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二門指要鈔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書名)二卷,宋智禮著。發揮荊溪湛然十不二門之真意者。
凡二卷。北宋四明知禮(959~1028)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乃注釋湛然之十不二門,為後世天台正統教義之重要典籍。唐代湛然曾著玄義釋籤,解釋法華玄義之本門十妙與門十妙。另又刊行「十不二門」,以闡釋門十妙之「解」、本門十妙之「行」,兩者同等重要,不可獨偏。此外,另有山外派之注釋書。四明知禮撰寫指要鈔即在批判山外派之解說,而強調十不二門之重要性。書中宣揚天台性具之說,尤主張觀法之對境不僅有真心,且有妄心。 p375
書名。二卷,宋代天台宗山家派大師知禮撰。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冊。為湛然《十不二門》一文之註釋。《十不二門》原為荊溪湛然《法華玄義釋籤》卷十四之一段文字,係湛然在論述《法華》本門十妙之前所作之導論;後人錄出該文,別行於世。知禮《指要鈔》即為該文之註釋。
依本書卷首自序所載,知禮之撰本書,乃為匡正舊解之謬,為指示介爾之心而撰。前此
《十住毗婆沙論》三十五品名稱表 總說──( 1)序品 ┌( 2)入初地品────住 地─┐ │( 3)地相品─────釋 名 ├─────────所入階位┐ │( 4)淨地品─────安住地─┘ │ │( 5)釋願品───────────────願勝─┐ │ │( 6)發菩提心品─┐ │ │ │( 7)調伏心品 ├─難 行┐ │ │ │( 8)阿惟越致相品┘ │ │ │ │( 9)易行品─────易 行├─入地行相┐ │ ├初地 │(10)除業品 │ │ │ │ │(11)分別功德品──────┘ │ │ │ │(12)分別布施品──┐ │ │ │ │(13)分別法施品 │ │ │ │ │(14)歸命相品 │ ├行勝─┤ │ │(15)五戒品 │ │ ├能入願行┘ │(16)知家過患品 │ │ │ 別說─┤(17)入寺品 │ │ │ │(18)共行品 │ │ │ │(19)四法品 ├─────初地行相┘ │ │(20)念佛品 │ │ │(21)四十不共法品 │ │ │(22)難一切智人品 │ │ │(23)善知不定品 │ │ │(24)讚偈品 │ │ │(25)助念佛三昧品 │ │ │(26)譬喻品────┘ │ │(27)略行品───────────────果勝─┘ │(28)分別二地業道品──────────┐ │(29)分別聲聞辟支佛品 │ │(30)大乘品 │ │(31)護戒品 ├─────────二地 │(32)解頭陀品 │ │(33)助尸羅果品 │ │(34)讚戒品 │ └(35)戒報品──────────────┘
有源清、宗昱二師,分別撰述《十不二門示珠指》、《註不二門》二書。知禮以為此二書「事理未明,解行無記,荊溪妙解,翻隱於時。」因此,知禮乃就妄心觀、兩重能所、理具事造、別理隨緣等觀點,發揚自說。
本書撰寫年代為宋‧景德元年(1004);書中另附有慈雲遵式所撰序。此外,本書之註書極多,但中國除天台可度《指要鈔詳解》四卷外,其餘皆不傳。可度之《詳解》註釋極詳細,且引用趙宋天台山家山外諸師之著作,可資參考者不少,為《指要鈔》末註書中之白眉。
◎附︰遵式〈指要鈔序〉(摘錄)
釋籤十不二門者,今昔講流以為一難文也。或多註釋各陳異端,孰不自謂握靈蛇之珠,揮彌天之筆。豈思夫一家教觀,殊不知其啟發之所,公覽之再歎,豈但釋文未允,奈何委亂大綱,山隤角崩,良用悲痛。將欲正舉,捨我而誰,遂而正析斯文,旁援顯據綽有餘刃,兼整大途教門權實。今時同昧者於玆判矣,別理隨緣其類也,觀道所託連代共迷者於玆見矣,指要所以其立也。至若法華止觀綱格之文,隱括錯綜略無不在,後之學者足以視近見遠,染指知味,易不云乎,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實此一二萬言得矣。式忝同學也,觀者無謂吾之亦有黨乎,取長其理無取長其情,文理明白誰能隱乎云也。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