多尼(Pompeo Girolamo Batoni)

ㄅㄚ ㄉㄨㄛ ㄋㄧˊ
人名。(西元1708~1787)義大利畫家。早年學習古代雕刻及拉斐爾作品。因不滿當時繪畫界裝飾性的風潮,因而在作品中突顯其新古典主義的畫風。代表作有〈魔術師西蒙的墮落〉、〈高貴的旅行者〉。


北極星

ㄅㄟˇ ㄐㄧˊ ㄒㄧㄥ
星名。最近北極的明星,距北極一度十三分,差不多正對著地軸。以往航海和旅行者認為其位置不變,故以它來辨認方向。其實北極星並非固定不變,今所見北極星是小熊座α星。也稱為「北辰」。


板兒車

ㄅㄢˇㄦ ㄔㄜ (變)ㄅㄚˇㄦ ㄔㄜ, 1.平板三輪車。如:「那兒停了一輛板兒車。」

2.一種早期的硬座旅行列車。


畢業旅行

ㄅㄧˋ ㄧㄝˋ ㄌㄩˇ ㄒㄧㄥˊ
學生為慶祝畢業而舉辦的旅行活動。如:「這次的畢業旅行,真是令人難忘。」


布勞恩(Wernher Braun)

ㄅㄨˋ ㄌㄠˊ ㄣ
人名。(西元1912~1977)美籍德裔火箭專家。對近代火箭發展貢獻極大,被尊稱為「近代的火箭之父」。早年加入德國著名的「太空旅行協會」,跟隨歐培斯做研究;後因反對希特勒而投靠美國。於西元一九五八年,發射美國第一枚人造衛星;又於一九六九年,使三位美國太空人登上月球,實現人類登陸月球的願望。曾獲得多個國家的學會授予獎章與榮譽。


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ㄆㄚˋ ㄍㄜˊ ㄋㄧˊ ㄋㄧˊ
人名。(西元1782~1840)義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十五歲開始旅行演奏,技巧卓絕,後被譽為小提琴之王。作品有威尼斯狂想曲、女巫之舞等。也譯作「巴加尼尼」。


跑海

ㄆㄠˇ ㄏㄞˇ
四處旅行做生意。《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你算我們廟裡他們爺兒五哇,除了二師傅他是在外頭跑海走黑道兒的,三兒小呢?」


平安險

ㄆㄧㄥˊ ㄢ ㄒㄧㄢˇ
指保險人於被保險人遭受外來突發的意外事故,導致身體遭受傷害、殘廢或死亡時,負給付責任的保險。一般可分為普通平安保險、團體平安保險、旅行平安保險、職業平安保險等四種。平安保險的給付,通常包括死亡保險金、殘廢保險金以及醫療保險金等三項給付。也稱為「傷害保險」、「意外險」。


蘋果子姜尼(Apple Seed Johnny)

ㄆㄧㄥˊ ㄍㄨㄛˇ ㄗˇ ㄐㄧㄤ ㄋㄧˊ
(西元1774~1845)美國人約翰查普曼的別名。姜尼經常穿著破爛、光著腳,頭上頂著一隻舊鍋當帽子,帶著一袋蘋果樹的種子,在各處鄉間旅行。不管走到那裡,他都種下蘋果種子,有時用蘋果子換點食物,遇到貧窮人家就贈送,他希望每個家庭都有蘋果花看,有蘋果吃。因為早期移民們生活寂寞,大家都歡迎這位姜尼的來訪,連小孩們都喜歡,故稱他為「蘋果子姜尼」。


馬可波羅(Marco Polo)

ㄇㄚˇ ㄎㄜˇ ㄅㄛ ㄌㄨㄛˊ
人名。(西元1254~1324)義大利人。西元一二七五年來中國,元世祖召詢西方文化狀況,授給官職,仕元凡二十餘年始歸。後值熱那亞戰爭,被俘,在獄二年,口授旅行中所見所聞,由同囚的人筆記,盛道東方的繁華富庶,啟發日後許多航海家探航的動機。也譯作「馬哥波羅」、「馬哥孛羅」。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ㄇㄛˋ ㄓㄚˊ ㄊㄜˋ
人名。(西元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四歲習琴,五歲即能作曲,六歲開始旅行演奏,被譽為「音樂神童」。音樂風格具有純粹的音樂性,表現音樂本身的至真、至善與至美,為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定了近代協奏曲形式,並繼海頓之後,豐富了交響曲與室內樂的表現力。作品有歌劇《魔笛》、交響曲〈巴黎〉、合唱曲〈聖體頌〉、〈小夜曲〉十餘首等。也譯作「莫差特」、「莫差爾特」。


滿擬

ㄇㄢˇ ㄋㄧˇ
本來打算要做什麼。如:「我滿擬去旅行,沒想到公司突然有事,只得取消了。」


蜜月橋牌

ㄇㄧˋ ㄩㄝˋ ㄑㄧㄠˊ ㄆㄞˊ
一種兩個人玩的橋牌。因新婚夫婦在蜜月旅行中多玩此種遊戲,故稱為「蜜月橋牌」。


帆布袋

ㄈㄢˊ ㄅㄨˋ ㄉㄞˋ
用帆布製成的袋子。堅固耐用,兼可防水。如:「他常背著一個帆布袋,到處去旅行。」


返程

ㄈㄢˇ ㄔㄥˊ
歸程、歸途。如:「我們年度旅行,往經陸路,返程經水路,兩種風光景致,煞是好看。」也作「返路」。


風塵

ㄈㄥ ㄔㄣˊ, 1.疾風。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諷刺之禍,速乎風塵。」

2.比喻流言蜚語。《南齊書.卷四七.謝朓傳》:「遂復矯構風塵,妄惑朱紫,詆貶朝政,疑閒親賢。」也作「風塵之言」。

3.世俗。唐.高適〈封丘作〉詩:「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4.形容兵亂。唐.杜甫〈野望〉詩:「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5.比喻旅行的勞累。如:「風塵僕僕」。

6.花街柳巷,妓女的生活。宋.嚴蕊〈卜算子.不是愛風塵〉詞:「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7.官途。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