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度牒在我國或日本,由官方頒發出家得度僧侶之證明書,稱為度牒。北魏時代即存此制。唐開元十七年(729)下詔令天下僧尼每三年造籍冊,天寶六年(747)令天下僧尼隸屬於兩街功德使,並由尚書省祠部司出具,稱祠部牒,僧尼以此牒為身分憑證,可免徭役。宣宗大中十年(856)開始授予受戒者證明文書,稱戒牒。無度牒之僧侶,稱私度僧,並不為官方所承認,迄清代為止,代代沿用。至民國以後,始由中國佛教會授予;然今所發者為戒牒,而非度牒。 一般而言,度牒頒予試經(得度之際,作讀經或解釋經論之試驗)合格者,然其他仍不免趨附特恩、納金(繳納香水錢以購度牒之事)等情況。如唐肅宗至德元年(756)為得軍資,以宰相裴冕之奏,納錢一百緡者,發給度牒,准予剃髮,此為鬻度牒之始。至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七月,一說英宗治平四年(1067)十月,因歲饑河決,用司諫錢輔之言,再行鬻度牒,後其風不絕,且偽造者甚多,故於南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八月,採朱異之議,使用綾牒。南宋亦有濫售度牒之例,史稱免丁錢或清閒錢。又於唐代以後,牒本用絹本,至宋真宗,改用為紙本。從當時祠部所頒發之牒本,可知於天禧三年(1019)一年,全國度僧人數多達二十三萬。至宋神宗時,度牒之情形更為一般化,而開始發行「空名度牒」,即牒本上不記法名之空牒。 佛祖統紀卷四十七紹興十五年條下記載(大四九‧四二五下):「敕天下僧道,始令納丁錢,自十千至一千三百,凡九等,謂之清閑錢。年六十已上及殘疾者,聽免納。」此外,僧侶行腳之際,須隨身攜度牒,掛搭時以示維那,以證其為公度之僧。 日本自奈良朝以後,於得度時先頒度牒,受戒時授給戒牒。其後,制度鬆弛,鎌倉時代,佛乘禪師慧廣即於同一日頒給度牒及戒牒。明治以後則依各宗管長慣例授予。〔敕修百丈清規卷下大眾章沙彌得度、兩序章維那、大宋僧史略卷中祠部牒附〕(參閱「戒牒」2914) p37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