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扦插繁殖
- 準備工具
- 鋒利的花剪、美工刀、或手術刀:擦乾淨,最好用酒精消毒,避免細菌感染枝條切口。
- 草木灰:可將草木或報紙燒成灰、或將木炭磨碎成粉。
- 小花盆:舉例而言,三寸小盆最常用於扦插。若手邊無小盆,亦可用塑膠杯在底部鑽幾個洞使用,若有透明盆,可方便在根生長至盆緣時提前觀察到已發根。
- 扦插介質:理想上,可用洗過的河砂(原料可向建築建材行買粗砂後清洗,或由河床取得清洗,理想上最好用沸水沖過一遍以殺菌),或者是珍珠石、蛭石(可在園藝店或花市購買)。
- 氣溫計
- 濕度計
- 選擇適合的插穗(枝條)

- 用來扦插繁殖的枝條稱為插穗,插穗宜剪自健康而無病蟲害的母株,母株生育愈旺盛,插穗發根愈迅速。依據經驗,菩提樹最少須要約麥克筆粗的褐色枝條扦插,才容易成功。一般說來,枝條越粗,枝條能在等待發根過程中撐越久,因此扦插成功率越高。
- 長度:約15公分,有腋芽或者是頂芽。若採用更長的枝條也可,較長的枝條存活率可能較高,但枝條過長較不方便扦插工作,在發根後,過長的枝條並不會比較健壯,株型也不會較美觀。
- 時節:春夏秋季氣溫較高時適合扦插,尤以樹的長勢旺盛的春夏為佳。但若是用較粗的硬木扦插,也可於休眠期(冬天)扦插,則不會未長根即萌芽而造成新芽枯死,提升硬木扦插的成功率。
- 修剪葉片

- 由於葉片會蒸散水份,為避免插穗迅速脫水枯萎,最好將插穗上全部的葉片去除,僅留頂端的芽點,以減少水份蒸散。去除葉片剪葉柄時,可剪在靠葉面處、而非靠枝條處,以減少枝條漏出的乳汁。
- 原則上不宜用有花苞的枝條作扦插,因為花苞會吸走養份及荷爾蒙,降低扦插成功率。若必須使用有花苞的枝條,必須去除全部的花苞。
- 切下插穗

- 使用鋒利的刀片:剪切插穗最好使用鋒利的刀片,或者用鋒利的剪刀,切口要平滑順暢,宜一刀而下,乾淨俐落,才能有利發根;若切口不俐落,使得切口組織挫傷,插入土中容易腐爛。使用刀片時請務必小心安全。
- 若剪多段,則中段要剪在芽點上方最少1公分處,以免芽點枯萎。要避免上下倒插而無法發根。
- 切口處理:為防止莖中乳汁流出過多而影響存活,插穗剪下後立刻用草木灰封住切口,放在陰涼處晾至切口變乾(通常最多二小時即乾)。
- 不使用發根粉:無花果類的植物(包含菩提樹)不使用發根粉即可發根,而使用發根粉也可能破壞乾汁液形成的保護膜,造成切口腐爛,降低發根率。若用濃度正確的發根劑(液體),則無負面影響,但若發根劑使用濃度有誤,反而不利於發根,因此若非相關專家,於菩提樹扦插寧願不使用發根粉或發根劑。再者,發根劑多是強酸,必須小心處理。種植後請記得徹底洗手,切忌揉眼睛。
- 攜帶保濕:插穗剪取、切口乾掉後愈快扦插,存活率愈高。若不方便儘快扦插至盆中,可在插穗切口乾掉後,用微濕的乾淨報紙或乾淨廚房用紙巾包覆插穗,裝入充氣之乾淨塑膠袋中,在塑膠袋中可有較高的空氣濕度、減少蒸散。插穗甚至可能在此塑膠袋中發根。每幾天得打開塑膠袋換氣一次,並須避免塑膠袋中積水而導致插穗長期浸水,以防枝條缺乏空氣而死亡。若由外地寄送,耗時數天、保濕不良而使插穗失水,則插枝前可泡水(或活力素)二個小時左右。
- 種入扦插介質中

- 扦插基質:不宜有細菌及腐質植,絕不可有肥料,因為在根系長成前植株無法吸收肥料,肥料卻可讓細菌大量繁殖。宜用顆粒較粗的介質以確保通氣性,不宜用黏土(顆粒太細,不透氣)。理想上可採用以下的配方之一:
- 水插:約3~5公分深的乾淨的水,每幾天換水一次,保持乾淨,是最簡單的扦插介質。
- 河砂:無肥無鹽的洗過的河沙,應清洗以去除過細的顆粒及泥,以增進透氣性,並消除細菌。
- 蛭石(細粒/2號)混合珍珠石: 等量 (1:1) 混合
- 蛭石(粗粒/3號)
- 珍珠石
- 容器:可用小盆子,最常用於扦插的為三寸盆。使用前可先用開水燙一次以殺菌。
- 在栽培基質中用筷子或筆挖一個小洞後置入插穗。不可將插穗直接用力插入栽培基質中,以免損傷切口。種入之後澆透一次水,讓扦插介質充份吸水。若是水插,則將枝條斜擺在三公分的水中即可(枝條只有底部幾公分在水下,其餘部份及芽點皆在水面上)。
- 置於有光線但無直射陽光處

- 適光:散射光可供作光合作用並促進荷爾蒙生成,但陽光直射會造成大量水份蒸散,使得插穗立刻乾枯。因此應擺於有散射光處,但切忌直射陽光。
- 適溫:攝氏25~30度為適溫。約一個月後即可發根。不可將插穗從扦插介質中拔出看是否發根,以避免根在拔出時斷掉。也應避免時常移動盆子,以避免晃動時傷到根系。
- 專業器具:國外的專業扦插會使用加溫繁殖器 (heated propagators or soil-warming cables) 保持土壤溫度,加速發根。理論上在溫度攝式 25~30 度,且土溫略高於氣溫時,發根最快。在臺灣由於氣溫通常不會過低,極少人使用加溫繁殖器。
- 若是水插,在發根後小心將枝條移至小盆中種植。
- 保濕

- 保濕:發芽長葉後,如果葉子常下垂,代表根部尚未發育建全而缺水,此時保濕能增加成功率(發芽長葉前不須保濕),保濕的方法可採以下其一,要留小縫透風,將空氣濕度保持在70%以上:
- 包覆透明塑膠袋。
- 罩著寶特瓶。
- 置於另一大箱子內(例如保麗龍箱),以保鮮膜蓋於箱上,箱中擺一小杯水以保濕(但切勿將花盆浸於水中)。
此後一、二周,逐日在保濕用塑膠袋上增加戳洞或增大縫隙以逐漸增加透風,讓植株習慣越來越正常的濕度,以避免空氣過度悶熱造成插穗發黴。
由於扦穗須進行呼吸作用,因此要留小縫以供空氣交換,或每天開封換氣,避免長期密封而發霉。
- 澆水:以後視具體情況每隔幾日栽培介質表面乾後淋水一次,栽培介質表面未乾前勿澆水,以免泡爛插穗,澆水儘量不直接淋到芽眼,只要保濕即可。否則不可將花盆泡在水中,以免過濕而泡爛插穗。
- 發芽長葉後逐漸移至充足日照之環境

- 當見到有根長到小盆底部的出水孔後,代表根系已旺盛的生長,可將植株移植至較大的盆子中,當中擺放適合菩提樹生長的土壤(如前頁所述)。若是扦插的新手,在移植時可儘量保留連著根部的扦插基質,甚至整個小盆的扦插基質連著根一起原封不動移至新盆內,以避免在移植當中撥掉舊扦插基質時誤傷根系。
- 長新葉後,逐日移至光照較強處。切忌突然大幅改變濕度及光照,否則植株會死亡。此一馴化階段可能約須二周。
- 當確認植株生長正常、根系發育旺盛而能充份吸收水份後,才能放到全日照處。若根系尚未長成即接受全日照,葉片會蒸散過多水份、但根部吸水卻不夠迅速,導致枯萎。
本文為綜合以下各資訊而成:
扦插基本教學請見:
榕屬植物或菩提樹的扦插法可參考:
扦插相關討論
(須於其網站註冊才能見圖片):