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寂定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離妄心妄想云寂定。無量壽經上曰:「廣普寂定深入菩薩法藏。」淨影疏上曰:「一切法中不起妄想名廣寂定。」


[佛光大辭典]

梵語 samādhi。指禪定之境。謂於諸法不起妄想妄念。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廣普寂定,深入菩薩法藏。」又於密教,指寂靜清涼之三昧。大日經疏卷四(大三九‧六二二下):「於北方觀不動佛,作離熱清涼住於寂定之相。」 p4503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不動定

(術語)不動尊所住之禪定也。大菩提心為體,大菩提心,本性清淨,無為寂定,故謂之不動定。底哩三昧耶經曰:「不動者是菩提大寂定義也。」


入定作論

(故事)西域記十曰:「陳那菩薩者,佛去世後承風染衣,智願廣大,慧力深固,愍世無依,思弘聖教。以為因明之論,言深理廣,學者虛功,難以成業。乃匿幽巖,棲神寂定,(中略)放大光明,照燭幽昧。時此國王深生尊敬,見此光明相,疑入金剛定,因請菩薩證無學果。陳那曰:吾入定觀察,欲釋深經,心期正覺,非願無學果也。王曰:無生之果,眾聖攸仰,斷三界欲,洞三明智,斯盛事也,願疾證之。陳那是時心欣王請,方欲證受無學聖果。時妙吉祥菩薩知而惜焉,欲相警誡,乃彈指悟之而告曰:惜哉!如何捨廣大心為狹劣志?從獨善之懷,棄兼濟之願。(中略)陳那菩薩敬受指誨,奉以周旋。於是覃思沈研,作因明論。」


十事功德

(名數)菩薩修行涅槃經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聞所不能開者。(中略)斷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來之密義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見、聞、到、知也。三、第三功德有三事:得第一義慈,得菩薩所緣之慈,得菩薩無緣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難傾動,生自身決定之想,見福田及非福田,修淨佛土,滅除有餘,斷除業緣,修淨淨身,了知諸緣,離諸怨敵,斷除二邊。五、第五功德有五事果:諸根完具,邊地不生,諸天愛念,常為天魔沙門婆羅門等所恭敬,得宿命智。六、第六功德有一事:得金剛三昧,安住此中,悉能破散一切諸法,見一切法皆是無常,皆是動相,恐怖之因緣病苦,念念滅壞,而無有真實。七、第七功德有四種之法:為大涅槃之近因,善友親近,專心聽法,繫念思惟,如法修行。八、第八功德有五事:斷除五事,斷除色受想行識之五陰,而不見其相,遠離五事,遠離身等五見,成就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六法,修習知定,寂定,身心受快樂定,無樂定,首楞嚴定五種禪定,守護菩提心,菩薩守護此菩提心,猶如世人守護一事。九、第九功德初發之五事:悉能成就,信,直心,戒,親近善友,多聞是也。十、第十功德有一事,菩薩修習三十七品入於大涅槃之常樂我淨,為諸眾生分別解說大涅槃經,顯示佛性,自南本涅槃經十九至已下二十四皆廣說之。


十通

(名數)一宿命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天眼通,五現神力,六現多身,七往來速疾,八能莊嚴剎土,九現化身,十漏盡通。見華嚴離世間品。又華嚴經說十通:一他心通。二天眼自在清淨通。三宿住智通。四知劫通,知久遠劫之事也。五天耳智通。六無體性智通,通達諸法無性之理而變現自在,廣利群生也。七善分別語言通,能通達一切之語言也。八色身智通,能無色現色而無留礙也。九一切法通,通達一切法之事理而無不知也。十滅定智通,滅定者大寂定也。大寂定中能現諸威儀而定散無礙也。見華嚴大疏三十一。

(名數)見五通條。


叉手

(雜語)叉手乃吾國之古法,即拱手也。洪武正韻曰:「叉手相錯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然竺土之法,叉手之禮,合掌交叉中指者,單曰叉手,亦曰合掌叉手。方等般泥洹經上記阿難禮空無菩薩曰:「叉十指說是偈言:其雄根為寂定,空無出大光明,我為勇猛叉手,為師子大吼禮。(中略)佛告阿難:汝用是叉手功德,我般泥洹後,六月中當獨作佛,天上天下人皆當稽首向汝作禮。」觀無量壽經曰:「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此合掌有深意,見蓮華合掌條。


大寂定

(術語)或曰大寂室三昧。或曰大寂靜妙三摩地。如來所入之禪定也。離一切散動,究竟寂靜。謂之大寂。梵語曰三昧或三摩地,譯為定。如來會曰:「世尊今日入大寂定,行如來行。」舊譯仁王經上曰:「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新譯仁王經上曰:「爾時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靜妙三摩地。」涅槃經三十曰:「我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大寂室三昧

(術語)見寂定條。


大寂靜妙三摩地

(術語)見寂定條。


天鼓雷音佛

(佛名)Divyadundubhimeghanirghoa胎藏界五佛之一。住於中臺八葉院北方之葉上。結金剛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剛界謂之不空成就,即與釋迦同體。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經真言品稱為不動佛,同入秘密曼荼羅位品稱為鼓音如來。善無畏三藏以為不動(梵語阿)之名,或為義立,或為經文之誤,天鼓雷音之名,出於秘藏記。若約於義立,則稱涅槃不生不滅之德謂之不動。鼓音之義,如天鼓之無形相,而能一切法音。佛之大涅槃作無作之妙用,非如小乘之寂滅,故以天鼓為譬也。大日經疏四曰:「次於北方觀不動佛作離熱清涼住於寂定之相,此是如來涅槃智,是故義云不動,非其本名也。本名應云鼓音如來,如天鼓都無形相亦無住相而能演說法音,警悟眾生。大般涅槃亦復如是,非如二乘永寂,都無妙用,故以為喻也。」同入秘密曼荼羅位品疏(疏卷十六)曰:「北方鼓音佛(前為阿今改置此名也)。」同疏二十曰:「又前云北方阿者,經誤也。此是瑜伽義,與此不相應,以鼓音佛為定也(此二處之文,指前段謂為北方不動佛之經文以阿此翻不動也)。」秘藏記末曰:「北方天鼓雷音如來,赤金色,入定之相。」


禪心

(術語)寂定之心也。李頎題璿公山池詩曰:「片石孤峰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劉長卿宿北山禪寺蘭若詩曰:「密行傳人少,禪心對虎閑。」


等覺

(術語)佛之異稱。等者平等,覺者覺悟,諸佛覺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覺。智度論十曰:「諸佛等,故名為等覺。」往生論注下曰:「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是故諸佛如來名為等覺。

又大乘階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之菩薩曰等覺。是菩薩之極位也。即滿足三祇百劫之修行,別教之菩薩斷十一品之無明,圓教之菩薩,斷四十一品之無明,將得妙覺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故謂之等覺,又名一生補處、金剛心、有上士、無垢地等。四教儀四曰:「若望法雲,名之為佛。望妙覺,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止觀一曰:「究竟即菩提者。等覺一轉入於妙覺。」瓔珞經上曰:「所謂等覺性中有一人,其名金剛慧幢菩薩。住頂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剛三昧。(中略)坐佛道場超度三魔,復住壽萬劫,化現成佛,入大寂定。等覺諸佛二諦境界外非有非無無色無心因果,二習無有遺餘。」


[續一切經音義]
烏長國

正云烏仗那梵語西域記云國周五千餘里崇重佛法敬信大乘舊有伽藍一千四百所僧徒一萬八千人竝學大乘寂定為業善誦其文戒行清潔特閑禁呪也


[佛光大辭典]
十功德

功即功能,能破生死、得涅槃、度眾生。此功乃善行利德,故稱功德。又作十德、十事功德。據大般涅槃經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載,菩薩因修行大涅槃經,可得十事之功德。即:(一)入智功德,觀解趣實,稱為入智。若辨其相,有五種差別:(1)未聞者能得聞,(2)已聞能為利益,(3)能斷疑惑之心,(4)慧心正直而不曲,(5)能知如來之密藏。其中,(1)為聞慧,(2)、(3)為思慧,(4)為修慧,(5)為證智。

(二)起通功德,妙用隨緣,稱為起通。其五種差別為:(1)昔不得而今得,(2)昔不到而今到,(3)昔不聞而今聞,(4)昔不見而今見,(5)昔不知而今知。其中,(1)、(2)為身通,(3)為天耳通,(4)為天眼通,(5)為他心通、宿命通。

(三)大無量功德,化心深廣,稱大無量。即菩薩無緣大悲心,如虛空無所分別,而能普益一切眾生。

(四)十利益成就功德,行德建立,稱為利益成就。有十種差別:(1)根深難拔,(2)於自身生決定想,(3)不觀福田及非福田,(4)修佛淨土,(5)滅除有餘,(6)斷除業緣,(7)修清淨身,(8)了知諸緣,(9)離怨敵,(10)除二邊。

(五)五事報果成就功德,報果成就即勝報圓具之意。五事為:(1)諸根完具,六根不缺。(2)不生邊地,常處中國,降化隨物。(三)諸天愛念。(4)一切人天大眾恭敬供養。(5)得宿命智。上舉五項中,(1)、(2)是報,(3)、(4)為福,(5)為智。

(六)心自在功德,即具金剛定,所為無礙,為諸三昧中第一。

(七)修習對治功德,即善於修習四種離過道。(1)親近善知識,(2)專心聽法,(3)繫念思惟,(4)如法修行。以此四種方法對治諸過。

(八)對治成就功德,解脫德立,稱為對治成就。其差別有八:(1)斷五事,即色、受、想、行、識。(2)離五事,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3)成六事,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4)修五事,即知定、寂定、心身樂定、無樂定、首楞嚴定。(5)守一事,即菩提心。(6)近四事,即大慈、大悲、大喜、大捨。(7)信順一實,即一大乘。(8)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即滅貪瞋癡心,知一切法無礙。

(九)修習正道功德,習正道即起修上順之意。其差別有五:(1)信心,(2)直心,(3)戒心,(4)近善友,(5)多聞。

(十)正道成就功德,修習三十七道品,入大涅槃之常樂我淨,宣說大涅槃經,顯示佛性。此十種功德與五行之關係,通論之,為遍菩薩位之始終所修;若分論之,則五行為初地階位以前之菩薩所修,十種功德為初地以上之菩薩所修〔大乘義章卷十四〕參閱「五行」1085) p408


三十七道品

道品,為梵語 bodhi-pāksika 之意譯,又作菩提分、覺支,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處,又作四念住。(1)身念處,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2)受念處,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處,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4)法念處,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是為諸法無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斷。(1)已生惡令永斷。(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長。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願滿足。(2)精進如意足,於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而能如願滿足。(3)念如意足,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篤信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2)精進根,修於正法,無間無雜。(3)念根,乃於正法記憶不忘。(4)定根,攝心不散,一心寂定,是為定根。(5)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了,是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惡成善。(1)信力,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2)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諸禪定。(5)慧力,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 (六)七覺分,又作七覺支、七覺意。(1)擇法覺分,能揀擇諸法之真偽。(2)精進覺分,修諸道法,無有間雜。(3)喜覺分,契悟真法,心得歡喜。(4)除覺分,能斷除諸見煩惱。(5)捨覺分,能捨離所見念著之境。(6)定覺分,能覺了所發之禪定。(7)念覺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聖道、八道諦。(1)正見,能見真理。(2)正思惟,心無邪念。(3)正語,言無虛妄。(4)正業,住於清淨善業。(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6)正精進,修諸道行,能無間雜。(7)正念,能專心憶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論卷二十五、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 p506


三密

梵語 trīni guhyāni。指祕密之三業。即身密(梵 kāya-guhya)、口密(梵 vāg-guhya)、意密(梵 mano-guhya)。口密又稱為語密,意密又稱為心密。主要為密教所用。

(一)依顯教之解釋,不能以凡慮測得之佛之三業,稱為三密。據大智度論卷十載:(1)身密,如來處大會中,眾見佛之身色及身長不同,乃至現大神變,皆不可思議。(2)語密,佛說法時,或一里,或十里,或百千萬里外皆得聞佛音聲。又於同一會中,或聞說布施,或聞說持戒等,各各隨心所聞,皆不可思議。(3)意密,佛常處寂定,凡所思惟觀察,皆不可思議。

(二)密教以佛之三業屬體、相、用三大中之用大(真如之作用),其作用甚深微細,為凡慮所不及,等覺十地亦不能見聞,故稱三密,與眾生之三業相應,能成就不思議之業用。眾生之三業非但契合佛之三業,且含攝於其中,又眾生心中隱祕之本性同於佛之三密,即眾生三業之實相皆是六大法性之作用,與佛之三業相同,故亦稱三密。眾生之三密中,行者手作本尊之印契,乃至行、住、坐、臥等一切事業,皆稱身密。行者口誦真言,乃至一切言語等口業,皆稱語密。行者心觀本尊,乃至隨事起念一切事業,皆稱意密。眾生之三業相應於佛之三密,稱為三密用大,與「六大體大」、「四曼相大」合稱三大。

佛之三密遍滿宇宙,具體而言則有四種曼荼羅身,其中相好具足之大曼荼羅即如來之身密;三昧耶曼荼羅以密印及種種標幟表示本誓,為如來之意密;法曼荼羅是種子、真言、陀羅尼等言教,為如來之語密;羯磨曼荼羅通於以上三曼荼羅,故通三密。又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依序配於身、語、意三密。

又三密有有相、無相二種:(一)有相三密,佛與眾生互融,入於瑜伽境界,眾生身結印(身密)、口誦真言(口密)、意觀本尊(意密),此即有相三密。(二)無相三密,眾生所有身、語之行為、內心所思考者皆為三密,此即無相三密。基於有相三密,佛之三密加護攝持在眾生之三業上,稱為三密加持。佛之三密與眾生之三密相應融合,稱為三密相應(三密瑜伽)。另如行者與本尊一體化,當身即可成佛,稱為即身成佛。清淨三業之觀法,稱為三密觀(又作三金剛觀、三金觀、三吽觀),即在身、口、意三處觀「吽」字,此乃觀象徵五智之五鈷金剛杵,以清淨三業罪障之觀法。

此外,三密有四重之本末,第一重,意密之德顯了,是為本;身、口二密隨觀心,成本尊之所作,是為末。第二重,三密皆同至第一實際妙極之境,故平等而無本末之分。第三重,由因至果以意為本,佛果之正位以身相為本,果後之方便以言說為本,故三密互有本末。第四重,身是體,為佛部,故為本;語、意是相用,為蓮華、金剛二部,故為末。

關於三密與六大、四曼之關係,有橫、豎二義。就豎義而言,六大之中,地、水、火三大為身密,風、空二大為語密,識大為意密。在四曼之中,字、印、形次第為語、身、意三密。就橫義而言,一切顯色為身密,一切音聲為語密,一切理趣為意密。依此橫、豎二義,在三密之中攝體相,故四曼、六大微細法體,乃至少分如鄰虛,亦無非業用,三密之一法得攝盡眾德,故三密即大日如來。〔大寶積經卷十密金剛力士會、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菩提心論、大日經疏卷一、十住心論卷十、辨顯密二教論卷下、大日經開題、五輪九字明祕密釋、即身成佛義〕 p606


不動佛

梵名 Aksobhya-buddha 之意譯。音譯阿閦佛。教王經、略出經等所載之不動佛(或不動如來)係指東方之阿閦佛。大日經具緣品中所說之北方不動佛則非東方之阿閦佛,大日經疏卷四(大三九‧六二二下):「次於北方觀不動佛,作離熱清涼住於寂定之相,此是如來涅槃智,是故義云不動,非其本名也,本名當云鼓音如來。」即阿閦為不動之義,指菩提心堅固不動。又天鼓雷音佛自涅槃寂定之義而言,亦稱為不動佛。(參閱「阿閦佛」3668) p987


不動定

(一)密教不動明王所住之禪定。此禪定以本性清淨無為寂定之大菩提心為體,故稱不動定。〔底哩三昧耶經〕

(二)指色界四禪定中之第四定。第四靜慮無災患,即尋、伺、憂、喜、苦、樂、入息、出息等八災患之風不動定水,故稱不動定。反之,下三靜慮則稱為有動定。〔俱舍論卷二十八、俱舍光記卷二十八〕 p987


不動明王

不動,梵名 Acala,音譯阿遮羅。又作不動金剛明王、不動使者、無動尊、無動尊菩薩。為密教五大明王、八大明王之主尊。位列現圖胎藏界曼荼羅持明院之最南端。密號常住金剛。三昧耶形為利劍、羂索,利劍表佛智,羂索表煩惱業障,即以智劍摧斷種種纏縛而生大智之義。又此劍、索表定慧、理智,俱利迦羅龍王即為此三昧耶之表象。此尊受如來之教命,示現忿怒之相,領眾多使者,常晝夜擁護行者,令起菩提心,斷惡修善,具有令得大智成佛之功能。又能入火生三昧,摧滅罪障,焚燒穢垢。以其菩提心寂定不動,故稱不動尊。

據大日經疏卷五載,此尊坐磐石座,呈童子形。頂上有七髻,辮髮垂於左肩,左眼細閉,下齒囓上唇,現忿怒相,背負猛火,右手持利劍,左手持羂索,作斷煩惱之姿。此外,另據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金剛頂瑜伽護摩儀、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卷三等載,另有一面四臂、四面四臂、三面二臂等種種形像,亦有從儀軌而來之密教圖像,但以自由創作之傑作為多。

眷屬除衿羯羅、制吒迦二童子侍立外,並有八大童子,即上記二童子外,另有慧光菩薩、慧喜菩薩、阿耨達羅菩薩、指德菩薩、烏俱婆誐童子、清淨比丘等。又勝軍不動明王四十八使者祕密成就儀軌載,其眷屬有俱哩迦羅龍王乃至一切諸神王等四十八使者;聖不動經載有矜迦羅、制吒迦、不動慧等三十六童子為侍者。

據大日經卷四密印品載,其印契以左手為拳,舒展中指、食指,以拇指加於小指、無名指之上;伸右手食指、中指,入於左手掌中,亦以拇指加於無名指、小指之上。此外,不動立印軌、不動使者法、底哩三昧耶經等另舉出根本祕密印乃至三鈷金剛印等十四根本印。

其真言有殘食咒、火界咒、慈救咒、一字心真言等之別,其中,殘食咒為:曩莫三曼多縛日羅赧(namah samanta vajrānāj,歸命普遍諸金剛)怛羅吒(trat,殘害破障)阿謨伽戰拏(amogha canda,不空暴惡)摩賀路灑儜(mahā rosana,大忿怒)娑頗吒野(sphataya,破壞)吽(hūj,恐怖)怛羅麼野(tramaya,堅固)吽(hūj)怛羅吒(trat)唅[牟*合](hāj māj,種子),此出自底哩三昧耶不動尊聖者念誦祕密法卷中。火界咒為:曩莫薩縛怛他孽帝毘藥(namah sarva tathāgatebhyah,歸命一切如來)薩縛目契毘藥(sarva mukhebhyah,一切諸面門)薩縛他(sarvathā,一切處)咀羅吒(trat,叱呵破障)贊拏(canda,暴惡)摩訶路灑拏(mahārosana,大忿怒)欠(khaj)佉呬佉呬(khahi khahi?)薩縛尾覲南(sarva vighnaj,一切障礙)吽(hūj,摧破)怛羅吒(trat)憾[牟*合](hāj māj,種子),乃出自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慈救咒為:曩莫三曼多縛日羅赧

戰拏摩訶路灑拏(canda mahā rosana,暴惡大忿怒)薩頗吒也(sphataya,破壞)吽(hūj,恐怖)怛羅迦(traka,堅固)悍漫(hāj māj,種子);一字心真言為「南麼三曼多伐折羅赧悍」,此二者均出自大日經卷二普通真言藏品。

又不動法為息災、增益之修法,祈國泰民安則稱為安鎮法。〔大日經疏卷十、卷十三、聖無動尊安鎮家國等法〕(參閱「不動十四根本印」986) p988


五力

梵語 pañca balāni,巴利語同。指五種力用。(一)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五科。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長所產生之五種維持修行、達到解脫之力量。(一)信力(梵 śraddhā-bala),對三寶虔誠,可破除一切邪信。(二)精進力(梵 vīrya-bala),修四正勤,可斷除諸惡。(三)念力(梵 smrti-bala),修四念處以獲正念。(四)定力(梵 samādhi-bala),專心禪定以斷除情欲煩惱。(五)慧力(梵 prajñā-bala),觀悟四諦,成就智慧,可達解脫。此五者均有破惡之力,故稱為「五力」。其內容與五無漏根相同,為佛教之實踐道。其實踐上,係由前者循序漸進至於後者。〔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大智度論卷十九、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一、俱舍論卷二十五、法華玄義釋籤卷一、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參閱「五根」1137)

(二)如來說法之五種力用。(一)言說力,如來雖說三世垢淨、世出世、有罪無罪、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種種法,而此言說如幻人之說,無有決定,乃至如虛空而無生滅,其言說即不言說。(二)隨宜力,如來隨宜而為種種說法。如說垢法為淨法,或說淨法為垢法;說生死即涅槃,或說涅槃即生死。(三)方便力,如為令眾生行布施,而說布施為得大富之因。(四)法門力,如說六根等諸法皆是解脫之門。(五)大悲力,如來為使眾生信解諸法無我,起三十二種大悲廣為說法。〔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持心梵天所問經卷一、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二、華嚴經探玄記卷三〕

(三)唯識不判之五種力用,又作五力難判。(一)定力,如來之大寂定力能普應十方。(二)通力,如來之神通力變化無窮,隨感而應。(三)借識力,二禪以上無尋伺、語言,若欲說法應用,則借初禪之眼、耳、身三識而成己用。(四)大願力,如來之大願力能度曠劫眾生。(五)法威德力,指如來之應化威德力,演一音則普應群機,施一法則眾魔皆伏,利生無盡,功德難量。此五力皆為不可思議之勝用,與識法不相應,故稱唯識不判之五力。〔宗鏡錄卷四十八、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五〕

(四)那先比丘經所立之五力。即制眼、制耳、制鼻、制口、制身等五種力量。 p1043


天鼓雷音佛

天鼓雷音,梵名 Divyadundubhi meghanirghosa。又稱鼓音如來、鼓音佛、鼓音王。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之北方如來(四方四佛之一)。大日經具緣品、大日經疏卷四載,此佛住寂定之相,主大涅槃之德,故依義稱為不動。而此大般涅槃異於二乘之永寂而無妙用,實如天鼓都無形相而能演說如來法音,成辦事業,故本名鼓音如來。其形像周身金色,左手作拳安於臍下,右手指端觸地,結觸地印,跏坐寶蓮華。密號不動金剛,種子為 (ah)字或 (haj)字,三昧耶形為萬德莊嚴印或寶螺。或謂此佛與金剛界東方阿閦如來為同尊。〔大日經卷五祕密八印品、入祕密漫荼羅位品、攝大儀軌卷二、廣大儀軌卷下、大日經疏卷十七、卷二十、祕藏記〕 p1364


五德瑞現

釋尊宣說無量壽經時,入大寂定所現之五德瑞相。即:(一)住奇特法,謂佛得超特之法,為世間所無。(二)住佛所住,謂涅槃常果,諸佛同住。(三)住導師行,謂佛住四攝法等化人之行,欲導人令入佛法。(四)住最勝道,謂佛住無上菩提,內證真道,知諸佛德。(五)行如來德,謂佛入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五眼、六通、四無礙等如來之德而能度物。五德之中,以住奇特法為總,其餘四者為別。又以住佛所住、住最勝道屬自利之德,住導師行與行如來德則屬利他之德。〔無量壽經序分、無量壽經義疏卷上(慧遠)〕 p1195


五德

(一)釋尊說無量壽經,入大寂定,現五德之瑞相。即:(一)住奇特法,(二)住佛所住,(三)住導師行,(四)住最勝道,(五)行如來德五種,稱為五德。〔無量壽經卷上〕

(二)於結夏安居畢日,舉行自恣舉罪,選任此自恣舉罪者,必具二種五德,即:(一)自恣五德,即不愛、不恚、不怖、不癡、自恣不自恣知。(二)舉罪五德,即知時、真實、利益、柔軟、慈心。〔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四〕

(三)指戒師五德。即:(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藏窮玄。〔天台戒疏卷上〕

(四)瞻病五德。即看護病人應行之五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惡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悲心不為衣食,(四)能理湯藥等,(五)能為病人說法。〔四分律卷四十一〕 p1195


念佛

梵語 buddhānusmrti,巴利語 buddhānussati。即在心裏稱念法身佛(理念上之佛),觀想具體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德,乃至口中稱念佛之名號,皆稱為念佛,乃一般修行佛道之基本行法之一。其中,由理法念佛,稱為法身念佛;於心思上浮現佛之功德及佛相,稱為觀想念佛;而口稱佛名,則稱為稱名念佛、口稱念佛。小乘之念佛偏重思念釋迦牟尼佛,大乘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佛,故所念之佛亦為數眾多,常見者有念阿佛、藥師佛、彌勒佛、大日如來等。通常,念佛之對象,以阿彌陀佛為代表,故一提及念佛,一般皆以為念阿彌陀佛,且立即浮現佛之功德及其相好。

於阿含諸經中,念佛為三念、六念、十念之一。念佛,即指對釋尊表示歸敬、禮拜、讚歎、憶念之意。由念佛之功德,能使貪瞋癡不起,可生於天上,得入涅槃。

據般舟三昧經、大阿彌陀經卷下、舊華嚴經卷七賢首品等,皆立有念佛三昧法,即:一心繫念一佛之名號,且觀想佛之三十二相好光明,及其於眾中之說法,如此念念相續不斷,則能於定中見佛,亦得以往生佛國。如淨土宗以念阿彌陀佛為修行之法門,若行人願往生佛國而至誠持念佛號,則於命終時,即能往生阿彌陀佛國(極樂世界),稱為念佛往生。又阿彌陀佛之本願,係使念佛之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故信解其本願之念佛,稱為本願念佛;此乃由佛之智慧而起,故又稱智慧念佛。日本淨土真宗常引智慧念佛之說,又謂末法濁世之眾生根機劣鈍,不堪義解、持戒或觀想等行,僅信稱念彌陀名號以往生,此稱愚鈍念佛。至於不參雜其他行法,專心稱名願生淨土者,稱為專修念佛。若以自力精勤稱名,則稱自力念佛;反之,若以彌陀賜與之信心,自然促其念佛者,則稱他力念佛。此外,稱名念佛與觀想念佛並行者,稱為事理雙修念佛。

於梵文本阿彌陀經中,念佛、念法、念僧之「念佛」,其最初之原語為 buddhamanasikāra,後則演為 buddhānusmrti。前者為「作意」(起心)之意,後者為「憶念」(意念)之意。又執持名號之原語為 manasikāra,淨土宗將其解為「稱名」,然由原語實難見出此意。

茲將我國諸師對念佛之種種分類,列舉如下;(一)懷感之釋淨土群疑論卷七,舉出有相、無相二種念佛三昧,明示欲得無相念佛三昧者,應念法身佛,而欲得有相念佛三昧者,則念報身佛、化身佛。(二)智顗之五方便念佛門則舉出五種念佛法門,其次第如下:(1)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指行者於念佛時,則必生起願生淨土之心。(2)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即一心觀想佛之相好光明,以此光明照觸一切罪障,令其悉皆消滅。(3)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指所觀之佛,乃從自心而起,別無境界。(4)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指觀想之心,亦無自相可得。(5)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行者趣深寂定,放捨一切心意、意識,蒙十方佛之加被護念,於此,則智門興起,任運無礙,成就圓滿功德。(三)澄觀之華嚴經疏卷五十六,亦舉出五種念佛法門,即:(1)緣境念佛門,(2)攝境唯心念佛門,(3)心境俱泯念佛門,(4)心境無礙念佛門,(5)重重無盡念佛門。(四)宗密之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卷四則舉出稱名念、觀像念、觀想念、實相念等四種念佛。(1)稱名念,專心稱念佛名。(2)觀像念,觀念塑畫等之佛像。(3)觀想念,觀想佛之相好。(4)實相念,觀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實相。(五)飛錫之念佛三昧寶王論舉出三世佛通念法,即:(1)念現在佛,專注一境而圓通三世。(2)念過去佛,知佛與眾生乃迷悟之別,然二者之因果相同,無有二致。(3)念未來佛,生起一切眾生平等而皆為未來諸佛之心。

此外,據傳燈之大佛頂首楞嚴經圓通疏卷五、智旭之蕅益宗論卷七等所舉,將念佛分為念他佛、念自佛、自他俱念三種(一)念他佛,即如念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之境,或念其身之相好,或念其法門、實相等,稱為念他佛。此係廬山慧遠等諸師所修之法門。(二)念自佛,即觀現前一念介爾之心,無體無性,離過絕非,具足百界種種性相,與三世諸佛平等無二,若觀至歷歷分明而一心不亂,則三昧功成,豁然破除無明之障,而頓入明心見性之境。此係禪宗、天台宗等諸師所修之法門。(三)自他俱念,即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了知眾生乃諸佛心內之眾生,而諸佛即是眾生心內之諸佛,二者感應道交,自他不隔。此係永明延壽、楚石梵琦等諸師所修持之法門。

日僧源信之往生耍集卷下末,將念佛分為尋常、別時、臨終三種。(一)尋常念佛,係指日常之念佛。(二)別時念佛,係指於特定時間、場所之念佛。(三)臨終念佛,則指臨命終時,等待佛陀來迎之念佛。其中,尋常念佛又可分為定業、散業、有相業、無相業等四種。

此外,修行者為互相砥礪、同修念佛法門而結社集會者,稱為念佛會、念佛講、結社念佛。而修行念佛之堂宇,稱為念佛堂。又長時相續之念佛,稱為不斷念佛、常念佛。靜心凝神之念佛,稱為定心念佛;以日常之散亂心念佛,則稱為散心念佛。以念佛為每日必修之行,稱為日課念佛。日常生活中,不論何時何地之念佛,稱為長時念佛。稱名多次,稱為多念;僅念一聲,稱為一念。謂一聲一聲稱名則可滅罪,稱為念念滅罪。於晝夜六時禮拜念佛,稱為六時念佛。於寒冷中巡行念佛,稱為寒念佛。大聲稱名念佛,稱為高聲念佛、大念佛。又將稱名配合於音樂而行,係始自唐代法照之五會念佛(配合五音曲調,分為五層次之念佛),此類附曲調以稱揚佛名者,稱為引聲念佛、甲念佛;如以歌唱般之唱詠念佛,則稱為歌念佛。若扣擊鉦、鼓而邊跳踊邊念佛者,稱為踊念佛。

我國佛教之讚頌、歌詠,乃由「五會念佛」逐漸演變成為一般寺院中之梵唄。目前在臺灣之梵唄,大約可分為二大派,即:(一)海潮音,屬於大陸北方系統。(二)鼓山音,屬於大陸南方系統。此鼓山音據傳為福州鼓山寺所傳。

其他尚有攝心念佛、數息念佛、參究念佛、看話念佛、釋迦念佛、觀音念佛、藥師念佛、彌勒念佛等多種念佛法門。總之,念佛之真義,在由口念佛而進入心念佛,念念不忘,亦即此「念」是佛,則念念成佛。〔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那先比丘經、佛藏經卷上念佛品、大智度論卷二十一、攝大乘論卷下、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卷九念佛品、分別功德論卷二、觀念法門、思惟略要法〕(參閱「五會念佛」1166、「天台宗」1342、「梵唄」4635、「淨土宗」4684、「禪宗」6455) p3208


清淨三業

據菩薩瓔珞經卷十一載,須菩提請問佛之色身如何,佛以三業清淨作答,即:(一)身業清淨,謂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不善之法。(二)口業清淨,謂凡所言說者,皆為真實誠信,永離邪妄之語。(三)意業清淨,謂收攝身心,常居寂定而別無異念。 p4668


菩薩三修學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舉出等覺菩薩之三種修學,即:(一)百劫頂寂定中修諸三昧,謂等覺菩薩住於頂寂定(即在眾定之上),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一切三昧而入於金剛三昧,則與一切法性相應相冥,而得一合相。(二)千劫金剛定中學諸威儀,謂等覺菩薩復住壽千劫,學佛一切威儀,修佛無量不可思議神通化導之法,而入佛行處,坐於佛之道場。(三)萬劫大寂定中學佛化行,謂等覺菩薩復住壽萬劫,學佛教化之行,以示現諸色相教化眾生,亦示現與諸佛同等之中道行,大樂無為。 p5212



梵語 nimitta,巴利語同。全稱瑞相(梵 pūrva-nimitta,巴 pubba-nimitta)。又稱瑞應、奇瑞、祥瑞、靈瑞。即顯現嘉祥之兆。佛陀誕生、成道、說法及涅槃等皆顯現種種之奇瑞,以令眾生生起崇仰佛陀、愛樂正法之心。現瑞之記事,散見大小乘諸經。如普曜經卷二之三十二瑞相品載,佛陀誕生之當夜有三十二瑞現;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載,佛陀誕生七日之後,現出五祥瑞等。又如佛說法華經時,先說無量義經,其聽眾為聞後說的法華經而不離座,時見釋尊入無量義處三昧,現出說法瑞、入定瑞、雨花瑞、地動瑞、眾喜瑞、放光瑞等六種瑞相(法華六瑞)。說無量壽經時,釋尊入大寂定,特現出如來之五德(五德現瑞)。

現出瑞相時,大地搖動者,有「六種震動」之說,又作六變震動、六返震動、六震、六動等。據新譯華嚴經卷十六,從搖動之形狀與其時所發之音聲來分,共有:動、起、涌、震、吼、擊等六種(各再細別為三種,共為十八種震動相)。按大品般若經卷一所載,計有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等六種動相。據長阿含經卷二載,佛自託胎、出生以至悟道、說法、涅槃等,皆現各種奇瑞之相。除上述之外,歷史上亦不乏有道高僧或正信之人,於誕生或臨終時,現出各種瑞兆者。〔長阿含卷三遊行經、法華經序品、無量壽經卷上、法華經義記卷一〕 p5525


釋迦像

指雕畫釋迦牟尼佛之身像。即思慕釋尊人格之偉大而雕畫供奉其像。釋迦像之造立,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觀佛三昧海經卷六等載,佛世時,優填王、波斯匿王均曾為佛陀以純金鑄像,然此等記載恐係後世之傳說。蓋未有佛像以前,印度一般以法輪、菩提樹、舍利塔等象徵佛陀及本生譚圖,至西曆紀元前後,印度犍陀羅地方始出現各種姿態之釋迦佛像,有兩手交合之思惟像、右手結觸地印之降魔像、兩手於胸前結轉法輪印之說法像等。上述皆為坐像。佛傳中最常見者為誕生佛與涅槃像,另有苦行釋迦、出山釋迦等,畫題極為豐富。

據弘明集卷一所載牟子理惑論、梁高僧傳卷一竺法蘭傳等,我國後漢明帝時已有圖寫之釋迦像。又據出三藏記集卷十三康僧會傳、廣弘明集卷十五所載東晉支道林之釋迦文佛像讚等,可知三國以降,佛像之造立逐漸風行。苻秦建元二年(366),沙門樂僔於敦煌鳴沙山掘鑿佛龕,為我國鑿窟造像之嚆矢。北涼沮渠蒙遜復於鳴沙山以東之三危山開鑿窟殿,其後漸次增築,達數千窟之多,即所謂敦煌千佛巖,又稱莫高窟。北魏文成帝時,命曇曜於平城西北之雲崗作五大石窟(第十六至第二十窟),獻文、孝文二帝亦相繼開鑿,凡二十窟,大多供奉釋迦佛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遷都洛陽後,於龍門造佛龕,隋、唐繼之,其中亦多釋迦像。

初唐以降,密教傳來,同時亦傳入釋迦及釋迦曼荼羅之畫法,在胎藏界曼荼羅中為天鼓雷音如來,配於中臺八葉院北方,又為東方釋迦院之主尊。其中,中臺八葉院之形像呈黃金色,左手作拳,仰置臍下,伏右掌,安於膝上,坐寶蓮華,即毘盧遮那法身住離熱清涼、寂定之相;以置於中臺,故稱第一重釋迦。釋迦院之形像呈真金色,著乾陀色袈裟,左手執袈裟一角,右手豎指,以姆指、無名指為輪相持,坐白蓮華臺,即毘盧遮那說自內證法門之說法相;以別置於東方第三重,故稱外三重釋迦。又敦煌千佛洞自北魏迄唐宋諸代間,屢有增築,其中,第一二○N洞(依伯希和之編號)正面龕中置有中印度式之釋迦佛像;第一一一洞置有兼採中印、北魏樣式之釋迦與多寶佛並坐之像。史坦因亦嘗於此地發現繡造靈鷲山說法圖與絹本著色釋迦說法圖等。〔大日經卷一具緣品、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一、卷二、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卷上、高僧法顯傳、弘明集卷十一、釋迦譜卷三、梁高僧傳卷一、卷十三、洛陽伽藍記卷四、大唐西域記卷二、卷四至卷六、法苑珠林卷十三、卷十四、佛祖統紀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九、佛祖歷代通載卷八、J. Fergusson:Tree and Serpent Worship; A. Cunningham: The Stūpa of Bharhut〕 p6833   


鬱地延那

梵名 Uddiyāna 或 Odiyāna, Oddiyāna。位於北印度之古地名,乃怛特羅佛教之起源地。為四聖地之一。於近世,此地引起學界廣泛注意,其中,關於其地理位置,有多種異說,代表看法有下列數說:(一)地理學者猶雷(H. Yule)以為鬱地延那位於蘇瓦特河(Swat)流域之白夏瓦(Peshawal)北方,並據玄奘之記錄,進一步推定為興都庫什(Hindu Kush)山脈南方之丘陵地帶之大部分。(二)華德爾(L.A. Waddell)繼承其說,認為此地係指喀什米爾(Kashmīra)西北部之加慈尼(Ghazni),即烏仗那(梵 Udyāna)或烏長(梵 Urgan)。(三)萊維(S. Lévi)認為在喀什噶爾(Kashgarh)地方;又以為係哈拉帕拉沙得薩斯特立(Haraprasāda śāstrī),即奧立沙(Orissa)地方。(四)巴達恰利亞(Benoytosh Bhattacharyya)則主張在阿薩密(Assam)或孟加拉之說。巴氏提出四項理由以支持其主張:(1)西藏史書之記事:烏仗那國王因陀羅浦諦(梵 Indrabhūti),其子蓮華生(梵 Padmasambhava)曾於加荷爾(Jāhor)娶寂護(梵 Śāntiraksita)之妹;而加荷爾被推定在東孟加拉之達卡(Dacca)地方,即現今之沙波爾村(Sābhār)。準此,烏仗那應在加荷爾附近。(2)除烏仗那以外,另被認為四聖地之一的迦摩基耶(梵 Kāmākhyā)與西利喝達(梵 Sirihatta)位置鄰近,故烏仗那應亦在不遠之處。(3)據云烏仗那國與楞伽普羅(梵 Lavkāpuri)為姊妹國。楞伽普羅為阿摩羅犍多迦(梵 Amarakantaka)山脈之一峰,或在阿薩密或中央印度,或錫蘭。故楞伽普羅之位置若在阿薩密,則烏仗那亦應在同一國,因而推定烏仗那在阿薩密。(4)據著名的印度、西藏、蒙古之佛教史「如意寶樹史」(藏 Dpag bsam ljov bzav)之記載,怛特羅成就者之一的螺巴(藏 Luipā)曾出仕烏仗那國,又據西藏大藏經丹珠爾目錄所述,螺巴乃孟加拉人,其著作多以孟加拉語撰寫。若烏仗那在孟加拉,則此二記述不約而同。然現代學者支持此說者不多,因其所根據西藏史書之記載,未脫傳說之範圍,故未得學界承認。(5)圖吉(G.Tucci)認為鬱地延那即是西北印度蘇瓦特溪谷地帶之烏仗那或鬱地引那(梵 Udnvānaka),此說於諸說之中較為有力。圖吉近年在此地進行考古學發掘,發現多數有關怛特羅佛教之遺品。

圖吉之說如能確定,則此地與佛教有極深之淵源,蓋 Udnvānaka 在漢文典籍中音譯為烏仗那、烏場、烏萇、烏長那、烏填那、烏填曩、越底延、鬱地引那,古來為東西交通之要地。雖在紀元前曾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其後又被匈奴侵略,然於西元一千年頃被回教徒滅亡以前,此處佛教文化一直盛行;經典中所記述佛陀之事蹟及本生故事,如割肉餵鷹、聞半偈而捨身、降伏惡龍等著名故事,皆發生於此地。

大唐西域記卷三詳錄烏仗那國之記載,謂此國之周圍有五千餘里,山谷相屬,川澤連緜,雖有穀稼,然地利不肥。金、鐵極豐,多產蒲萄、鬱金香等,林樹蓊鬱,花果茂盛,寒暑和暢,風雨順序。人性怯懦,俗情譎詭,好學而不切。時人多以禁咒為業。多著白[疊*毛],少有餘服。語言大致與印度相同,文字、禮儀亦頗類似。崇重佛法,敬信大乘。沿蘇婆伐窣堵河之河岸,舊有一千四百伽藍,多已荒蕪。昔有僧徒一萬八千,後漸減少。僧徒並學大小乘,而以「寂定」為業;又善於持誦文句,然未究深義;戒行清淨,而特嫺禁咒。律儀傳訓有五部:法密部、化地部、飲光部、說一切有部、大眾部。另有十餘所天祠,異道雜居。又國中有四、五座堅固小城,其王大多治於瞢揭釐城,該城周圍有十六、七里,居民殷盛。

上述記載中之「蘇婆伐窣堵河」,梵名為 Śubhavastu 或 Subhavastu,即是蘇瓦特河,亦即如意寶樹史上所謂之「鬱地延那乃怛特羅教最初發生地」。另據八十四成就者傳一書所記述,鬱地延那係擁有五十萬都市之國,分為二王國,一為三婆羅國(梵 Sambhala),由因陀羅浦諦王統治;另一為楞伽普羅國,由加拉因陀羅王(梵 Jalendra)統治。加拉因陀羅王之子娶因陀羅浦諦王之妹羅珂修明迦羅(梵 Laksmīkarā)為妻。彼女得因陀羅浦諦之印可而成為成就者時,因陀羅浦諦乃讓國與子而退位。又據西藏之傳說,佛陀曾在鬱地延那傳授金剛乘(梵 Vajrayāna)之教法予因陀羅浦諦。大抵而言,關於鬱地延那之傳說,皆極具神話色彩,記載此類傳說者,有不少西藏典籍。如布頓(藏 Bu-ston)所作,開啟怛特羅部深義門之寶鑰(藏 Rgyud-sdehi zab-don sgo-hbyed Rin-chen gces-pahi lde-mig)、怛特羅概論(藏 Rgyud-sde spyihi rnam-par-gshag-pa)、青冊(藏 Deb-ther svon-po)等書,惟各書記載略有不同。

此外,西藏又有一傳說,謂因陀羅浦諦王常見僧侶於午前由東往西,午後由西往東,成群飛行空中。王知是佛陀之聲聞弟子以神變力往還舍衛城行乞,即請降臨傳授金剛乘教。此一傳說或因 uddīyana 一詞與 uddayana(飛翔)類似而來。然據近人研究,謂鬱地延那國王因陀羅浦諦與祕密集會怛特羅之間並無密切關係;並以為所謂「怛特羅佛教之樂園、理想國土」之鬱地延那,未必真有其地,而係怛特羅佛教徒之空想世界而已。要之,由於該地曾被回教徒侵入,並徹底破壞,故後世怛特羅佛教徒在憧憬昔日佛國鬱地延那之餘,乃將其理想化,種種傳說,或係由是而來。〔布頓佛教史、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H. Yule: The book of Ser Marco Polo.ed.H. Cordier 3rd edn; L.A. Waddell: Lamaism; B. Bhattacharyya: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soterism; G. Tucci: Tibetan Painted Scrolls vol. I〕(參閱「烏仗那國」4175) p6980


鬱地延那

梵名 Uddiyāna 或 Odiyāna, Oddiyāna。位於北印度之古地名,乃怛特羅佛教之起源地。為四聖地之一。於近世,此地引起學界廣泛注意,其中,關於其地理位置,有多種異說,代表看法有下列數說:(一)地理學者猶雷(H. Yule)以為鬱地延那位於蘇瓦特河(Swat)流域之白夏瓦(Peshawal)北方,並據玄奘之記錄,進一步推定為興都庫什(Hindu Kush)山脈南方之丘陵地帶之大部分。(二)華德爾(L.A. Waddell)繼承其說,認為此地係指喀什米爾(Kashmīra)西北部之加慈尼(Ghazni),即烏仗那(梵 Udyāna)或烏長(梵 Urgan)。(三)萊維(S. Lévi)認為在喀什噶爾(Kashgarh)地方;又以為係哈拉帕拉沙得薩斯特立(Haraprasāda śāstrī),即奧立沙(Orissa)地方。(四)巴達恰利亞(Benoytosh Bhattacharyya)則主張在阿薩密(Assam)或孟加拉之說。巴氏提出四項理由以支持其主張:(1)西藏史書之記事:烏仗那國王因陀羅浦諦(梵 Indrabhūti),其子蓮華生(梵 Padmasambhava)曾於加荷爾(Jāhor)娶寂護(梵 Śāntiraksita)之妹;而加荷爾被推定在東孟加拉之達卡(Dacca)地方,即現今之沙波爾村(Sābhār)。準此,烏仗那應在加荷爾附近。(2)除烏仗那以外,另被認為四聖地之一的迦摩基耶(梵 Kāmākhyā)與西利喝達(梵 Sirihatta)位置鄰近,故烏仗那應亦在不遠之處。(3)據云烏仗那國與楞伽普羅(梵 Lavkāpuri)為姊妹國。楞伽普羅為阿摩羅犍多迦(梵 Amarakantaka)山脈之一峰,或在阿薩密或中央印度,或錫蘭。故楞伽普羅之位置若在阿薩密,則烏仗那亦應在同一國,因而推定烏仗那在阿薩密。(4)據著名的印度、西藏、蒙古之佛教史「如意寶樹史」(藏 Dpag bsam ljov bzav)之記載,怛特羅成就者之一的螺巴(藏 Luipā)曾出仕烏仗那國,又據西藏大藏經丹珠爾目錄所述,螺巴乃孟加拉人,其著作多以孟加拉語撰寫。若烏仗那在孟加拉,則此二記述不約而同。然現代學者支持此說者不多,因其所根據西藏史書之記載,未脫傳說之範圍,故未得學界承認。(5)圖吉(G.Tucci)認為鬱地延那即是西北印度蘇瓦特溪谷地帶之烏仗那或鬱地引那(梵 Udnvānaka),此說於諸說之中較為有力。圖吉近年在此地進行考古學發掘,發現多數有關怛特羅佛教之遺品。

圖吉之說如能確定,則此地與佛教有極深之淵源,蓋 Udnvānaka 在漢文典籍中音譯為烏仗那、烏場、烏萇、烏長那、烏填那、烏填曩、越底延、鬱地引那,古來為東西交通之要地。雖在紀元前曾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其後又被匈奴侵略,然於西元一千年頃被回教徒滅亡以前,此處佛教文化一直盛行;經典中所記述佛陀之事蹟及本生故事,如割肉餵鷹、聞半偈而捨身、降伏惡龍等著名故事,皆發生於此地。

大唐西域記卷三詳錄烏仗那國之記載,謂此國之周圍有五千餘里,山谷相屬,川澤連緜,雖有穀稼,然地利不肥。金、鐵極豐,多產蒲萄、鬱金香等,林樹蓊鬱,花果茂盛,寒暑和暢,風雨順序。人性怯懦,俗情譎詭,好學而不切。時人多以禁咒為業。多著白[疊*毛],少有餘服。語言大致與印度相同,文字、禮儀亦頗類似。崇重佛法,敬信大乘。沿蘇婆伐窣堵河之河岸,舊有一千四百伽藍,多已荒蕪。昔有僧徒一萬八千,後漸減少。僧徒並學大小乘,而以「寂定」為業;又善於持誦文句,然未究深義;戒行清淨,而特嫺禁咒。律儀傳訓有五部:法密部、化地部、飲光部、說一切有部、大眾部。另有十餘所天祠,異道雜居。又國中有四、五座堅固小城,其王大多治於瞢揭釐城,該城周圍有十六、七里,居民殷盛。

上述記載中之「蘇婆伐窣堵河」,梵名為 Śubhavastu 或 Subhavastu,即是蘇瓦特河,亦即如意寶樹史上所謂之「鬱地延那乃怛特羅教最初發生地」。另據八十四成就者傳一書所記述,鬱地延那係擁有五十萬都市之國,分為二王國,一為三婆羅國(梵 Sambhala),由因陀羅浦諦王統治;另一為楞伽普羅國,由加拉因陀羅王(梵 Jalendra)統治。加拉因陀羅王之子娶因陀羅浦諦王之妹羅珂修明迦羅(梵 Laksmīkarā)為妻。彼女得因陀羅浦諦之印可而成為成就者時,因陀羅浦諦乃讓國與子而退位。又據西藏之傳說,佛陀曾在鬱地延那傳授金剛乘(梵 Vajrayāna)之教法予因陀羅浦諦。大抵而言,關於鬱地延那之傳說,皆極具神話色彩,記載此類傳說者,有不少西藏典籍。如布頓(藏 Bu-ston)所作,開啟怛特羅部深義門之寶鑰(藏 Rgyud-sdehi zab-don sgo-hbyed Rin-chen gces-pahi lde-mig)、怛特羅概論(藏 Rgyud-sde spyihi rnam-par-gshag-pa)、青冊(藏 Deb-ther svon-po)等書,惟各書記載略有不同。

此外,西藏又有一傳說,謂因陀羅浦諦王常見僧侶於午前由東往西,午後由西往東,成群飛行空中。王知是佛陀之聲聞弟子以神變力往還舍衛城行乞,即請降臨傳授金剛乘教。此一傳說或因 uddīyana 一詞與 uddayana(飛翔)類似而來。然據近人研究,謂鬱地延那國王因陀羅浦諦與祕密集會怛特羅之間並無密切關係;並以為所謂「怛特羅佛教之樂園、理想國土」之鬱地延那,未必真有其地,而係怛特羅佛教徒之空想世界而已。要之,由於該地曾被回教徒侵入,並徹底破壞,故後世怛特羅佛教徒在憧憬昔日佛國鬱地延那之餘,乃將其理想化,種種傳說,或係由是而來。〔布頓佛教史、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H. Yule: The book of Ser Marco Polo.ed.H. Cordier 3rd edn; L.A. Waddell: Lamaism; B. Bhattacharyya: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soterism; G. Tucci: Tibetan Painted Scrolls vol. I〕(參閱「烏仗那國」4175) p6980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三十七菩提分法

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實踐論。舊譯為三十七道品,或三十七品經。菩提分法,意即有助於菩提(證悟)的修行法。內容可分七類,依次如下︰(1)四念處(四念住),(2)四正勤(四正斷),(3)四神足(四如意足),(4)五根,(5)五力,(6)七覺支(七菩提分),(7)八正道(聖八支道)。

除此七種之外,原始經典中,還提到信、戒、聞、捨、慧五財,再加上慚、愧的七財;少欲、知足、遠離、精進、正念(不忘念)、定、慧、不戲論的八大人覺,以及八正道加上正智、正解脫的十無學法等種種修道法。此暫不贅。上列這七種修道法,是各自獨立的系統,依據任何一種修道法,均可到達開悟的理想。又全部的修道均可歸納為戒、定、慧三學,因此上面提到的七種三十七法全部也可分為三學。總之,三學是修道論最簡單、合理的分類。

有關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內容,分述如次︰

(1)四念處︰亦稱四念住,與八正道中的正念相同,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無常、苦、無我。亦即持續抱持「一切法(身、心、境)無常、苦、無我」的正確見解。四念處,就個別而言,身是不淨、受是苦、心是無常、法是無我。也就是念頭(意識)安住在無常、苦、無我三者之上。這與五蘊觀在內容上是相同的。

根據原始經典,四念處就是一乘道(eka-yana magga),而由修行的出發點到達最高的悟境,只要依四念處觀來修行也就足夠了。這與依五蘊觀,即可由初步修行以達到最高的悟境的情形是相同的。

(2)四正勤︰與八正道的正精進相同。也譯為四正斷、四正勝、四意斷。將精進努力分為四項目︰(1)努力斷除已起之惡(斷斷)。(2)努力使未起之惡不生(律儀斷)。(3)努力使未起之善生(隨護斷)。(4)努力增長已起之善(修斷)。

善與惡,這裏所謂的善,是指理想的增長,惡是指理想的減退。就佛教而言,有助於聖道的是善,有礙於聖道的是惡,這也是一般社會就倫理的、政治的、經濟的、肉體的健康等面而說的。

如果努力於四正勤,一定能捨惡向善,並一步一步地接近理想。在佛教裏,對惡的努力,不稱為精進,而稱為懈怠。

(3)四神足︰又譯為四如意足。為了得到神通的優異禪定,依其方法,就四方面言之,即四神足︰(1)欲神足,即欲得禪定。(2)精進神足,即努力於得到禪定。(3)心神足,即欲得禪定的守心狀態。(4)思惟神足,即為得到禪定而作的思惟觀察。

(4)五根︰指信、勤(精進)、念、定、慧五個修行項目。「根」即能力。故五根是使眾生傾向理想的五種能力。因有這五種能力,就可由迷的狀態進入悟的狀態。「信」之所以置於五根之首,是因為佛教的實踐道是以信為出發點。由此可知,五根是初學者的修道法。

佛教所謂五根,除以上所提者之外,另有感覺能力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此為眼等五根,以區別信等五根。

(5)五力︰前面的五根是指(潛在)能力,而此能力實際發揮出來的具體力量,就是力。在內容上,五力與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場而言,則五力較五根更進一步。不僅限於信,自有漏的凡夫到無漏的聖者,皆有勤(精進)、念、定、慧,但其中仍有種種不同的階段。

(6)七覺支︰也譯為七覺分、七菩提分,指如下七項︰念覺支(念等覺支)、擇法覺支(擇法等覺支)、精進覺支(精進等覺支)、喜覺支(喜等覺支)、輕安覺支(輕安等覺支、猗覺支)、定覺支(定等覺支)、捨覺支(捨等覺支)。

這裏的覺支或等覺支,是「覺(悟)的部分」,指到達開悟前的修行項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種修行道中,七覺支被認為是最高層次的修行法,這主要與禪定有關。在原始經典中,安般念(數息觀──數出入呼吸以達精神統一)之後修四念處觀,然後再修七覺支,則可證得明(悟的智慧)與解脫,這是頗為有名的。七覺支的項目,簡述如下︰

(1)念覺支︰有念,具有優異的智慧,對很久以前的經驗均可憶持不忘。(2)擇法覺支︰有念而住,依慧去思惟簡擇(分別)所憶持的法。(3)精進覺支︰依慧對法作簡擇思惟,並精進努力。(4)喜覺支︰精進努力者產生精神的法悅。(5)輕安覺支︰產生喜悅者,身心也同時達輕快安樂。(6)定覺支︰身體輕快安樂者,可達心之統一。(7)捨覺支︰平等地觀察已得統一的心。

(7)八正道︰指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種原始佛教以來的修行法。請參閱「八正道」條。(取材自《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

◎附一︰「三十七菩提分法」表解


「三十七菩提分法」表解
┌四 念 處──四念位
│四 正 勤──煖 位┐
│四如意足──頂 位┤
三十七品┤五 根──忍 位┼─四善根
│五 力──世第一┘
│七 覺 支 初 果──見 道
└八 正 道 修 道
┌觀身不淨─┐
┌四 念 處┤觀受是苦 │ 念─┐
│ │觀心無常 │ 擇 │
│ └觀法無我─┘ ──進 │
│ ┌未生惡令不生┐ ┌喜 ├七覺支
├四 正 勤┤已生惡令滅 │ 戒 │輕安│
│ │未生善令生 │ │定 │
三十七品與│ └已生善令長─┘ └捨─┘
三學廣略 │ ┌欲如意足─┐ 定 ┌正見┐
├四如意足┤念如意足 │ └正思│
│ │進如意足 │ ┌正語│
│ └慧如意足─┘ 慧 │正業├八正道
│ ┌信根信力 └正命│
├五根─┐│進根進力 精進│
│ ├┤念根念力─┐ ┌正念│
└五力─┘│定根定力─┘ └正定┘
└慧根慧力──


◎附二︰黃懺華〈三十七菩提分法簡介〉

三十七菩提分,舊譯作三十七道品,新譯作三十七菩提分,也有稱三十七覺分、菩提分法、品,乃至三十七助道法等異名。修此三十七種法門是趣向於菩提之行。即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支七科,總計七科有三十七個項目,所以叫作三十七菩提分。菩提,舊譯作道,新譯作覺;分的意義是支分,又是因。《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六及《俱舍論》卷二十五,把菩提解釋作「盡智(自知我已知苦,乃至我已修道)」、「無生智(自知我已知苦不應更知,乃至我已修道不應更修)」,即究竟覺了四聖諦境的智慧。四念住等三十七種,是隨順和趣向這種智慧的行法,所以都叫菩提分。如《婆沙》說︰「問︰何故名為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是何義耶﹖答︰盡、無生智說名菩提,已究竟覺四聖諦故。若法隨順此究竟覺,勢用增上,此中說為菩提分法。」

又《俱舍》說︰「盡、無生智說名為覺,隨順者別立三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無上菩提;無明睡眠皆永斷故,及如實知已作已事,不復作故(《俱舍論記》卷二十五說︰已作已事是盡智,不復作故是無生智),此二名覺,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

《說無垢稱經疏》說菩提是所求的佛果,分的意義是因,四念住等三十七法,是能求得佛果的原因,所以叫作菩提分。如《疏》說︰「菩提覺義,所求佛果;分是因義。此三十七為覺果因,名菩提分。」《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上也說︰「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覺;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義。三十七法順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

關於道品的解釋,舊譯時代各家大都說道以能通為義,品是品類,四念住等三十七種,是能通到涅槃的道法,所以叫作三十七道品。如《大乘義章》卷十六說︰「言道品者,經中亦名為菩提分,亦名覺支,(中略)云何名道﹖通義名道。(中略)品謂品別,道行差異故名為品。」

(1)四念住︰新譯四念住,舊譯作四念處,還有四意止(安世高)等異譯,是四種觀法︰(1)身念住,(2)受念住,(3)心念住,(4)法念住。身念住是以身為對境修不淨觀,受念住是以受為對境修苦觀,心念住是以心為對境修無常觀,法念住是以法為對境修無我觀。凡夫攀緣色蘊的身,受蘊的受,識蘊的心,想、行二蘊的法四種境,起四種顛倒妄見,謂身為淨,言受是樂,執心是常,計法為我,由此生起貪愛無明。為對治這四種顛倒,用聞思修所生能觀的智慧,於一切身、一切相正觀察、正推求,隨觀隨覺了身五種不淨(生處、種子、自性、自相、究竟),推求是無常、苦、空、無我,破除於不淨處而起淨想的顛倒。其次於受隨觀隨覺了三受(苦、樂、不苦不樂)皆苦,實無有樂,推求是無常、苦、空、無我,破除於苦處起樂想的顛倒。其次於心隨觀隨覺了心生滅流注,剎那不停,猶如幻事,實相不可得;也以無常、無我等推求,破除於無常處起常想的顛倒。其次於法隨觀隨覺了五蘊諸法從因緣和合而生所以不自在,不自在所以無自性,無自性所以無我;破除於無我處起我想的顛倒。如《大智度論》卷十九說︰
「身念處,受、心、法念處,是為四念處,觀四法四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四法雖各有四種,身應多觀不淨,受多觀苦,心多觀無常,法多觀無我。何以故﹖凡夫人未入道時,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顛倒︰諸不淨法中淨顛倒,苦中樂顛倒,無常中常顛倒,無我中我顛倒。破是四顛倒故,說是四念處。破淨倒故說身念處,破樂倒故說受念處,破常倒故說心念處,破我倒故說法念處。」

又《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說︰
「又為對治四顛倒故,世尊建立四種念住。謂為對治於不淨中計淨顛倒,立身念住。以佛世尊於循身念住中,宣說不淨相應四淡泊路(四淡泊路,指作青瘀、變赤、骨鎖、散壞四種外身不淨觀。《瑜伽論記》卷六(下)說這有兩種意義︰一種是置死屍處寂寞無人,所以叫作淡泊;往彼處所,所以叫作路。一種是涅槃寂靜,所以叫作淡泊;作不淨觀能至涅槃,所以叫作路),若能於此多分思惟,便於不淨斷淨顛倒。為欲對治於諸苦中計樂顛倒,立受念住。以於諸受住循受觀,如實了知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便於諸苦斷樂顛倒。為欲對治於無常中計常顛倒,立心念住。以能了知有貪心等種種差別,經歷彼彼日夜剎那瞬息須臾非一眾多種種品類心生滅性,便於無常斷常顛倒。為欲對治於無我中計我顛倒,立法念住。由彼先來有有我見等諸煩惱故,無無我見等諸善法故,於諸蘊中生起我見。以於諸法住循法觀,如實了知所計諸蘊自相共相(了知諸蘊唯有法性,各各別異,都無有我,名了自相;了知諸蘊同是無我,名了共相),便於無我斷我顛倒。」

這四法,依《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一及《俱舍論》卷二十三,以慧(即大地法中慧心所)為體,身等四法是所觀境,慧是能觀,由慧令念(即大地法中念心所)住身等四法,即由慧力令念心所於慧心所所觀境,能明念不忘,所以於慧立念住的名稱。如《婆沙》說︰「問︰此體是慧,何故世尊說為念住﹖答︰慧由念力得住所緣,故名念住。或此慧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俱舍》說︰「何緣於慧立念住名﹖毗婆沙師說︰此品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轉義,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實應言慧令念住;是故於慧立念住名。隨慧所觀能明記故。」

《成實論》說起初是念性,末了是慧性;如〈立無數品〉(卷五)說,一念有五種名,所謂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正念。又〈四諦品〉(卷二)說,從念生慧,觀身無常等,叫作念處。所以《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及《對法論》卷十,兼取念、慧二法為體。如《瑜伽》說︰「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自性念住。」《對法論》說︰「念住自體者,謂慧及念。」

(2)四正斷︰新譯四正斷,又作四正勝,舊譯作四正勤,還有四意斷(《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也作正斷)等異譯。所謂四正斷︰(1)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2)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3)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4)已生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令倍修習,令其增長,令其廣大,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

簡單地說,即於已生的惡不善法,為令斷滅,精勤修習;於未生的惡不善法,為令不生,精勤修習;於未生的善法,為令生起,精勤修習;於已生的善法,為令堅住不忘,倍復增廣精勤修習。依《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及《對法論》卷十等說,行者於四念住,觀行已經串習,已經能夠除遣粗重的煩惱,已經能夠了別通達善法和不善法,接著為令所有已生的惡不善法斷滅,為令所有未生的惡不善法不生,為令未生的一切善法生起,為令已生的一切善法堅住不忘;先起樂欲,由樂欲而戒勉策勵,發起正精進。假如在對治惡不善法或修習善法觀行時,發生沉沒(惛沉)的現象,就用淨妙等作意策練心令高舉;假如發生掉舉的現象,就用內證略攝門制持心令下沉;這就叫作四正斷。

依《大智度論》卷十九也說到修四念處(即四正斷)觀時︰假如懈怠心起,五蓋等煩惱覆心,離信等五種善根;此等不善法假如已生,為令斷滅,一心勤精進,方便除斷令盡;假如未生,為不令生,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得生。在修四念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假如未生,為令得生,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生;假如已生,為令增長,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不退失,增長成就。這就叫作四正勤。這四法都以精進為體,由義用不同,把它分作四種,在正修習斷惡修善的分位中,此能斷除懈怠,所以叫作正斷;在正持策身語意三業中,以此為最勝,所以叫作正勝,一心勤修,所以叫作正勤。

(3)四神足︰新譯四神足,舊譯作四如意足(安世高也譯作神足),是四種定。(1)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簡稱欲神足;(2)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簡稱勤神足;(3)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簡稱心神足;(4)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簡稱觀神足。欲是希求,由欲樂的增上力所獲得的三摩地,即由欲力所引發的定,叫作欲三摩地。謂行者先生起樂欲,繼而於所有障礙三摩地的惡不善法,正確詳審的思惟觀察它的自性、因緣、過患及對治,生起專注一境的心念;又於所有修習三摩地的善法,正確詳審的思惟觀察它的自性、因緣、功德及出離,安住專注一境的心念。由這樣多所修習,接觸心一境性,這叫作「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勤是勤策,由勤策的增上力所得的三摩地,即由勤力所引發的定,叫作勤三摩地。為令所有能隨順惡不善法的所緣境界未生的不生、已生的斷滅,自己策發,自己勉勵,發起正勤,正確詳審的思惟觀察那個所緣境界的自性、因緣、過患及對治,安住專注一境的心念。由這樣多所安住,能正生起心一境性,這叫作「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心是所依,即心所所依;一說定能攝心,所以叫作心。由心的增上力所獲得的三摩地,即由心力所引發的定,叫作心三摩地。例如又策動各種下劣(惛沉)心,或者又制止各種掉舉心,又時時修習心無染污,心平等性的增上捨(行捨),由此因緣,於所有惡不善法的自性、因緣、過患及對治,又於所有善法的自性、因緣、功德及出離,正確詳審的思惟觀察,安住專注一境的心念。由這樣多所安住,能正生起心一境性。這叫作「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觀是觀察,由觀察的增上力所獲得的三摩地,即由觀力所引發的定,叫作觀三摩地。已經能令所有惡不善法都不現行,更思惟現在是不是還有惡不善法而不覺知,還是已經沒有惡不善法而不覺知﹖應當普遍詳審的觀察。由此正確詳審的思惟觀察所有惡不善法的斷與未斷,安住專注一境的心念。由這樣多所安住,能正觸證心一境性。這叫作「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在正修習這四種三摩地中,為要永斷所有隨眠,為圓滿成辦三摩地,有八種斷行,又叫作八種勝行,即欲、策勵、信、安(輕安)、念、正知、思、捨(行捨)。成就三摩地的斷行,所以叫作「斷行成就」。出世間法最勝自在,叫它作勝行。這四種三摩地,能得能證出世間法,所以叫做神足(瑜伽義)。或者所有思求、所欲願,一切如意,所以叫作神。能引發神,所以叫作足(婆沙義)。或者神是說諸神靈勝妙的功德,這四種三摩地,為諸神靈妙德所依止,所以叫作神足(俱舍義)。四如意足是︰{1}欲為主得定,叫做欲如意足;{2}精進為主得定,叫作精進如意足;{3}心為主得定,叫作心如意足;{4}思惟為主得定,叫作思惟如意足。依《大智度論》卷十九說,前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緣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現在獲得四種定以攝心,使智力定力相等,所願皆得,所以叫作如意足。

(4)五根︰五根,新舊譯語相同︰{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所謂信是指於三寶四諦等中深忍樂欲,叫作信。信根是由世間道令心清淨潔白,離隨煩惱,安住正真,獲得不動之後,求修習諦現觀的方便,起增上信。所謂精進,是指於斷惡修善事,精勤策勵,勇銳堅猛,叫作精進。精進根是依信根於諸諦生忍可之後,增進勇猛,與信俱行。所謂念,是指於曾所受境,令心明記不忘,叫作念。念根是依精進根於諸諦發起正勤之後,明記不忘,與精進俱行。所謂定,是指於所觀察境平等持心,令心專注不散,叫作定。定根是依念根已經於諸諦繫念之後,心住一境,與念俱行。所謂慧,是指於所觀察境,簡擇是非,分別善惡,叫作慧。慧根是依定根已經於諸諦得定之後簡擇諸法,與定俱行(見《顯揚聖教論》卷二,《對法論》卷十六)。

又信道及助道法,叫作信根;修行道及助道法時,勤求不息,叫作精進根;繫念道及助道法,更無他念,叫作念根;於道及助道法一心繫念不散,叫作定根;為道及助道法觀無常等十六行,叫作慧根(見《大智度論》卷十九)。根是增上的意思,信能生起出世間法,從而能次第生起精進、念、定、慧等法;精進能展轉生起念、定、慧等法,慧能生起出世間法,勢用增上;所以叫作五根。這五法都有能生的意思,信等五法,能生一切善法,所以叫作五根。

(5)五力︰五力即前五根,新舊譯語相同︰{1}信力,{2}精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精進根增長,能破種種身心懈怠。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定根增長,能破諸雜亂想。慧根增長,能破諸惑。如此,信等五根,有殊勝的勢用。能損減所對治的不信等障,不為不信等法所屈伏;所以轉稱作力。

(6)七覺支︰新譯七覺支,又作七遍覺支、七等覺支;舊譯七覺分、七菩提分,又作七覺意(安世高《長阿含經》)等。七覺支是︰{1}念覺支,{2}擇法覺支,{3}精進覺支,{4}喜覺支,{5}輕安覺支,{6}定覺支,{7}捨覺支。《顯揚聖教論》卷二說︰念覺支是說於諦(真諦)明瞭、於諦不忘。擇法覺支是說於諦解瞭、於諦覺悟。精進覺支是說於諦心勇。喜覺支是於諦心悅。輕安覺支是說於真諦中身心堪住。定覺支是於真諦中心住一境。捨覺支是說於真諦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轉動性。這七種覺支,都後依止前,與前俱行,如擇法依止念,與念俱行;乃至捨依止定,與定俱行。《法蘊足論》卷八十九說︰修習四念住時,安住正念,明記不忘,叫作念覺支。由念於善不善、有罪無罪、勝劣、黑白諸法簡擇極簡擇,叫作擇法覺支。由擇法勤修精進,勵意不息,叫作精進覺支。由精進發生殊勝的欣喜,遠離愛味,叫作喜覺支。由喜身心輕安,遠離粗重,叫作輕安覺支。由輕安而受樂,由受樂而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叫作定覺支。由定能滅貪憂,住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的增上捨,叫作捨覺支。

又《成實論》卷二說︰學人失念則起煩惱,繫念善處才能捨離過失,叫作念。繫念先前所修習的正見,叫作擇法。精勤擇法不捨,叫作精進。從事精進時,煩惱減少,心生歡喜,叫作喜。心喜的緣故,身得猗樂,叫作猗(輕安)。身得猗樂的緣故,心得寂定,叫作定。此定不沒(惛沉)不發(掉舉),其心平等,叫作捨。又此定得無學果,斷憂離喜,叫它作捨。《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一說︰覺是說究竟覺,即無生智;或者是說如實覺,即無漏慧;這七法是它的支分,所以叫作支。《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也說如實的覺慧用這七法為支,所以叫作覺支。

《法界次第初門》依《大智度論》卷十九釋七覺分說︰用智慧觀察諸法時,能簡別真偽,不刷偽之法,叫作擇法覺分。修諸道法時,能覺了不修無益苦行,而於真法中常能專精一意,無有間歇,叫作精進覺分。心契悟真法而獲得歡喜時,能覺了這種歡喜不從顛倒之法生,而住在從真法生的歡喜,叫作喜覺支。斷除諸見煩惱時,能覺了除去諸虛偽法,而不損害真正的善根,叫作除覺分。捨離所見念著之境時,能覺了所捨離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叫作捨覺分。發諸禪時,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叫作定覺分。修諸道法時,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應當思念用擇法、精進、喜三種覺分觀察令起;若心浮動,應當思念用除、捨、定三種覺分收攝令定;叫作念覺分。《大智度論》說無學的實覺,這七事能到,所以總叫覺分。《成實論》也說菩提是稱呼無學智,修習這七法,能獲得菩提,所以叫它作菩提分。

(7)八支聖道︰新譯八支聖道,又作八聖道支、八道支等;舊譯作八正道、八正道分、八聖道、八直聖道、八聖賢道(《長阿含》)等。

{1}正見,{2}正思惟,{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正見,是說遠離一切顛倒的正觀。《大智度論》卷十九說,正見是智慧,如在四念處、慧根、慧力及擇法覺分中所說。《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說,覺支時所獲得的真覺,及獲得真覺以後用智慧安立,如所證得而覺了(依玄奘法師的解釋,是在真七覺支時所獲得的真擇法覺,及獲得真擇法覺以後,在相見道用後得智安立觀行,如在真見道所證得而覺了。見《瑜伽論記》卷七下);這兩種覺合起來,叫作正見。又說,正見是把世間慧、出世間慧總合作一種(卷六十二),又說正見是能通達真實法(卷八十三),是能了知四聖諦(卷八十四)。《顯揚聖教論》卷二也說在見道中獲得遍覺支時,見清淨;及在修道中安立以後獲得遍覺支,見清淨;把這兩種總合起來作正見。

正思惟,是說遠離一切邪分別,籌量義理的如法思惟。《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的增上力所起出離、無恚、無害的分別思惟,叫作正思惟。《顯揚聖教論》也說是依止正見和正見俱行的離欲思惟、無恚思惟、無害思惟。

正語,是說遠離一切語過的正言說。《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的增上力,起善思惟,由善思惟發種種如法的言論,叫作正語。《顯揚聖教論》卷二說聖愛戒所攝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的四種語業,叫作正語。

正業,是說遠離一切身過的正施作。《法界次第初門》依《大智度論》說,是用無漏的智慧除捨身一切邪業所攝的清淨正身業。《瑜伽師地論》說,如法求衣服、飲食、坐臥具、醫藥、什物,往來進止,正知而住,叫作正業。《顯揚聖教論》說聖愛戒所攝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的三種身業,叫作正業。

正命,是說遠離以各種邪因緣而自養活的清淨正命。《法界次第初門》依《大智度論》說,是用無漏的智慧除捨五種邪命的正生活。五種邪命是{1}為利養詐現奇特,{2}為利養自說功德,{3}為利養占相吉凶為人宣說,{4}為利養高聲現威,令人畏敬,{5}為利養稱說自己所得的供養以動人心。《瑜伽師地論》說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的惡法,叫作正命。《顯揚聖教論》說聖愛戒所攝遠離邪命惡法,叫作正命。

正精進,是說遠離種種身心懈怠,止惡作善,勇猛向解脫邁進的正方便。《大智度論》說正精進(論作正方便)如在四正勤、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中所說義同。《瑜伽師地論》說依止正見乃至正命而勤苦修行的行者,發起所有欲樂、正勤等勇猛的勢力,策勵其心,相續不斷;叫作正精進。《顯揚聖教論》說,在所修習的四念住乃至五力中欲樂、正勤、策勵、勇猛、堪住、難制,心正奮發,相續精進性;叫作正精進。

正念,是說遠離邪念,憶持正法,明記不忘的正思念。《瑜伽師地論》說成就正精進的行者,由四念住的增上力,獲得無顛倒的九種行相所攝的正念,叫作正念。九種行相即九種心住,是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見《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及《對法論》卷十)。《顯揚聖教論》說,在所修習的擇法以次六種覺支中,念及正念、隨念、諸念、不忘念,心明了性,叫作正念。

正定,是說遠離諸雜亂想,住心不亂,堅固攝持,無漏清淨的禪定。《瑜伽師地論》說,由四念住的增上力所獲得的正念。能攝持九種行相的心住,叫做正定。《顯揚聖教論》說,在所修習的擇法等覺支中,正念所攝心住、安住、近住、正住、不亂不散,正攝持奢摩他(止),心住一境性,叫做正定。《瑜伽師地論》說,已見迹(見道)的有學聖者,由八支所攝行迹的正道,能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所以叫作八支聖道。《俱舍論》卷二十五說這八法是直往涅槃城的道路,所以叫作八聖道支。《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一說,「所履通達」叫作道,這八法是道的支分,所以叫作八道支。《法界次第初門》說,這八法不依偏邪而行,都叫作正;能通到涅槃,所以叫作道。

《俱舍論》卷二十五說,這三十七法,實體只是十種,即慧、勤、定、信、念、喜、捨、輕安、戒、尋。四念住、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九法,以慧為體。四正斷、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八法,以勤為體。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八法,以定為體。信根、信力二法,以信力為體。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四法,以念為體,喜覺支一法,以喜為體。捨覺支一法,以行捨為體。輕安覺支一法,以輕安為體。正語、正業、正命三法,以戒為體。正思惟一法,以尋為體。然而《瑜伽論記》卷七(上)說︰依大乘,正思惟即慧所攝,並非以思為體,所以實體只是九種。但是《大智度論》卷十九,也說三十七品,以信、戒、思惟、精進、念、定、慧、除、喜、捨十法為根本。

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轉四諦法輪所說的道諦,是八支聖道;後來更增加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及七覺支作三十七菩提分,所以三十七菩提分是從八支聖道發展的。

〔參考資料〕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十八;《賢劫經》卷四;《法華經》卷七;《優婆塞戒經》卷二;《觀佛三昧海經》卷二、卷七;Har Dayal《The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it Literature》。



意指力用、智力等。大多指佛、菩薩的能力、力用,或指眾生求悟的能力,有時也指煩惱力、魔力等。有二力、三力、五力、六力、十力、十三力等相關用語。略述如下︰

(1)二力︰即指自力、他力。自力指用自己的力量,他力則指仰藉別人的力量。主要用於淨土門,以眾生的三學為自力,阿彌陀佛的本願為他力。另有思擇力(prasaṃkhyana-bala)與修習力(bhāvanā-bala)二力,思擇力是熟慮正確道理而斷諸障的力,修習力則為修習一切善行而無懈怠的力。

(2)三力︰指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法界力,此係真言宗的說法。該宗以我功德力為行者所修三密的功德力,如來加持力為如來大悲方便的加持力,法界力為法界的平等力。另有妙法三力,即︰法力、佛力、信力。信力是信法華的行者自起的信心,佛力是佛陀意欲使行者成就所願的誓願,法力指行者內在的信力與佛力二力融合所成的妙法。

此外,又有成就般舟三昧所必要的三力,即︰佛的威神力、三昧力、本功德力。

(3)五力︰指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又,如來的說法也有言說力、隨宜力、方便力、法門力、大悲力等五力之別。言說力指不可言說的言說,隨宜力指所說隨宜,方便力指隨眾生根機而行方便,法門力指法的自體為解脫門,大悲力指大悲心起而廣為說法。

在唯識的法相決定中,又有不能決定的五力。即︰{1}定力,指不起定而能應於十方的如來大寂定力。{2}通力,指如來的神通力。{3}借識力,指色界二禪天以上,雖無眼等五識,但能自由地借用初禪五識之力。{4}大願力,指佛的大誓願力。{5}法威德力,指佛法的威德力。此五力係非現量、比量的不可思議力。

(4)六力︰依《增一阿含》卷三十一所說,指 

{1}小兒以啼泣為力,{2}女人以瞋恚為力,{3}國王以憍傲為力,{4}羅漢以專精為力,{5}諸佛以大慈為力,{6}比丘以忍辱為力。

(5)十力︰分為如來的十力和菩薩的十力兩種。如來十力係指佛之十八不共法中的十種智力。即︰{1}處非處智力,如實知正理與非理的智力。{2}業異熟智力,知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知一切靜慮、解脫、三昧的智力。{4}根上下智力,知眾生的信等五根優劣的智力。{5}種種勝解智力,知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6}種種界智力,知眾生種姓、行為等的智力。{7}遍趣行智力,知往趣一切人天諸趣各別因果的智力。{8}宿住隨念智力,知過去世之一切的智力。{9}死生智力,以天眼知眾生生死、善惡業緣的智力。{10}漏盡智力,知自己諸漏盡、不受諸有,及他人漏盡的智力。

菩薩十力則指十迴向中,第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菩薩所具的十種力。即︰{1}深心力,不為一切所染著。{2}增上深心力,不壞一切諸佛之法。{3}方便力,修習菩薩一切行。{4}智力,知一切眾生之心行。{5}願力,滿足一切眾生所願。{6}行力,盡一切未來際劫而行不斷絕。{7}乘力,現一切乘的力。{8}神變力,於一一毛孔中示現一切清淨世界,一切如來出興於世的力。{9}菩提力,覺悟菩提之力。{10}轉法輪力,說一句法可以符應一切眾生諸根意願的能力。

(6)十三力︰即{1}因力,宿世之善根力。{2}緣力,善知識之教誨力。{3}意力,如理作意之力。{4}願力,求菩提之力。{5}方便力,藉法巧修之力。{6}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7}善力,正修的善根力。{8}定力,修止而成就之力。{9}慧力,修觀而成就之力。{10}多聞力,聞信正法之力。{11}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力,成就五度之力。{12}正念正觀諸通明力,成就正念正觀六通三明之力。{13}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法調伏剛強眾生之力。西方淨土的菩薩具足此十三力,而行自利利他行。

此外,十波羅蜜中的第九是力波羅蜜。

◎附︰《大毗婆沙論》卷一○二(摘錄)

問︰何故如來身中,有智立為力;聲聞獨覺身中,諸智皆不立為力耶﹖答︰不可屈伏,無障礙義,是力義。聲聞獨覺身中諸智,猶為無知屈伏,及有障礙,故不名力。

曾聞佛與尊者舍利子,一處經行。有一有情,來詣彼所。佛告舍利子︰汝可觀此有情,過去曾於何處,為汝親友。時舍利子以初靜慮,乃至以第四靜慮宿住隨念智觀之,皆不能見。便從定起而白佛言︰我之定力,觀不能見。佛告舍利子︰如是有情,曾於過去爾所劫前,為汝親友。彼時既遠,非諸聲聞獨覺境界,故汝不知。

佛又一時與舍利子,一處經行。時有一人,遇緣而死。佛告舍利子︰汝應觀彼當生何處。時舍利子,以初靜慮乃至以第四靜慮天眼觀之,皆不能見。便從定起而白佛言︰我之天眼,觀不能見。佛告舍利子︰此人命終,生某世界。彼處既遠,非諸聲聞獨覺境界,故汝不知。

問︰三乘漏盡,既無差別;何故漏盡智,二乘非力耶﹖答︰佛漏盡智,勝妙猛利,非諸聲聞獨覺所及。雖俱盡漏,而有遲速。如有二人,各伐一樹。一人勇健,加用利斧。一人力劣,又用鈍斧。雖俱伐樹,而有遲速。故佛漏盡智,立力;非二乘。又二乘智,雖能盡漏,有餘習故,不名為力。又漏盡智立為力者,不依能盡自身漏故,但依能令他身漏盡。謂佛善達如是有情,應依苦遲通行,當得漏盡。乃至如是有情,應依樂速通行,當得漏盡。由此方便,為說正法,皆令漏盡,故立力名。二乘不爾,故不名力。


大手印

大手印,梵語曰Mahāmudra,意為大印;藏譯曰差珍(Chagchen),意為大手印。印即印契,與法印之「印」同,乃以世間國王印璽,喻法王佛陀親許的佛法宗要。藏譯於大印加一「手」者,表示佛祖親手印定。此印為至極無上之佛法心髓,故名為大。在密乘瑜伽部(唐密金剛界)法中,大印為四種密印(大印、羯磨印、法印、三昧耶印)之一,藏密所言大手印,主要屬無上瑜伽部法,指本元心地之心傳口授,略當於漢傳佛教的實相印、佛祖心印。

大手印是藏傳噶舉派、息結派、覺域派等所傳法的心髓,它直承印度晚期瑜伽成就諸師之傳,以簡易明了的訣要,總攝一乘佛法之見、修、行、果,猶如點石成金的仙丹,畫龍點睛的妙筆,指示如來之涅槃妙心,堪稱藏傳一系之正法眼藏。藏傳大手印法門顯密兼賅,頓漸俱備,系統精密,三根普被,與禪宗心地法門甚為相近,而更多攝引初學的方便。

茲略述大印法門之傳承、典籍、種類及見修行果之要如下︰

〔傳承、典籍及種類〕 據西藏多羅那他之《七系付法傳》,大手印教授為七大密法之一,以龍樹之師大阿闍黎薩囉訶(羅睺羅)為第一傳,此師遞傳龍樹──舍婆黎──盧伊波──徵吉波──諦洛巴(988~1098)──那洛巴(1016~1100)──鐘毗波──俱薩羅跋陀羅。諦洛巴又得盧伊波再傳弟子安多囉波之傳。諦洛巴傳人那洛巴,為東印超戒寺「六賢門」之一,其門人彌勒巴,又親得舍婆黎之傳,為藏傳佛教後弘初期印度著名的瑜伽大成就者。彌勒巴門下有俱生金剛、囉摩波羅等四大弟子,其中囉摩波羅傳小俱薩羅跋陀羅、阿悉多伽那、智友。《祝祓大手印》等則把諦洛巴一系大手印傳承上溯至佛滅百年頃的勝喜金剛。又說由薩囉訶遞傳龍樹──提婆──月稱──馬當格──諦洛巴,薩囉訶之前有金剛持──金剛空行母──金剛手遞相傳承。

總之,印度諸家大手印,率皆源出薩囉訶。西藏著名瑜伽成就者、佛學大師郭滄巴(1189~1258)說︰「對於釋迦世尊教法,說名大手印超越道,首倡者為薩囉訶。」(《青史》〈大手印法門譚〉)薩囉訶所傳大手印,有「自然乘」(Sahajaya #-na)之稱。據《印度佛教史》、《七系付法傳》等,薩囉訶之師為上座黑(吉栗瑟那),上座黑之師為馬鳴,馬鳴之法統,可從優婆崛多、商那和修等上溯至釋尊。是則顯密教法、禪、大手印,可謂同出一源。

大手印之傳入西藏,在後弘初期,凡有數系,蓋皆源出那洛巴、彌勒巴師徒。據《青史》之說,大手印法門在西藏有初中後三譯。初傳始於汝巴;中譯分上下二譯,上譯為彌勒巴弟子洽納來藏所說,下傳為阿蘇在前藏所譯;後譯為阿里人納波協得赴印度就洽納所學,回藏後傳譯。西藏傳行大手印的主流,是噶舉派(白教)之達波噶舉系。此系開創者瑪爾巴(1012~1097),為藏傳佛教後弘初期四大譯師之一,曾七赴印度、尼泊爾,師事那洛巴等上師,依止彌勒巴現證大手印悉地,回藏後傳法、譯述,門庭甚眾,有峨卻多等四大柱及生處幢等十大弟子,弟子中尤以米拉日巴(1040~1123)以苦修獲大成就著稱,在民眾心目中威望極高,有第二佛之稱。其徒崗波巴(達波拉結,1079~1153)融合迦當派教義與噶舉派大手印教授,著《道次第解脫莊嚴論》,對大手印法門進行了整理。米拉日巴、崗波巴師徒大啟法門,弘傳大手印於全藏,得其傳而獲證悟者難以數計。崗波巴門下,分出噶瑪、帕竹等四大八小噶舉支派,皆以大手印為精髓,以篤實修持為宗風。四大支派之一蔡巴噶舉之開創者向蔡巴(1123~1194),稱大手印為「唯一白法」。

噶舉派另一系香巴噶舉開啟者瓊波瑜伽師(約990~1140),亦曾三赴印度、尼泊爾,親近彌勒巴、尼古瑪空行母等大善知識一五○餘人,得彌勒巴一系大手印之傳,名之「大印盒」。又有彌勒巴弟子、南印人當巴桑結,曾五次赴西藏傳法,開息結派、覺域派,皆以注重瑜伽實修為宗風,息結派後傳法尤以大手印為主。另外,薩迦派、格魯派等,亦傳大手印,格魯派所傳大手印,源出噶舉。近世,西藏諸派教理行法互相融合滲透,大手印成為諸派所共有的法寶。寧瑪派之大圓滿,噶舉派之大手印,薩迦派之道果法,在不少西藏佛學大師眼裡,早已圓融不二。班禪一切智善慧法幢即云︰「俱生契合、大印盒、具五、一味、四字、能寂、斷境、大圓滿、中觀正見導引等,雖各別安立有多名,但善通了義教理、修證有得之瑜伽士,彼等自知其意為一。」(《宗教流派鏡史》)

大手印在元初曾傳入內地,然流傳未廣,不久便失傳。直至1936年,西康貢噶呼圖克圖應請來內地,先後於成都、重慶、江陵、漢口、長沙、南京、昆岩地傳法,大手印、大圓滿等大法,始為內地學佛者所知。貢噶上師雙承紅白二派之傳,所傳法甚為系統,一時受法者頗眾。溝通漢藏佛學,弘法利生,其功厥偉,民國政府曾授其「輔教廣覺禪師」稱號。上師對在家佛子,多傳以大手印,今內地修學大手印者,率多出其門下。內地學人有張澄基、陳健民等,赴西康留學有年,親侍貢師,後弘法於海外。又有篤噶等上師,亦曾來內地傳揚大手印法門。

大手印雖重在口耳之傳,也有不少典籍著述。據《佛教史大寶藏論》,屬於大手印的經續論著被譯為藏文者,有《大手印明點》、《大手印精滴釋》、《大手印精滴廣釋悅目論》、《朵哈寶藏中歌根本釋》等。元代譯漢的《大乘要道密集》,收大手印著述如《大手印不共義配教要門》、《大手印頓入要門》、《大手印伽陀支要門》等,凡二十種,多為修法口訣之記錄,皆出果海密嚴寺玄照國師惠賢傳,同寺沙門惠幢譯。現代新譯的大手印著述,據劉銳之《諸家大手印比較研究》(收入《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七十四冊)所列,有二十二種。其中,法尊所譯者多達十四種,如薩囉訶《朵哈八藏大手印明顯口授》、《見修行果之朵哈歌辭》,諦洛巴《恒河大手印》、《朵哈藏論》等,為印度最重要之大手印口授、論述。《大手印講義撮要》、《祝祓宗契合俱生大手印導引》、《至尊彌勒日巴大手印開示》、《俱生契合開導了義海心要》、《大手印導引顯明本體四瑜伽》等,皆出貢噶上師傳授。《大藏經補編》第十冊收有《貢噶上師恒河大手印直講》、貢噶上師傳授《椎擊三要訣勝法解》、白蓮花造《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釋》等大手印著述。漢譯大手印典籍,基本上已經齊備。

大手印之教授導引,大略可分為三種︰

(1)實住大手印︰實住,即住於實相之義,此大印屬顯教。《恒河大手印直講》云︰「於具普通根性者,令由菩提道次第漸次趨入大手印,此謂由中論等學而漸入者,謂之實住大手印。」此須從聞思門入,藉教悟宗,明心性理,解實相義,由上師抉擇指示,示以修持口訣,依訣觀心,悟解心性,入一行三昧或光明定。如《宗教流派鏡史》所云︰「顯教之大手印,是就心體之上,專一而住,修無分別,令成住分。如是成就安住所緣之心,明明了了,即應尋覓此心為在身內﹖或在身外﹖遍處尋覓,心之體相了不可得,爾時決定此心無實。用此無實,在已成特殊之心體上,專一而住,即許此為修遮非空性之法。」這種實住大手印,即是顯教經論中以繫緣法界為門的一行三昧、真如三昧,不過大手印之指示心性與教授修定,特重上師口耳之傳。當年米拉日巴、崗波巴師徒,對來求法的多數普通根性者,則傳與實住大手印,聞法修持者多能獲得證悟。

(2)空樂大手印︰或云祕密大手印,屬密法中的無上瑜伽,被較勝根性。此須受灌頂,修四加行,得聞思正見,然後以正見為導,依儀軌修本尊法,行三密相應之誦咒,從生起次第入圓滿次第,由寶瓶氣、拙火定、金剛誦等法修氣脈明點,於氣入住融於中脈或「俱生喜」生時所現空樂不二的覺受上觀察體證自性光明。噶舉派多修金剛亥母、喜金剛法,米拉日巴、崗波巴師徒當年皆於得正見後,修金剛亥母法,入拙火定,證大手印悉地。晚近噶舉門下學人,多從此門入道,崗波巴大師稱此為大手印之特殊道。此實屬大手印與密咒的結合。

(3)光明大手印︰此為最上頓門、頂尖密法,唯被上根利器,依上師加持而頓證自性明體,以心傳心,不立文字。諸師多說唯此方是印度真正之大手印。《恒河大手印直講》云︰
「最上之大手印,則並亦無須乎灌頂等修,但當恭敬禮拜、承事親近於其上師,或僅觀於上師微妙身相,即能立得證悟,如此由於無上恭敬信順之心力,以依止於上師,更不假外物言詮,而能究竟了悟,以證取之大手印,方是大手印之最勝義心傳也。」

三種大手印,就入門方便而言,雖有頓漸顯密之別,就證悟自性光明而言,實際無二。

三種大手印,皆分見、修、行三要,或加「果」為四階次。《恒河大手印》(諦洛巴口傳)提示見修行果之要云︰「若離執計是見王,若無散亂是修王,若無作求是行王,若無所住即證果。」

〔大手印之見〕 大手印與顯密大小諸乘諸宗教法一樣,首重正見,以得大手印見為入門第一著,以正見總攝修行果,與南禪之只貴見地、不貴行履頗相一致。噶舉派分諸派見地為唯識見、中觀見、大手印見等,以前二為不了義,其所謂了義的大手印見,亦名「俱生智見」、「法身見」,直指自性,謂眾生心性本來無生,離一切邊執,內心外境一切諸法,皆在此心地本體上顯現,能顯所顯,法爾無生,具足三身五智,不須別修斷捨,本來解脫,本來成佛。薩囉訶頌云︰「故凡所顯即法身,一切眾生即佛陀。」《椎擊三要訣勝法解》云︰「夫彼一真法界,離絕戲論之法爾如來藏心,無垠廣大界中,無量顯現染淨諸法,彼諸一切,皆亦圓滿具足法爾之平等性義。如是而了知,是即見宗之最殊勝者也。」這與禪門「即心即佛」、「觸類是道」的見地,可謂一致。就哲學觀而言,大手印見屬如來藏緣起或真心現起論,超越中觀見,崗波巴即以如來藏系論典《究竟一乘寶性論》為大手印所依的主要印度論典。

所謂本淨離垢的自性明體,具俱生智、自然智,此心體為成佛之本、修持之要,攝根、道、果,包見、修、行,名為大手印。西藏瑜伽成就者羊滾巴(1213~1258)云︰「大手印者,師無可示,徒無可悟,覺受無可污染,定見無可雜亂,見修行無可分,根道果無可裂,如是於此顯有輪寂一切諸法,勿作任何遣立、束縛、解脫、對治、矯整,就自識而得自解脫,此之謂大手印。」(《了義海大手印》)

大手印見,建立於大乘唯識、中觀見的基礎上,其說萬法唯心、心亦無心、心性離一切邊執戲論而本寂本淨,與顯教無二。如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第三世大寶法王攘俊多杰(1284~1339)所撰《大手印願文》云︰「一切諸法為心所變現,心本無心,心之體性空,空而無滅無所不顯現,願善觀察於體得定見。」又云︰「一切非有諸佛亦不有,一切非無輪涅眾根因,非違非順雙運中觀道,願證離邊心體之法性。」而其終極旨趣,仍在直指心性之真空妙有,與漢傳圓教諸宗的見地同趨一軌。藏傳諸派多認為大手印不共於「因乘」(顯教大乘)的見地是︰「因乘捨位以為其道,起對治智而斷於惑,遍於輪圓法界空理久時調習而欲克證也。果乘(密乘)轉位以為其道,起俱生智,即以三毒煩惱為道。」(《大乘要道密集》〈新譯大手印不共義配教要門〉)印藏密乘學者所說因乘、般若乘,係指印度中觀、唯識兩系大乘漸道而言,實不能涵括漢地圓教諸宗。了心性本淨、煩惱本空,起俱生智,以三毒煩惱為道、頓轉煩惱為菩提,正是漢地圓教諸宗尤其南禪的根本見地。而此深義,具見於顯教大乘經論中。

大手印之修學,以得「決定見」為入門第一著,有如達摩禪之「理入」、「安心」為首。若不得見而修密咒及氣脈點,只屬共外道法,不得名為大手印。大手印之得見,據學人根機之不等,設有多種法門。

(1)依止上師加持而得見︰最上利根、頓悟之機,只須修密乘四加行中的上師相應法,培植對上師的恭敬信順之心,師徒間建立起能加能持之相應關係,徒弟只要懷有欲明心地之意願,上師可照察因緣時節,予以加持,令弟子頓悟見性。如傳說薩囉訶遇鬻箭空行女,目光甫接,即頓證明體;諦洛巴以鞋底猛擊隨侍他十三年的那洛巴之面門,令其於痛極暈厥之際突然見道,有類禪門宗師之拳打腳踢而令學人頓悟。然此類利根者難遇。據說只有前生或上半世修習成熟,風息入中脈已能熟練之人,始可能略作觀修加持便得頓悟。《迦白》即云︰「宿昔已修煉,名為頓悟者。」若宿根不具,只有通過漸修而悟。

(2)依密訣調心而得見︰依上師所授頓見心性的密訣調心,令直下與真如相應而得決定見。此略有三訣︰

一是於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之際體認剎那顯現的母光明。《明行道六成就法》云︰「淨光之曙發,要必伏於前念已滅、後念未來之際。」然斯際須有觀心任持,又離能觀所觀。崗波巴即云︰「前念分別已滅、後念未生之中,心殮然而住,若無觀分任持,其過極大。」(《大印講義》)永嘉玄覺禪師《永嘉集》教人從「前不接滅,後不引起」之前後際斷中體會心體,以為入禪初心處,與大手印的這一調心訣完全一致。

二是當下無念無著,一無所住。如《大乘要道密集》〈心印要門〉云︰「身離作務,語離談說,意離思念,自性清淨,應依真空無念而住,當此之時,心無所緣,亦無所思,善惡邪正都莫思量,又不思有亦不思空,過去不追,未來不引,現在不思,妄念起滅一切皆無,如無雲空寂然顯現,縱蕩身心坦然而住。」諦洛巴的一首偈將這種調心訣要總結為六不︰「不思不念不尋究,不觀不想持本元。」其《恒河大手印》有云︰「身離作務安閑住,語離塵聲空谷音,意離思量比對法,如竹中空持此身。心合超絕言思空,無著心契大手印。」這其實即是大乘經論中所說的一行三昧、達摩之「壁觀」、曹洞宗之「默照禪」,其實質是修無分別止。

三是念「呸」斥念法。《椎擊三要訣》云︰「最初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縱離妄念,離境安閑頓時住,陡然斥心呼一「呸」(pat),猛利續呼「也馬火」(梵文驚嘆語),一切皆無唯驚愕,愕然洞達了無礙,明澈通達無言說,法身自性當認之,直指本相第一要。」這是於厲聲呼一「呸」後震驚之餘,體認無念心地,據稱由上師據時節因緣呼「呸」者力量大,自己呼「呸」者力量小。上師厲聲呼「呸」以斥斷弟子妄念流注,正與禪門宗師之大喝同一旨趣。

(3)依訣依教觀心得見︰依訣觀心者,如薩囉訶頌云︰「以莫散心觀自心,若能自知自本性,諸相自脫大樂中,散心亦皆成大印。」又云︰「如人尋求虛空界,無中無邊亦無見,如是尋求心與法,亦不得極微塵許。」這是即妄觀真,從意識深層向內究心、覓心,以悟心性本空,一如禪宗之「覓心了不可得」,這也是顯密教典中所示的觀心法。如密乘《金剛莊嚴續》即云︰「心觀六分塵,析為十方已,此明了法義,心淨最無垢。過去未來心,如是無所得,無二無無二,虛空亦無住。如是觀察已,一切眾生空,是無垢瑜伽,想自心無體。」

(4)依止觀門得見︰一類不通教理、亂心難攝者,宜先攝心修止,入於正定,《涅槃道大手印》(白蓮花造)稱之為「專一瑜伽」,並分修止為多門︰或於面前置一小球或削尖之木樁而繫心,或觀佛像,或觀想有大如指甲、上有「吽」字之月輪當前,或依金剛誦、寶瓶氣調息入定。於達寂定之時,修「離戲瑜伽」,反觀心性,此有三門︰

(1)三時觀察︰觀過去之念已滅故空,未來之念未生,現在之念不住,心於過去現在未來三時中皆念念不住,無實自體。

(2)有無觀察︰觀心為自色法而有﹖抑或非依色法而無﹖若為色法成,則為何色﹖為外在境相﹖為內慮功能﹖若非色法,為何有種種境相顯現﹖如是觀析推究,知心非屬色法而有,亦非空無,畢竟不可得。

(3)一異觀察︰觀此心為一為多﹖若一,則心所法有多種﹖若多,則一切法何由成一體﹖何為統覺者﹖如是觀析,了知心離於一異,分別戲論息滅,心性明體便會自然呈露,這種觀心法,是多種顯教經論中所宣說。若知見執著深重,須得學習經論,經過理性思維,破除粗顯分別我法二執,然後再依教依訣觀心,息滅微細分別戲論。

(5)依祕密門修咒氣脈點而得見︰《恒河大手印》云︰「劣慧異生未堪善安住(頓門),可於明點氣脈諸要門,以多支分方便攝持心,調令任運安住於明體。」善根較淺、氣脈有障礙、難以頓悟頓證的中根器,宜修密乘本尊法,先於生起次第得見喻光明,解空性理,次入圓滿次第修氣脈明點,於氣入住融於中脈所顯光明定上體認、觀察實義光明。此須受灌頂,依師傳儀軌如法修持,尤修氣脈明點,須有實踐經驗的上師親自指導,而且於修前應依經教或師傳得聞思正見,始終以正見為導而修定,若有明師指導、正見印持而修本尊法,既可得本尊上師加持之助緣,又可由觀修而成就報身,並易得身體上的氣功效應,易發神通,為較穩妥的修持之道。晚近修習大手印者,多從此門趨入。

大手印的見,名「決定見」,指一種從心底裡確認心性絕對如此、無絲毫疑惑的牢固見地,大蓋相當於顯教大開圓解之見,起碼屬思慧的最高層次,乃至剎那見證明體,得宗門所謂的解悟乃至證悟。《祝祓大手印》分大手印見為知、覺受、證三個層次。知,「為了心之實際之聞思」,多分由比量而知,屬聞思慧。覺受,為「了達總如義理,凝現於心」。《了義海》云︰「心領受為覺受。」這是由修習止或觀而得領悟,由實際的體驗而對心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證,謂「了達離戲理量以上」,即超越聞思,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中現量見到心性,起碼相當於禪宗之解悟乃至證悟。《了義海》云︰「心自現於彼體性中為證。」謂現量見性、並不加功用自然而見方為證,這個境界起碼相當於禪宗所說的透重關而得證悟。一般而言,以密訣調心或觀心而得的見,多屬覺受,由修氣脈明點於第四級自加持(實義光明)次第所得的見,屬於證,而且是證果見道位上的證。

〔大手印之修行果〕 大手印得見後方可修行,修亦稱定,謂依所見而修光明定或大手印定。《大手印頓入要門》云︰「於所解理專心緣者名之為定。」《了義海》云︰「自明自照心如鏡,無有明暗是為修。」此所謂修者,唯以保任所見明體不亂為要,不得作意修斷取捨,實以無修為修,名曰「無修瑜伽」。這與《壇經》之一行三昧及後世宗師所說的悟後保任同一旨趣。《椎擊三要訣》述第二修定訣云︰「復次起住皆適可,瞋恚貪欲及苦樂,恒常及暫一切時,舊識法身認知之。今昔子母光明會,住於無說自性境。(中略)出定入定無差別,上座下座亦無別,(中略)恒及暫時一切處,保任唯一法身用。」

薩囉訶頌以「平常心念住本體」一語概括大手印修要,與馬祖之「平常心是道」可相參照。崗波巴釋「平常心」云︰「平常之心即名為修,謂令平常心自然安住,倘於彼心有所取捨破立,則不名平常心矣。故曰︰境無微塵許可修,心無剎那頃散亂。平常心不散亂者,亦名自然住心。是以只要自證念不散亂,其餘不論如何,仍是修行。」《大印講義》所謂「自證念」,指所見明體,只要此性不迷亂,則言語動作、妄念起伏,皆成菩提妙用,不須作意斷捨對治,《壇經》所謂「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便是此意。大手印又有三相、五喻、三喻等持心之要。三相者,平等、舒展、弛緩,平等謂無所計執,舒展謂放任寬坦而不加整治,弛緩謂不加功用。喻云︰「境相寬坦如虛空,正念周遍如大地,心住不動如山王,自證明了如燈燭,淨識無分別如水晶。」又云︰「心不整則自明,水不動則自澄。」隨修定的進程,持心訣要又有四喻︰

(1)如婆羅門捻線,鬆緊得宜︰般若佛母頌云︰「初修止時從緊起,於過緊時宜放鬆,緊復鬆兮鬆復緊,善觀於此起慧見。」緊,謂提起精神,安住明體。

(2)如柴葽斷︰謂妄念若起,勿著有而作意斷捨,勿於妄念滅時保持明體而著空,應能觀所觀,兩頭俱捨,心安住於明體,則妄念煩惱自然解脫。《祝祓大手印》云︰「謂盡其所有妄念及煩惱,無庸遮斷,亦不令其作主,隨所顯現,縱任無著。但於生之一剎那,立即認識,不故遮止而令住於自然清淨,空性即顯。因此一切違境可為助道之緣,以認識妄念之無自性也,即能了達解脫及斷與對治無別,此名金剛乘修習無住心要。」

(3)如嬰兒觀佛殿︰謂定力增長,放開六門,任六識任運顯現,不遮不斷,而於所顯境相不起分別愛憎,亦不起「不著」之執,對境不迷,如《壇經》所云無念為宗。

(4)如象入荊棘︰謂久久修習而得「後住」,定心堅固,即使仍有妄念起滅,當其起時,妄念本自解脫之念亦隨之而生,如水中畫圖,隨畫隨滅,不假功用,安住明體,不為妄念煩惱所擾動,有如大象以皮厚故,隨意入荊棘叢中,亦不被刺傷。

大手印定之修持,雖可於世俗事務、日常生活中用功,不拘坐相,不離世間,但初修者定慧力弱,難以保持明體不亂,宜閉關專修一段時間,培植定慧。《椎擊三要訣》云︰「然於未得堅固間,須勤捨離憒鬧修,且須閉關專行持。」西藏大手印行者,率多常年閉關勤修。

大手印之行,略當於達摩禪二入之「行入」,指在動用中修持,此以任運無作為要,稱「無作行」。薩囉訶頌云︰「種種行相無根本,猶如瘋狂無定事,無作之行如孩童。」無作行,謂任持自性明體剎那不亂,從體起用,任運而行,悲空雙運,隨緣修行六度,度化眾生。大手印特別依無上瑜伽密,修有戲論之二十一空行、無戲論之五空行、最極無戲論之三行,凡二十九種行。這些行持注重在逆境中主動地磨練自心,釋放煩惱習氣,破除庸常顯執。其中如普賢行者,謂於妄念不加對治,任其消融於法性本體,有如雪落熱石,盡化為水,不作意整治,不掩藏矯飾。又密行、明禁行者,謂偕手印母於僻靜處修雙運道,或經行村鎮,忍受譏笑嘲弄。又聚行者,謂往鬧巿人海中和光混,執下賤之業,忍受世人之稱譏打罵,以為修道助緣。又瘋狂行或普顫行者,謂任意釋放藏識中習氣種子,不加遮攔,行如瘋狂,而自性明體剎那不亂。又勝御方行者,謂主動取逆緣為道,以滌盡無明,昔印藏大手印行者,多於山頂凶地、尸陀林、獨樹下、塚墓中、四交道處修行,禁語,乞食,行頭陀行,於順逆境緣中保持明體剎那不亂,不起一念有間心,有如獅子,無所畏懼,行同虛空,不著一切,不依一切。古代瑜伽行者的這種行徑,現在看來只宜取其無作無修、逆緣練心的精神,不宜生硬模仿其形式。

關於大手印之修行,印藏諸師依修持經驗總結出不少訣要。如崗波巴之「俱生和合」,謂識心之體性為俱生法身,心起妄念為法身之用,顯境俱生為法身之光,偈云︰「心妄念法身,最初即俱生,師教合一故,說為俱生合。」(《宗教流派鏡史》)止貢巴(1143~1217,支貢噶舉開啟者)之世間怙五法︰(一)應先修菩提心,(二)應觀自身為本尊,(三)應於上師修敬信,(四)應修無分別正見,(五)應發願回向作印持。有云︰「大手印法如獅子,若無五法等無眼。」主巴噶舉開創者藏巴嘉熱(1161~1211)之六平等法(六種持道)︰(一)持分別為道,謂了知分別心之體性,即於此了知上體認明體而住;(二)持煩惱為道,謂故思煩惱境而令煩惱增盛,即於其增盛處了知為心體空性,不破不隨轉,轉煩惱為菩提;(三)持鬼神為道,謂於鬼神怖畏境不破不隨轉,觀為更加恐怖之景象,即於恐怖認知為空,明顯寬坦而住;(四)持苦為道,謂觀苦性空,於眾生苦起大悲心,發願濟度;(五)持病為道,謂觀能病所病空,轉病苦為菩提;(六)持死為道,謂平時預習臨命終時痛苦與幻相,如實了知,不起恐怖及立破之心,令子母光明會合。大手印對修行過程中的各種偏差、失道及對治法有系統的總結,這對修行者來說彌足珍貴。

大手印之修證,亦如禪宗,不立階次,向蔡巴云︰「大印唯一了,愚謬計地道,為化愛著故,亦方便權說,顯教地道次。」在理上雖高唱頓悟頓了,在事上卻建立有嚴密的修證次第。崗波巴《大手印導引顯明本體四瑜伽》把見到明體後修行證果的階梯分為專一、離戲、一味、無修四瑜伽,每一瑜伽又各分三品,凡十二階,每一階的境界,都有明確的衡量標準。

(1)下品專一瑜伽︰得見後依見修定,由初難定到漸能入定,住於空明樂之覺受,獲身心輕安,六塵境現時能自解脫,心生定解,於後得境識雖未迷失明體,然尚生少許執著。定心增減起伏不定。夢極明顯清楚,然夢中尚現煩惱,罕能保持明體而自作主宰。

(2)中品專一瑜伽︰有時無意入定而自然入定,安住明體,妄念甚少,後得境識現時亦具空樂明覺受,自覺心境寬舒澄清,朗然無際。但有時仍起我法實執,起後即自覺知,能寂爾解脫,夢中覺受相或現或不現。

(3)上品專一瑜伽︰入定出定,晝夜一如,常住明體,如海無波,一切妄念皆於光明定中消溶,後得境識皆歸於定,夢中多時能保持明體。

(4)下品離戲瑜伽︰通達心之體性,離生滅一異等戲論,但尚未離空、定解、覺受之執,尤稍執空,於後得境識中未持念時尚生愛憎執著,眠夢中尚起顛倒。

(5)中品離戲瑜伽︰空、定解、覺受之執淨,但於所顯境中尚起希求畏懼。

(6)上品離戲瑜伽︰斷對輪迴、涅槃一切法之執著,離希求畏懼,明空、顯空雙融相續,然不精進修時猶有間斷,未臻自然任運之境。夢中尚起迷昧。

(7)下品一味瑜伽︰通達內外一切境相法爾明體一味,但尚有決信萬法一味之執。

(8)中品一味瑜伽︰決信一味之執淨,無能所、內外分別,心境不二,正智現前,後得識及夢中迷昧甚少。

(9)上品一味瑜伽︰晝夜恒一,了一多不二,萬法平等,雖尚現微細無自性之夢,而不迷昧。

(10)下品無修瑜伽︰無須作意,所顯一切無非明體,然有時尚微起萬法如幻如化之執。

(11)中品無修瑜伽︰如幻化之執淨,晝夜恒住無修瑜伽。

(12)上品無修瑜伽︰後顯一切微細相續識皆轉為智慧,子母光明會合,窮盡法性,圓滿三身。

四瑜伽十二品,品品皆有六條檢驗標準︰

(1)見體性未見﹖(2)力圓否﹖(3)於妄念上定顯未顯﹖(4)生功德未﹖(5)播色身種子(修利他行)未播﹖(6)於俗諦上決信未決﹖每條標準,又有其覺受與證的嚴格標準,甚便於學人作自我鑑別。

四瑜伽十二品,還配以修道證果之次第,一般謂三品專一瑜伽屬勝解行地(資糧道、加行道),下品離戲瑜伽見道,入菩薩初歡喜地,中品離戲瑜伽當二至五地,上品離戲瑜伽當六地,下品一味瑜伽入七地超二乘,中品一味瑜伽當八地,上品一味瑜伽當九地,下中二品無修瑜伽當十地,上品無修瑜伽當十一普光明地而成佛,為大手印之最極果地,然此證果者,亦無果可證,無法可得,如薩囉訶頌所云︰「清淨體性本不生,此中亦無少差殊,計執分別意於法界淨,假名說為金剛持。」

四瑜伽者就理言,則無修瑜伽,方為大手印正旨,此本不立文字,不由階漸,唯被最上利根。貢噶上師即主張上根宜從無修瑜伽入門,頓見心性,無修無證,一超直入如來地,其《恒河大手印直講》云︰「祝祓宗之大手印四瑜伽,乃為循序專修於大手印者所說,(中略)要當須知彼四瑜伽等,亦皆方便,原非大手印之真實處也。」至於真言密咒、氣脈明點之修持,更是針對中下根機者所設的方便法門,非印度光明大手印之原旨。

從大手印之原旨看,它與禪宗心地法門可以說是同一的。不過它在印藏流傳過程中融合了無上部密法,較禪宗多了修咒與氣脈明點的方便,形成了特有的宗風。(佛日)


天鼓雷音佛

密教胎藏界四佛之一。位於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的北方。又作鼓音佛、鼓音王、鼓音如來。《大日經疏》卷四云(大正39‧622c)︰「次於北方觀不動佛,作離熱清涼住於寂定之相,此是如來涅槃智,是故義云不動,非其本名也。本名當云鼓音如來,如天鼓都無形相亦無住處,而能演說法音警悟眾生。」

此佛之形像,依現圖曼荼羅所示,其身呈金色而著袈裟,偏袒右肩,頂有肉髻,右掌覆而結觸地印,左手作拳仰置於臍下,跏坐於寶蓮華。密號為不動金剛。種子字「惡」(aḥ)或「含」(haṃ),三昧耶形為萬德莊嚴印,真言為「歸命,含鶴(haṃ ḥah)莎訶(svā-ha)」。

〔參考資料〕 《大日經》卷五〈入祕密漫荼羅位品〉、〈祕密八印品〉;《攝大儀軌》卷二;《廣大儀軌》卷下;《玄法寺儀軌》卷二;《青龍寺儀軌》卷中;《祕藏記》;《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八、卷五十五。


止觀

「止」是梵語śamatha(奢摩他)的意譯,「觀」是梵語vipasyana(毗鉢舍那)的意譯。「止觀」是印度佛教修行方法中的兩大支柱。在我國的天台宗之中更成為禪定方法中的特殊法門。茲分釋如次︰

(一)「止」即指精神統一而達無念無想的寂靜狀態,「觀」指以智慧思惟觀察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在戒定慧三學之中,「止」屬於定學的領域,「觀」則為慧學所概括。三界的止觀比重各有不同。色界四禪定是「觀」慧勝,無色界四無色定以「止」為勝,欲界定則唯有「觀」而無「止」。總而言之,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中,層次愈高,「觀」的比重愈少,而「止」則逐漸加強,至無色界最上的非想非非想處定或滅盡定時,完全沒有「觀」(慧)的作用,而成無念無想的狀態。在各級禪定之中,第四禪止觀均等。佛即在止觀均等的狀態中,進入其成道或入滅的境界。

(二)為天台宗的根本教義。天台智顗最重止觀法門,將之分為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圓頓止觀三種,依次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六妙法門》、《摩訶止觀》三書中說此三種止觀。又著《小止觀》略述止觀法門。文中曾謂止觀是證入涅槃(泥洹)境界的要法。其文云(大正46‧ 462b)︰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此外,關於止觀雙修,雖有人主張不必從修止入手,可以一開始便直接修觀。謂修到證入毗婆舍那(觀)時,也就同時可證得奢摩他(止),而達到止觀雙運的境界。但智顗、宗喀巴及一般小乘、大乘佛教定學的說法,則認為須從修止入門,繫心一緣,漸入靜定。至能隨意恒久入定,達第九住心時,則可在此寂定心中修觀,觀修至妄念消滅,明了真實時,心更寂定,發身心輕安,定慧雙得。此名「止觀雙運」。如《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一載(大正30‧458b)︰
「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法觀故,任運轉道無功用轉,不由加行,毗鉢舍那清淨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齊此名為奢摩他、毗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名為奢摩他、毗鉢舍那雙運轉道。」

◎附一︰〈止〉(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等)

止(梵śamatha,巴samatha,藏shi-gnas),謂諸想止息,其心寂靜。梵語奢摩他(śamatha)之譯,乃止寂之意。《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云(大正30‧539c)︰「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當知名止。」《大乘起信論》云(大正32‧582a)︰「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又,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末)釋云(大正44‧282c)︰「先由分別作諸外塵,今以覺慧唯識道理破外塵相,塵相即止無所分別,故云止。此是方便也,順奢摩他等者,正顯止也;奢摩他此翻云止,但今就方便存此方語,約正止,存梵言故也。」

《摩訶止觀》卷一之二在解釋圓頓止觀的部分,以寂而常照名觀,以法性寂然名止;卷三之一更廣釋止之名,立止息、停止、對不止止三義加以詳述。此外,《法界次第》卷上在六妙門的止門中云(大正46‧673b)︰息心靜慮,名之為止。(中略)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自然開發。」又《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本)以止為定之七名之一,云(大正43‧753b)︰「六奢摩他,此云止也。(中略)唯有心淨定,不通散位。」

另外,《成實論》卷十五云(大正32‧358a)︰「止名定,(中略)止能遮結。」〈安般守意經序〉就數息觀云(大正15‧163a)︰「又除其一注意鼻頭,謂之止也。得止之行,三毒四走五陰六冥諸穢滅矣。」《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二就不淨觀等云(大正13‧159b)︰「奢摩他者,名之為滅,能滅貪心瞋心亂心。(中略)若有比丘,深自思惟,我之貪心唯觀不淨乃能壞之,瞋恚之心慈能壞之,十二因緣能壞愚癡,是名奢摩他相。」

關於修「止」漸進之階,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謂有四住心︰粗住心、細住心、欲界定、初禪未到地定。而《六門教授習定論》中稱有九住心︰初住、正念住、覆審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最極寂靜、功用住、任運住。後者之九住心,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論》中引述頗詳。依《菩提道次第略論》所說,修定得止,專指入初禪未到地定而言。

又,修止中生起散亂、掉舉的原因,主要是攝心繫緣用力過猛所致。其對治法,依諸經論所述,大略有︰(1)及時覺知,提起正念。(2)繫心臍中。(3)修數息或瓶氣。(4)暫停修止,專修對治。(5)緩放其心,務令自然。修止中生起昏沉的原因,主要則是攝心過於緩懈,太向內攝,或飲食、睡眠不調,食過飽、睡不足或睡過頭所致。其對治法,諸經論所說大略有︰(1)及時覺知,策舉其心。(2)以觀治沉,令心明利。(3)觀想光明。(4)繫念於止或修「風心與虛空相合法」。(5)暫停修止。

◎附二︰〈觀〉(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觀」指住於定心,以慧推求思察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之謂。相關的語詞有觀念、觀察、觀法、觀行、觀門等。所謂「觀」是梵語毗鉢舍那(vipaśanā)的譯語,相對於「止」(原語為奢摩他,śamatha)而言;指由「止」使心止於一境,再由「觀」顯現分明照見之。此外,意指止觀均行的「優畢叉」(up-ekṣā),或意指靜慮均等的「禪那」(dhva-na)也往往被譯作「觀」。但是,「觀」是修道上的要行,各宗派的見解均不相同,故不必侷限於原語的意思。

關於「觀」,《大乘起信論》謂(大正32‧582a)︰「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淨土論》(大正26‧231b)︰「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往生論註》卷下釋云(大正40‧836a)︰「譯毗婆舍那曰觀,但汎言觀義亦未滿,何以言之,如觀身無常、苦、空、無我、九相等,皆名為觀,亦如上木不得名椿柘。」又如《大乘義章》卷十(大正44‧665c)︰「外國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中略)伺求之觀觀數為體,照法之觀慧數為體。」正是針對毗婆舍那之觀而言;而《往生論註》所表示毗婆舍那的真意義是指照慧究竟之位,乃是狹義的「觀」,與廣義的「觀」不同。

有關「觀」的字義,《往生論註》卷下云(大正40‧836a)︰「心緣其事曰觀,觀心分明曰察。」慧遠《觀經義疏》卷本說,繫念思察以為觀。智顗《摩訶止觀》則舉出貫穿、觀達、對不觀三義以解「觀」之意涵。善導的《觀經疏》〈玄義分〉(大正37‧247a)︰「言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宗鏡錄》卷三十六則以觀矚、觀察二義說明「觀」(大正48‧623c)︰「言觀一字,理有二種︰(一)觀矚,(二)觀察。觀矚者,如前五識緣五塵境,矚對前境,顯現分明無推度故,現量性境之所攝故。次觀察者,向自識上,安模建立伺察推尋境分劑故,今立觀門即當第二觀察。」《觀經疏傳通記》卷三則另加觀知,成為三種(大正57‧532b)︰「(一)觀矚,謂如眼見色,經云嚴顯可觀,又云不能遠觀,又光記(卷二)引婆沙釋色名有見云,以眼名見,觀照色故。. 二觀知,謂解知故,序分義云如來觀知歷歷了然。因明入正理論云,言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於義。(三)觀行,謂今十三觀等即是也。」這些都是在說明「觀」字的意思。觀念、觀察等行法相當於《宗鏡錄》所說的第二義、《觀經疏傳通記》的第三義。

「觀」的種類甚多,大小乘也都曾提到,如《大乘起信論》說,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無常觀);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苦觀);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無我觀);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 無一可樂(不淨觀;以上四觀為自利觀)。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大悲觀,為利他觀)。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大願觀)。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精進觀)。又,《宗鏡錄》卷三十六(大正48‧623b)︰「夫觀門略有二種︰(一)依禪宗及圓教,上上根人直觀心性,不立能所,不作想念,定散俱觀內外咸等,即無觀之觀,靈知寂照;(二)依觀門,觀心似現前境,雖權立假相,悉從心變,如觀經中立日觀、水觀等十六觀門;上生經中觀兜率天宮、彌勒內院等。」此二者中,前者是理觀,後者是事觀。元照《觀經義疏》卷上(大正37‧281b)︰「一代時教所明觀法略為五例︰(一)總觀諸法,如經觀一切法空等。(二)別觀自心,如止觀、還源觀、法界觀、淨心觀等。(三)或但觀色,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及不淨、白骨等。(四)兼觀色心,經云照見五蘊空、十二入、十八界、數息等。(五)對觀勝境,即如諸經觀佛菩薩等。」

此外,其它種類尚多。「觀」雖是伴隨「止」的定行,但如《大集經》卷九所舉的二十八個「觀」卻也通於散善。

關於各宗對「觀」的主張,小乘是以四諦觀為聲聞之因,以十二因緣觀為緣覺之行。大乘中,法相宗立五重唯識觀;三論宗設八不中道觀;華嚴宗用四法界觀;天台宗用一心三觀;真言宗用阿字觀、五相成身觀。而法相、華嚴多說觀道,天台宗多說觀心,真言宗多說觀行。又,淨土教依《觀無量壽經》有觀彌陀依正二報的十三觀;《淨土論》在五念門之一立觀察門,而〈散善義〉在五正行之一立觀察正行。聖道門諸宗皆以「觀」為第一要道;淨土門則以稱名念佛為第一要行,認為「觀」是它的助業。

◎附三︰〈三止三觀〉(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三止三觀是「三止」與「三觀」的併稱,為天台宗用語。謂止觀兩門的體相各有三種類別。三止,謂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三觀,謂二諦觀、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諦觀。關於三止,《摩訶止觀》卷三(上)云(大正46‧24a)︰
「巧度止有三種︰(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一)體真止者,諸法從緣生,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知因緣假合,幻化性虛,故名為體。攀緣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故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者,若三乘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入真,真則不異,但言煩惱與習有盡不盡。若二乘體真不須方便止,菩薩入假正應行用。知空非空故言方便,分別藥病故言隨緣,心安俗諦故名為止。經言︰動止心常一亦得證此意也。(三)息二邊分別止者,生死流動,涅槃保證,皆是偏行偏用不會中道。今知俗非俗俗邊寂然,亦不得非俗空邊寂然,名息二邊止。」

此中,俱觀二諦,依偏真起行為體真止;俱觀二諦,依偏俗起行為方便止;遮前二偏會中道為息二邊止。蓋此三止係隨三觀之義而立其名,故《摩訶止觀》卷三(上)云(大正46‧24a)︰「此三止名雖未見經論,映望三觀隨義立名。釋論云︰菩薩依隨經教為作名字名為法施。立名無咎。若能尋經得名,即懸合此義。」

關於三觀,《摩訶止觀》卷三(上)云(大正46‧24b)︰「觀有三,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此名出瓔珞經。」其中,觀差別之萬境即一切皆空為二諦觀,達皆空之理後,見諸法之實理為平等觀,雙遮雙照有無一異等為中道第一義諦觀。

然而此三止三觀,與止觀釋名所出三義其名相似而義則不同。故《摩訶止觀》卷三(上)云(大正46‧24a)︰
「詳此三止與前釋名名髣髴同,其相則異。同者,止息止似體真,停止止似方便隨緣,非止止似息二邊。其相則別,所謂三諦相也。前三成次三,後一具前三。何以故﹖如體真止時,達因緣假名空無主流動惡息,是名止息義。停心在理正是達於因緣,是停止義。此理即真,真即本源,本源不當止與不止。是非止止。此三義共成體真止相。若方便止時,照假自在,散亂無知息,是止息義。停心假理,如淨名入三昧觀比丘根性,分別藥病,是停止義。假理不動是非止止。
如是三義共成方便隨緣止相也。息二邊時,生死涅槃二相俱息,是止息義,入理般若名為住緣心中道,是停止義。此實相理非止不止,是不止止義。如此三義共成息二邊止相。故與前永異。(中略)此三觀與前三觀名一往似同,義相則異。同者,前是貫穿觀諸虛妄似從假入空也。前觀達觀達,理理和達事事和,似入假平等觀也。前不觀觀似中道也。其相異者,前是一諦相,今是三諦相。又前三觀通成後三,後三具前三。所以者何﹖如從假入空破四住磐石。此豈非貫穿義。所入之空空即是理,智能顯理即觀達義。此之空理即是非觀觀義。如此三義共成入空觀相也。
從空入假亦具三義。何以故﹖識假名法破無知障,即是貫穿義,照假名理分別無謬,即觀達義,假理常然即不觀觀義也。此三義共成假觀相。中觀之觀亦具三義。空於二邊即貫穿義,正入中道即觀達義,中道法性即不觀觀義。如此三義共成中道觀相。」

以上所明,是約通教巧度之止觀而論其體相。若就圓頓止觀分別之,是三一一三,此等諸義總在一心。《摩訶止觀》卷三(上)云(大正46‧25b)︰
「體無明顛倒即是實相之真,名體真止。如此實相遍一切處,隨緣歷境,安心不動,名隨緣方便止。生死涅槃靜散休息,名息二邊止。體一切諸假悉皆是空,空即實相,名入空觀。達此空時,觀冥中道,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如實而見,名入假觀。如此空慧即是中道無二無別,名中道觀。體真之時,五住磐石砂礫一念休息,名止息義。心緣中道入實相慧,名停止義。實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義。又此一念能穿五住達於實相,實相非觀亦非不觀。如此等義但在一念心中。不動真際而有種種差別。」

關於三止三觀的參考資料,參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二、《止觀輔行搜要記》卷三、《止觀義例》、《止觀隨釋》卷三、《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卷一、《摩訶止觀私記》卷三、《摩訶止觀見聞添註》卷三之乾、《摩訶止觀復真鈔》卷二。

◎附四︰〈三種止觀〉(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三種止觀,略稱三止觀。指天台宗所立的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圓頓止觀三種。係天台智者大師秉承南嶽慧思禪師之意而廣說者,茲略述如次︰

(1)漸次止觀︰略稱漸次觀,為初淺後深之觀,猶如登梯之由低至高;即由淺及深,終令歸於實相。《摩訶止觀》卷一(上)謂(大正46‧1c)︰
「漸初亦知實相,實相難解漸次易行,先修歸戒翻邪向正,止火血刀達三善道。次修禪定止欲散網,達色無色定道,次修無漏止三界獄,達涅槃道;次修慈悲止於自證,達菩薩道;後修實相止二邊偏,達常住道;是為初淺後深,漸次止觀相。」

又,《法華玄義》卷十(上)亦云(大正33‧806b)︰
「漸次觀,從初發心為圓極故,修阿那波那十二門禪,即是根本之行,故云凡夫如雜血乳。次修六妙門、十六特勝、觀練熏修等,乃至道品四諦觀等,即是聲聞法,如清淨乳行也。次修十二緣觀,即是緣覺如酪行也。次修四弘誓願、六波羅蜜,通藏菩薩所行事理之法,皆如生蘇行也。次修別教菩薩所行之行,皆如熟蘇,故云菩薩如熟蘇也。次修自性禪入一切禪,乃至清淨淨禪,此諸法門,能見佛性,住大涅槃,真應具足,故名醍醐行也。」

此中,《法華玄義》因是略辯,故不先說修歸戒等。

(2)不定止觀︰略稱不定觀,為深淺不定之觀,恰如金剛寶為日光所照射,其色彩不定,或淺或深;即或就事或就理,而成實相者。《摩訶止觀》卷一(上)謂(大正46‧1c)︰「不定者,無別階位,約前漸後頓,更前更後,互淺互深,或事或理,或指世界為第一義,或指第一義為為人對治,或息觀為止,或照止為觀,故名不定止觀。」《法華玄義》卷十(上)亦云(大正33‧806c)︰
「不定觀者,從過去佛深種善根,今修證十二門,豁然開悟得無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殺人也。若坐證不淨觀九想、十想、背捨、勝處、有作四聖諦觀等,因此禪定豁然,心開意解,得無生忍,即是毒至酪中殺人也。若有人發四弘誓願,修於六度,體假入空無生四諦觀,豁然悟解得無生忍,即是毒至生蘇殺人也。若人修行六度,修從空出假,修無量四諦觀,豁然心悟得無生忍,是毒至熟蘇而殺人也。若有坐禪,修中道自性等禪正觀,學無作四聖諦行法華、般舟等四種三昧,豁然心悟得無生忍,即是醐醍行中殺人也。」

上引二文,所明有所不同,《玄義釋籤》卷二十就此加以會通,謂(大正33‧957c)︰
「不定但寄漸次論發不定,若彼止觀但論從師所受修行不定,故彼文云,或漸或頓或止或觀,即云天台傳於南嶽,不可從師傳於所發是故不同,此約昔聞今隨修觀所發不定。」

此外,尊舜的《摩訶止觀見聞》卷一(中),依據《摩訶止觀》之意,謂不定止觀是或漸或頓,不專一法,或理或事,行相屢換。

(3)圓頓止觀︰略稱圓頓觀,為初後不二之觀,恰如有通力者之騰空,不論是近於地上的空,或是萬仞的空,其空無別,初後不二,正觀實相。《摩訶止觀》卷一(上)謂(大正46‧1c)︰
「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

《法華玄義》卷十(上)亦云(大正33‧806b)︰「圓頓觀,從初發心即觀實相,修四種三昧行八正道,即於道場開佛知見得無生忍,如牛食忍草即得醍醐,其意具在止觀。」《摩訶止觀》卷四極力讚說止觀明靜,前代未聞;全書設十六章,以二十五法為圓頓的遠方便,以不思議的十乘十境為圓頓的能所觀且揭出圓頓止觀較前二種止觀優越的緣由。十六章中的第六章〈明方便〉謂(大正46‧35c)︰「今就五品之前假名位中,復論遠近,二十五法為遠方便,十種境界為近方便,橫竪該羅十觀具足,成觀行位能發真似。」第七章〈正修止觀〉謂(大正46‧49a)︰
「開止觀為十︰(一)陰界入,(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薩。(中略)此十種境始自凡夫正報終至聖人方便,陰入一境常自現前,若發不發恒得為觀,餘九境發可為觀,不發何所觀。(中略)觀心具十法門︰(一)觀不可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 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也。(中略)此十重觀法橫竪收束,微妙精巧,初則簡境真偽,中則正助相添,後則安忍無著。意圖法巧該括周備,規矩初心,將送行者到彼薩雲,非闇證禪師誦文法師所能知也,蓋由如來積劫之所勤求,道場之所妙悟,身子之所三請,法譬之所三說,正在茲乎。」

因此,《止觀輔行》卷一之二解釋圓頓之義,謂(大正46‧150a)︰「圓頓者,圓名圓融圓滿,頓名頓極頓足,又圓者全也。(中略)即圓全無缺也,體非漸成故名為頓,體雖極足須以二十五法為前方便,十法成觀而為正修。」此外,同書卷三之四謂(大正46‧248a)︰「足極二名有通有別,通則俱通初後,別則極後足初,初心所觀萬法具足,惑盡德滿至後方極。」

關於圓頓止觀的境體,《摩訶止觀》說陰入境等十境為所觀境體,但若實際剋示境體,係就五陰中的識陰,特別取第六識心王。若於此不得觀益,則更取五陰中的色受想行四陰及十二入、十八界,或另取歷緣對境,即對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的前五識。取陰入境而成觀時,若起宿世煩惱,則更取它為觀境,若其時生病,則又取它,如是乃至取業境為其觀境。圓頓行人,由於修觀的場所,以致所觀的境體有種種不同,但取第六識心王為體,則是不變的。因此,《摩訶止觀》卷五之二云(大正46‧52a)︰「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炙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止觀輔行》卷五之二亦云(大正46‧291a)︰
「世出世陰如條如病,一念識心如根如穴。(中略)以由界入所攝寬多,陰唯有為,有為之中義兼心色,故置色存心。心名復含心及心所,今且觀心王置於心所,故初觀識,餘下例之。問︰五識、五意識及第六識,並能生於受等三心,何等識心及所生三心,是今觀境﹖答︰五識、五意識定是今境,未屬煩惱在無記故,於第六中取能招報者,仍須發得乃屬煩惱境,餘之分別方屬今境,又此五識及五意識雖在今境,仍在下文歷緣對境中明。」

因此,宋代四明知禮極力主張在實修之際,以取近要的第六識介爾陰妄一念,為天台止觀之正意。

日本天台將圓頓止觀的行人分成解行、直行、解行未分、本執不解四機。解行之機以第六識為所觀境體,直行之機以八識的初念為所觀境體,解行未分、本執不解等兩機以不起的法性為所觀境體;這點完全異於四明知禮。

以上漸次、不定、圓頓的止觀,都是緣實相的大乘止觀,但修止觀的行人有︰(1)解頓行漸的漸根性,(2)解頓而行或頓或漸的不定根性,(3)解行俱頓的頓根性等三種根性。但,三根性的行人都是解頓,齊抱圓解,這點和別教行人等大為不同。故《止觀輔行》卷一之二就其三根性辯說(大正46‧150b)︰「此三止觀對根不同,事雖差殊同緣頓理,離圓教外無別根性,當知此三並依圓理分此三行名三根性。」

〔參考資料〕 (一)《長阿含經》卷九;《增一阿含經》卷十一;《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喻經〉;《成實論》卷十五。(二)《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大乘起信論》;《華嚴五教止觀》;關口真大編《止觀の研究》、《佛教の實踐原理》;宮本正尊編《佛教の根本真理》;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


烏仗那國

位於北印度犍馱羅國北方的古國。又作烏萇國、烏長國、烏場國、烏荼國、烏儞也曩國。其位置相當於現在斯瓦特(Swāt)、旁修柯拉(Pañjkora)兩河流域地方。相傳佛陀滅度時,此國之上軍王亦參與舍利的分配。法顯入竺時(東晉‧隆安至義熙年間),此地盛行小乘學,及玄奘西遊時(唐‧貞觀年間,627~649),此地僧徒敬信大乘佛法。

在此國中,有關佛陀之本生及其行化的傳說性古蹟甚多,如都城之東有一古蹟,傳說是佛陀前世為忍辱仙人時,割截肢體的地方。又,斯瓦特河的水源,有著名的阿波羅邏龍泉,為佛陀教化惡龍之處。其西南有佛足石及醯羅山,相傳醯羅山是佛陀於過去世為聞半偈而捨命之處。南方布尼爾(Bunir)地方,有摩訶伐那僧伽藍,此地相傳是佛陀於過去世為薩縛達多王(Sarvadatta,一切施),行菩薩行時,因無可施之物而賣身於敵王之處。

首府瞢揭釐城(Muṅgali),位在今之斯瓦特河左岸。其東北千餘里處有達麗羅(Dāril)河,為此國舊都的所在地。當地有相傳為古代末田底迦阿羅漢建立的彌勒像。又現今塔波達拉(Top-Darra)山麓有一大佛塔的舊址,此塔係犍馱羅式的建築,然其最頂上之五輪已毀。

烏仗那東南有烏剌尸(Uraśā)、怛叉始羅(今Taxila)、僧訶補羅(S aṃhapura),並是盛行大乘佛教之地;烏仗那以西,山區的濫波(Lampura)、迦畢試(Kāpisc),亦是大乘教區。可見北印度的大乘教區,係以烏仗那為中心而向東西延伸,又向南發展而引起犍陀羅佛教的隆盛。後來,本地成為怛特羅佛教的根據地,並成為怛特羅佛教的四大聖地之一。此外,在西藏的傳說中,此地為怛特羅佛教的理想國土,並被附上甚多神話傳說。總之,在十一世紀回教徒入侵之前,烏仗那是當時佛教文化的中心地,頗為繁榮。

此外,北印度一古地名鬱地延那(Uḍḍi-yana,或Odiyāna、Oddiyāna),地理學者優爾(H. Yule)、華德爾(L. A. Waddell)、圖齊(G. Tucci)等人,皆以為其地即烏仗那,為怛特羅佛教的起源地。然而,烈維(S.Le#'vi)則以之為喀什噶爾(Kashgarh)地方,巴達恰里雅(Benoytosh Bhattacharyya)則主張在阿薩密(Assam)或孟加拉。近年,圖齊在鬱地延那地方進行考古學發掘,發現許多有關怛特羅佛教的遺品,若其說能確定,則鬱地延那的位置即在上述烏仗那國。

◎附︰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七章第三節(摘錄)

北印度佛教的隆盛,一般都重視犍陀羅。當然,在希臘人、波斯(Pahlava)與塞迦人、月氏人,先後進入北印度,尤其是月氏的貴霜(Kushan)王朝,以布路沙布邏(Puruṣa-pura)為首都,促成北方大乘的非常隆盛,犍陀羅是有其重要性的。然在北方大乘勃興的機運中,我以為烏仗那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從流傳下來的事實,可以推想而知。如《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記》說(大正51‧867a)︰「烏場國(中略)國王菜食長齋,晨夜禮佛。」

惠生是神龜元年(518)出發,正光二年(521)回來的。所見的烏長國王,分明是大乘行者。玄奘去印度(627~645),所見烏仗那佛教的情形,如《大唐西域記》卷三說(大正51‧882b)︰「崇重佛法,敬信大乘。夾蘇婆伐窣堵河,舊有一千四百伽藍,多已荒蕪;昔僧徒一萬八千,今漸減少。並學大乘,寂定為業。善誦其文,未究深義。戒行清潔,特閑禁咒。律儀傳訓,有五部焉。」

從西元五世紀末起,因嚈噠的侵入印度,寐吱曷羅俱邏(Mihirakula)王破壞北印的佛法,北印度佛教,普遍的衰落下來。如玄奘所見的情形,真是蕭條已極。但那時的烏仗那佛教,還勉強的在維持。再遲一些,慧超所見的烏長,還是「足寺足僧,僧稍多於俗人也。專行大乘法也」。這是純粹的大乘教區。烏仗那的戒律謹嚴,而所奉行的,是五部通行(義淨所見也如此),這正是兼容並蓄的大乘精神。《大集經》說︰「如是五部雖各別異,而皆不妨諸佛法界及大涅槃。」不正是這一事實的說明嗎﹖但《高僧法顯傳》說(大正51‧858a)︰「烏萇國,是正北天竺也。(中略)凡有五百僧伽藍,皆小乘學。」

法顯去印度,在隆安三年到義熙十年,比惠生西行,只早一百年,怎麼「皆小乘學」,與「專學大乘」完全不同呢﹖然《法顯傳》沒有說到迦溼彌羅(Kasmīra),所說的五百僧伽藍,實是迦溼彌羅佛教的傳說,如《西域記》說︰「迦溼彌羅國,(中略)立五百僧伽藍。」烏仗那為純大乘區,雖然小乘與大乘的流行,有複雜的原因,但與區域性、民族性,也應該是多少有關的。

從地區來說︰犍陀羅(Gandhāra)是平地。怛叉始羅(Takṣaśīla)在內的犍陀羅,一向是北印度的文化學術中心。這裏的文化發達,經濟繁榮,有都巿文明的特徵。從《西域記》看來,小乘與大乘論師,幾乎都集中在這裏,這是論義發達的佛教區。烏仗那在犍陀羅北面,進入山陵地區。《西域記》說是︰「並學大乘,寂定為業。善誦其文,未究深義。」與犍陀羅的學風,截然不同。重信仰,重修證,烏仗那是著重持誦與禪定地區。原來這裏是特別適宜於修習禪觀的地方,如《阿育王傳》卷五說(大正50‧120b)︰「佛記罽賓國,坐禪無諸妨難,床敷臥具最為第一,涼冷少病。」

《大智度論》對這北方雪山區的適宜修行,也有所解說。《洛陽伽藍記》卷二說(大正51‧1005b)︰「講經者,心懷彼我,以驕凌物,比丘中第一麁行。今唯試坐禪、誦經,不問講經。(中略)自此以後,京邑比丘,悉皆禪誦,不復以講經為意。」

以坐禪、誦經為修行,輕視講說經義,正與烏仗那的學風一樣。玄奘說他「未究深義」,那因為玄奘是論師型;玄奘的觀點,是論師的觀點。我們知道,佛法是「從證出教」的,「先經後論」的。釋迦佛是這樣的,阿毗達磨(abhidharma)、中觀(madhyamaka)、瑜伽(yoga),都是從修證而發展出來的;中國的臺、賢、禪宗,也都是如此。印度佛法,在大乘機運成熟時,推動而勃興的力量,在北印度,就是烏仗那。從此而發展出來,引起犍陀羅佛教的隆盛,但犍陀羅又傾向於大乘理論化。烏仗那東南的烏剌尸(Uraśā,今Hazara);怛叉始羅(今Taxila,在山陵邊沿);僧訶補羅(Saṃhapura,今Jhclam地方的Ketās),山區的佛教,都「並學大乘」。烏仗那以西,山區的濫波(Lampura,今Lamgan);迦畢試(Kāpisc,今Kabul地方),都是大乘教區。可見北印度的大乘教區,是以烏仗那山陵地帶為中心,而向東西山地延伸的。向南而進入平地,就是重於教義的犍陀羅佛教。如從民族來說,烏仗那、梵衍那(Bamian),是釋種(塞迦)。梵衍那信奉小乘的說出世部(Lokottaravādin),此部有菩薩十地說,境內也有觀音(Avalokiteśvara)菩薩像,這是近於大乘,曾經流行大乘的地方。西南Helmand流域的漕矩吒(Jaguḍa),就是塞迦人所住而被稱Sakastan的地方,也是「僧徒萬餘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塞迦人曾經住過的,或當時還是塞種人的地區,都是大乘盛行,所以「塞王南君罽賓」,對北方大乘的隆盛,是有著深切的關係。

〔參考資料〕 《高僧法顯傳》;《大唐西域記》卷三;《魏書》卷一0二〈烏萇傳〉卷九十;《洛陽伽藍記》卷五;《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記》;A. Cunningham《The Ancie nt Geography of India》;S. Beal《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L. A.Waddell《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soterism》;G. Tucci《Tibetan Painted Scrolls》。


[法相辭典(朱芾煌)]
六相遍攝一切邪行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二頁云:復次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由六相、當知遍攝一切邪行。一者、現行過失故。二者、意樂過失故。三者、加行過失故。四者、智慧過失故。五者、尋思過失故。六者、依止過失故。現行過失者:謂由貪纏故染,瞋纏故憎。既懷猛利貪瞋等故,遂無羞恥。無羞恥故,住惡不捨。意樂過失者:謂於染者邊,此貪意樂、最為下劣。如是於憎者邊,此瞋意樂、最為下劣。加行過失者:謂或有不發精進,或有精進慢緩。智慧過失者:謂或於聞思所成慧中,忘失正念,多住愚癡。於修所成,心不寂定。尋思過失者:謂於隨順居家所有惡不善覺,多分尋思。於正法律,其心錯亂。依止過失者:謂彼依止於其往昔不修集因。由不修集因故;成就自性微褊小信,成就自性修住小戒,成就自性住守小念,成就自性俱生小慧。


太子習定處

西域記六卷十頁云:城東北四十餘里有窣堵波。是太子坐樹陰,觀耕田,於此習定而得離欲。淨飯王見太子坐樹陰,入寂定;日光回照,樹影不移。心知靈聖,更深珍敬。


如來受乳糜及麥蜜處

西域記八卷二十五頁云:憍陳如等住處東南,有窣堵波。菩薩入尼連禪那河沐浴之處。河側不遠,菩薩於此受食乳糜。其側窣堵波,一長者獻麥蜜處。佛在樹下,結跏趺坐,寂然宴默,受解脫樂。過七日後,方從定起。時二商主行次林外,而彼林神告商主曰:釋種太子,今在此中初證佛果,心疑寂定。四十九日未有所食。隨有奉上,獲大善利。時二商主、各持行資麥蜜奉上。世尊納受。長者獻麥側,有窣堵波。四天王奉缽處。商主既獻麥蜜;世尊思以何器受之。時四天王從四方來,各持金缽而以奉上。世尊默然而不納受。以為出家不宜此器。四天王捨金缽,奉銀缽;乃至頗胝琉璃馬瑙真珠等缽。世尊如是,皆不為受。四天王各還宮,奉持石缽,紺青映徹,重以進獻。世尊斷彼此故,而總受之。次第重壘,按為一缽。故其外則有四際焉。


作諸眾生一切義利

佛地經論一卷十五頁云:如是淨土任持圓滿。作何事業?作諸眾生一切義利。謂於此中,自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或令一切有情,自作一切義利。現益、名義。當益、名利。世間、名義。出世、名利。離惡、名義。攝善、名利。福德、名義。智慧、名利。如是等別。雖在寂定;由先所修加行願力,任運能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


烏仗那國

西域記三卷一頁云:從鳥鐸迦漢荼城北、踰山涉川,行六百餘里,至烏仗那國。烏仗那國、週五千餘里。山谷相屬,川澤連原。穀稼雖播;地利不滋。多蒲萄,少甘蔗。土產金鐵,宜鬱金香。林樹蓊鬱,花果茂盛。寒暑和楊,風雨順序。人性怯懦,俗情譎詭。好學而不切,禁咒為藝業。多衣白,少有餘服。語言雖異;大同印度。文字禮儀,頗相參預。崇重佛法,敬信大乘。來蘇媻伐窣堵河、舊有一千四百伽藍。多已荒蕪。昔僧徒一萬八千,今漸減少,并學小乘,寂定為業。喜誦其文,未究深義。戒行清淨,特閑禁咒。律儀傳訓、有五部焉。一、法密部,二、化地部,三、飲光部,四、說一切有部,五、大眾部。天祠十有餘所,異道雜居。堅城四五。其王多治瞢揭釐城。城週十六七里,居人慇盛。瞢揭釐城東四五里,大窣堵波,極多靈瑞。是佛在昔作忍辱僊,於此為羯利王、(唐言鬥諍)(舊雲唯利鐳也)割斷肢體。


貪欲根本業道

瑜伽五十九卷十八頁云:復次若於家主、起如是欲:云何我當同於家主、領諸僕使、隨欲所作。是名貪欲。又起是欲:即彼家主、所有父母妻子奴婢及諸作使、廣說乃至七攝受事、十資身事,謂飲食等。皆當屬我。又起是欲:云何令他知我少欲知足、遠離、勇猛精進、安住正念、寂定、聰慧、諸漏永盡、施戒多聞。又起是欲:云何令他供養於我。謂諸國王、乃至商主、若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皆當恭敬尊重承事供養於我。又起是欲:云何令我當得利養,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及資生具。又起是欲:云何令我當生天上天妙五欲以為遊戲。又起是欲:云何令我當生魯達羅世界、毗瑟笯世界、人中希有眾同分中,乃至令我當生他化自在眾同分中。又起是欲:云何令我乃至當得父母妻子奴婢作使朋友宰官親戚兄弟同梵行等所有資產。如是一切、皆名貪欲業道所攝。


陳那菩薩制因明論

西域記十卷十六頁云:所行羅滿伽藍西南,行二十餘里,至孤山。山嶺有石窣堵波。陳那(唐言童授)菩薩,於此作因明論。陳那菩薩者:佛去世後,承風染衣;智願廣大,慧力深固。愍世無依,思弘聖教。以為因明之論,言深理廣。學者虛功,難以成業。乃匿跡幽巖,迻神寂定。觀述作之利害,審文義之繁約。是時崖谷震響,煙雲變釆。山神捧菩薩,高數百尺,唱如是言:昔佛世尊,善權導物;以慈悲心,說因明論。綜括妙理,深究微言。如來寂滅,大義泯絕。今者陳那菩薩,福智悠遠,深達聖旨。因明之論,重弘茲日。菩薩乃放大光明,照燭幽昧。時此國王,深生尊敬。見此光明相,疑入金剛定,因請菩薩證無生果。陳那曰:吾入定觀察,欲釋深經。心期正覺,非願無生果也。王曰:無生之果,眾聖攸仰。斷三界欲,洞三明智。斯盛事也。願疾證之。陳那是時心悅王請,方欲證受無學聖果;時妙吉祥菩薩,知而惜焉。欲相警誡,乃彈指悟之,而告曰:惜哉!如何捨廣大心,為狹劣志。從獨善之懷,棄兼濟之願。欲為善利,當廣傳說慈氏菩薩所製瑜伽師地論,導誘後學,為利甚大。陳那菩薩,敬受指誨,奉以周旋。於是覃思沈研,廣因明論。猶恐學者,懼其文微辭約也;乃舉其大義,綜其微言,作因明論,以導後進。自茲已後,宣暢瑜伽盛業。從此林野中南行千餘里,至馱那羯磔迦國。(亦大安達邏國南印度境)


無分別智

攝論三卷八頁云:如是已說增上心殊勝。增上慧殊勝、云何可見?謂無分別智、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緣,若所緣,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若異熟,若等流,若出離,若至究竟,若加行無分別後得勝利,若差別,若無分別後得譬喻,若無功用作事,若甚深,應知無分別智、名增上慧殊勝。如彼卷八頁至十頁廣釋。世親釋八卷十二頁云:此中意說無分別智名增上慧。此復三種。一、加行無分別智。謂尋思慧。二、根本無分別智。謂正證慧。三、後得無分別智。謂起用慧。此中悕求慧,是第一增上慧。內證慧,是第二增上慧。攝持慧,是第三增上慧。今且成立無分別智。由唯此智,通因果故。其尋思智,是此智因;其後得智,是此智果。所以成此,兼成餘二。

二解 世親釋一卷八頁云: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者:若諸聲聞、離四顛倒分別,名無分別。若諸菩薩、離一切法分別,名無分別。二無分別,差別如是。

三解 雜集論十四卷二十一頁云:此無分別智、復離五相。謂非無作意故,非超過故,非寂止故,非自性故,非於所緣作加行故;名無分別。所以者何?若無作意故名無分別;熟眠醉等、應是無分別智。由彼不思惟諸法相故。若超過故名無分別;從第二靜慮已上一切地、應是無分別智。由彼超過尋伺故。若爾;三界心心法、是分別體言,即為相違。若寂止故名無分別;滅受想定、應是無分別智。分別心心法、於彼寂止故。若爾;智亦應無。若自性故名無分別;色等應是無分別智。彼非分別自性故。若於所緣作加行故名無分別;即分別性、應是無分別智。若謂此是無分別;此加行相、即分別相故。是故無分別智、非彼五相。若爾;云何觀無戲論無分別相?謂於所緣不起加行。此復云何?若諸菩薩、過隨順教,觀察諸法若性若相,皆不真實。由此觀察串習力所持故;不由加行,於如實無戲論界一切法真如中,內心寂定。如是乃名無戲論無分別智。


煩惱斷差別

瑜伽五十九卷六頁云:復次云何能斷煩惱?齊何當言已斷煩惱?從何煩惱而可說斷斷諸煩惱、為頓為漸?云何次第、斷諸煩惱?諸煩惱斷、復有幾種?煩惱斷已;有何等相?諸煩惱斷、有何勝利?謂善法資糧已積集故;已得證入方便地故;證得見地故;積習修地故;能斷煩惱。得究竟地、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復有差別。謂由修習四種瑜伽,能斷煩惱。若善修習如是四種;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四種瑜伽,如聲聞地,已說其相。復有差別。謂相續成熟故;得隨順教故;內正作意故;對治道生故;能斷煩惱。修對治道、已到究竟,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復有差別。謂了知煩惱事故;了知煩惱自性故;了知煩惱過患故;煩惱生已,不堅著故;攝受對治故;能斷煩惱、對治生已,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復有差別。修奢摩他故;修毗缽舍那故;能斷煩惱。若諸相縛、已得解脫。諸粗重縛、亦得解脫;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如世尊言:相縛縛眾生,亦由粗重縛。善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復有差別。謂了知所緣故;喜樂所緣故;能斷煩惱。所依已滅故;已得轉依故;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復次從彼相應及所緣故;煩惱可斷。所以者何?對治道生,煩惱不起,得無生法,是故說名斷彼相應。相應斷已;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復次見斷煩惱、頓斷非漸。所以者何?由現觀智諦現觀故;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緣諦作意相應,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修斷煩惱、漸次而斷。數數修道,方能斷故。復次最初應斷不善事業及諸惡見。謂在家者。次復應斷樂出家障。謂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次復應斷不定心者三摩地障。謂眷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次復應斷得作意障。謂樂遠離品身諸粗重。次復應斷見斷煩惱。次復應斷修斷煩惱。次復應斷屬苦屬懮屬樂屬喜及屬諸捨諸定障品障礙煩惱。次復有一補特伽羅、應斷所知障品諸障。由此次第,應斷煩惱。復次諸煩惱斷,當知多種;略則為二。一、諸纏斷,二、隨眠斷。諸纏斷者:謂貪瞋斷,乃至疑斷。薩迦耶見斷,乃至邪見斷。見苦所斷斷,乃至修道所斷斷。欲界所繫斷,乃至無色界所繫斷。散亂斷,曉悟斷,羸劣斷,制伏斷,離繫斷。當知離繫斷,即是隨眠斷。復次煩惱斷已;於可愛法、若劣若勝,若現在前,若不現前,雖猛利見而觀察之;亦不染著。如於可愛而不生愛,如是於可瞋法、亦不生瞋,於可癡法、亦不生癡。又眼見諸色,不喜不愛;但住於捨,正念正知。如眼見色,乃至意知法、亦爾。又性少欲,成就第一真實少欲。如少欲,如是,喜足、遠離、勇猛精進、安住正念、寂定、聰慧、亦爾。於無戲論,任性好樂。於有戲論,策勵其心,方能緣慮。如是等輩、當知煩惱已斷之相。復次煩惱斷者、有多勝利。謂隨證得超越懮苦,超越喜樂,超越色想,及與有對種種姓想,超惡趣苦,超越生等一切種苦。又證安隱,第一安隱。又證清涼,第一清涼。又得第一現法樂住。隨其自心,自在而轉。若行若住、隨其所樂所證之法,無復退轉。於自義利,圓滿究竟。於諸所作,無復希望。或復有一、修利他行,為欲利益安樂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利益安樂。當知煩惱斷者、有如是等眾多勝利。

二解 顯揚三卷二十頁云:諸煩惱斷、多種差別。謂有諸纏斷、有隨眠斷;有由世間道,有由出世間道;有由聲聞乘作意,有由獨覺乘作意,有由菩薩乘作意;有暫時斷,有畢竟斷。諸如是等、煩惱斷滅差別、應知。


願智

瑜伽六十九卷十四頁云:云何願智?謂俱分解脫利根阿羅漢苾芻、熏修邊際第四靜慮、為依止故;若聲聞乘,隨聲聞智所行境界;若獨覺乘,隨獨覺智所行境界;起如是願。願我當知如是如是所知境界。從此趣入熏修邊際第四靜慮。既入定已;隨先所願,一切了知。若諸如來、遍於一切所知境界,智無障礙。

二解 無性釋九卷二十四頁頌云:無功用無著,無礙常寂定。於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此頌顯願智、勝聲聞等,由五相故。謂無功用故,無著故,無礙故,常寂定故,一切疑難、能解釋故。諸聲聞等所得願智、隨其所願,而入於定。唯能知此,不知其餘。佛即不爾。由無功用智,不作功用,如末尼天樂,隨願能知一切境界。由無著智,於所知境,皆無滯故。由無礙智,斷煩惱障、并習氣故。由常寂定,定障斷故。如有頌言:那伽行寂定,那伽住寂定,那伽坐寂定,那伽臥寂定。由此所發微妙願智,於一切時,善能解釋一切問難。

三解 雜集論十四卷一頁云:願智者:謂依止靜慮,於為了所知願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所以者何?由得願智者,為欲了知所有三世等所應知事,先於彼彼事、發正願心,願我如實了知如是如是;次入增上靜慮。從彼起已;所願成滿。謂能了知所應知故。又云:願智作何業?謂善能記別三世等事。一切世間咸所恭敬。由達一切,所歸仰故。

四解 俱舍論二十七卷七頁云:辯論諍已;次辯願智。頌曰:願智能遍緣;餘如無諍說。論曰:以願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此智自性地種姓身,與無諍同。但所緣別。以一切法為所緣故。毘婆沙者、作如是言:願智不能證知無色。觀彼因行,及彼等流差別故知。如田夫類。諸有欲起此願智時,先發誠願,求知彼境;便入邊際第四靜慮,以為加行;從此無間,隨所入定勢力勝劣,如先願力,引正智起;於所求境,皆如實知。

五解 發智論十八卷十七頁云:願智云何?答: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隨欲知義,發正願已;便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如願皆知。願智、當言善耶,無記耶?答:或善或無記。

六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八卷十一頁云:願智云何?答:以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隨欲知義,發正願已;便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如願皆知。隨欲知義者:問:何故阿羅漢、欲知義耶?答:三因緣故。一、為饒益弟子故,二、為住持佛法故,三、為知世間安不安故。饒益弟子者:謂阿羅漢、於諸弟子修觀行時,法應觀彼入聖久近。我壽盡來,某甲能入正性離生不。設不能入者:我命終後,有餘能教令得入不。如此皆以願智。故知是等、名為饒益弟子。住持佛法者:謂阿羅漢、或有經營窣堵波毘訶羅僧伽藍等佛法僧事時,法應觀察久近成辦。盡我壽來,為能辦不。設不辦者,我命終後,為有餘人能續辦不。或有國王大臣長者及商主等,欲於佛法作衰損事。有阿羅漢、念欲化之。即便觀察;彼可化不。設可化者;為久近耶?我壽盡來,化事果不。設不果者;我命終後,有能續不。此等皆以願智。故知諸如是事,名住持佛法。知世間安不安者:謂阿羅漢、或時觀察所在國土、及時分中,當有豐儉怖畏安隱疾疫等事。欲令自他知趣捨故;起願智知。如彼廣說。又云:問:願智自性是何?答:自性是慧。如自性,如是我物性相本性亦爾。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願智?答:如願能知,故名願智。問:為如自願能知?為如他願能知耶?答:如自願亦知,如他願亦知。隨所所願,皆能知故。復次知所有願,故名願智。願有二種。謂菩提願、及有願。菩提願者:如慈氏等願。有願者:如阿氏多等願。知此等願,故名願智。復次智隨願起,故名願智。謂此智殊勝,要由先願作意加行所引發故。如來雖無作意加行;而亦必有心願為先。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大寂定

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靜妙三摩地,即如來所入的禪定,因此禪定脫離一切的散動,究竟而寂靜,故名大寂。


涅槃

華譯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禪心

寂定的心。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